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养女后宫升级路-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后胡婵月收到消息后,如受当头一棒,倍觉羞辱,神色恹恹地,着实是打不起精神。
乔嬷嬷心疼她,小声提议道:“娘娘,要不,咱们出手做掉……”
胡婵月摇了摇头,脸上神色晦暗不明,回她道:“不行,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的第一个孩子,陛下定是想要的,他必会暗中派人保护,这豆氏一出了事,他头一个怀疑的就是我。况且我才入宫多久,这后宫里有多少世家的眼线在,咱们布置的人哪比得上她们,这次不就吃了暗亏。邢氏和谢氏最是希望我出手,她们就好抓住把柄,把我也给废了。”
“娘娘,您这个主母真是太难当了!妾当中有两个出身名门的,其中一位还是皇上的母族,光庶子们,就有四个,年岁也都大了,外甥女还不肯跟您亲近。皇上和娘家一心盼着您能早日诞下嫡皇子,可谁能想过,您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该有多不容易!”
胡婵月心中的苦汁化成眼里的泪,慢慢从她脸上留下来,回道:“奶娘,没法子啊,谁让我是皇后呢,皇后,我是皇后,是皇上的嫡妻!不行,我得振作起来,你让家里重新择一位靠得住的大夫送进来,我要好生调理身子,只要生下儿子,我就什么都不怕了。豆氏算得什么,不过是个低下的胚子,她就算生了一只手,能和我生的一个比吗?我诞下了男孩,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到时候,这后宫,便是我的天下。”
作者有话要说:
豆女主这时候怀孕呢,是皇帝登基后第一胎,他肯定会保。
对邢氏和谢氏,能打击皇后,利大于弊,打胎信价比不高,因而不会加害。
伤到的是皇后利益,不过皇后闹了大乌龙,本身根基不稳,她不敢动手。
其他人,暂时没那个实力的。
加上,豆女主,谨慎小心。
所以,二宝还是很安全哒~
预告: 下一章,会有以前的人物出场!
第54章 封荫
皇帝陛下因着豆修媛怀孕之事,心情甚为畅意; 越想越觉得; 给豆氏的赏是不是轻了点,毕竟她给自己生了虎生; 还怀上了登基后的头一胎。不行,还不够,就算为了四儿子,他也得多做点什么。
于是他派人查了豆氏的三代,看能不能从矮子群里拔一个将军出来提提; 结果别说,还真有意外的惊喜。
豆氏一家人中; 竟然还有不止一个功名者,其中最争气的那位; 还是本届新科二甲进士,只可惜没被选拔为庶吉士; 而是下放到平邑武台镇做县令; 其他还有一老一少,一个为秀才; 一个为童生。如此看来,豆氏家里; 还是提拔得上来的。
豆香家本来是大房和二房早就分好家的,不过; 在她走了天运,伺候了楚王爷; 还生下儿子后,大房就知晓他们豆家这是要飞黄腾达了,赶紧又跟二房合了流,两家变成一家。
柴斐直接封了豆香的父亲豆宗华为宣平伯,并授豆磊为翰林院庶吉士。当然为了顾虑大儿子的感受,也封了朱氏的父亲为建昌伯。这两个伯位,都没实权,但有房产、封田和岁禄,不过定的是三代而止。
这对出身卑寒的朱氏和豆氏以及她们的家族,甚至是大皇子和四皇子而言,都是极大的荣宠,土里刨食的乡下人,一跃成了皇亲国戚。
豆氏比朱氏强在,她家里还有出息的功名者,想提拔起来,就容易许多。
皇上晚上又来明光殿探望豆修媛母子,他这次花了大功夫,检查四儿子课业,顺带布置新任务,虎生表现得特别好,对答入流,才思敏捷,他满意之余,又对豆氏另眼相看了几分。
为此,晚间歇息时,心情极佳的皇帝陛下便和豆修媛交流起来,聊起了家常,要知道之前,皇帝陛下都是很直接的开始那些事。
“你可有个哥哥叫豆磊?”
豆香惊讶不已:“是臣妾的堂哥,臣妾记得他这些年一直在平邑当着差事,还在准备着科考,不过自到了燕京入了宫,便没有收到家里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现如何,皇上怎么会提起?”
“他今年科考中了二甲进士,不过是比较后头的位置,没有点到庶吉士,指派回家乡了,朕已特许把他提拔入翰林院。”
这意思是,豆磊和张引娟,是要到燕京来了?
“朕还封了你父亲为宣平伯,在燕京赐了宅子,你的亲人们应该很快就要过来。”
这下全家都要到燕京来了!
豆修媛明白这是大恩,赶紧跪下来谢主龙恩,皇帝现在哪舍得她下跪,赶紧扶起来,回道:“朕不在的时候,也不好让你们见家人,想必你们都甚是想念,朕也不是不开明的人,等今年到了女儿节,就恩准你们家人入宫相见团聚。”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豆修媛大致摸清了皇上的脾气,晓得今晚该是表表衷心的时候,她贴上他的胸膛,迎合道:“陛下这样煞费苦心为臣妾和四皇子着想,臣妾真是感激不尽。”
柴斐换了手的位置,把她搂在怀里,回道:“瞧你说的,他是朕的儿子,朕不帮他,谁帮他。况且你生了他,如今还有了孕,给朕立了大功,朕自然是要加赏你的。毕竟是皇子外家,也不能差太远,朕总要扶持一把。”
豆修媛嫩指纤纤,抚摸着他胸口,抬头瞧他,眉扫春山,眸含秋水,含情脉脉,声音甜甜,燕语呢喃:“皇上,您真好,臣妾今日真是欢喜极了,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道该怎么谢您才好。您让臣妾有了虎生,还有这个孩子,还封荫臣妾的家人,蒙您宠幸,实属臣妾此生之大事,臣妾愿衔草结环,报答陛下恩德。”
皇帝陛下面上虽然端着,其实心里受用得很,豆修媛虽然怀有身孕,不过也不妨碍她用其他方式,好好“感谢”自己的男人。
反正今晚皇帝陛下安置时,也挺满足的,不过嘴上还要叨念着:“都有孕了,还不收一些。”
刚累完的豆修媛听了这话,火气一下子就冲上来了,她怀了孕还伺候他,让他舒服了,他竟然还叨叨这些。他要不是皇帝,要不是虎生的亲爹,要不是封荫了她的家族,她才不费劲讨好呢。
她这胎本身怀的辛苦,这下正好,怀了孕的豆修媛脾气波动有些大,胆子也肥起来,回答道:“臣妾知罪,以后再也不敢僭越。”说完,就翻过身睡了。
装过头的柴斐有种吃瘪的感觉,过了半响,等豆香都快睡着了,迷迷糊糊间,才听他回了一句:“其实稍微僭越一些也无妨。”
豆香又爬回到他怀里,马上就被搂紧。她心里想着,那就再多辛苦些时日,等她再升上去,再高点,再强点,能够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们。
继小胡氏乌龙,豆香怀孕晋升之后,宫里就没什么新鲜事了,毕竟现在皇上还没有大选,后宫里的人尚少,也翻不出多少花样,不过就是小胡和邢谢两边的小摩擦,也大多限于口头之争。小胡氏总算是顶住各方压力,自己立了起来,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从办事官人的成效来看,胡氏女还真有一手。
后宫的风向又变了。
承风殿在大皇子搬出后,皇上就鲜少踏及,跟冷宫也差不离了。皇后的恩宠并未减少,仍就是每月五天,还是夜夜留档。慎贵妃娘娘后来居上,每月也有五日,且留档的次数逐渐增加。
其余三位娘娘,包括有孕的豆修媛,都长了一天,现在都是四日,不过皇上在这三位处,留档的次数,却越发的少了。
豆修媛也就算了,她怀着孕呢,可邢贵妃娘娘的谢惠妃,却龙恩渐少。谢冉倒好,邢洛妍却受不了了,心里对小胡氏以及李氏,都多有嫉恨,每次请安,总要挑些她们的错处,发泄点气出来。
就这样过了两月,到了显光二年的元月,皇上收到了一封来自关隆宸元隐寺的信函,写信人当然是宸元师太胡婵云。
宸元师太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呢?自然是为了她的宝贝女儿,安康长公主柴妧。
原来三月八日,就是柴妧的生日。
宸元师太虽被陛下恩准,可与长公主互通书信,却无法陪伴女儿左右,为她操持准备,只能写信提醒自己的前夫:咱们的大女儿的十三岁生日就要到了,我这个亲娘不在身边,万事就要嘱托你这亲爹来办,千万不要让我的宝贝女儿受了委屈。
虽是这个意思和目的,不过信上面可不能这般写,跟柴斐做过十几年夫妻的原配大胡氏非常懂得讨好这项技术活。
她先是在信里大大夸赞吾君圣明,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可贵精神,描绘了国泰民安的美好现景,浓墨重彩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他的思念与爱慕,还关怀了他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顺带还情深意重地关心了一下他那四个儿子,尤其还特意表达了对虎生的想念,连带着还夸了豆修媛,嘱托她要好生养胎,平安诞下子嗣。
最后才轻描淡写地写出了自己一切尚好,只是抑制不住地想念陛下和女儿安康,想着女儿就要过十三岁生日,母亲不能陪在一旁,还期望您这个做父亲的,能多照顾些,还提醒了前夫,女儿如今是大女孩,可以相看起对象了。
皇帝陛下看到这样的信会如何,他肯定是非常感动的,他本来就对大胡氏愧疚,至今还时常会念起她的好,收到这封信后,他独自一人在书房内坐了良久,最后叫人进来时,便下了令,进封柴妧为关隆安康长公主,并把今年原来三月十二的女儿节改成三月八日来过,这一天是他长女十三岁生辰及加封礼,自要收到与神女一样的祝福和庆贺。
刚办完新年大贺的皇后娘娘,又接到了新任务,大办女儿节,庆贺安康公主生辰与加封礼。
就算她的长姐胡婵云并未在信中提过她一句,未帮她说一句好话,小胡氏也十分清楚这个活,她非得办好了不可。
为了表现对继女兼外甥女的重视,以及对办好这事的决心,皇后娘娘还特地在次日的请安早会上,和众妃一起探讨了此事,连已经显怀的豆修媛都被请了过来。
这次早会,后宫诸人难得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大办,绝对要大办,办得越热闹越好,最好能借着给长公主挑选夫君的机会,给办个盛大的群芳宴,最好能把大梁国的适龄贵女们都给安排着嫁了,潜在的敌人,还是能消灭多少,就是多少。
皇帝知道了此事,也甚为赞同,因自他登基之后,那些簪缨世家,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就一直催促着他进行大选。
这群狡猾的家伙,他打仗时,怎么没奔着做他岳家呢。等天下大定,他荣登大宝,一个个就冒出来锦上添花,都想得美!
他可不是宝应那个没用的废物,什么时候大选,选什么人进来,只能是他一人说得算,想快点进来,他就偏偏吊着。
群芳宴,甚好,最好能把魏晗和赵泓那两个厮给推到火坑里,瞧他俩那副无事一身轻,自在且逍遥的模样,他就很是不爽,不痛快啊!
五年后魏晗还是越侯,显光登基后,想封他做越国公,被其婉拒,反而替他的小侄子求了封荫,柴斐敬魏氏满门忠烈,只剩下两个男丁,就特封魏晗侄子魏霄为英侯,魏家一门两侯,且都未婚配,实在是抢手的很呐。
皇上还想封赵泓为安国公,也被赵泓以“功不及魏侯,不敢致国公”给拒了,皇上特封他为归义侯,义侯亦是单身,行情也特别好。
动乱五年余,豪门贵族们未嫁的女儿特别多,但合适的夫婿却不多,可谓是僧多粥少,能进宫侍候皇帝,当然是光耀门楣的喜事,但要是能嫁给魏侯这样的美男子,义侯这样的新贵,也是极好的归宿。
所以当皇后娘娘下凤令,邀请天下贵女奔赴燕京,参加安康长公主的群芳宴,并透露此次宴会不仅会有王孙贵公子、新科才子们参加,连魏侯、义侯也会现身时,收到了史无前例的热情欢迎,小胡氏还因此被那些贵妇主母们大为夸奖了一番。
一传十、十传百,不肖多久,全大梁的高门贵户,都知道了此事,收到邀请的,赶紧带着自家如花似玉的姑娘小姐们,来到燕京参加这群芳宴。
豆修媛的家人,因着皇帝的封荫,已经收拾好了物件,处理好家产,早大伙儿一步,正在前往燕京的路途上。
第55章 相见
在大梁,三月的女儿节; 又称神女节; 是祝福女儿平安健康长大的节日。在民间,要是闺女长到十三、四岁; 想相看人家,父母便会在女儿节这日,给闺女添置一身新衣及一套新头面,让闺女打扮得漂亮鲜艳,带她去神女庙里祈福。
而那些已经成年尚单身且想要姻缘的青年们; 便会托着家里的女性长辈们领着,去神女庙廊外; 露露脸,显显本事。
姑娘则躲在庙房里偷偷瞄这些汉子们; 遇到合眼缘心意的,就让父母打听下男子的姓名和身份; 要是真合适; 就私下里偷偷见上一面,姑娘会送件信物给男子; 男子要是收下了,就是满意的意思; 意味着后面挑个吉日,就会去提亲。
不过这样成事的; 总不算多,还是父母亲戚介绍; 媒妁之言定下的更多些。但父母也不会全然不顾女儿感受,在定下之前,总要寻一个机会让男女双方相个面,要是女方满意,还是送信物,一般都是荷包、香囊、手绢、首饰之类,男方要是收下了,那这门亲事,就算做了数。
演变到后头,也有些孟浪的少爷小姐们,私下定情时,也必先交换个信物。
平头百姓的姑娘不忌讳那么多,这高门大户的小姐们,可要稍稍计较些。
谁家要是有小姐到年纪了,就会在女儿节那个月份,挑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在家里摆个芳宴,请几个看得过眼的后生到家里,由家里的男人们招待着,一起赏个花,品口茶,做做对子,吟吟诗。
小姐们就在不远的地方悄悄相看着,要是挑上了人,就会趁男子独自一人时,前去交换信物,算是确定下来。
皇帝挑女婿,那就要更热闹些,摆个群芳宴,把未嫁的贵女们请到皇宫里,陪衬公主,再把全天下单身的王孙公子,青年才俊,都请过来,让他们赛诗,比武,一展雄姿风采。
公主们则和贵女们在隐蔽处瞧着,公主殿下要是中意谁,那就会把自己的信物送到,当然皇帝的女儿,容不得你拒绝,只能跪着受了。
其他贵女们也借此机会,暗暗注意着合意的对象。等赏花令下了,公子们就会钻入花丛,等着盯梢的贵女们前来相会。
要是行情特别畅的男人,还得悠着点,以免被蜂拥而上的贵女们围追堵截,沦落个精疲力竭,颜面尽失的凄凉下场。
显光皇帝至今为止,只得一个爱女,就是安康长公主,柴妧。她生辰又在三月,她年满十三,她待字闺中,这群芳宴不为她办,还能为谁?
群芳一宴百花出,那些未嫁的、想嫁的、恨嫁的大梁贵女们都骚动了,收到请帖的,只要赶的及的,纷纷奔赴燕京。
距上次见面已经过了六年余,张引娟带着豆姜一起跟着明光殿的首领太监丁童,走在鸾宫的宫道上,明日就是长公主的群芳宴,皇上特许她们今日来觐见豆修媛娘娘,想着方才在宫门前,娘娘指派的这位丁公公只点了自己和小姑子的名,家里的婆母、大姑子还有二婶娘的那副嘴脸,以及她们的所托,她就头疼的厉害。真是不明觉厉,娘娘现在可是皇上的修媛,是四皇子的生母,如今还怀有身孕,还能跟以前比吗?
连她心里都有些害怕和不安,想到这儿,她又瞧了瞧身旁的小姑子,见人一副淡定从容的模样,心里感叹,要是都能像豆姜这样,那她这位当家主母,该省多少力气。
刚见到殿门,就瞅到门前方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张引娟不需要多想,就知道那肯定是夏月仙在等她们。
走近后,张引娟渐渐看清了月仙姑娘的模样。
她还是那般好看,明媚妖娆,美不胜收。只是气质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全不见丝毫浮气,内敛得紧,有股皎如秋月的感觉,与之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夏月仙才堪称绝色。
只是见她梳的还是双环,并未挽发髻,不像是服侍过皇帝的模样,看来,显光皇帝果真如所传的那样,不好美色,自制自持。
月仙笑着迎上来,双手各挽住两人,亲切道:“娘娘从早上起,就等你们呢,问了不下三次,总算是盼来了,大少奶奶和姑娘快随我进去吧。”
而此时,内室里,豆修媛正在跟儿子交待他外祖家的情况:“你外祖母也就是娘的母亲,在生产娘之后,就去世了,你外公后又娶了一位太太,她又生了一女一子,就是你小姨和小舅舅。唉,你小姨也不知道定亲了没,都十九岁了。”
豆香已经怀胎近七月了,肚子正是在疯涨的时候,这孩子比虎生当年还要闹腾,经常在里面动弹,每每都能吸引住柴虎生的一切注意。
此刻他正拿头抵着豆香的肚皮,没回应他娘的话,惊喜地称道:“娘,宝宝又动了,动静真大,好有力气,一定很喜欢我呀。”
豆香心想你娘可是再清楚不过,事实上胎动频繁,她都习惯了,继续对儿子叨念:“你外公的堂哥,也就是娘亲的大伯,又有一子一女,就是你大舅舅和大姨,他们都已经成婚,你大舅母还给你生了两个表弟呢。”
柴虎生惊奇地快要跳起来:“娘,你的肚皮又撑起来了,瞧,这次是小拳头!”
豆香无奈地推开了他的大脑袋,温柔地安抚起肚里的孩子,小家伙还真就静了下来。
其实她总感觉肚子的孩子,不是很待见哥哥,每次虎生一来贴肚子,小家伙就闹起来,不是给拳头,就是踢小脚,可儿子还偏偏以为那是在欢迎他,更喜欢跟小家伙亲近了。
她捏捏儿子肉肉的脸颊,问道:“虎生,娘说的,你都记住了吗?”
“这次来的是谁呀?”
“你大舅母和小姨。”
“记住了,再让我摸摸。”
“好了,今天够久了,明日再摸吧,等会儿记得要叫人呐。”
柴虎生点点头,坐在他娘身旁,眼里还有对肚子里宝宝的依依不舍。直到张引娟和豆姜进来,朝豆修媛和四皇子行了礼,虎生这才转移了精力,盯上了她们。
豆修媛语气里含着轻快和欢喜:“都是自家人,无需多礼,快起来吧,赐座。”
屋里伺候的只有沈嬷嬷和月仙,她们紧跟着扶了两人坐下,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茶点心。
张引娟这才抬起头看豆香,尽管心里已预先,可还是被她惊艳到了,雪肤花貌,香娇玉嫩,光艳逼人,使人恍惚间怀疑起,她原先就是这般美貌夺目?怪不得月仙这样的美人在侧,也能被遮住锋芒。
“大嫂还是风采依旧,明丽照人。”
“不及娘娘万分之一,娘娘而今身子重了,可还安好,反应大吗?”
“本宫和孩子一切都好,家中无需担心。”
两人问候了几句,张引娟又端详起豆修媛身旁的四皇子,见他天庭饱满,秀眉之下的大眼睛,乌黑的眼珠神气地转来转去,闪动着聪慧的光芒,活泼可爱的小模样,让人不由地喜欢起来。
虎生见她在瞧自己,甜甜一笑道:“舅母好呀。”
张引娟马上就想起了自己的一对儿子,慈笑着回道:“四皇子万安,祝您福寿康宁。”
柴虎生又盯着豆姜瞧起来,然后他愣住了,摸了摸头,还皱起了眉毛,豆香看了儿子一眼,像在问他怎么不叫了。
豆姜帅先打破沉默说:“姐姐,四皇子长的倒不是很像你呢。”
“他长得更像陛下。”
虎生吸吸俊挺的小鼻子,回豆姜道:“你也不像娘亲。”
而后柴虎生和豆姜开始对视起来,眼都不眨一下。豆姜先忍不住大笑起来。
虎生有点淡淡的不爽,他指着豆姜问娘亲:“娘,这位是小舅舅吧,小姨没来吗?”
豆姜的笑声嘎然而止,又跟柴虎生对视了起来。
屋里,豆香、月仙还有沈嬷嬷都认真地打量起豆姜,身子是比以前张开了,玲珑有致起来,只是这脸也更加俊了,英俊的俊,肌肤上隐隐有光泽流动,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加上她身如玉树,一举一动带着一股风流韵致,这要是真换了男装出去,怕是要勾起姑娘们春心萌动的。
想到此处,其余人都笑了起来。
豆姜实在受不了,一把上前抱过柴虎生,搂到自己怀里,使劲香了香,亲热道:“虎生怎么能这般可爱呢,快让小姨好好疼疼,我可稀罕你了。”
柴虎生用力瞪起她,严肃的小模样,让豆姜的心都化成了水,心啊肝的,又亲了上来。
四皇子挣扎起来,结果发现他小姨的力气还不小,他向娘亲投了求助的小眼神,奈何豆香正集中精力和张引娟话家常呢。
他只好继续怒视豆姜,发现这个小姨笑起来灿如春华,黑玉般的眼睛散发着浓浓的暖意,让他怎么都讨厌不起来。
他就鼓起嘴,窝在她怀里,吸吸了气,发现跟别人的味儿都不一样,是淡淡的香草味,好闻的紧,嗯,抱的也挺舒服。
好吧,最后柴虎生妥协了,安稳地坐在豆姜怀里,听她们说话。
第56章 恨嫁
张引娟对豆香讲起了家里发生的事:“自您来了燕京以后,相公考上了进士; 授了武台镇县令; 小叔子豆鑫也考上了童生。全托了您和四皇子的福,皇上封了二伯宣平伯; 全家受惠,一起搬到了燕京,住进了宣平伯府,相公也去了翰林院就职。
“也是哥哥和弟弟争气,以后本宫和四皇子; 还要仰仗娘家人照拂呢。哥哥和嫂子一向稳妥,做事也牢靠; 本宫最是放心。不过,燕京到底不同平邑武台; 万事更要小心谨慎,切莫让人抓住了把柄。”
豆香停了停; 又继续道:“鑫弟那里; 还需哥哥和嫂嫂费心,督促他刻苦读书; 还是要像哥哥那般,在科考上拿出成绩; 这样才能谈后头的事。能有两位科举出身为官的娘舅,相信四皇子读书也会大受鼓舞; 以后才能更有底气。”
张引娟如何不明白她的意思,忙答应道:“娘娘; 您就放心吧,小叔那里,全家都盯得紧,定不辜负您和四皇子的期待。”
豆香又朝月仙示意,等她把礼物交到张引娟手里,才说道:“自大郎、二郎出生后,我这个做姑姑的,也没见过一面。我记得两小子,也就比虎生小个半年,该是长得差不离,虎生如今也开了蒙,皇上赏了好些笔墨纸砚,他也用不掉这么多,就送给表弟们用用,也是四皇子的一点小心意。他俩虽小,可也要开始教起来了,四皇子以后还要帮手呢。其他人的礼,本宫另外都备好了,等回去时,再让月仙送送你。”
这话一出,张引娟心里立下活络了起来,她提到自己的双胞胎儿子,满脸都是抑不住的笑意,不过嘴上却说道:“他们两个呀,可没四皇子长的精神,不过也没生过病,相公亲自给他们启的蒙,得了四皇子送的礼物,以后更会用功读书的。”
豆香满意地点点头,说了这么多话,她也有点饿了,就在沈嬷嬷的伺候下,用了些点心。
张引娟又想起什么,欲言又止。
豆香给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直说。
张引娟也没犹豫多久,就交待道:“娘娘,大姑子豆英她也跟着来了燕京。”
“本宫记得她不是嫁到了平邑的一户殷实人家里,怎么不留在夫家相夫教子,跟过来做什么。”
因是自己丈夫的亲妹,张引娟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开口。
豆姜帮着说了:“英姐的丈夫很能干,虽没有功名,却在平邑当着小吏,家里日子好着呢,英姐却瞧不起他,觉得自己能配个更好的。等父亲被陛下封了宣平伯,她就干脆抛夫弃子,回了娘家,说是要和离,硬是跟着来到燕京,想在这里找个更好的。”
豆英甚至还想跟到宫里来参加这群芳宴,不过,这话连嬉皮的豆姜都说不出口,张引娟更觉丢人,当然也不会提。
豆香擦净嘴唇,又漱了漱口,冷漠又威严地说道:“咱们豆家没有和离被休的姑奶奶,她要是觉得夫家不好,实在过不下去,就送到庵里伺候佛祖去吧。本宫丑话说在前头,皇上给了咱们豆家恩典,那是他对四皇子的慈爱怜惜,不是给有些人作祟的。谁要是在外头坏了四皇子的名声,给他抹了黑,就别怪本宫眼里揉不得沙子,容不下她。嫂嫂,以后这豆家的内事,全由你一人做主,这外事,就由哥哥来定,实在做不了主,就传话到宫里来,本宫来定。”
张引娟得了豆修媛的号令,心里反而畅快了,那个不知深浅、愚昧无知的大姑子,她早就想送回去了。这下娘娘一发话,看谁敢多废话,就算是婆母和那个心机叵测的二婶又能翻出什么花浪。
此时,一旁的柴虎生和豆姜玩起了打手心,豆姜可没让四皇子,还时不时地逗逗他,反倒让他起了兴致,两人玩得越加欢快,响声也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豆香嗔了他们一眼,问豆姜道:“自我走后,你的亲事定下来了没有,都十九了,还玩性十足,没个大姑娘样。”
这话可戳中了豆姜的痛处,她终于不跟四皇子闹了,放他回娘亲身边,而后叹道:“还没呢,姐姐,我的情况您也知道,我也想嫁,可是,唉,不提也罢。”
豆姜妹妹从懂事开始,就想做个淑女,最希望的事,就是自己能越长越女人,尽早找个好男人嫁了。为此,她真心努力过,可总是事与愿违。
人越来越俊了,经常被错认性别,甚至还有姑娘给她送过定情信物。性子嘛,她试着改过,可是最后还是受不了,顺应了本心来行事。嫁人嘛,她跟豆英那个眼高手低的不一样,她真的不挑啊,只要人品好,家里有房有田,以后能养活地起娃娃们就成。本来,她行情好的很,要找个这样的丈夫也不难。
结果,十三岁那年,姐姐去于家做养女,她也被于大户和戚氏收成了干女儿。
那时候,她娘对她的要求,就不一样了,明显较前提高不少。
那一年,姐姐得了泼天的运势,伺候了楚王爷,还争气地坐了胎,被楚王带回了关隆,后来还一举得男,给楚王生了个儿子。
到后来,她们豆家在平邑都出名了。
这次不光是她娘了,养父养母也起了劲,特地给她请了些厉害的师傅们,励志要把她培养成一位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她也想成为这样的人,所以人生中最美好的五年,都是在认真学习,每天都有学不完的课程,读书写字,琴棋书画,刺绣烹饪,还有规矩礼仪,全都一股脑儿地灌进她脑子里,可惜被灌过了头,有些学而不精。
这些年,她多次提过,年纪到了,可以嫁人了,可家里还有于家都让她再等等。
等什么,当然是等楚王得天下,做了皇帝,她姐姐成了娘娘,家里成了皇亲国戚,再把她装装矫饰一番,嫁到高门去。
可她觉得好笑,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