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年相安无事的过着,虽说宁远侯和城阳长公主有过许多次让她留下来的念头,可先前因为程氏不断生事,也都不了了之。
程氏死后,二夫人温氏曾在林老夫人面前提过此事,当时林庭筠也小心地观察过。
为了免去诸多事端,林老夫人还是不敢留她在府。
人之常情,林庭筠都能理解,她早就对回不回府的事释怀了,为了清净只有两个丫鬟一个嬷嬷侍奉,为了不妨碍灵静庵的清修,她长年只穿素色的衣裳。
林庭筠淡淡一笑,呼吸稍显紊乱地抬起头,再自然不过的笑着:“等三叔的事情落定,阿筠还是要回去的。”
林老夫人皱着眉头,望着孙女那双湛蓝湛蓝的双眼,略有挣扎之色的脸上又添了几分肃色,半响才道:“那就等明年罢。”
林庭筠闻声勾了勾唇角,点点头才喝起粥来。
为了不给府里人添困扰,不论她见到什么都会佯作未见般走过去,更不会与旁人都说一句。
明熠阁内是干净的,可府中其他的地方。。。。。。她咽下温热的白粥,胃里一下温暖起来。
其他地方的那些魂魄,视而不见便也过去了。
人有人的世界,魂魄有魂魄的世界,若非不得为之,她不喜再去打扰那些游离的人。
这种相处之道,既会让自己舒服,也会让周围人舒服。
再者,活了这么久,早就司空见惯了,视线淡淡地扫过去,若非对方格外不同,她甚至不会多作停留。
第299章 大雨将至
接下来的几日,侯府里看似一切如常,实则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警惕着。
直到林三爷的信送进府内,林老夫人当着众人的面儿,长吁了一口气。
林三爷将事情处理的很好,诚如杜氏后来所说,杀人的是管家,此番他已在牢中认罪,却说自己只是推了那姑娘一下。
随后,原本一门心思要状告杜家的那对老夫妇,也反口声称自己的女儿此前身体就不大好,只是一直拖着没去看。
如此赔了些钱,杜家管家关押半年,如此结了案。
信中还说此番回京,会将杜氏的母亲杜老夫人一同带回京,烦请老夫人让人在长京城内寻一处宅子,好生安顿。
杜家的事终于从众人心下卸下了,杜贺连着几日在林老夫人跟前侍奉,每每提及此事,都要连连替母亲告错。
林庭筠故意躲着他,只要他在,即便到了院门前也要拐着离开,和他浪费口舌着实累人。
只要杜家的事不会再起波澜,宁远侯府就仍是一片祥和。
琼华打量着窗旁眉眼精致的郡主,心下揣摩着少将军迟迟不来信的缘由。
照理来说,最迟不过杜氏进门那一日就该到了。
她就不信少将军会拖上几日再回信,肯定欣喜若狂地让人连夜将回信送去了驿馆。
琼华知道,林三爷的事已让郡主放下大半个心,无论三少爷派出的人如何打探的,此事终归是告一段了。
而另外小半个不放心,就是少将军迟迟不回信。
前些日子要侍奉老夫人,成日里忙忙碌碌地也瞧不出什么来,近些日子清闲了下来,时不时就盯着一处出神。
若是此时还说郡主对少将军无情,她是不再相信的了。
林庭筠在窗边吹了会儿风,才觉着浑身清爽了许多,眼神清澈见底,望着骄阳吩咐琼华:“去三少爷那,问他前些日子萧焕的事如何解决了。”
前些日子西城兵马司副指挥闻行的事,好像没在长京内刮起半点风来。
巡城那边就是密不透风的墙,皇上的耳目手足,自然是不会轻易泄了消息去。
琼华应声退下,她望着天边那一层阴暗暗的乌云,厚重又缓缓地吞噬着大片大片的灿烂碧空。
过了一会儿,她觉着腿酸,而那黑压压的乌云已经遮了一半光芒时,王嬷嬷正在院里高声吩咐丫鬟将院子里晒太阳的数十盆花端到廊下。
年纪多半与林庭筠相仿的小姑娘纷纷弓着身子搬着花盆,本来寂静的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她仰头看了一眼天上迅速漂浮占领晴空的乌云,身上的光芒也渐渐被遮掩了去。
这大概是入春以来的第一场大雨了吧,几乎快要将长京城笼罩,如同一口大锅,扣在人的头顶,黑压压地不见光亮。
轰隆隆的暗雷从云层里传来,低低沉沉的,不多时又起了风,越刮越大,院子口那颗桂花树被吹得沙沙作响。
小丫鬟们端完了花盆又忙着去各个屋内关窗,王嬷嬷吩咐了她们就站在院子里朝着正屋里打量。
只见林庭筠从窗口转身的一抹鹅黄色,便抬步朝着屋里跑着。
第300章 终得回信
此时林庭筠已端坐在书案后,随手捡了一本书翻了两页,目光似乎根本没落在书页上。
王嬷嬷进屋先把每个窗子都关了个严实,屋里一下子就黑了起来,本就没了烈日的光芒,再隔着窗子,更是沉暗了许多。
林庭筠几乎要瞧不清书页上的字了,抬头瞧着王嬷嬷忙碌的身影,轻声道:“风是朝北边吹得,南边的窗子关上就好,把北边的打开吧,那避雨不会潲雨的。”
说罢又垂眸敛目盯着书页,连着翻了几页,王嬷嬷应了一声,把北窗打开,屋里才稍见了些光亮。
琼华趁着雨还没下起来,忙朝屋内跑着,总算赶在落雨之前进了屋,使劲地喘了两口气,道了两声:“好险,好险。”
风吹的愈发猛烈了,琼华进了门先抚了抚身上的灰,才走到书案旁回道:“三少爷说他也知道的不多,只知道当天傍晚萧焕就回了萧家了,至于闻副指挥就不清楚了。”
呼啸的风从窗户缝里吹进来,带着阵阵呜呜的声音,林庭筠闻声一挑眉,不以为意的点点头。
只要萧焕平安回府就好,毕竟那日他出府是来林家做客的,至于旁的人,她揣摩不透,自然也不怎么关心。
心下虽然觉着不对劲儿,却懒得深究。
“还有一件事,三少爷说有人托他给您寄了一封信。”
琼华说着就先乐得开怀,擦了擦手才从怀中掏出一封暗黄色的信封。
将带着体温的信封递给林庭筠时,她才又道:“三少爷说这信是前几日就来了,可他一直忙着给忘了,今早上才拆开看,发现里面还有一封信,写着的是郡主您的名字。”
林庭筠眼底的悸动在昏暗的屋内并不真切,她指尖的颤抖也不甚明显,将信封握在手里,才道:“三哥可知道是谁给我的?”
琼华忙不迭地摇了摇头,笑道:“三少爷还问奴婢是谁给您的,奴婢只说不知道。”
好在他没瞧出温季蘅的笔迹,若不然可要被他取笑一番了,林庭筠抿唇一笑,将信封摆在书案的正中央,煞有介事的观望着。
她等了好几日的回信,竟然早就到了府中,温季蘅也着实好头脑,大概是猜出府中最会护着她的人是三哥哥,而自己又与他甚是亲近,才会出此下策。
当初是自己说,若是让旁人知道自己与他通信,怕是会引人非议,不料他却想出这么一个法子。
外面阴沉的天色都遮不住她眸中的光芒,她凝望了半响,见着琼华和王嬷嬷都不在身边,才顾着勇气将信封拆开。
撕开信封时,惊雷许久的天空终于落下滴滴大雨,打在窗户上噼里啪啦的,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她抬眸一看,将撕开的信封攥在手里,起身走到敞开的北窗边上站定。
屋里有些昏暗,她怕瞧不清或是瞧错了他的字。
北窗敞开着,光线虽然不如焦黄烈日那般清晰,可也明亮许多,跃在纸上,又徒添了些柔和之意。
第301章 字里行间的思念
信封被四四方方的折叠着,规整地让她的心连跳了两下,从尚未拆开的信纸背面能隐约看见里面的墨迹。
她不安分的心跳声似乎跃入耳边,咚咚地响个不停,只觉得浑身上下的血液都快凝住。
林庭筠深呼了一口,纤细地手指似一鼓作气,麻利地将信纸展开,上面一个个黝黑又规整俊雅的字迹雀跃似的映入眼帘。
林家阿筠:
展信如面,忽见尔致信来,欣喜如狂,致吾夜不能寐,愈加思念在长京的日子。
以往只知身负重任,当竭力而为,思乡之情偶尔有之,却不甚强烈,而如今却日日归心似箭。
临川一切平顺,晨起带兵训练,夜里与驻扎的将士饮酒对月,归期不定,离期也未定,一切只待圣上旨意。
见字如面,可阿筠或许不知,此封信书写时,吾臂犹如寒冬腊月中一般颤抖,故此字迹略有扭曲。
灵静庵上虽好,可太过清苦,山下虽好,对你而言又太过复杂,凡事取决与你的内心。
林庭筠读到此处不由笑了笑,字迹没有扭曲,可说话却颠三倒四的。
余下的内容无非是临川的种种,嘱咐她保重身体,盼望归期等等。
满满的三张纸,密密麻麻写一片,通篇读下来,满足又充实,好像此前从他身上得到的慰藉,都从这字里行间传递出来。
硕大的雨滴很快就将后院的地面打湿,林庭筠将信收起来时,外面已下起瓢泼大雨。
低洼处汇成的水流,水从排水沟流出去,后院中央的那棵树被洗刷的翠绿欲滴。
紧密的潮湿感迎面扑来,让她双颊上的燥热渐渐褪了些,林庭筠将信装在信封内,抬步走到旁边的一幅画前。
这幅画是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公鸡,身上的羽毛油光锃亮,仰着脖子俯视着一切。
姿态眼神,无一不在传递着他是领地的首领。
林庭筠睨了一眼,探手从画作后面掏出一本蓝皮的古书,破皱的书页,暗沉的纸张,拿在手里却格外的轻飘飘。
此书里面掏空,只有四周还维持着一本书的外观,她将信封放在里面,复又放回画的后方。
大雨下了好几个时辰,后半夜不知何时停了,林庭筠躺在床上瞪着眼睛,手指一下下的起伏着。
是时候动身回灵静庵了。
眼下万事太平,杜氏的事解决了,皇后娘娘想给自己指婚的事也了了。
而陈锦之自从那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动作,虽然她曾顾虑萧家大老爷萧升,还有那日在顺和茶楼下的人命。
可毕竟一个还远着,另一个并没有线索指向与陈锦之有关。
她翻了个身,房檐上最后一些雨滴落干净了,入耳鸦雀无声,她想自己暂时只能观望着。
所以林家和灵静庵,哪里都是一样的。
回灵静庵的日子自然得挑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好在三日后天就放了晴。
烘烤着潮湿的大地,湿气十足,少了许多炙热,嫩柳好像一夜间发枝,青竹也愈发翠绿。
满府上下一片生机盎然,南归的鸟儿叽叽喳喳鸣个不停,林庭筠从画作后面将古书拿出来,自若地转到前面,交给琼华好生收着。
第302章 离府
宁远侯和城阳长公主等人都在安德堂等着,明媚的阳光只有金黄一片。
林老夫人和城阳长公主都若有所思地望向门外,虽然春光灿烂,可她们的心绪却又有些沉重。
林老夫人眉梢微颤,半响才凝望着前方,拨弄着手中的佛珠道:“阿筠的年岁也不小了,明年也该留在府里好生住些日子,顺便挑挑看,长京内可有配得上的人选。”
众人一听皆露出笑来,城阳长公主更是湿了眼眶,每每送阿筠回灵静庵时,她心里就如同被人剜着一样痛。
她握着帕子垂头抿嘴笑,脸色终不似方才那般沉重,带着期冀地望着宁远侯。
二夫人温氏看着老夫人炯炯的目光,脸上的笑意分外由衷:“如此也就好了,咱们家也算团圆了。”
林三爷和杜氏逢上大雨,在路上耽搁了几日,据说最快也要四五日才能回来。
林庭筠进了门,向林老夫人和父母拜别,又与林二爷和温氏说了会话,准备出发时已差不多晌午了。
林子高特地与人调了休沐的日子,林长远如今正在家中专心准备一个月后的春闱,林锡早就让人备了许多新奇的好玩意儿,在堂屋等着她。
兄弟三人相谈甚欢,林长远更是难得偷了半日闲,说起话来也颇为轻松。
惟独杜贺显得有些落单,自己坐在椅子上喝茶,轻蔑又讥讽的目光瞥了一眼,眼角噙着浓浓的讥讽。
林锡背对着他,若是换作以往他或许还会将杜贺扯过来一同说话,可昨夜小妹与自己说的话还在耳边。
他怎么都没想到杜贺第一次进府时还发生了那么大的事,国安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他懒得理杜贺,心下更是提防着他。
林庭筠进了堂屋先是扫了一眼独自坐着的林双鹤和杜贺,淡笑不语,又依次和几位兄长说话。
林梓桐由嬷嬷牵着上前,奶声奶气地说了几句不舍得的话,听得人心里莫名的心酸。
“大哥和二哥往后怕是没空勤上山,等我的禁足解了,每逢初一十五去看你。”
林锡笑眯眯地让四子将东西交给王嬷嬷,平日里满是风采的双眸也添了几分黯淡。
林庭筠噗嗤一声笑出来,掩面打趣道:“你当拜佛呢,还初一十五的。”
这一笑,沉着的气氛就活跃了许多,林庭筠侧身不理会挠头的林锡,转而冲着二哥林长远道:“听母亲说,你不愿做文史,想考武将。”
林长远点点头,她才又道:“虽然有些意外,可小妹还是恭祝二哥金榜题名。”
继而又侧身对着大哥林子高道:“大哥见过周家姐姐了?听闻周姐姐是个知书达理的闺秀,虽说成亲的日子定在冬日,眼下也正是你们熟络的好时机,代阿筠想未来的大嫂问好。”
林双鹤翻了个白眼仍旧摆弄着自己的指甲,不屑地瘪了瘪嘴,甚至不愿用正眼打量着前方的人。
在她眼里大房和二房的人都是虚情假意,端着一副菩萨模样,实际上跟自己没什么区别。
自始至终,杜贺和林双鹤一言不发,神情淡淡又满是讥讽。
第303章 回庵
林庭筠登上马车,透过车帘又看了一眼宁远侯府的大门,满足地笑了笑。
回来时冰雪尚且未融化,如今两个月有余,到处都溢满春日里的气息,虽然百花尚未盛开,可前方的片片绿荫让人心情极好。
马蹄声响了半日,颠簸得林庭筠睡意连连,若是没有外面春光如许的景色,她当真要迷迷糊糊地睡了去。
灵静庵门前一如往昔,今日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庵里进香的人不多,林庭筠下了马车先去拜佛。
让王嬷嬷和翠竹随着车夫绕道往后山去,卸了东西好早些下山。
林庭筠一身白色绣青竹的褙子,发簪上也只佩一只翡翠玉簪,由琼华扶着往观音殿而去。
路过的姑子见她忙放下手里的活,一面慈和的笑着,一面双手合十问安。
她一一回礼,一路来到观音殿,千手观音以俯瞰众生之态望着林庭筠。
她虔诚地跪在蒲团上,道了几声阿弥陀佛才起身往师太的住所走。
城阳长公主带了许多香火素食,还有布衣棉被,一会马车从后山绕下来到门前,可有得搬了。
师太微微一笑,垂眸道:“多谢施主,路途遥遥,施主还是早些回房休息吧。”
林庭筠来灵静庵多年,相熟的姑子偶尔还能叙叙话,惟独师太寡言少语,年纪不过与家中母辈相仿,却早早了断了红尘,清修佛道。
她自知师太性子清淡如水,也不多做叨扰,绕到甬路上走回后山。
王嬷嬷正在石阶下交代车夫一会儿停在灵静庵门前,把东西堆在灵静庵门前即可,千万不要冲撞了庵堂的姑子。
车夫连连答应,转头冲着林庭筠躬身问安:“如此老奴就先下山了。”
王嬷嬷抱着一个红檀木箱子,摆手又嘱咐道:“回府让人给老夫人和大房报个平安。”
车夫点头应下,长鞭一甩,打在马屁股上,扯着缰绳下了山。
“郡主先去廊下坐一会儿,老奴先去屋里把苫布揭了,收拾干净了您再进去。”
王嬷嬷见林庭筠含笑点头,用帕子将廊下栏杆的灰尘擦干净,又忙捡着柴火去烧地龙,说是要驱驱屋里的潮气。
等着屋里的浮灰抹去,暖炕也烧得热乎起来,林庭筠靠着廊下正昏昏欲睡。
琼华擦了擦手,瞧了一眼外面渐沉的天色,俯身凑到跟前,轻唤道:“郡主。。。。。。郡主,进屋吧。”
林庭筠自然睡不着,懒懒地睁开眼,盯着琼华渐渐清晰的眉眼,展开一抹笑来:“明日咱们还去南山不?”
原是惦记着这事,琼华垂头一笑,她年长些,可有时候觉着自己还不如郡主周全,自觉郡主能深得少将军喜欢是有道理的。
“你休息好了就去,若是今年年中少将军回来探亲,不能说我这个师父教的不好不是。”
她只是寻常一句话,说罢连自己都没在意,搀着林庭筠的手臂欲望屋里挪。
林庭筠起身却顿足在原地不动,饶有兴致的双眸噙着异样的光泽,偏着头望着神色自如的琼华:“是少将军让你来我身边的?教我功夫也是他授意的?”
琼华闻声一激灵,眼眸微转,咬牙想着方才自己怎么回答的,当初教郡主功夫的事分明是诱着郡主自己说的,今日怎么就说秃噜了嘴。
第304章 说漏嘴
少将军这么做是不想强人所难,当初他偶然得知郡主有意习武,让自己来也只是想助推一二。
若是郡主有心就继续教下去,若是怕苦也不强求。
琼华也没想到郡主能坚持住,成日里陪跟前练着,一时就忘了注意,毫无遮拦地脱口而出。
她想到少将军当初的交代,脸色渐渐不自然,思虑了半响,心虚地目光盯着面前的砖地,低声道:“是。。。。。。”
本以为郡主会揪着此事刨根问底,她也做好揽下错误,态度诚恳些让郡主消消气,谁知林庭筠只是微微一笑,转身就进了屋,丝毫没打算深究。
翠竹正坐在箱笼上偷懒,手里打拿着鸡毛掸子,迷迷糊糊地感觉眼皮前的光亮暗了些许,扑腾一下站起身,佯作勤勤恳恳地扫着浮灰。
林庭筠瞧见却也不想多说,抿着的唇角仍抑不住的上扬,她着实没想到温季蘅竟然对自己如此照拂。
坐在暖炕上摸着手腕上的青金石手钏,若有所思地望着外面渐渐沉下的天色。
王嬷嬷在小厨房里煮了两份素菜,并着从府里带来的小菜,一并摆在桌上。
“郡主,这小菜都是老夫人房里的厨娘做的,是顶好的,您尝尝合不合胃口,老夫人说如果觉着好,来日传个信儿下去,再多送点上来。”
桌上放着金灿灿的饼,并着数十碟小菜,在添一碗金丝玉米粥。
都盛在白瓷碗内,不比府里金钟玉盏,却别有一番平淡滋味。
王嬷嬷说罢下意识地打量林庭筠的面色,见她仍淡淡地笑着,才安下心来。
这几个月在府里过惯了锦衣玉食,冷不丁又回到清苦的灵静庵上,难免会有些不适应。
再者郡主毕竟大部分日子都在灵静庵上过着,偶尔回去一次,也数今年待的最久了。
俗话说人参鲍鱼尚有吃腻时,想来点清粥白菜,更何况是一直清粥白菜。。。。。。
林庭筠含下一口玉米粥,放在嘴里嚼了嚼,柔和的眉眼透着难以言说的舒缓。
连着喝了两碗,并着小菜吃了个浑身暖和,才让人撤下。
再院子里消食地走了两圈,又委在窗边盯着浓浓的夜色,南山不同山下,风都要冷些,从窗户缝里吹进来,带着刮过丛林的清香。
周遭安静,了无灯火,她杵着下巴沉凝了一会,吩咐琼华将未绣完的帕子拿过来消磨时间。
油灯罩着瓶子,里面的灯油是刚换了新的,放在炕几上通明一片,衬得窗外愈发黑了。
琼华递过油灯却没走,仍旧站在炕沿边上,欲开口又不知从何开口的模样。
林庭筠捋好了针线,抬眸瞧了一眼,不由笑着道:“怎么了?平日里教我功夫的威严样怎么都没了?”
琼华不语,踟蹰地脚踢着暖炕的隔板,咚咚响了两声,斟酌着开口道:“还有一事。”
她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是北郡王妃身边的丫鬟,可毕竟不是真的,方才不过是关于习武的谎言,就让她心生愧疚,若是身份的事被知道,她可没脸再见郡主了。
几个月的相处,她心里早就把面前这个小姑娘视为与少将军同等重要的人,即使如此又怎么敢又半分欺瞒。
第305章 索性坦白
郡主没因为习武一事而怪罪自己,反而很满意自己说出实情似的,心里不由松快了些。
林庭筠闻声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手中的针线从手帕上穿过,好像根本没在意她说的什么话。
琼华预备今晚将所有的事吐之后快,当然不包括给少将军通风报信的事,她又犹豫了一会儿,倾身坐在暖炕边上,道:“其实我不是北郡王妃的人。”
林庭筠这才抬起头,双眸中顿添了意味不明的探究,如此端望了半响,才从费解中寻得合理的解释。
琼华当初的身份她是猜过的,毕竟年岁摆在那,送给府里的少爷做通房也无甚稀奇的。
可当她抬眸认真打量着面前的琼华时,心底第一次涌上一股莫名的酸意。
半恼半酸的滋味从心底涌上来,冲得她头脑发昏,林庭筠忙垂下头,淡淡地应了声:“我知道。”
她不讨厌琼华,男子有几个妾室姨娘,心仪通房再正常不过,如果是个毫未谋面的人,她宁愿那个人是自己熟悉的琼华。
这种想法从脑海中蹦出来以后,她猛地停下手中的动作,惊恐的双眸盯着眼前绣了大半的帕子。
她一动不动许久,就连琼华都噤了声观察着。
林庭筠被方才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她何时这般厚颜无耻,竟操心起温季蘅后宅之事来。
还想着什么宁愿是琼华!这和她又什么关系?
虽然她对温季蘅甚是心上,也日益存了些好感,可若真说起往后的事,她尚且没那个勇气再嫁。
琼华观察了一会儿,见她不出声才敢继续道:“您不知道,其实奴婢是少将军的人,是少将军派奴婢来保护您的。”
说罢细细斟酌着这句话,哪怕出了口仍旧在回味着,她觉着郡主听自己如此说,必定会觉着少将军对她颇为上心,或许一下子就卸下防备了。
她一直觉着郡主和少将军只见只差那么一丢丢,一丢丢的薄纸而已。
林庭筠不似方才那般反应剧烈,头也没抬,只是低低地应了声。
手中的针线仍旧准确无误地落在花样子的轮廓上,琼华忍不住倾身上前。
郡主怎么对此事分毫不感兴趣?不是应该像方才那般,错愕又惊讶吗?
“郡主,我其实不是北郡王府的奴婢,我是西北军营的副将,是少将军准我离营一年,来长京城保护您的。”
惴惴不安之下,琼华连自称都换成了“我”,就不信郡主听到少将军对她如此看重,还能无动于衷。
派手下的副将离营保护她,这种事情即便从外人口中得知也是要感动的一塌糊涂的。
林庭筠手中的绣架忽地滑落,连着线的针也顺着掉在炕上。
她应声看向琼华,琢磨着她到底说了什么,她不是温季蘅的通房,不是北郡王府的人,竟然是西北军营的副将!是西北军里的女将!
西北军营的副将!
怎么会是岚姨母送来的?温季蘅通过岚姨母的手送了个副将给自己。
她诧异地朝后靠着,毫无波澜的面容上终于露出震惊的表情,硕亮的眸子不可置信地盯着伺候她许久的“婢女”。
“针掉了,郡主您快让开,我给你找找。”
林庭筠怔怔地被琼华推开了些,瓦蓝瓦蓝的眸子见着她绣架捡起来,才回过神问:“你们少将军。。。。。。”
第306章 吐露内情
林庭筠转而又觉着不该这么问,沉凝了一会儿才又道:“那你。。。。。。他。。。。。。”
话在嘴边,疑问也在嘴边,可斟酌了半响,还是不知怎么问。
琼华不是温季蘅的通房,而是他的副将,此事虽然不大,却颠覆了以往林庭筠的认知。
犹如一块千斤重的石头,重重地砸在她心里,激起硕大的水花,久久难以平复。
琼华跪在暖炕上把绣架和针线收好,转眸望着仍满脸疑虑的郡主,见她双眼里似乎还噙着几分束手无策。
的确,林庭筠的确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