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甜点香满园-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芊芊连忙去厨房端了来特意放凉的山楂绿豆汤,一人一大碗,几个师傅正口干舌燥,接了来仰头喝了,咂摸着嘴嚷着痛快。特别是爱吃酸的陈师傅:“妹子,咱们做活儿也做了不少年岁了,没有哪家像你们这样周到的,还给咱备上这么好的茶汤,这咱们能不更尽心吗?”
  说着,其他几个人也笑着附和着。杜家院子里满是人声和笑声,大家伙儿都十分好奇,不少爱凑热闹的跑到院门口瞧。
  一看便知道这是在盖房子,裴大娘尖着嗓子道:“哎呦,这是盖房子呢?大山媳妇,这是要盖几间啊?”
  季桂月正抱着安安站在一旁照应着,杜大山在木匠房里量着上梁用的木头。见院门口的那几个人都伸着脖子往里瞅着,两三妇人还叽叽咕咕地咬耳朵,当下便笑道:
  “不过是家里不够住,连着西屋那儿盖上一间罢了。”
  屋外几个人看着西屋旁刚挖的地基,的确是一间房的大小,心里的嫉妒之心不免消了好些。
  “那也得几两银子,你们家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众人此时的道喜声倒是比先诚意多了,看了一会子便散了去。
  柱子本来和他娘一同站在院子外看热闹,裴大娘招呼儿媳和孙子回家,谁知一溜烟柱子已经钻过人堆跑到杜家院子里去了。


第41章 再盖一间房(下)
  安安被抱在季桂月的怀里,手里拿着磨牙棒有一口没一口的咬着,柱子就站在下面仰着头想要拽安安的裤脚玩,眼睛还盯着安安手里的磨牙棒瞅,许是没见过觉着新奇。
  被拽着裤腿,安安就低下头看柱子,柱子扮着鬼脸,两个孩子一上一下笑着,杜芊芊去厨房也端了一碗山楂绿豆汤来,蹲下身唤了柱子过去。
  听见杜芊芊叫,柱子立马跑了过去。杜芊芊怕他拿不稳碗,便替柱子端着让他喝,柱子歪着靠在杜芊芊左腿上,大口喝着。
  李菊花一看自己儿子这么乖巧地昵在杜芊芊身边,眼里就冒火,但自家孩子正吃着别人的东西,一时也不好发作。季桂月见李菊花和裴大娘仍站在院门口,面色有些不虞,家里又这么些个人,笑着邀她们:“裴大娘你们进来坐坐?”
  看到杜家盖房,本来就有些气不顺,不过几个月功夫,原本穷得没米下锅的隔壁居然花几两银子盖房子了。见季桂月面色红润,含着笑同自己说话,李菊花本想着呛上一句,话还没出口,季桂月已经嘱咐着自家妹子:“芊芊,去再倒两碗来。”李菊花忙又将已经到嗓子眼儿的噎人话咽了下去,同裴大娘扎巴着手蝎蝎螫螫地进了院。
  杜芊芊喂完了柱子,让他去安安那边,别离盖房子处太近,小心擦着碰着。接着回厨房端了两碗递给隔壁那婆媳俩。
  绿豆都熬得开了花,又绵又软,混着山楂的酸甜,午后喝上一碗别提多舒坦了。李菊花瞅着这茶汤颜色豆沙绿中带着山楂的深红,煞是好看,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炖得绿豆汤总是发黑,要想张口问,却又觉得自己开口发了问又叫杜芊芊这小丫头片子得了意,因此捏着碗沿犹犹豫豫的。
  瞧着她这样子,杜芊芊虽感觉奇怪,但是想着李菊花那脾气,自己也犯不着去触霉头主动挑起话头去问她。
  盖一间房杜芊芊原本不知道还有那许多的讲究,“明不使桑,暗不使槐”,是说盖房子时几处不该用的木料,檩、椽这些明处不可使用桑树的木材,因为桑与“丧”谐音,不吉利;而所谓暗处,就是指柱脚和边栿这些地方,不可以用槐木,因槐这个字当中有“鬼”,视为不祥。这些都是不该用的,而必须用的镇宅之木就是椿木,整个建筑不拘什么位置,哪怕是用椿木楔,总之就是要应了这个令。屋的椽子一般是十二至十八根不等,得是偶数,若是单数,谐音就是“单传”,人丁就会不兴旺。
  屋顶用了俯仰式,共铺两层瓦,两行之间再压上一整排的瓦片,并在檐瓦处斜连成一片花纹三角形,师傅们称之为“走水垂檐”,方便雨雪天时水可从尖端流下。
  这时师傅们应了杜大山的要求,将一排的另外三间正屋串串瓦,日子长了老房子上的瓦片难免出现些移了位或者有些破损之类的问题,师傅们上去讲房瓦揭下来,用铲子将上面的苔藓和老灰土,取下瓦片用清水刷洗干净接着充分晾干,接着要将瓦片用烟子灰水泡一泡,接着同那间新房的瓦片,以便颜色统一美观,并且尽量减少房瓦的吸水量。
  这四五日里,下午的点心杜芊芊面包、各色糖水每日都翻出花样来做,前一天是苹果馅儿的面包配上酸梅汤,第二日便用白生生的荸荠和梨子与几粒冰糖一起炖了,放上几颗枸杞,出锅后清透的甜汤上点缀着小小的红色枸杞,几个糙汉子端着都有些不好意思:“再没喝过这么讲究的茶汤。”
  陈师傅别的也就罢了,那酸梅汤硬是比别人多喝了好几碗,杜芊芊都怕他酸倒了牙齿咬不得豆腐。都说吃人的嘴短,这几日里好饭好菜好糖水地吃着,几个师傅更加尽心了,越发将厨房的瓦也串了,所有老屋子的墙壁都用腻子过了一遍,整个院子瞧着焕然一新。
  隔壁相邻的几户看着都不免有些眼热。
  “华子,这一条藤住着,他们家屋子收拾得簇崭新,衬得我们周围这几户破衣拉撒……”
  最近裴华都是早出晚归,秋日里日头短了,每日到家天也都不早了,因此虽然知道杜大山家在盖房子,但都没时间去道声贺,晚饭刚坐下来,就听自己娘在那里开始不讲理。
  这几日南子的娘得了重伤寒,他帮着连着去抓了几副药都不见好,自己每月的俸禄基本都是给了家里,而南子同自己的娘两人相依为命,赁着一间城东的小屋,每月月底都捉襟见肘,因此抓药都是裴华的钱,见南子病着着实可怜,平日里将自己当亲哥,裴华打算和自己的娘商量了先拿些碎银救命要紧。
  因此听着自己的娘说着这些歪话,裴华没吭声,裴大娘顿了一顿,话锋一转:“我看陈三儿他们手脚麻利得很,今儿我瞅了,腻子还有,你同大山他们商量商量,不过搭把手的事儿,请他们帮咱们墙上刮一遍。”
  裴华心里叹了口气,几日里又是当差又是南子家,每日里还来回地跑,觉得身心俱疲,强打起精神:“娘,大山哥家那是花工钱的,若是也想弄,咱们也请了来,一日便成了。”
  “咱们哪里用得着一天?又不盖房子也不修,不过是外面刮上一层好看些,几盏茶的事儿,他们在杜家每日里说说笑笑的,想来处得不错。每次让你做点事就推三阻四,这次可是家里的门面,你难道也不肯?”
  “娘,这个事儿先放放。正要同您商量个事儿,南子的娘病了,抓药钱实在是筹不出,家里能不能先借个一吊钱?”
  裴大娘听了皱了眉还没吱声,季桂月倒是先开了口:“华子,不是嫂子说你,咱们家里五张嘴吃饭,哪里来的余钱?别的不说,这钱借出去了南子和他老娘拿什么还?这不是钱往水里扔吗?”


第42章 属貔貅的,只进不出
  虽然知道自己嫂子的性格,但听到用“钱往水里扔”来形容救南子娘这事儿,裴华还是皱了眉,待要说上几句,裴勇在一旁开了口:“这话怎么说的?南子兄弟平日里也不是没来过家里,待人和气不说,对咱们都不错。娘,咱们能帮就帮上一把吧,先拿了钱救了急要紧。”
  裴勇一贯在家里是不掌事的,听自己媳妇那话也觉得刺耳,便开口同裴大娘商量,劝她拿出些钱来帮上一帮。
  “这话是不错,不过一码归一码,毕竟一两银子,家里哪里有那么多的闲钱?”裴大娘虽是还没应了,但口气已经有些松动。
  李菊花忙拦了话头:“娘,听小曼妹子说村里的学堂就要办起来了,柱子的束脩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何况咱们这一大家子,里里外外哪样不是钱。华子兄弟,咱们守多大碗吃多少饭,要帮也得咱们自己有啊。”
  县里三十名民壮和十二名工兵每年的例银是八两,不过虽然这么说,但裴华给家里的可不止这些,当差的向当事人收取的车费、驴费、鞋袜费以及茶水钱等等这些“规费”,裴华做事勤谨,栾县丞也器重他,一个月里一两银子总还是有的。
  现如今家里别说一吊钱,就是让立马眼下拿出十吊也不是拿不出。“嫂子,家里难道一吊钱都没有?每月里我往家里给的也不止这个数,好歹救人一命。”
  “兄弟,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再者说,你听听你这话,难不成咱们还贪了你的钱不成?你这一年大二年小的,也该成亲了,高攀娶个高门楣的好闺女,得使多少的银子?”
  前面这句话说得歪派,但裴华并不愿计较,但后面那句着实让裴华心里不舒服。
  “嫂子,我从不想着攀什么高门楣,这种话莫要再提。只当这钱是我问家里借的,我以后必定还回来。”
  裴勇见自己兄弟口气冷了下来,就要张口又劝。
  可李菊花也沉了脸,“柱子他爹,你也别只顾着劝我,也劝劝你那弟弟。每日里帮外人倒是勤快得很,咱们说的倒是一句也听不进去。我那话还不是为了他好?村长家不去多走动,冷冰冰一张脸,却对着那些个只等着张口求人的态度好得紧。”
  “不错,华子,这你得听你嫂子的。”裴大娘在一边听了李菊花的话,忙同声数落着。
  原本是想同家里商量了那些银子帮南子娘看病的,哪知却惹出这么些话。
  裴华放在饭桌下的手捏紧了,看着桌上的饭菜已有些凉了,每人一碗山芋干粥,桌上只有腌的萝卜干,十来个夹着玉米面的馒头,只有柱子粥碗里躺着两颗白嫩嫩的水煮鸡蛋。知道这钱是借不来了,裴华想着只有明天自己再想想别的法子,失望和连日的疲乏一并涌了上来,裴华站起了身,默默走回了房。
  “华子,你好歹吃了晚饭再说。”裴勇在身后叫着,李菊花在桌子下用脚暗踢了脚裴勇,让他别管裴华,自己吃自己的,李菊花用勺子从粥里舀出鸡蛋让柱子一口一口咬着吃。
  裴大娘此时也气裴华的态度,一说到这些他就油盐不进,因此也不叫他。
  窗外面的秋虫在吱吱叫着,屋子里却静得象深山的野谷,裴华躺在床上,觉得这个家此刻又空又冷。
  这边厢,杜大山端着满满一碗韭菜盒子回了家。季桂月抱着安安和杜芊芊正坐在桌旁等着杜大山回来吃饭,见杜大山将原本应该端给裴华家的东西又原封不动端了回来,脸上也没了出去时的笑模样,季桂月上前接过杜大山手里的碗,“怎么又给端回来了?”
  杜大山并没有接着这话头回答,而是坐定了,想了想说:“华子兄弟不知为了什么,问家里筹一吊钱,说是没有,这钱咱们拿给华子吧。”
  只讲了钱的事儿,其他那些闲话杜大山并没有学了来说给媳妇和妹子听,自己端着韭菜盒子到了裴家堂屋门口不远就听到裴华说什么“家里难道一吊钱都没有?”语气有些冷,想着自己这时候进去会不会不好,正犹豫着又听到李菊花说“却对着那些个只等着张口求人的态度好得紧”,进去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就端了回了家来。
  “哥,行啊,我去拿了来。”说着就要自己回屋去拿,自打钱掌柜那里开始加了量往省城里卖去,季桂月和杜大山就死活不肯让杜芊芊将每次送货回来的钱再攒入家里,让她自己存着。
  “妹子,你莫要忙,这钱不用你去拿,家里如今又不是拿不出。安安娘,你去拿了来。”杜大山拦着杜芊芊,示意季桂月去东屋拿。
  “哎呀哥,这有什么好推来抢去的?给裴华哥救急本是应当的。”杜芊芊按了按季桂月的肩,自己去西屋拿了一吊钱来。就听季桂月在同杜大山说:“哎,这一家子也是做得太过了,华子兄弟每月里赚的几乎都给了家里,怎么一吊钱都要这么为难他?这心眼子偏得用针灸一灸。”
  “别顾着说这些了,我寻个话头将华子叫来。”
  杜大山说着又要抬脚去裴家,临出门又想起来回头端起要送给裴家的韭菜盒子,嘱咐道:“妹子,听那声响,华子好像晚饭都没吃,你再去盛一碗粥来。”
  到了裴家,除了裴华,其他人正在吃完饭,见是杜大山端着碗东西过来,原本挂着脸的裴大娘和李菊花勉强缓了缓脸色,裴勇站起来寒暄道:“大山,吃了没?坐下一起吃。”
  “家里摆好了,芊芊做的韭菜盒子,尝着很不错,配着粥吃香得很。”杜大山说着将韭菜盒子递给裴勇,接着问道:“华子兄弟呢?我寻他有些事。”
  “在他自己屋里呢,我去叫他。”裴勇接过碗,热情地应着,李菊花同自己婆婆撅了下嘴意思是“果然又是找了华子有事”,当下也不应和着道谢,只低头看着柱子让他别吃蛋黄噎着。
  “不用,你们吃着,我自己去叫他就行了。”


第43章 一吊钱
  走到裴华房门口,杜大山并没有进去,而是站在门口叫了声:“华子兄弟,睡着了吗?”裴华虽然浑身又累又乏,但心里想着事儿,银子的事明儿只能去相熟的铺子掌柜那里看看,但这做法终究不太好。
  正想着,听见杜大山的声音在房门口叫自己,便忙边起身开门嘴里边应着:“大山哥,没呢。”
  拉开虚掩着的房门,裴华邀杜大山进屋去说。
  “不了,华子兄弟,有点事儿想要同你商量看看,烦你去我家一趟。”
  裴华听了便同杜大山去了杜家,李菊花看他们出了院门,同裴大娘抱怨道:“总是有事来烦华子,我看华子在衙门当差,做事还是不懂眉眼高低,只知道往那不入流里混。”
  “白长了那副好坯子。”裴大娘也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显然裴华对于高攀娶李曼的事又一次表达拒绝让裴大娘和李菊花十分不解和不满。
  到了杜家堂屋,见季桂月抱着安安坐在饭桌旁,桌上的饭菜都没动过的样子。
  “华子兄弟,快坐。”杜大山和季桂月都热情地招呼着裴华。
  这是杜芊芊正端了碟陈醋从厨房走进堂屋里来,见裴华已到了正坐在杜大山旁边,眉目里带着些疲惫,但眼眸仍黑曜石一般,清澈而深邃,笔直如松地坐在那里看着自己。
  扬起了笑,向上举了举手里的醋碟,杜芊芊打趣道:“裴华哥,我特意给你重倒了一碟子陈醋,配着韭菜盒子吃最有滋味儿了。”
  将醋碟子放到了裴华的粥碗边,杜大山夫妻并杜芊芊怕等会儿提钱的事儿裴华不自在,都张罗着让裴华先吃饭。
  “裴华哥,你别小看这碗粥,里面加了猪肝、山药和芹菜,健脾补血,秋天吃最好了。”
  裴华见粥里猪肝酱红色、芹菜并没有煮老,脆生生的青绿色,配着晶莹剔透的米粥,散发着猪肝和芹菜的混合香气,原本因为烦闷的心情被压制的食欲一下子就复苏了。
  以为是杜芊芊因为要请他而特意做的,裴华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又让你破费。”
  “裴华哥,今儿我进城送货,路过相熟的肉铺老板送的猪下水,山药是山坡林边长的,不费钱。”杜芊芊笑着解释,说着还将一大盘韭菜盒子朝裴华那里推了推:“这韭菜盒子也是挖山药时顺手挖的野韭菜,浑味儿更冲也更下饭,特意加了鸡蛋绒,你尝尝。”杜大山和季桂月也热情寒暄着:“华子兄弟,趁热快尝尝。”
  夹了个韭菜盒子,就着杜芊芊端来的醋碟蘸了点醋,皮薄馅儿多,外酥里香,就着猪肝芹菜粥,又好吃又营养,大多数食材还不用钱,再看看条桌上,这次不是花了,而是小白瓷碗,里面是吃桔子剥下的桔子皮,用剪刀简单剪了些三角形、四方形,明橙色的桔子皮堆在白瓷碗里,映衬地白瓷更透、橙色更鲜活,桔子特有的清香让空气清新好闻。
  裴华忍不住看了眼杜芊芊,只见她笑得眉眼弯弯,看见自己看她,示意自己多吃点,裴华突然觉得心头猛地“砰砰”跳了起来,怕被发现异状,忙又低下头喝粥。
  吃完晚饭,季桂月和杜芊芊示意杜大山开口,怕裴华面子上过不去,季桂月抱着安安回了东屋,杜芊芊收拾了碗筷去了厨房。裴华见他们有些犯难,以为是有什么难事不好意思,“大山哥,咱们的情分有事尽管说,不必为难。”
  “华子,今儿晚上我送韭菜盒子过去时听见你和你嫂子在那里商量事儿,我进去不好就又回来了。”杜大山便开口说了,虽然话说得含蓄,但意思却是很明确,裴华和她嫂子筹钱没筹到,杜大山听到了。
  说着,杜大山拿出了一吊钱,放在裴华手边:“若是你看得起我,这吊钱你就收着先用。”
  裴华脸色一下子有些涨红,心里难堪和感动皆有,并没有伸手拿起那吊钱。
  杜大山知道裴华心中所想,因此用更轻松的语调开着玩笑:“就这,还是我妹子和我争着拿的,说是之前求你给引荐钱掌柜时答应给你封的大红包,拖了许久都没兑现。”
  说得裴华都被逗得笑了起来。
  “华子兄弟你快拿着,就像你说的,咱们的情分不必多说什么。”
  “大山哥,一同当差的南子娘伤寒看了好几日还烧着,药钱却见底了。这钱我下月必还了。”
  “说了不客套,你这不是又来了,咱们家,特别是我妹子求你办事时候可没含糊过。”
  裴华知道杜家这是真心帮忙,况且南子那里急等着用银子,不再推辞,拿起桌上那一吊钱,同杜大山拱了拱手,杜大山拍了拍他肩膀送到了堂屋门外。
  走到厨房那,裴华特意停了下,杜芊芊在厨房里弯腰看麦芽粒发包情况,听见裴华脚步在厨房门口停了下来,便直起腰往门外望去,见裴华立在门口,微带着笑朝自己点头示意了一下,杜芊芊也弯起嘴角回了个大大的笑容,没有多说什么客套寒暄的话。
  提着那一吊钱回了家,裴华觉得那吊铜板仿佛带着暖意,驱散了秋日夜晚的凉。
  第二日一早裴华特意早早起身先去了南子家,南子娘卧在床上,嘴唇发白,闭着眼有些痛苦地低哼着。南子拧松了一条热毛巾给他娘擦脸。
  “今儿怎么样?”裴华问道。
  “热度倒是没加重,就是早起说是肚子有些疼。”南子皱着眉低声道。
  “这两天我给你告个假,这情形家里没人怎么行,你就在家照应着。”
  南子点了点头。
  裴华说着,又取出了那一吊钱,放到桌上,“这吊钱你先拿着,去请个大夫来好好瞧瞧,抓了对症的药,就好得快了。”
  本来今儿都要断药了,朱南想着实在不行用些干姜葱白这些土法子碰碰运气。这时裴华突然拿出一吊钱来,朱南鼻子一阵酸意,忍不住眼泪大颗大颗地滚将下来。


第44章 讨厌鬼又来了
  朱南十五岁,去年刚进衙门充作禁卒,与裴华的民壮不同,禁卒为贱民,贱民衙役包括子孙三代以内都不能参加科举。只不过巡班衙役缺了一个,才被调过来充数。平日里同裴华关系最好,裴华也很照应他。
  见他这样,想着自己也是早年丧父,知道他的不容易,裴华见他哭鼻子,也不多劝他,只让他在那里抹眼泪,去厨房里又取了条毛巾给他,嘱咐道:“这伤寒症会过人,你自己也注意着些,若是你也病了,就更难了。”
  南子接过毛巾擦了把脸,应了:“华子哥,我晓得了。”
  差不多也到点了,裴华还得赶紧去衙门,又交代了几句就匆匆离开了。
  早饭辰光杜大山将裴华要用钱的原因说了,杜芊芊听见说是南子的娘伤寒,立马想起来那次去送荷叶鸡,领他们去找裴华的年轻衙役,听裴华叫他“南子”,估计就是他了。
  杜大山除了接的活计,还在为新房里打家具,想着今儿想忙床榻这宗大件,杜芊芊想着家里正好有做面包时多余的酵头,下晌买果子时做些麻团给芊芊她们带过去。前日家里新房完工时,张二娘特意同樱子过来送了挂鞭炮道贺,家里忙忙叨叨的也没好好谢谢她们。
  糯米粉同酵头按照差不多151的比例混合,加入白糖搅拌均匀,先加热水,然后再加温水,揉成表面光滑的粉团,醒面醒上一盏茶的时间,将粉团搓成大小一致的圆球,外层裹上白芝麻,油温三成热的时候将裹了芝麻的圆球进锅炸,炸到麻球在油中浮起,重复压扁麻球几次,直至麻球表面金黄捞出即可。做好后,杜芊芊用油纸包了十五个,同时嘱咐哥哥和嫂子趁热吃,拿着油纸包顺便带了钱去了樱子家。
  刚出锅的麻团,外壳酥脆内里软糯,平时那些个面包糖果拿了来,大人们都不怎么吃,留给孩子,这麻团糯米做的,吃多了容易不消化,杜芊芊让张二娘他们每人都吃上一两个,不让虎子和顺子多吃。
  樱子一边吹气一边咬着麻团,嚷着“好吃”,张二娘和正诚媳妇儿也一人吃了一个,笑说樱子平日里没少和樱子在一处,手艺没学会多少,倒是嘴巴吃刁了不少。
  张二娘吃完了一个麻团正夸着香,突然想起来,问道:“芊芊,你乌发膏还剩了多少?我娘家二姐说也想买几瓶。”
  “托您的福,卖了一大半了,如今家里就还剩下四十来瓶了。”
  “卖得真不错,过几天正好她家小孙子百日饭,我去之前去你家买了捎给她。”
  “好嘞。”虎子和顺子吃了一个哪里过瘾,这东西挺费油,不年不节的吃到的机会不多,吃完了张着手围着杜芊芊还要,张二娘正和杜芊芊说着话,见状一把拉住两个孙子,“看看这一手油,别把姨的衣裳弄脏了,以后嘴馋了也没得吃。”
  正诚媳妇儿忙也笑着上来拉着两个小子出去洗手去了。
  见张正诚、张正生和正生媳妇儿都不在,想是都在果园子里了,杜芊芊便邀了樱子一同去地里买果子,顺道给他们三人捎上几个麻团尝尝鲜。
  路上樱子见了那种叶子锯齿状、窜个苔开着白花的婆婆丁便要采。
  “这婆婆丁你是要摘了炒着吃?这东西吃多了容易闹肚子。”这婆婆丁田野、山坡、房前屋后都有,见樱子转眼采了一大把了,担心樱子不知道回家做了吃出问题。
  “哈哈,芊芊,我是摘了给兔子吃的,兔子最爱吃这个了!”
  “兔子?我刚去怎么没见到?”杜芊芊一听兔子来了精神。
  “赵大娘家养了一窝,阿青答应我下一窝就给我两只,我这个采了去给她家兔子吃。”
  杜芊芊又问了兔子多大,每日里吃多少这些事儿,樱子瞧出杜芊芊也很喜欢小兔子。
  “芊芊,要不我到时候我问阿青也给要你一只吧?”
  “好呀!樱子,咱们到时候一起去采婆婆丁喂兔子。”
  两个小姑娘边走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还有什么是兔子喜欢吃的,细长叶。铺在地上长苦菜还有那种比苦菜叶更宽,边上有锯齿的萋萋菜等等。
  杜芊芊跨着装了果子的篮子,一到家就看见彭大壮正一手背在腰后来回在院子里踱步前后打量着,嘴里还阴阳怪气念叨着:“瞧瞧,瞧瞧,不过才几日没来,这新房子都起上了。上次来要啥啥没有,好家伙,敢情银子都用到这儿了?”
  第一次彭大壮来过之后,在起西屋那间新房之前又来过一次,那次他一个人来,说是那几样东西拿回去之后,杜小芹吃了很受用,脸上也长了些肉,想要再拿些回去。杜芊芊听了,就去厨房包了一包红枣并红豆,另外包了一小包红糖,拿了出来嘱咐彭大壮:“姐夫,这三样让姐姐每日里炖着喝,补气血。”
  彭大壮接过后却不太满意,眼睛仍在屋里寻摸,“我说芊芊,上次的鸡还有吗?你姐最喜欢喝鸡汤了。”
  好家伙,还自己点上菜了。季桂月知道杜芊芊毕竟还是小姑娘,对付这种无赖是没多少经验的。当下拉过杜芊芊,自己上前说:“妹夫,上次拿回去的那两只本就是下蛋鸡,家里就只剩这么三两只了,都是留着下蛋的。”
  彭大壮不死心又嚷着“既是留着下蛋的,那也罢了。给个十几二十文我自己买去。”季桂月坚决不松口,只说等他手里那三样东西杜小芹吃完了再说,才好容易打发了的。
  “妹子,不是我小气,看大妹过得艰难也不照应,而是彭大壮这人,东西拿回去入不入得了大妹的口还两说。”彭大壮走后,季桂月对杜芊芊解释道。
  “嫂子,我心里有数,幸好有你,我是真怵这种人。”
  这次彭大壮来一看,杜家院子里不仅多盖了一间房,原来的几个屋子都修葺一新,气不打一处来,才有了上面说的那阴阳怪气的埋汰话。


第45章 所谓“贼不走空”
  彭大壮嘴里碎碎叨叨在院子里转着,一眼瞅见杜芊芊拎着篮子走进来,立马上前要拿过杜芊芊的篮子,“小妹回来了?这是去买果子了?”
  看彭大壮脸上带着谄媚,杜芊芊本能要躲过去,但彭大壮手都碰到篮子边了,杜芊芊好歹忍住将篮子往后退的冲动,由彭大壮拎过去。厨房距离院门本就挺近,彭大壮也不过拎着走了几步路。
  厨房里堆了不少的节骨草,洗的干干净净,彭大壮见了觉得奇怪:“小妹,这是做什么用的?”
  毕竟是赚钱的营生,杜芊芊没有回答,也不打算像往常那样买回来就开始拾掇那些果子,看他在厨房里转来转去,“姐夫,堂屋里坐吧。”
  虽然杜芊芊没有回答,不过彭大壮也不往心里去,嘴里应着“好!好!”一路随着杜芊芊去了堂屋,季桂月和杜大山本来在院子里陪着彭大壮,见状也一同回了堂屋。
  “小妹,这老话说得好,一碗水要端平,哥哥家盖新房、喝酒吃肉的,姐姐家也得照拂照拂啊。”彭大壮刚坐下就开始鸣不平,喝了一口茶,继续道:“上次来,说是买鸡的二三十文铜子儿都没有,眨眼这簇崭新的房子都起好了。”
  “大妹夫,这房可是大山的工钱,没有动小妹的银子,你也少打那些如意算盘,要盖房吃肉,自己挣去。”季桂月那爆炭性格,哪里听得惯彭大壮这些阴阳怪气的酸话。
  彭大壮哪里信,待要争辩起来,杜芊芊问道:“姐夫,上次给姐姐那两包补气血的姐姐都吃完了?”
  “可不是都吃完了?所以今儿才来的。”
  这就是扯谎了,那两包东西,杜芊芊自己亲手包的,起码能吃上二十来天,这才拿回去十天左右,要么是为了再来要东要西,要么是有人“帮着”姐姐吃了。
  “天色也不早了,姐夫回去路上还得花不少时辰,日头短了,天黑了也不好赶路,我这里预备着明儿熬汤的棒骨,你拿回去,炖上一锅汤,随便加些青菜都不错……”
  不等杜芊芊说完,彭大壮“啧”了一声就打断了:“小妹,这棒骨,三五根刮不下来一两肉,你这是打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