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妃造反手册-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江素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只觉得赫连辙出去了一趟回来,是越发的没脸没皮了。
其实赫连辙也没有办法,自家娘子太厉害了,若是不能进步神速,迟早要被她给抛下。在这种紧迫感之下,他自然是飞快的就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并且乐在其中。
“怕是要让将军失望了。”江素道,“至少现在还不需要担心孩子的问题。”
哼,他以为他很厉害么,一次就能有了?
赫连辙闻言也不恼,将人往怀里一搂,一边吻着她的脖子一边含糊的笑道,“既然如此,为夫只好更加努力了。”
随后不等江素反抗,便将人压在了床上。
江素久未承宠,赫连辙又受了刺激卖力表现,所以等到他努力完了之后,江素浑身发软,脑子里也是一片浆糊,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然而这时候天已经亮了,江素还要赶到太极殿去忙碌,只好强撑着起身。
只是到底精神不济,跟李长庚说话时便总是走神。这也就罢了,反正李长庚自己也是心不在焉,并没有发现端倪。然而等到李长庚到后头去胡闹时,江素坐在殿里看折子,听着隐约传来的调笑声、暧昧的喘息声……心里竟然有些不自在起来。
都怪赫连辙,她咬牙切齿的想。
好在她这里的布局就要结束,到时候一定会给赫连辙送上一份大礼,让他措手不及!
接下来江素便加紧了布局的动作。眼看着要进入新年,后宫里也要忙碌起来了,江素便跟李长庚商量了一番,这几日不去太极殿,先将这边的事情忙完了再说。
李长庚自然十分爽快的答应。
不过江素不去之后,他却突然变得非常不习惯。盖因这段时间的奏折大部分都是江素在负责批阅,她十分聪明,轻易就学会了李长庚的笔迹,没有让任何人起疑。李长庚有人负担,自然就更不管这些了。
结果江素这一丢开手,他才发现特别的不适应。就连朝堂上大臣们也觉得这几日做事十分不顺利。
这种不顺又加剧了李长庚对政事的不喜,越发希望找点儿别的事情来转换心情。但江素不许他胡来,没有她做掩饰,李长庚也怕会出事。想来想去,忽然想到已经许久没有进过后宫,李长庚便忽然来了兴致。
谁知道这一去又出了事。之前才刚刚被封为才人的谢婉之在御花园里偶遇李长庚,然后居然胆大包天的给李长庚下了药,就在御花园里成就了好事。这件事却偏偏被前来寻找李长庚的两位老臣撞破,几乎当场气晕过去。
当天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京城,人人都知道皇帝已经荒淫到了这样的地步,百姓失望,朝堂震动。
而就在这个时候,赫连辙的军队兵临城下,发动了兵谏。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了忘记更新的我,蠢哭/(ㄒoㄒ)/~~
☆、第57章 去请皇后
这数万人马就像是突然冒出来的,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等知道的时候,长安城已经被围住了。
虽然城墙高大,城里的兵马也不少,一时半会儿不可能被攻破,但是整个长安城里仍旧人心惶惶,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是在宫里那件事发生之前,大家对皇帝还抱有希望,这时候说不定就尽释前嫌,同心协力的对付反贼了。但是现在李长庚才刚做出这种事,大家正怀疑这样的皇帝就究竟能不能够将国家治理好,不少人都心灰意冷,一时间却也难以疑心抗敌。
于是两边竟然也就这么僵持下来了。
李长庚已经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给吓住了。
在他的一生之中,从来都是一切顺遂。手中的皇权,座下的龙椅能够保证他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即使偶然有些烦恼,也都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
所以要他应对后宫夺宠,朝堂纷争完全没有问题,因为他从小就是看着这些东西长大,并且用心的学习过,又有那么多年作为帝王的经验在。但是战争对他来说,毕竟还是很陌生。
虽然不至于闻之色变,但不知所措却也差不了多少。
如果是跟外族的战争,那么李长庚自然可以依靠下面的臣子们。其中最被他所信任,也从没有辜负过他的信任的人,便是赫连辙。他登记多年,一直以来收到的都是赫连辙的捷报,所以始终认为战争是距离自己很远的事。
加上赫连辙目前还没有到功高震主的地步,所以李长庚对他也没有多少忌惮,始终没在这方面花过多少心思。
谁能想到赫连辙竟会一朝反了呢?
朝中有数的武将,都在边疆镇守,虽然京城里也有禁军,但只能作为日常防备罢了,应对赫连辙的百战精锐,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况且,李长庚虽然在某些事情上拎不清了一点,但毕竟不是蠢货。赫连辙能够带着这几万人马,一路穿州过府、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长安城附近,究竟说明了什么,稍微一深思,就令人心惊。
他有这个底气起兵造反,肯定不知道拉拢了多少人。就连现在的朝堂之中,究竟有多少人还可信,李长庚都已经不知道了。
见他从听到消息之后就惶然的坐在那里,完全没有反应,张吉忍不住提醒,“陛下,是否要着急众臣议事?”
这个当口,不管能不能够想出办法来,但是朝廷却不能一点动静都没有。否则那些原本就在观望的人,说不准见事不对,就倒到叛军那边去了。到时候里应外合,岂不是更加糟糕?
张吉都能想到的道理,李长庚自然不会不知道。他回过神来,“是。你去请……”
然而话说到一半,又不由顿住。这些大臣之中,有几个还是忠心的,有几个还是可信的?找他们商量,当真能够商量出个结果来吗?
这么想着,李长庚出口的话一转,道,“去请皇后过来。”
张吉一愣,但也没有反驳。毕竟近来许多政事实际上都是皇后在处理,别人不知道,他却是再清楚不过,自己还在旁边帮忙整理过奏折呢。
这时候江素之前苦心在太极殿建立的权威发挥作用,张吉也越想越觉得找皇后是个好办法。毕竟赫连将军都能造反,谁知道大臣里有没有心思叵测之辈。万一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打算投降,说不准还会将陛下当做投名状。
皇后跟陛下才是站在一边的。
这么想着,张吉立刻飞奔前往两仪宫。好在两边的距离很近,不一时就到了。
这时候江素正在忙着看布料。她说是要忙年底的事,就不会给人留下把柄,一定要忙碌起来。正好过年了也该给宫里的人做几身新衣裳,索性就让人送了布料过来挑选。
低头忙碌着,外头的事情江素自然一概都是不知道的。反正她多少能够猜到,也就不费劲去打听了。所以听了张吉的话之后,略有些惊讶。
惊讶的是赫连辙竟然能够跟自己配合得那么好,宫里的消息才刚刚传出去,他竟然就立刻发兵围城,这时机的把握实在令人惊讶。
对于李长庚来找自己这一点,江素反倒一点都不意外了。
要是这样都不能让李长庚想起自己,那么自己之前的一番布置,岂不都白费了?要知道,她为的可就是这一天啊!
江素立刻丢下手里的事,跟着张吉去了前面的太极殿。——要是皇朝被推翻了,那么过不过年,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李长庚正焦急的在殿中踱步,见到江素,立刻上前一把握住她的手,“素素,朕该如何是好?”
“陛下别急。”江素放缓了声音道,“为今之计,还是先召集群臣入宫。”
“召集群臣?可这些人之中,不知道有多少已经……”李长庚张口就要反驳。他现在谁都信不过,特别的没有安全感。江素看到他这幅模样,忍不住想起一句话:惶惶如丧家之犬。
李长庚虽然还没有丧家,但也差不多了。
江素,你看到了吗?这个男人,一旦将他拉下神坛,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的男人罢了。甚至在普通男人之中,他也只算是中等的那一类。一帆风顺的时候风流倜傥,装出翩翩公子的模样,引人钦慕,但一旦出了事,就立刻躲得比谁都快,责任全部都推给其他人。
这就是你爱上的男人,薄情,幼稚,愚蠢,没有担当。
“陛下。”她打断李长庚的话,“就算有人要里应外合,现在也不敢做得太明显。但朝廷一定要有反应,这是给城中百姓看的。让他们知道陛下在想办法,没有抛弃他们。咱们还得依靠这些人。”
“好……”李长庚已经失去了主见,听见江素这样说,立刻就答应了,“素素你来安排吧,朕心里慌得很。”
“陛下别着急。”江素道,“待会儿群臣来了,还是要陛下应对。”
说到这里,江素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的道,“臣妾毕竟只是女子,出现在朝堂上于理不合。”
☆、第58章 上朝听政
出于对江素的新人,李长庚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总觉得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江素肯定都能够解决。听到这里,终于回了一部分神,“这要如何是好?朕心里也没个主意,这却不能让他们看出来。”
“陛下放心,”江素安抚道,“臣妾到时也会帮忙,不会让人察觉的。”
“素素要怎么做?”李长庚立刻追问。
江素道,“其实也简单,只需在御座后面加一扇屏风,到时候臣妾隐身在其后,朝臣们自然不会发现。陛下若有无法应对的问题,臣妾可以小声提示。如此陛下自然便能应对了。”
“这个法子好!”见江素安排得这样周到,李长庚自然立刻答应,并且命人去摆屏风。一面又召集群臣入宫商议。
消息送进宫里,又耽搁了这么一阵子,朝臣们自然早就已经知道了,病人正往皇宫赶过来。所以李长庚这里一说要召集众人商议,那边人也差不多来齐了。当下移驾至前面的金銮殿,商议此事。
“陛下,赫连辙狼子野心,此事恐怕早有预谋,还望陛下下旨,命各地兵马前来勤王!”立刻有大臣开口提议。
然而这个提议立刻被人否决了。
倒不是能不能够下旨的问题,主要是这个圣旨就算下了,赫连辙也不可能让他们放出去。他匆忙起事,打的本来就是一个时间差,在各地军队反应过来之前,拿下长安。只要成功了,到时候那些准备勤王的军队,自然要三思而行。
因为第一个提议就没有通过,所以朝堂上一时也喧哗起来,吵得李长庚头疼。江素趁机低声道,“陛下,问计。”
李长庚立刻挺直了身体,以眼神示意张吉。张吉连忙上前道,“诸位大人请勿喧哗。”
“朕知道诸卿也只是忧心国事,只是当此之际,还是应当同心协力,应对外敌才是。不知诸卿可有什么好的提议?不妨说出来共同参详。”李长庚道。
场面话他说得极好,大臣们也安静下来,各自思索。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想出来的办法也十分有限,见众人又有喧闹的趋势,江素才道,“陛下,派人出城。”
李长庚便咳嗽一声,目视群臣,“朕以为为今之计,还是先派人出城,询问叛军的目的才是。不知哪位臣工愿为朕分忧?”
叛军已经围了城,但是大家还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什么来的。
虽然说他们打出了“君王昏庸无道”的旗号,但其实仔细想想就该知道,这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借口,毕竟那件事才刚发生几天,但赫连辙的军队却是早就已经到了。
既然如此,总得先要弄清楚赫连辙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看看是否有转圜的余地,然后才能往下谈其他。
当然,想法很好,但事实却是,根本没有大臣愿意在这个时候冒险出城。
所以这一天商议结束,最后也没有拿出什么有用的章程来,只能命令禁军把守好各处,不要让叛军钻了空子。
好在江素的目的也不是真的打算想出个办法来,不过是要让这些人知道危险和困难罢了。
所以面对心情不妙的李长庚,她也只稍稍安慰了两句,“陛下莫急,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想来过几日,众臣便能推举出出城谈判的人选了。”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反正总要有人去的,所以这件事推来推去,最后选定了礼部一个没有什么背景的小官员。
结果这人去了之后,回来的只有一颗人头,并赫连辙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主要意思只有一个,居然用这样一个小官员来糊弄他,他很生气!
如此看来,势必要派遣一位有资历的大臣了。
在这件事情上,江素并没有插手,而是让朝臣们各自推诿。
赫连辙多年不在京城里,大多数大臣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只知道凉州时常有捷报传来。而现在他一回来就举旗造反,又干脆利落的杀了一个使臣,更是建立了十分凶悍的印象。
明知道是送死的事,自然不会有人愿意去,这一次比上次拖了更久的时间,但大臣那里始终没有商量出个意见来。
江素便是在这个时候站出来的。
朝臣们虽然心中有些怪异,但是对于江素参与政事,并没有表露出反对的意思。
这主要是因为,在大周朝的历史上,君主年幼,所以太后听政的事也不是没有过。再加上如今情势危急,京城被围几乎是无解的状态,这时候也就顾不上去计较这些了。若是皇后真的能有办法,他们也不会阻拦。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人跳出来,不过不等江素说什么,这些人已经被众人联手按下去了。
江素对此十分满意。那些顽固守旧派,这一次就能够将他们都清理出朝堂,接下来自己的打算才能够顺利的实施。
等到朝臣们都接受了这一点之后,江素便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朝堂上。
她跟李长庚并坐在御座上,接受群臣的朝拜。然后听着大臣们的议论,不过听来听去,还是那些车轱辘的话,并没有什么意义。
“诸卿,如今叛军围城的时间越来越长,虽然长安城内储备的粮食和物资不少,可以坚持数月时间。然而如今市场上粮价飞涨,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都开始收拾东西,要求朝廷开放城门,让他们出城。长此以往,恐怕乱象将生。”江素开口道。
这是她第一次,不是以李长庚的口来转述自己的意思,而是直接对大臣们开口,但江素表现得非常从容,说出口的内容,也一针见血。
真正的危机不仅仅在城外,同时也在城内,不可不防。
☆、第59章 本宫愿往
如果长安城里真的乱起来,恐怕不等叛军攻进来,朝廷就要被推翻了。
对于大家来说,这是更加迫切的事。
众臣议论纷纷片刻,有人出言询问江素,“不知皇后娘娘可有办法化解此事?”
不是说皇后有办法,所以才上朝听政吗?既然如此,就让她来解决吧。大臣们干脆利落的将皮球踢了回来。
江素并不在意,她淡定的开口,“依本宫看,此事的症结所在,还是城外叛军。只要能够化解此事,百姓们有安稳日子过,自然不会想要离开,也会恢复对朝廷的信心。”
她这番话引来了大臣们一阵议论。毕竟她说的其实都是废话,道理所有人都知道,漂亮的话谁都会说,但是怎么解决叛军?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现在大家连派使臣出去都不敢,更别提其他了。
江素见状,抬手在桌上敲了敲,“诸卿不要着急。要解决叛军之事,首先是要知道他们的目的何在。这就需要派遣使臣出城谈判。之前此事一直搁置,恐怕叛军的耐心不会很多,为今之计,还是要赶快确定此事。”
“皇后所言甚是。”大臣们纷纷附和,然后话锋一转,说起自己的困难来,总之就是一句话:派人可以,我不去。
从江素出场之后,李长庚就基本上没有了开口的机会,只坐在一旁看着她舌战群臣。这会儿见大臣们咄咄逼人,不由皱眉。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李长庚知道,内心里自己对江素是非常羡慕的。她跟母后果然非常相似,面对这样的事夷然不惧,就算是朝臣们开口质疑,她也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
在这件事上,江素的表现跟自己截然不同。所以李长庚的心里在羡慕之外,更有一种难以启齿的嫉妒。他身为一国之君,这时候站在大臣们面前,镇定从容让大家相信的明明应该是自己!
江素并不知道李长庚的心思,面对朝臣们,她也需要打起心思全力以赴,自然很难注意到坐在旁边的李长庚。
她从御座上站起身,视线缓缓扫过站在台阶下的大臣们,直到这些人闭了嘴,才开口道,“若是没有人愿意领这项差事,本宫愿往!”反正本来也没有指望过他们,之前的周旋,也只是为了让这些人更加信任自己。
这句话斩钉截铁,说出口之后还隐隐有余响不绝,大殿里霎时寂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江素竟然会这样说。他们下意识的想要拒绝,毕竟江素只是女子,即便她的身份是皇后,即便危急之时她也开始上朝听政,但是大臣们下意识的还是没有将她放在心上,更不认为她能有什么作为。
但是拒绝了之后呢?
若是江素到时候以此事相激,认为他们“满朝文武,竟无一个男儿”,那么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是男人,岂不会只能硬着头皮派人出城去?
但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用自己的身家性命去试探赫连辙的容忍度。
所以这反驳的话明明已经到了嘴边,却始终说不出来。
而且有一部分人脑子转得快,甚至还给自己找到了理由:要说身份尊贵,一国皇后自然比他们这些大臣都贵重许多;而且江素毕竟是女人,赫连辙是军人世家出身,就算现在造了反,身上想来也带着那些武将们的想法,不屑跟女子相争。
他能从容斩杀使者,却总不会对一个女子举刀。
如此一来,皇后反倒成了最好的人选,毕竟其他人过去,都有性命之忧。再说经过方才的事情之后,大家都知道皇后有胆有识有能力,说不准当真能够创造奇迹,劝服赫连辙?
咳……当然,最后一点只是大家的妄想,但是众人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虽然还有些心虚,但这不是皇后自己主动要求的么?她肯定已经有想法了,他们只是支持而已。
怀着这样的心思,这些大臣们又开始小声的窃窃私语,跟自己平日里交好的人交换意见,或者说,希望能够说服其他人也接受这个办法。如此一来,自己夹在其中,就不会显得显眼了。
“怎能让皇后前往?”倒是李长庚忍耐不住,霍然起身,“朕不同意!”
江素垂下眼睫,遮住了眼中一闪而逝的流光。
还算李长庚有些血性,没有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人去冲锋陷阵。不过,这个时候,想必朝臣们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了吧?
江素微微勾唇,她很期待啊,若是李长庚看到满朝文武站出来攻击他,全然不将他这位皇帝的脸面和权威看在眼里,会是什么样子的表情?
没错,江素一直以来的布局和谋划,如此小心谨慎层层铺垫,直到今天,为的不过是为了摧毁李长庚的威严,建立属于自己权威。在太极殿也好,在这里也好,都是一样的。
等到大家都不将李长庚放在眼里,而只听自己这个皇后的话时,这个皇帝还算是什么皇帝呢?
当帝王威严被人踩在脚下,不屑一顾。或许那对于李长庚来说,才是最痛苦的时候。
让李长庚失去他的一切,并不一定要鱼死网破的方式,有时候,这种潜移默化,更能够悄无声息的达成目标呢。至少在今天之前,没有李长庚主动推着,自己是走不到这个位置上来的。
当然了,赫连辙在外面制造出来的威胁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不过江素对自己很有信心,就算没有他,多花费一点功夫和心思,自己也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的。
江素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只希望到时候在军帐之中见到自己,赫连辙不要太高(吃)兴(惊)才是。
☆、第60章 军中相会
果然李长庚这一声“朕不同意”说出来,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波动。
——没有大臣附和,当然也没有大臣反驳。
即便如此,气氛也瞬间变得十分尴尬。江素有意让李长庚出丑,所以也没有开口,等到这种尴尬快要累积到顶点,李长庚就要忍受不住而发飙时,才突然站出来,“陛下请听臣妾一言。”
“你也是胡闹!”江素面色不善的盯着江素,“你身为女子,岂可身陷此等危险之中?”
“国家兴亡,人人有责。我身为一国皇后,与陛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岂能置身事外?”江素反问。
“即便如此,也不需要皇后亲身前往,莫非我大周无人?”他一边说,一边转头逼视大臣们,希望有人在这个时候慷慨激昂的主动站出来高喊“臣愿往”,证明自己所言不虚,大周人才济济,根本不需要皇后犯险。
但是很显然,他要失望了。因为他目光所及的地方,臣子们统统低下头去,做出“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来,显然并不打算附和他的话。
李长庚忽然觉得心口有点儿发疼。
什么时候,这满朝的重臣,竟连一个能承担事情的人也找不出来了?
“陛下放心,臣妾既然敢去,心中倒也有了一点想法。况且臣妾与赫连辙也算是有几面之缘,纵然不能劝服他,想来全身而退是没有问题的。”江素又道。
她不这么说还好,这样一说,李长庚心中的火烧的更旺了。
而且这一次烧的是妒火。
因为李长庚忽然想起来,赫连辙似乎对江素颇有倾慕之意!这一点他之前几乎已经快要忘记了,毕竟自己是皇帝,江素也一心留在自己身边,自然不必计较。
可是现在,眼看着必须要靠江素去跟赫连辙谈判,再听见江素说有把握全身而退,他胸口的妒火烧起来,几乎快要失控。
他眼睛发红的盯着江素。然而平日里善解人意的江素,这时候却根本没有发现他的不对劲,低垂着头一眼都没有朝他这边看。李长庚咬牙切齿半晌,最后只能留下两个字,“再议!”然后就大步离开了。
等到离开了朝臣们的视线,江素才上前去劝说李长庚。
在这件事情上,李长庚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办法,最后的结果,自然只能是被江素说服,同意她出城谈判。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传出去,自然说什么的都有,但江素并不在意。反正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三日后,天成十三年十月十七日,江素从皇宫出发,乘车前往城外。为了表示对她的重视,李长庚让江素乘坐帝王銮舆,沿途不知道引来了多少百姓的注意。
江素知道李长庚在打什么主意,无非是想让她的出使显得更正式更盛大,以示朝廷的重视和支持。但不得不说,这个做法正好合她的心意。所以她十分配合,佩戴上幕离之后,便登上了銮舆。
沿途的百姓们口口相传,人人都知道这皇帝才能乘坐的车驾里,坐着的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且她这是要出城跟叛军谈判,免除战争之忧。
城外的军营自然也提前收到了消息。毕竟这种事要打听并不困难。
赫连辙当即命大军清扫军营,做起各种准备了,务必要在这临时的军帐之中,以最高的礼节迎接江素。
这一点让带兵的将士们都非常惊讶。毕竟赫连辙之前斩杀来使,分明是不愿意和谈的意思。——事实上,事情进行到了这个地步,也实在是没有什么和谈的可能。
恐怕任何一位君王都不可能允许有赫连辙这样巨大的威胁留在自己身边,一旦他们这些叛军妥协,那么下场肯定不会很好。
而他们千里迢迢的赶过来,费劲千辛万苦,到现在还没来得及动手呢,若是又投降了,那么这造反岂不是儿戏一般?
所以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赶紧将京城拿下来。
所以众人对于赫连辙屯兵城外,却并不攻城的做法非常不理解。这会儿见赫连辙如此高规格的迎接江素,更是大感不妙。
不过赫连辙在军中积威素重。在许多人的心里,将军既然发了话,自然不会有错,大家只需要照办便是。
因为一路耽搁了不少功夫,所以江素早晨出发,巳时正才到达城外。赫连辙带着人骑马于此处迎接。不过彼此碰面之后,因为身份敏感,都没有行礼,只是将队伍并在一处,往军营中行去。
到了营外,因为銮舆是进不去的,所以江素只能下车。
赫连辙催动马儿走到銮舆面前,居高临下的盯着刚刚下车的江素,目光炙热,“车子进不去,不知道皇后娘娘会不会骑马?”
“让将军见笑,不过本宫并未习过骑射……”
江素的话说到一半,便被打断,她只觉得腰间一紧、眼前一花,然后自己就已经坐在了赫连辙的座驾上。赫连辙高声笑道,“那就由臣来带着皇后娘娘行一段路吧!”
江素努力的坐直身体,板着脸不说话。
在外人眼里,赫连辙这种做法,是对江素的侮辱,江素不高兴自然是应该的。但实际上,江素只是在忍耐着在自己腰间游移的那双不安分的手,生怕自己脸上出现任何不合时宜的表情。
从营门口到中军大帐,实在是没有多少距离,没一会儿就跑到了。
赫连辙潇洒的跳下马,正准备伸手去接江素,她已经自己踩着马镫跟着跳了下来。看得周围的人都一阵心惊。
等到在军帐之中分宾主坐下之后,赫连辙才又摆出了不正经的表情,“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皇后娘娘亲至。莫非朝中已经没人了不成?”
☆、第61章 什么条件
江素面色平静,“赫连将军说笑了,朝中自然不会无人。只是应对这样的小事,本宫一人足矣。”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帐中的气氛霎时冷了下来。大家都不由看向赫连辙,想知道面对江素这样的挑衅,他会是什么反应。
却不曾想,赫连辙盯着江素看了片刻,哈哈一笑,“说得不错,我也觉得跟皇后娘娘十分投缘。知道是你要来,已经让人备了丰盛的宴席,稍后还请皇后不要见弃才是。”
“怎么会?赫连将军精心安排的,一定是好的。”江素道。
既然赫连辙都已经说自己准备了宴席,显然是并不打算在吃午饭之前跟江素谈正事了。江素也不拘束,转头四处看了看,道,“本宫还是头一次到军中来。不知能否参观一番?”
“这是自然。”赫连辙立刻起身道,“我来给皇后引路。”
说完又转身对其他人挥手,“都散了吧。本将军陪皇后在营中逛逛,你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跟着皇后过来的人,也不要怠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