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光艳-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
  许惊华眼眸下移,她心口似乎插着一根锋利无比的小银箭,身旁围着几个发须皆白的御医。
  终于少年的脸转了过来。
  许惊华瞪大了双眼,泪眼模糊,她嘴唇动了动:“凤璟书……”
  心口是翻江倒海的疼痛,许惊华终于哑着声音喊了出来:“璟书……我心口好痛……”


第139章 番外(七)
  夜里,许惊华高烧不退,等凤璟书得了定国公府消息匆匆赶到时,她已经烧得整个人都迷糊了,只知凭着本能扯着凤璟书的袖子,梦里哭得整个人都开始抽搐,然后以最没安全感的姿势蜷缩成了一团。
  当时凤璟书面色沉得厉害,眸光更是带着冷厉扫了定国公一眼,便让战战兢兢跟着他的御医给许惊华看诊,自己一掀袍子,大马金刀坐在了许惊华床榻前的小绣凳上。
  凤璟书也顾不得他被许惊华强行和离,就这般一动不动坐在许惊华榻前足足守了三天三夜,在这期间更是亲力亲为照顾许惊华起居。
  等到第三天的时候,这事儿也不知怎么的传到了定国公夫人林氏的娘家耳中,林府上的老太太得了消息,那日连夜要赶来,看着外孙女。
  不想直接被大皇子给一句话拦在了许惊华的院子外头,本还被秘密关押在定国公府里的林国公夫人,当夜便被人给秘密送到了极为偏远的庄子上去养着,至于后头是消了身份,还是与定国公和离,这都不在凤璟书的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这林氏,这一辈子,至少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出现在许惊华眼前的。
  终于到了第三日傍晚,许惊华带着隐隐的哭泣声,她整个人从沉沉的梦里头醒了过来,她一睁眼便泪眼模糊的看着离她极近的大皇子。
  而后,许惊华用尽所有力气,顾不得四周丫鬟震惊的神色,迅速扑到凤璟书的怀里头,嚎啕大哭。
  脸上神情足足沉了三日的凤璟书,这一刻终于柔和下神色,他小心抬手,轻轻拍了拍怀中姑娘瘦弱的肩头:“可是梦里谁欺负我家华儿了,哭成这般模样,待会子老夫人瞧见了可要笑话你了,成了亲的人了还这般哭鼻子。”
  这话凤璟书不问还好,一问,许惊华更是泣不成声,她死死的扯着凤璟书的衣襟:“当年的事,你为何不早早的就告诉我。”
  凤璟书抬手揉了揉姑娘湿漉漉的眼睫:“不过是些不好的东西,这忘了便是忘了,若是让你知晓你定是心里头难受,我也没想着要用当年救你一命的恩情,胁迫你嫁我。”
  这估计是凤璟书身为皇子,刻在骨子里的骄傲和尊严,当年远去西北,本打了一辈子安于西北的念想,至于成亲生子,这也是他从未想过的事情。
  然而命运兜兜转转,当年他随手救下的,病弱得像猫儿一般的姑娘的小像被宫人同一册子汴京贵女的花名册都一同呈到了他眼前。
  他当时就想是着了魔一般愣愣的看着画中的少女,哪怕十多年过去了,他依旧一眼就认出了她,眉目好看的紧,只是比起当年娇娇软软的稚气,如今画里的姑娘,不经意间眉目间刻着一股子疏离冷意。
  不知怎么的,凤璟书当场便裁出那张小像,让人快马加鞭送回汴京城。
  而后……
  这桩婚事自然顺利得有些令人出乎意料,偏偏谁也想不到这场如意婚事会以大皇子妃和离告终。
  当初会同意和离,凤璟书原是想着姑娘家闹闹,总归哄得好的。
  此时,凤璟书觉得就是战场上的一场生死厮杀,也不比得如今怀里人给他一种失而复得的庆幸,他声音有些哑,眼眸略红:“都是我的错。”
  许惊华才忍下去不久的泪意,因着凤璟书这一句话,她又当场湿了眼框,她偷偷的擦了擦眼睛。
  这时候,丫鬟从外间走来,递过刚熬好的汤药给凤璟书,凤璟书抬手接过,把许惊华半搂在怀里,小口小口喂她喝下汤药。
  屋子里,一众丫鬟婆子看着自家姑娘终于恢复了精气神,她们暗地里也是稍稍松了一大口气。
  本以为二人和好,许惊华会被凤璟书给接回皇子府上。
  然而趁着夜色,凤璟书离去,许惊华依旧留在了定国公府上养着。
  至于大皇子妃与大皇子二人好好如此的消息,则是被定国公下了命令,给死死的压了下来。
  这时间一晃,到了景嘉十九年的春天。
  这一年,帝王最为宠爱的平阳公主凤灼华给诞下龙凤双胎,虽然生产那日凶险,但是好歹也算是有惊无险。
  后来安王党派算是彻底在朝堂中被连根拔起。
  朝中叛乱结束,大皇子成了帝位的最热门人选,加上众人心中大皇子妃许惊华已经与大皇子和离,于是后来的几日,大皇子前停的马车,都快堵了他府门前的那一条街。
  马车里坐着的不是各府夫人,就是某些胆子极大的,各府贵女。
  定国公府,许惊华听得外头小丫鬟汇报的笑意,她慢悠悠的坐在外间的窗户旁绣着手里头的花样子,神态动作不紧不慢,那小丫鬟的表情看上去倒是比正主还着急。
  等小丫鬟说的口干舌燥,许惊华还心情大好的推了一个茶盏子给她:“喝口水,润润喉,你这般口才该去说出才对。”
  小丫鬟当下红了双颊,被自家姑娘调侃极为不好意思。
  只不过这汴京城中热闹繁多,许惊华这件事倒是最为津津乐道的。
  但是这热闹也没有持续多久,最终以大皇子亲自上门从定国公府把许惊华给接回大皇子府上而告终。
  至于为什么,大皇子直接解释为不过夫妻间闹闹矛盾,自家娇妻就愿意这般无法无天的宠着,汴京各府只好闭嘴。
  那些前头露出了自己小心思想把自家女儿嫁到大皇子府上的人家,则是赶紧小心翼翼夹紧了尾巴做人。
  许惊华找回了儿时丢失的记忆,凤璟书关于过去,关于长辈间的恩怨也渐渐释怀。
  至于许惊华的身子骨,最后在圣手康老夫人的细心调理下。
  景嘉十九年,寒冬腊月。
  这一年,在先帝凤睿与世长辞的三日前,许惊华诊出怀有身孕的消息,本是已经迷迷糊糊的帝王,难得清醒了半刻。
  他紧紧的握着凤璟书的手,眸光慈爱的看了一眼跪坐在榻旁的许惊华,白发苍苍的帝王眼里含着笑意:“璟书你能想开便是好的,想着璟书也要为人父了,朕这心里头也可以安心去了。”
  三日后帝王与世长辞,在帝王走的那一日,一道遗诏送到了大皇子府,特许大皇子妃不用进宫守灵。
  这个被誉为毫无能力只会守成的男人,他哪怕死前,都给下头的小辈方方面面都想到了,那些日子,许惊华虽然没有进宫守灵,她还是让嬷嬷扶着,对着皇宫的方向深深磕头。
  三个月后。
  景嘉二十年春。
  忙碌了整整三个月的凤璟书终于闲了下来,他看着依旧小腹微微隆起的许惊华,眼里是前所未有的温和。
  二十年前的苦难,十前她红妆十里嫁他为妃,十年之后二人间的矛盾,到了如今抵不过最初的缘分,也许上天注定,二十年前她便成了他的救赎。
  景嘉二十年初秋,大皇子府,也是如今的定北王府,定北王爷凤璟书大喜,定北王妃许惊华给他生了个嫡长女。
  生产那日,定北王凤璟书大手一挥,凡是府中下人皆有赏赐,到了小郡主洗三那日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有人遗憾定北王妃,成婚十年才堪堪给定北王生了个嫡女,也不知嫡子什么时候生得下来,然而定北王凤璟书却是前所未有的开心。
  在他心里头,嫡子哪里比得上嫡女来的贵重,生一个像她的女儿,从小捧在手心里,娇宠万千长大,于他而言那才是一辈子最为幸福的事。
  汴京城中的喜事自然也是一桩接着一桩。
  定北王得了嫡女,走路都是带风的,日日上朝,凡是见着人都要吹上一通自己的嫡女有多么的可爱。
  而平阳公主与驸马离开汴京了一趟,回来时却是把大梁帝千娇万宠的公主给接了回来,这位大梁公主一进汴京城,便被凤灼华给二话不说安排住进了宫里头。
  ……
  五年后。
  景嘉二十五年春。
  新年刚过,外头的春雪还未融化,青绿的枝芽却是从雪下冒出了尖尖角儿。
  宫中一角。
  几个穿的厚实像糯米团子一般的小娃娃,带着一个刚会走路的奶娃娃在宫墙下蹲着,也不知在商量着什么小计谋。
  而不远处,几个宫装贵妇坐在亭子里头,正喝着宫中新到的春茶,聊着家各自家中的趣事。
  只见一个看着还略带些婴儿肥的宫装女子,她慢悠悠的放下磕了一半的瓜子,突然笑盈盈的看着凤灼华道:“平阳姐姐,我可听皇上说,驸马前些日子又被你赶去书房睡了?”
  凤灼华却是抬手点了下另一个蓝衣女子,姣好的脸颊带着郁闷:“华姐姐,是不是我大皇兄又去告密了?”
  许惊华却是噗呲一笑,本是冷清的脸上笑的极为娇艳:“可不是我说的,这事儿你得问问春山,也许是凤初九,九皇叔又去哪儿学了热闹。”
  春山有些不好意思,起身给凤灼华斟了一盏子茶,双颊微红:“殿下,我前些日子听了我们家王爷提了一嘴,却也是不能肯定是她说的。”
  春山在三年前就正式被凤初九八抬大轿给娶进了自己的王府,虽然春山心里头一直把凤灼华当做主子,但凤灼华心里头早就把春山当做了姐姐。
  如笑也得了个好姻缘,谁也想不到如笑最后竟然会嫁给定国公府嫡长子许靖宇,成了许靖宇的正妻,更是成了许惊华的嫂嫂。
  这事儿不过要从三年前说起,许靖宇回京,遇着了出门给凤灼华买零嘴的如笑,虽然外头这些年许靖宇成熟了不少,但是有些骨子里的东西却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再说春山与如笑二人,在凤灼华心中本就是如同姐妹,虽然前头定国公府国公爷有些接受不了,但是许靖宇早就走了武将的路子成了大将军,至于定国公府的位置,他当年就说过,离府后让给二房长子,他的而弟弟。
  于是许靖宇自立门户,凤灼华把如笑认为义妹,也倒是成全了二人的好姻缘。
  最终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晏昭廷睡书房这事儿究竟是怎么传出去的,五个女人眸光不自觉看向几个蹲在宫墙底下抠泥巴的奶娃娃。
  几个奶娃娃只觉得后颈一凉,似乎有些大事不妙。


第140章 番外(八)
  景嘉十九年,帝王凤睿薨天。
  景嘉二十年,依据先帝遗诏,三皇子凤景明为储君,三个月后成为大晋新帝。
  新帝登基,本以为朝中会有动荡,然而从新帝登基起始,大晋王朝迎来了百年盛事的开端。
  大皇子凤璟书与定国公府许家大姑娘从归于好,更是在半年之后曾经的大皇子府,也是如今的定北往府,传出定北王妃怀有身孕的消息。
  当然这是后话,在这之前,新皇毕竟刚刚登基,朝中总有些因为顾忌着某些脸面,以为逃过一劫后,变得越发不安分的漏网之鱼。
  就在晏昭廷与长公主凤灼华搬离宁国公府后不久,宁国公府里头发生了一件丑闻,这事儿不紧紧惊动官府,还震动整个朝堂。
  原来在汴京城百姓眼中,清风朗月,且对发妻爱的深切宁国公竟是个不折不扣的情场荡子。
  二十多年前,这位宁国公发妻突然暴毙而亡,宁国公可是在孙家祠堂里头立过毒誓的,除非孙家强迫,否则以他的爱妻深切,这一辈子绝对不会再娶妻纳妾,而发妻留下的唯一的儿子,那时候才不过堪堪六岁的晏昭廷,则当即向陛下请示立了世子。
  后来不过六岁的世子晏昭廷,众人都以为是老国公爷糊涂,才把六岁不过的孩子直接送到西北苦寒之地。
  六岁的晏昭廷被老国公送道了西北之后,时间一久,汴京城中便没了他的消息,渐渐的多数人都把他给忘了。
  然而汴京城中所有人的目光却是集中在了定国公府,那时候还只是晏家长子身份的宁国公身上,不过那些年,这位晏家长子也的确是说到做到,并未娶妻也并未纳妾,就连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也多数以小厮老婆子为主。
  时日一久,他倒是凭借着在汴京城中的好名声,受得陛下赏识,官运亨通一路扶摇直上。
  而远在西北的晏昭廷逐渐长大,明明身体非常健康的老国公却是突然暴毙,晏家长子顺理成章成了宁国公府的国公爷。
  那时候也有人注意到这其中的怪异之处,明明当时晏家长子都没有被老国公定下世子的身份,偏偏那位远字啊西北的长孙得了世子的身份。
  而老国公突然暴毙而亡后,当上晏家国公爷的却是这位晏家长子,也就是晏昭廷的父亲。
  不过当时已他在朝中地位,就算是有人想到这其中的古怪之处,但也没有人想不开,要与宁国公府对立上才是,后来这事儿便是不了了之。
  没几年后,晏国公竟然是在孙家的次次的恳求下,竟然把孙家的庶女,也就是晏国公已故发妻的庶妹给娶进了府中当继室。
  虽然宁国公娶了继室,但是他的院子里,依旧没有妾室,简单干净得都有几分怪异。
  时间一晃而过,宁国公虽然娶了继室,但与继室之间也未曾有过一儿半女,当年的宁国公的作风可畏是权贵中的一股清流。
  后来他唯一的长子晏昭廷回汴京,再后来,长子娶妻,娶的更是大晋国公帝王唯一的嫡女,从那之后,晏家几乎成为大晋四大家族之首,朝中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然而接踵而来,却是安康王凤安勾结外臣,在腊八宫宴那日造反,一时间,全朝上下,反手平日里与安康王府私交甚好的,都不得不夹紧尾巴做人,就怕上头那位天子注意到,虽然不会要人性命,但是丢官罢爵的最责,也不是这种富贵了半辈子的人家能受得了的。
  安王被擒,安王被押送回西北封地,某些小道消息据说囚车被劫,凤安策底失去踪迹。
  就在凤安谋反的事闹得满城风雨的时候,宁国公府上也发生了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事。
  那就是宁国公的继夫人小孙氏在年前怀里嫡次子,然而那孩子生产还不足一年,竟然好端端的就病没了,虽然是早产的孩子,但是国公府那般地方,精贵的养着,却也没想到竟然是养不住。
  而这之后,极会沾酸吃醋的小孙氏,也不知是转了性子还是怎么的,她竟然笑盈盈的开始给后院空荡的宁国公纳妾找通房了。
  依着那小孙氏找通房的态度,可不是闹着玩的样子,燕瘦环肥只要是长得好看的,她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往国公府大房的院子里塞。
  宁国公虽碍于名声忍了几年,但是日日瞧着小孙氏越发人老珠黄后的样子,他想着关起自家的院门,这事儿,只要不是小孙氏闹出去,便不会有人知道。
  既然小孙氏这般上道,宁国公自然把这当做是小孙氏失去嫡子后,为了稳固位置对于他的一种讨好。
  渐渐的宁国公放下了戒心,再加上外头养着的,迟早会被人挖出来,而是他与自己嫡子的关系以及到了不可挽回的边缘。
  宁国公便趁着某一夜,夜黑风高的时候,派了了把外头他藏着的母子,也就是他心头的白元光给悄悄的接进了国公府。
  宁国公自以为得意,掌控了小孙氏,也把控了整个后院,这事儿他先瞧瞧瞒着,等都习惯了,他在一点点的透露出风声才是。
  然而那外头养着的一对母子,进府的第二日,小孙氏趁着宁国公出门上朝,就二话不说,带着丫鬟婆子上去把人给上下一通打扮,直接请到了老夫人崔氏的院子里。
  如今崔氏因着中风偏瘫,半个身子都动不了,只能丫鬟婆子扶着勉强靠坐在床榻上。
  福寿堂里,她一看这一通喜气打扮的小孙氏,崔老夫人当场便掀了药盏子,带着病气的脸色沉沉道:“我这都没死呢,你倒是给我欢喜上了,难道是等着我死了,你便要当这府里头说一不二的女主人了?”
  小孙氏被崔氏摔了一身浓稠的汤药,她也不气,而是拿了帕子按了按嘴角:“母亲这又是在与媳妇说笑了,可是屋子里头那个伺候的不顺心?母亲尽管说便是,媳妇一定再挑选几个母亲满意的,放在母亲身旁伺候着才是。”
  伸手不打笑人脸,崔氏砸了小孙氏一身汤药,她心里头憋着的气也消了打扮了,又看着小孙氏如今笑盈盈的,还一副任由打骂的样子,崔氏也不敢做得太过,毕竟她半边身子都瘫了,就是使尽折腾,估计也折腾不出什么水花来。
  于是崔氏压下情绪,松弛的眼皮器掀了掀:“老大媳妇,你倒是说说这府里头还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喜事?”
  说到这里,崔氏冷笑一声:“空怕出来那对吃里爬外的夫妻得了双胎,就没有什么别的值得庆贺的了吧?”
  小孙氏低头轻笑,却是低头一瞬间,眼底渐渐爬上冷意:“老夫人您又给媳妇说笑了,怎么会没有了,媳妇不争气,这一辈子恐怕是不能给您再添个小辈了,但是阿,国公爷如今却是给您争气了,母亲您听了定是会开心的。”
  老夫人那半边能动的手抬了抬:“难道是你家老爷的后院传出喜事了?”
  小孙氏的眼神更冷了,她心头冷笑,喜事?自从她没了孩子,宁国公日后也别再想和其她女人生个一儿半女的。
  不过这股狠毒,被小孙氏给压了回去,她笑盈盈的看着崔氏道:“母亲,这虽算作是后院有喜呢,但也是比后院有喜来得更大的喜事,母亲知道了准会开心的!”
  崔氏的目光在小孙氏肚子上转了一圈,她心里头可是记得清楚,小孙氏早产伤了根基,日后估计是不会有孩子了,除了这,还有什么比后院有喜能更让她喜欢的?
  小孙氏瞧着崔氏的胃口已经被她吊得足足的,她当下也不让崔氏猜了而是笑眯眯的对着外头道:“还不把两位主子给我请进来。”
  不一会儿,外头走进来两个人。
  一个看着身段婀娜,看着三十不到柳腰弱袅袅的女人,女人一身喜庆的玫红外衣,身上穿金戴玉,眉眼勾人,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人家出生的女人。
  而小心翼翼跟在女人身后的,则是一个看着十岁左右的男孩。
  小男孩战战兢兢,更是畏手畏脚的样子,一看就是没见过什么世面,日日偷藏在外宅养着的。
  看着那一对母子,一时间反应不过来的崔氏皱了皱眉,正要开口训斥。
  这时候,小孙氏突然笑盈盈的对二人道:“欢娘,你还不快带着盛哥儿过来给老祖宗请安。”
  “母亲你瞧瞧,这可是多俊俏的人儿,看那身段、肤色、眉眼,啧啧啧可都是顶顶好的。”
  “欢娘姓柳,是我们国公爷养在外头的人儿,如今她可是早早就给你生了个金孙儿,媳妇听老爷说了,养在外头可都有足足十年了,如今老爷也是想念得紧,才舍得把人给带回府给母亲瞧瞧。”
  “再加上昭廷哥儿又和殿下搬到了公主府上,如今欢娘带着盛哥儿来了,日后母亲也不用担心大房没有孙儿给母亲尽孝才是,这说来可是天大的喜事。”
  小孙氏这话,无异于火上浇油。
  虽然老夫人崔氏的手段一直上不得台面,但是她好歹也是出生于清河崔氏,那可是顶顶有名的世家大族,这种大家族中出来的女人,无论自己手段如何肮脏,也定都瞧不上外头瘦马一类的女人。
  那些女人,在崔氏看来也不过是伺候人的玩意,不作数的!
  却偏偏没想到,她的嫡子倒是越发成器!瞒着她在外头养外室就算了,还养了个一看就是瘦马出生的女人,还与她生了庶子!
  这不是踩着她的老脸,再往脑门上蹬么!
  老夫人当下气得说话都不利索了,她颤抖着手,嘴唇嗡动,却是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来。
  小孙氏眼珠子一转,戾声道:“你们看看,定是欢娘来了,这把老夫人欢喜得,柳欢娘子你还不跪下给老夫人磕头,这事儿也算是见过了老夫人,也算是过了明路,我也不能无名无分让你在府里呆着。”
  欢娘想着前头宁国公私下交代的话,她正要拒绝,不想小孙氏突然道:“我知晓欢娘是心爱国公爷,名利无所谓,但是你不为自己想想,你也得为你家哥儿想想!”
  说道此处,小孙氏突然摁着手帕哭了起来:“妹妹也看出来了,我不争气,是个不会生的,国公爷唯一的嫡子又尚了公主,如今爵位都不要了,直接搬到了公主府上住着,可不是和入赘没什么两样么,日后我们老爷所以的爵位身家,日后靠的可就是你家哥儿了。”
  欢娘作为瘦马出身,她怎么会没有自己的小算盘。
  但是论手段自然比不过小孙氏,论眼力,都被宁国公悄悄藏了十年,就是是一把再厉害的刀,也早就锈了。
  加上日日关在一方小院里,出不得门,消息也不灵通,欢娘这眼皮子自然是浅的。
  她一听当家主母这般说,又凄凄惨惨的一番哭诉,而且大房除了那位尚公主的驸马外,也真的没有其他男丁。
  说来说去,她有儿子护身,又有国公爷撑着,欢娘细细一算计这也的确是她儿子的机会!
  当即她跪下,朝着小孙氏行了个礼,声音柔柔弱弱,娇得能掐出水来:“妹妹全凭姐姐吩咐!”
  “哎,果真是我的好妹妹。”小孙氏当即把眼泪一收,神情无害道,“你虽然有孩子傍身,但也是最后进府的,便先当个妾室,等过些日子,府里头摆了几桌席面后,我再给你提了贵妾的位置,你看可行?”
  想到唯一的儿子,欢娘似乎还不放心,她看着小孙氏小心翼翼问:“那盛哥儿……盛哥儿可要放在姐姐屋子里养着,盛哥儿跟着婢妾习惯了,婢妾……就怕盛哥儿打扰了姐姐的清净。”
  小孙氏用帕子掩着嘴角笑了出来,带着讥讽的笑意一闪而过:“欢娘这是不信任我,你放一百个心便是,孩子你自己院子里养着就是,我可没养过这般大的孩子,我也不会养,你带着盛哥儿安心在府上住着就是!”
  小孙氏这话一出口,柳欢提了整整一日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嫡母不夺她的孩子就好,作为府中唯一的孩子,盛哥儿只要还是她的孩子,这便是她最大的依仗。
  当日,柳欢在老夫人院子里过了明路,便以姨娘的身份在宁国公府住了下来。
  等到下朝后,匆匆回府的宁国公,得了外头汇报的消息,他眼中情绪一瞬间变得冰冷无比,带着杀意,一言不发,走向了小孙氏的屋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小姨母和晏清润就放在宁国公府的番外一起写啦……
  谢谢支持,番外马上就要完结啦。
  等全部完结后,拜托拜托全定的小伙伴在APP栏打分那处,给鹿鹿打个分呀,满分十分哦(疯狂暗示。jpg)


第141章 番外(九…全文完)
  元娘进府,宁国公本不打算给名分,先偷偷养在府中的小院里,然后再慢慢筹划。但令他措手不及,却是趁着他出府上朝这段时间,让元娘给过了明路!
  宁国公怎么能不气,他杀了小孙氏的心都有了,这个可是他偷偷藏了十多年的白月光,本想着不给名分自己护着,自己那拎不清的母亲也不能轻易折腾了去。
  可是如今!
  元娘成了府里头的元姨娘,这不就是羊入虎口,白白送到他母亲和小孙氏手里头折腾么!
  对了!
  还有他的儿子,那个不会跟他抢夺爵位,一切都需要靠他施舍,能被他牢牢把控住的儿子。
  宁国公的心,一下子便提了起来。
  等他进了小孙氏的院子里的时候,却是间小孙氏在老嬷嬷的伺候下,正在悠哉悠哉的喝茶,而元娘呢!
  此时元娘双颊带着羞怯的笑意坐在了小孙氏的左手边,小孙氏也不知说了什么,元娘突然双颊飞霞,羞怯得又娇又勾!
  远远的似乎能把他的魂给勾了去。
  他的元娘似乎许久没有笑的这般好看,顿时宁国公心头的怒气都消了大半,他虽然依旧冷着脸,至少没有当着柳元的面就破口大骂小孙氏。
  “国公爷回来了……”小孙氏眼尖,早早的就瞧见了冷着脸阔步走来的宁国公。
  她当即笑盈盈起身迎了上去:“老爷可是要用膳?”
  宁国公面色依旧有些冷,他盯着小孙氏:“你怎么把元娘给捅道母亲身前去了,你又不是不知是母亲身子骨不好,受不得刺激!”
  小孙氏心中冷哼,面上却是带着笑意:“柳家娘子都被老爷养了这么多年了,这都带回来了,总归要有个名分的!老爷可不知母亲知道后,那是有多欢喜!”
  “再说了,如今盛哥儿也大了,妾身瞧着盛哥儿日后是要继承侯爷的家业的,总得先有个名分才是!妾想着先给元娘过了明路,然后妾身把盛哥儿认养在名下,也算半个嫡出的孩子!”
  小孙氏看着宁国公渐渐带起杀气的面色,她又话头一转:“妾身已经同元妹妹说好了,盛哥儿只是认在妾身名下,但依旧让妹妹自己带着,妾身没有孩子,可带不好,妹妹是个会养人的。”
  小孙氏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大度不说,又没想着要把唯一的男丁抢走,宁国公只觉得自己一拳头打在了一团子棉花花,他就是要找了小孙氏的错处,竟然一处也找不出来。
  而且,盛哥儿日后的确是要继承他的家业的,宁国公一番思量也渐渐放下心来。
  在这之后,元娘在府中过的的确是舒心,小孙氏还给盛哥儿在府中请了先生教习功课,老夫人日日躲在屋子里,都瘫了半边的身子,也不见得能为难了人去。
  加上朝中事务繁多,宁国公与谋反的安王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头尾巴跟得紧,晏昭廷又是个不好对付的,新帝看着纯善,却不想是个手段极为老辣的!
  渐渐的宁国公就变得力不从心起来,他回府的日子渐渐变少了不说,就连在元娘屋子里待的时日也渐渐少了。
  府中二房三房如今更是像个空气般,两房都尽量避免与大房牵扯上关系,如今就算是大房私底下闹得再大,只要关了府门,这事儿外头的人也绝对不会知道的。
  自然这许多事,也被小孙氏把控得死死的,丫鬟婆子根本不敢露出丝毫风声,加上那元姨娘屋子里的吃穿用度,一切开销,小孙氏都是比这自己这个当家主母的规格给元姨娘置办的,大房谁敢说一句小孙氏不好!
  小孙氏这手段,简直就是杀人不见血!
  趁着宁国公在外头□□乏术,便把元姨娘安排在后院的女人堆里住着,元姨娘一没有根基,二又被宁国公这十年来渐渐养废了。
  她没能力自保就算了,何况还带着府里头唯一的哥儿,而且她的吃穿用度,更是让大房一众姨娘侍妾眼红,明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使的绊子那自然是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