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闲医-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人吃了大半辈子的工匠饭,还是知道些斤两的。李师傅率先表态道:“林公子说的是,这些东西索性烂在肚子里便是。”
    李师傅则是睁大两眼,摊了摊手道:“老李你说啥?什么东西要烂在肚子里?我这如今有两把子年岁,记性越来越差了,居然连早上吃过啥都想不起来了。”
    林慧忍不住莞尔。
    话点到也就是了。至于今后涉及到这些技术工艺的人,会不会外传获利,已经不是林慧可以控制的了。
    武器的变迁,从冷兵器到热兵器,无疑是最为巨大的一步。热兵器的发展,完全可以改写战争的方向。
    林慧无意在这个时代成为推动者,能自保就好了。不过历史的演变自有其内在的动力,即使没有自己带过来的枪械技术,热兵器时代也在逐渐降临,只是速度慢些罢了。从万始皇帝在格兰使团手中购入长枪之事,便可见一斑。
    吃过晚饭,林慧轻轻松松泡了个澡,便准备了一个小包袱,装了几件换洗衣裳。
    花了一千两银子换来的《六玄神书》三天阅读权,还是赶紧用掉好了。林慧打算用林辉的身份,索性住上两晚,将三天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第二日在去申府的路上。林慧还设想了几种情形,若是申老爷子再提起结亲之事如何应对。没想到的是,申老爷子……根本没露面。
    申家的门房显然得了指示,听说是‘林辉’来访。要阅看神书的,当下便将林慧引到了外院的一座独立小院。
    院子相当小,只有三间正房,厢房偏厦一概欠奉,整个院子整洁而冷清。似乎已经许久没有人用过了。
    那门房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一边给林慧开门,一边感慨了一句:“这院子还是当年老太爷在的时候静修用的。”
    三间正房的功能很简单:一间带净室的卧室、一间只有书案没有书的书房、还有一间则是厨房。
    门房推开卧室的门,示意林慧可以先休息一下,随后便指挥着两名小厮,搬来了一些新鲜的米面肉菜等物,粗粗一看,足够两三个人吃上三四天的,只有林慧一人的话,更是绰绰有余。
    看来申家对一千两银子很满意嘛。招呼得如此周到。
    一名看起来十五六岁的小厮留了下来——据说他会做饭。
    林慧虽然很高兴此处清静无干扰,却也不怎么愿意自己下厨——不是懒,主要是浪费时间。如今的时间,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买来的。
    踏正午时,《六玄神书》被几名穿着黑色劲装的人护送着,由一位不认识的老者送了过来。据说这名老者是专门负责申家祠堂的。《六玄神书》平时保管在申家在琼台的祠堂之中,这次是专门护送进京的。
    林慧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千两白银虽多,可申家的底蕴更足,并不像是为了银子。那么,申老爷子做个寿。如此麻烦的将《六玄神书》弄到上眙,到底为什么呢?
    别人的心思不好猜,林慧也懒得猜。
    反正有书看就好了。
    沐浴。
    焚香。
    端坐。
    林慧看着面前摆着的泛黄的《六玄神书》,心跳也不禁快了几分。
    医学之道。博大精深。
    对于九玄针来说,六玄乃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金、木、水、火、土、阴阳。
    脉络分明,相辅相成。
    林慧用右手轻轻捻起《六玄神书》的封面。
    翻转。
    “人者,天地之精也;人之经脉者,气血之藏也。万物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人与天地合一,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熟悉的内容。熟悉的感觉。
    果然,开篇纲要与九玄针法一模一样。
    林慧心中微动,加快了翻动的速度,决定先将整本书大略看一遍,有个整体印象。
    《六玄神书》并不厚,不过一百多页,虽然字是小楷,内容也不算多。大概翻过三分之二,情形却忽然一变。
    没有文字。
    其后三分之一,每一页都只有若干墨点。
    墨点有深有浅、有大有小、有密有疏。
    林慧的眼睛睁大了,盯住其中一页,半晌都没有移动视线。
    如果猜得不错的话,这是穴位图。
    每一个墨点应该对应一个穴位。
    可是,墨点的深浅和大小又代表什么呢?
    再有,顺序呢?哪个穴位在先,哪个穴位在后?
    姿势呢?站着?坐着?躺着?
    林慧站起身来,走到窗前,透过雕着梅花图案的窗格向外看去。
    不知从什么地方飞来一只翠绿的鹦鹉,在院中的残雪映衬下十分显眼。
    林慧的脸上露出了笑意。这只鹦鹉有一只脚上还绕着一段红绳,估计是那位公子小姐养的吧,居然给啄断红绳偷飞出来了。
    那只鹦鹉丝毫没有被抓回去的恐惧,落在地上昂首挺胸阔步而行,时而低头啄上几下,时而转头四顾好像在呼朋唤友,留下好些爪印之后,忽然扇动翅膀飞到了树上,再从树上飞去院墙上,沿着院墙的琉璃瓦走动了片刻,转眼不见了。
    看了一会儿,林慧觉得心中轻松了不少,将视线从外面收回来,仍是站在窗前,远远地看着书案上翻开的书页。
    关于经络穴位,到底是如何起源,是如何发现发展的,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文字记载。
    通常提起的时候,若是需要溯及起源,都是含糊地说些类似‘经过几千年实践摸索积累’‘无数人心血的结晶’的字眼,但若是认真思考,所谓摸索积累的说法,根本说不通!(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五章 水到渠成

按照通常的看法,人体有十四条经络,经络之上的穴位称经穴,共有三百六十一个,若是再加上奇穴一百一十四个,穴位总数就有四百七十五了,若是再算上阿是穴的话,则要超七百以上。
    这么多的穴位,要都是凭着摸索积累,是无法想象的。大的明显的穴位,比如太阳穴檀中穴之类,或许能摸索出来,但更多的俞穴要通过摸索知道其效用,几乎不可能。
    退一步说,即便穴位摸索出来了, 可这几百个穴位,其可能的排列组合,就只能用天文数字来形容了。
    围棋之道,不过横竖各十九条线,已是千变万化,无数年来无数人都不能穷其变化,这也正是魅力之所在。
    十九条线的围棋尚且如此,这几百穴位要摸索出经络来,还要摸索出经络的效用来,还要摸索出经络之间各种穴位的组合来,其可能性——不解释,请自行摸索。
    若说不是摸索积累而来,那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上一世的林慧初习九玄功半年左右,便知道了。
    正如李时珍所言:“内景隧道,唯反观者能照察之。”就是说,脏腑内景和经络隧道,只有经过某种修炼的人,才能通过内观体察到其存在。
    因为九玄功是对应九玄针法,专门供医者修习之用,所以对经脉和穴位的体察,在修炼初期即可实现。
    能够内观到‘气’在体内的运行通道,停留某处时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当然能极大的帮助医者理解治病所应选择的穴位及至具体的针法。
    而更进一步,则可以实现‘以气御针’。行针的方法,当然并不是找好穴位,使点儿劲儿扎下去就行了,以‘气’指使,事半功倍。
    若是九玄功大成,则可以实现‘以针导气’,就是以金针为媒介。将医者的‘气’导入病者体内,如此可以达到更加深入精微的层次,当然与‘以气御针’阶段不可同日而语。
    林慧目前便停留在‘以气御针’阶段,虽然可以将各种粗细长短的金针御使得出神入化。但还需要受限于金针。
    该试试了。林慧重新在《六玄神书》之前盘膝坐下,挑选了一页墨点呈两条竖线的页码,若是估计得不错的话,这页记载的应该是任督二脉,借此弄清楚墨点所代表的意义。方可贯通其他。
    时间缓缓流逝,林慧也明白了这些墨点的用法。
    从某种角度来说,真气如水,墨点如池。
    真气像水一样流动,而流到墨点所指示的穴位之时,便如墨点所示积聚成小小的水池,墨点越大,水池越大,墨点越深,水池越深。一处穴位蓄满。便顺势流至下一穴位。
    以林慧目前体内之‘气’,刚刚好可以蓄满任督二脉。
    呼——林慧睁开眼睛,觉得这一千两银子实在是太值了。
    一则自己有修习九玄功的底子,观照这些墨点,很容易便能摸清用法,进步堪称一日千里。三天时间完全够自己将书中若干页码记载的运行路线记熟。
    二则,如今可以清楚看到‘原版’的重要性了。想来申家持有此书的时间数以百年记,却迟迟不能堪破,固然是因为申家没有九玄功,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于珍视原版,只怕申家子弟研究的都是抄本。
    而做抄本的人,怎么可能完全模拟出墨点的位置、大小、深浅之种种?对于学习之人来说,实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即便拿到此书,也只能当鸡肋了。
    林慧站起身活动了一下,丝毫没有感到疲累,当下打开门,招呼那小厮拿了饭菜来补充了些能量,随即又开始了下一页的练习。
    时日匆匆。转眼便是第三日上午了。因第一日是从午时开始,那么说好的是三天,应该也是午时结束。
    最后这半日,林慧决定将《六玄神书》的全部内容默记一遍,再试试能不能将真气运行的各个经络连接起来。
    事情比林慧想的要顺利得多,用水到渠成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等林慧从内观的空灵状态中恢复过来,她惊讶地发现,天黑了。
    天……黑了。
    糟糕,超过时间了。
    林慧心中大囧,其实记住其中的内容之后,《六玄神书》已经是可有可无的了,留在此处练习,只是怕万一有遗忘可以再看看,谁知太投入,居然超了半天。
    这样的话,是不是应该给申家补点儿银子?林慧略有点儿尴尬地站起身来,打开了书房的门。
    书房的外间,是一个小小的敞厅,相当于书房、卧室和厨房的连接之处,摆放了桌椅,兼作餐厅之用。
    如今这小小的敞厅之中,点起了五六盏灯火,相当的……通明。
    一片通明之中,只有一个人坐在桌旁,显然在等林慧。
    申老爷子。
    申老爷子类似弥勒佛的块头坐在椅子上,基本已经看不到椅面了。他一只手撑在桌上,令人十分为桌子的安全担心。
    林慧心中一跳。
    申老爷子的神色很平静。
    这种平静本身就让林慧感到有一丝怪异。从前每次见到申老爷子,都是满面红光笑意盈腮声音洪亮略有唐突毫无心机的模样。可现在这些神情统统都不见了,只剩下平静。
    一个平静的胖子。
    林慧下意识地感到了某种危险,站住脚先评估了一下战力。
    申老爷子身材高大,体重当然姐也是重量极的,角力的话,肯定是自己吃亏。但申老爷子这样的年纪和身形,在灵活性和速度上肯定不行,自己想走的话,至少离开这个院子不成问题。
    电光火石之间,林慧已经设想了几种可能,停下思路的时候才意识到,嗯,似乎咱也挺平静的,居然还能想这些东西。
    “不好意思,”林慧微笑道:“看得入神,居然超过了时间,回头我另补银子过来。”
    “不用。”申老爷子摆摆手,语气很坚决,根本不想在银子问题上纠缠:“若是我申家介意,自然会在午时敲门提醒林先生的。”
    言外之意,既然没主动去提醒时间到了,那就是自愿给你免费多用的。
    林慧在申老爷子对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自己来的时候,申老爷子没有出现,只是直接安排到这院子里来看书,而三天后,申老爷子却在这里等着自己出来,那当然有事儿。
    不是银子的事儿。(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六章 用心良苦

申老爷子静默了片刻,脸上忽然浮现出他的招牌笑容来:“啊哈哈哈……”
    笑声也一样具有穿透性。
    林慧:“……”
    老爷子您现在才恢复状态么?
    “令妹有没有不高兴啊?”申老爷子貌似随意而亲热的问道。
    令妹?不高兴?
    林慧顿了顿才反应过来,所谓‘令妹’,就是自己嘛,可自己为什么要不高兴呢?
    申老爷子将面前小林神医略带错愕的表情理解为尴尬。
    “哎呀,我是不是问得太直接了。”申老爷子又打了个哈哈:“德元那小子,简直就是吃错了药!我做生日那天他吃错了东西病倒就算了,本来让他回头亲自去贵府赔罪,结果没两天这小子居然跑回琼台去了,说是忽然想起来,要去查阅老宅里的藏书。”
    “唉!”申老爷子长叹了一声,脸上有些灰败之色:“年轻人长大了,就不听老头子的话喽。”
    林慧回过味儿来了,对哦,上次过来拜寿,还有一层相亲的意思在里头,结果对方根本没露面。按道理来说,这样的事情确实是足够女方羞恼万分的了——得有多难看,人家才会连见也不愿意见一面啊?!
    只是当时自己也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避免此事,再加上礼单的小插曲和《六玄神书》的吸引,后来压根就忘记了,生气之类自然无从谈起。
    “您老不用介意,其实并没有什么。妹妹回去之后也还好。”林慧也只能淡淡地表示忘怀了:“既然没缘分,那此事作罢便是。”
    “呃……”申老爷子含糊不清地呜噜了一下,颇有些不甘心地不再说了。
    林慧往窗外看了看,天色已全黑,可以看到外头影影绰绰的有人。
    难道申老爷子下定决心要留下自己?
    “我的大孙女订给了海靖侯的九孙子。”申老爷子忽然没头没脑地提起了申大小姐。
    “嗯?”林慧挑了挑眉毛。什么意思?
    “哼,大家都觉得我们家高攀了。什么玩意儿!海靖侯那个九孙子不过是庶出,身子骨打小就不好,文不成武不就的,说他是纨绔都不够格。”申老爷子冷笑道:“就这么个人。居然还找人捎信来,说是让我的二孙女也一道嫁过去,给他做妾!”
    申大小姐已经订亲,那天贺寿的时候。林慧倒是听到过消息,但让二小姐陪嫁,却是头一回听说。不过妹妹做姐姐的陪嫁,按古礼称作滕妾,属于贵妾的一种。不算很稀奇。
    林慧望向申老爷子,不知道他提起此事是何意。无论如何,这是申老爷子的家事吧,难不成这位老爷子想把二小姐塞给自己?不会吧。
    “我打算同意此事。”申老爷子决绝道。
    啊?这是让她们姐妹俩斗到死的节奏啊。申家大小姐和二小姐面和心不合,连外人都能看得出来,据说是二小姐对大小姐能高嫁侯府心有不甘所致。可若是让二小姐陪过去做妾,恐怕更加难以接受呢。
    “哦。”林慧礼貌性地应了一声。老不出声也不好,毕竟申老爷子年纪在哪儿呢,自己又刚看了申家的书,礼节总要有的。
    “申家需要傍上勋贵人家。”申老爷子好不避忌‘傍’字:“也只能傍上勋贵了。那些做官的,更是清高得要死,想傍还傍不上呢。”
    话也不是这么说吧,林慧心中暗想,你老人家若是肯将孙女嫁个穷京官,难道还不行?只是想要的是有权有势的罢了,有权的高官傍不上,那就选了有势的勋贵人家而已。
    其实若是申家肯放下身段,将女儿嫁给手握实权的高官做妾,应该也可以的。只是若是为妾的话。就不能算是正式的联姻,能不能借上孙女婿的力量,就要看孙女儿争宠的手段了,未免不确定性太多。
    “难道只有联姻一途么?”林慧忍不住说了一句。事实上。林慧更想说的是,为什么总想着靠别人的力量,就凭自己不行么?
    申老爷子伸手拿起桌上的长签,将灯花挑了挑。‘哔啵’一声轻响,那灯火愈发明亮,将申老爷子圆滚滚的两颊映得通红。眸中两朵火苗跳跃,却闪出无奈的光芒来。
    “我又何尝愿意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做筹码。”申老爷子自嘲地笑笑,将手中的长签随手扔下:“只可惜申家一代不如一代!再不找个大腿抱着,只怕不久就没有琼台申家这个字号了。”
    “如今的申家,要人才没人才,要势力没势力,再不找几门像样的姻亲,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申老爷子望向林慧,冷笑道:“林先生,你知道么,当初贾太医跟我说,你师傅可能跟姓申的人家给你妹妹订了亲,想打听是不是我家,我便动了心思。”
    “为了能有一枚匹配的玉佩,我让人买了市面上常见的款式,还另找人将不常见的几款也做出来了,果然有一款正合适。”
    林慧:“……”用得着如此处心积虑么?申老爷子所说到确实可行,其实玉佩的款式也就那么几样,不外乎是圆形长方形椭圆形万字纹福字纹八卦纹花鸟鱼虫那么些图案罢了。
    “其实每一枚玉佩搭配的人,都是德元。”申老爷子有些落寞:“申家年轻一代,也就只有德元还能拿得出手了。若是连德元都无法打动令妹,那别人就更没希望了。”
    “呵呵, 申老爷子还真是用心良苦啊。”林慧忍不住刺了申老爷子一句。
    申老爷子毫无羞愧之色,反问道:“你们兄妹所用的针法,跟我们申家的《六玄神书》所载,是一脉的吧?”
    这就挑明了说了?一脉么?是,不过是未来的一脉。
    林慧微笑道:“不错,确实应该是一脉相承。只是我们的针法称作九玄针。”
    “九玄……。”申老爷子沉默了。
    仅仅从名称上,九玄就比六玄要高大上一些,而从表现出来的医术看,小林神医兄妹也确实要略胜一筹。
    “其实,你在宫中出手为十六公主治疗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申老爷子双目闪亮:“咱们两家,若能合二为一,必能将六玄……九玄针法发扬光大!”(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七章 医者之心

林慧暗暗叹了口气,申老爷子来来去去,不是要傍勋贵,就是要吞并小辈,这境界,不怎么高啊。
    当然,话说回来了,现实是残酷的。申家这么一大家子人,所谓百年世家的虚名也金光灿灿地竖着,申老爷子作为家主,只能处心积虑地维持。
    小车不倒只管推,反过来看,不推就要倒了。
    申家也有些子弟做着小官算是出仕,也有好些生意在运转,没有后台,那什么去支撑子弟的仕途?维持业务活动?
    想到这个,林慧倒是心中一动,皱了皱眉,问道:“发扬光大什么的,咱们等会儿再说。只是,申家经营多年,何至于如今才要与靖海侯家结亲拉拢勋贵?”
    申老爷子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苦笑道:“你果然在京城的日子短不知道。申家一直与霍友翰关系不错,如今子弟之中官位最高的也是礼部员外郎。”
    后台就是拿来晒的。知道琼台申家关系户的人很多,所以申老爷子也就直言不讳了。
    可是眼看小林神医一点儿醒悟之色也没有,申老爷子只好继续解释道:“霍友翰是原本太子府的长史。本朝太子身边没有设詹事官员,均由礼部官员兼管。”
    这回林慧明白了。原来申家辗转依附的是太子一线。琼台申家在医界可以算上一号,但离太子还远着呢,能跟太子身边的人靠上关系也蛮够用了。
    只是太子若是成功继位,固然是鸡犬升天大家都跟着沾光,可如今太子不幸病逝,那“鸡”“犬”就得另找门路。
    更糟糕的是,每条大腿上都已经抱着好多只手。后下手的就挤不进去了。
    申家如今便是如此尴尬的境地。所以连靖海侯庶出的九孙子这样的人,也敢提出姐妹同嫁的出格要求来。而对小林神医这样的后起之秀,申老爷子也被逼得几乎是不择手段地要拉拢了。
    一旦知晓申家的处境,事情便件件都清晰起来。
    “如此说来,老爷子您将《六玄神书》拿出来,多半儿也是专门为我准备的了?”林慧颇有被拉拢的觉悟。
    申老爷子点点头:“不错,其实这本书不懂金针之术的人看了也没用。也不会有兴趣。所以那日会出价的,都是有意钻研之人。老朽估计,只要你或是令妹在场。必定会参与其中。只要出价,便会被选中。”
    “不过没想到,令妹出手不凡,竟然真的是最高价!”按申老爷子的打算。无论林家兄妹出什么价,都会被说成是最高。反正并不会公开出价的具体价码,没有人会怀疑申家不取高价取低价。
    结果林慧一出就是千两,比第二的三百两足足多了七百两,志在必得之意十分明显。
    “其实。老爷子若是有意将六玄针发扬光大,并不需要如此辗转。”林慧眯了眯眼睛:“我本来就有意公之于众。”
    “什么?!”申老爷子两眼大睁,一下子站了起来。
    “公之于众?”站起来的申老爷子比坐着的林慧高出太多。简直有些质问的意思了。
    这确实太离谱了。
    申老爷子跟小林神医打过几次交道,大概能感觉到这位颇有些潇洒淡然之意。这样的人。容易认识,但不容易深交。所以申老爷子才不得不费心费神费力地走联姻之路。
    寿宴当日,申老爷子自然忙得不可开交,但之后还是弄清了林慧所送的礼物。
    正如在皇帝眼中,对皇子妃嫔们玩的花样是洞若观火一样。申老爷子要关注什么事情,申大小姐二小姐之间的过招,并不比小猫打架更复杂。
    申老爷子很容易便还原了当日的情形,知道林慧本来送的礼物之中,还有两份成药方子,而这两份方子,后来被白大少奶奶得了去。
    既然申二小姐如此不识大体,那么申老爷子也就不介意让她作为滕妾出嫁——你既然对姐姐要嫁入侯府羡慕嫉妒恨,那就满足你,一块儿去吧。
    而对林家兄妹,申老爷子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御赐的如意、价值几千金的方子,随手拿出来做贺礼。
    林辉。给现任皇上治好了病,与可能性很大的继任皇上,也就是四皇子关系不错。医术高超是不用说了,更重要的是,他的医术与申家的医术是一脉的。
    一脉啊!医者是很讲究传承的。
    于是,申老爷子对小林神医更有期望了。
    于是,申老爷子专程在这里等着,希望与小林神医进一步结好。
    于是,申老爷子对小林神医声称要将医术公之于众的说法惊讶莫名了。
    成药方子,不当回事就不当回事吧。毕竟小林神医是医者,不是生意人,本身也不经营药材,何况那些方子还是卖出了相当多的银子。
    可传承这东西大不一样啊!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啊!拜师学艺在任何一个行当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师道尊严不可侵犯!你把医术当大白菜公之于众了,谁还尊重你?谁还求着你来跟你学?
    申老爷子长吸了一口气,勉强让自己平静下来,在敞厅之中转了两圈——基本上就是原地打转,这敞厅太小,容不下申老爷子这大块头活动。
    “林公子所谓公之于众乃是何意?”申老爷子好不容易挤出少许笑容:“既然林公子有意公开,何不与申家合作?”
    言外之意,既然你都打算当大白菜随便扔了,不如给我好啦。
    “老爷子请坐,咱们慢慢说。”林慧说着随手拿起茶壶,将二人面前的茶盅斟满。
    将九玄针法拿出来公开,是林慧早就决定的事情。只是,在这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没有广播,甚至连书籍都是奢侈品的时代,公开二字,谈何容易?
    本来客观上就困难重重,再加上有本事的人都敝帚自珍固步自封,生怕被抢了饭碗不肯拿出来分享,所以千百年来,不知道多少好东西都渐渐消融,没能传承下去。
    传统医学也是如此,知道些皮毛的固然不少,可真正的大医却是凤毛麟角,传下的弟子再良莠不齐代代递减,被西医冲击之下,式微也就不奇怪了。
    林慧并不认为自己可以扭转这个时代的观念,但将自己手里的东西拿出来,还是能做到的。
    比如成药方子。
    比如医技。
    这是林慧的医者之心。(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免费的午餐

“林公子,”申老爷子的脸上浮现出招牌弥勒佛式的笑容来,加上脸上的褶子,真是名符其实的笑出了一朵花。
    “若是老朽没估算错误的话,林公子这几日应该亦是颇有收获。咱们两家合作,岂不正是相得益彰天作之合!”
    天作之合是这么用的么?林慧的脸不由得僵了僵。不过她虽然有心公开自己手里的东西,确实也需要借助世家的力量,总不能每件事情都亲力亲为。
    个人的影响总是有限的。
    申老爷子虽然手段有些猥琐,但一定程度也是不得已,至少并没有来硬的阴的,算是阳谋。而且从申德元的为人行事来看,申家的主流还算好,不然也出不了这样温润的公子。当然,这样的大族之中,藏污纳垢也免不了,林慧就眼不见为净了。
    “申家有学堂么?”最快的普及方式,莫过于教育。
    申老爷子点点头:“申家的男丁,六岁启蒙,《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幼学琼林》这些都是必读的。到十岁上视资质和各房的志向,有的开笔继续学四书五经,有的则是改读医书,之后再看情形跟家中的长辈历练医术。也有考来考去连个童生也考不上,后来又回头学医的。”
    之后自然就是看个人的本事了,想来能出仕的还是极少数,大多还是在医药行当。
    林慧没多犹豫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事儿并不完全是临时起意,虽然略有仓促,但框架还是已经想好了。
    一方面,可以将申家的家族学堂扩大化,允许外族学生进来读书,特别是十岁以上有意从医者。
    另外,申家可以设法派员成为太医院医学馆的教习。医学馆里头的学员大多已有医学基础,教起来事半功倍,还能扩大影响。这事林慧还能帮忙联系太医院那边。
    再者。由林慧将《六玄神书》的内容完善,加入九玄针的内容,刊印成书,既可以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对外发卖。
    “我可以做申家学院的老师,按学生的人头收费即可。也可以出任医学馆的客座教习,按制领俸禄就好。至于书籍销售,咱们三七开就好了,我只拿三。因为雕版制作都由申家出面。”林慧最后点明了利益分配。
    申老爷子有点儿目瞪口呆的意思。
    这位小林神医可以啊,说得挺高尚的,要将手上的医技对外公开,可实际上,不就是薄利多销的意思么?多收学生多卖书,最后按人头和销量分成。
    “可若是最终学会的人多了,说不定……”申老爷子咽了口口水,还是有些顾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