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嫁小娇妻-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绾看着宁熹给她备下的新衣裳首饰,对于宁熹叫她用心做两个香包的任务也不好敷衍,宋绾女红不算十分出彩,但香包这种小东西,只需配色和绣工上精心些便称得上出彩了。

    上巳这一日,一家子一道去了碧波潭,宁熹才露了个面,就被知府夫人喊了去,便冲宋绾笑笑,叫她与知府家的姑娘一道去玩。新来的知府姓常,三十出头的年纪,膝下只有一双女儿,大的十三岁,小的才九岁,都比宋绾年岁要小。而常家到秦州比宋绾还晚些,两家往来了几回,宋绾与常家姐妹还算熟悉,宁熹便叮嘱宋绾照看常家姐妹一些。

    常夫人顾氏是常知府的继室,年纪只比宁熹大四五岁,又听说宁熹的娘是苏州人,一来二去倒是熟悉起来,拉着宁熹寻了个地方坐下,抱着鹿儿逗乐,道:“真羡慕宁妹妹,才过门没多久就生下了鹿儿,我嫁入常家都五年多了,依然不曾有孕,夫君虽不说什么,婆婆却常常有些话说。”

    宁熹只微笑着,她生下鹿儿,若非恰好遇上大军得胜,宋家就算不说什么,心里必定多少也是失望的,没见她生下鹿儿之后二婶白氏高兴成什么样子!而顾氏也只是因为这些年一直没有孩子,才觉得就算有个女儿也好,否则,在常知府有了两个嫡出女儿的前提下,必定也要失望自己生个女儿。宁熹心里更喜欢女孩子,可没办法,这个时代不是她说了算的。

    鹿儿快周岁了,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词句,若是遇见不熟悉的人,鹿儿不大跟人说话,就只冲着人咯咯笑。顾氏这几年一直在求子,见鹿儿不认生爱笑的模样就喜欢得很,道:“宁妹妹,我听说崇明寺求子十分灵验,就想着过些日子去拜一拜,宁妹妹要不要同去?”

    宁熹女儿还不满周岁,当然没想这么快给鹿儿添个弟妹,宋缜也是这个意思,鹿儿长大了些越发淘气了,这个年纪的孩子说什么她还听不懂,就这一个都闹腾不过来,至于要个儿子的话,他们夫妻都还年轻,并不着急。不过崇明寺景致也算不错,顾氏既然相邀,宁熹也没有拒绝,道:“也好,顾姐姐定的什么时候?”

    “就下回休沐的时候吧!”顾氏微笑着,“萍姐儿和悦姐儿平日里要念书,到时也好出去转转散散心。”

    常知府的原配妻子是顾氏的表姐,两个孩子原本就喊她一声表姨。顾氏原本没料到自己会做继室,虽说谈不上对原配所出的孩子视如己出,但早逝的表姐只留下两个女儿,将来一副嫁妆也就送出门去了,顾氏还真做不出苛待两个继女的事情来。时日长了,人心都是肉长的,顾氏对两个女儿用心照拂,常欣萍和常欣悦对继母也敬重爱护,虽谈不上亲母女一般,但也十分亲近了。

    休沐日宁熹不大想出门,不仅因为崇明寺里香客会比平时多,也因为宋缜平日在衙署,休沐日才能好好在家中,但先答应了顾氏也不好反悔,点点头道:“好啊,到时我叫了四妹妹同去,人多也热闹些。”

    说定了这件事,顾氏便提起儿女亲事来,顾氏才二十出头,但常欣萍已经十三岁了,也到了该相看亲事的时候了。常家本是苏州人氏,但常知府离家求学、做官已经好些年了,更何况常家原本只是寻常乡绅,常知府也不乐意将女儿嫁给寻常乡绅,这样一来,就生出许多烦恼。

    顾氏叹了口气,道:“原本夫君调到京城去,就打算给萍姐儿在京城说亲,说到底,做官的最后都是盼着能做京官的,夫君仕途也算顺畅,说不定过些年就能长久留在京城做官,也能看顾萍姐儿,却不想秦州知府出了那么大的事,倒把夫君又调到秦州来了。”话是这么说,顾氏对此倒是没什么怨言,常知府没什么背景,相比在京城慢慢熬资历,自然是做知府这样的实缺前途更好,只是丈夫不可能长留秦州,若将常欣萍嫁到秦州,到底有些不放心。

    顾氏没有说完的话宁熹也能想到,像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外放倒是并没有什么,毕竟肯定是有人在京城的老宅守着的,孩子到了年纪也大多会选择在京城结亲。但像常知府这样的自然不同,若想将女儿嫁在京城,没有人操办,若嫁在任上,便要考虑他任满走了,女儿便在千里之外了。话虽如此,宁熹也能想到,虽有些顾虑,常家必定也是考虑在秦州结亲了,否则常知府任期三年,拖到那个时候可就将女儿的终生大事耽搁了。

    既然知道人家这个想法,宁熹便安慰她道:“常家是书香门第,给萍姐儿说亲多半也是往读书人家去寻,既是读书人,将来必定是要考功名做官的,还怕不能相见吗?”

    顾氏闻言,连连点头,道:“宁妹妹说得对,好在萍姐儿还小,慢慢去寻也来得及。”

    说到这里,一名二十出头的少妇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在顾氏旁边坐下,道:“顾姐姐是要给萍姐儿说亲了?要说这个,我倒是有一个好人选,不知顾姐姐和宁妹妹可有功夫听听?”

    “哦?叶妹妹倒是说说看!”顾氏是来到秦州之后才认得叶氏的,叶氏是新任秦州同知的儿媳,丈夫在京城念书,就将妻儿留在家中奉养父母。长眼睛的都看得出来,吴大公子是偏袒那受宠的小妾,故意将嫡妻叶氏打发到父母身边,可谁叫叶氏娘家家道中落,也没人替她撑腰。

    旁人提起叶氏总要带上几分同情怜悯的意思,但叶氏却似乎并不介意,掌握着吴家的中馈,儿子又聪明孝顺,叶氏压根不为吴大公子的宠妾灭妻的忧愁愤怒,反倒叫公婆格外看重叶氏一些。宁熹还记得才认识叶氏时,顾氏便问起过吴大公子的事,当时叶氏便十分洒脱,道:“我既不得他喜欢,又何必叫公婆也厌弃了我,女人的依靠,无非丈夫和儿女,我既不能依靠丈夫,便只能教好了儿子,日后还得叫他给我养老呢!”

    从宁熹来看,丈夫如此作践,这一辈子过得实在不值,可也不得不承认,便是自由恋爱,她还遇到了一只渣呢,何况几句话定下来的亲事,谁知道黑白好坏。然而在对女子普遍更为苛刻的社会中,谁能保证和离另嫁能寻到更好的?还不如好好教儿子来得靠谱。在对叶氏有了好感的前提下,宁熹对叶氏提到的人也有些好感,也放下手里的茶杯,看向叶氏。

    叶氏素来性格开朗,见状便笑道:“也不是别人,原是我娘家的表弟,到秦州来探望亲戚,如今便住在府上。我也不格外夸他,我舅舅家也是书香门第,只外公身子不好,如今回了老家养病,舅舅原本做到了二品刑部尚书,只是意外伤了腿,才荣养下来。我那表弟是幼子,如今刚刚十八的年纪,只因舅舅受伤,没能参加科考,如今只是个秀才,不过学问是先生都夸赞的。”

    “是前任刑部尚书李大人?我爹曾提过,李大人刚正不阿,是难得的好官。”叶氏一提,宁熹便想起这户人家来,李家老太爷官至太傅,李大人四十出头已经是刑部尚书,算是十分不错的人家。只是李太傅身体不好,几年前就辞官回乡了,后来李尚书又断了腿,倒是叫李家暂时沉寂了下来。

    “正是!”听宁熹夸赞舅舅的话,叶氏十分高兴,叶氏原本更有心撮合表弟和宋绾,但宋家毕竟是一等公府,叶氏虽觉得表弟不错,但也不敢贸然提起,恰好顾氏提到继女的亲事,她便开口试探一番,常大人寒门出身,年纪轻轻做到知府也算前途无量,常家姑娘年纪虽小些,但也温和知礼,与表弟也算相配。

    原本听叶氏要牵线,顾氏还道是吴家公子,没想到提的是娘家的表弟。顾氏对叶氏娘舅家并不了解,只是听说叶氏娘家家道中落,不能为叶氏撑腰,便猜想那娘舅家也好不到哪里去。顾氏本人倒是没有更多嫌贫爱富的心思,只是继母难为,尤其听说李家如今已没人在官场中,就更生了几分犹豫。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求见

    叶氏原本就是聪慧之人,见顾氏沉默,虽没有说推脱的话,但也猜出顾氏的心思来。对此,叶氏也没什么恼意,她虽觉得自己表弟品貌都不错,但也没指望谁都能看到李家的底蕴和潜力,反倒是顾氏有些尴尬的问起叶氏的小叔子。

    相比而言,吴家是官宦人家,论其亲戚,宁熹跟吴家还有些亲戚关系,如今那吴同知便是宁熹舅母吴氏的族兄。吴家是杭州名门,相比吴氏娘家身为旁支,吴同知家才是嫡支,相较而言家业和影响力自也不同,当然,连吴氏都没怎么跟吴家嫡支攀交情,宁熹就更不会了,吴同知家宁熹也就与叶氏还有些交情。

    叶氏听顾氏问起小叔子,倒是没有隐瞒情况,但也没有再提牵线的话,叶氏自己倒是无所谓,顾氏脸色却有些不好看,等叶氏走开了,顾氏抿着唇道:“宁妹妹,你说,叶妹妹是不是恼了我了?我并不是嫌李家落魄了,只是我做继母的,公婆丈夫将萍姐儿的亲事交给了我,若有一丁点不好,旁人便有许多话要说,公婆也要有说法。”

    宁熹对此没什么好说的,诚然,给儿女结亲都想着往高处走,但哪有十全十美的。顾氏想着给常欣萍往好了说没有错,但顾氏瞧上了吴家公子,人家可未必瞧得上常欣萍啊,毕竟像吴家这样的名门大族,通常都更讲究家世出身,顾氏只觉得叶氏家道中落都能嫁入吴家,却不想叶家也是书香门第,不说其他,叶家如今只是没有人在官场中,在老家却是田产庄子一样不缺的。

    宁熹跟顾氏没要好到无话不说的程度,也犯不着说些不好听的话惹顾氏不高兴,便道:“我瞧着叶姐姐不是那样的人,叶姐姐不说话,想来是因为不好插手小叔子亲事的缘故,到底吴同知、吴夫人都在呢!”

    顾氏做了继室比在闺中时心细敏感得多,所以因着叶氏的态度她也想得多些,但顾氏也不是个十分有主见的人,宁熹这么说她也觉得有理,道:“宁妹妹说得是,我也觉得叶姐姐不是小心眼的人。听说吴四公子今年刚刚十六,年龄上与萍姐儿正相配,也是个聪明上进的小公子,不知宁妹妹可愿意替我出面试探一回?”

    宁熹与顾氏算是熟悉一些,加上丈夫都在秦州做官,顾氏性格也不算坏,两人还算谈得来,但要说帮忙说媒这种事,宁熹可不想接,当下道:“这事啊,顾姐姐你找我可不合适,我正替小姑子相看亲事呢!没得叫人误会了还不好看。”

    顾氏想到宁熹的小姑子宋绾,虽然宋绾年岁大些,又跑到秦州来说亲,她也猜测其中有缘故,但也不得不承认,宋绾的条件比常欣萍姐妹好得多,若真成了宁熹帮忙反而让人误会了,她跟宁熹这朋友没得做不说,两家脸上都不好看。

    “是我唐突了,宁妹妹可别放在心上。”顾氏想到了这一节,便打消了叫宁熹去问的想法,只心里盘算着请谁上门去问更合适些。

    从碧波潭回来,宁熹见宋绾手里拿了一捧花,好奇问道:“哟,这是哪位公子送给咱们四妹妹的。”

    宋绾脸一红,连忙将花往身后藏,鹿儿瞧见了,立刻伸手去抢,宁熹将鹿儿的手拉回来,在鹿儿的手心上轻轻打了一下,虎着脸道:“不许抢别人的东西,抢人东西是不对的!”

    宋绾觉得小侄女还小,哪能懂得那么多,不过就是瞧着好看就想抓过去罢了,见宁熹训她,连忙道:“三嫂,鹿儿还小呢!她喜欢我给她玩就是了!”说着将手里的花递了一枝给鹿儿。

    鹿儿还听不懂大人的话,却会瞧人脸色,宁熹虎着脸训她,小丫头连忙缩回手,表示自己很乖的模样,宋绾将花递给鹿儿,小丫头甜甜的一笑,将花枝接过去,几下就揉成一团。小丫头还明白揉成一团不好看,手上的扔掉了之后,又冲着宋绾呵呵笑,希望小姑姑再分她一枝。

    宋绾这花是人家送的,虽不是十分名贵的花,但宋绾还是舍不得叫小侄女就这么糟蹋了,顿时就犹豫了起来。宁熹摇摇头,拉起鹿儿的手给她擦手,道:“瞧见了吧,可别再叫鹿儿辣手摧花了!”停了停,又回到先前提起的那一茬,“这花是谁送的?瞧四妹妹这么样,我和你三哥是不是该请人上门打听打听了?”

    宋绾听这话第一反应是要反驳嫂子这话,可还没说出口,俏脸就红成一片,嘴里说出的话压根不是反驳的话,“他姓李,说是到秦州探亲,暂且住在吴同知府上。”想了想又补充道:“他说,吴大奶奶是他的表姐。”

    说完这些话,宋绾不仅觉得脸红,还觉得脸颊有些发烧,刚想辩解,便听宁熹道:“吴大奶奶的表弟么?是前刑部尚书李大人家的公子吧!今日叶姐姐还提起他,李家和叶家家风都是好的,只是今日叶姐姐说起,是想给他和常大姑娘牵线呢!”

    宋绾愣了一下,没想到李家的想法是这样的,微微抿了抿唇,还是多问了一句,“常家答应了?”

    宁熹提这话不是叫宋绾难受的,目的只是提醒宋绾李家现在的情况和自己的定位,宋勇和白氏一直想将宋绾高嫁,她和宋缜没有这个想法,宋绾也没有挑剔的心思,但宋绾总是少了些主见和自己争取的意识。李家公子确实不错,李家虽暂时势微,但日后也说不定如何,可总归要宋绾自己有意识去坚持,否则若旁人闲话多了,难免叫宋绾动摇。

    “若是常家答应了呢?”宁熹见宋绾这模样,觉得宋绾对李家公子至少是有些好感的,若是两家商议着定亲,日后多些接触,想来也能成一段良缘。只是宋绾再耽搁不起了,若是还因为家世之类的问题产生矛盾,还不如提都不提,免得再起什么波折。

    “我……”宋绾犹豫了一下,“吴大奶奶只是同常夫人提了提不是吗?我……”

    这就是想争取一下的意思?虽然没有说出口,但以宋绾的性格,能说出这句话也算不容易了,宁熹微笑道:“常家没有答应,常夫人是继母,给继女说亲自然要考虑的更多,但李家老太爷致仕了,李公子的父亲又伤了腿,如今李家虽说是官宦人家,可除了做县令的李大公子,竟没人在官场上,就是五公子,也只是个秀才呢!”

    宋绾的性格,一向不爱多想,但宁熹说到这里,宋绾当然也不会以为宁熹只是在说常家的想法,也是在提醒她,李家如今的情况,若说配她实在是高攀,不说她是国公府的姑娘,她父兄都在朝为官,她也是正经官家千金。

    宋绾只想到这点,宁熹却想到更多,上巳节上,青年男女确实可以互赠礼物表示亲近祝福之意,但通常来说,除了兄弟姊妹之间,也就是世交之间会互赠礼物,向陌生异性赠礼物的并不多见。李家公子跟宋绾应该是头一回见吧,他给宋绾送礼物,是单纯觉得宋绾看着顺眼,还是有别的心思?宋绾自己想不到,宁熹既然接下了这个差事,就不得不多想。

    宋绾沉默片刻,道:“三嫂,我一直都知道,我不像二姐姐一样,既没有她的出彩优秀,也不求我自己能像她一样攀上一门大好的亲事。以前我不敢多想这些,婚姻大事本来就是父母长辈做主的,可到了如今,我也有些自己的想法。若不能门当户对,倒不如叫人高攀我,而不是我去高攀别人,就算李家公子有别的想法,原是他高攀我的,只要宋家还在,李家就不会怠慢了我。”

    宋绾这想法有些消极,但宁熹也能理解,当初宋绾也有一颗少女心,可经历了那么多事,少女时的那一点憧憬也磨得差不多了。宁熹能看出宋绾的心思,对嫁人,或者说定亲,宋绾已经失了信心,如今不过是想着在变成老姑娘之前顺利的把自己嫁出去,这样才能避免连累了家中的妹妹和侄女。

    宁熹心里叹息,对宋绾的想法却不能说什么,但对这件事,她没有见过李家公子,不会贸贸然说什么,只道:“我知道你对李五公子有些好感,但这段时间你都得安心在府里呆着,他若是送你礼物你只管收着,若是送信,记得一个字都别回,女孩子家总要矜持些,让人来求才行,明白么?”

    宋绾一听就明白宁熹的意思了,也知道宁熹都是为她考虑,她作为女方,在这事上若是主动了,难免叫人看轻。

    宁熹看着傻妹妹乖乖点头,只叹了口气,叫宋绾端着些只是一方面,宁熹本是对李五公子存了些疑虑,总要细细查过李五的品性和李家的情况,才能考虑这件事。

    回到刺史府,宁熹就安排人手去打听,同时也送信到京城,请宋老夫人和兄长留意一些,毕竟李尚书受伤休养之后,一家子并没有离开京城,考虑的也是李家兄弟读书考功名的缘故。

    宁熹虽没有刻意冷着李家这边,但送了花、送了礼物之后,宋家将礼物都收下了,却没有任何回信,李五也猜出了些缘故来,宁熹还等着派出去的人的消息时,李五亲自提了礼物,上门求见宋缜。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五章 赔罪

    李钧特意挑了宋缜休沐的日子上门,宋缜也知道宋绾和李钧的事,虽猜不透李钧亲自上门想做什么,还是见了李钧一面。而后头,宋绾听说李钧上门来,便专门跑到宁熹这边,似乎想第一时间得到些什么消息。

    京城那边的信还没回,不过李钧在秦州住着,宁熹已经打听到了一些消息。李钧到秦州来探亲,探望的却不是嫁到吴家的表姐,而是在崇明寺出家的叔父,而因为叶氏有心为表弟牵线说亲的缘故,便叫李钧住在吴府。出门在外又住在别人家里,一般人都会注意自己的形象,宁熹没打听出李钧有什么不良,但一点都没有信任李钧的意思。

    宋绾倒是想开口问,可想到嫂子说女孩子要矜持的话,又怕被宁熹笑话不够矜持,没敢开口,只顾着逗鹿儿玩。鹿儿正在学说话,能说清楚的话不多,但在小姑姑又递了一个拨浪鼓过来时,小丫头磕磕巴巴道:“姑、姑,没、没有了……”

    小丫头一双手拿了四样玩具,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又想要有委屈的模样,将宁熹逗得噗嗤一笑,道:“瞧瞧,你把我们鹿儿为难的!快别给她塞东西了!”

    宋绾脸色微红,将拨浪鼓收了回去,鹿儿又想要,丢了手里的东西扑过去。鹿儿个头小小的,猛地扑过去还是很有分量的,宋绾连忙手忙脚乱的接住小侄女,也顾不上害羞不害羞的了,数落鹿儿道:“给!都给你!小姑奶奶,你是想吓死我是吧!”

    鹿儿一点没感觉刚刚那一下的危险,拿到了想要的东西,窝在宋绾怀里,手里摇着拨浪鼓,十分高兴的模样。

    叫鹿儿这么一打岔,宋绾刚刚那一点忐忑也散了,不在胡思乱想突然上门拜访的李钧,专心逗鹿儿玩。不多时,宋缜回来了,只见手里还拿了一个锦盒,显然是刚刚李钧给的。

    宋绾既好奇李钧说了什么,又好奇宋缜手里的锦盒,只是对宋缜这个堂兄,宋绾一直是有些害怕的,也不敢主动开口。

    宋缜看了宋绾一眼,把手里的锦盒递给宋绾,道:“李公子说,叫我替他给你陪个罪。”

    “……”宋绾睁大了眼睛,不过片刻脸色就白了,也不接宋缜手里的锦盒,起身就往外走。

    宋缜没明白堂妹这反应是什么意思,看向宁熹,道:“这是怎么了?”

    宁熹抱住想要追随小姑姑去的女儿,冲宋缜摇摇头,道:“不知道啊!李公子为什么要赔罪?他哪里对不住四妹妹了?”在自家府上,宁熹不担心宋绾吃亏,也没有追上去的意思,只问宋缜,李钧给宋绾赔什么罪。

    “哦,李钧今日上门来,一来是说明一下他的心意,二来,是说明一些情况,叫我们听过这些再考虑结亲。”宋缜也猜到宋绾大约是误会了,觉得李钧上门赔罪是对宋绾没意思的意思,不过也没有追上去解释清楚的想法,“李钧说,他给四妹妹送花,讨四妹妹欢心确实存了些私心,所以买了礼物给四妹妹赔罪。”

    “……”宁熹扯扯嘴角,也不知道宋绾追上去会做什么,“他有什么私心?若说仕途上,咱们家也帮不上李家什么吧!”李家人不是没有本事,也不是没有上进心,而是老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小的资历还不够,这些也不是有谁提携就能上去的。

    “倒不是这个,”宋缜摇摇头,“你也知道,李大人在任上时刚正不阿,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李家没什么人在官场上,加上前段时间还得罪了人,李家在京城越发艰难,李钧这才想找一个强一些的亲家,至少能震慑对方。李钧倒也算是个男人,结亲上面存了私心的也不少,亲事还没结成,就敢把真话说出来,上门给四妹妹赔罪,也算有些担当。若是四妹妹自己也可以接受的话,这门亲倒也可以结。”

    宁熹倒没想到是这样的缘故,虽然不清楚是什么缘故又得罪了什么人,但宋缜既然表现得这么轻松,想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就如宋缜所说,宋绾自己可以接受的话,这门亲还是可以结的。

    没什么责任心的兄嫂两个,都没让人告诉宋绾一声,宋绾追到二门外,才追上李钧。宋绾没等喘口气,就堵到李钧面前,倒叫李钧和送李钧出去的小厮都愣了一下。那小厮一见这架势,连忙退到旁边,留出地方叫宋绾和李钧说话。

    宋绾抿着唇,她追出来纯粹是一时冲动,真到了李钧面前,宋绾又不知道如何开口。而李钧则刚刚在人家哥哥面前说了自己的真话和苦衷,虽然不确定宋缜会不会对宋绾讲清楚,但对上宋绾多少有些难堪,道:“对不住,宋姑娘,我……”

    李钧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宋绾忍不住眼泪哗哗流下来,话里甚至带了些哭腔:“我、我有那么不讨喜吗?一个一个的,不是警告我不要痴心妄想,就是招惹了我,又怪我胡思乱想,我、我前世欠了你们的吗!”

    李钧一愣,突然想起许久以前第一次见到宋绾的情形。那时,他与同窗出门游玩,听说,宋绾的母亲带她出门相看,她与罗七从画舫中下来,罗七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她却憋屈又没处说的模样。

    虽然有男女之别,李钧接触过的女子并不多,但不知为何,他那时就想上前问一句,究竟是什么事叫她为难。当日他克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和同情心,今日,几乎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他面前,不同的是,宋绾近乎绝望的问他,她到底哪里不好?到底哪里不讨喜?

    “不,我不觉得你不好。虽然一时我说不出你哪里好,但总之,我绝对没有觉得你不好的意思。”李钧有些紧张,当日在碧波潭遇到宋绾,宋绾大约从来不知道他是谁,但他一眼就认出宋绾来了。他就想,既然恰好遇见她了,既然恰好他对她有那一份好感,又恰好她的家世能相助李家,他为什么不能争取一回?或许,他就是她的良缘呢?

    当日他一时冲动,花送出去了,该说不该说的也都说了,等冷静下来,他不后悔,却有些懊恼。他对宋绾的动机是不纯的,他确实真的对宋绾有好感,可这个姑娘已经这么苦了,他不忍自己再添砖加瓦,所以才连连给宋绾送礼物。礼物送到了,宋家都收下了,但却没有别的说法,李钧一向是聪明人,便知道宋家大约是在打听李家和他。

    李钧今日上门来,倒不是怕这些事由宋家查出来,对他生出恶感,只是宋绾这些天一个字都没回过他,他心里不安。李钧心里叹了口气,他想,他其实是想堂堂正正的结这一门亲的,既然如此,就清清楚楚的说出来,就算宋家不同意结亲,他会遗憾,但至少不会为此而愧疚一辈子。

    “那,你说赔罪是什么意思?”宋绾望着李钧,那一个赔罪,难道不是拒绝吗?

    “我,我接近你,本意是想与宋家联姻,有了宋家这个姻亲,龚家徇私报复也会有所顾忌。只是,我觉得这样做对不住你,所以才上门赔罪的。”这些话对宋缜说的时候,李钧已经做好了被宋缜打一顿的准备,但对宋绾亲口说出来,李钧还是有些难为情。可李钧心里也明白,原本就是他对不住宋绾,开口道歉原本就是理所当然的,倒是他自己修养不够,才会觉得难为情。

    宋绾愣了一下,她原本就想到,李钧对她有好感,还送礼物讨她欢心,必定是有私心有所求的。但话又说回来,婚姻结两姓之好,有几个是单纯没有别的想法的?所以李钧这话说出来,宋绾并没有被利用的难受,相反的,作为男子,李钧能够亲自开口向她赔罪,而不是过了就当什么都没有发生,宋绾是有些欣赏的。

    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宋绾顿时觉得自己跑过来堵人,还当着人的面哭了一场,这举动实在太蠢、太丢人了,可现在这场面,难道让她风一般逃走吗?一向往大家闺秀方向看齐的宋绾一时有些为难。

    话既然说到了这里,李钧也放下了负担,道:“本来是请宋大人带我转达我的歉意的,如今既然亲自遇见了你,我想,我还是亲自说一回才是。对不住,宋姑娘,我只想到我家的境况,却不该因此而欺瞒你,请你原谅我。”

    听到李钧一本正经的赔罪,宋绾有些手足无措,道:“没、没关系,这不是你的错、本、本来就是人之常情……”说出这句话又觉得这句话更加不妥,连忙解释道:“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不怪你……”

    李钧原本忐忑的心情听到宋绾笨拙的解释,倒是突然敞亮了起来,道:“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姑娘,不要妄自菲薄。”

    宋绾是宋家嫡出姑娘,哪怕她确实不如姐姐光彩照人,但也从来不缺人夸奖,但自从叶维羽定下亲事之后,宋绾只觉得,好久都没有人夸赞自己了,一时竟说不清是感动还是心酸。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游

    在宋缜和宁熹都对李钧印象不错,而宋绾也表示原谅了李钧的前提之下,京城那边的信也送到了。李家确实是门风清正之家,李家得罪龚家也更多的是因为龚家小心眼记仇,宋老国公和宋老夫人对这件事都还算满意,信中便提到,两家走动商议亲事的事由他们在京城操办,宋缜和宁熹只需创造些机会,叫宋绾和李钧熟悉一下,但别逾矩就行。

    叶氏得知这个消息既吃惊又为李钧和李家高兴,还专门上门来做客。叶氏是李钧的表姐,宁熹对叶氏也更客气了些,招呼叶氏坐下,宋绾便坐在旁边听宁熹和叶氏说话。

    说到李钧的亲事,叶氏也叹了口气,道:“李家的事,我先前也并不了解,只想着不管日后前程如何,李家如今到底是落魄了,虽觉得绾妹妹好,却也不敢提这件事,这才跟常家提了提,没想到最后到底是绾妹妹跟阿钧有缘分。”

    叶氏坦坦荡荡的说出来,宋绾反倒生不起不高兴来,她能理解叶氏的想法,就像她一直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