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养妻手札之蝉衣记-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家就是个偏远地区的小世家,对梅菀思又不重视,连她成亲都没什么人来,更别说什么准备嫁妆了。
梅菀思的嫁妆都是由成郡王出资,成郡王世子妃庄氏一手操办的。
听说成郡王世子妃更是将原先自己女儿宜欣县君未能带走的很多嫁妆都给了梅菀思,众人便都觉着恐怕成郡王世子妃这是将对远嫁去北辽的女儿宜欣县君的感情寄托到了外貌像足了女儿的梅菀思身上。
梅菀思的嫁妆丰厚,也让众人知道了成郡王府对梅菀思的重视,所以,韩夫人自韩烟霓有孕后便郁郁不欢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些,至少,成郡王府对梅菀思重视,他的儿子将来能得到的助力也就越高。
不过只有少量几个人注意到,韩忱成婚,他的妹妹韩烟霓竟然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年好像也没见到过她。当然,外人多是心里狐疑,却并没有几个人是真心关心韩烟霓的,除了项老王妃是个例外。
项老王妃关心,韩忱就在私下对项老王妃解释道,烟霓被送去西夏后,因路途遥远一路奔波,去到和州就病倒了。这次他回来时间仓促,不说烟霓受不受的住这快马加鞭的往京都赶,也没得让她刚去西夏又匆忙回来的。因此就把烟霓托在了一个故人的家里,没再带回京都。
项老王妃心里万般纠结,此事也只得如此罢了。
甭管各人究竟是什么心思,韩忱和梅菀思的婚事都是办的热热闹闹,极为喜庆。
就是百忙的皇帝他老人家因着把宜欣县君给送去北辽和亲了,心里也愧疚,还派人给梅菀思赐了添妆礼,礼物虽是个并不贵重的玉如意,但至少代表了皇帝他老人家的意思,也就是不再计较当年梅菀思她母亲淑安县主毒害皇贵妃的事情了,韩夫人才算又了了对这一桩婚事的最后顾虑。
喜庆热闹的一天结束,韩忱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已是深夜。
入到洞房,看到穿着大红嫁衣盖着红盖头的梅菀思还在床边坐着等他,□□凤烛火光温暖,微微晃动的火焰映照着红色的帷帐本是极温馨的,他心里却只觉孤寂压抑。
这不是他想要娶的那个,所以他只会觉得心苦。
更何况还有一个自小看大的妹妹正怀了他的孩子一个人在庄子里受苦,他如何能有任何兴致?
宜欣听到有人进来,困倦无比的心提了提。其实她的耐心差不多已经和那龙凤烛一般就快燃尽,不过是用对韩忱的爱慕和对自己身份的忐忑强自撑着而已,此时听到人进来,根据脚步声判断,知是韩忱,精神总算是振作了些。
她等着韩忱出声,帕子捏了又捏,却还是没有等来韩忱的问候。
她心里忐忑,低低唤了声:“韩公子。”
韩忱听了这一声呼唤,心里却是一激灵。
韩忱受过特别的训练,对人声辨识度很高。他听过宜欣的说话,上次去西夏时梅菀思送别他时也说过话,梅菀思的这一声呼唤他立即觉出了不妥。
他直接上前一把掀开了梅菀思的红盖头,浓厚的新娘妆,和那日见到的梅菀思有九成相似,反是和平日见到的宜欣县君那娇俏可人的模样差别很大。
可是他并没有就认为自己先前是听岔了,他目光如刀般盯着面前有些娇羞有些忐忑的女子,冷冷道:“宜欣县君,你们成郡王府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先欺君,后骗婚。”
宜欣大惊,一手就抓住侧边的床棱,惊恐道:“韩,韩公子,你,你说什么,我,我不是,我,我是梅菀思。”
韩忱见她如此作态更加确认了。
那日他虽只匆匆见过梅菀思一面,但也记得那个少女面上虽是带着笑,眼睛里却全都是沉静冷漠讥讽,这样被人一句话诈一诈就惊慌失措的样子大概不会是她,只能是那个被人从小到大娇生惯养的宜欣县君。
韩忱冷哼了声,却不再逼她,而是坐到了一侧的椅子上,倒了杯茶喝。他今日喝了不少酒,此时发生异变,那心反倒是沉静下来,只觉得口渴,便坐下慢慢喝杯茶先润润喉顺便考虑考虑该如何处理此事。
宜欣看见韩忱这个样子,心却愈加惶恐,她六神无主,想到刚刚韩忱说的欺君骗婚的罪名,若是韩忱把她退回成郡王府,她哪里还有活路?
她和梅菀思互换身份的事是母亲成郡王世子妃一手安排的,祖父成郡王和父亲成郡王世子等人皆是不知情。他父亲最是死忠,知道后一定会把她交给皇帝,那时不单止是她,她母亲都是大罪。
她是要长久和韩忱一起生活的,怎么可能能一直骗到他?
她跪到韩忱面前,哭道:“韩公子,我,我只是喜欢你,我不想嫁到北辽,只想嫁给你,我,我是真的喜欢你。”
她终于亲口承认了。韩忱先前虽已有七成把握,但听到她亲口承认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冷冷哼了声,这个成郡王府还真是天大的胆子,也不知是谁的主意。断然不是成郡王世子的主意,那个人看起来温情,实则心冷,为了个女儿必不会担了欺君的风险。
之后韩忱便逼了宜欣断断续续的把所有事情都说了,听是成郡王世子妃的主意,心道,果是如此,真是妇人之仁。不过即是如此,怕将来那世子妃也只能为他所用了。
他听完后对着宜欣冷道:“既如此,那你就安心做你的韩夫人吧。”韩忱娶妻,原先的韩夫人便升级成了韩老夫人,而宜欣就是韩夫人了。
“此事我自会料理,为避免你留在京都露出什么端倪,五日后就随我去和州吧。”
宜欣本是极惊恐,听他肯认了自己为妻,并还肯带她回西夏真是意外之喜,哪里有不愿意的。
这一晚韩忱最后还是要了宜欣,这种事韩忱不算热衷也不拒绝,他本就不是什么禁欲的人,这些年三教九流的人都打交道,早什么样的女人都尝过,既然现在宜欣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又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自是不会不要她。
这之后宜欣因着身份的心虚,并又如愿以偿成了韩忱的妻子,竟是改了不少过往娇气的性子,格外乖巧听话起来,奉承得韩老夫人也很高兴。
有着韩忱的帮忙掩饰,三日回门之时也很是顺利,因了韩忱的嘱咐,宜欣也不敢让其母亲成郡王世子妃知道韩忱已发行自己身份的事。
没过几日,宜欣已俨然处处唯韩忱马首是瞻。
韩忱离京前又去看了韩烟霓。几日没见韩烟霓又是憔悴了些,把前些日子因韩忱陪着养回了的肉和精神又都丢失了。看到韩忱,只抱了他落泪,说不舍得他离开京都,她一个人在这庄子里害怕得很。
其实她这几日的憔悴更多是因为韩忱的新婚,她心里失落得厉害。
韩忱自是抱了她好一阵安慰。这些时日陪着韩烟霓,因为韩烟霓极其脆弱,韩忱早不知不觉中不似当初对待妹妹那般对待她,举止更是不再避讳,又兼韩烟霓已经有了孩子,早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女人般相处安慰。
韩烟霓又问嫂子如何,问完又黯然神伤道:“哥哥,烟儿没有其他的意思,哥哥你放心,以后我会好好和嫂子相处的。”
宜欣不过是个傀儡,在韩忱心里根本什么也不是。韩忱对韩烟霓道:“不过是为着联姻而娶,烟儿你莫要担心,她越不过你去。”
韩烟霓这才放了些心,又施了些手段和韩忱亲热了一番才罢。
她这些日子闲来无事,倒是日日琢磨起以前绯莎公主教她的一些哄男人的手段,倒也琢磨出一套来,例如对待韩忱,韩忱果就慢慢不再拿她当妹妹看,即使她有着身孕,两人也偶尔行些亲密之事。
只是此时的韩烟霓还不知道韩忱即将带了她的嫂子梅菀思实则宜欣县君去和州,知道后怕就不能再有如此雅兴了。
当然庄子里封闭,她是一直到生产后才从韩老夫人那里知道此事的。
那时项翊也已经回了西夏,韩老夫人都是为着她才一直留在京都的。韩烟霓知道后就早产了两个月,她刚出了月子便劝动了韩老夫人,带着才一个月大的孩子,请了一个镖队护送,直奔和州城去了。
虽然她真心里很想把那孩子掐死或扔下,但韩老夫人却极喜欢这个孙子,韩家满门被灭,人口单薄,如何能不稀罕这个新添的长孙?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爬起来的比较早,先替换了~~~~
第104章 杨氏侧妃
二月十九观音诞,大齐朝崇佛,这日向来是一个大节日,男男女女晨起必参寺礼佛,午后就有各种庆祝活动。
观音诞的前两日姜璃已经和项墨离开京都二十余日,一路西行,走走停停,这日正是到了陕西陵安城附近。
先时为冬季,还未开春,景色处处凋零,使得两人的行程少了不少乐趣,到了最近才见各处都渐冒出了绿色,天气也开暖了许多,就是各州府街上人都多了许多,花花绿绿渐趋热闹。
姜璃一路西行,就发现民风越来越开放,对女儿们的约束也越来越少,大街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女儿们出来逛街游玩。开了春,姑娘们除去了笨重的冬衣,各色衣裙穿起来,欢快动人,往往惹得行人多为注目。
前世姜璃也曾带了人从京都去西夏边关找韩忱,然而那时是偷偷出来,生怕惹了歹人,掩了容貌,也少有出马车的时候,而此次去西夏,却是项墨特意要带了姜璃游玩,总喜欢让姜璃作了当地的打扮,四处游逛,观舞听曲,至多不过带个面纱,看不清容颜却更显动人。
姜璃生得绝色,无论是何种打扮都掩不住那逼人的容光,反是风情各异,惹得项墨真是心思潮动,可惜在这赶路途中,他也不敢让姜璃太过劳累,每日不过浅尝辄止,姜璃倒是不见疲色,反是将项墨憋得够呛。
陵安城是陕西最大的城池,陕西都指挥使司便离此地不远,因此军中官员家眷便大多居于凌安城,其中便有姜璃的大哥,安王府的世子姜昉的家眷。
姜璃的大哥姜昉时任陕西都指挥使任正三品的都指挥佥事,当然他这么年轻就出任正三品武职,完全是因为他是安王世子。
陕西原本就是安王的藩地,因为一些原因,景帝的祖父撤了安王的藩,在陕西设了都督府,但陕西都督府还是残余了安王府不少的势力。
姜昉早就收到了传讯,得知妹妹姜璃和妹婿西夏王府世孙项墨会在最近路过陕西回西夏,便日日派了人在城门守着,姜璃夫妻二人一入城便被迎进了安王府在陵安城的别宫,也是昔日安王府的藩王宫邸。
姜昉来陕西任职三年多,中间只回过安王府一次,更兼姜璃重生,实则已是许多年未见。然而和二哥姜晞不同的是,姜昉为安王府世子,自幼都跟了安王长大,性子沉稳妥帖,但和姜璃的关系相对就没那么亲密。
姜昉三年前成亲,娶的是永毅候庄家的嫡女庄婉如,和宜欣县君是嫡亲的姑舅表姐妹。
然而姜昉跟随安王在陕西日久,早已有了意中人,便是下属一个卫指挥使司一个从三品卫指挥同知的嫡女杨真。无奈他与庄家的亲事是在他幼时便由老安亲王定下的,无可更改,便只能先娶了庄婉如,后再纳了杨真为妾,因杨真身份不低,早早便请旨封了世子侧妃。
庄婉如的祖父曾是永毅候世子,出征时为救老安亲王而死。后来永毅后的爵位便由其弟也就是庄培洵的祖父袭了。
老安亲王对庄婉如祖父的死深有愧疚,就定下了嫡长孙姜昉和庄婉如的婚事。
安王妃对自己长子的这些破事颇不以为然,但庄家的亲事的确亏欠了长子,便也只能保持沉默,也因此对庄婉如甚好,两人成婚后,就让庄婉如随姜昉去了陵安城,免得让杨真在陵安城一人独大,将来更加难以自处。
庄婉如到了陵安城后不久就生下了嫡长子姜睿,随后杨真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姜甯。
姜璃前世今生都没见过杨真,只听说她和大哥青梅竹马,深受大哥宠爱,大哥娶妻,她宁愿以从三品官员嫡女的身份做妾也要跟了大哥。世人多赞叹她有情有义,姜璃却因着父王的侧妃容侧妃,知晓母亲昔日的难过,就对这杨真先有了几分不喜。
她年前就听说了这杨侧妃已有身孕,她以为以这个杨真的受宠程度,今日到了陵安城的旧王府,必能见着她,却不想只见到了风光满面,神色怡人的大嫂庄婉如和脸色不那么好看的大哥姜昉,以及睿哥儿和甯姐儿。
姜昉见到姜璃自然是高兴的,虽然相处不多,毕竟是唯一的嫡亲妹妹。他也是原本就认识项墨,虽只见过几次,也是印象深刻,妹妹嫁到西夏他心里也有些担心,但见到项墨和姜璃,根本不用言语,他也感觉到项墨对妹妹的情意和宠爱,这才放了一些心。
只是他显然是有什么烦心事,就算是见到项墨和姜璃的高兴也掩饰不了眉宇间的郁色。
姜璃未见到据说已怀有身孕的杨侧妃,并且大哥大嫂也一直未有提及,心中诧异,只是不好出言相问。
一直到膳后,姜昉还在和项墨在外厅喝酒,庄婉如和姜璃闲话家常,两人聊了一会儿京都近事,庄婉如像是随口道:“说起来,就前几日,庄郡王府的表小姐梅姑娘,嗯,现在是韩夫人了,还在府里住了几日。我记得你和宜欣还是很要好,和这梅姑娘可熟?”
姜璃心下一顿,仔细看了大嫂几眼,见她笑得温柔可亲,好似并无其他意思,便笑着回道:“嗯,见过几次的,她和宜欣极为亲密。”
韩夫人其实是宜欣而不是梅菀思这事姜璃是知道的,还是前几日项墨说起西夏边关一些事时提到韩忱便顺便告诉了她,她也是极为震惊,没想到这成郡王府竟然这般大胆。
宜欣和大嫂庄婉如是姑舅表姐妹,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她大嫂庄婉如待宜欣胜过亲妹。
这却是因为当年大嫂祖父死时,唯有一子一女,就是庄婉如的父亲和宜欣的母亲成郡王世子妃,庄婉如的父亲体弱,在庄婉如几岁时便病死,遗留一女,成郡王世子妃便常接了庄婉如去成郡王府居住,关系亲如母女。
此时大嫂特意说起嫁给韩忱的梅菀思,姜璃十分怀疑大嫂已经知道了梅菀思实际上就是宜欣,毕竟宜欣若是在这府里住了好几日,以她和大嫂的关系,说大嫂不知道才奇怪。
姜璃心中揣着怀疑,夜间神色就带了出来,她在项墨面前向来不怎么掩饰自己的情绪并且习惯性的有什么疑惑都会跟他提,这毛病却是项墨特意给惯出来的。
姜璃问道:“我看大哥眉间似有郁色,是不是最近有什么事?”
项墨瞅了姜璃一眼,道:“你大哥的一个侧妃小产了,而且大夫说因着孩子月份已经比较大,此次小产伤了身子,能捡回条命已是不易,怕是后面再难有孕。”
姜璃脸色陡变,想到大嫂庄氏满面春风的样子,竟不自觉的打了个寒颤,听说那杨真的身孕已经是四个多月大,胎应该已经稳了,且她出身武将世家,身体应该不差,如何就小产了?
可这里是陵安城,杨真土生土长在这里,杨家在这里也是有权势的人家,她大嫂从京都过来,也没带什么人,应该不至于跟大嫂有关吧?
项墨看着姜璃的脸色有些发白,伸手摸了摸姜璃的小脸,心里叹了口气,他极少涉足内宅,但却知道内宅之争最是披着温情美丽得外纱行最狠毒的事,大多男人皆喜三妻四妾,个个都是枕边人,不能说毫无感情,却都是对着她们互相的争宠暗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待真侵犯了他们的底线再想管理,却已经迟了。
姜璃心头恻然,靠在了项墨怀里,良久才道:“项二哥,你以后,会有侧妃吗?”
项墨曾经答应过她,不会有其他女人,但世事易变,情浓时所说的话,到底有多少可信度实是难说,而且姜璃接触外面的世界越多,就知道身处高位很多时候制衡越多,身不由己的时候也越多。
就像她大哥,若是可以选择,必也不肯娶了大嫂庄氏,若是直接娶了那个侧妃,也不知少了多少是非。
项墨是未来的西夏王,想必西夏不知多少世家想要把自家姑娘送进王府,还有西夏大大小小的部落,需要联姻的机会不要太多。
项墨低头看姜璃,见她并未看向自己,只是略带了些迷惘般不知看向何处,想是她大哥之事让她有些伤感。
他握了她的小手放到掌心,捏了捏又揉了揉,按了按腹中升起的热意,才道:“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有解决之法,端看你肯不肯用那些法子。你放心,没有人能逼我纳什么侧妃。只是,阿璃,你也不要总是想推开我才好。”
姜璃脸一红,她真是不知道为何项墨一本正经的说话她也总会想歪了去,也不知他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项墨看她脸红了,就低低笑了出来,好一会儿才收了笑,看姜璃撅了嘴,眉间还是微蹙着,就正了正色道:“你大哥是安王世子,未来的安亲王,他自己的妻妾,须得他自己打理,旁人是操心不来的。”
姜璃“嗯”了声,她大哥和二哥姜晞不同,大哥自小沉稳有主意,事事都成竹在胸,他的事情,不用说,她也不会不明情况胡乱插手。
只是不管那杨侧妃如何,她肚里那个到底是已经怀了四个多月快五个月就已成形的胎儿,她的侄儿,一个无辜的孩子,突然就没了,姜璃心头还是难受的紧。
想必她大哥应该更是难受,那个杨侧妃可还是他的心上人,还差点一尸两命。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早捉了前面几章的虫,希望大家不要被伪更骚扰而打偶…
第105章 一箭三雕
姜昉久未见妹妹,姜璃此一去西夏又可能再难相见,便邀请妹妹妹夫在陵安城多留几日。
姜昉心情不好,姜璃到底放心不下,虽没有插手的意思,也想待几天看看,正好项墨在陵安城也有事情要处理,便应了下来。
姜璃虽不打算多管,但到底关心大哥,十华知道她的心思,第二日便将事情查得七七八八跟姜璃禀报了。
杨侧妃出身武将世家,家里是世袭的从三品的卫指挥同知,她母亲曾氏也是武将世家出身,曾氏父亲和弟弟在一次战争中战死,只留下了一个孤女曾涵,便养在了曾氏身边,待她也比亲生女儿杨真只好不差的。
曾涵比杨真小两岁,今年十六,跟杨真一起长大,也是比亲姐妹还要亲近的,曾氏体弱,因此杨真也常接了曾涵来陵安城的安王府来住。
可事情就出在这曾涵身上,差不多半个月前二月十二花朝节,曾涵竟然爬上了喝醉酒的姐夫安王世子姜昉的床,然后还被怀孕四个月的表姐杨真撞到了,曾涵被抓后还哭着抱着表姐杨真的腿说她是被害的,结果推搡间杨真摔倒了,肚子撞到了椅子,就小产了。
“那曾涵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又如何处置了?”姜璃问道。
“奇怪的是发生此事,世子爷一直没说什么,世子妃却道是发生了这种事,曾姑娘回杨家必然无容身之处的,既然她已是世子爷的人,不若就抬为世子爷的姨娘好了。那曾姑娘一直嚷着冤枉,后来世子妃查了,曾姑娘喝的茶水是世子身边一个大丫鬟准备的,里面加了些催情的东西。”十华道。
又补充道,“所以最后这事只能就处置了世子身边的那个大丫鬟,世子妃要抬曾姑娘做姨娘,世子和杨侧妃都不吭声,曾姑娘就嚷着要以死谢罪,现在就僵持着在。”
姜璃听得脸黑的,她大哥身边怎么也这么乱七八糟了,她印象中的大哥形象可不是这样的。
可是这事情听起来像是合情合理,可总让人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尤其是她大哥,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不吭声,也不处理的性子。
大嫂查的结果更是让外人听了对大哥产生误会,或是他下面丫鬟不检点,或是他对侧妃之妹不轨,事成之后还拉个丫鬟顶包似的。
而且这事闹到杨家,可不就是大哥御下不严,丫鬟不轨,累得大哥竟然辱了自己侧妃的妹妹,然后还害得侧妃情绪激动失了孩子,以后还将终身不孕,这事之后不说是不是得被杨家抓了大把柄,至少颜面也是要尽失的。
“那个大丫鬟叫什么?”姜璃问道。
“溪平。”十华面色不变,波澜不惊的回道。
姜璃却是脸色陡变。溪平,溪沙。溪平正是溪沙的堂姐。
“你知道他们是如何处置这个大丫鬟的?”姜璃问道。
“现在还在府里关着,听说世子妃正在物色人选,想把溪平嫁出去。虽说溪平犯了错,但到底是服侍了世子爷近十年的大丫鬟,世子爷不出声,世子妃也不敢随便挑个人就把溪平给嫁了。”十华显然是知道溪平的身份的,知道姜璃会关心,所以特意查过了这事。
溪沙是姜璃最为看重的心腹大丫鬟,溪平是她堂姐,姜璃的性子知道了,必不会不管的。
这日晚膳后,姜璃用完饭就跟大嫂庄氏道:“大嫂,母妃听说哥哥的一个侧妃有孕,特意让我给她捎了些东西,只是这几日如何不见这位小嫂子?”
庄婉如听言面色微微一僵,随即面上便浮现了一丝难过的神色,先是欲言又止,继而缓缓道:“哎,瑾惠,这事原本是不想跟你说的,免得给你新婚添了晦气。你不知道,就在半个月前,你那小嫂子已经小产,现在还卧病在床呢。”
姜璃扮作第一次听说这事的样子,大吃一惊了下,抿了抿唇,道:“大嫂,不是听说那孩子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吗?这,如何就能小产了呢?”
庄婉如就简单把事情掐头去尾跟姜璃说了一遍,只道是杨侧妃的表妹爱慕世子,花朝节趁世子喝醉酒表白,不小心就被杨侧妃撞见了,杨侧妃一激动孩子就没了。其实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姑娘家花朝节向心上人表白爱慕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第二日也就揭过去了,只是杨侧妃爱妹心切情绪太过激动才把事情闹大,又把孩子给折腾没了云云。
最后拉了姜璃的手,语重心长道:“瑾惠,你还小,我看你和项二公子现在感情深厚,可是再深的感情也有趋于平淡的时候,你别嫌嫂子说话不好听,将来但凡项二公子纳什么侧妃姨娘什么的,只要越不过你去,你只摆正了心态,不要太当一回事,只好好抚育儿女,孝顺公婆就好了,千万别作,把好好的福气都作没了。”
姜璃的脸霎时就黑了下来,她抽了手,道:“大嫂,母妃说过,无论何时,立身要正,没影的事,岂可往自己夫君身上泼脏水,先把他贬低了。我想,杨侧妃的事,大嫂还是好好查一查,莫让别人污蔑了我大哥,平白污了名声。”
庄婉如听了姜璃的话,脸色再次变了变,有些不自然道:“瑾惠,这如何关你大哥的事?不过是个丫鬟贪慕荣华做下的事,怎会污了你大哥的名声?大嫂知道,你是关心你大哥……”
“大嫂!贴身大丫鬟犯事也是大哥御下不严,而且我相信既然是大哥的贴身大丫鬟,人品能力应是信得过的,如何会行此等不周密之事,我看这事可能还有内情,大嫂何不再查看查看?”姜璃沉声道。
姜璃原是不打算插手,只稍微跟大嫂庄婉如露点意思让她再查查,莫要污了大哥的名声,然后将溪平要过来的。
她潜意识里还是认为应该是那曾家小姐有问题,所以也就直接跟大嫂说了,谁知大嫂竟然油盐不进,还自有一番道理,所以很有些不悦。
庄婉如脸色难看起来,她盯了姜璃片刻,才挤出一个笑容,道:“瑾惠,你说的也是,你放心,这事大嫂会再查查。只是瑾惠,你是娇客,你大哥的房中事我看你还是不要管了,省得传出去还污了你的名。”
姜璃听了前面也就罢了,听到后面,脸色顿时气得有些发白,她倒真是不知道,她大嫂竟然这般厉害。
姜璃这日回到房中,越想越觉得大嫂的态度奇怪,突然想到昨日,大嫂曾说过梅菀思也就是宜欣曾来过这里住过几日,心里一凛,大哥出那事之时不恰恰是宜欣走后不久的事?
宜欣本因为要嫁到北辽,当初可是和绯莎公主打的火热。绯莎公主那女人,简直沾到哪里,哪里就有男女是非,她怎么忘了这个!
原本姜璃是没有打算插手大哥的家事,不过只是想提一下大嫂,让她去查而已,可不曾想这稍提一下,却让她疑心起了自家大嫂。
若是,若是这事宜欣也插了一手,那以宜欣和大嫂的关系,将来两人来往必将更加紧密。韩忱的手段姜璃是知道的,若是大嫂听了宜欣之言,做多了龌…蹉之事,就相当于被宜欣拿住了大量把柄,那……姜璃简直不敢深想。
牵涉到宜欣,韩忱,原本并不想插手太多大哥后院之事的姜璃却觉得不能不管了。想到前世就是被韩忱龌…蹉手段害死的父王,她不能任由任何潜在的危险在自己大哥身边。
姜璃凝眉坐了一会儿,便命了十华继续去查探,又命了贴身丫鬟雨新找机会找大哥的另一个贴身大丫鬟良平说话。
这日项墨外出办事,深夜才归,他回来时,姜璃已经睡着了。
项墨抚了抚姜璃微蹙的眉头,心里有一丝不忍,他知道她在为她大哥的事情烦恼,只是这事他不打算给她直接的帮助,一来这是安王府的家事,姜璃插手还可以一说,他插手就不好了,二来他希望姜璃能自己试着处理这种内宅事情,此事说来不算特别复杂,却牵涉到各色人心,让她经历一遍也好。
他是把她护在手心,可是即使护在手心,他也希望她能够继续成长。
姜璃到陵安城的第三日便是观音诞,姜昉想带着妹妹出去走走,也看看陵安城的风景,便安排了一家人去陵安城最大的寺院陵原寺礼佛。
陵原寺在陵安城附近的山西陵山上,风景幽美,寺外的观音诞又多庆祝节目,正是踏春欣赏民俗风情的好时候。
姜昉和世子妃庄婉如一早便携了姜璃夫妻一起到了寺里,礼完佛,用完斋饭,庄婉如和一些官家女眷说话,姜昉却带了项墨姜璃去后山。
这日到陵原寺的大大小小的官家女眷不知凡几,姜璃留在陵安城的时间不多,姜昉并不欲妹妹把时间都花在和这些女眷们说话上。
况且项墨和姜璃是隐姓埋名入得陵安城,并没有公开身份,虽然有些官员大抵知道,但项墨和姜璃身份高,只要他们不愿意说,其他人就得当作不知道。
后山的杏花开得很好,满山满眼满地的粉白,倒像是误入了一片仙境,总算是让姜璃的心情好了些。走的累了,项墨和姜昉在前头说话,姜璃就停了下来坐在一旁的小亭子里休息。
她看了一眼随侍在一旁的良平,道:“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良平是先前出来时,姜璃特意找她大哥要了陪侍在她身边的,道是怕万一走丢了,也好有个熟悉这边的丫鬟陪侍。
良平和溪平一样,是自小伺候安王世子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