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这个理由站不站得住脚,好歹给彼此一个台阶下,杜大山本来就是个厚道人,忙接了台阶就下:“不妨事,本来就不是什么事,这凉粉虽没什么稀奇,但是这蘸料真的挺不错,里面淋了花椒油,可香了,李曼妹子,你也同裴大娘他们一同尝尝。”
  这氛围把个不善言辞的杜大山也逼出了绝招——花椒油。
  “好,大山哥,我本来还打算找你有事,正好你来了。”
  上次李曼找自己是去砌炉子,这次能有什么事?杜大山想不出来村长千金还能有什么事求着自己。
  “妹子你说。”
  “大山哥,你先坐下呀。”李曼明显看到自己同杜大山解释后裴华脸色好多了,忙让杜大山坐下说,裴大娘和李菊花都在一旁不说话,倒显得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了。
  裴华也拉着杜大山坐下,见自己吓着了柱子,招了招手让柱子过来,将面包递给他,柱子忙一溜烟小跑过去,倚在裴华旁边吃起了面包,里面的杏酱酸酸甜甜的,柱子都舍不得混着吃,都是将四周的面包啃完了,留着中间的酱慢慢舔着吃,吃的嘴巴一圈都是。
  “社学开始建了,大山哥你是知道的吧?”
  “这哪能不知道,全村人都盼着这社学早点建起来呢。”
  李曼接着说到了重点:“这社学建好后,就得置办桌案,还有那教书的先生也住在这里,里面一应的家具木器都要准备,不知道大山哥有没有时间接了这个活计?”
  这和裴勇那监工一样,对于李曼来说,都是免费的人情,找谁都是干,原本这活李曼的爹就是要派给杜大山的,村里现成的木匠,手艺好人又实在,是李曼死活不同意,现在看来自己转变心意是对的,因为裴华此时少有地认真看着自己,刚才的怒意已经烟消云散。
  “有时间!有时间!手里现在虽然有些活儿,但这是村里难得的大喜事,我一定将桌椅板凳打得结结实实,让孩子们用着舒服,那先生的木器我一定给用最好的桐油。”杜大山高兴极了,觉得这事情比之前给各家做炉子人人都请他吃饭喝酒更有意义,恨不得现在就进木匠房内忙活起来才好。
  “大山哥做事我放心,银钱的事大山哥也放心,都是衙门里拨下来的,我爹说了必不亏待你。”一番话说得有技巧极了,听着就像是她给杜大山争取来的一样。
  杜大山忙连声说着“没什么不放心的”。
  裴大娘和李菊花在一旁张嘴搭腔:“就说这小曼姑娘心善,谁都虑得到,大山,你可得好好答谢,这一笔可不比你上次给酒楼做得少啊。”
  杜大山连连点头,谢了又谢,知道李曼是来找裴华的,自己待久了也不好,又嘱咐了那蘸料很辣不能多放之外,便起身告辞,临出门,又谢了一遍才走了。
  裴华对于李曼能推荐杜大山接了这活计心里还是挺感激的,因此李菊花切了凉粉,张罗着一起吃时,裴华没有拒绝,还示范了大概要放多少蘸料。难得裴华这么给面子,悄悄打量了几下裴华的侧脸,因为心情好整个人十分温和,鼻梁直挺,鬓角和发际线勾勒得整个侧面轮廓十分有型。
  简直越看越喜欢,李曼心里十分庆幸自己刚刚灵光一现将社学木匠活给了杜大山,想着裴华也不是爹和娘说的那样完全油盐不进,只要对了路数,还是很好说话的。从刚进门到现在和颜悦色地同自己一桌吃凉粉,简直判若两人,是不是说明他也不是不满意自己,而是自己以往都使错了劲?李曼自己心里翻来覆去琢磨着。
  晚上杜大山将社学的事告诉了季桂月和杜芊芊,不同于杜大山的感激,季桂月和杜芊芊第一反应是讶异,女性天生对这方面直觉都很灵光,李曼不喜欢杜芊芊,甚至说存在着敌意。杜芊芊想不明白社学都动工两天了,怎么今天李曼来通知而不是村长?
  不过不管李曼是怎么想的,这都是件好事,这意味着杜大山和季桂月的家底又要多三五两银子了。
  “下次看见小曼姑娘,你们都记得道声谢。”杜大山嘱咐着。
  季桂月和杜芊芊相互对视了一眼,都应了:“好。”再怎么说这也是笔不小的人情,感谢别人也是应该的,况且这种微妙的感觉和杜大山说了他这种粗神经也不明白。


第64章 又见熟人
  季桂月想了想,“要不要送些东西?这三五两银子的事,只嘴里谢了是不是不太有诚意?”
  “我看行,只是送些什么呢?村长家与旁人家不同,小曼姑娘从小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好的,送的寒碜了倒惹人笑话。”
  “哥,心意最重要,上次姐不是留给我们一块阿胶吗?我就做成阿胶糕,送一罐去如何?这东西也不是很便宜,做起来也很费事。”
  杜大山和季桂月都认为可行,就将这事定了,一做好就送去。
  既然接了社学的木匠活,就得先去测量各种尺寸,还得和那些盖房子的匠人们商量各种细节,那些个柱脚、栿、檩、寡柱、椽子、连檐都要比自家住的房子更加小心仔细,这几日杜大山都得早出晚归,只有中午回来吃顿饭的功夫了。
  第二日一早杜大山就去了社学工地那里,正干得热火朝天,杜大山还没走近,就有人叫他了:“这不是大山兄弟?”
  那人放下了手里的活走了过来,杜大山定睛一看,老熟人,就是给自己家盖房子的陈师傅,社学可比家里那间新房规模大得多了,这些做工的人里面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裴勇也在其中,都过来打了招呼,介绍了下木匠活计派给了自己,大家互相熟悉了下。
  因为是给官家干活儿,三餐是没人预备的,都住在附近也不远,每人每日里都回去吃饭。
  “老弟呀,你来的可巧,咱们这地基打完了,就等着木匠呢,你就来了。”
  寒暄几句就进入工作状态,时节已入仲秋尾声,清晨和晚上都比较冷了,不过干活儿的人,杜大山忙了不一会儿就觉得浑身热了起来,干脆脱了外面的褂子。
  一整个上午,杜大山基本都没怎么歇息过,中午到家囫囵吃了口饭,嘱咐季桂月过一炷香时间叫自己起床,到了东屋躺倒就是黑甜一觉。
  季桂月看着心疼起来:“你哥这个人最不会偷奸耍滑,肯定是一上午都没歇着。”杜芊芊自然也心疼自己的哥哥,只是县里下了命令,要冬天孩子们“破蒙”之前完工,这里的完工是指村里的孩子们能入学开始念书了,这几日若不早早配合着师傅们将房子先盖好,这之后的桌椅板凳床铺木匠活儿还是得哥哥受累,“赶前不赶后”,宁愿先紧着前面赶工。
  “嫂子,我下午做些热热的茶汤去,正好也让哥歇口气。”杜芊芊只能尽力帮哥哥能在下午喝口热茶歇上一歇。
  “妹子,你说的是,记得多做些,给那些师傅们都带上些,总不能你哥一人在那里歇息,其他人眼巴巴看着。”
  “我知道的,嫂子,既然你这么不放心哥,那下午我割完节骨草,咱们一起去。”
  “行,节骨草先割回来别忙着洗,等从你哥那里回来我和你一起收拾。”
  与初秋不同,茶汤不能再追求清凉解渴,干了半天重活儿,还是要补充体力为主。杜芊芊吃了饭就去山溪边下了网子,顺便割了三丛节骨草,河水已经凉得有些冻手了。
  “妹子,你怎么这会子就去把节骨草割了?”季桂月边说边接过杜芊芊手里的篮子,安安正在午睡,她正好帮杜芊芊把节骨草洗好切了。
  “我去下网了,看能不能网到鱼,下午打算给哥送鱼汤过去。”
  这边季桂月在洗节骨草,杜芊芊就去看看麦芽发包情况,还没长出二叶包心,看样子得明天早上的样子才能长好切碎做麦芽糖了。张二娘家里的果园子种了大概七八种果子,除了黄桃、香瓜这两三种结果期比较短,其他结果期都比较长,比如石榴就可以一年两结,七月到九月上旬,十二月到一月是结果期,油梨秋冬季均为结果期,而杨桃每年五月到十二月要抽四到五次花,果实从盛夏的七月底一直到来年的二月陆续成熟。选了棒棒糖做营生,正是看中果子一年四季供应稳定,保质期又长,现在天气冷了,别说五天,就是十五天也坏不了。
  季桂月这边节骨草洗了一半,叫了杜芊芊:“妹子,快去叫你哥起床,我这边脏着手。”
  去叫的时候,杜大山还睡得挺香,杜芊芊叫了两三声才醒了,杜大山出门后姑嫂俩忙着将节骨草收拾完,切成小棒等着明儿麦芽糖压好,买了水果来,开了模具就做下一批的棒棒糖了。
  溪边下的网里有四条草鱼,但是个头都挺小,不过就是要鱼炖的汤,鱼的大小倒无所谓。拎着网到家,杜芊芊利索地把四条小草鱼洗净内脏去了,不切块,起油锅爆香姜蒜将这四条小鱼整个放进去煸炒,加入黄酒、生姜和热水,凉水会让鱼腥味加重,盖上锅盖闷煮半盏茶的功夫,嫩豆腐切成小块儿,继续炖煮一下,想着天气寒了,杜芊芊特意多撒了胡椒粒儿,最后撒一层葱花,草鱼豆腐汤就做成了,鱼汤奶白,香味四溢。
  季桂月早准备好了干净的坛子,杜芊芊将滚烫的鱼汤小心地盛入坛子里,盖上盖子,季桂月拿出了家里的藤编保温篮,将坛子放进去,旁边又摆了十来只碗和一只大勺。
  锅里还剩下四条鱼和一两碗鱼汤,而安安此时也还没醒。
  “嫂子,今儿你就别去了,安安还没醒呢,万一醒了家里没人可不行,这锅里鱼汤你趁热喝了。我送了就回。”
  到了社学那里,杜大山正在测量栿中心线两段檩的长度。
  “哥!”杜芊芊叫了一声,杜大山蹲在那里还没反应过来,这次又是陈师傅先走了过来。
  “哎呀,芊芊妹子!”
  杜芊芊一看,熟人,“陈师傅!”
  杜大山这时也走了过来:“妹子,你怎么来了?”
  “哥,天凉了,给你们送点热的过来垫垫肚子。”说着举了举右胳膊肘里挎着的保温篮。
  杜大山下午刚过来干了没一会儿,就觉得热,脱了外面的褂子,谁知太阳下去了点,再透一阵风,身上的汗全干了,这会子正觉得浑身冷起来。
  放下篮子,让杜大山招呼其他人都过来喝一口再干。


第65章 送阿胶膏
  “大伙儿都歇一歇,我家妹子给大家伙儿送喝的来了。”杜大山招呼着工地上其他人,口气里带着小得意,自家妹子真给自己长脸。
  大伙儿一听,和杜大山差不多,刚来时候一身汗,这会子都觉得汗干了冷呢,全都聚过来,唯独裴勇,因为自己的娘和媳妇经常在家里说杜家的坏话,自己又老实,局促地站在原地不好意思过去。
  杜大山上前一把拉着他大步往杜芊芊那里走:“兄弟,你发什么愣呢,不是干活儿干傻了?”
  杜芊芊正在那里用勺子给大伙儿盛汤,炖得奶白浓郁的鱼汤、嫩嫩的豆腐块儿、特别是多加了的胡椒粒儿,一口下去又鲜又辣,身子才又热了过来。
  大伙儿七嘴八舌,有道谢的,有再要一碗的,还有端着碗感叹着身子缓过来的。
  杜大山和裴勇到了,杜芊芊一人一碗端给他们,“裴勇哥,你那碗里我多加了几块豆腐,又嫩又鲜,你快趁热吃。”
  裴勇感激地看了一眼杜芊芊,接过碗来就喝。
  “妹子,嘿嘿,你知道我的口味,明儿能不能烦你做些酸的?”陈师傅喝完了豆腐鱼汤还意犹未尽,之前都处熟了,所以咂摸着嘴和杜芊芊商量。
  “这有什么不行的?”杜芊芊一口答应,第二天,仍是溪边网了的小鱼,只不过做法变了,用沸汤煮了,调味照旧,只是多加了老陈醋和番柿块,鱼汤微微透明,上面洒上剁地碎碎的老黄姜末,酸、鲜、辣、爽,把个陈师傅喝地碗都舍不得丢:“丫头,你这手艺神了。”
  社学对村里人来说是件大事,因此立房架的时候格外讲究,堂屋中檩上贴了八卦图、挂了铜钱和五彩线,上中檩时更是热闹,村民们聚在一起放鞭炮,都盼望着自己村里能出状元郎。
  村里人十亭人去了八亭人,村长一家自然是焦点,李曼穿着一身大红洋绉缎窄裉袄,在人群中很是醒目,周围恭维之声不断,真是好生得意。杜大山同陈师傅他们正在同村长寒暄着,季桂月抱着安安和杜芊芊站在人群之中,李曼被围着,目光与杜芊芊碰到了,杜芊芊笑着打招呼:“小曼姐。”李曼也笑着点头应了。
  社学上梁之后,季桂月问杜芊芊:“那阿胶膏做好了吗?这都上梁了咱们的礼还没送到呢。”
  “哥哥的活计这才算刚开始呢,桌椅板凳一应的木器可有的忙了。阿胶和冰糖还得在黄酒里再烊化些时候,最快也得两天后了。”
  阿胶膏说起来简单三个字,其实做起来挺复杂,又耗时,为了这阿胶膏杜芊芊可是没少下功夫,山核桃、芝麻、红枣、枸杞这些个一样没少放。红枣滋腻,杜芊芊特地炒制了使其更好消化。
  这日从樱子家果园子里买了果子回来,杜芊芊将做好的阿胶膏取出一罐来,递给季桂月让她送去村长家。
  “妹子,你同我一起去吧,那李曼姑娘眼界高,说实话,我不爱同她打交道,只是这次多谢她,我一个人去不自在。”
  杜芊芊能够理解季桂月的感觉,别看自己嫂子脾气烈,但到底还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面对李曼这样的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还是不太放得开。
  杜大山在忙着社学的活,季桂月抱着安安和杜芊芊一起去了村长家。
  门前十来株杏花,喷火蒸霞一般,院外榆、桑、槿、柘的青条沿着院墙构成两溜青篱,果然是村长家,走进院门,青瓦房虽不是簇新,但比村里其他人家要宽敞不少。
  院子里没人,季桂月和杜芊芊站在院子中间,“小曼姑娘可在家吗?”
  李曼的娘走了出来,“哎呦,这不是大山媳妇和妹子?快进来。”
  进了堂屋,李曼也从自己的房间里走了出来,见是杜芊芊他们来了,有些意外。
  “村长不在家?”季桂月见家中只有李曼和她娘,顺口问道。
  “社学那里还有不少事,出去忙去了。”
  “娘,你去沏些姨妈给的六安瓜片,桂月嫂子、芊芊,这些都是谷雨前后十日之内采摘的,一点不涩口。”李曼介绍着。
  庄稼地里的人哪里懂什么品茶,季桂月就示意杜芊芊快点把阿胶膏给了回家去。
  “小曼姐,社学的事多亏了你。这是我自己亲手做的阿胶膏,虽然药铺里也有成品卖,但这里面的原料我都是选的最好的,不比那成品差。”杜芊芊拿出那罐阿胶膏,放在堂屋桌上。
  李曼和她娘自然知道阿胶的价格,心中有数这一罐子不便宜,李曼的娘客气道:“一个村里住着,再说大山的手艺没话说,上次给我们家砌的炉子一点不漏烟,好得很。”
  说完就去厨房沏茶去了,李曼却没说那些推让的话,而是接着刚才的茶叶话题继续了下去:“芊芊,你喜欢喝什么茶?”
  这是在考自己?
  杜芊芊笑道:“我挺喜欢白茶,虽然没有绿茶制作那么复杂,汤色更清澈。”
  原本看季桂月听自己说了六安瓜片明显不太懂,李曼就想难为一下杜芊芊,谁知道她不仅做饭厉害,茶叶也懂一些,没难住她,心里有点气恼。
  这时李曼的娘端了茶进来,季桂月和杜芊芊道了谢,端起来喝了几小口,杜芊芊注意到,不仅去湿炉子同自家一样,村长家的条桌上也摆着类似香氛的东西,只不过杜芊芊都是用野地里天然长的花草蔬果,而李曼放的则是线香,也叫作“仙香”或者“草香”,是由名贵的香料、粘结料和骨料制成。闻着是沉香的香料。杜芊芊心里想着:果然是不差钱的千金啊。
  不过却不羡慕,线香虽名贵,但是总归是人工合成的香料,哪里及山坡上、野地里、溪水边那些大自然的气味自然和好闻呢?
  喝过茶,季桂月和杜芊芊就要起身告辞,李曼却拦住了:“难得芊芊过来一次,怎么没坐一会儿就要回去了?”
  说着让她娘陪着季桂月,自己却邀了杜芊芊去她的房间说说话。


第66章 千金的闺房
  季桂月有些诧异,不知李曼为何今日一反常态,还邀请小妹去她的闺房,平日里没见过她对村里哪个姑娘这么热情过。
  进了李曼的房间,别的不说,面积就比杜芊芊的大上了一倍,一张大拔步床最引人注目,上面挂着红色帐幔。床的斜对面靠窗的位置,花梨木的梳妆台上一面菱花铜镜,台面上一个漆雕桂花的首饰盒,想来首饰盒里的东西也不会是便宜货,首饰盒旁边一堆素银手镯。
  梳妆台上方两边墙上分别挂着一幅刺绣,一幅绣的是荷花,一幅绣的是月季。屋子正中摆了一方小桌子并两张五开光炫纹坐墩,上面放这些小点心,还有随手放的两方丝帕。
  现在杜芊芊终于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季桂月对自己说的“村长夫妇对李曼是要星星不给月亮”是什么意思了。这屋子里的布置县丞的千金也住得了。
  “芊芊你坐啊。”李曼邀杜芊芊坐下,“听我爹说大山哥已经开始忙社学的桌案了?”
  “嗯,是啊,我哥说这批活得加快速度赶。”
  李曼顿了顿,指了指桌上的糕点:“这是茯苓糕,你尝尝。”
  接着道:“那日我和裴华哥闹别扭了。”
  一句话把正在吃糕点的杜芊芊差点噎住,这是个什么情况?怎么毫无征兆地就和自己聊起她和裴华之间的事了?这不是应该很亲密的朋友之间才会分享这些事吗?自己该怎么回应?
  想来想去,杜芊芊也没想出如何搭话,最后选择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继续默默啃手里的茯苓糕,但是心里忐忑,不知道李曼又会冒出什么惊人的话来,软糯的茯苓糕嚼在嘴里完全食不知味。
  好在李曼也并没有真的等杜芊芊如何回答,自顾自继续往下说:“裴华哥这个人对谁都淡淡的,我脾气也不好……”说着,略低了头,娇羞状。
  之前嫂子就点过自己裴华和李曼的关系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想来就是这年把的功夫就定了吧。杜芊芊这边想着,李曼又接着道:“可自打我那天给大山哥介绍了社学的木器伙计,裴华哥明显态度好多了,我想着裴华哥虽然面上淡淡的,但骨子里还是重感情的,他和大山哥认识了这许多年处得又好,芊芊,你能不能……”
  原来还有这事,杜芊芊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李曼会给自己哥哥介绍社学的木匠活了,见李曼说着说着又停了。
  “小曼姐,能不能什么?”
  “能不能同大山哥说说,让他劝劝裴华哥。”
  汗!这让自己怎么回啊,村长的爹、县丞的姨夫、还有裴家老小还不够?别管自己说这些合适不合适,自己哥哥同裴华哥也没见他们谈论过这方面的话题,这不也是让自己哥哥为难么。
  但是眼下这情形自己也不能断然拒绝,杜芊芊只好含混着应了。
  告辞出了李曼家,季桂月就按捺不住好奇心:“妹子,小曼姑娘都同你在屋里说了什么了?”
  杜芊芊正为难着,便将李曼的请求转述给了季桂月。
  季桂月听了也讶异极了,转念一想,玩味地一笑:“这李曼姑娘倒是挺有主意的,专门过来拜托你这事儿。”说完歪着头看了看自家妹子,不过没往下深说,把话题又拉了回来:“芊芊,你千万别和你哥说这事儿,你哥是个实心眼子,你若是同他说了他肯定会去劝华子,这两年我冷眼看着,华子对这事儿未必像他那一心攀高枝儿的娘和嫂子般乐意,你哥说了,惹他不高兴反而伤了情分。”
  莫名地,听季桂月说裴华不是很乐意,杜芊芊心里竟然有些高兴,随之又觉得自己有些过分,毕竟刚去感谢完李曼,转回头自己却又这般想。不管如何,杜芊芊觉得嫂子说的有道理,别把哥牵扯进来。
  这是晚秋季节,天气阴沉而多雨。凉风将寒气一股脑送到屋后老柳树的树干上,发出嗖嗖的响声,杜芊芊盘腿坐在床上,数着自己的小金库,二十两一百五十七文!听着外面凄凄的深秋雨夜的风声,杜芊芊却觉得内心无比地安宁与满足,因为自己也可以算是个小财主了,当然了,与李曼那间闺房规模比,自己这么点银子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做人嘛,得和自己比,从几个月前的身无分文到如今头枕二十几两银子,杜芊芊觉得睡觉质量都提升许多,又踏实又安逸。
  然而“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第三天去县里送货时,钱掌柜带来了个不好的消息。
  “芊芊姑娘,省城里出现了与咱们这棒棒糖类似的吃食。”钱掌柜仍旧一壶好茶,一盘子点心招待杜芊芊。
  类似的?杜芊芊心里一紧。
  钱掌柜见杜芊芊的身子绷紧坐直了些,忙接着说:“不过目前看来,也不必太过担心。我派人去买来瞧了,大模样上同咱们是挺像,不过那口感比咱们的粗糙许多,而且放不了一两天就会变软,因此虽然样子上同咱们差不多,但内里区别可大了去了。”
  抿了一口茶,钱掌柜接着道:“刚开始还以和咱们相同的价格来卖,结果半天没卖出去十根,那一批货第三四天就都软了化了,砸手里了,后来学乖了,专门做那些嫌我们货贵的人的生意,价格生生比我们少了一倍。”
  这不是什么好现象,虽然现在模仿的人还没抓到要点,麦芽糖压制时间和手法、果汁的添加比例、以及熬糖的火候和时间他们都还没把握好,但是如果他们有那个时间和本钱反复地试总有弄对的时候,那时候可就不是独家经营了。
  看杜芊芊皱着眉默不作声想着事情,钱掌柜安慰道:“妹子,这生意怎么可能总是让咱们独一份呢?退一步讲,就算他们日后做成了,咱们也还是照样卖,就是销量有些影响。况且,我尝着他们的,用料挺扎实,想来现在的价格他们估计一个铜板也赚不了的。”
  听钱掌柜这么说,杜芊芊才稍稍放了点心,但总不能指望对手的失败,钱掌柜有几个铺子,不指着这一项来钱,当然不像杜芊芊那般着急。


第67章 遭遇“被模仿”
  “钱掌柜,本来五天送一次货,比早先送黄桃罐头那会儿轻松许多,趁着对方还没做出和我们一样之前的这段时间,我好好想想看能不能想出其他储存时间久又方便携带的吃食。”不过焦急烦躁的情绪并没有持续多久,当初黄桃下市时候,罐头没得卖了,自己不还是想到了棒棒糖这条路?办法总比困难多。
  “哈哈,到底是芊芊妹子,和我想到一处去了。我今天专门在店里等你就是想和你说这事儿,且不用着急,有时间让你好好琢磨琢磨,想好了做来给我尝尝,只要好吃,保管你照样大卖。”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已经习惯了每个月赚四两银子的杜芊芊很怕收入掉下去,做在驴车后面已经开始想点子了,表情有些严肃一言不发,张正生就有些奇怪,平时路上杜芊芊总是有说有笑的,今儿这么安静,看样子是有心事。
  小姑娘的心事张正生也不好开口问,他特意在果子框里多放了乌拉草,这种草堆着厚厚的坐了能保暖防寒,村里人冬日里还会把它絮到欤B鞋中,脚就不会生冻疮。
  “妹子,你往乌拉草堆里坐坐,那里暖和。”
  “好嘞,谢谢正生哥。”
  到了家,杜芊芊将钱掌柜说的这个事儿给杜大山和季桂月说了,让他们都帮她想想,再做什么去卖比较合适。
  于是午饭时间就成了个热闹的家庭会议时间。
  “妹子,你做的那个面包多好吃啊,就卖那个。”季桂月提出第一条建议。
  杜芊芊咽下嘴里的炒鸡蛋,摇了摇头:“嫂子,你看那炉子一次才能做几个?就算我费力气把面包窑做起来了,这面包得现做现卖啊,况且也没法子运。”
  想了想杜芊芊说的这几个点都不好解决,季桂月点了点头,接着想。
  “妹子,张二娘家果子四季不断,钱掌柜也卖果脯蜜饯?你也做了来卖不就行了?”杜大山也想了一个。
  这个杜芊芊倒不是没想过,“哥,这个东西别说往省城里卖了,就是咱们县就多的是,我估计做了,也很难像罐头和棒棒糖那样卖得动。”
  接着杜大山夫妻俩又出了好几个主意,有些一听就不可行,有一两个杜芊芊觉得还可以考虑考虑,不过这也不是着急的事儿,毕竟还有时间,而且就算对方模仿出来了,不过也就是大家一起竞争罢了,又不是一下子就断了财路。
  “十月半,牵砻团子斋三官”,没出几日到了下元节,这里的人们都会用当年当收获的新谷子磨成糯米粉做成素菜馅儿的小团子,蒸熟后在自己门外“斋天”,这个节相较于其他几个节日不是那么隆重,村里也有许多人家是不过这个节的,不过下元节这日除了“斋天”还有民间的工匠们祭祀炉神的传统,杜大山是木匠手艺人,因此杜家这个节每年倒是都会做些素菜团子应个景。
  安安现在能吃不少东西了,杜芊芊做糯米团子的时候还特意做了二三十个豆沙馅儿的,隔水蒸熟了拿在手里吃,香甜得紧,又给樱子家和阿青家分别送去了些。
  社学的木器工期催得紧,杜大山每日里早起晚睡,下元节怎么说也算是工匠们的节了,杜芊芊特意买了两只做“炸八块”用的那样日龄的童子鸡,将整只鸡收拾好后用酱油略微浸润一下入锅大火油炸至鸡皮黄且脆,同时另起一锅,将鸡心、鸡肝和鸡胗这些鸡杂加料做成一小碗卤菜,“衰翁最便宜无齿,制仿金陵突过之。”这样做出来的鸡色白味嫩,嚼后无渣。
  香喷喷的童子鸡并鸡杂卤味上桌后,就听彭大壮声音在院子里炸了开:“哎呀,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香味飘得老远。”
  杜芊芊和季桂月对视了一眼,立马去看杜小芹和妞子来没来。
  院子里彭大壮和杜小芹两个人来了,没带妞子,殊不知为了带不带妞子,彭大壮在家里也是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临出门前知道爹娘是去小姨家,妞子就十分想要来,不敢和彭大壮说,只是搂住杜小芹的腿,可怜巴巴地看着。
  “就带妞子一同去吧。”杜小芹看着心里不忍,就开口央求彭大壮。
  这边彭大壮还没吱声,彭大娘咳了两声,就抢着开了口:“去什么去?你也是个惯会由着这丫头性子的,又不是去玩,带上这么个拖累,来回多费多少的时间?”
  彭二壮的媳妇也在一旁帮腔:“嫂子,上次你带了妞子去,最后妞子走不动了还不是你给背回来的?落得最后天都漆黑了才到家。”
  这两人一夯一抬的,把个彭大壮的火给说起来了,朝着妞子喊了一句:“在家呆着,哪也不许去。”
  妞子见爹凶神恶煞的劲儿又来了,习惯性地往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