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素沉着脸不出声,从父母亲跪在地上时,他也跪在桌旁,恭顺地低着头,此时闻声略微一抬头,用余光看着一身大红色长袍的穆晏,鼻翼微合,呼吸渐渐沉重。
  
        良久才垂着头替父母辩解道:“世子莫要冤枉我父母,家母向来勤俭持家,今日见到明熠郡主的贺礼徒有贵重,一时忍不住罢了,也正是因为家母如此,我与妹妹便也遗传了心直口快的性子,若有冲撞之处,还请穆世子恕罪。”
  
        林庭筠闻声忽然笑出了声,掩面侧身看着裴素,又望向上方恭敬道:“请外祖母宽恕,没想到明熠一副“寿”字图竟然惹来如此大的争议,扰了您寿宴的雅兴,明熠方才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裴夫人打断,其实这幅“寿”字图并非真金绣成的,而是明熠试验了百种方法才得到金色染料,既不会褪色,还会散发出与金子一般夺目的光泽。”
  
        一番话彻底推翻裴夫人一开始所说的一切,也在无形中回击了裴素那句“徒有贵重”。
  
        她说罢又看向裴香:“裴小姐已经为自己的口不择言受了罚,明熠也不好苛责裴夫人,依外祖母的意思,明熠退下了。”
  
        “慢着。”
  
        裴夫人这两个字让欲转身的林庭筠微微勾起唇角,想必也让裴正清和裴素更抓心挠肝的忐忑。
  
        今日是东太后的寿辰,满长京的宗亲贵胄来了大半,自己的女儿被人斥责的下不来台,只能攥着自己的袖子默默地承受着。
  
        章氏如今也不愿再想谁对谁错了,她猛地想起之前女儿一身伤从马场回来,当时是万分确凿的证据,那件衣裳被她扔给小丫鬟,想找出来甚是容易。
  
        她直起身子看着林庭筠,双眼虽掩去了犀利,却多了几分愤恨,语气呜咽地道:“陛下明鉴,太后明鉴,皇后明鉴,并非臣妇欺负明熠郡主,只是身为母亲不得不为之,臣妇不能看着她仗着自己的身份欺压臣妇的女儿,更不愿看大南朝的风气被此种人带坏。”
  
        好,说的真是好,林庭筠抬起头露出甚是灿烂的笑容,原本浅浅的梨涡变得深邃又俏皮,她静候着章氏接下来的话,并未出声阻拦。
  
        泰和帝似乎对这番话格外感兴趣,闻声将手搭在镀金的椅子扶手上,噙着笑问道:“此话怎讲?”
  
        知子莫若母,东太后不再替林庭筠分辨,是已察觉到泰和帝对裴家的态度并不明朗,而且对阿筠似乎更有兴趣些,便向城阳长公主夫妇使了个噤声的眼色。
  
        章氏见泰和帝亲自过问,登时做出心痛哀伤的表情,她捂着自己的心口,痛心疾首地控诉道:“前不久臣妇的女儿去马场练。。。。。”
  
    
  
    
  
    
第578章 追究到底

  
        她刚提及了“马场”二字,就让裴素吓得脸色苍白,冷汗涔涔地往下淌,立即出声阻止道:“母亲!是香儿的不对。”
  
        章氏话已经出口,哪里还有收回的道理,她不仅没理会裴素的阻止,反而声音扬得更高:“香儿从马场回来时满身的血痕,身上不知被什么东西戳的都是血窟窿,整个衣裳都染红了,臣妇无用的女儿只知道哭,还是臣妇厉声呵斥下才说出了实情,竟然是明熠郡主所为。”
  
        寂静的大殿内再也没有想起推杯换盏的声音,众人皆被眼前的情形搅得稀里糊涂,若是裴夫人不说出这番话,他们只当是裴家小姐不是在先,而明熠郡主宽容大量。
  
        可是。。。。。。窃窃私语的声音渐渐响起,泰和帝耷拉着眼皮凝视着下方纹丝不乱的林庭筠,被裴夫人如此控诉,她竟然连反驳都不曾,仍旧双手交于身前,举止大方得体。
  
        这让他又一次想到一位已故的旧人,那人也曾这般冷静自若地接受先帝的谴责,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忆中的人仍留在如花似玉的年岁,而自己。。。。。。泰和帝看了看自己骨节分明,却因批阅奏折而布了茧子的手。
  
        自嘲地笑了笑,自己却在步入苍老。
  
        “陛下,请您为臣妇的女儿做主。”
  
        东太后一直观察着泰和帝的神色,见他听到裴夫人的声音露出些许不耐的神情来,才不漏痕迹地松了口气。
  
        “明熠有什么想解释的?”泰和帝的语气里难得添了几分和蔼。
  
        林庭筠并未因为裴夫人的指责而乱了阵脚,她就站在城阳长公主和宁远侯的桌前,规规矩矩地答道:“此事明熠一人说,裴夫人定然是不信的,再者裴夫人对明熠误会已深,也不会因明熠几句话就轻易罢休,幸而当时在马场之人不止明熠自己,尚未有文王殿下,明珠公主与北郡世子,萧家兄妹,郑家兄妹,旁观人如此之多,不如其中一位将当时的情况说明。”
  
        众人听见她举出好多人名,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其中幸灾乐祸之人也渐渐失了兴趣,反而啧叹裴香的蠢。
  
        裴夫人露出几分错愕的神情,她脑筋再不够用,也看得出林庭筠是底气十足的,她不清楚其中内情,只能低头问裴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裴香哪里受得住这样的赤裸裸的戳穿,浑身哆嗦着泪雨涟涟,她若是知道今日的事会给自己挖这么大的坑,坚决不会出头顶撞林庭筠的。
  
        泰和帝脸色沉沉地盯着就裴家几人,心中已有了眉目,看着裴家小姐不住发抖的心虚模样,更笃定了内心的猜测,唇齿间溢出冷笑声:“有趣,看来今日有人是故意针对朕的外甥女。”
  
        宽大的龙袍袖子一甩,一只手重重地按在扶手上,看着下面诸多百态的神情,心中竟涌起丝丝悲凉,他依仗裴正清替自己掌控东海,没想到竟是看走了眼。
  
        如今裴家人又仗着自己的青睐爬到宗亲的头上做文章,泰和帝冷笑道:“传芷若殿的宫女进来,朕几日就将你们这些事理理清楚,免得冤枉了谁,错放了谁。”
  
    
  
    
  
    
第579章 澄清

  
        裴贵人的双手抓着自己的大腿,指甲陷入肉中却不觉得疼痛,她欲张口阻拦却还是没有胆量惹正在气头上的泰和帝,转而对着身后的宫女使了个眼色。
  
        宫女一时半会来不了,陈明珠就跃跃欲试地连连探头,露出得意的小模样瞪着裴香,冷不丁地开口道:“父皇,我可以给阿筠作证,当时在萧家马场若不是季蘅表兄和锡表哥出手,阿筠弄不好都要被裴小姐害的断胳膊断腿了。”
  
        陈明珠见泰和帝并未出声阻止,大胆地指着裴素道:“当时裴少将请求阿筠不要将此事宣扬,阿筠答应他才没与任何人说过,可是谁想到裴小姐不知悔改,今日还当众辱骂阿筠。”
  
        林庭筠垂头含笑看着面露急色的父母亲,蹙着眉忍着笑意摇了摇头,示意他们不要太担心。
  
        断胳膊断腿这样的话一说出来。。。。。。后果太严重了些。
  
        “继续说。”东太后沉沉出声。
  
        陈明珠撇嘴瞪了一眼裴香,又看向着如同跳梁戏子一般的裴夫人,底气十足道:“当时裴小姐逼着阿筠同她赛马,执意如此,儿臣已经心生怀疑,可阿筠说她与裴小姐并不相识,是第一次见面,她没道理与自己过不去,便应下了赛马。”
  
        裴香滴在地砖上的不知是冷汗还是眼泪,额头前的头发湿漉漉地贴着皮肤,甚是黏腻难受。
  
        可再难受也抵不过她不住颤抖的身子,她杵在地上的胳膊哆嗦地快撑不住,如果能装死她恨不得马上死过去。
  
        陈明珠犯了个白眼,现在知道哆嗦了,方才一张嘴颠倒是非黑白时怎么那么理直气壮呢。
  
        见到这样的人她就跟吃了苍蝇一样膈应,继续道:“结果半路阿筠就从马下摔了下来,扭了手还满身刺了水栗子,儿臣见着时裴少将一个劲儿的否认,当时萧家的马场是打扫好的,那条路儿臣和阿筠方赛马过,更巧的是罪魁祸首的水栗子裴是小姐的祖籍扬州特有的。”
  
        陈明珠盯着裴香,冷笑道:“她自己去安然无恙,可真是巧之又巧了,证据明摆在眼前,连裴少将都承认,裴小姐一张青口白牙连连否认,阿筠不过是已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人罢了。”
  
        泰和帝知道自己的女儿平日里顽皮了些,却是从不说谎的人,这番话自然也就是真的,凝声问道:“裴香,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裴香不敢答话,陈明珠便道:“裴夫人,你女儿身上的伤是她咎由自取,丝毫怪不得别人,她今日落水也是同样的道理,看着阿筠心地善良好说话,逮着机会就欺负阿筠,我劝你把裴香看住了,别那日闯下大祸,你们裴家都得跟着遭殃。”
  
        “明珠。”泰和帝制止了陈明珠继续说下去,转而沉怒地看着裴素与裴正清,愠怒的声音透着威严道:“裴夫人教女不善,着督促裴香习女德女训,裴香年纪虽下却是个张扬的性子,裴爱卿,此事乃是你的家事,朕不好插手,领回去自己处置吧。”
  
        东太后的寿宴又恢复了歌舞竹丝,相比林庭筠地镇定自若,裴家人坐如针毡。
  
        温季蘅旁观着她扳回一局,微微勾着唇角却不露喜色,心下不由赞了句小狐狸。
  
        林庭筠一抬眸就碰上他的视线,端起自己面前的酒盏冲他微微一扬,笑着与他隔空碰盏。
  
    
  
    
  
    
第580章 舞剑

  
        许是酒水的作用下,她觉着如此远远地看着温季蘅多了番别的滋味。
  
        不仅神丰朗俊,还散发着阵阵温和的光,加之他不笑时又添了几分冷峻,简直满足了姑娘心中关于情郎的所有期待。
  
        她正自顾自的出神,添了些许绯红的脸颊散发着醉人的香气,浓密的睫毛垂下,影影绰绰中好像见到内侍官递了把剑给温季蘅。
  
        只一眨眼的功夫,林庭筠觉着口内的酒香还未散去,就听见上方东太后满含慈爱的声音:“明熠,虽说今日之事并非因你而起,可扰了哀家的雅兴却是你的罪过,听说你的剑术曾受益于季蘅,今日你们表兄妹就让哀家瞧瞧,好好补偿哀家。”
  
        林庭筠诧异地看着内侍官将剑柄递到手边,方才自己只顾着出神,竟没主意周围发生了何事,难道是温季蘅故意的?
  
        她抬眼就撞进他含着笑意的目光里,看来真是如自己所料,若不然外祖母如何知道自己的本事都是从温季蘅送来的书中学的,她会功夫这件事极少有人知情。
  
        就连母亲都不曾亲眼见过,林庭筠盯着温季蘅胸有成竹的自若仪态,狐疑地想:难道自己可以出师了?
  
        宁远侯放下酒盏,好奇地看着女儿接过长剑,低头凑到城阳长公主的跟前问道:“阿筠什么时候学的?你知道?”
  
        城阳长公主摇了摇头:“我只知道她腰上的金锁链用的好。”
  
        林庭筠与温季蘅并肩而立,一起向上方的帝后行礼,她心中正忐忑,转身时只听耳旁传来细小的声音:“放心,有我在。”
  
        随着箜篌声音的响起,两人同时出剑,脚步轻盈,衣袂飘然,林庭筠半散的长发随着落在身前时,勾着唇角看着隔剑的温季蘅。
  
        收剑转身,动作行云流水般流畅,她举剑站定,用脚尖点着地面,配合着对方完成转圈的动作。
  
        四周有人不住地拍掌叫好,陈锦之一脸颓然地看着翩然绝配的两人,沉着的面容下是翻涌的醋意,他怎么能将这样的女子拱手让人?
  
        当初母妃说只有裴家成为父皇身前的红人,没有林家也是无妨的,这些年该利用的都利用了,剩余的价值也不过是宁远侯手上的皇卫兵。
  
        直到有消息传出,说传国玉玺在林姓后代之中,母妃才默许他再与林庭筠走的近些。
  
        只是如今看,似乎一切都晚了。
  
        不到半柱香的时间,林庭筠微微气喘地站定,与温季蘅一同撩摆跪地,异口同声道:“恭祝太后娘娘福寿延年,松鹤长青。”
  
        东太后笑的合不拢嘴,怎么看这两个孩子都格外般配,一个秀美,一个俊朗,当着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她噙着笑意挑了挑眉,意味深长地看向泰和帝,眼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泰和帝又怎么会不懂,先是认真看了看两人,眉间沉着似在盘算着什么,随即冲着东太后微微点点头。
  
        东太后赏赐两人一人一块极品白玉,可巧的是两块玉佩正好能拼凑成圆形的玉佩,林庭筠拿在手中有些不明所以地看向温季蘅。
  
    
  
    
  
    
第581章 夜色涌动

  
        她的确说过待及笄后便可向外祖母透露些意思,只是。。。。。。北郡王妃的行动也太快了些。
  
        温季蘅脸上的笑意自始未褪,眼中透着点点光亮,好似面前的人正是他引以为傲的全部。
  
        寿宴结束时,城阳长公主将女儿的手挽在自己的手臂内,低声询问她之前与裴香的事。
  
        她身为母亲一心却丝毫不知,成日只惦记儿子的婚事前程,女儿的婚事未来,一味地想替他们谋划将来,独独忘了要注重当下。
  
        母女俩话没说几句,北郡王妃携着温季蘅匆匆地赶上来,拽着城阳长公主到一旁低语了几句。
  
        原本宁远侯就被陛下召入御书房谈事,北郡王身体抱恙并未参宴,此时两人母亲凑到一旁说悄悄话,就只剩下林庭筠和温季蘅在一处。
  
        天色渐晚,宫婢拿着火折子挨个点亮宫灯,一时晕黄的灯光映得眼前人愈发的温润,林庭筠见他挨着自己站下,偏头沉声:“芷若殿的那名宫婢想来是凶多吉少了。”
  
        温季蘅许是很赞同她的话,轻轻颔首点点头:“陛下召见让裴贵人乱了阵脚,她必定是要使些手段才能让她来不成,也才能保住陈芷若的名声。”
  
        方才席间,前去带人的宫人在陛下的耳边低语了几句,泰和帝再看向裴贵人的眼神就变了味道。
  
        城阳长公主请温季蘅送女儿回府,转而与北郡王妃去了东太后的宫中。
  
        林庭筠不懂母亲一副神色焦急是为何,在宫内也也不便多问,便由着温季蘅送自己回府。
  
        两人肩并肩走在宫中,天边最后一丝光亮被黑夜吞噬后,天色陡然让人瞧不清远处的景象。
  
        硕大的皇宫安静地令人有些惧怕黑夜,温季蘅望着远处宫门旁的渺小夜灯,轻声道:“你四姐的事我已经知道了,做的很好。”
  
        “又是琼华告诉你的?”林庭筠脚步一顿,继而又紧迈了两步跟上,蹙了蹙眉似自言自语道:“我以为这姑娘已经是我的人了。”
  
        温季蘅看着她略有些苦恼的模样,不禁轻笑着,抬手摸了摸她的发顶,笑道:“她本来就是你的人,难道你不准备将此事告诉我吗?”
  
        “告诉你也可,只是你可知道我为何让我四姐装疯?”
  
        “不知,不过依着唐家那般执意要你四姐的命,想来是非同小可的事,眼下唐家父子再无威胁,可不代表他们背后主事之人不会再动手。”
  
        林庭筠沉沉地叹了口气,攥紧了腰间的玉佩,好看的瞳眸里映着夜灯璀璨的光亮:“陈锦之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说消失先祖皇帝的传国玉玺在林家,这件事被四姐无意听到,因此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果不其然,温季蘅虽没像自己那会那般吃惊,却也豁然抬起头来,道:“只是一个传言而已。”
  
        “但愿如此。”她不敢想象此事若是传开,会给林家带了什么样的祸事,想来琼华也是如此想,才没有辜负自己让她知晓的信任。
  
        两人并肩而行了许久,温季蘅忽然就笑了两声,心情似乎大好地负手停下脚步,脸上洋溢着喜色:“阿筠,你肯将此事告诉我,让我很高兴。”
  
    
  
    
  
    
第582章 突如其来的赐婚

  
        说罢抬手将她手上的纱布解开,因为汗水让掌心内的胭脂红疤痕晕染了些,他用手蹭了蹭,确定那不是真的伤口才放心道:“方才瞧你舞剑时丝毫无恙,我便知道你手上的伤是假的。”
  
        林庭筠因为他拂过掌心,有些微痒地想要合上手,心下又觉着不妥,忙问:“又那么明显吗?”
  
        她可是故意给陈锦之看了手掌,这一道儿伤痕可是她费了心功夫才画上去的,好在今日出门前怕汗渍模糊伤痕,将染料带了出来。
  
        “不明显。”温季蘅看着微微勾起的手指,好像被羽毛拂过心头一般,撩拨得让人不想撒手,剩下攥得更紧了,用宽大的袖摆遮住被他强硬牵住的手。
  
        宽阔的白玉石阶上,林庭筠看着巡逻的皇卫兵正整齐的路过,也不敢多做挣扎,只得佯作无恙地往前走,嘟囔着:“画的时候费了好些功夫,不曾想这么快就被模糊了。”
  
        温季蘅的手掌很是温热,好像被一团热气包裹着,不同于她的皮肤,冰凉地渗人,哪怕是现下盛夏燥热的天气里也是冰凉的。
  
        她不挣脱,静静地由着她握着,眼底的温情在暗夜中难以看的清楚。
  
        “陈明珠那番话是你教她说的吧?”温季蘅偏头看着她轻笑,洞察了她所有的心思。
  
        “我教的,不过本来是想私下里说给外祖母听得,明珠表姐时机挑的好,自然也比私下里说个外祖母听要好上许多。”
  
        长夜漫漫,两人的脚步声渐行渐远,温季蘅时而走得快了便微微停下里配合林庭筠的步子,交谈声随之微弱,今日的林庭筠许是重生以来最舒心的一日。
  
        翌日,清晨就下起了毛毛细雨,琼华一早便出去打听消息,林庭撑着纸伞在桂花树下看着蚂蚁搬糖,雨下的不大,浓密的叶子将雨水挡住,树根下还是干燥的。
  
        脚底下的潮湿顺着鞋帮浸湿了些,她站的太久了,竟忘了时辰,今日是八月十五,晚间儿要在倚风厅设家宴的。
  
        时辰尚早,她又静默地站了一会儿,直到踩着雨水的呱唧声逐渐清晰才直起身子向门口看去。
  
        琼华穿着蓑衣疾步走进来,神色轻松地凑近道:“郡主,昨夜陛下就将裴正清的东海指挥权撤下了,还没指派人去,不仅如此,命他将亏欠城中商户的银子三日内全部返还,昨夜闹腾了一夜,裴正清回府就将裴夫人和裴小姐送回了扬州。”
  
        裴正清这一步走得倒是极对,只有这样才能让长京城内的流言蜚语渐渐沉淀下来,此番一折腾,裴家再想起身恐怕要裴素多出些力气了。
  
        昨日裴素话说的最少,想必早就料到会如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他也要赶紧动身去西南了。
  
        一时间长京内再也有能拎出来的对手了,林庭筠回到房内灌了自己一大壶冷水,忽地就笑出声了,日子终于能安安静静地过上几日了。
  
        晚间在倚风厅摆宴时,外面突然传来噪杂的声音,城阳长公主和宁远侯几位淡定,温声请诸位移步到前厅。原是宫中下了圣旨来,琼华替林庭筠理了理仪容,众人跪下后分,掌事太监才用尖细的嗓子宣道:“宁远侯嫡长女明熠郡主贤良淑德,端赖柔嘉,北郡世子年少英才,战果硕硕,才子佳人自是良配,特赐林温两姓之好,肆明熠郡主及笄,可择良日完婚。”
  
    
  
    
  
    
第583章 北郡王放外任

  
        宁远侯府一如往日的平静,与北郡王府的亲事来的十分突然,林庭筠不曾想过,温季蘅却是想了数不清的日夜。
  
        至此定下婚约,他才觉得再没人敢觊觎他的准世子妃了。
  
        其实北郡王妃和城阳长公主在东太后寿宴那日就将此事定下来,事出有因,还多亏了白日里林庭筠的那场落水。
  
        这件事被众人所知悉,而且也都明白当时落水的除了林庭筠还有南藩的穆世子,且不说两人之间是否有接触,单是这件事若是有人拿来做文章便足以生事。
  
        北郡王妃那日特地提醒城阳长公主,远嫁南藩绝对不是良策,千里之外的分离,她根本不想,如今她只想让女儿回到侯府,好好地享受生活。
  
        既已知道他们二人情投意合,尽早定下此事也并非坏事。
  
        半月后,北郡王康复,陛下亲自下旨封北郡王骁骑大将军,兼松江府布政使,掌管松江府大小事务。
  
        松江府是濒临东海最大的州府,此举无疑将松江府与东海全权交给北郡王掌管,特此殊荣让北郡王府的风头在长京城内渐盛。
  
        一月后,艳阳高照的日子,秋风渐渐吹黄了些绿叶,北郡王与北郡王妃动身前方松江府赴任,城阳长公主特地领着林庭筠一同送行。
  
        因温季蘅在西川营任职,此番不便跟随,是能送父母前方松江府安顿好便要赶回西川营。
  
        此去往返快马加鞭且有半月的路程,温季蘅看得出林庭筠脸上的忧色,瞥了一眼远处的长辈,见无人看见才飞快地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落下一吻。
  
        “很快回来。”
  
        林庭筠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惊了一下,心绪更不宁地蹙着眉:“路上小心,听说长京内的几个东羌人在作乱,现下又窜逃各地,务必要小心。”
  
        温季蘅点点头,东羌人的现身并非偶然,而是他与穆晏联手为之,几个主要的头目都已秘密处死,其余的小兵小将不足为惧。
  
        如此他也可安心护送父母前往松江府,起码宫中的容妃不会起什么幺蛾子来陷害林家,即便传国玉玺真的在林家,她一时也没有本事去拿。
  
        九月的最后一日,三夫人苏氏诞下一足月男婴,林老夫人喜上眉梢,让人开设粥铺布施三日。
  
        林庭筠陪着刘文君去黄觉寺进香回来,见到府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将披风的帽子放下,偏头问道:“人怎么这样多?”
  
        琼华扶着她的胳膊提醒小心门槛才回:“通州那闹了蝗灾,颗粒无收,如今长京城内到处都是无可生计的庄稼人。”
  
        通州闹蝗灾?林庭筠抿了抿下唇,回想上一时可有听说过此事,奈何那时候她还身居灵静庵,只是若是确真发生了此事,灵静庵必定会尽所能的容纳他们。
  
        “通州。。。。。你去查查柳铮可来了。”林庭筠将琼华的手按下,低声说罢便往里走。
  
        柳铮最好是不要来京城,若是被李家人抓到定是不会轻易放了他,到时候婚书信物他又拿不出来,李大人一怒之下或许会直接要了他的命。
  
    
  
    
  
    
第584章 夜深大雨

  
        柳铮家是通州某个县城内的地主,若是闹了蝗灾,想来损失惨重,若是有点家底尚且能挨过去,若是没有,或许真的来长京城找营生了。
  
        琼华出去打探了两日,没得到一点关于柳铮的消息,林庭筠坐在廊下听着她的回禀,抚摸着手腕上的青金石手串,几不可察地点点头:“我知道了。”
  
        没进京是最好的,免得招惹无端是非。
  
        傍晚她睡得正好,就被外面风雨打窗棂的声音吵醒,噼里啪啦的声音并未吵醒玉珠,反倒搅和地她睡意全无。
  
        入睡前她嫌屋里闷,偷偷地将一扇窗户打开了一条缝隙,而此时那扇窗子正在大风大雨中来回关合,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窗户下面的地上潲了雨进来,风肆虐,雨张狂,本应寂静的夜里变得甚是噪杂。
  
        她起身披了件衣裳走至床边,正巧闪电划过天空,映的四周如同短暂的白昼,雷声轰鸣,震耳欲聋,暖炕上的玉珠发出轻微的呓语翻了个身。
  
        伸到窗外的手背被风雨打湿,她抓着窗框往回拉时,耳边的雨声愈发清晰激烈,不经意地一抬眸,电闪雷鸣间她见到廊下正站着一撑伞的人。
  
        如此情境下真是唬了林庭筠一跳,几乎要将玉珠的名字喊出来,定眸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在长京逗留许久的穆晏。
  
        许是早就发觉林庭筠站在窗边,穆晏仍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低声道:“你要找的人来长京了,今日我在护城河下的桥洞里见到了他,姓柳,是吗?”
  
        穆晏的声音穿过急促的雨声入耳时,断断续续的,可林庭筠还是听清了。
  
        “下这么大雨,你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件事?”林庭筠攥着窗框,让它在风雨中不再发出吱呀的声音。
  
        穆晏身上淋湿了一大片她没注意,可是她清楚的看到穆晏一本正经地朝着窗边走来,也清清楚楚地听道:“我不是趁人之危,上辈子你占了我的王妃之位,今生就该还回来,不要报仇了,我带你去个风景秀美的地方,结伴人生好不好?”
  
        难得认真的口吻,林庭筠不解地看着伞下的穆晏,同样认真地回道:“不好,上一世林家人因我而死,这一世我不能让他们重蹈覆辙,仇要报,没人能阻挡我。”
  
        “哪怕是你自己的命吗?”穆晏情急之下握着林庭筠的双肩,不顾头发被风雨打湿,脸颊上流着雨水,沉色道:“容妃的身后有东羌国的支撑,当年我攻破皇宫还不是死在陈锦之的手中,你没办法将他们打败的,届时东羌和西北蛮族联合,长京之地就会彻底沦为他们的属地,当初我抵挡了三天三夜,饶是我不死都扛不住,他们来势汹汹,不是用朝堂上的手段就能瓦解的。”
  
        “这一世我不会让西北再落入陈锦之的手中,东羌国若是孤立无援,他不敢进犯大南朝,不管结局如何,我都要护着林家人安好。”
  
        她虽只见过几次穆晏,可每一次都是吊儿郎当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像今日这样严肃又带着几分颓然的样子是第一次,她拂落他的手,蹙眉问:“今日怎么了?”
  
    
  
    
  
    
第585章 穆晏来求安慰

  
        穆晏重生一世觉着自己能掌控许多人和事,那些按着记忆中发展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心内,惟独林庭筠,以及她所改变的所有,让他甚是不安。
  
        他抬手摸了一把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