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将军是如何想到要改良弗笔的?”
    赵政眼中满是赞赏的神色。
    “据他所奏,大军行至赵地中山宣城境内时,他无意中发现当地兔肥毛长,质地绝佳,极适于制弗。他嫌刀笔书写太慢,每日记录军情不便,便取了竹管为笔杆,以兔毛做笔头制成了弗。”
    “可是我曾用过的弗笔,兔毛滑腻,并不十分吸附漆汁,书写速度有时还不及刀笔。”
    思及第一次见到弗笔时,还是自己初到燕丹身边的时候,梁儿心中不免又是一阵叹息,但却也仅是一闪而过,她答应过赵政的,那个玉般温润的男子,她不会再惦念了……
    只见赵政继续道:
    “没错,他一用之下觉得不甚好用,便顺手将其扔到了账外。当时正在下雨。雨停之后,他见水坑中的笔毛较之前白了许多,他觉得奇怪,将其拾起,发现笔毛变得更加柔顺了,一用之下竟是书写流畅。”
    “这是为何?”
    梁儿更加好奇了,举眸问向赵政时两只眼睛水亮亮的,看得赵政心里一暖,声音也不自觉的柔了几分。
    “是石灰。那水坑之中含有石灰,可以去掉兔毛上的油脂,加大其对漆汁的吸附力。”
    梁儿恍然大悟,低头看着手中弗笔展颜赞道:
    “原来如此,蒙将军的巧思真是令人佩服。”
    见梁儿提及蒙恬时一脸兴奋的模样,赵政一酸,霎时沉下了面色。
    “我与你说这些,可并非是想让你敬佩于他。”
    他双手将梁儿的小脸捧起,迫使她直视自己的眼,正色道:
    “不可忘了,在你的眼里,只能有我一个男人。”
    梁儿定定看着那对令人沉醉的黑曜石般的凤眸。
    她只觉得此时赵政的掌心热热的,将她的脸颊也一并染得热热的。
    怦然间,她的脸上烧起了两团红晕,抿起唇角羞羞道:
    “傻瓜,很早以前,我的眼中便只有你一人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齐

对齐国的攻伐远比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这还要归功于李斯。
    他自多年以前,便始终在秘密贿赂齐国的丞相、亦是齐王建的舅舅后胜,使之成为了秦在齐国最有力的一枚棋子。
    王贲和蒙恬自入齐境起就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力的反击,齐人全都不敢与秦军相抗,频频弃城投降,致使秦军就这般一路无阻的攻到了齐都临淄。
    齐王建很是害怕,而此时秦则派出了一个名叫陈驰的说客面见齐王,说是秦王有令,若齐王能主动降秦,秦便会赐给他五百里的封地。
    齐王建犹豫不定之时,后胜又在一旁扇风,劝他不要做无谓的抵抗,直接投降方可保命。
    最终,齐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而齐王建则需亲往咸阳纳地效玺。
    床榻前,梁儿正在为赵政穿衣,不料赵政突然捉了她的小手,忧心道:
    “梁儿,当年田建入秦之时,曾在宴席之间欲以二十城换取'绕梁'。我担心那次他对你的印象过深,若他等下在冀阙之上仍能将你认出,见你十几年容貌未变……”
    “我明白。”
    看到赵政竟为自己这般紧张,梁儿的心里暖暖的。
    她将手轻轻自赵政的大手中抽出,细细替他整理了一下衣襟,柔柔一笑,安抚道:
    “今日齐王觐见,我便不露面了,等你走后,我就去虞合宫看艾儿。你若忙完了,就差人去去那边通传一声,我便立即回来陪你,如何?”
    赵政淡笑点头,屏着气息,万般疼惜的展臂将梁儿收入怀中。
    他的梁儿容颜不老,有违世道。
    在咸阳宫中尚且有他护着,自是无人敢说些什么,可那些外来之人的口却实在难以堵得严。
    彼时那句“妖女”,他当真是不想再听到了……
    冀阙大殿中,年近花甲的田建双膝跪地,双手呈上齐国的玉玺和地图。
    高高的王位之上,赵政一袭霸气的玄金龙袍,头饰耀眼华丽的硕大冠冕,衣装隆重,霽颜端坐,徐徐道:
    “前齐王向来与我秦国亲和,此番又是主动献国,未耗我兵卒,也令得两国百姓得以安生,寡人甚为欣慰。如今齐已归属我大秦,寡人会遵守承诺,赐你封地五百里。除此之外,看在往日情分上,你若还有什么心愿也可以尽管提出,寡人必将尽力满足。”
    闻此,田建眼中明显一亮,略微有些激动。
    “大王如此说,草民倒真有一请。”
    赵政面色依旧,颔首道:
    “但讲无妨。”
    田建神色怅然,多有感慨:
    “昔年草民以齐王之身份入秦,幸得大王盛情宴请。这多年来,草民始终难忘那日席间绵长不绝的'绕梁'之音,不知此生是否还有机会能再听一次?若是操琴之人还能是当日的梁儿姑娘,那便更是……”
    话至此处,他的兴致已然高涨,仿佛转瞬就能再度眼见那白衣女子轻抚“绕梁”名琴时的绝世芳华一般。
    却未料他还没有说完,赵政便骤然退去了笑意,换上了一张森幽冰寒的面容,语气更是阴郁得可怕。
    “是否寡人与你说了太多好话,令你忘了自己的身份?”
    田建老脸一白,如鲠在喉。
    他一脸懵怔,秦王政说话的节奏他十几年前便跟不上,如今他就更是摸不着规律。
    这原本话还说的好好的,怎么前一刻还和颜悦色,转眼的工夫就忽然黑了脸?
    其实不止田建,赵政这情绪转变的太过突兀,就连在场的秦国百官都是暗自挥了一把冷汗,个个老老实实的低着头,不敢妄动,免得莫名受了牵连。
    他们的大王向来阴晴不定,眼下怕是这前齐王运气不佳,不知是那一句话没有说对,撞到虎口上了。
    就在所有人都胆战心惊胡乱猜测的时候,赵政已沉沉开口将话挑明:
    “梁儿是寡人的女人,'绕梁'是寡人送她的定情之物,当年你为齐王之时尚且以二十城都换之不去,如今你竟还说想让梁儿抚'绕梁'给你听?可是在变着法子羞辱寡人?”
    他横眉冷眸,面如覆冰,吓得田建全身一软,倏的匍匐在地,哀声求道:
    “大王恕罪!草民太过痴迷音律,对梁儿姑娘也只是欣赏她的技艺,并非有意冒犯大王啊!”
    赵政垂眸俯视着趴倒在殿中的田建,心下愈发觉得他形象猥琐、心思不堪。
    身为一国之君,家国如此轻易的败亡于自己手上,他毫无悔意不说,竟还满心惦记的都是“绕梁”名琴,甚至还妄想让梁儿为他抚曲……
    赵政心中越发气怒,多年前田建见梁儿抚琴时那副万般渴求的嘴脸就已令他百般不畅,如今他已给了田建机会,可田建竟又不知死活的提及此事,他又怎能再轻饶?
    片刻,赵政眸光幽冷,嗓音低沉,幽幽道:
    “你何须如此惧怕?寡人虽不能允你'绕梁'之事,但先前答应过的五百里封地还是会照旧给你。共地地界广袤,可划出五百里赐封于你,明日一早你便迁去此处吧。”
    闻此,众人大惊。
    那共地环境恶劣,杳无人烟,若是将田建迁至那处……名义上说是封地,实则却是与流放无异了……
    “大王。”
    王绾见赵政已然动了气,对田建的处置有失公允,便立即站了出来谏言道:
    “共地四处荒岭,实在不适于做为封地。大王既已允诺五百里封地给前齐王,却又这般安置……唯恐……会引起民间口实……”
    谁知赵政对王绾所言并无甚介意,他眼眸微垂,唇角轻佻,冷嗤道:
    “寡人当初许的是封地五百里,却未许封地定会富足。而今赐他共地有何不妥?”
    王绾一怔,不禁轻吞了一下口水,敛头支吾道:
    “并无……不妥……”
    他跟随赵政多年,深知此种时候再言无益,也就只得无奈退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而此时,田建已是呆若木鸡的瘫坐于地。
    他原本以为自己先前如此讨好秦国,怎么也能换得个后世无忧、富贵荣华,可不曾想,竟因得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就落得了个与其余五国之君同样的下场……
    田建最后也没能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了何处,可殿中的文武百官却都看得清楚,齐齐暗暗唏嘘:在咸阳宫中,那“梁儿”二字,果真是不可轻易提及的……
    田建终是被流放去了共地。
    共地偏远,山林环绕,处境恶劣,他很快便一个人饿死在了那里。
    不久之后,齐地的百姓编出了很多民谣口口相传,皆怨恨田建未能早些与五国合纵攻秦,而是听信佞臣宾客之言,至使国灭家亡,就连他自己也孤零零的身死异乡。
    而在齐地东境,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来历不明的男子。
    他一身术士装扮,生得仙姿佚貌、不染凡尘,常在海滨一带尽其所能帮助百姓脱离病痛和困苦。
    相传,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于术法,可通天人。
    此人名为——徐福。

  ☆、第一百八十章 天下初定

年节将至。
    不计其数的片片莹白自朦朦的天穹盈盈落下,不经意间,便已将天地连作一气,致白致幻,美若梦境。
    虞合宫前,梁儿仰面望着漫天飘舞的雪花,眉疏目展,婉婉而笑:
    “今年的雪下得不多不少刚刚好,明天定会是又个丰年。”
    闻言,一旁的赵政静默未语,可面上却已悄然漾开一抹淡淡的笑意。
    “父王,母亲,何为丰年?”
    忽然一个稚嫩清亮的声音自二人下方传来。
    两人齐齐低头寻声看去,只见被他们共同牵着小手的艾儿正仰着小小的脑袋,睁着水汪汪的圆眼睛,一脸好奇的望着他们。
    小艾儿已满三岁,经过夏无且的悉心调理,虽然仍是体弱,但只要不运动过量,便可与正常孩童无异,如今已经会说话的他已是会经常出来走动了。
    梁儿蹲下身来,柔声细语的为他解释:
    “丰年里会有很多很多好吃的,花儿会更美,草儿会更绿,所有人的日子都过得很开心。”
    “艾儿喜欢丰年!”
    艾儿拍着小手,一张绝美的小脸笑得灿如花开。
    梁儿被这般纯真华美的笑容所感,心情便愈发大好,俏皮的逗他道:
    “呵呵,是因为好吃的,还是因为花草?”
    艾儿晶亮的眼睛瞬时又放大了一圈,兴奋道:
    “因为好吃的!”
    闻言,梁儿冁然笑开,纤细的食指轻点了艾儿小小的鼻尖。
    “呵呵呵……小贪吃鬼!”
    艾儿被梁儿点得缩了缩脖子,也跟着一起嘻嘻的笑了起来。
    赵政亦是笑眼温存,静静的看着这一幕。
    此刻的梁儿眼中优柔如水,笑容清雅似菊,洁白的衣裙衬着皑皑白雪,使她显得更加素丽明动,亲和可人。
    赵政忍不住也蹲下了身子,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触碰着梁儿那花般娇嫩的容颜,仿佛若是力度稍稍大了些,就会将她碰坏了一般。
    梁儿转眸看他,不知他为何突然如此。
    赵政只见那与他对视的一双杏眼此刻正是懵懵懂懂、剔透晶莹,他心尖一动,竟是忽的忆起了昔日在邯山湖边初次看清她面容的一刻……
    梁儿……你我风风雨雨三十年,兜兜转转,你终是留在了我的身边……
    赵政万分感慨,倾身上前,欲要吻上那双让他痴迷了多年眸子,却见梁儿突然将头低下,羞赧道:
    “别……艾儿在……”
    赵政略微一滯,侧头看时,果然见得艾儿圆睁着一双大又亮的眼睛,呆呆的望着他们两人,露出一副“大人的世界我怎么看不懂”的模样。
    赵政不动声色,果断将手抬起,宽大的广袖便严严实实的挡在了艾儿小小的脸前。
    梁儿被他这番举动惊得呆住,回神间,却已被他的另一只手捏住了下巴。
    赵政将梁儿的脸转向自己,微微倾身,在她的眼上落下了蜻蜓点水般的一吻。
    梁儿的心莫名悸动,缓缓睁眼时,雪白透亮的面上已然泛起微红。
    赵政看得心醉,不禁再次上前吻在了她的唇上。
    冬日微寒,可这两人的心却是相依相连、炽热非常……
    忽然,那如帘幕一般垂下的玄色广袖轻轻动了动,一张肉鼓鼓的漂亮小脸自袖后偷偷钻出,一对水亮的眼睛眨啊眨的。
    正与梁儿深情缠绵的赵政感觉到袖口有异,料到那小家伙定是探出头来偷窥了。
    他眉心几不可差的一跳,对梁儿的吻依旧未停,只将挡着艾儿的那只手翻转,大大的手掌便整个扣在了艾儿不及巴掌大的小脸上,尤其遮住了那一双圆溜溜的眼。
    可艾儿却是越发觉得新奇,两只小手更是攀上了赵政的那只大手,拼命的想要将它扒开。
    赵政又怎肯让这么个小东西打扰他和梁儿的温情?他的手又增加了几分力道,竟是与艾儿暗自较起了劲来。
    当艾儿使足了吃奶的力气终于可以从赵政的指缝中看到一丝光景了,却是见到远处有一个内侍朝这边走来。
    “父王,那边有人来了,你是否也要挡住他的眼?”
    赵政一顿,不舍的将梁儿放开,同时亦将挡在艾儿脸前的手也放了下来。
    “他们都到了?”
    赵政声音淡漠。
    内侍近前一礼,恭敬道:
    “回大王,右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另有博士十人,都已恭候在昭阳殿。”
    赵政再次满目柔情的看向梁儿,修长的手指爱怜的在她晕红未退的面上轻拂了一下,微笑着道:
    “走吧,回望夷宫。”
    昭阳殿中的气氛不同于以往。
    漆地和漆柱的大红不再是血腥的颜色,而是彰显出了几分喜庆的意味。
    赵政玄袍金冠,龙凤之姿,幽深的眸中难得含了一丝笑意,语气亦是较平日轻松了许多:
    “寡人凭借一己之力,渺渺之身,依宗庙之灵,兴兵攻伐,终得以扫六国之暴,平天下之乱。现下如若不更变名号,便难以将寡人之功业称扬于后世。故而今日召你等前来,便是为了商议这帝号。”
    此言一出,大家便立即领命研究了起来。
    端坐在赵政侧后方的梁儿笑眼盈盈,静静看着殿中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相探讨着,热闹的仿佛过年一般。
    许久,大家终于结束了讨论。
    王绾、冯劫和李斯三人相互看了一眼,一同起身上前,由李斯首先道:
    “启禀大王,从前五帝的土地虽然也纵横千里,其外还划有侯服、夷服等地区,但是各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犹如一盘散沙,天子无法控制。而如今大王以正义之师平定天下,并在各地皆设置了郡县,使法令归于一统,每一处都在大王的掌控之下。此等功绩自古以来就无人有过,连五帝都有所不及。故而大王的帝号便定要高于五帝方合情理。”
    王绾拱手接道:
    “经我等与众博士商议,古代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而其中是以泰皇最为尊贵。臣等冒死献上尊号,将大王称为泰皇。”
    冯劫又道:
    “帝王之令即为法度,称为'制',书写于文稿之上的称为'诏书',天子则自称为'朕'。”
    可三人几番言语,却见赵政垂眸未答,似乎不甚满意。
    几人面面相觑,又不便打扰,只能静静等候结果。
    赵政思忖片刻,终于开口直言:
    “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余就按你们说的即可。”
    众人一听,大感绝妙,齐齐躬身大赞:
    “陛下英明!”
    赵政继续道:
    “将庄襄王追尊为太上皇……除此之外,上古时期有号而没有谥,是自中古之后才除号以外,又开始在君王死后根据其生前品行事迹添加谥号。不过如此一来,便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朕觉得此等行为甚无意义。”
    他起身,负手,语声虽是平淡,却霸气十足:
    “从今往后,废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就以计数的方式而论,称为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无穷尽。”
    群臣叩首,高呼“万岁”。
    梁儿默默扬唇望向赵政高大的背影。
    九年……
    从攻灭韩国至今,赵政仅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便统一了六国,完成了过去几代秦王都没能完成的心愿。
    这般成就是多么值得骄傲!
    而今,已满三十八岁的他依旧眉目俊朗,身强体壮,周身散发着成熟的魅力。
    此时,梁儿的神情渐渐有些痴了。
    在现代时,她何曾想过会有这样一天,她竟能在她最崇拜的秦王政身后,亲眼目睹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又何曾想过会有这样一天,受全世界膜拜的秦始皇帝竟会单单为了她一人,令那莺莺燕燕的后宫形同虚设……并且一朝如此,便是十年如一日……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五德兴国

这一日,李斯送来了齐国临淄宫的建筑图纸,开始着手在咸阳北面仿造齐国的宫室。
    时至今日,在咸阳北面的山坡上已经建好了韩、赵、燕、魏、楚五国的宫殿,自咸阳宫雍门向东,直到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每一座宫殿之间都有天桥和环廊互相连接。
    只待齐国宫殿完成,便可全部与咸阳宫连在一起。
    届时,整个咸阳宫的面积就会扩大一倍以上,恐怕可以达到清朝时的十个故宫那么大了。
    “去将《邹子》和《邹衍终始》两部书取来。”
    昭阳殿中,赵政淡淡开口。
    闻言,内侍略怔,却也很快醒转,应“诺”退下。
    赵政知道内侍因何面露异色,他转头想看看向梁儿的反应,却见她面色如常,便不禁好奇道:
    “我为人行事一向重'法',甚至连天命都不信,可今日却突然要研究'阴阳五行',你不觉得惊讶?”
    梁儿敛头,掩口轻笑。
    那《邹子》和《邹衍终始》为几十年前齐人邹衍的代表作,更是整个战国时期阴阳家学派的开山名作。
    在崇尚科学的现代人眼中,阴阳家算是诸子百家之中比较偏门的学派,但于思想还比较愚昧落后的古代而言,阴阳一说却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更是有许多人对其理论深信不疑。
    而那般善谋的赵政要读“五行”,自然是那其中有他可用之处。
    略作思忖,梁儿徐徐将头抬起,朱唇皓齿间,已将心中那八九不离十的猜测娓娓道来。
    “秦虽然每攻一国都有充足的理由,但于当年六国的百姓而言,终还是被毁了家国。这些人难免会对秦新生怨怼。眼下你要看邹衍的书,可是想要寻个法子,能令那些百姓心甘情愿接受被秦统治的事实?”
    赵政唇角勾起,悠然而笑,抬起手来轻轻揉了揉梁儿的额发,柔声道:
    “普天之下,果然只有你最懂我。”
    梁儿抿唇莞尔,望向赵政时,眼中亦是水波流转。
    “陛下,书简已到。”
    内侍突然入内,两人立即又恢复了平静的神色。
    赵政淡声道:
    “呈上来。”
    然而梁儿刚将书简接过放置在赵政面前,就见另有一名内侍走了进来,躬身道:
    “陛下,公子艾求见。”
    赵政一滯,不知道那小东西为何突然会来。
    梁儿则很是惊喜。
    艾儿体质不佳,平日是极少主动跑来望夷宫的,看来,定是最近他的身体又好了许多。
    “不见。”
    正当梁儿满心欢喜之时,却忽然被赵政冷冰冰的两个字浇去了大半的热情。
    她倏的转头看向赵政,焦急问道:
    “难得他来,为何不见?”
    赵政转眸瞥了梁儿一眼,又不满的将眸看向了别处,眉间晦涩一片,冷冷道:
    “我与你二人在这好好的,多一个他,你便又会少看我几眼。”
    梁儿怔住,竟被他噎得一时无语。
    赵政的大醋坛子又翻了。
    就连殿中那两个低着头的内侍也都不禁双肩微颤,暗自憋笑。
    而此刻,殿门再次被人轻轻推开,众人皆本能的看去,只见一个灵动可爱的小脑袋怯生生的钻了进来。
    “艾儿?”
    梁儿轻唤。
    在看到梁儿的刹那,艾儿水灵灵的眼里满是欢喜,却也未忘了最基本的礼数,认认真真的迈着小小的步子走到大殿中央,恭恭敬敬的给赵政行了个拜礼。
    “艾儿拜见父王。”
    赵政面无表情的垂眼看着他,语气严厉:
    “大胆!未经召见,你竟敢自己入殿!”
    见赵政似乎动了气,艾儿的小脸立即皱做了一团,桃瓣般的眼眸泪汪汪的,憋着小嘴委屈道:
    “艾儿想见父王和母亲,等不及了……”
    梁儿的心底已被艾儿这般模样给柔化了,桌案之下,她伸出手来偷偷扯了扯赵政的袖角。
    赵政抵不过梁儿的恳求,终是无奈一叹,缓了面色对艾儿道:
    “罢了,过来吧。”
    艾儿一听,立即展颜,笑哈哈的走到赵政和梁儿中间一屁股坐下,仿佛刚刚那险些哭出来的孩子不是他一般。
    他身上清新的蕲艾香扑鼻而来,甚为怡神。
    梁儿抬袖温柔的摸着他的头,眉间微凝,轻声嗔道:
    “艾儿,你方才又忘了,不能再叫'父王'了,要改口叫'父皇'。”
    艾儿仰起漂亮的小脸,扭着小身子嘟嘴撒娇道:
    “可是艾儿觉得,还是叫'父王'更好听。”
    赵政敛唇一笑。
    “无妨,随他喜欢,叫什么都可。”
    梁儿却很不赞同。
    “一国之君的称呼怎可随意?你太娇惯艾儿了。”
    闻言,赵政失笑更甚,一双幽亮的黑眸望向梁儿,宠溺道:
    “傻梁儿,我娇惯的不是艾儿,而是你啊。”
    此言一出,梁儿的心头又是难以自抑的一阵乱颤。
    所谓爱屋及乌,艾儿是她的儿子,所以赵政才会对艾儿那般优待。
    “咦?母亲的脸又红了。”
    艾儿的声音好奇间还掺杂着些许兴奋,惹得梁儿更加羞窘,低下了头张口怨道:
    “艾儿!……”
    “哈哈哈哈哈……”
    赵政终于禁不住大笑不止。
    看来在逗弄梁儿这件事上,这小家伙与他是同一战线的。
    艾儿见到父王难得大笑,他虽不明缘由,却也觉得有趣,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
    平日里肃穆非常的昭阳殿,今日竟被淹没在阵阵温馨欢快的笑声之中,久久不停。
    很快,赵政便按照邹衍的理论下召全国,推行“五德”之说。
    这所谓“五德”,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
    自伏羲帝之后,历代王朝都各占一德。
    因得五行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故而才会有王朝兴替,周而复始、循环始终。
    而一个朝代究竟属于哪一德,是可从其崇尚的颜色而知的。
    就好比夏朝尚青,为木德;商朝尚白,为金德;周朝尚赤,为火德。
    金克木,火克金,所以才有了历史上的商代夏兴,周代商兴。
    而秦国上下皆以玄色为尊,是为水德。
    能灭火者,水也。
    故而,秦能替代周朝再次一统天下。
    由此可知,大秦王朝的兴建乃是顺应天意,无可厚非。
    除了引用邹衍的“五德”学说,赵政还将其理论配合秦的国情做了适当的改动。
    他提出,水德为“阴”,而阴主“杀”,所以大秦之内,事事皆依法度而行、刚正严厉,不讲求仁义恩和,如此才符合水德的命数,方可国泰而民安。
    此外,因得现在是水德统一伊始,故而海内各地都需依照秦历改成以十月初为一年的开端;服饰旗帜和符节皆以黑色为尊;计数以六为最大,符印和官帽的尺寸为六寸,马车两轮间的宽度为六尺,六尺为一步,一辆车上有六匹马;将黄河更名为德水,以示水德的天下正式开始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新朝改制

秦以左为尊,可自从昌平君叛国,左丞相一职便始终空缺。
    而此番在冀阙大殿上,百官则以右丞相王绾为首,齐齐谏言:
    “天下初定,燕、齐、楚地偏远广袤,若不设置藩王,恐怕难以安定。臣等恳请陛下分封各位公子为王,执掌各地之权。”
    梁儿默默坐在赵政身后。
    想不到她许久没有入冀阙,今日一来,便遇上了这么关键的话题。
    废分封,立郡县……
    赵政正襟端坐于皇位,长眉入鬓,凤眸微凛,面上毫无起伏,幽幽问道:
    “你们都认为应当如此吗?”
    看众卿迟迟无人反驳,他面色微沉,正要开口,却见李斯忽然起身上前,施礼道:
    “陛下,周朝分封了众多同姓子弟,可这些人的后代却与周逐渐疏远,诸侯之间亦是如同仇人一样相互攻伐,到了最后就连周天子也无法制止。如今海内设郡县,各地皆掌控在陛下一人之手,而各位公子和功臣,则可以以国家收得的赋税依次重赏,如此便足以治国。令天下不生异心,才是获得安宁的方法。而设置诸侯,虽短期内甚有成效,但却很容易成为日后的隐患。”
    闻言,赵政暗自放下了心,这朝中终于还算有一个能与他所想不谋而合的。
    他仍旧面上无波,眸深如潭,淡声道:
    “天下间几百年来征伐无休,百姓苦难不止,皆是因为周王朝当初分封了诸侯。仪仗宗庙庇佑,我大秦终令天下初定,若在此时再立藩国,便又会挑起战事。届时想要寻求安乐宁和,岂不更难?还是廷尉所言有理。”
    殿中众人方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
    梁儿敛头挑唇,暗叹赵政和李斯二人都可谓是当世奇人。
    他们没有信仰,无惧鬼神。
    他们从不循规蹈矩,亦不人云亦云,更不抄袭历史。
    天下初定,关于如何治理如此大面积的国家,所有人都觉得理应效仿当年的周王朝,可唯独赵政和李斯的想法不同。
    所谓乱世出雄才。
    春秋战国几百年,有才学者千万,但如他们两人这般能做到始终独树一帜的,却是屈指可数。
    幸而,赵政能遇到如李斯这般同他一样思想超前的臣子,否则为君路上,他定会孤寂非常。
    而李斯所想几乎条条都相悖于这古代的常理,若非有赵政这般开明不俗的君主,恐怕亦会一辈子都是当初那个小小的郎官,永无出头之日。
    ——
    赵政为君向来勤政多疑,所以对于政务,他事无巨细,都要一一亲自过问才会放心。
    而这段时间里,天下刚刚一统,有太多细碎的问题需要处理,赵政便较从前更加劳累了,每日要批阅的竹简堆起来甚至远远超过了一人的高度。
    迄今为止,他已是连续近十天几乎没有怎么睡过觉了。
    夜已深,烛火通明的昭阳殿中寂静非常,能听到的只有卷卷竹简开开合合和频频书写的声音。
    梁儿双手端着刚做好的琉璃糕轻声入内,抬眸间,只见得高高的皇位之上,那个于她而言等同天地的男子依旧一丝不苟的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