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嫁小娇妻-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敬棠自然乐得少费些力气,方梅愿意跟他走,他哪里还会费心给方梅弄身份彩礼什么的,人到手了就是。

    “方同知考绩只有合格,没有法子外调,也就是那时开始,秦州官吏变本加厉的排挤他,直到方以竹考中了探花,才稍微收敛了些,不过那次方夫人让人满大街撒喜钱的事,又叫人抓住了把柄,若非我让人打点,方同知这回至少得贬官,在秦州做个知县什么的。”宋缜说起来笑笑道,“说来有些好笑,你猜,方同知为什么会叫秦州官吏这样排斥?”

    “莫非他清正廉洁,不愿意与其他人同流合污?”宁熹有些好奇,不过这话她自己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毕竟方家实在不像那么清正廉洁的样子。

    宋缜撇撇嘴,道:“清正廉洁谈不上,不过不愿与他们同流是真的。”宋缜说着叹了口气,“若不是这回从方家下手,我还真不知道,这秦州,竟然在四殿下的把持之下。除了方同知,出了些级别低的小官吏,竟然连葱林关的守备都是四殿下的人。”

    “……”宁熹惊讶得抬手掩着口,她看过秦州的地图,虽然这年代的地图没有那么直观,但也能看出来秦州重要的地理位置。首先,秦州离京城不过四五天的路程,一路向东没有什么地势险隘用来阻击,一旦起兵,秦州的将士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冲到京城;二来,秦州往北是陇州,往西是甘州,控制住秦州,至少短时间内可以阻断朝廷调兵救援,而这两处正是本朝重要的军事力量所在。

    “四殿下,竟然有这样的本事!”

    “谈不上太大的本事,四殿下不过是控制了卢元照和荣守备两个人罢了。”宋缜对此事确实十分惊讶,但对四皇子并没有那么忌惮,“卢元照在秦州做官六年多,荣守备更是在秦州十年有余,这两人又都不是等闲之辈,这么长的时间,足够积累足够的影响力,至于其他小官吏,他两人甚至都不必叫他们知道其中缘故,就可以叫他们按照两人的意思行事。”

    “既如此,方同知为何又不愿与他们同流?”这样说宁熹越发奇怪了,按理说方同知也有些本事,总不至于两人那么多人都拉拢了,偏瞧不上方同知吧!

    “你听我说的,方同知是在方梅跟福王世子走了之后,才格外被针对的,”宋缜停了停,“这么说也不大准确,应当说,是在卢家为卢三求娶叶家姑娘,而拒绝了方家将方兰嫁给卢三之后。方家长得最好看的是方梅,不过方梅心气高,一直没有定亲,而方兰看中了卢三,方同知觉得他作为秦州同知,卢元照必定与方家结亲,没想到卢家坚决的拒绝了方家的意思,求娶了叶家姑娘,两家就此闹翻。”

    “原本因为儿女亲事不合,也不影响大局势,偏偏那个时候福王世子到了秦州,还叫方梅攀上了他。方同知本来立场就没有那么坚定,加上跟卢元照这个知府闹翻了,我猜福王世子还透露了些心思,于是方同知就更加动摇了。按理来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福王世子应当是要尽力拉拢方家才是,却匆匆带了方梅走,也不知是没有那魄力,还是察觉了秦州的局势。”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八章 风波

    “所以你这是要保方同知?”宁熹还记得宋缜将方同知恨得咬牙切齿,就算从大局出发,也不会轻易帮他。

    “原本我到秦州来,任务是把兵权从荣家手里拿回来,尽量别引起什么动荡来,可如今么,不单单荣家,这卢家也不好对付啊!”宋缜叹了口气,当皇帝的,都不会将兵权留在臣子手中,宋家能数代荣宠,也是因为宋家每次出征归来,都会十分自觉地将兵权交回。

    事实上,包括云康侯府在内的军功起家的勋贵,都知道这个原则,反倒是各地的边将,常年统领着士兵,时间长了,就把朝廷的军队当成自家的了,朝廷派人来收,这些人还会想法子跟人斗法,如今的荣家差不多就是这种情况。

    荣家是秦州本地人,虽不算是世家大族,但世代从军,在秦州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宋缜查看过卷宗,荣家人,几乎代代都有人出任守备。秦家似乎也不求往上走,但秦州民间,却有荣家军的说法,赫然是将秦州军当做自家的势力了。

    宋缜以前以为荣家是想仗着权势得些好处,可如今看来,荣家不往上走倒不是淡泊名利,而是待价而沽,再加上卢元照也让四皇子笼络了去,这下子,两人倒是有些互为表里的意思。

    宁熹听宋缜分析了局势,微微皱眉,道:“这样,你的处境岂不是很危险?”

    “倒也谈不上,我毕竟跟前几任刺史都不同,我身后是宋家,是镇国公府的影响力,他们便是想动我,轻易也是不敢下手的。”宋缜冷笑,“早就知道这趟差事不好走,如今也不过更麻烦些,倒也无甚大碍,我回来对你说这些,是提醒你留心些。我派人保了方同知,只怕他们有些猜出了我的立场,他们动不得我,说不得从你和鹿儿身上下手,凡事且小心些。”

    宁熹连忙点头,原本她想等摸清楚了秦州的情况,再考虑如何跟秦州的官眷们相处,如今么,她不是什么顶聪明的人,也不指望自己做些夫人外交给宋缜帮忙,还是远远地躲开些才好,若是一个不慎把自己和孩子搭进去,就实在得不偿失了。

    宋缜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若宁熹出面,与人虚与委蛇,说不定真能给他提供某些帮助,但卢元照和荣家在秦州明显已经成了气候,若因此让宁熹和鹿儿出什么事,就愈加得不偿失了。见宁熹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宋缜凑过来亲了亲宁熹的脸颊,道:“难得出远门,也不能叫你四处去玩,等这件事了结之后,我一定带着你和鹿儿,在秦州四处转转,早前来过,这边的景致实在不错。”

    宁熹倒是没有那么在意这个,前世她倒是挺喜欢四处旅游,但这个时代,出远门实在太遭罪了,宁熹对旅游也没了热情,若有空闲,还不如到庄子上去转转,有吃有喝景色也不错。

    宋缜特意跑回城一趟也没能待太久,次日一走,就又回葱林关衙署去了。本来宁熹带了一只小拖油瓶,没事就不喜欢出门,有了宋缜的交待,越发就宅在家里,除了带孩子,给鹿儿做做早教,就是带着丫鬟婆子做些点心做些应季的果酱、果酒什么的。

    刺史府里种了不少果树,果子存了不少,宁熹做了东西也不拿出去卖,有人上门拜访,就拿来做回礼。这一日方同知的夫人朱氏上门拜访,还带了才九岁的小女儿方菊。

    宁熹没见过方梅,但客观的说,方家女儿长得都不错,方菊小小才九岁,已经出落得十分水灵,大约方菊生得晚的缘故,也没有像方兰一样的愤世嫉俗,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至少看上去是十分讨喜的。

    知道了方家被排挤的隐情,虽然宁熹虽然觉得方同知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宁熹本来就不是什么刻薄的人,尤其人家还带着个半大孩子,宁熹也说不出什么刻薄的话来,叫人拿了新做的点心招待朱氏母女。这一年多以来,方家起起伏伏,就算年纪小的方菊也受了不少攻击,难得宁熹对她客客气气的,小姑娘小心翼翼的望了宁熹一眼,道:“谢谢宋夫人。”

    朱氏顿时打开了话匣子,“如今,也只有宋夫人待我们家这般和善,别人家,唉,不提也罢。梅儿和兰儿的事,我们怪不得谁,只怪我和老爷不会教孩子,可菊儿才九岁呢,她有什么过失,旁人便一口一个狐狸精的说她……哎,瞧我,孩子还在呢!这说的是什么话!”

    宁熹只笑笑,没有接话。

    朱氏看方菊安心的吃点心,便说起方家的事来,方同知不怎么聪明,到如今还弄不清楚是宋缜叫人保了他,在衙署中做事不顺,回府就说些怨天尤人的话,里里外外都是怀才不遇的苦闷。受了丈夫影响,朱氏也处处抱怨,说秦州的官吏们歧视方家寒门出身,处处排挤他们,絮絮叨叨的直到下午时候才走。

    宁熹瞧着方菊喜欢抹了果酱的点心,便叫人拿了果酱,送给朱氏做回礼。

    做礼物的果酱宁熹都让人用漂亮的瓷罐装着,分别系了不同颜色的绸带来分辨种类,红杏从后面取了瓷罐来,上面系着淡蓝色绸带,宁熹接过来,正要递给朱氏,被奶娘抱着的鹿儿突然伸出手,抓住绸带用力拽了一下。

    宁熹没防备鹿儿突然这个动作,手上没抓牢,瓷罐啪一声摔碎在地上。鹿儿还不懂自己闯祸了,挥舞着手里的绸带笑得十分欢快。

    若鹿儿这个时候不是九个月大而是九岁的话,必定要迎来宁熹的一顿竹笋炒肉,然而,面对才九个月大的女儿,宁熹能做什么?瞪了鹿儿一眼,给朱氏赔罪,又叫人重新取了礼物来。

    要送给自家的礼物当着面就摔了,朱氏其实有些不高兴,虽然是在人家的家里摔了,但总觉得不大吉利,也不要什么回礼了,谢过了宁熹的好意,并表示不介意之后就带着方菊走了。宁熹又不用巴结方家,人家不要了,都转身走了,宁熹也不会专门让人送一趟,说到底,她没打算跟方家过多的结交,只是没有必要跟方家闹翻罢了。

    抬手捏了捏鹿儿小脸,宁熹叫人收拾地上粘稠的果酱和碎瓷片,抱了鹿儿去后院看白兔子,她觉得,女儿总喜欢鲜艳颜色的审美得改一改,毕竟总不能拿白色绸带来绑礼物。

    后院养了几只小动物,是宋缜找来给宁熹解闷的,除了一对白兔子,还有漂亮的锦鸡什么的。鹿儿只喜欢看颜色漂亮的锦鸡,对白兔子没什么兴趣,今日宁熹却叫人将一对锦鸡拎走,只留下一对儿笼子里悠闲吃草的白兔子。

    鹿儿见人提着锦鸡走,扭着小身子去看装着锦鸡的笼子,瞧着出了院门看不见了,鹿儿也不看白兔子,哇一声大哭起来。宁熹头痛了,正抱着鹿儿哄,前面盯着人打扫碎片垃圾的琉璃匆匆忙忙赶来,凑在宁熹耳边,低声道:“夫人,那果酱不对!”

    宁熹抱着鹿儿的手顿了顿,琉璃素来稳重,特意跑来对她说那果酱不对,显然是不小的问题,偏鹿儿不依不饶的,宁熹微微皱眉,也不管鹿儿闹不闹直接抱着鹿儿又去了会客的前厅。

    鹿儿闹了一回,见宁熹不哄她了,小丫头也不闹了,蔫蔫的趴在宁熹肩头。宁熹对此还算满意,顺手捏了个带流苏的荷包给鹿儿玩,走到前厅时,小丫头早就忘了刚刚哭闹的事了。

    地上的碎瓷片和黏糊糊的一团果酱还在,两个打扫的小丫鬟低头站在那里。宁熹将鹿儿交给青枝,上前去查看,只见香甜的果酱不知何时引来了不少蚂蚁,但短短的时间里,来一顿饱餐的蚂蚁竟都变成了一堆蚂蚁的尸体。

    宁熹皱起眉头,她可以肯定自己做的东西没有问题,毕竟朱氏带着方菊来做客的时候,她还陪着吃了一些,若说出问题,也只能是罐子上或者拿来的时候被动了手脚。宁熹拿不准对方动手脚是出于什么目的,借她的手对付方家?还是单纯针对于她?

    “夫人,奴婢已经命人将经过手的人都带了来,只有负责看管的婆子不见了,夫人要审问这些人吗?”琉璃上前请示道。

    宁熹看了一眼地上的垃圾,向低着头的两个小丫鬟道:“先打扫干净。”一面往外走,一面向琉璃道:“让人都在外面候着,我点到一个,就放一个进来。”看管的婆子不见了,要么是办完了事逃了,要么是被人灭口的,但谁能肯定满府的下人当中只有那一个有问题,更何况宁熹早就打算将府里的下人清理一番。

    经手的人不多,包括不知踪迹的看守婆子在内,一共八个人,除了看守的婆子和得了吩咐去取罐子的小丫鬟,还有一个负责记账的,其他都是中途遇上的。宁熹先将两人问过,再问途中偶然遇上的,当然,没什么线索,宁熹也不大在意,心里却暗自决定,将库房里的东西排查一回,以后回礼还是用不易惹是非的东西好些。

    宁熹明面上没有再追究,暗地里却叫人仔细去查,没多久,还真查到些东西,比如,那消失不见的婆子,在某个阴暗的巷子里被发现了尸体,再比如,那个婆子还有个女儿,在杨主簿家中做事。没有证据,那婆子也已经死了,宁熹没法还原当初的事实,但也能猜到一些,更何况许多事原本就不需要证据,宁熹冷笑,“手都伸到家里来了,这些人还真当我和世子是过来游山玩水混资历的吗?”

    “那,夫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做?”青枝也气愤,可动手的都是下人,主人家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推得干干净净,何况他们也不可能为了没造成伤害的事跑上去找人对质。

    宁熹轻轻一笑,道:“不是说,那婆子的女儿,十分擅长做点心吗?不是上回知府夫人还提到过她的好手艺吗?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便是,上回卢玉娟不是还夸赞咱们家点心好吃吗?过些日子请她过来做客便是。”

    宁熹当然不准备把卢玉娟怎么样,她只是想吓唬卢元照夫妇加上杨家一回罢了,从杨家拿来的点心,还没上桌,被打翻了,然后,毒死了被喂了弄脏的点心的鸡。卢玉娟震惊之下还义愤填膺的骂了杨家一回,不过卢玉娟回去没几日,就听说卢家跟叶家退亲了,重新为卢家三公子求娶杨玉娇。

    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宁熹冷笑一声,道:“看来,杨主簿替卢知府做了不少事,为了保住这个同盟,连世交都放弃了。”

    似乎从宁熹杀鸡儆猴的一件小事开始,秦州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各种各样的宴会销声匿迹了,似乎各家夫人都躲在后院里,等着风波过去,或者,在风波里消失。宁熹本来就不常参加女人们的聚会,但这段时间,就算不出门,宁熹也得应对各种各样的手段,直到年前,宋缜从城外的葱林关衙署回来。

    再见到宋缜,其实不过近一个月的时间,宁熹却有种好久不见的感觉,上前拉着宋缜的手,宁熹只觉得嗓子有些哑,道:“你回来了!”

    宋缜低头,用额头轻轻碰了碰宁熹的额头,还有心情开玩笑,“怎么,这回不嫌我一身灰、一身汗了?”

    宁熹伸手环住宋缜的腰,道:“不嫌,再也不嫌了,我从不知道等你的日子这样难熬,下回你再走这么久,我就只教鹿儿喊娘,不喊爹了!”

    宋缜轻轻一笑,把宁熹搂到怀里,有些心酸,去年他出征,至少宁熹在京城,有一大家子人陪着,有岳母兄长时常探望,这回却独自在秦州城里,带着孩子,一面担心他,一面还要保护年幼的孩子。他一直知道宁熹有些娇气,自小有父母兄长宠着,凡事不比她操心,想想这段时间宁熹面对的一切,宋缜只觉得心疼,搂着宁熹的肩膀,道:“好,以后再不叫你担心了。”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年

    宁熹没有煞风景的瞎想宋缜的身份,这些事根本就无法避免,如此温馨的时候,那些所谓的心酸无奈就暂且忘了吧!

    风波平息了下来,可秦州的气氛一点的没有轻松起来,寻常百姓依然该上街上街,该过年过年,但官吏们甚至消息比较灵通的商户,都小心地守在自己家中,等着秦州官场彻底平静下来。

    宋缜回来了,宁熹心里算是安定下来了,又听宋缜说,年前都不走了,也不打听宋缜究竟做了些什么事,热热闹闹的准备着过年。年前得给亲友们送年礼,京城那边和青州宋勇一家那边的,宁熹早就差人送去了,就是准备秦州这一片的。先前在风波中,宁熹也没管这件事,如今宋缜作为秦州最高的官员,还得负责把气氛重新活跃起来才行。

    宁熹叫人去整理名册,这回相比起初到秦州时密密麻麻的官员及家眷的名单明显单薄得多,宋缜就坐在宁熹旁边,回头看了宁熹一眼,道:“你看着办就行,年后元宵,我会叫人办得热闹一些,等新的官员到任,很快就会热闹起来了。”

    宁熹冲宋缜翻了个白眼,道:“民间一直很热闹,前几天我带鹿儿去买梨膏糖,街上热热闹闹的可一点都没有别的事。可年底的时候官府事正多,还得把你捅出来的大窟窿填平了,不安抚一下,那些战战兢兢地官吏谁敢给你做事啊!”

    “……”宋缜默然,他出师回京之后就做了羽林侍卫,品级上来说也算官员,可就算做个羽林卫长,手头的事也单纯得很,宋缜确实没做过掌管一州的官员。而宋缜又不是科举出身,公府世子的教育让他懂得用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都不是问题,但如今他还兼任秦州的行政掌管,宋缜长叹一口气,道:“这些,不应该是新的秦州知府到任之后的事吗?”

    “……”宁熹不想说话了,她才更不懂这些事呢!就算前世倡导男女平等,女子能顶半边天,可她是小公举啊,拿着家族的股份,天天吃喝玩乐也不用操心生计,出去学烘焙也单纯是自己喜欢罢了。可就算如此,她也知道这种大的动静之后不能放任不管啊!固然宋缜的任务是拿回秦州的兵权,这点宋缜已经做到了,可宋缜还要在秦州做三年的官啊!一个秦州不比宋缜手下的将士,并不是军令下去就能平稳运行的啊!

    从宁熹的表情中,宋缜也瞧出些苗头来了,他又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只是刚刚解决了一件大事,还没来得及思考其他的。而且,大约是宋家一向是做完了事潇洒地交回权利习惯了,宋缜压根就没留意隆盛帝还叫他暂代秦州知府。

    宋缜长叹了口气,放空了两天的脑子终于开始运转,道:“这回的事,卢元照、荣守备下去,方同知还在,但我并不想用他,其他的人,糊里糊涂的多,胆小怕事的也不少,有几个能用的,也顶不了什么事,你说,我临时招一些落榜举人和秀才做事怎么样?”

    宁熹点点头,举人已经可以做官了,只是前程远远不及进士,考中举人已是不容易,许多人没有精力和财力继续考进士,就在官府谋个事做,地方的小吏大多便是举人出身。当然像秦州现在这种情况,朝廷派官员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便是有心继续考进士的举人,也会愿意提前进衙署做做事,不说挣多少钱,也是扩展人脉的好机会。

    “对了方探花在秦州一耽搁就是这么长时间,翰林院的职位还给他留着吗?”提到方家,宁熹便想起方探花来,状元、榜眼和探花虽然不一定仕途风顺,最后成为人生赢家,但像方以竹一样,才考中探花就摊上这么多事的还真不多。

    “哦,先前收到兄长的来信,说方以竹迟迟不往翰林院赴任,虽还有探花之名,但他翰林修撰的官位已经撤销了,他若是进京销假,也只能再等着谋缺了。”本朝立国已久,不仅刘家的江山稳固,朝廷也并不缺人才,三年一次的大比源源不断的为朝廷输送人才,同进士只能外放做个县丞,二榜进士中名次靠前的能进翰林院做编修,靠后的只能做个县令,但状元榜眼和探花起点要更高些,能做修撰。

    然而,方以竹误了赴任的日子,不管是不可抗因素还是请假,翰林院又不缺这么个人,日子过了就不会等着他,方以竹就只能落到同进士的待遇,等着哪里出了缺,去谋个缺做官。宋缜说起来摇摇头,道:“方家做人失败了些,方同知在秦州做官六年多,落得人人排挤的局面,倒叫他在这场风波里保全了一家子,但方同知为官多年也没经营起什么人脉,方以竹的事本不大,没人替他说话也就没有了转圜的余地,就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了。”

    若是宁熹来说,自然是能保全家人更幸运,但方以竹父子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此次又平白丢了大好的官位和前程,多半也不会觉得幸运。

    宋缜对方以竹没怎么留意,秦州的事他还得细细思量着操作,想想头绪绕成一团,索性等明日再细细去理,同宁熹说起家书来,“才收到京城的家书,岳父家送来的我直接让人给你送来了,你瞧过了没?”

    宁熹点点头,同家书一道送来的还有今年的年礼,去年父亲出征,宁家年都不曾好好过,今年是父亲亲自准备的年礼,宁熹瞧着,父亲在年礼上倒是费了心了,只是京城她喜欢吃的点心送到秦州来已经风干变硬,石头一样的一团实在没法吃了。宋缜提起,宁熹便道:“我娘叫我好好照顾你和鹿儿,哦,对了,我哥哥说,秦州知府的弟弟背后还有厉害的人物,叫我提醒你小心些。”

    “……”宋缜默默地看着宁熹,“我已经把卢元超跟他哥一起押送进京了啊!”

    宁熹摊摊手,道:“我也没有办法,你今日早晨才把信给我的!”

    话虽如此,宋缜也没太放在心上,卢元超背后有人他早就知道了,那人是谁,也摸得差不多了,便是宁一洵不说,他也会留意,不过兄长千里之外还记挂着提醒他这件事,宋缜也领了这份情。将此事按下,宋缜说起宋家寄来的家书,道:“对了,大哥定下亲事了,婚期定在明年六月,到时候这边也差不多步入正轨了,我做地方官员不能擅离职守,阿九倒是可以带着鹿儿回去喝杯喜酒。”

    话虽这样说,但宁熹分明看出宋缜眼中的意思,呵呵一笑,道:“鹿儿还小,那时候正热呢,不如咱们明年回去过年吧!”秦州离京城不算太远,年前年后的假期加起来有二十来天,若不是今年刚刚出了这么大事,秦州正乱着,他们也可以回京过个年再回来。

    听宁熹这么说,宋缜满意的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再说了,祖母给大哥定下了广益伯府的孙女儿,听说大哥倒是满意,可二叔和二婶必定是不满意的,到时他们不敢跟祖父祖母发火,必定都冲着咱们来,何必回去触这个眉头!”若是勋贵,三等伯也算不错,但宗室降爵到伯爵,就没什么含金量了。

    宁熹倒没有觉得那位姑娘有什么配不上宋纩的,便是在宁熹前世,二婚也要遭人嫌弃,更不用说三婚了,人家肯定要觉得这个人或是人品、或是才能或是什么地方有缺陷。在这个时代,虽然和离对女方的影响更大,尤其宋纩的两房妻子都是娘家出面和离的,但旁人至少也会觉得宋纩性情不好,不能善待妻子,在这种情况下,宋老夫人能给宋纩定下广益伯府的姑娘已经算不错了。

    宋缜在府里修整了两天,开始收拾秦州的烂摊子,等秦州的政务走上了正轨,不必再加班时,已经是除夕。宋缜从衙署出来,在街上买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到刺史府,宁熹已经带着人在准备年夜饭。

    虽然出门在外,但有些礼数不能荒废,条件简陋,宋缜依然支了供桌,完成了祭祖一系列的活动,这才坐下来吃年夜饭。他们一家子只有三口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也觉得冷清,宁熹索性让人准备了暖锅,也不怕吃着吃着菜冷了,丫鬟婆子们就自己吃一桌,摆在外间,他们需要什么喊一声就有人进来。

    鹿儿自小就活泼,如今更是,被宋缜抱着坐在桌边,倒不再抓爹娘的头发,而专心的盯着爹娘筷子上的东西,不管是肉还是其他什么蔬菜,小丫头都想伸手抓一抓。鹿儿如今可以吃一些东西,但桌上摆的这些显然不在内,宁熹专门给鹿儿准备了吃的,小丫头闹得很便喂她一口,吃了东西安分不到片刻,便又闹着要。

    年夜饭之后,下人们要守岁,鹿儿闹腾了一天累了,宁熹把孩子送回被窝里睡下,出来就被宋缜拉着坐下,拎了一壶酒,给宁熹倒了一杯,道:“咱们好久没一起喝酒说话了,今日趁着过年,陪我喝一杯。”

    宁熹果真坐下来,端起酒杯嗅了嗅,道:“这是我娘酿的桂花酒!”

    “嗯,母亲说你喜欢,特意送来的,刚好这桂花酒不烈,喝一点也没事。”宋缜说着,轻轻碰了一下宁熹手里的瓷杯,端着酒一口饮下。

    宁熹也不扭捏,她酒量还不错,与宋缜一面喝一面说话,到放爆竹时把鹿儿惊醒,才不得不丢下酒杯,回去陪孩子。宋缜撇撇嘴丢下酒杯,这才是他跟宁熹成亲的第二个年头,去年过年时他一个人在边关,今年是第一回跟宁熹过年,还想夫妻一起守个岁,结果孩子一哭,媳妇儿就丢下他哄孩子去了。独自惆怅了一回,宋缜倒是想等宁熹回来哄他,但想到宁熹里外忙了一天,又陪他喝了酒,说不定哄孩子哄着哄着就睡着了,还是决定回屋陪媳妇女儿早点睡。

    大年夜下了一场雪,早晨起来白茫茫的一片。宁熹从被子里爬起来,理了理凌乱的头发,只见宋缜站在窗前,隔着琉璃窗看窗外的庭院。

    说起来,宋缜一家子搬进刺史府并没有做太多的修葺,只将主院的窗户都换成了琉璃窗,因为宁熹怕冷,又喜欢坐在窗前看景。察觉到宁熹在看他,宋缜回头,微笑道:“阿九,昨晚下雪了!”

    宁熹抓了一件披风裹着凑过去看,只见窗外白茫茫的一片,雪还在下,透过窗可以看到簌簌飘落的雪花,宁熹露出笑容:“好美!”

    雪直下到年初一的傍晚,虽然不大,地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年初二早晨,下人们才顶着寒冷,将走路的道扫出来。

    宋家在秦州没什么亲戚,经历了年前的事,官场上的走动也少了,天冷,夫妻俩都不想出门,过年几天都窝在府里烤火,到大年初七,天气暖和了些,才抱了孩子到城外的崇明寺上香。

    崇明寺在秦州名气不小,往来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虽然去年秦州没什么灾荒,寺里依然按照往年的习俗,在庙前施粥。宋缜一家子直接进了寺中,夫妻俩带着孩子上了香,又添了香油钱,本来还想在寺里转一转,只瞧着有些变天的模样,便打算直接下山。

    鹿儿圆乎乎的一个,宋缜怕宁熹累着,一直将女儿自己抱着,宁熹手空着,从山道上走的时候,就买了一束梅花回家插瓶。鹿儿小手一向灵活,如今被宁熹教的终于不再抓人头发了,但依然喜欢抓其他颜色鲜艳的东西,比如宁熹手里的梅花。

    宁熹在想事情,宋缜堪堪拦下了鹿儿的小手,宁熹还一点都没有察觉,拿手在宁熹面前晃了晃,道:“在想什么呢?你在发呆,你闺女就要辣手摧花了!”

第一卷 第一百二十章 元宵

    宁熹回过神来,换了只手拿花枝,一脸疑惑道:“我总觉得,刚刚卖花的人看上去有些眼熟。”

    “嗯?”宋缜回忆了一下,他对花枝没什么兴趣,宁熹要买,他就抱着女儿在旁边等,至于卖花的人,宋缜更是完全没有留意。此时宁熹说起眼熟的话,宋缜一点印象都没有,摇摇头道:“是吗?我怎么没发现?”

    宁熹想了一会儿,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便将这事放下。

    过年这段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