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要下嫁-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都走了后,独留了卫谏在书房里陪着赵承玉,他道:“成就大业,本就会有牺牲,他们几人虽然有才华,但缺少历练和放眼天下,全局筹划的眼界。我理解你,北朝的那些人,我会尽力出手护着,减少些伤亡苦痛。”
“我还记得,我为了巩固皇权,害死了好多人。”赵承玉叹道,“我这样的人,一定会得老天的报应的。”
第85章北朝旧族受欺辱
赵承玉一直都相信自己会得报应。
被灭国、被自己信任的人背叛,算是老天的一项报应,但是想想往后肯定还会有很多的报应,她可是害死了无数的人命呢。
“报应吗?我同你一起受,反正,我手里也沾染了不少人命。如果你要下地狱,我肯定也是要下地狱的。”卫谏深情道。
他想伸手去拥赵承玉,赵承玉却是转了身,目光清冷,没了刚才那一瞬的愁虑,她道:“虽说我算计了北朝的百姓,但是,七皇子和五皇子都在极力拉拢我,他们定会替我出面,而昌平公主或是南朝官员恼恨我,也只是京城这一块地方,他们能出气的自然是京城的北朝旧族和百姓,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大多都能护佑得住。”
临了,她看向卫谏,道:“这事,你不必出手。还有,我明面上会针对你。太子殿下,我已与他们决定,扶持你,恐怕也只有你,能够真正容下我们北朝旧族。”
“我知道,你的目光,看得是整个天下。”赵承玉道。
赵承玉的这个决定,让卫谏心中激动,至少,赵承玉是真的要站在他这一边,对他没那么恨了。
“芫儿,我……”
他刚开口,就被赵承玉冷声打断:“别再叫我芫儿,这个小名,是亲近之人才能叫的。往后,你还是叫我承玉吧。还有,时辰很晚了,你府中娇妻娇妾怕是等你得着急了。”
“玉儿,我得空再来看你。”卫谏没有叫承玉,而是只唤她名字里最后一个字,显得亲近许多,他还是伸手将赵承玉在怀中抱了会儿后,才放开她,悄悄离开昭仁长公主府。
李徽婷自从嫁进东宫之后,连卫谏的面都没见到几回,成亲当天,卫谏也没进过新房,留她一人睡下。之后的日子里,她被拘在后院里,去前院会被东宫的侍卫拦下,而卫谏很少来后院。
卫谏偶尔还会陪萧清柠那个又丑又蠢的女人吃饭说话,却从来都不去看她。
今日夜里,她熬了参汤一直在前院那边等着,想着总能遇上卫谏,卫谏回府的时候,她就看见了,便立即一副笑脸迎过去,温柔道:“妾身给殿下熬了参汤,殿下常操劳国事,喝些参汤才好。”
卫谏冷漠疏离的眼神看向她,道:“本宫近来有些上火,荆大夫交代过,不宜喝参汤。”
李徽婷忙一脸忧心之色:“那明日我给殿下熬些去火的莲子汤。”
“东宫里有专门负责本宫饮食的人,你不必去操劳这些。”卫谏说完,就疾步往前院书房走去。
李徽婷失落受伤的立在那儿,对着卫谏的背影伤心道:“我与殿下已是夫妻,殿下就要待我这般生疏吗?我还记得殿下送我的四色花和那块白玉,殿下都忘了吗?”
卫谏未停下过脚步,进了书房,房门关上。
侍卫过来,将李徽婷请走:“李侧妃,殿下交代过,无他的允许,任何人不得乱闯前院。”
虽庞遗世再三劝谏姜元昊不要与赵承玉为敌,可姜元昊及一众南朝官员并没有那么害怕赵承玉,那北朝废帝宁安王是个没什么主意的人,软弱好欺,赵承玉一个女人更加不足为惧。故而,才不怕了她。
都觉得是皇上仁德,才留了北朝旧族继续活着,留他们先前的封号。
姜元昊暗中跟一些朝中权贵交代,既然动不了赵承玉,就拿北朝的其他人开刀。
长平侯之次子于长安郡任职,平白的被南朝一权贵子弟打了一顿,还将他的头按在地上,叫了几个小孩撒尿在他头上,并且放话说,现今是南朝的天下,他们那些北朝的余孽,就该被当贱奴一样被欺辱。
京城学堂里,北朝旧族的人也被南朝那些权贵子弟欺负,将他们当做罪奴,要他们跪着上课之类的。
还有前博阳侯之女,如今只是个平民百姓,但好在家底殷实,可却让南朝的人敲诈了钱财,还将前博阳侯之女给逼着去当了奴婢。
……
这种北朝旧族被欺辱的事情很多很多,总之只要是北朝旧族的人,都会被南朝权贵子弟想着法子欺负,将他们当做罪奴一般对待。
这些事情,还不用赵承玉出面,五皇子和七皇子的人就迫不及待的出面罚了那些欺辱北朝旧族的南朝权贵子弟。
一切都与赵承玉所计划的没有出入,发生这些事情之后,南朝子弟越发嚣张跋扈,不将北朝旧族放在眼里,而北朝旧族的人更加厌恶南朝的权贵。
都盼望着北朝能够复国。
故而,常有人去宁安王府和昭仁长公主府拜访,赵承玉也与他们道:“有人欺辱我们,我们要拧成一股绳,更加团结一心才行,别觉得今日他们欺辱的不是你,你就高高挂起,不予理会。不然,下回别人来欺辱你了,那其他的人可能也不会出手帮忙。但凡他们欺辱谁,我们都一起冲上去,至少能先将他们给吓着,如此一来,他们看我们人多势众,自然就不敢欺负了。”
临了,赵承玉叮嘱一句:“但是,本宫不希望你们聚众主动挑事。”
众人都听了赵承玉这一番话,也因都身处困境当中,自然懂得团结一心,万事还有赵承玉出头。故而,他们都将赵承玉奉为主子,只要主子有权有势,才能更好的保护他们。
“公主,这是羞辱北朝旧族的南朝权贵子弟的名单,他们的把柄以及许多事迹也都查了个清楚,全都在晓月楼,另外后宫、京城所有官员的府邸都已经安插了人。”松儿将一份名单递给赵承玉。
赵承玉翻看了一眼,人数倒是不多,二十来人。
在各个府邸安插眼线,查所有官员及富户的底细,原先这种事情都是卫谏做的,如今身份转换,赵承玉也在做这些事情了,而且,还有许多人都是卫谏给她的。
卫谏愿意让她培养出势力来,而且笃定自己不会骗她,所以不怕这京城遍地、皇宫当中都是她的眼线。
“我们还是不能太张扬了,随便挑两三个人出来,把他们的把柄兜出来,事情往大了闹,定要闹得他们身败名裂,性命难保。”赵承玉冷声道。
“是。”松儿轻快应下。
松儿出了公主府后,找到几个小乞丐,给了他们几个铜板:“明日呢,你们几个唱首童谣。我教你们唱‘双木成林,林中出了大老虎,老虎吃人,剩下一堆白骨头。’就这一句,记住了吗?”
“记住了。”几个小乞丐齐刷刷的点头。
当天夜里,有个农户去官府报案说在林子的一块地里挖出了几具白骨,官府的人立即就去收了白骨,仵作验尸后,查出了这几具白骨的身份来,几人都是女子,死亡时间不长,应当就在半个月前死的。最后根据一些留下的蛛丝马迹,查出她们乃是林御史家的婢女,是近期买进林府的,都是北朝人。
不过是几个婢女,林御史是南帝跟前的红人,长安郡不好为了几个婢女去得罪林御史,故而没打算继续查下去,可谁知道第二日街上就到处有小乞丐在唱那首歌谣。
南帝恹恹的听完百官们上奏的事情,刚说:“诸位爱卿若无事上奏了,就退朝。”
偏偏,朝堂上蒋御史提醒了长安郡一句:“长安郡不是还有一本没有奏吗?林御史府半月前无辜死了诸多婢女,尸首被用了药化作一堆白骨,埋在林子里,此时,长安郡不打算上奏?”
长安郡高风被点名,也只好站出来道:“此事,臣还未查明,故而,还不敢向皇上上奏。”
殿中百官都在议论职责今日听到的那些童谣,原来指向的是林御史府。
南帝听闻此事,骇然大怒,直接点了林御史的名:“林大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府中为何死了这么多婢女?还要将尸首化作白骨?”
林御史惶恐不已,跪下道:“此事臣丝毫不知,府中事物乃是家母在打理,臣一直忙于如何为皇上分忧解难。”
“既然如此,林大人你就好好地配合高爱卿将此事查个明白。”南帝下令道。
下朝后,林御史和长安郡一同回了府,他一进门,就喊了人来吩咐:“高大人要查几个婢女的事情,你领着大人去见老夫人。”
林御史交代完之后,就朝长安郡抱拳致歉道:“本官还要忙许多公事,暂就不陪着大人了,府中出了这样的事情,还惊动了皇上,为了避嫌,本官也不宜出面。”
“叨扰林大人了。”长安郡亦是恭恭敬敬的道。
下人领着长安郡及官兵往后院去,见过了林老夫人,长安郡先恭敬的道明了来意。
林老夫人听了话后,道:“这事,我也听说了些,外头那么多歌谣在唱着。这死了的婢女啊,是我孙儿房里伺候的,前段时间随着我孙儿去了外边一趟,染了瘟疫病死了。”
“是染了瘟疫病死的?”高风问道,“那林少爷在何处?我需得问过他,有些细节的事需在卷宗里记载清楚。”
林老夫人便差了丫头去请林至威过来,倒是没多一会儿,林至威就来了,他见了高风之后,便将详细的事情说了一遍,将那几个婢女的尸体用药化掉,也是怕疫病传染开来。
这话,听来都觉得假,但高风不想较真的去查,怕得罪了林御史,更何况林御史是大皇子的人,再得罪了大皇子,那他别说这个长安郡坐不稳,怕是连人头都难保。
于是,高风就早早结案,按照林至威所说,记录在卷宗上,然后将此事在朝上回了南帝。
蒋御史与林御史素来不和,他听了这话后,立即冷笑质问道:“染上瘟疫?可有人证物证?林公子说是半月前去过罗定县,长安郡可有派人去罗定县查探过?另外罗定县可有发生过瘟疫?既然是瘟疫,为何不直接将尸体焚烧,而是将尸体化成白骨,埋在林子里?”
一大堆的破绽,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来,只不过不想站出来说罢了。蒋御史开了这个头,其他大臣也都站出来说,此案有蹊跷。
长安郡原本是不想得罪了林御史和大皇子,怕惹祸上身,可他如此退让,还是惹上了麻烦。朝中,南帝训斥了高风一番,要摘他的乌纱帽。
还是蒋御史开口求情说,此案还是让高风去查,若查个明白,还可将功抵罪。
如今这事情闹得这般大,高风还真想丢了这乌纱帽,也算是全身而退了,可没想到这案子还是推不掉,他真是苦笑不得。
没办法,只能认真去查。
很快就查明白了真相,乃是林御史之子林至威性情狠戾暴躁,有虐人之症,一旦生怒便喜好鞭打下人泄愤,他院中的那几个婢女就是被他给活活打死的,一下子打死了五六个婢女,怕闹出大事来,便用药物把尸体化得只剩下白骨,如此好让人觉得这些人已经死了很久……
这次,高风将这些事详细说与南帝听,这必定是在朝堂上,林至威又杀了那么多人,即便南帝想轻判,其他大臣也要上奏要处死林至威。
最后,南帝实在为难,下了令,将林至威处死,林御史教子无方,降职两级,发去外省当官。
这林至威,便是那个欺辱长平侯次子的人,他既然能做出将长平侯次子的头踩在脚底下,叫别人撒尿在长平侯次子的头上,此等行径恶劣不堪,自然第一个就该收拾他。
林至威被问斩之后,松儿先后又收拾了几个南朝权贵子弟,这其中,有被问斩的,有被流放的。
一下子,连着好几个权贵子弟出事,而且这些人都曾欺辱过北朝旧族的人,但凡聪明些的人就都猜到了是有人在暗中替北朝旧族出头。
南帝召了姜元昊入宫去南书房见驾,姜元昊一到,他就问道:“近来朕听说京中的这些北朝旧族的人,受了不少欺辱,不少南朝权贵子弟将他们视作罪奴欺负?你可知此事?”
姜元昊躬身在旁,回道:“听闻了几句。”
“什么听闻,分明就是你教唆的人去做的!”南帝突然生了怒气,大声冲姜元昊骂道,“你怎这般沉不住气?你看看,近来都有好几个权贵子弟出了事,他们都曾欺辱过北朝旧族的人,还有,他们也都是辅佐你的人啊!”
“昌平被赵承玉伤城那般,石荣表兄被杀,儿臣没去动赵承玉,可总也要替昌平和石荣表兄出口气!”姜元昊不再瞒着,亦是一脸怒色的道。
南帝缓和了语气,对这个儿子始终难以太过责备和冷漠,他道:“元昊,父皇一直都在培养你,就这么一点小事,赵承玉就除掉了你那么多人,你立即让人不要再对北朝旧族的人出手欺辱,赵承玉那儿,父皇会亲自给她道个歉,想来他多少会给朕一个面子,不再继续出手。”
“父皇,您为何怕她这么个女人?”姜元昊气怒又着急的问道。
南帝叹了口气,道:“你可知道就你这么一闹,北朝的百姓怨声载道,都快要生出反意来了。若不是为了平息那些北朝旧族的反心,朕又怎会将你的那些人斩首或流放?”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儿臣会让人停下,不会再对北朝旧族欺辱。”姜元昊躬身应下,可脸上却有不甘心的神色。
南帝看得明白,他道:“赵承玉这些人,日后,朕会一个个的将他们除掉,但不现在。”
第86章南帝亲自登门赔礼
南帝一身便衣,去了昭仁长公主府。
他才到府门口,并未透露身份,府中的下人恭敬朝他行了个礼,就领着他去见赵承玉。
赵承玉正在院子里的树荫下看书,旁边的小桌上的白瓷缸里置满了冰块,两个丫侍女对着白瓷缸扇风。
南帝一过来,赵承玉就放下了书卷,跪下磕头道:“不知皇上前来,未能亲自迎接,还请皇上见谅。”
“昭仁长公主不必多礼。”南帝示意她起来,“你这府邸倒是十分不错,这炎热夏季里都不怎么热,宅院布局精巧,小桥流水,楼宇亭榭。”
南帝心中却是在想着,他不过刚到门口,赵承玉的人就知道了他的身份,赵承玉却还故作不知道,不去前门迎接他,到底为此有些不喜。
不过,他此番来是向赵承玉道歉的,故而脸上一直挂满笑容。
“朕听闻了京中不少南朝权贵子弟对北朝旧族多番欺辱,听闻此事后,朕亦十分愤怒,已经将那些人都严厉训斥了一番,告诫他们不可再与北朝旧族为敌。”南帝略带几分愧疚的口吻道。
赵承玉惶恐道:“皇上为了此事,才亲自来我府上赔礼?承玉惶恐。”
“朕待北朝旧族亲厚,也从未将北朝旧族与南朝权贵都一视同仁,从无差别。”南帝一脸大度仁君的模样道。
“皇上如此厚待我北朝旧族,承玉与北朝旧族自然会对皇上忠心耿耿。”赵承玉答道。
这不过是些脸面话,既然南帝都亲自来她府上赔礼,她也乐意给南帝一个面子,她赵承玉并非是个仗着手里有权势就嚣张跋扈之人。原本,她也没打算要将那些欺辱北朝旧族的南朝子弟全都除去。
不过,南帝立即反应过来近来南朝权贵子弟出事跟她有关,这倒是让赵承玉有些担心,自己是不是太过张扬了?
锋芒太盛,怕终究会惹祸上身。
赵承玉领着南帝在她这府邸里走动了一圈后,南帝便说乏了,回了宫中。
第二日早上,南帝就赐了不少金银珠宝到公主府。
京中权贵们看来,赵承玉的权势恩宠,不比原先还是北朝天下时差多少。
“公主,长风传了信来,太子殿下约您到风月楼里见面。”松儿递给赵承玉一张字条。
“风月楼?我在京中这许久,从未听过这地方。”赵承玉纳闷。
松儿解释道:“这风月楼是前几日开张的,地方是原先一处不怎么起眼的青楼。”
赵承玉收拾了一番,就领着松儿、瑾儿、青绣三人往风月楼去了。
马车刚到风月楼门口,就有小厮过来扶着赵承玉下来,躬身与她道:“殿下在楼上等您。”
一路有小厮引着赵承玉几人过去,上了二楼厢房里,赵承玉一人进去,只见卫谏在一旁坐着喝茶。
“这风月楼是个什么地方?我这一路进来,也未见着有人。”赵承玉一边道,一边过去坐下,她敏锐的察觉到这风月楼不简单。
卫谏倒了一杯茶递给她,她喝了口,探寻的目光看着卫谏。
“这儿是个培养美人的地方。”卫谏未曾瞒着赵承玉,“算是个地下组织,从风月楼出去的人,有些会送去宫中,有些会送去各官员府邸,有些会送去富户的府邸,还有些,会在青楼……总之,从达官贵人到三教九流,都会有风月楼的人。”
赵承玉道:“探查情报的细作,我已有消息网,你这风月楼似乎显得多此一举。”
“风月楼的人,在精不在多。”卫谏将一块玉牌递给赵承玉,叹了声:“算了,往后你自然知道风月楼的用处,这块玉佩代表楼主身份,风月楼我就给你了。南都也有个风月楼,那儿原先的楼主是萧大将军,那边的人多少会对萧大将军忠心些。北朝这个风月楼,是我新筹建的,人也招募培养了许多。”
随后,卫谏又将几本册子推到赵承玉的面前:“这几本是名册。”
然后他又对外喊了声:“风娘,进来见过新的楼主。”
他的话音落下,便见一个三四十岁左右的美艳妇人徐徐而来,对着赵承玉恭敬行礼:“见过楼主。”
“风月楼的事,风娘会打理,无需你多操心,你若有什么不理解的,也都可向风娘询问。”卫谏道。
赵承玉看看手里的玉牌,又看看卫谏和风娘,心情有些复杂,她问道:“你这般为我培养势力,当真不怕我复国吗?”
“我只是想,你有权势,足够强大,可以保护好你想保护的人,不会有面对残酷时,无能为力。同样的,你有足够大的权势,才能保护好自己。如今这天下权势纷争,我怕会一时疏忽,保护不到你。”
这番话,卫谏说得十分诚恳又深情。
可赵承玉的眼光冷了又冷,只道:“我不会再信你,所以,收起你这假心假意的深情吧。”
说完,就气愤起身走了。
不过没多久风娘就私下去了公主府里见赵承玉,与她大致说了下风月楼的事情,以及风月楼的人事安排。
戎族那边内乱尚未结束,虽然他们趁北朝大乱的时候占领了藏地和姜地,但是,赫连南骏领着兵马一去,才打了没多久,驻扎在藏地的戎族人就撤兵跑了。
赫连南骏得胜归来,随军去的七皇子姜元景领了不少军功,上朝时,南帝就对他大肆赞赏。
下了朝后,姜元景立即就来了公主府里见赵承玉,对着赵承玉感道谢:“我能得今日之成就,立下军功,多谢长公主殿下相助。”
“七皇子客气了。”赵承玉浅笑道,对姜元景的态度并不亲和。
“我知晓长公主的婚事,父皇也做不主,我想求娶长公主之事,长公主的意思如何?”姜元景犹豫试探的问道。
赵承玉答道:“多谢七皇子厚爱,七皇子是个很优秀、很好的人,但只能说本宫与七皇子无缘。”
“那长公主是打算嫁给我五哥,扶持我五哥了?”姜元景有些着急的问道。
赵承玉笑着摇头:“五皇子也并非是我心中之人。”
后面的话,赵承玉不想多透露,而是与姜元景道:“七皇子是皇上之子,怕也是想着那个位置的,但是,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与其同别人争破头的去抢,不如退而求其次,当一个有权势的富贵王爷,岂不更逍遥?”
姜元景豁然开朗,明白了赵承玉的意思,但他却不恼怒,只笑着问道:“看来长公主想要嫁的是这天下未来的皇上,只是不知道长公主是要选择我大哥,还是太子殿下?”
“如果是七皇子,他二人当中,你愿意选择谁来当这天下之主。”赵承玉反而问姜元景。
姜元景迟疑了片刻,道:“没有了长公主相助,我自然也就不去想那天下了,便也就不管这些纷争,安安稳稳的当我的逍遥皇子,等着日后当王爷。”
“宫闱权势之争,从来没有谁能够摆脱掉站队一事。七皇子,如今你有军功在身,在朝中多少有了些名望,你说的话,会有些分量。”赵承玉冷静的道,目光一直盯着姜元景。
姜元景突然恍然过来,眼神犀利而又后怕的看向赵承玉:“长公主帮我建立军功,原来是这样的打算?”
赵承玉不答,继续问道:“七皇子从真心说,也不必分析什么朝中局势,大皇子和太子殿下,你更希望谁当这天下之主?”
姜元景想了许久之后,才道:“自然是太子殿下。”
“七皇子,日后,你定会很富贵。”赵承玉满意的道,让人送了姜元景离开。
月影给大皇子当了侍妾,她以卫谏待她不好为由,说要出卖卫谏,传给了姜元昊几个无关紧要的重要消息,姜元昊便对她十分信任。
月影已经暗中传了不少消息回来。
姜元昊与正妃凝霜公主的感情并不好,甚少去凝霜那儿,不过因为有北朝旧族和赵承玉在,他还不曾对凝霜苛待,尚且算是敬重。
不过,他有意迎娶李将军之女为侧妃,并且已经跟李将军承诺了,只要李将军帮他,等他荣登大宝,定然封李将军的女儿为皇后,因为现今赵承玉势力庞大,故而不好立即废了凝霜,免得惹了赵承玉和北朝旧族发难。而李将军已经答应了此事。
在南都时,萧大将军是手里兵力卒最多的将军,李将军次之。而拿下北朝之后,南帝有意要压制萧大将军的势力发展,故而对李将军多加重用,北朝的许多兵权已经落在了李将军的手里,而且,萧大将军素来以跋扈嚣张、目中无人著称,在北朝这边并没有落下什么好名声。
反而李将军治军严厉,待百姓亲和,风评不错,拿下北朝的不少兵权之后,北朝的那些将领也对他还算是敬服。
大皇子一直在军方这边,势力低了卫谏不少。
如果他得了李将军支持的话……
月影传了信,姜元昊可能会和宫中的颜妃联手,毒杀南帝。
不过此事只是月影的猜测,还不曾有确切的证据。
“殿下定要阻止李将军将女儿嫁给大皇子,否则,大皇子就抢了先机。”蒋御史跟卫谏进言道。
“诸位大人有什么建议?”卫谏问向殿中与他商议的心腹大臣。
王太傅道:“既然大皇子要娶李将军的女儿,不如带你相爱抢先,娶了李将军的女儿,与李将军成了亲家。”
其他几人也都是这个意思。
大皇子那后院里都有不少侧妃侍妾,皆是朝中大臣的女儿,而东宫里却只有两人,一个太子妃,一个李侧妃。他们自然也希望着卫谏能够多娶几个侧妃,最好东宫赶紧诞下小皇孙来,如此卫谏的地位才会更加巩固。
卫谏却锁了眉头。
“殿下,您还犹豫什么?难道您心里还想着她?”长风着急了,提醒他。
卫谏摇头,道:“李将军应该不会愿意将女儿嫁给本宫,大哥许了他李家一个皇后之位,而本宫许不了。他素来与萧将军是对头,又怎可能站在同一阵营来帮本宫?”
说着,他看向众人:“此事,还得另想法子。你们先想法子阻止这桩亲事,本宫会妥善处理好,不会让大哥和李将军联姻。”
第二日,青绣来东宫,见到卫谏,道:“长公主请您去公主府一趟,有要事殿下商议。”
听了此话,卫谏高兴不已,立即就随着青绣往公主府去了,见到赵承玉时,他嘴角挂着笑容,轻松问她:“要与我商议何事?”
“自然是李将军和大皇子联姻一事。”赵承玉冷静自若的道,目光清冷的看了卫谏一眼,就继续说起正事来,“你要阻止此事,却又没想到办法。”
“看来,我那东宫里,也皆是你的眼线,怕是我在东宫的一举一动,你都知晓的清清楚楚。”卫谏笑着道,虽然知道赵承玉在他府中安插了眼线,却没有半分恼怒生气。他又认真问道:“你有办法?”
赵承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如果李将军愿意将女儿嫁给你,你会娶吗?”
“不娶。”卫谏想都没想就答道。
赵承玉抿了口茶,道:“那李将军的女儿李如湘其实早有情郎,只是李将军还不知道,她定然是不愿意嫁给大皇子,你可在大皇子要娶李如湘为侧妃的消息散出来之前,成全她与她的情郎。”
“她的情郎?是何人?”卫谏问道,心情拨开云雾见月明。
赵承玉答道:“北朝陵郡王,说来是我的堂兄了。”
“李将军定然是不同意他的女儿嫁给一个北朝旧族的人。”卫谏忧心道。
“你只管大胆的去成全,你好歹是太子殿下,你说出的话,还是有些分量的。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会安排。”赵承玉不紧不慢的道。“再说,李将军如今手里掌握着的大半兵权是北朝的兵,他的女儿若是嫁给了北朝的郡王,如此,也更加能够巩固他手里的兵权。”
“多谢。”卫谏诚恳道。
赵承玉站起了身来,道:“不必谢我,我是有条件的,吏部侍郎,是你的人吧?我要换掉他,在那个位置上换上我的人。”
赵承玉说着,让松儿递了一张纸给卫谏,她道:“我已经派人搜罗到了他的罪证,顶多,是被革职吧。”
卫谏只能答应赵承玉,而且,赵承玉早就说过,会明面上与他为敌一段时日,会对他的人下手。
“你何时才打算嫁给我?”卫谏有些着急的问。
他都等了这么长时间了,而且一切都准备妥当:“迎娶你当太子妃的事,我都已经安排妥当,只等你点头。”
“还不急,迟些得到明年,若早一些,也得是在入冬之后。”赵承玉答道,顿了顿后,她又道:“那个李徽婷对你一片痴心,你却娶了她这么久,连碰都不曾碰她一下,她怕是会生出怨恨来。”
“除了你之外,我不会对任何女子有夫妻之实,这是我对你的承诺和忠贞。”卫谏认真道,虽然他母后很早就过世了,但是他也从一些原先母后身边伺候的宫人那儿听说了些,他母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