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月待圆时-怀愫-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里已经想到两年之后成了亲,说不准立时就要生孩子,那会儿喜子也还小,没到成家的年纪,明月是当兵的不能天天回来,她正好帮衬着,从生到养,看着孙辈儿长起来。
石桂且不知道秋娘心里已经起了安享晚年的心思,听见他们俩说着嫁娶事,还真有些面红,秋娘心里欢喜,嘴上不停:“金簪子总要打一根,再加一付金耳环,原来还有攒下来的镯子,银的首饰总也不能少,被子八件,四季的床帐枕头一季两套,子孙桶脸盆架。”
村里头福气好的女人家,出嫁的时候都有一套百子千孙帐,能绣上一百零八个不重样的胖娃儿带着嫁出去,到了婆家才有好福气。
秋娘自己嫁的时候东西都薄了,首饰都没几件,可她娘死活非得给她弄顶帐子来,家里实在置办不出,那点钱全用来给哥哥娶媳妇了,还是借了嫂嫂的,娘一直到死都过不去这个坎,觉得女儿命苦没孩子,就是为着用了旧帐子。
秋娘越说越觉得赶不及,这许多东西要预备,别的还罢了,帐子跟嫁衣总得自己做,还有鸳鸯的枕头套,再讲究些的,还得有床罩被面,她们在本地又不认识人,打听一个全福人,托上重礼,给做两双小鞋子,讨个有儿有女的好口彩。
恨不得立时去买了红绸来,想想明月那儿连个长辈也没有,更不能替他操办了,不如一齐办了,嫁女儿娶媳妇都在一个门里,眉间虽是焦急的,可脸上却带着笑,石头爹看看她,不知不觉,他们竟都到了要嫁女儿的年纪了。
石头到这会儿脸上才显出些笑意来:“是要打家具,若是长住在这儿,倒不如就用竹子的,旁的东西多添置些,她往后用着也衬手。”
秋娘嫁过来的时候带了两匹布,一匹给了俞婆子做衣裳,一匹就一直留着,后来就再没功夫给自家做,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拿出去换了钱。
秋娘早已经忘了那匹布,石头却一直记得,知道她想的这么细,是为了自家没有,全补给女儿的,一张口道:“桂花的嫁妆我也得出一半。”
秋娘笑了,若是往日她必要点头,这回却道:“和罗不忙着你,你打听打哪哪儿有全福人。”是正经过得好的全福人,外头只当着有公婆爹娘在堂,又有儿又女,那就算是全福了,秋娘却想挑一个日子过的好的。
石头一口应下来:“哎。”这一口应着,脸上活泛多了,要给女儿张罗嫁妆,再有两年说不准就能抱孙,这么想着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酒一多话也多起来,念念叨叨的说起了他如今住在大杂院里。
那样的院子秋娘绿萼住过,石桂听他说到半截又住了口,倒松一口气,怕他说的一时兴起,把俞婆子也说了出来,一家子才刚好些,提起她来,这饭也吃不下去了。
石头果然没再提起,话匣子既开了,慢慢说着也不尴尬了,喜子脸上也带着笑意,松口气伸手去拿芝麻糖吃,石桂也不羞臊,先还怕秋娘一个人唱独角戏总有些难堪,不意她说到办嫁的事儿这么有兴头,石桂最愿意的事儿就是秋娘能打起精神来,她愿意说就听她多说些。
“我也觉着竹子的好,雅致清凉,又不怕泛潮,我从来怕热,在金陵的时候就恨不得睡竹床的。”说着冲石头爹笑:“到时候再让爹给我绑一张凉床,夏天我就睡在院子里。”
秋娘一听就急了:“你这个丫头,当你还是四五岁呢,你这样儿哪个敢娶你回去。”一面发急一面笑,一家子竟也和乐融融的吃完了一顿饭。
等到要走的时候,石桂拿布包了两几个大馒头,又把余下的凉菜都包起来,还有自己做的鞋子,既都说开了,也不必再托肖娘子给,大大方方的把鞋子给了石头爹,还一路送他出门去。
石头爹背着手,手上拎着零零碎碎的东西,腰弯下去竟显出老态来,石桂在门边一直盯了许久,回去就看见喜子在摇头,点一点秋娘的屋门,轻声告诉石桂:“娘哭了。”
石桂也不去掀门帘,把桌上的菜收拾了,鸡吃了半边,鸭子也还有小半只,汤还有许多,夜里正好下面条吃,摸了钱给喜子,叫他去买面条来。
收了桌子洗了碗,再把房前屋后都扫一回,出了满身的大汗,抬头从高高的屋檐底下去看外头的天光,太阳晕开的光圈直灼人眼,石桂一手拎着扫把,听着蝉声,拿井水洒在地上。
浇完了地秋娘还在房里没出来,石桂干脆打开明月那一间,那屋里一时还没收拾过,除开一张床,连帐子都没有,穗州多蚊虫,石桂从自家箱子里捡了一张白纱帐子出来,抖落开来替他系在床架子上。
褥子被子也是她用过的,一床蓝花布的被子,是到了穗州新做的,洗过晒过,打开箱子就有一股子暖烘烘的味儿,开了窗户透着气,在屋角散上石灰粉。
还得再添一张桌子,屋里总得摆上一套茶具,也不知道寻常明月还要用什么,一个柜子摆衣裳,脸盆毛巾架子,他还在看兵书,得预备上文房四宝。
旁的都不急,石桂先取了个竹节杯子来,在里头插上两朵花,紫的红的,生得像是小绣球,一簇簇开得鲜艳,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儿,在屋后成片的长着,清屋子的时候,特意没把这花清掉。
还得裁些巾子来,明月总不能跟她们用一个浴桶,听喜子说他也只有两件替换衣裳,心里算一算他这一个月干工回不来,等他回来,海域图也好了,柜子里头衣裳也裁好了,样样都收拾妥当,让他回来就能住上干净舒服的屋子。
秋娘心里头难受,二十年的情份,说断也断不了,就眼下这样,心里总是难受,听见外头扫院的声音,好半天才收了眼泪出来,知道喜子去买面了,拉了石桂坐下:“咱们明儿就去买绸子,我知道这儿珠子便宜些,娘给你正正经经做一顶珠冠。”
石桂这才露出些羞意来,可比起金子银子,珍珠的还更便宜,穗州因着西人来船,各样宝石本就价贱,纪夫人身上那一颗颗的大珠子还只是寻常物,她原来没想过办喜事的时候要置办些什么,听秋娘说的兴起,竟也期盼起来,便不做珠冠,珠钗也是好的。
母女两个正说着,喜子一身是汗的回来,手上拎着面条,手里还抱了个甜瓜,急急奔向石桂:“我才去叫绿萼姐姐家来,到了门口听见有人闹事。”
绿萼为着避出去,还去了叶文心那儿,石桂一听就怕是俞婆子又去闹了,可看喜子的模样又不像,他急急比划两下:“看着像是乡下农人,一个个都拿着扁担,差点儿打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婆婆约我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差0。1秒就告诉她说我约了妹子们逛街唱K,让她跟先生两个人吃就差辣么0。1秒,先收到她发来问我蛋糕买了没有要给先生过生日的微信怀总完美的把这件事忘记了,一干二净
亲娘类,婆媳差点关系破裂,哈哈哈哈
大吉大利求包养
lwxs520。第340章 细妹乐文小说网
石桂一听就急了,心口怦怦直跳,还当是叶文心叶文澜的事儿被捅出去了,放下手上的活急急赶过去,连秋娘也急起来,到底在叶家住了这么久,知道出了事怎么能不急。
娘仨锁了门赶过去,喜子跑在最前面,他腿脚本就快,没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石桂秋娘在后头喊都喊不住,石桂快步赶上去,到了地方见沈家府门口围得死死的,喜子都没能□□脚去。
门前七八个壮汉,一个个穿着短打扎着头,脚上穿着草鞋,手上拿着扁担,嘴里叽咕着石桂听不懂的话,围在沈家门前,冲着门里直嚷嚷。
眼看着前门进不去,石桂领着秋娘喜子往后门绕过去,这一片住的都是富户,后头都开了个小门用来送水送柴,石桂一拍门,里头还唬得一跳,石桂叫了一声阿珍娘,里头这才开了门,放她们进去。
叶文心并不在家,绿萼也不在,外头这么个闹法,石桂拉了阿珍娘问,阿珍娘却是一问摇头三不知,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找上门来的,就呆在门口不走了,嘴里不住叫骂,朱阿生去报了官,官府却迟迟没一人。
叶文心只怕还不知道,阿珍娘守在门口,叶文澜宋荫堂去了西人街,宅院看着大,里头却只有阿珍娘跟朱阿生两个人,阿珍还到饭铺去上了,朱阿生守在门边,那些人一时不敢进来,却吵嚷个不休,连邻居都探头探脑的。
叶文澜跟宋荫堂两个总是男子,遇上事还能挡得一阵,叶文心是个姑娘家,她身边只跟着一个绿萼,万一叫人堵住了,且不知道怎么脱身。
石桂蹙着眉头对秋娘道:“娘跟喜子就在这儿呆着,我去报信,若是不好,就先把姑娘安置在咱们家里。”说完了抓一把大钱给阿珍娘,让她把钱给朱阿生,请这些人喝茶也好,吃肉也好,总之是不能再嚷了。
说着她就出了门,还挎了个篮子,装着出去买东西的样子,那七八个汉子声势是有了,眼晴也不住打着人,却不知道这后头还有一个小门,石桂看着就是个丫头模样,在他们跟前过,跟里听他们说了好几句细妹子,蹙一蹙眉头,摸不明白所为何来,说不得还得往纪家跑一趟。
石桂去了女人街,叶文心跟绿萼两个果然在女学馆里,今儿女学馆里没上课,一屋子都在楼下纺车间里,不论是年长的年小的,都聚在一处,围着一个姑娘,那姑娘抱了头,嘤嘤哭着,石桂一进去,叶文心便抬起头来看她。
石桂冲她招招手,示意她出来,叶文心双眉紧锁,出来了拉她往走廊上去,问她道:“可是往家里闹去了?”
石桂不意她知道:“七八个人呢,我听了一耳朵,他们是来找细妹子。”一面说一面点点里头:“是不是找她的?”
叶文心蹙了眉,点点头,细妹子便是上回要回家去的姑娘,她原来就是偷跑出来的,到了穗州投到女学馆里,学了识字,又能纺丝,出门去丝坊的时候碰上了原来的同乡,说是她娘病了,家里没钱给她看病,拖着都要预备丧事了。
细妹子旁的不念,总念着她娘,回来告假说要回乡去看一看,叶文心才要点头,被她同屋的人嚷了出来,骂她竟还不死心,家去了只怕就给捆住了,再也出不来。
原来细妹子的爹欠了债,要把她送给债主抵债,欠的钱一笔勾销了,家里还能多得两只羊,好容易跑了出来,家里又是那样的情状,回去岂不是羊入了虎口,自己跳了火坑。
细妹子却还想家,记挂着娘跟弟妹们,家里若不是实过不下去了,也不会拿了她去抵债,她这一跑,也不知道弟弟妹妹怎么过活,出来四五年了,身上也算小有积蓄,拿了这钱回去还上,家里的债也清了,也没人逼她嫁了。
细妹子想得好好的,学里的这些女子却都劝她万不能回去,跟她一个屋住了四五年的招娣气得双眼通红:“你忘了你才来的时候说了什么,出来了这辈子别想着能回去,竟还有这念头,原来的苦楚都是白受的不成。”
可细妹子怎么都放不下她娘,听说病里还念着她的名字,人都快不成了,咬了牙必要回去,看她娘一眼也是好的。
还是叶文心松了口,往纪家去找了两个长随,纪夫人一听便蹙了眉头,叶文心却道:“她总想着要回去看看她娘,当女儿的,怎么能放下娘来。”
到底让她去了,她还买了一堆东西,给娘的衣裳,给爹做的鞋子,一屋的人看她这样尽心,又要骂她,细妹子只低了头,走的时候招娣还啐得她一口,发恨说着气话:“你看还回不回得来。”
可等细妹子走了,她却是哭得最凶的一个,见天的扒在门上等她,若不是纪夫人派了人去,怎么也不能安生等着。
细妹子家在个小山村,光是走山路就走了两天,到了家门口,她爹都没能把她认出来,家里只留下一个弟弟,她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妹妹,给她取名叫细妹,就是不想再要孩子了,可她娘又怀上了,生下来还是个女儿,原是要送出去的,她娘怎么也舍不得,出嫁的大姐二姐一人隔一天送点吃食来,这才养下来。
细妹子走的时候妹妹才十岁大,这会儿也不过十三四,她一打听才知道,她爹没了她,把身上还没来红的小妹送了去抵债。
小妹年纪太小,送过去干了几年农活,养到十四岁,就圆了房,已经怀了胎,再没几天就要生了,细妹子哭的差点晕死过去,找到了妹妹说要把她一齐带出去。
小妹见着姐姐,听她说起城里不同,带了她出去,把她安置在女学馆里,离了这个地方,再活出个人样子来。
可孩子跟小妹都没能活下来,小妹细瘦伶仃的,孩子生到一半,人就没了,细妹原是陪着她的,小妹还有一口,那家子就把她捆了起来,欠着债还是没还,说养只羊还能产崽,养活了这么一个,半点没赚着,还白搭了这几年的粮食。
石桂听得全身发冷,叶文心也是一样手脚冰凉,细妹子是靠着两个长随才逃出来的,村里人也不识得什么左参议,长随也有了年纪,知道这样的人反而甚都不怕,真个报官连差役都不进来,把官往小和了说,只说是县令家的,他们这才害怕。
细妹子身上的钱早就全给了爹娘,还有一些给了小妹,上一回是姐姐放了她,这一回还是姐姐放了她,为着姐姐肚皮争气,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能替她撑腰。
村里到底派了人出来追,看她出手阔绰,便人捉不着,也得刮一些油水回去,细妹子才刚落脚,人就到了,女人街进不来,找人问了半天,竟把叶文心住的地方打听着了,纪夫人家里他们倒是想去,还没等进东区,就被人赶了出来。
“这事儿瞒不得,得赶紧找纪夫人去。”女学馆的事儿归她管,原来颜大家在时,这样的事儿也不是没有,那会儿颜大家一个人扛了过来,如今纪夫人在,更没什么不好办的。
哪知道叶文心拉了她:“不能去,里头怕有人挑头闹事。”女学馆里的姑娘到底不是卖断的,做工给钱,家里才能不闹,这还是沿着海的,纺丝可比出海打渔挣钱,这些山民却不管不顾,只认死理,要把女儿带回家去。
布政使夫人原就不满意这么个女学馆还闹出大动静来,若是这时节捅上去,被人借机生事,纪夫人面上到底不好看。这些人才刚进城来,就能摸到女学馆来,再闹上几日,不知道的也知道了。
“可这事儿瞒不过去,纪夫人若是不知,等人问起来要怎么回话,依着我看还得先着人去说一声,百穗就很伶俐,让她赶紧跑一趟去,趁着事儿还没闹大,能抹平就抹平了去,我昨儿上门去,还碰着右参议夫人呢。”
答应细妹子回去的是叶文心,借人的也是叶文心,从来只道女人已经够苦了,哪知道她看见的那些,竟还算是好的。
百穗赶紧跑了一趟,石桂进门看见细妹子还在哭,宽慰她的反倒成了招娣,细妹子只觉着是自己害死了妹妹的,是妹妹代替她受了苦,死的本该是她。
石桂没了言语,叶文心也是一样,一屋子人静默着,细妹子一抽一停的哭着,百穗还没回来,再闹也闹不到女人街来,这一片连差役都要多巡几回,那些人来过一回,却不能进来,十来女人声势一壮,他们到底是外来的,一时不敢托大,缩在坊门口看了半天,再不成想天下还有这么个地方。
百穗很快回来了,还带了纪夫人身边的姑姑来,石桂认得她,就是她让石桂多走动走动,她是本地人,小时候被卖出去的,多少年了回了穗州来还能说一口乡音,见着她们便让她们别怕:“我们太太说了,大家安心就是,闹不起来。”
就这么会儿功夫,那几个人已经被拿了投到狱里,说是那一条街的住户报的官,只当这些人是打家劫舍的,说完了又对着叶文心道:“太太请姑娘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空调滴水是肿回事
烦
二更真了不起
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341章 下乡
叶文心去了纪家,石桂留在女学馆里,一屋子姑娘都在安慰细妹子,石桂却无话好说,只在一旁坐着,看细妹子抖着肩膀哭个不住,眼睛肿得核桃那么大,招娣正拿了茶劝她喝上一口。
石桂挪开眼去,心里担忧女学馆会不会因着这桩事惹出什么麻烦来,绿萼给她倒了水来,两个人坐在一边,绿萼伸头看一看细妹子,又坐定了不动,两个人都不说话。
绿萼手上端着杯子,一口茶要喝不喝,下定了决心对石桂道:“我想,我想跟着姑娘到漳州去。”她跟秋娘是先搭伙过日子的,后来就成了石桂一家收留她,还让她能跟着叶文心学字,又顺着她的意思让她到学馆来。
绿萼想着就想到了陈娘子,陈娘子待她是有恩德的,秋娘也是一样,却没哪个让她还报,她心头不安,想跟着去漳州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对着秋娘怎么也张不开嘴。
谁知道石桂却笑:“那也好,本来姑娘一个人去,我就不放心,你去了也能照应些。”叶文心是一腔热血,还没浇过冷水,真的到了地方要收学生,才是第一次对抗,她是受过苦楚,可就是在牢狱里,也还有宋家人替她奔忙,细妹子的事只不过冰山一角,真的掀开来看了,才知道究竟有多苦。
绿萼却不相同,她跟着陈娘子买人卖人的时候,经过见过的,不知凡几,何处井台不生藓,贫家小户惨得惨的千奇万状,绿萼原来只道自家极苦,好好的读书人家女儿,被卖了当丫头,当了丫头不算,还得给人牙子当童养媳。
可看了那些,才知道自己尚算得是运气好的,到了穗州还经了细妹这么一件事,越想着跟着叶文心办上些事,她没想到石桂一口就应了,端了杯子笑起来:“我必紧紧跟着姑娘,半步都不会错开的。”
绿萼下过乡,跟着陈娘子两个,还是坐着青布小车,一村一村的领回几个孩子来,穷苦的地方什么恶事都有,陈娘子不是走那熟悉的村庄,还得多给些钱给车把式,让他警醒些,收了人是不留宿的,早早上路,免去麻烦。
这回下乡去招学生,跟人牙子买人也没什么分别,叶文心算帐的时候她都见着了,一时领不出来的人,也还得给些钱,丝坊绣坊也有去乡下招人的,签了契,立时就给钱,女学馆的名头好听,又不能给钱,还得把人领走,那些人怎么能肯。
叶文心一直到天色将暗了才回来,石桂急急迎上去,看她脸色不好,一屋子的女学生都看着她,也有人忍到这时候才骂起了细妹子来,大家都怕无家可归,女学馆就是她们的家,若是离了这地儿,且不知道还能到哪里去。
叶文心叫了几个教员,也都是颜大家教出来的学生,跟着颜大家周旋,知道原来的日子有多不容易,几个人到了叶文心屋里,她这才道:“纪夫人出面把事给了了,这会儿人已经送到城外头去了,跟细妹子的爹,签了一张卖身契。”
二十两银子卖断了,这钱是纪夫人出的,细妹子得还,做工也好纺丝也好,总得补上去,叶文心蹙眉的是另一桩事,救助会的事儿被布政使夫人压了下来。
女人家走投无路了,去尼痷也好去道观也好,既是命苦的,就该多念念佛,前世不修,这辈子多念上两句,下回许就能投个好胎了。
纪夫人垂眉不动,没有一口答应了,倒有跟她亲近的又把西人堂的事拿出来说,把西人堂说成是跳大神的,拜佛求道那是准的,民间跳大神,师婆药婆这一流却叫这些个官夫人瞧不上,纪夫人既说了救助会是引导这些妇人的,求佛求道一心向善,不至让这些绿眼睛红眉毛的人给骗了去。
布政使夫人还是没点头,纪夫人没想着出头,可要办的事是件件都出挑的,右参议夫人便往布政使夫人耳朵里吹风,说她好大喜功,一个妇道人家,偏偏要插手这些事。
救助会的事儿只得搁下,叶文心原想着月底去漳州的,也不再等了,收拾好东西立即动身,石桂听了也跟着蹙眉,女学馆开了十来年,要关是关不掉的,却也拘着纪夫人,不许再她再办旁的事。
叶文心交待了课业事,这段日子,女学馆里的人也不便出去,正逢着天热,寻常别出了女人街去,若是被人知道有人来寻人,还当女学馆里都是些逃出来的姑娘,免得有人拿这个作文章。
她挑了两个老人一齐带走,安排她们还是一道上课做工,先安抚住这些姑娘,告诉她们女学馆散不了,里头有好些都是跟着七八年的,听见这个都笑起来:“散不了,回回说要关了,也都还支撑着。”
等这些人都散了,石桂这才上前:“救助会真的不开了?”纪夫人的脾气看着是软的,也从来不露锋芒,可听她说话便有一种风雨不动的坚定。
叶文心眉头未松,嘴角却露出一点笑意来:“纪夫人说了,再缓得些时日,不能立名目就先办实事,我这回下乡去,说不准带回来的人就能再建一个女学馆了。”
石桂松得一口气,她巴望着纪夫人能办成,听说叶文心立时预备要走的,赶紧跟她一道回去收拾东西,路上还把绿萼想跟着她一道的事儿给说了。
叶文心本来预备带五个人去,还有宋荫堂跟着,可惜没法子拿一道手书来,若是能有一个公文,事儿也容易得多,要不然就只能凭着宋荫堂去跟官府打交道了。
叶文心急急收拾了些书册衣裳,石桂还替她带上药油仁丹冰片痱子粉,担心她太晒,叶文心哪里在太阳底下赶过路:“姑娘若是着了暑气,万不能当作无事,中暑了可了不得,药要时常带在身边才好。”
叶文心胡乱应得两声,她的心思全不在这上头,因着要下乡,许多功课都是宋荫堂做的,哪一村哪一县县官何人民风如何,他凭着功名就能拜访一回,只说在为母守孝,这些个县令比他多有不如,不过举人,连进士都没考的大有人在。
官场便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宋荫堂原来是庶吉士,天子身边的当差的,于他们来说十年二十年都爬不到这个位置,有他跟着,万事也好说话。
石桂看她没放在心上,把这些细细告诉绿萼,让绿萼把人看好:“姑娘身子弱,她心里想得好,到时候受了气,再受些暑气,只怕身子要撑不住的,你在边上劝着些。”
绿萼点了头:“放心罢,我都知道。”收拾了几件衣裳,带足了药跟散碎银子,石桂又烘了些肉干,做了些饼子,穗州天热存不下牛乳子,往里头加了些碎肉,因着叶文心跟宋荫堂两个还在守孝,又做了些素的带上路。
秋娘知道绿萼要跟着一齐去,一去就要两三个月,怎么也放心不下,给绿萼急赶着做了两件衫子两条裤子,又给她预备月事带子,夜里睡不着发起愁来:“她们这是要住在哪儿?总不能天天住在车上。”
“不是天天都呆在车上,先得坐船,到了漳州港口,这才坐车到乡下去,行水路还罢了,马车上日子可不好过。”石桂也给叶文心做了鞋子,做的精细也无用,得软和底厚,经得住磨,叶文心只怕一辈子都没走过这许多路。
除了这些竟帮不上忙了,石桂手上做着活计,心里还有些低落,可又抛不下秋娘喜子,饭铺的事上了轨道,得想着在城里开一间分店,还做竹筒饭的生意,要找地方开铺子,要寻人来粉墙置办桌椅,还得招工,除了竹筒饭,也得再想想别的花样。
一桩桩事都离不开,只得收了念头,如今既出不了钱又出不了人,倒是能在招工的时候把石头爹招来,一样都是算工钱的,让他监工,还更放心些。
忙了三天,绿萼坐了车跟着叶文心走,掀开帘儿跟石桂告别,到走的的没影了,石桂才转往饭铺去,收拾了一篮子东西给明月送饭去。
那场风波之后,石桂又想了些新花样出来,到夜里都有拿井水浸过的菜瓜,这东西夏日里极易熟,一篓一篓买了来,浸在井水里,一人发一个,拿它当水吃也好,当果菜吃也好,防暑消热。
既是工地,总有来检视的,看着工地上吃的好,倒当一桩正经报了上去,陈管事这下乐开了花,待石桂越发和善起来,说是往后要再有工程,再同她做生意。
还绕着弯子打听她跟纪家有甚么关系,怎么这事儿不给了别个,偏偏给了她,一来一往全叫明月挡了去,他也不能追着个姑娘家问个不停,反倒知道些吴千户的事儿,伸手点一点明月:“你就讨这么个媳妇,不打算往你上峰那个说一声?”
明月早说了在外头租了房子,等工期结束了,也不必再回吴家去,吴千户不以为意,这回留他的倒成了吴夫人:“外头租的屋子再好,哪有这儿的舒服,你在营里一旬也就回来两日,何苦再花那个租屋的钱。”
明月笑盈盈:“那屋不收我租钱,管饭食还管衣裳。”乐陶陶的想着石桂同他说用的旧被子,让他先睡着,再给他做新的,一听到用的是石桂用过的,哪里还要什么新的,光想想要睡在上面都心口发热。
等柜子桌椅都打好了搬进来,绿萼却从漳州回来了,还带了个跛脚的姑娘回来:“叶姑娘托了妹妹照顾她,那头一时走不开,只说见了人你就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个妹子不停微博私信我说我把穗州写的特别矛盾,经过开化的地方不应该是这样好吧,虽然她不来晋江留言我也还要说一下
建国六十多年了吧,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了吧,矛盾的地方还少吗?
明芃是很了不起的人,继承她的是叶文心,怀总让她们了不起的,可她们真的不会虎躯一震就有人纳头拜倒,然后就开创太平盛世大吉大利求包养
第342章 瑞叶
石桂是在饭铺里听着信儿的,绿萼把人带回来了,可又不能作主把这姑娘放在哪一间屋里,索性就先安置在船上,饭铺离港口很近,她急赶回来说上这么一句,石桂放下手边的事,往船上去。
叶文心没把人托付给女学馆,而是托付给了石桂,让绿萼跟个长随送了她回来,进船舱里一看,那姑娘正睡着,薄被子盖住半张脸,船舱中暗沉沉,只有方窗露进一点光来,可石桂一眼就把她认出来了。
六出玉絮嘴里千好万好的瑞叶姐姐,琼瑛提上来顶了她的位置,她们还怎么都不服气,石桂记得她,还是因着在在义庄见过她。
一屋的丫头抱在一处发抖,叶文心靠着窗户半点没有精神,眼睛看见了又像是没看见,细嘤嘤的哭声不绝于耳,六出几个瞧见石桂,眼泪簇簇掉下来,只有她,把叶氏送过去的东西分捡出来,安抚小丫头,又给叶文心穿上厚衣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