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仙果是将陈皮、半夏、茯苓和甘草这些一股脑儿塞进香橼瓜的果肉中,等风干之后切成一粒一粒,微甜不腻。若是家里人喉咙痒了或晨起有点咳嗽,嚼上几粒就舒服多了。
  妞子从来没吃过,一手拿起一个,左右来回好奇地瞧。
  “妞子,你尝尝,那左手拿的无花果你肯定爱吃。”杜芊芊笑着给出建议,因为她自己也更爱吃那无花果干,到底是没农药没化肥的时代,张二娘家的无花果,简直就是“树上结的糖包子”,个头又大、果肉又饱满。
  依言咬了一小口,妞子惊喜地点点头,小姨果然说得对,又甜又酸,连忙又咬了一口。
  “快谢谢樱子姨。”杜小芹赶紧让妞子给樱子道谢。
  “谢谢樱子姨!”妞子嘴里嚼着无花果干,声音不大,可明显神态上同樱子已经亲近了不少。
  樱子神经粗,不太能察觉到这些个小细节,只浑不在意地捏了捏妞子的脸:“妞子,你要多吃些,太瘦啦!”
  这话其实樱子并没有怎么多想,就是看着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虎子和顺子要比妞子胖上十几斤,顺嘴这么一说。可是杜小芹听了却很有些不是滋味,倒不是对樱子的大大咧咧有什么意见,就是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自己的孩子都顾不周全,在彭家多盛一碗稀粥给妞子都得看众人的脸色。
  妞子嘴里嚼着酸甜的无花果干被捏了脸,腮帮子被捏起,口水一时收不住就顺着嘴角滴了几滴下来,若是虎子或者顺子被这样肯定要恼了、闹着告状了,可妞子一点儿也不在意,仍是笑眯眯地看着樱子。
  “芊芊,你这外甥女脾气可真好!比虎子和顺子两个强多了!”
  杜芊芊心里对樱子这个没心没肺的性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也就在张二娘家那种轻松和谐氛围里才能生出这样的性子,倒也是福气,懂事、会察言观色哪里是天生的,还不都是环境造就。
  前几日嫂子告诉自己樱子快要过生日了,阿青也紧随其后隔不到几天,杜芊芊是最晚的,要到来年二月份的生日,还真是三人之中最小的。
  女子到了十五就要结发,用笄贯之,行“上头礼”,也就是成年礼。戴上了发簪,也就意味着成年了、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十四岁也是心安理得在娘家做天真烂漫小姑娘的最后一年了。杜芊芊想着得好好儿合计合计给这两个闺蜜买什么礼物才好。
  等家里几个人一起将塌菜择完,杜大山和季桂月才到家。
  “回来迟了!回来迟了!”季桂月一见连妞子都在厨房里帮忙择菜,笑着满口陪着不是。
  杜大山手里提了两尾大鲫鱼,“小芹和妞子来啦?给你们添道菜。”
  “哥,这哪里来的鲫鱼?这么大?不会是河里网的吧?”杜芊芊接过鲫鱼,提起来打量,心道这下网技术也太好了,自己从没网到过这么大的。
  “大妹,帮忙搭把手。”季桂月和杜小芹两人将安安连人带车搬到院子里,今儿日头好,虽然堂屋里生了炉子暖和,但是小孩子总得晒晒太阳,给安安围了小围巾,在院子里晒一晒。
  “哪儿网去?这是你哥给孙大爷家修碗橱,听说你来了,工钱没要,就看上孙大爷家盆里买来养着的鱼了,这不拎了回来吗?”季桂月边搭竹车边调侃自家男人。


第118章 差点说漏嘴
  这下子几个正在择菜、洗菜的人都笑了,妞子也跟着笑,倒不是因为她听懂了舅妈话里的幽默,而是这氛围实在太好了,好得见到大家都在笑,自己也想跟着笑。
  杜大山有一个来月没见到自己大妹和外甥女了,彭大壮又没一起跟来,心情十分好,手里几个零散活计也不忙着去做了,只在外面陪着她们聊聊天。
  杜芊芊做虾丸的时候特意分了一半加入青菜做成白绿两色,粉嫩的虾丸煨在鲜鸡汤里,旁边点缀上鸡丝;塌菜都是挑拣的嫩茎和嫩叶,配了山珍口蘑异常鲜美;冬笋幼嫩,清脆爽口,和带膘五花肉炒了,又能解馋又不腻人;杜大山用工钱换回来的那两条大鲫鱼,要了块嫩嫩的卤点豆腐,浓浓地炖了一锅奶白的鱼汤,上桌前,洒上碧绿的葱花,一人一碗香喷喷的绿畦香稻粳米。
  前几次妞子来的时候,彭大壮都跟着来了,上次就为了个黄金玉米烙,生生将妞子从凳子骂到站地上。这是第一次,妞子可以不用担心她爹吼她、骂她,随心自在地去夹自己喜欢吃的菜,见妞子特别喜欢那道虾丸鸡皮汤,樱子即便自己也十分喜欢,但仍是只舀了几勺子就住了手:“妞子,这道菜就包给你了,多吃点!吃胖点!”
  季桂月笑道:“妞子,你这可是有面儿!上次做这道虾丸鸡皮汤的时候,你樱子姨可一人吃了大半盘,今儿自己都没怎么吃就都让给你了。”
  杜芊芊一直往杜小芹碗里夹肉,在座的几个人伙食都不错,特别是杜家几个人,猪肉是餐桌上的常客,都不馋肉,因此半斤五花肉都夹给了杜小芹和妞子。
  妞子吃得嘴角油津津的,小脸都花了,杜小芹给妞子擦了擦脸:“慢点吃。”
  “姐,你今儿别回去了,晚上在这里住上一晚。”杜芊芊提议道。
  “对,家里现成的新屋子,里面的一应床铺被子枕头都是现成的,今晚别走了。”杜大山和季桂月都附和着,劝杜小芹母女俩下午别往回赶了。
  留在这里?妞子立马抬头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杜小芹,盼望杜小芹能立马点头答应。
  可家里那几个人还在等着自己拿钱回去给公婆做袄子,而自己压根没和娘家人开口,只是当了缎子袄得了三百文,还被自己用了十几文,别说公婆两人的袄子了,就是婆婆想要同自己那件一样的刻丝缎子袄也是不能了,若是再晚回去,只怕彭家那起人更要冒火了。
  杜小芹摇了摇头:“下次吧,家里还有事。”
  妞子听见自己娘拒绝了,着急得不行,她恨不能一直住在这里才好,这样才不用整日担心受怕地生活。
  “姐,眼下不年不节的,能有什么要紧事?不过一晚而已,我还有好多体己话想和你说呢。今儿太阳好,咱们下午一同去城里逛逛。”杜芊芊一再挽留。
  樱子也不明白明明小芹姐母女俩在这儿带了半日话也变多了、脸上也有了笑模样,妞子急得就差哭出来了,可小芹姐却不松口,“小芹姐,我下午也陪你们去,我二哥下午也没什么事儿,让他送我们去,明早让我哥一早就送你回去,好不好?”
  而听到“去城里逛逛”这句话的妞子立刻就想到早上同自己娘去了那里,还吃了特别好吃的馄饨,自己一下子吃了两碗,小孩子心性,就想要兴奋地说出来,当下把杜小芹嘱咐她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小姨,我和娘今……”
  “妞子,娘和你说什么来着?你若是这样,娘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妞子还没来得及将“今天早上”说出口,杜小芹就罕有地声色俱厉起来,很快打断了妞子的话。这下子妞子才想起来杜小芹嘱咐她的事儿,一下子捂住了嘴巴,嘴巴里还塞着口饭,也不敢往下咽,眼睛里泪花爆起。
  其余人都摸不着头脑,突然之间可是怎么了?
  “大妹,好好儿地怎么倒惹孩子哭起来了?”杜大山作为大哥,也只有他才适合开口训一训杜小芹,“妞子,莫哭。告诉舅舅,你和你娘什么?”
  妞子只捂着嘴巴,睁大着眼睛瞅着杜小芹,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哥,没什么。不过是家里那些糟心的事情,说了也只不过给你们添堵罢了,所以我不让妞子说。”
  杜大山他们想了想,这倒也有可能,何况当着樱子的面,说彭家那些事儿只会让杜小芹难堪罢了,当下便不再追问。
  季桂月也看不下去:“大妹,这孩子本来在彭家就被吓得猫儿似的,胆子那么小,你做什么对孩子这样?”
  见妞子眼泪汪汪地憋着也不敢哭,杜小芹也后悔自己刚刚的口气,想了想,反正今儿回去也是一顿埋怨,妞子这么想呆一晚上,就遂了她的愿吧。
  给妞子擦了擦眼泪:“那咱们今晚就住舅舅家,好不好?”妞子立刻破涕为笑,使劲儿点了点头。
  杜芊芊立马解围道:“这才对嘛,姐、妞子,晚上咱们将堂屋里的大炉子生得旺旺的,暖和得不得了。今晚咱们三个人一起睡,说说话好不好?”
  妞子高兴地头都快点不过来了。
  被刚刚那氛围镇得不敢大喘气的樱子,终于又可以说话了:“小芹姐,回了城你们再去我家果园子里逛逛,该修剪的都修剪齐整了,还有那石榴、油梨,站在果树下,边摘边吃最有趣儿。”
  也不怪杜芊芊同樱子处得好,樱子的没心没肺和神经大条这时候就发挥了作用,换做旁人,刚刚杜小芹罕有的生气、又提到彭家,作为外人早就会觉得尴尬起来,坐不住了,可樱子却能很快转换话题,高高兴兴地邀杜小芹她们去自己家玩。
  “樱子,每次芊芊送货去城里都要麻烦你二哥,不能再麻烦他了,下午咱们哪儿也别去,就在家里说说话就挺好的。”杜小芹是个最怕给别人添麻烦的人,笑着拒绝了杜芊芊下午去城里的提议。


第119章 韧劲儿大的蠢麻
  杜芊芊是为了给妞子扯块料子做身袄子,现在妞子身上穿的那件不说洗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了,里边的麻絮也薄得只剩下一小层,手指头轻轻一捻就能捻透,现在还没到最冷的日子,等到了天寒地冻下大雪的时候,这袄子压根抗不了冻。
  可是转念一想,若是麻烦正生哥两次,杜芊芊自己也过意不去,在下午一起去城里与明早送姐姐她们回家两者之间,杜芊芊选择了后者,反正今天也赶不及将袄子做出来,先带妞子去阿青家请阿青娘量一下尺寸,布料下次自己送货时候买了就行,下次姐姐她们来,妞子就能穿上新棉袄了。
  “也行,妞子要不要再喝点鱼汤?”杜芊芊看妞子碗里都吃光了,就要给妞子舀。
  其实妞子已经饱了,但是菜都那么好吃,而且那么漂亮又对自己好的小姨笑盈盈地问,妞子不由自主地就点了点头,盛好汤后,讨好似的大口大口地喝,幸好杜芊芊见她吃了不少,只盛了小半碗,不然非得吃撑了不可。
  另一旁的安安也就在杜小芹高声打断妞子的时候愣了几秒钟,抬头盯着自己的大姨瞅,其余时候丝毫不受周围气氛忽冷忽热的影响,自己手里举个小勺埋头舀着吃,此时正喝着碗里半碗鱼汤,里面还有几小块嫩豆腐。
  安安还自己发明了个吃法,舀了两勺子才舀起来的一块豆腐,举到嘴边不急着张嘴,而是龇牙了凑到豆腐块儿那儿,嘴巴使劲儿往里一吸,那嫩豆腐就“呲溜”一声顺着牙缝钻了进去,惹得其他人哈哈大笑,安安却还淡定地抿了嘴,吃干净牙齿上残留的豆腐渣。
  杜家笑声不断,最气的当然就是李菊花了。
  做饭时候听到隔壁隐约传来的欢笑声,李菊花咬紧了牙根,恨不能将杜芊芊当成砧板上的白菜使劲儿剁,“砰砰砰”地几乎将白菜剁成白菜泥。
  对于杜芊芊,李菊花是又恼又怕,恼的是上午居然几句话就将自己噎得哑口无言,怕的是以后她真的不给柱子零嘴儿了。
  要说村里哪个小孩儿沾的光最多,除了杜家自家孩子安安,就连张二娘家的虎子和顺子都得往后排,毕竟张二娘家同杜家那是有来有往,说不好谁家更占谁家的便宜。
  可自家的柱子可是白占便宜,那攒棒棒糖棍子的小木盒子又快攒了大半盒了,平均算起来,两三天一根总还是有的,不论杜芊芊的成本几何,城里那间果脯蜜饯铺子可是明码标价,一文钱两根,一个月也有个八九文,这还不包括柱子自己个儿跑去杜家,吃的那些面包、甜茶还有羊乳。
  若是以后杜芊芊真赌气不给了,自家一个月平白折了十几二十文的铜钱,李菊花越想越恼,完全忘记了这十几二十文压根也不是自己家的钱,又谈什么折了赚了。
  “柱子娘,你这是做菜呢?还是剁猪食呢?这好好儿的新鲜白菜让你剁成什么样儿了?”裴大娘是个精打细算惯了的人,看见儿媳妇儿这么糟蹋粮食,很是看不惯。
  于是李菊花就将上午的事儿和裴大娘学了一遍,只不过将自己主动挑衅复述成了无心说了几句,其实也是多余,就算是主动挑衅,裴大娘也不会站在杜家那一头的。
  “嗨,多大个事儿,我也恼隔壁那家。”裴大娘仔细看那被剁得太细碎的白菜,盘算着炒了吃或者熬汤喝是不能的了,要不中午包菜饺子吃吧,“这事儿呀,咱们不用管,柱子这零嘴儿断不了。”
  “娘,若是要我去赔不是,我可不去。杜家那丫头有主意着呢,你别看她整日里一笑眼睛月牙儿似的招人疼,说起话来句句噎人,上次吃羊肉不让咱们去,指不定就是她的主意。”
  “谁要你赔不是?去了也未必管用,不说杜家那丫头,就是安安他娘也不能听你的话。这事儿得华子从衙门回来,领了柱子去,杜家包管就给了。”
  李菊花撇了撇嘴,心道,这华子兄弟胳膊肘使劲儿往外拐,要他带着柱子去和隔壁要东西,哪次不是推三阻四的,“娘,这话还得您老同二弟说,我这做嫂子请不动他这尊大佛。”
  这次轮到裴大娘犯嘀咕了,可也不好拉下脸说自己也不一定管得动那个犟种,“就算不说,让柱子自己去,我看杜家丫头也不会不给。别的不论,杜家丫头就这点好,从来也没为难过孩子。”
  下午聚裴大娘和李菊花带着柱子去了冬冬家里和冬冬娘,以及平日里走得近的几个妇人们一起搓绳子、串草鞋。农村里头蠢麻多,蠢麻也叫白麻,搓普通的绳子都是用的它。主秆子粗,枝杈很多,果子与花期的花形南辕北辙。开花季节能开出很漂亮的小黄花,而果子却是敦实的磨盘样子。
  村里人秋天割了回家要先将那些横七竖八的枝杈削去,用井水泡上一夜就可以将麻皮从麻杆儿上剥下来,讲究点的人家会将剥下来的麻皮洗一洗,但是大部分人家地里农活儿都忙不过来,没那么大功夫还费神去洗它,直接绞成一小捆一小捆的,放在家里通风地方备用。
  “今年这蠢麻不错,韧劲儿真大!”
  “可不是么,搓出来的麻绳能纥成革缆了。”
  “我今儿再给我男人和两个小崽子打几双草鞋。”
  农妇们里手里不歇、嘴里也不停地闲聊着,可别小看这地里不起眼的蠢麻,大到驴车、牛车、犁、耙和耖这些农耕必需品的革缆,小到编织帘子、系麻袋口以及绑箢箕都少不了它。
  李菊花手里此时正忙着做钩绳,她熟练地将三股绳子搓成一股之后,其中一端着一个木钩,是一种用来平日里捆柴草用的绳子,因为木钩的缘故,所以乡里人都称其为“钩绳”。人品不提,李菊花干起农活儿来还是很能干、很勤快的。不多一会儿,一对钩绳就做好了,有两三米长,足足大拇指头那般粗细。


第120章 搓绳子、串草鞋
  “哎,今儿的奇事你们都听说了吗?”
  “什么奇事?”
  “裴大娘隔壁的杜家!大妹子今儿带着闺女来了,那个二流子妹夫没跟了来。”
  “这算什么奇事啊?不是来了好几趟了么。”
  “听说还买了猪肉带过来,那杜小芹和她家姑娘干瘦的一阵风就能旋走,她婆家还能让她有钱贴补娘家?”
  这种场合通常都是村里小道消息的集散地,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讨论地津津有味。杜小芹买了块猪肉,几个媳妇婆子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解闷。
  “你们呐,也是白操心,羊毛还不是出在羊身上?她拿回娘家一块猪肉,那杜家就得往回填补五块。”
  李菊花找到了组织,“那穷酸样儿,不定是她婆家给下的套,这次临走只怕又是大包小包往回拎了。”
  话题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杜家几个人身上。在座的都是平日里走得近的,自然知道裴大娘婆媳和杜家不太对付,所以就顺着这婆媳俩的心意,挑那些杜家不好听的话说。
  冬冬的娘却很不愿意她们聊这些个,若是这些话传出去,其他几个人说完走人了事,自己同杜家就隔了个裴家,还得处啊,于是赶紧打岔、换了话题。
  “裴大娘,你家这儿媳妇儿可这能干!看看这钩绳打的,真结实!捆穰草和棉梗都不带松漏的。”
  冬冬的娘停了手里的活儿,拿过来李菊花打好的钩绳细瞅,抻了抻,很结实。
  “可不是么?也和我贴心,顶上半个儿子!”裴大娘手里打着一双草鞋,不同于夏日有底无帮的,现在做的是有底有帮的,虽然看起来其貌不扬,但是胜在轻便暖和,若是穿的仔细,能穿到来年暮春,那时候若是嫌热,还能将鞋后帮踩在脚后跟儿底下,趿拉着穿。
  “您老可谦虚。”另一个婆子接过话茬,“你们家二小子以后出息可大发了,你们一家就擎等着跟他享福吧。”
  虽未明说,但言下之意大家心里都明白,能攀上村长和县丞这样的高枝儿做亲家,可不是出息了么。
  “出息什么呀?我家二小子那性子就随了他那死鬼爹了,一点儿不听劝。”裴大娘说着将完成的蒲草鞋底对对齐、盖在楦头的底面。
  其他几个人就顺势往下问:“怎么?华子难道还有什么不随你们心的?”
  “上次小曼姑娘来了之后,可有几日都没过来了,肯定是我家华子又不会说话,惹她生气了。”
  一个婆子想了想,做出为难的样子:“这呀,倒不是小曼姑娘的事儿。”
  说完这一句,又停了不说了。一见这里边是有事儿啊,裴大娘和李菊花连忙继续追问:“平日里你也是个爽利的人,怎么这会子倒吞吞吐吐起来,你倒是说呀!”
  “其中到底怎样,我也不清楚,就是听闻,那日华子兄弟和小曼姑娘俩人在莲池子边散了以后,那小曼姑娘呀是哭着回去的。”说着,那婆子虚着眼睛打量下裴家婆媳。
  果然,俩人脸色难看起来。
  赶忙又和稀泥地劝:“可是说呢,麻绳子串草鞋,一代(带)管一代,你也不必操那么多心,保不齐过几日两人就好了。”
  可是,裴华对李曼什么态度,别人不知道,裴家婆媳俩能不知道吗?这是强按着头还梗着脖子犟呢,哪里劝得住?
  “我就说!这小曼姑娘几日没来,必有缘故!这作死的二小子不知背着我们又和人家说了些什么!”裴大娘着急起来,手里草鞋也不做了,拍着大腿抱怨,“你接着说,后来怎么样了?”
  “隐隐约约就听说好像有人告诉村长了,村长动了怒,不让闺女出门呢这几天。”
  立刻裴大娘眼内就冒火,刚才对儿子的不满全都冲着这个同村长嚼舌根的人去了,再怎么也是自己儿子亲不是?
  “生孩子嗑瓜子儿,真是逼嘴不闲着!到底是哪个烂了舌根的到村长那里嚼蛆的?”
  那婆子立马禁声了,见裴大娘这么大的气,就算知道也不能说啊,只含混道:“这我哪儿清楚啊?我也不过就隐约听到一句半句的,也未必真切。”
  这婆子说了这事儿,又怕过阵子两家人和好了,自己倒夹在中间平白担了挑唆的名,赶紧找补着撇清干系。
  村长之前对这个事儿一直是默许的态度,这次竟然关了李曼的禁闭,自己一家居然还蒙在鼓里,婆媳两个哪里还坐得住?带着手里的活计沉着脸拉着一脸懵的柱子回家,刚刚奶奶和娘还有说有笑的,怎么一下子就变了脸色了,柱子被拉得脚下绊了好几次,可一向疼孙子的裴大娘也顾不得这许多了,只管拉着柱子连拖带拽地往家里走。
  屋里的其他妇人等婆媳俩走后,炸开了锅。
  “我说二婶子,你这下捅了马蜂窝了,人家那两家迟早是要成一家人的,你别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这同村长去嚼舌根的又不是我,好不好的,可赖不到我身上。”说着,并拢在一起不断地加麻、不断地搓的手顿了顿,又似乎自我安慰般,“这不但怪不着我,我看,等两家和好了,华子他娘还该给我道谢来。”
  裴大娘和李菊花一到家,就绷不住地团团转,“这可怎么好?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华子那里一直都不情愿的,若是小曼姑娘那儿再出状况,可不是糟了么!”
  “都怪华子,不过生得好了些,就轻狂得不知早晚凉了。没有了小曼姑娘,他能有今日?还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窝在村里种地呢!”李菊花愤愤地将钩绳摔到桌上,绳端的木钩撞击着桌面发出“咣”的巨响。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赶紧想个法子!”裴大娘倒不是心疼自己小儿子被骂,而是急着想个对策出来。
  李菊花摔摔打打个不停:“法子?能有什么法子?除了让二弟去赔不是还能怎么办?可这事儿,咱们家里谁能说得动他?我们家柱子眼瞅着就要入社学了,二弟这可是什么意思?在这节骨眼儿上给我们上眼药?”


第121章 两只下蛋的母鸡
  虽然李菊花恶声恶气,可裴大娘这会儿也没那闲工夫去计较这些个了,“还能怎么办?我替他这个活祖宗去赔这个不是!”
  听了这话,李菊花摔打的声响停了,“娘,您老去?能行吗?”
  “那还能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让事儿给黄了吧?人家村长家什么样的女婿寻不着?咱们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
  裴大娘将做了一半的草鞋还有那些个弓钩、锥子以及鞋楦这些个工具粗粗归置了一下,拢了拢头发,整了整衣角,想了一想,还是有些露怯,别看李曼同他们家来往得勤,但那都是李曼来他们家,她们婆媳两个这么些年去村长家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出来。
  “柱子他娘,你同我一起去吧,咱们婆媳俩人不更显得有诚意?”
  李菊花撇了撇嘴,这是不敢去了,有那个怯场的功夫早做什么去了,可是自己心里也有些发憷,那村长和村长夫人不用说什么,只往那儿一坐,就能压人了。
  “娘,可不是我说你,您老起码也比他们年长些,可还怕他们甚么?”
  “你也别嘴硬,你若是不怕,你怎么不和我一起去?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相罢了!”
  还没商议定如何去代裴华去村长家负荆请罪呢,刚刚在冬冬家还亲如母女的婆媳俩已经内讧了起来。
  拌了几句嘴,可也不是个事儿啊,说来说去还是定了俩人一起去。
  李菊花又“哎”地拍了下腿,丧气地大叹了一声。
  “紧着些走吧,你这是又咋了?”裴大娘担心李菊花又生变故,催着她。
  “咱们就这么空口白牙地去呀?也不知我们那祖宗华子和人说什么了,咱们就空凭着两张嘴,别再被人家打出来!”
  裴大娘也才反应过来,刚才只顾着着急了。
  “那送什么好?准备个蒲包送些鱼虾猪肉?”裴大娘一时也没什么主意。
  “这眼下家里也没有这些,猪肉还得等明儿个去城里买去?”李菊花说着,目光看向了家里养的那几只鸡,冬日里土鸡下蛋少,李菊花特意给鸡笼子里铺上了垫草、加了草帘,每天还比其他时候多喂了两次,好容易将几只母鸡伺候地每日下蛋了,可这会子家里也没什么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咬了咬牙,李菊花就去拿草绳去绑那母鸡,“娘,就送两只鸡过去吧。”
  也只得这样了,裴大娘也去帮忙,母鸡鸡冠比公鸡要小上许多,家里这四五只母鸡,鸡冠子通红,去捉它们的时候还蹲下来。
  裴大娘和李菊花一个个去摸了摸母鸡盆骨两个尖儿的地方,都有两三个手指头那么宽的距离了,显然肚子里头都有蛋呢,裴大娘心疼地不知道该捉哪只好:“我这个老冤家怎么就生了华子这么个小冤家呦?真是作孽,肚子里头都有蛋呢!”
  婆媳俩都是一个铜子儿掰成两半花的人,裴大娘心疼,李菊花更心疼,“平日里冷着一张脸,像是谁都欠了他似的。这不还是要他嫂子我费心费力养的鸡给他去做人情?”
  不过捉两只鸡,裴家婆媳俩又是心疼又是抱怨,直叨叨个没完。
  将鸡用草绳捆好,婆媳俩将衣服理理好就要往村长家去。
  “我也要去!”柱子哪里在家里呆得住,猴着身子也要跟了去。裴大娘和李菊花正心烦呢,既心疼家里两只鸡,想到要去村长家又有些怯场。
  “是去办正事儿,你以为是去玩儿呢?”李菊花将柱子拎进屋内,“在家呆着,别乱跑。”
  想了想,到底不放心,将桌子上钩绳、锥子还有麻绳都给收了起来。
  柱子见跟了去是不能了,就又嚷着:“那我去安安家玩!”
  这可不是找打么?火上浇油般,李菊花不由分说上去照着后背心就锤了两下,裴大娘也没那心思护着孙子了:“行了,行了。把门锁了,我们快着些去吧。”
  一路到了村长家门口,院墙上榆、桑、槿、柘的青条相互盘绕而成的两溜青篱,门前十来株杏花已经精心修剪过。枝干错落分布,很是雅致。婆媳俩相互看了一眼,手里拎着的母鸡“咯咯咯”叫个不停。
  “小曼姑娘,可在家吗?”硬着头皮,蝎蝎螫螫走进了村长家宽敞的青瓦房院子。
  李曼这几日正和家里闹腾,村长本来只是当时气得慌,可看几天过去了,裴华仍是一点主动来认错的意思都没有,李曼又闹着要去裴家,冷了面硬是将宝贝闺女拘在家没让她出门。
  这会子一家三口都在家呢,听见院子里的动静,都有些诧异。
  “这不是裴华她娘和嫂子的声儿吗?她们怎么来了?”李曼的娘同村长互相看了一眼。
  李曼立马站起了身要去迎,走了两步又掉转过头来:“爹,娘,上门就是客。你们可不许给脸色给人家看。”
  “砰”!村长将手里的茶盏重重摔在桌面上,“回来!不许?你就用这口气和我说话?!”
  这几日和裴华那边一点联系都没有,李曼心里十分着急,虽然清楚裴华的人品,那日答应她的事他肯定能做到,可心里就是慌,这屋里是自己气得吹胡子的爹,外面是裴华的娘和嫂子,左右为难。
  剁了一下脚,撒了个娇:“爹!”知道自己爹的脾气,不忙着去门口迎了,而是坐到村长旁边,搂着村长左边胳膊晃。
  村长脸色这才稍微缓和了些,到底是含在嘴里怕化了这般宠着养大的闺女,李曼的娘站起来打圆场,“我去开门!她爹,一个村住着,你也别太让人下不来台。”
  “快进来!外头怪冷的。”
  李曼的娘开了屋门,招呼裴大娘和李菊花进屋坐,这一进屋,堂屋的去湿炉子生得很旺,热气伴随着条桌上线香的檀香香气迎面而来,裴大娘和李菊花就有些咋舌,正要同李曼的娘寒暄,定睛一瞧,堂屋里面朝南坐在主位上正坐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