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错嫁小娇妻-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缜笑起来格外勾人,此时眉眼含笑,却不是宁熹揭下盖头时那般的勾魂摄魄,暖暖的笑意将宋缜整个人都柔和下来。见宁熹醒来,宋缜凑过来,亲亲宁熹的脸颊,道:“阿九,我真高兴!”
昨晚的梦境太过混乱,宁熹还有些懵,只记得梦里人影来来去去,她最后拉住了宋缜的手,听宋缜这么说,宁熹也露出笑容,道:“我也很高兴!”
明明傻不拉几的对话,宋缜却有些激动地含住了宁熹的唇,久久不舍得放开。宁熹被宋缜的热情感染,忍不住抱住宋缜的脖子,正等着宋缜下一步动作时,宋缜不动了,抱着宁熹重重的喘气。宁熹有些不解的望着宋缜,那无辜纯良的眼神望得宋缜恨不得将宁熹拢在怀里狠狠地疼爱,奈何,宋缜叹了口气,道:“阿九,大夫说现在不可以。”
宁熹眨眨眼,“什么不可以?”
宋缜麻利的爬起来,他起得早,已经在外面跑了一圈又回来看宁熹,拉着宁熹坐起来,迎着清晨阳光的脸仿佛带着光彩,“阿九,我们鹿儿要来了!”
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回城
鹿儿是什么?宁熹记性好,在记忆里搜索了一回,终于想起上回来庄子时,宋缜跟她打赌来着,“你是说,王家已经分崩离析了?”
宋缜顿时有些挫败,他这样高兴,重点就是这个吗?一个王家,值得他这样放在心上?宋缜凑近了些,伸手抚了抚宁熹的肚子,眼中的喜意更浓,“阿九,我们鹿儿在这里呢!”
宁熹呆了呆,作为她自己来说,是有些害怕这么早生孩子的,可若说暂且不要孩子的话,不说宋家,就是周氏都得天天忧心忡忡的盯着她。但大约是杨氏求子求得太过艰难,宁熹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有了身孕。
宋缜看宁熹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道:“阿九,你不喜欢我们的孩子吗?”
宁熹摇摇头,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可心里多少有些害怕。
见宁熹摇头,宋缜才松了口气,他虽然是头一遭,可也听说过女子头一回有孕多少是有些害怕的,把宁熹搂起来,道:“别怕,凡事有我呢!”
宁熹被宋缜的情绪感染了,听到宋缜这话,不由笑道:“凡事有你,你能替我做什么?”
“咳咳——”宋缜挠了挠头,这个还真做不了什么,“我保证,以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再不惹你生气了!”
两人成亲以来,虽然没有大的矛盾,小吵小闹还是有的。宁熹算不上温柔贤惠,宋缜更不是温吞好性儿的,每每总是宋缜惹恼了宁熹还要自己赌气跑出去,回头又巴巴的捧了好东西回来哄宁熹。听到宋缜这么说,宁熹噗嗤一笑,并不怎么相信宋缜这话,但能说出这句话也算有心了,往宋缜肩头靠了靠,道:“今日不用去当差吗?怎么昨日那么晚还要赶来?”
宋缜想起昨晚那一幕还在后怕,大夫特意叮嘱,宁熹有孕日子还浅,尤其要留心,宁熹再提起,忍不住叹了口气,道:“阿九,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了,可不能像昨晚那么不小心了,明白吗?”
宁熹点点头,依然望着宋缜,等他说话。
宋缜直接将宁熹抱起来,道:“你就忍心叫我独守空房?”被宁熹斜了一眼,又接着道,“我后来才听说最近这一片不太平,不放心你和四妹妹,特地过来接你们的。我已经让人送信去了,晚些我们一起回城。”
宁熹微微皱眉,她将宋缜都丢下了,特意出城来当然不是为了逛逛庄子陪宋绾散心,庄子上派人送信去,说玉米成熟了,她是特意来看看的。当然,宁熹对玉米了解也不算多,但玉米生长的几个阶段还是了解的,昨日去田里看过,该安排的也都安排了,提前回城也没什么,但是,“虽然是城外,但也谈不上不太平吧!”
宋缜将宁熹在梳妆台前放下,由红杏服侍宁熹洗漱,自己坐在旁边等着,听宁熹问起,便道:“乌郦国使者要到了,为了保证使团的安全和京城的治安,最近京城包括周边村镇都在重点治理。”
理论上来说,朝廷的重点治理之下,治安应该更好才对,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现象,比如狗急跳墙。宁熹望着镜子里的自己,没说话,听宋缜接着说。
宋缜把玩着一枚小巧的珠钗,接着道:“原本京城有一群小混混,也没做出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来,也就是做些坑蒙拐骗的混账事,又不怕坐牢,官府那他们也没有法子。可这段时日那些人也不知得罪了什么人,借着朝廷整治,想要斩草除根,不过那伙人也不是傻的站在那里让人除,这不就蹿到城外来了。”
宁熹点点头,虽然城外也在治理,但城外的村镇不比京城内,至少整治力度要小得多。那些人在京城里混迹,别的本事或许没有,但欺负寻常百姓的本事还是有的。
“这件事交给你们了?”
“没,羽林军哪有功夫管这些事,是京兆尹和周边的地方官在管。”若不是宁熹带着宋绾出城来,他也不会多留心那么点儿,昨晚特意跟云康侯世子换了班来接宁熹和宋绾。
宁熹叹了口气,“我还想多住两天呢!”
宋缜瞪了宁熹一眼,“便是没有这事也不成,你现在怎么能在外面呆着!”
“你瞪我!”宁熹撇过脸,“刚才说都听我的!”
“……”自己说过的话,还能不要脸的踩回去?宋缜叹了口气,将宁熹的脸扳回来,“阿九仔细看看,我哪有瞪你……”
红杏放下梳子,默默地退出去,跟珊瑚一起摆饭,等主子出来。
有宋缜在旁边监工,将马车整理好往城里赶的时候已经快到午间,回到国公府已经是下午时候了。宋缜提前让人送了信回来,宋老夫人和兰氏都在静心堂,不等宁熹见礼,宋老夫人就拉着宁熹坐下,道:“哎哟我的乖孩子,阿缜这傻孩子,也不知道等天凉些走,热坏了吧!”
作为被伺候的,宁熹觉得还好,毕竟一路上都有宋缜给她倒水递果子,只是对宋老夫人的热情有些受宠若惊,“祖母,孙媳不热,一路上都有世子打扇子呢!”
宋缜摸了摸鼻子,正想说什么,却听宋老夫人点点头,道:“该!谁让他自己做事不周全。祖母让人拿帖子请了太医,虽说没有大碍,到底细细瞧瞧叫祖母放心。”
宁熹自然乖乖地点头,宋老夫人连忙让人去看太医到了没有,却听丫鬟回话道:“回老夫人,大奶奶身边的晓芙姐姐将太医请去了,说是大奶奶身子不舒服。”
宋老夫人闻言微微皱眉,杨氏打着身体不舒服的旗号不出门已经一两个月了,每回说给她请大夫,都说不用,今日她刚让人请了太医来给宁熹诊脉,杨氏就将人截了过去。虽然宋老夫人不愿意将孙媳往坏处想,但到底有些不高兴。
宁熹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祖母,大嫂身子不舒服已经有些日子了,想来是果真难受了,才让人请太医过去,孙媳等一等也没什么。”
宋老夫人自然点点头,让人服侍宁熹坐好,道:“阿熹累不累,若是累,就在祖母这里躺一躺,等天凉些再回去。”
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空欢喜
宁熹倒是不累,宋绾还在非常专心的给兰氏推荐庄上的玉米,连专心盯着宁熹的宋老夫人都好奇地多问了几句。宁熹昨天就吩咐过,一大早庄上的管事就带着人掰了玉米,提前送到府上,宋绾说得口干舌燥,才想起问了一句,“三嫂一大早就让人送玉米进府了,祖母和三婶没有见到吗?”
兰氏管着家,细细回忆了一回,十分肯定道:“没有,今日只得了些庄上送来的果子,并没有四妹妹说的玉米。”
宋缜微微皱眉,他不许宁熹费心,那些玉米还是他亲自安排往回送的,他们一路走得慢,按理来说应该早就到了才是,而三婶也实在没有理由说这种谎话,当下心中有了计较,“玉米庄上有的是,我再让人送来就是,至于这件事,祖母和三婶也不必费心,我让人去处理。”
宋缜这么说,其他人也不计较这件事,便不再提这件事,见太医迟迟不来,宋老夫人索性让人摆饭,留宋缜几个在静心堂用膳。宋老夫人和兰氏都担心宁熹年纪小,宋缜的母亲也不在了,细细将需要注意的事情都提了提,宋老夫人还将身边得力的宋嬷嬷给了宁熹,到慧园去照顾宁熹。
直到陪宋老夫人一起用过膳,老太医才流着汗赶来。太医院的太医都是有品级的官员,能请得动太医都不是寻常人家,还得对太医们都客客气气的。宋老夫人对这位林太医也很客气,寒暄之后先问道:“叫林太医费心了,不知我那孙媳情况如何?”
太医捧着一碗茶水润了润喉,眼下眼中的不屑,淡淡道:“贵府大奶奶只是肠胃不适罢了,老夫开了几服药,服过之后想来就没有大碍了。”
宋老夫人点点头,并没有细问,杨氏这么长时间以来都在喊着身体不适,不过也不请大夫,想来也是没有大碍。不过,既然没有大碍,还偏偏将太医截了过去,宋老夫人年纪大了,不爱猜疑别人,也难免生出些不满来,只点点头道:“没有就好,今日请林太医来,实是为了阿熹这孩子,昨日去了庄子上,她年纪小又没有经验,险些摔了一跤才发现有了身孕,也是怕乡下大夫医术不精,这才请了林太医来。”
这话林太医听得受用,脸色也和缓下来,向宁熹道:“三奶奶,请。”
宁熹乖乖地伸出手,等林太医诊脉,林太医细细地诊过,点点头,道:“时日还浅,不过确是喜脉,三奶奶身体底子好,好好调养便可,不必服药,老夫开些食补的方子便可。”
宋老夫人喜出望外,老人家年纪大了,所求的也不过是多子多福,何况宁熹怀的是府上第一个重孙,分量自然更重,一面吩咐给林太医送诊金,一面细细叮嘱宋缜照顾好宁熹,让人去宁家报喜。
这边一团喜气,锦园的杨氏却气得摔了一堆东西。杨氏对宁熹客客气气的,可从头一回见到宁熹,杨氏便将宁熹做了敌人,旁人都觉得宁熹漂亮讨喜,可杨氏偏偏觉得宁熹这样的人最讨厌。果然,宁熹进了门,几次叫她、叫二房难看不说,她进门几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宁熹倒好,才半年多,竟然就有了身孕。
想到这里,杨氏气得将手里的杯子也摔了,用力太大,连腕上的镯子一并摔了下去。上好的翠玉镯子哪里比得上地板硬,当啷一声脆响,便碎成了几节。旁边的丫鬟那敢说话,低着头跪着,生怕杨氏会注意到她们,只杨氏身边的婆子低声劝她:“大奶奶莫气了,三奶奶到底是大房那边的,生下嫡子与咱们也不相干,要紧的是文素那蹄子,若是她生下了大爷的长子……”
那婆子的话没说完,杨氏已经恨得咬牙,却也知道杨妈妈的话说得不错。对宁熹,她是厌憎这个人,若有机会自然会想法子叫宁熹吃些苦头,可到底无关大局,而文素,想到宋纩对文素费的心思,杨氏虽恨不得立刻弄死她,却也知道文素不比屋里头的两个姨娘,有宋纩护着,她想动文素,就太难了。
“大奶奶何不这样做?”说着,杨妈妈凑近了杨氏耳边,细细将计策说来。
杨妈妈是杨氏的奶娘,自然凡事向着杨氏,杨氏听她细细说来,不住点头,道:“还是杨妈妈足智多谋,此事万不可叫旁人知道,需得杨妈妈亲自去办。”
杨妈妈连忙应是,扶着杨氏进屋里歇息,冲着一众小丫头轻哼了一声,“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做事!”
按照这个时候的风俗,有孕前三个月不会往外面说,但宁熹娘家自然要提前告知,这也是杨氏觉得自己有孕之后,既没有请大夫也没有往外说的缘故。杨氏一直没有怀上孩子,不单单瞧大夫吃药,内院里面得罪的人更不少,害了人家孩子,杨氏自然怕被人害了,就生怕走漏了消息一个不慎落到自己头上,没想到硬生生忍了快两个月,竟然落个空欢喜。
宋老夫人让人去宁家报喜,宋缜才想起先前宁熹托他查的事情,两人回到慧园中,宋缜打发了下人,道:“先前你叫我打听宁一鸣的事,有消息了。”
这件事宁熹都快忘了,宋缜提起来,才皱眉道:“怎么,大哥真惹了什么事?”
宋缜点了点头,道:“这里头还有些三殿下的手笔,绕了些弯路,前两天才得了确切的消息。宁大哥在羽林军中做事虽然不出彩,但也中规中矩,按理来说,顺风顺水的待下去不成问题,可偏偏八姐嫁入福王府,这才让三殿下盯上了,让人设了局算计宁大哥。”
“他们看上的是福王府?”
宋缜点点头,“当年福王和当今圣上可以说旗鼓相当,许多人都觉得福王与当今圣上的对决会是两败俱伤,不想当今圣上上位,福王直接出局,想来你也能想到,两人没有明面上的争斗,福王的势力多半是保存了下来。”
第一卷 第五十七章 周家
所以当初福王是眼见不敌,直接认输保存实力?若是这般,福王必定是意图东山再起,又怎么可能支持某个皇子。
“后来呢?事情解决了?”宁熹想起包氏找她们要钱,莫非三皇子出手还留了机会叫宁一鸣破财消灾?
“若是轻易能拉拢,三殿下又何必如此迂回做事?”宋缜嗤笑一声,“你二伯是个有野心的,可你大伯和宁大哥都是守成之人,三殿下怕惹得老实人鱼死网破,所以留了一线,故意拿钱为难宁大哥。”
“若是如此,我们拿出的那点钱怕是不够吧!”
宋缜点点头,“所以,你大伯母一开始的目的就是岳母,而且,为了宁家、为了你和兄长,岳母也只会拿出钱来。”
宁熹默然,这个时代可不讲一人做事一人当,一个人犯了罪抄家灭族的也不是没有,别说宁家还没分家,就算分家了,别说五服,三房跟大房、二房还是亲兄弟呢!所以,哪怕为了自家的平安,周氏也只能吃这个闷亏,将钱拿出来。
宋缜见宁熹不高兴,只得劝道:“你大伯母也算有见识,否则,若是心大些,恐怕还当这是好事,高高兴兴的将那女子纳回去做妾,岂不知留下人那才是祸端。何况,岳母一向精明,又怎么会平白吃这种大亏,钱拿出来了,你大伯母也留了借条,当然,最重要的是,用不了多久,想来岳父岳母一家就能分家出来了。”
宁熹闻言一喜,分家了,宁家三房不能再顶着凉国公府的招牌,可对于庶出的三房来说,凉国公府的招牌并没有太多用处。相反的,没有了国公府的束缚,父亲和兄长也不会为两个伯父掣肘,至少,宁一洵应该很快就能顺顺当当的娶妻生子。
宋缜说很快,宁熹倒是没料到会那么快,五天之后,凉国公府顺顺当当的分了家,嫡出的两房依然留在府中,独庶出的三房分了出来,搬到凉国公府前面一条街的宅子里。父母搬进了新家,宋缜陪着宁熹回去贺喜,周氏亲自将宁熹迎了进去,拉着宁熹的手细细的看。
宁熹被周氏看得不好意思,脸色微红,道:“娘,你瞧什么呢!”
周氏一笑,道:“我就知道熹熹是有福气的,世子待你好,如今又有了孩子,你们都还年轻,也不必计较男女,平平安安生下来就好。”
宁熹知道,这个时代都是如此,女孩子十三四岁定亲,十五六出嫁,宁熹这个年纪生孩子在大多数人看来并不早,只要用心调养就没有大碍。周氏是真心为宁熹高兴,细细说起要留心的事,若非宁熹嫁的是镇国公府规矩大,周氏都想跟去照顾一段时间,如今不好开这个口,只得细细叮嘱宁熹的奶娘,叫她用心照顾好宁熹。
宁熹一一应了下来,如今还不到两个月,不说显怀,妊娠反应也并不明显,若不是天天有人在旁边提醒,宁熹都没有自己要当娘了的意识。好容易周氏不再提这个话题,宁熹问道:“舅舅他们还没到吗?我记得,大选就在下个月初啊!”
周氏闻言叹了口气,道:“前些天才收到你舅舅的信,说是遇到了暴雨,你舅舅他们还算好的,直接退回洛阳去,有正在路上的,那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些天放晴了,想来这两日也该到了。”
才说着这话,周氏的大丫鬟彩云便一脸喜气的禀报:“太太,舅老爷一家进京了,先派家人来禀报,说舅老爷一家休整一番就来府上吃酒!”
“哎哟,才说你舅舅呢,人就到了!”周氏正担心着兄长一家,虽说天放晴了,可还在雨季,就怕路上再遇到坏天气,得知兄长一家到了,自然欣喜不已,连忙让人吩咐下人,备下饮食酒水等着兄长一家。宁熹想要帮忙,被周氏瞪了一眼,道:“你别动,老实那里坐着,若非这是娘家,又有你夫婿陪着,瞧着谁敢让你出门!你若是在这里出了什么岔子,别说没法子跟你婆家交代,娘还不得吓死!”
宁熹只能老实坐下,自从那一日从庄子上回来,她身边原本就不少的丫鬟婆子又添了不少,就连宋缜都被仔细叮嘱过,如今谁瞧着她都像个易碎的瓷娃娃,生怕她磕了碰了。宁熹也懒得费力气辩驳,她算是明白了先前宋纩那小妾流产没引起什么风波的缘故,一方面那是庶出,另一方面没有这般期待着,自然也谈不上落差。
周氏忙活着安排,闹腾了快一个时辰才都准备妥当,好在宁琤和宁一洵都在埋头读书交游不多,搬新家也之后关系好的几家上门道贺,自不会为了这点事不高兴。到下午时,宁熹的舅舅周豪言带着一家子过来道贺,宁琤带着儿子和女婿出门去迎,宁熹就陪着母亲在屋内等着。
宁熹上回见到周豪言还是先前出嫁的时候,周豪言同妻子吴氏带着小儿子周海和小女儿周媛前来道贺,隔了半年多再见,周豪言看上去没什么变化,吴氏却苍老了许多。周海和周媛同岁,周媛虽然是庶出,但自小养在吴氏身边,兄妹俩感情很好,尤其相比亲兄姐,兄妹俩还最喜欢宁熹,一见面就要凑过来。
宁熹伸手想迎上表弟表妹,半途就让宋缜将两个小的截了去,道:“忘了,刚跟你们说的。”
周海和周媛才八岁,好奇的目光落在宁熹身上,一脸疑惑道:“表姐明明一点变化都没有,表姐夫哄我们吧!哪里有小宝宝!”
周氏噗嗤一笑,将俩熊孩子拉过去,又细细解释了一回。宁熹瞪了宋缜一眼,被宋缜拽着在旁边坐下,没留意到周晴嫉妒的目光。
第一卷 第五十八章 周晴
周家是富商,周豪言除了吴氏还有两房妾室,吴姨娘留在苏州,孙姨娘一向住在京城,今日同来的表妹周雯就是京城的孙姨娘所出。周豪言一向京城苏州两头跑,在京城纳了孙姨娘也是出于在京城照顾周豪言的考虑,不过主母不在,妾室不能带着女儿出门交际,宁熹虽认得周雯,往来也不多,至于周晴,表姐妹自小就不对盘,如今见到也热络不起来。
周氏与周豪言感情深厚,但出嫁年岁久了,吴氏又常年留在苏州,姑嫂虽没什么矛盾,但也谈不上要好,男人们单独走开之后,一群女眷坐在一起就有些冷场。这回吴姨娘、孙姨娘都没来,到底是主人家,周氏先拉着吴氏的手,稍微回忆了一下当年的情分,场面总算热闹了起来。
宁熹坐在周氏下首,对面坐的就是周晴。周晴与宁熹同岁,月份上长了些,刚刚擦着边进了大选,虽然远道才来,周晴还是细致的上了妆,不仅将一身的倦色掩了下去,还可以描出了些风韵。宁熹印象里,幼时舅舅夸她漂亮,周晴都要争论一番,非要宁熹承认周晴更漂亮才肯罢休,如今她都嫁人了,莫非还要争一争才满意?
周晴对上宁熹看过来的目光,狠狠地一眼瞪了回去,她最讨厌的就是这个表妹这般不明所以的无辜表情。同样流着商户家的血脉,偏偏宁熹好命,就是国公府的千金。她被退了亲,再来提亲的除了商家子,就是官宦人家的庶子,甚至有续弦的都找上门来,若非想法子进了大选,能嫁个什么样的人家?偏偏宁熹什么都不用做,定亲定的是侯门公子,后来弄错了,更是好命嫁到了国公府去,叫人嫉妒的恨不能抢过去!
宁熹更周晴互相瞪眼也不是头一回了,怡怡然瞪回去,坐在周氏身边依然是乖乖的模样。吴氏见宁熹的时候虽然不多,但相比起争强好胜的女儿,吴氏一直更喜欢乖乖巧巧的宁熹一些,听说宁熹有孕了,一面替她高兴,一面不免多叮嘱了些,目光落到周晴身上,不免露出些担忧的模样。
周晴越发不耐烦,撇过脸不看吴氏,周氏见状,便叫小丫鬟领周晴几个出去玩,周晴的目光却落到宁熹身上,道:“表妹是主人家,不应该带我们四处走走吗?”
吴氏眉头皱起,宁熹月份浅,有娇贵些的还要在床上养着,更别说带着客人四处走动,明知道宁熹有孕,还提出这个要求,原就是周晴的话不妥,连忙道:“你表妹如今正需要休息,你们自去玩就是,何苦闹她!”
周氏原本就不打算宁熹跟了去,今日搬新家办酒,客人虽然不算多,但宅子里也是人来人往的,就算宋缜陪着宁熹回来,周氏也打算留着宁熹在屋里歇着。如今吴氏搭了梯子,周氏便顺势道:“你们去玩就是,我和大嫂还有话要叮嘱熹熹呢!”
周晴撇撇嘴,说了一句娇气,拉着周媛出去了,周雯话不多,只默默地跟在周晴后面,眼里不免有些羡慕。
周晴几个出去,周氏同吴氏说话,宁熹就坐在旁边听她们说话。先前周晴在,吴氏有话也不好开口,这会儿周晴几个出去了,吴氏才长叹了口气,道:“今日见着妹妹,我可算有人吐一吐苦水了,晴儿那孩子,唉,我真担心她……”
周氏原以为周晴参加大选是周家的意思,听吴氏这么说,才知这事还是周晴自己想办法做的,周豪言和吴氏得知时,周晴已经过了初选。当初宁熹也过了初选,是复选时才让宁琤想法子刷下来的,而周晴自然不愿意,甚至以死相逼,周豪言和吴氏也只得想法子支持周晴。周晴一心以为,若是大选过了,就算不能进宫,至少也能指给宗室子弟,不比嫁入商户、甚至给人做妾强得多?却不知大选本身就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更何况周晴本身的劣势太多了。
吴氏这一身沧桑,有一半是为了周晴,商户女也可以参加大选,可想要出头太难了,若没有周家和吴氏费尽力气打点,周晴复选指定是过不了的。偏偏周晴并不愿意止步于复选,这最后一轮终选就更难了,若没有家世和银子打点,别说入宫,连宫里贵人的面都见不着。周氏一面焦心打点不易,一面又怕周晴若真如愿了,日后过得不如意。
想起宁熹刚刚嫁入宋家的时候,周氏颇有同感的点点头,道:“儿女都是债啊!当初熹熹嫁入宋家时,我既高兴宋家厚道,没有为难熹熹,又怕熹熹在宋家受了委屈,没人给她做主。”
吴氏点点头,说起儿女的事,两人多年的生疏也消散了,吴氏夸赞了宁熹几句,话题又回到周晴身上,周氏想到周晴先前定过亲的事,忍不住多提了一句,“我说这句话,嫂嫂若是觉得有理,就听一听,若觉得我唐突了,就当我没说。依我看,晴儿这终选不过也罢。晴儿能进入大选,可见才貌都是好的,便是不能最终入选,也不愁不能寻一个好人家,可若真入选了,晴儿先前定过亲就是别人对付她的一个把柄啊!”
“我哪里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晴儿那丫头心气高,若是不能如愿,我真怕……到底这件事是顾家做事不地道,若是说清楚了,想来也没有大碍。”吴氏本是官家出身,也明白这话有些自欺欺人,可想到周晴以死相逼的模样,也只能往好处想,尽力将周晴往上推。
到底是人家女儿,周氏一个姑姑只能点到为止,吴氏这么说,周氏便不再提这件事,问起周峰的学问。提到一向引以为傲的儿子,吴氏也高兴起来。说到底,吴氏还是有些嫉妒周氏的,她一个官家女,父亲官位不高,嫁到周家已经算不错了,可小姑子一个商家女,却能嫁到国公府,哪怕宁琤是庶出,也多少叫吴氏嫉妒。
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手段
这么多年来,吴氏嘴上不说,心里是暗暗同周氏比较的,宁琤这么多年没有出头,靠着周氏的嫁妆过活,哪怕周豪言纳了两房妾室在府里摆着,她也自认为比周氏强。到了儿女上,周氏只得宁一洵和宁熹两个,宁一洵没什么才名,也没什么功名,吴氏自认为远不及儿子周峰,而宁熹,除了生得美貌,更是哪哪都不如周晴,唯独,命好。吴氏有些小心思,嫉妒归嫉妒,到底是亲外甥女,还是为宁熹高兴,也盼着宁熹能有机会拉拔周晴一把,周氏看在眼里,也没有说破。
在娘家呆到晚饭后,宁熹才与宋缜一起回去,回到国公府,便听说庄子上新送来的玉米已经到了。宁熹出门之前吩咐小厨房做了些玉米饼和松仁玉米,给府里的人都送去,珍珠十分高兴地跟宁熹讲述玉米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宁熹也很高兴,她想将玉米推广出去,首先玉米就得被许多人接受。当然玉米当粮食的接受面不如大米白面广,但上层人士能接受玉米作为蔬菜或者杂粮,往下推广就容易多了,当下向宋缜道:“世子,我记得你手下有酒楼?”
宋缜拨弄着瓷盘里的小珠子,想给未出世的孩子做个小玩意儿,听宁熹问起,随口答道:“有啊,南街的海鲜楼,前街的雨花楼都是我的,阿九喜欢哪个,我送给你!”
宁熹扯扯嘴角,真是有钱任性,“你不是说那玉米你要榨出二两油吗?毕竟是个新鲜物件,放到酒楼里卖,应该能赚个不少。”
宋缜回想起烤玉米的滋味,点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不过,我们是不是得留些粮种?”
“留了啊!”宁熹点点头,“不过毕竟是新鲜物件,一两年内估计除了我们,也没几家种的,也不用留太多,就那么两家酒楼消化不了多少新鲜玉米。至于拿来做粮食,咱们这样的人家是用不着的,贫寒人家怕也不会贸贸然跑来买,恐怕还有不少得用来做饲料。”
宋缜想想,推己及人,若放到自己身上,本来就没什么钱,想来也不会贸贸然花钱去买不认识的东西当粮食,就算有心推广,这事也得慢慢来。说到这个,便不得不提到先前送来的那一批,宋缜一面串珠子,一面道:“阿九知道我们上回送回来的那些玉米去哪里了吗?”
宁熹摇摇头,随便乱猜,“莫非叫什么小贼给劫了去?”
宋缜老实点点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