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得栾夫人如此说,李夫人一颗悬着的心才回了腔子里,赶紧点头答应,邱家是县里数得上的耆绅之家,与之来往自是求之不得,李夫人感激地对着栾夫人拜了拜。
  栾县丞对于这种“夫人外交”看在眼里并不插手去管,只是最后那两方砚台到底没收。眼下情势坐着也是尴尬,李夫人知道见好就收的道理,领了李康同县丞夫妇告了辞。未出县丞府邸大门,半路上却碰见了李曼。
  与其说是碰巧遇见,不若说是李曼专程在那里等着,眼睛仍旧有些红肿,刚洗完头青丝披肩,仲春的徐风一吹,倒添了些朦胧的韵味,想着以前李康对于自己的殷勤小意,那些贴心的礼物和陪伴,李曼不相信李康对于自己一点歉意都没有、面对姨父的反对毫无反抗之意,她自己一人不敢违拗气头上的姨父,可若是李康同她认个错、仍然不放弃,那她就敢同他一起站出来面对姨父。


第513章 明智却也冷血
  李夫人瞧见李曼,心内就是一抽,方才栾县丞的提醒犹如在耳,这桩亲事肯定是没戏了,好容易栾夫人给了台阶,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岔子了,因此见了李曼再无从前之欢欣,只余生恐再横生枝节的担忧。
  刚洗了头、又哭肿了脸,自然要顺道洗了脸,想着要在半道儿上等李康,李曼特特从姨妈的妆台上挑选了官窑青瓷盒,里头一排整齐摆着几根玉簪花棒,小心地拈了一根,不是普通姑娘或媳妇们用的铅粉,这种紫色胭脂花的花籽外头是黑色的壳,里面是白色清香的粉末,花种仔细研碎了兑了白芷、碎珠子、鹰条、片脑等上等香料,装进玉簪花的花苞中置于火上蒸,直蒸到玉簪花瓣转为青黑色,下了火,再与碎珍珠以及龙脑香研磨成细末,裹于玉簪花苞内“养”上一阵,用来匀面,十分容易匀净,且润泽异常,不同寻常铅粉青重涩滞。
  那玉簪花粉旁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的胭脂,待要脸颊涂上些,李曼却见铜镜之中自己的双眼有些红肿,再用了胭脂反为不美,想了想又将白玉盒子精巧的小盖子盖了回去。
  旁边的丫鬟一边精心服侍,一边心下无比忐忑,“姑娘,还是别去了吧,夫人叮咛数遍让奴婢守好姑娘……”
  “咣”一声脆响,白玉胭脂盒子被李曼推得同青瓷盒子碰撞了一下,“不用你多嘴,姨妈那里自有我去分辨,有什么事我自己担着,很与你不相干。你别多嘴,也不许你去姨妈那里嚼舌!”李曼说是不心慌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姨父之前唬下脸来自己还是吃不消的,可是内心深处又无法说服自己不去走这一趟,可巧这丫鬟撞枪口上来,被李曼劈头盖脸骂了几句,当下不敢再吭声,愈加小心地替她整理头发与衣服。
  白莹莹的脸庞、眸子里带着些红,袅袅婷婷站在花荫底下,好不可怜见儿的,可是这幅我见犹怜却并不能打动李康母子。可眼下处理起来进不得、远不得,却是难办。
  “姑娘,这是刚洗了头发?外头风却大,赶紧回屋吧,可别受了凉。”李夫人只字不提今日发生的诸多事,挑了个最无关痛痒的角度,想着囫囵混过去就罢了。
  可李曼如若未闻,只站着丝纹未动,一双美目只盯着李康,哀怨里带着期待,静待对方的反应,她不信李康没有话要对自己说。
  李康面上无甚表情,既没有因自己早上被偷听到的那番话有羞愧之色,也未因栾县丞的那番话有后悔焦灼之意,倒面色如常,朝着李曼微微含笑点了下头权当打了招呼,态度竟如同两人初次见面之时一般,温和里带着些疏离,半个字没说就馋了自己的娘扬长而去。
  怎么会是这样的反应?李曼顿时愣了愣,望着李康玉树临风的背影,还兀自有些回不过来神,知道李康不同于裴华,李府不是自己想去就能去的所在,这次不说个明白以后只怕再难有机会,情不自禁叫了声:“李公子!”
  李氏母子停了脚步回头,李康的眉目之间已经添了些不易察觉的不耐烦,倒是李夫人仍然热情道:“快别站在风口里吹风了,日后姑娘若是得空儿只管来家里解闷儿。”不管真心与否,面子那是给足了。李曼仍然没搭理李夫人,心焦地去等待李康的允诺。
  那丫鬟实在看不下去,怕事情再闹大了夫人那里自己难逃干系,大着胆子上前去搀扶,“姑娘,李夫人说的是,头发还未干透,着了凉就不好了。”李曼此刻心里眼里哪里还有旁人,听见丫鬟又来聒噪掺和,心下大为不悦,正欲将丫鬟伸过来的手给打回去,却见李康已经馋了李夫人又一次转过头去,朝着府门口而去。
  李曼顿时如同被人卸了力气,丫鬟也打不动了,扬起的手颓然而落,丫鬟赶紧上前,这次不再是虚扶,李曼如同脚底下踩了棉花大半个身子都靠在丫鬟身上,回屋不提。
  “既亲事无望又有县丞叮嘱,自然早些断了干净是好,省得两头不着。儿子知道分寸,也并未得罪于她,娘你只管放心好了。”回程的马车上,李夫人有些埋怨小儿子态度忒冷了些,李康如是回答。
  若再同李曼有所拉扯,必定会惹得栾县丞夫妇不满,到时候自己娘苦心经营的人脉却是要被自己断送得彻底,李康对于情势和其中利害关系看得十分清楚,做出了虽最明智却也有些冷血的快速反应。安慰完了自己的娘,李康望向马车外,拳头却捏了紧,娘下午的卑躬屈膝、小意迎合都看在眼里,心里既酸又愧,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闯出一片天地、成为人上之人方能不再受今日之辱。


第514章 泥鳅背手镯
  今儿个彭家可是热闹了,屋里坐了满一堆的人,只不过围着看戏的人个个笑呵呵,彭家人除了彭大壮之外却是无论如何笑不出来的。
  杜小芹乍乍站到彭家人面前之时,连带着周围邻里都没太敢认。肤白如新剥的鲜菱,一头乌鸦鸦的秀发绸缎一般,同旁边身着嫩黄衫子,明珠生晕、美玉荧光的杜芊芊站在一起俏生生一对姊妹花,齐刷刷一把嫩葱似的,杜小芹虽然仍腼腆,但早已不见原本的畏缩,这还是以前那个干巴瘦、满脸黄、见着人头都不太敢抬的杜小芹吗?
  说是会及诸亲,南子却也特意停了一日的生意专程一同过来,同裴华一人身着衙役服、一人穿着典吏褂,裴华的清俊自不必说,南子也高大威猛,光是往那儿一站就够围观的村民们咋舌了,不明就里地互相嘀咕,怎么彭大壮和离还惹上官家的人了,莫不是犯了什么事儿?
  彭家二老面儿上十分无光,彭二壮媳妇儿瞧着杜小芹心内的酸意愈浓,回娘家住了几日倒眼瞧着比自己还俊了,若不是为了彭大壮许诺的那二两银子,早就装孕吐躲屋子里躺着休息了,总比当着这众人的面丢人现眼。彭老爹和彭老娘原本是预备杜家众人来连口茶水也不预备的,可却不想居然来了两个官爷,全家都唬了一跳,本来预备着好歹给杜家一个下马威的心情立刻陡转,忙不迭现去烧滚水泡茶。
  “不用忙了,我们不喝。”季桂月抱着安安,可不打算和他们客气。彭老娘虽被噎了一下,但哪里敢真的怠慢,忍了气去烧水。彭家人对待裴华和南子的态度却比对待自家骨肉——妞子亲热多了,从打进门开始,妞子在爷奶叔嫂眼里成了可忽略不计的隐形人,却有那瞧热闹的邻里眼尖,“哎呦,这可是妞子?不过个把月没见,小脸儿养得又白又嫩,来给婶子瞅瞅!”
  何止是脸蛋又白又嫩,就连原本枯黄的头发都乌亮起来,彭二壮媳妇儿冷眼瞧着站在杜小芹身前的妞子,鼻孔里微不可见地哼了一下,胎里带的窝囊样儿哪里敢当着这么多人面走出来同旁人说话?可出乎她的意料,面对冲着自己伸出手来的邻居婶子妞子当下是有些不敢上前,尤其是当着彭家诸人,不过杜小芹鼓励地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杜芊芊也笑着哄她,“婶子多日没见你,以后咱也不来了,去同婶子说说话儿吧。”
  杜芊芊说地巧笑嫣兮,却听得彭家人几乎没气歪了嘴,可听在妞子耳中却是莫大的救赎,尽管来之前娘他们都许诺是最后一次去彭家了,可她对于和离并没有什么概念,来的路上一直提心吊胆,生怕自己和娘到了彭家就要留下来,如今得了小姨的这番话,小脸立刻放亮了,听话地走到那婶子身边,大方地打了个招呼:“婶子好!”
  彭二壮媳妇儿差点惊掉下巴,这妮子几时变得拿得出手了。
  那婶子也是没想到,拉过来妞子,“这嗓子小甜枣儿似的,倒叫人稀罕。”
  身着春衣的小胳膊露出来,不复之前的皮包骨,有了孩童该有的圆润,圆鼓鼓的戴了个银手镯,是安安上月周岁时一并给妞子置的。都说银制品能“安五脏、除邪气、定心神”,孩童戴了还能排出娘胎里带出来的胎毒,对于这个说法,杜芊芊觉着有待考证,不过孩子肥嘟嘟的小手腕戴着确是看着有趣。妞子手腕上的样式虽简单,素面泥鳅背,里面是平的,外面稍微鼓的,厚窄扁条。尽管没有繁复的工艺和花纹,但是对克重有要求,克重够数,比例才好看,另外内侧还缀了个小巧的长命锁。
  “哦呦,这镯子真漂亮,哪个给你买的?”
  “舅妈!”妞子答着,回头冲着季桂月甜甜一笑,水灵灵的一个小人儿。
  看得彭二壮媳妇儿好生眼热,这么好的一个镯子妞子这蹄子哪里配戴?就该戴在自家儿子手腕上,只恨今时不同往日了,若搁在以前她早捣鼓着将镯子弄了来,脸上强壮起来的笑容已经难以维系下去,幸好婆婆烧好了水端了茶来将话题打断。
  杜家来的诸人谁也不去碰那茶水。杜大山作为长兄,催促道,“咱们赶紧将正事儿办了吧。”
  说着杜芊芊将事先准备好的“放妻书”取了出来,是裴华特意托了师爷帮忙写了一份,里头的内容倒是写得颇有情谊:“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之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宫之主……”


第515章 山丁子树
  对着这一份给彭家颇留了情面的“放妻书”,彭家众人是没啥感觉,反正都是大字不识一个,只觉丢人,想着反正赶紧了事丢开手,接过去按了手印画了押。
  本来彭家人哪里会这么轻松就同意,彭二壮媳妇儿就是人到了眼面前心内还是不服的,杜家如今发达了,怎么说也得敲上一个大笔才是,这种机会可不常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可恶人还有恶人磨,架不住彭大壮本人突然转了性、梗了脖子非闹着要离。
  起初彭大壮不愿透露丽娘的事儿,只说杜家也是许了二两银子的,几乎没将其他人气笑了,彭老娘点着他脑袋骂他眼皮子浅,区区二两银子就把他给打发了,打死也不同意啊。可世上哪儿有不透风的墙,彭大壮自己也反常,总破天荒一大早穿得立整地出门,没几日就知道了丽娘的事儿。要说杜小芹他们不喜欢,但好歹是名声清白的大姑娘嫁过来的,怎么着总也比名声不好的丽娘好吧?自然是死活也不同意的,可彭大壮偏偏被鬼迷了心窍一般,被发现了索性破罐子破摔大闹了几场,被彭二壮两口子背地里笑话了不知几次,几世修来的急色鬼,只管眼馋肚饱,那样的婆娘他也当个宝贝。
  丽娘听彭大壮学舌吐槽了一番,一来气他的没脑子,二来却也庆幸他的没脑子,日后才听话好掌控。于是紧守本分并不贸然登门,只不过常托彭大壮捎东西去。丽娘旁的都在其次,就是编织上挺在行,不拘什么她编出来的拿到集市上卖十分抢手。
  于是新蒲席、新凉鞋、新提篮……一个接着一个地到了彭家。
  蒲席是用蒲草做的,先晒草、选草,再用木棍舂草、卵石搓揉,最后编织加工,成品细软密实,柔韧耐折,冬暖夏凉;棕树的嫩叶破成了细白条儿,再拉成细丝或者搓成棕绳,编织成的凉鞋细密如绸绢,坚固耐磨且凉爽不粘脚,正适合夏日里头穿;嫩白棕叶采来剖成细丝或搓成丝绳编织成篮,柔韧有弹性,能沥水,不怕潮湿。
  又让彭大壮带话儿,如今季节不对,等麦穗渐呈黄绿时,麦秆白亮,切了光滑无茬口,拿来编草帽恰合适,到时候给彭家上下每人做上一顶。
  这些东西虽不值钱但却胜在实用,要么说人都是“便宜”虫呢,几次东西一送来,彭家人虽然口里仍然表示这样的女人不能让进家门,但对丽娘的看法和态度已然发生了微妙的转变,加之彭大壮这个混不吝宣称,反正自己就这样儿了,临了最不济跟着彭二壮他们两口子过呗,这句话可把这小两口吓得不轻,这咋还凭空多了个老拖油瓶,细一琢磨,这丽娘名声不好、态度又摆得这么低,等她过了门趁她还没怀上就让爹娘分了家,自己这一房到时候俩孩子,说不得还是俩孙子,怎么也得分过来大半,到时候关起门来各过各家日子,她丽娘名声好不好又与自家什么相干?再说了,大哥的人品又好到哪里去?乌鸦站在煤堆上,谁也别嫌弃谁罢了,反倒帮着劝爹娘。
  于是,杜大山收了画了押的放妻书,小心妥帖地放好,季桂月拿了二两银子,往桌上一搁:“两清!”浩浩荡荡一群人头也不回离了彭家。
  终获自由,杜小芹内心的激动难以名状,走出彭家院门,呵出一口气,外头明晃晃的春日日头照得人心头暖洋洋,如同自己未来的人生一般敞亮,几乎没将杜小芹的泪花给照出来,怕自己失态闹笑话,杜小芹按耐住自己的情绪,但再怎么按捺拉着妞子的手却仍是忍不住激动地微微发抖,而妞子却比她娘更激动。
  “舅舅,以后是不是我和娘都不用回来了?”
  “是!”
  “舅妈,是吗?”
  “是!”
  杜芊芊和裴华他们不等她来问,都笑着点头给她保证,高兴得小丫头挥舞着胳膊绕着众人小跑了一圈,手腕上的小长命锁与素银镯子轻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叮铃”之声。
  杏树、梨树正是开花的时候,山丁子也伴着春风,开出或白或粉或红白润色的一束束的鲜艳的花朵来。等到了秋天,这种山丁子树上便会挂满了红红的小果子,红红的果与绿绿的叶相映成趣。及至晚秋时节山丁子树的叶子在秋风中渐渐地飘落而下,那密密的树枝上也只剩下了那由红而渐渐变成紫红的山丁子。说实在的,山丁子的味道很一般。因即便是熟透的了山丁子,那果虽然看着好看,但其果肉不如山梨、山里红多,味道也是以酸为主,还略带一丝丝的涩,因此村里孩子采野果时山丁子树也往往是忽略而过的。可若是花点儿耐心,采了透熟落地的果子,加上糖粒儿守着慢慢儿文火熬煮,放凉后酸甜适口不输山楂,而折回挂满果的山丁子枝,插入胆瓶里头,加上点儿水,那紫红诱人的果就如同干枝梅一样,能在枝头“开”上一两个月。
  杜芊芊觉着自己的姐姐杜小芹就颇像这美丽的山丁子树,有耐心、懂情趣的人方能了解发觉她的好,希望以后姐姐能碰上这样一个人就好了。


第516章 蚕月条桑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
  对于种果树,那整个吉安村没有谁比张二娘一家更懂的了。这俩月正是一年里头桑树播种的最佳时节,买地种桑树的事儿却倒有了些许变动。南子娘上次已经同张正生通了口风,家里的银子攒得差不多了,看来樱子的婚事要比预想的要近。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虽也算不得远嫁,但好歹比起阿青这种嫁给本村的那可远得多了。这不,宅子没买、日子没定呢,张二娘已经有些舍不得闺女了,同两房儿子儿媳商量了,桑葚地买了一亩,不过却是作为樱子的嫁妆。
  杜大山和季桂月听说了,两口子合计,这嫁妆既展样又大方拿得出手,不久前裴家婆媳同裴华为了彩礼钱闹了一场,越是这样越是要让小妹风风光光地出嫁,于是一同紧邻着张家果园子共定下了二亩地,村长果如阿青婚礼上承诺的那般,不仅没刁难还帮了些忙,本来一亩要十两银子之数,最后以八两成交。
  “田地里的事儿你们向来也有些生疏了,田里四时没有空闲的时候。芍药谢了樱桃红,不过再两月余,又是粽叶香的时候了。艾草、桑泡儿、粽子香……”杜大山是个手艺人,夫妻俩于农事上确实没有村里其他人家熟稔了,村长因此上嘱咐了两句,只是说着倒自己有些感慨起来,“行啦,既买了地就好生伺弄,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正诚、正生他们哥俩懂得多,同他们多学学。”
  “是!劳您老费心!”杜大山满口答应着。
  村长点了点头,又往一旁杜芊芊脸上看了一下,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背了手走了。
  “村长有点儿不对劲,是咋啦?”樱子奇怪道。
  “可不是说呢,有心事的样子。”季桂月也嘟囔着,可也没听说有啥事儿啊,“这次村长还真挺不错,我原也以为会被刁难一番。”
  “这倒是,依我看,村长家也就村长人还可以。”樱子立即附和道。
  杜芊芊听得有些头大,这俩大大咧咧、心里有啥嘴上说啥的人再不能凑到一起,不然一夯一抬的,自己唠高兴了完全没个防头。不过对村长的印象确又好了几分。
  八两,对于杜大山夫妇来说算是一笔大数目了,杜大山打磨好几个月的烟杆子才能攒出来。
  “小妹,你这是做什么?”看着杜芊芊放在桌上的一锭十两银子,季桂月拿起就要塞回去,“你若是这样,嫂子我可要不高兴了。”
  杜芊芊将她手按住,“我又没同哥和嫂子你客气,那些个嫁妆!”说着,嘴巴俏皮朝着自己屋内努了努,大到樟木箱子小到檀香皂、桂花碱、汗巾、丝线腿带这些针头线脑都一样样添置齐了。
  “总不能我出嫁,倒让哥哥和嫂子尽穷了。”
  说得就连杜小芹都笑起来。
  “再说了,嫂子和姐自打身体好了之后给我帮了多少的忙?现在就连妞子都学会了帮忙磨节节草,若是都计较起来,我倒是差了你们多少工钱?只怕这十两都不够呢。”
  “自家人还计较这些个?”季桂月摆摆手,妞子也领着安安玩儿累了围坐在桌旁,季桂月给俩孩子喂了几口清甜的茉莉茶。
  杜芊芊等的就是这句话,“正是呢!咱们一家人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再者,我这一亩的桑树以后麻烦哥嫂还有姐的地方多着,嫂子这般我倒不敢开口了。”
  “就你会说话,给钱的事儿偏生做出求人的样儿来,怄得人来气!”季桂月虽嗔怪着,却也知道自家小妹不是那起口不对心的作假之人,处的这些日子,名为姑嫂情同姐妹,太过谦了却也生分,拿起来中锭对着屋外的日头照了眯着眼打趣,“咱们家妹子出息了,这粗崭新的小元宝瞧着就是耐人!咱们都是托了你的福才能瞧见。”
  说着宝贝地递给杜小芹,“大妹,你瞧,真个小元宝似的”。杜小芹将银锭子捧在手掌心里,笑弯了眼,“哎呦,还怪沉的。”
  自打和离之后,杜小芹整个人的状态更加一日好过一日,逃脱樊笼、终得自由,眉头不再时常不自觉地皱起,唇边的笑意也明显多了起来。不过听妞子说过有几次夜里她会突然惊醒,呆呆在炕上坐一会儿就下了炕取出小心妥帖藏好的放妻书,看上好久,才复又回了炕安稳地睡下。


第517章 桑树园
  杜小芹她并不识字,看那么久无非是为了再三确认才能安心,杜芊芊想着那个场景觉着心内有些酸胀,“听正生哥说,不是买种子来种,说是可能不发芽,还可能长出来是公树!倒是直接买了两三年的成苗来扦插,今年就能挂果。”
  诸人于果树栽培上均是不大通的,听杜芊芊讲来十分有趣。
  “那可敢情好,正生他们积年的营生了,选的苗儿必定错不了,没成想今年竟能吃到自家出的桑泡儿了!”季桂月高兴起来,“我和你们大哥成亲头一年,夏天热得分外厉害,顶着毒辣辣的日头我们俩上山摘去,渴得不行了,一人掐了片桐树叶儿,卷成个圆筒,摘满满一筒的桑泡儿,用力那么一挤,那桑泡儿的汁儿又红又紫,甜津津的正解渴。”
  一亩地,虽算不得有多大,但对于庄稼人来说却是份莫大的踏实和希望,这种对于土地的渴望是写进了基因、刻进了骨子里的。话说回来,也算不得小了,形象点来比喻,比一个半篮球场还要大上一点,左右也能称得上是个小小的桑树园了。
  季桂月的一番话得到了大家伙儿的热切回应,沿着一片桑茶的叶脉都想起记忆里和桑葚果子有关的趣事儿,平淡却也不乏温馨。
  玉米棒子将熟未熟之际,正是桑树叶的嫩与玉米棒子的嫩互相交叉重叠之时。嫩玉米剥下来打成浆,做成玉米面皮儿,腊肉、酸水豆腐混了葱姜剁成馅儿,外头用嫩桑叶裹上,入笼蒸,还没来等蒸透呢,桑叶与腊肉混合而成的清香和浓香就早已迫不及待透笼而出了。
  桑果儿成熟的季节都会见证村里每年五月初五的庙会,祈祷风调雨顺,保佑一方平安。每村都请戏班子那是不切实际的,往往都是轮着来,附近左右几个村子的乡亲们往往都要带了些吃的赶去当年庙会所在地,有步行的、有坐了驴车的、甚或还有早一日就投奔了本村亲戚家的……台上锣鼓铿锵,吱吱呀呀地唱着,台下喊叫喧闹,不少人手里少不了随手摘来解渴解馋的酸甜桑泡儿,混合着五月里头浓郁的艾草馨香,构成了最淳朴的乡里夏日风景。
  说着,说着,杜大山又噗嗤笑出来,“说起来这桑树来,我还被师傅打过一顿。”
  桑树木材质坚硬,到了木匠手艺人的手里有诸般用处,桑杈、车辕、或各色家具物什,用桑木做出来的弓还有个挺雅致的名字,桑弧。那年杜大山手艺未精的承望被要求做个扁担,桑树木头质地细密而且韧性好,弹力又强,是做扁担的最好木材。于是杜大山从山上砍回了一株一人多高玩口粗细的桑树,从中间一劈两半就是扁担的毛坯了,可精细部分总也弄不好,这里修修那里磨磨,到最后扁担的毛坯愣是细成了桑弧的样子,师傅说他浪费了根好木头,拿了那根细毛坯往他小腿上硬是抽了好几下。


第518章 养蚕
  如今家里的那根桑木扁担,长约八尺、宽概五寸、横向扁平、中间大拇指指腹厚,暗红色里夹带着些鹅黄桑皮纹路。扁担的两端往中刮薄变窄,两头各钻孔一双,从这孔洞中楔入两个小指头粗细、寸把高的木楔,两个木楔共同构成个“扁担冠儿”。这扁担用了有些年头了,表面早就磨地抛了光似的滑溜溜,手艺早比之前那根桑弧精进许多。
  旧年裴华帮着采桑葚的承望还提到过桑树根治疗筋骨疼痛却有极好的疗效,衙役们不甚严重的跌打摔伤连瞧大夫都不用,经常自己就去药铺里头抓几两桑根就成了。“说起来,这东西卖了药铺子居然也能值些钱。”杜芊芊惊讶道。
  “你这妮子真真儿败家话,天底下的东西,凭他是什么,哪怕就根草棍儿呢,只要有用便值钱!”季桂月笑小姑子的大惊小怪,“岂止是桑根,一并连桑叶和桑树皮儿都能入药咧。”
  杜芊芊来了吉安村这些日子了,也是打苦日子熬过来的,又怎会不知这些,不过同季桂月姑嫂二人一抬一夯地演戏,就等杜小芹入套了。
  果然。
  “桑叶倒拿去晒干了做贱价的药材卖?”杜小芹听着直呼浪费,“别谈药铺子里给的价低,一棵树又能晒出几斤的干桑叶?养蚕可不是更好?”
  “说是如此,可那一大片地的桑树长起来,我也就用得着结的那些果子,如今知道这些用处,却也实没空儿去盘弄了,姐,你既懂这些,白浪费了却也可惜,你何不弄了试试?”
  只养蚕二字,内里着实辛苦。浴蚕、下蚕、喂蚕、一眠、二眠、三眠、分箔、采桑、大起、捉绩、上簇、炙箔……其中光是浴种就得分多次进行,腊月经冻沥毒,谷雨催青前再用温水浴之,可都说“长喂猪,短喂蚕,三十八天就见钱”,家里若有片桑树园子凭着养蚕就能支撑起一个家,就连《送蚕丝》的灯戏最后几句都在唱“金字牌,银字牌,有背丝童儿送宝来”。
  自家小妹这一句商量的话,实在是送了一桩大人请,杜芊芊想着,和离不过是第一步,要想自家这个姐姐真正抬起头来自如面对那些流言蜚语,自信自如地展开新的生活还是得有桩进项的事来做,钱是人的脊梁骨,这句话不管到什么时候都适用,对于和离后带着女儿回娘家住的杜小芹来说更是如此。
  季桂月和杜大山都帮着劝说,“正是这个理,光采了果子那些树就白扔在那里实在是可惜了的。”
  对于这份大礼,杜小芹惊喜之余,更添无措,嗫嚅道,“这是小妹的嫁妆,我怎么好……”
  “姐,瞧你说的,我不是还要桑葚果子呢?余下的你瞧咱们家,哥忙着活计,嫂子家里这么一大摊子,光是再帮我忙活那些个货都脚不沾地了,要是到时候姐你觉得忙不过来,咱们请了村里几个手脚麻利的媳妇婆子来帮几天也使得。”
  杜小芹连忙摆手,“我不是这意思!”
  杜芊芊会心一笑,早就猜着她的顾虑,“那就是担心裴华哥那里了。裴华哥倒是有心过来好说与你放心,却又怕你面皮儿薄。”
  杜小芹一听,摆手的弧度更大了,脸都有些红,“不用不用!”
  “姐,裴华哥哪里是那起小心眼的人?裴华哥还说咱们村里没有专靠种桑养蚕的人家,若是遇上有什么不懂的,他帮忙带了你去问问那些懂行的。放宽心,放开手干吧,”杜芊芊亲昵地搂着杜小芹的肩膀,耐心鼓励道。
  妹夫的话说到了这一步,再推辞就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杜小芹点点头,小声害羞却又郑重地承诺:“我一定好好干!”
  “这才是了!”季桂月这个直肠子,帮着弯弯绕绕说了半天,终于说成了,高兴地痛饮了一大盏放凉了的清甜茉莉茶,“咱们家眼不见的功夫,当官儿的有了、做物什手艺的有了、做大买卖的有了,如今越发连养蚕织帛的都有了,真真儿这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往前推一年,说与我我都不敢想!”
  滴溜溜地吐露一大段话,说得脆生又有趣,逗得众人笑起来。
  对于桑树园交于杜小芹打理的这件事,裴华大度归大度,但尊重都是互相的,杜芊芊深明白这个道理,提前商量和知会是自己必须做也应该做的。
  裴华看着桌上那一碟子白切鸡,肉嫩汤鲜、腴润浓厚,已经令人食指大动,杜芊芊还在一旁巧笑嫣兮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