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臣娇娘-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聂凌打眼望见沈蓁蓁,脚下一个踉跄,便赶忙诉苦道,“沈姑娘,赶紧把远之搬回去。也不知他今夜怎么了,旁人来敬酒,他就仰面喝个精光,连推辞一句都无,也不怪敬酒之人趋之若鹜了。要不是我和程兄挡了挡,恐怕这会儿已经吐上了!”
  这样的宴,府试也有一回,但那时覃九寒回来时,虽说有些醉意,但意识还是清醒的,却不似这一次这般,几乎可以说是失态了,面上酒意上涌显出几分薄红,脚下也有几分踉跄。
  似乎是听见那一句“沈姑娘”,覃九寒晃了晃脑袋,抬眼看过来,醉意朦胧的双眼盯着蓁蓁不放,然后语调里头带着点亲昵喊,“蓁蓁。过来。”
  玉泉她们素日里见的覃解元都是庄重自持的,更有几分淡漠冷厉,待她们几个婢女皆是不苟言笑,何时看过他这般温柔缱绻,当即见了鬼似的看过去。
  婢女们惊讶不已,程垚和聂凌却是早已经习以为常了,聂凌甚至能腾出脑子琢磨,方才鹿鸣宴上那个借倒酒之名意图倒进覃九寒怀里,结果还没得逞,就被他们的覃解元甩出去的娇婢,哭哭啼啼的模样。那个时候,覃九寒可是冷着张俊脸,丝毫没有怜香惜玉之情的。怎么一到沈姑娘面前,就和彻彻底底换了个人似的?
  果真是未婚妻就是与旁的女子不同么?
  被玉泉和玉腰盯着,沈蓁蓁下意识脸上一抹红晕,继而上去扶住男人。醉酒的人向来是意识不清的,就显得格外重。方才聂凌和程垚两人扶得那般力不从心,也与这有关。玉腰玉泉二女生怕解元压坏她们家姑娘,都手忙脚乱要上去扶,结果手刚伸过去,就被覃九寒蹙眉一把甩开了,眉眼间皆是嫌恶。
  玉泉和玉腰近不了身,不由得有些急了,她们家姑娘身子纤细,能有多大气力,如何能搬得动覃九寒那么一个成年男子,可别压坏了才是!就连聂凌和程垚都有些看不下去了,但碍于身份,也不好似玉泉她们那般动手,只好在一旁干着急。
  聂凌甚至有些抬高了嗓音,“远之,你可别把你媳妇儿给压坏了!不然你明日醒了,哭都没处哭!”
  他话音刚落,方才还不省人事的覃九寒淡淡抬眼瞥了他一眼,似乎是很嫌弃的模样,嘴角微微一勾,朝他嗤了一句,看得聂凌就来气。正要继续理论,就听沈蓁蓁开口了,“玉泉,玉腰,你们去厨房拿醒酒茶吧。我扶得住。”
  玉泉和玉腰皆是满脸不赞同,脸上写着“姑娘你可别逞强,真搬不动就丢这儿算了,把自己累坏了可不许”。
  沈蓁蓁好说歹说,总算劝得玉泉和玉腰去了厨房,才又和程垚聂凌道了句别,半扶着覃九寒回房。她一手扶着男人的背,另一只手则是扶着他的胳膊,但她个子娇小,覃九寒却是比聂凌和程垚都要高,从远处望去,倒不似她扶着男人,而像极了男人将她半拥在怀里,两人亲密无间的姿态。
  不过,她也并非逞强,而是她方才一上手便察觉到了,覃九寒压根没将全部重量压在她身上,大概卸了七八成的力道,剩下的顶多让她稍稍有些许的吃力,要说压坏却是无稽之谈。但是,这种话又不好和他们言明,倒有些似显摆似的,这种事,沈蓁蓁是做不惯的,故而也只能由着玉腰她们误会了。
  沈蓁蓁将男人扶回房间,正绞了帕子替他净面,又替他解了发冠,拿篦子顺了顺鬓角,让他睡得舒服些。方才去端醒酒茶的玉腰和玉泉就进来了。她又喂了不省人事的男人饮了醒酒茶,才打算要走。
  她从床沿起身要走,就见覃九寒忽然伸手攥着她的指尖,捏的紧紧的,方才闭着的眼也睁着,一眼不错望着她。覃九寒饮了酒,便迟钝了许多,被蓁蓁劝着放手也不肯,兀自握着她的指尖,实打实的不讲道理。
  沈蓁蓁从未见过他醉成这般,倒有些似个霸道的孩子了,捏在手里的糖豆便不肯放手,甭管大人如何同他讲道理,不仅固执,还有几分难以言喻的霸道。蓁蓁见状觉得有几分好玩,侧着头陪着坐了一会儿,等他彻底入了睡,才揉着有些僵硬的腿起身。
  玉腰和玉泉连忙上来扶,扶着沈蓁蓁回了自己的房间。
  却说她离开后,床上陷入睡眠的覃九寒忽然蹙起眉头,方才放在身侧的手也紧紧攥成拳头,眉宇间皆是不豫之色,似乎是做了噩梦一般。
  ……
  “大人?您可是身子不舒坦?要不我们回去?”耳边传来殷勤的语句,覃九寒觉得有几分耳熟,便抬眼看过去,不由心头一震。
  这人的面貌十分熟悉,前世伺候了他十多年的随从,虽说不是那种能察言观色的仆从,但胜在对他忠心耿耿,自他从狱中顺手救了他一次,此人便一直跟着服侍他了。
  只是,这分明是前世的事,这种恍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何缘由?


第68章 。。。
  覃九寒回神后; 抬眼打量他所处的环境。
  这处楠木作梁,雕梁画栋,入眼是随着暖风扬起的宝罗帐纱; 珍珠串坠的帘子被风拨弄着; 如清培佩般叮咚作响; 一股甜而舒缓的暖香在屋内拂散开来,端的是个金碧辉煌的销金窟。
  他身处走廊之中,拐了个弯,便到了一处厢房前。随从还在询问他的身体,覃九寒摆摆手让他安心。
  正在这时; 厢房房门被推开; 一个紫衣男子掀帘出来; 见到他便是一愣; 随即拱手行礼道,“覃大人,王爷在里头恭候多时了。”说罢,朝里头一摆手; 请他进去。
  覃九寒下意识厌恶这烟花之地; 不欲进这腌臜之地,哪怕里头看上去还算雅致; 那些伺候着的姑娘也还算规矩。但不知怎么的; 心底有股力量,似是冥冥之中在鼓动他踏出这一步一般。
  大抵是屋里人听到了动静,传来了一声轻笑; “紫鹰,还不快请覃大人进来?”
  紫鹰闻言又是一摆手,覃九寒迟疑不过一瞬,便遵从内心那股力量,跨过那门槛,由紫鹰伺候着掀帘子而进。行至跟前,覃九寒发觉屋内皆是他的“老熟人”,荣王,以及其他官员。
  荣王年近三旬,当今圣上未登基前曾带兵打过南蛮,圣上登基后才被召回,说是王爷,更像是名战功赫赫的武将。他身姿挺拔,不似一般皇族那般羸弱,反而有几分健硕,下巴处是一道疤痕,横贯直喉咙处。
  荣王一见覃九寒,便爽朗一笑,带的那疤痕也有些许的抖动,“你今日怎么想通了?平日里,怎么请你,你都是矢口回绝的。”
  覃九寒朝荣王拱拱手,在屋内寻了个位子坐下。他想起来了,这大抵是他入京四五年的时候,那时候他任职督察府,经手了一件案子,是荣王的得力属下奸污民女一案。那时他不过刚调到督察府,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等着以雷霆手段收服人心。
  这案子恰好撞在他手里,便是铆足了精神要审明白。被告是荣王亲信,深受荣王宠信,一般人皆得罪不起。受害之人则是一介农女,身无长物,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一个小孤女。这种强弱悬殊的案件,向来是吃力不讨好的。
  判的重了,得罪荣王;判的轻了,得罪百姓。旁人避之不及,覃九寒却是毫无畏惧接手了案子,还不过七日便寻出了端倪,把案子给判个水落石出。那孤女是这亲信的继母所雇,不过是为了家中继承权而设下的圈套。
  他破了此案,从此便被荣王盯上了,三五不时的寻他上门喝酒。他素来不喜烟花之地,对荣王的邀请大多是婉拒,极少的几次,也是在茶馆酒肆等地。后来,荣王便也摸透了他的性子,再请他的时候,便都要不在府中设宴,要不在茶馆酒肆。
  覃九寒垂眸,此时,大概是他和荣王还不甚熟悉的时候。他记得,前世的时候,他压根没来过这地方才是,仅有的几次,也是来这儿抓人。
  果然,荣王见他一言不发,似是恍神了,便一叹,“覃大人,你别绷着个脸,姑娘都不敢伺候了。”说罢,招呼着身边的姑娘去伺候覃九寒,却被覃九寒给婉言拒了。
  荣王无奈,又对他的处事和手段十分欣赏,不忍责备,只好转头同旁人饮酒,由着覃九寒独自坐在那,似一尊门神似的,不饮酒也不作乐。
  门被轻敲了几下,随即一行人被紫鹰带进屋子,是携着乐器的娇美女子,个个行走间若弱柳扶风,很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覃九寒也被吸引了视线,心头一震,盯着那行在末尾的女子不放。那女子身姿纤瘦,穿了身绣竹纹滚银边的桃粉色襦裙,白色细纱蒙住芙蓉面,只露出双杏眼,眼角被眉笔勾勒出一抹上翘,其下一点鲜红的小痣,但整个人非但没有一点妖娆,反而越发清丽淡雅,攫住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似是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女子略一抬眼,朝他望过来,眼里全是陌生,无丁点熟悉之意。
  “蓁蓁……”覃九寒喉间似含着话,却怎么也说不出,似乎被谁锁喉了一般。只能眼睁睁看着沈蓁蓁半抱着琵琶,微微侧头露出一段雪白纤细的颈子,纤细的指尖轻轻拨动,略有些宽大的袖子滑落,半截如玉石般莹润的皓腕看得人眼热,一曲《青莲乐府》听得众人陶醉不已。
  一曲作罢,沈蓁蓁正打算起身告辞,却被荣王拦下了。荣王从前是武将,身高八尺,面上又有道疤痕,众人皆不敢阻拦,就连方才一道进来的主事也是如此,只能朝沈蓁蓁眨眼示意。
  沈蓁蓁果真坐下了,又弹了几曲,她指尖略有些红肿,方才炙热目光落在她身上的荣王,大步像前一迈,攫住了沈蓁蓁的手,目光落在那红肿的指尖,有几分不忍,又带了几分调侃之意,“你这般娇嫩,连弦都能伤你,我买你回府如何?也省得在此处受累。日后,这琵琶,弹给我一人听便好。”
  沈蓁蓁此时还蒙着面,只露出双杏眼儿,眉间微蹙看向身后的主事,却见那主事逃开她的目光,不敢与她对视。她蹙眉垂首着。
  屋内众人皆是噤声不语,生怕目睹了一场荣王被拒的笑话,这可就从风流韵事变为笑谈了。谁都知道,荣王此人肆意妄为,除了家中老太妃,旁人的面子他素来都不理会的。真要被个琵琶女拂了面子,那可就不好看了。
  覃九寒此时紧握着拳头,唇舌间血气上涌,身子却如同被定住了一般,只能眼睁睁看着,却什么动作也做不了。
  荣王似乎是等的有些不耐烦了,眉头紧紧皱着,一双虎目紧紧盯着面前女子,下巴处疤痕增添了几分狰狞之意。正当众人觉得那琵琶女不识趣时,荣王忽然笑了,“放心,入了我荣王府,侧妃之位虽不能许你,但你也是荣王府正经的主子,没人敢欺侮你。”
  还未看到后事,覃九寒忽然眼前一黑,再睁眼时,入眼是熟悉的青藤蔓枝的床顶罩。嫩绿的颜色,生动的纹路,是蓁蓁亲手刺的,说是他成日里看书,恐他伤了眼劳了神,特意做了让他睡前歇歇眼睛。
  覃九寒摸着额头起身,外头天色已是大亮,能听见鸡鸣狗叫声,给人一种祥和的真实感。回忆起方才的梦,覃九寒冷着脸起身,推门朝外走去。
  路上撞见了端水过来的玉腰,见他便福身问好,却见覃九寒径直往前走,连个眼神都没落在她身上。玉腰正有些纳闷,也没多想,素日里这覃解元都不怎么搭理她们,只是不像今日这般连个眼神都未施舍。
  行至熟悉的屋子前,覃九寒静静在门口立了一会儿,入耳是熟悉的女声,娇软甜糯,听着便带了股乖巧的劲儿。他略微站了一会儿,稳了稳心神,才推门而入。
  “姑爷?”正服侍蓁蓁挽发的玉泉一愣,赶忙福身询问,“姑爷可是有事?”
  沈蓁蓁正揽镜自照,闻声也回头看向他,清澈的杏眼里带了询问之意,眼尾不似他梦中那般挑着,而是略往下垂了些许,看着便有几分稚气和乖巧。
  覃九寒将手背在身后,行至沈蓁蓁背后,朝玉泉摆摆手,“你先出去吧。”玉泉略一迟疑,然后福身退了出去。
  沈蓁蓁将手中的篦子往梳妆台上一放,起身靠近男人,踮脚替他理了理微微有些凌乱的衣襟,才道,“怎么了?”
  眼前的小姑娘素面朝天,未施粉黛的肌肤几乎干净得能看见细小的绒毛,长如蝶翼的睫毛随着说话的动作微微发颤,日光透过羽睫的缝隙,落在瞳眸里,有几分波光潋滟。覃九寒伸手攥住沈蓁蓁细细的腕子,触手便是细腻的肌理,如梦中一般。
  沈蓁蓁被攥住了腕子,见覃九寒依旧一言不发,脸色也不大好,不由有些着急,“你怎么了?可是昨夜醉酒头疼了?要不要喊玉泉去请大夫?”
  “我没事,”覃九寒眼睛依旧盯着沈蓁蓁,嘴中却不由安抚道,“只是来看看你,用过早膳了吗?”
  蓁蓁素来对覃九寒没什么防备,此时被盯着也不觉有什么,反而被他的话安抚了,散着头发随着他的动作坐下,仰面乖乖回他,“还没用膳,你呢,也没用吧?我喊玉泉去叫膳。”说罢,她斌喊玉泉进来,吩咐她去取些粥食过来。
  待玉泉得了吩咐出去,沈蓁蓁才又将散着的发撩到身后,朝着覃九寒念叨,“你昨夜饮了酒,等会儿用些米汤。我昨夜便嘱咐了厨房熬的,养肠胃。你素日里不好饮酒的,怎么昨夜竟醉成那副样子了?酗酒伤身……”
  她的长发如瀑,披散在瘦削的肩上,有几缕散发,被她别在耳后,耳垂愈发显得薄如蝉翼了,显出几分可爱来。本来就不是多大年岁的姑娘,偏偏稳重的很,句句嘱咐皆学了那府外的老大夫,听在覃九寒耳里,却比琵琶还要动听几分,恨不能长长久久听下去。
  “嗯,听你的,下回不喝了。”
  覃九寒话音方落,就见面前小姑娘先是一愣,继而抿唇展颜,腮上两个酒窝盈盈的,似盛满了秋水一般动人。


第69章 。。。
  鹿鸣宴之后; 便是来年的春闱。
  聂凌收到家中母亲来信,便急匆匆与他们道别,独自回大邱县去了; 打算来年赴京赶考。倒是程垚; 妻小皆在身侧; 家中无甚牵挂,所以干脆跟着覃九寒一道往京城去了。
  京城的渡口向来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商船客船络绎不绝。玉腰正捧了一碟子青梅进来,伺候着蓁蓁用下; 见她脸色仍有些白; 便出去同玉泉商量; “过会儿船停了; 咱们去寻轿子吧。马车晃得厉害,倒不如轿子来得好。也省得姑娘劳神。”
  她近来做事稳妥了许多,不似从前那般跳脱,伺候时也都事事以小姐为先; 玉泉也待她多了几分信重。到底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 玉泉也不忍见她落魄,此时见她话语间皆是对小姐的维护; 便点点她的脑门指点。
  “这还用得着咱们操心?姑爷早就安排上了; 方才就打点了下人,这边船一到码头,轿子便很快就到了。姑爷待小姐的心思; 比你我可细的多。”
  玉腰闻言便忍不住咂舌,回想起男人成日里冷漠冷淡的脸,还真想不到,他是这般细致的人。时下的男子,都讲究兼济天下,能入他们眼的,皆是家国大事,要不也是些市井之谈,总归女子晕船不舒坦这种小事,在他们看来,能问上一句以及实属爱重了,别提特意嘱咐关照了。
  更何况,那还不是普通的男子,而是才华横溢的解元。
  哪怕是玉腰这种,甭管心里还是嘴上,都觉得自家小姐是全天下最最好的姑娘,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男子,上无公婆磋磨,下无幼弟操持,本人又有解元之才,眼瞅着便是平步青云,哪家女子不视作良人。
  真要硬着头皮寻点不足,那便是性子清冷了些,不过女儿家么,不怕男子性子清冷,就怕性子浪荡,四处留情的。
  “行了。别发愣了。”玉泉拍拍玉腰,看了一眼映入眼帘的渡口,转身回房去清点行李去了。杨嬷嬷年纪大了,坐船便有些不适,行李什么的,便由她接手了。
  船行至码头,众人下船。一到渡口,便看到了柳管事迎上来,朝小姐和姑爷作揖,“夫人记挂小姐已久,特意派了老奴来迎一迎。”他身后便是柳夫人安排的马车,内里垫了软布软垫,布置得极为用心,一看便是柳夫人特意吩咐过的。
  覃九寒略瞟了一眼,就拦住了沈蓁蓁上车的动作,朝着柳管事说了一句,便唤沈蓁蓁坐了一旁的轿子。
  柳管事闻言也是一愣,继而笑着道,“还是姑爷想得周到。老奴却不知小姐还有晕船之症,还请小姐莫要怪罪。”
  柳管事连连赔罪,覃九寒又是极为坚持,沈蓁蓁只好坐了轿子。一路到柳府,等到下轿时,也不知是轿子的稳当,还是心理作用,总之她已经好了许多,胸口那股子闷也都散尽了。十几日,难得这般舒坦。
  玉腰伸手扶着她下轿,打量了一番小姐的脸色,果真好了许多,雪白的脸庞上有了些许的血色,整个人瞧着便精神了许多。覃九寒虽一言不发,却也第一时间看过去,待看到沈蓁蓁好转了不少的脸色,才旁若无人收回视线,继续由着那管事迎着他们进柳府。
  到了正厅,早就坐不住的柳夫人便迎了上来,握着蓁蓁的手,又是心肝又是闺女儿的喊,直喊的蓁蓁都不好意思了,扶住干娘道,“干娘坐下吧,我这回上京,还给干娘带了东西,都让柳管事收着了。”
  柳夫人笑得合不拢嘴,忙嘱咐柳管事把东西收好,才又招呼柳松和柳少夫人上来,介绍道,“松儿,宜娘,你们来。这便是我在桐城认的闺女儿。蓁蓁,你也见见你阿兄和嫂嫂。”
  柳松是个读书人,虽然现在授了官,但没穿官服,一身青色直缀,眉眼更似柳夫人些,但少了女子的艳丽,多了几分书生的文雅,端的是副好样貌。他身旁的柳少夫人倒是寡淡了许多,容姿并不如何娇艳,但整个人淡雅端庄,很有气质的模样。
  沈蓁蓁悄悄打量兄嫂时,柳松夫妻俩也同样在偷偷打量新见面的妹妹妹婿二人。
  柳松生性豁达,见柳夫人格外宠爱蓁蓁也不醋,反而饶有兴致打量自己这个新妹妹,见她身量不高,整个人也小巧玲珑,眉眼间清澈明净,看着便是个乖巧的小姑娘,又是娘新认的妹妹,不由生出几分兄长的怜惜,很快把她当做了自己人。
  等听到妹婿覃九寒是桐城的解元之时,更是喜不自胜了。他也是科举出身,只是没继承爹的才华,别说解元之名,连三甲也未进。读书人么,清高孤傲的有,虚怀若谷的也不少。柳松恰恰就是那种,格外仰慕有才华之人,非但不会生出嫉妒之心,反而心驰神往。
  所以,柳夫人一介绍完,柳松便双眼一亮,上前一步,又是作揖又是拱手的,闹得身为妹婿的覃九寒都不知如何和这位大舅子相处了。
  柳少夫人一见夫君的模样,便晓得他老毛病又犯了,也不多劝,转过头同沈蓁蓁话家常,“你阿兄惯是这幅样子的,你别计较就好,他就是仰慕妹婿才华。小姑子路上匆匆,现下身子可疲乏了?”说着,她便提议去内厢房休息。
  众人一道往里走,覃九寒却是被柳松又是请又是求的往书房去了。
  柳少夫人和柳松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家世比柳家还要硬些。在闺阁内时,不过十岁的年纪,便帮着母亲操持家务,管理后宅,做起事来极稳妥,心思也是极细腻的。
  她见婆母待这个干女儿极为亲昵,又忆起平日里婆母多次提及这个桐城认的闺女儿,便晓得婆母定是极看重沈蓁蓁的,也丝毫不摆架子,吩咐丫鬟端吃食进来,招呼道,“小姑子方到京城,我还不晓得你的口味,只是听娘说过,小姑子嗜甜,所以备了些糕点,皆是五味阁今晨新鲜做的。小姑子尝尝,可还合口味?”
  蓁蓁先谢过嫂子,然后捻了一块梅子糕尝了尝,香甜软糯,唇齿间又有些酸,很是爽口。
  柳夫人看着姑嫂二人相处还算融洽,十分乐见其成。她虽说原先认干亲时有些小心思,但哪个人心不是肉做的,蓁蓁孝顺,但凡有什么,总是想到他们这对干爹干娘,光是衣裳就做了好些回。还都不是拣外衣做,那种贴身的里衣,针脚做得极细腻,可见是为真心孝顺他们,并非想显摆那份孝心。
  柳府虽说人丁不兴旺,但到底是有些底蕴的人家,那些小姑娘她也没少见,这般贴心孝顺的,还丝毫没其他心思的,却是少见的很,怎么能不让她打心底里疼着宠着。
  她心底清楚,柳少夫人并不一定似她这般,不管是谁,无缘无故多出个要伺候的小姑子,心底要说没些抱怨,那她也不信。但她也不担心,儿媳妇世家出身,即便不待见小姑子,也不会做出什么有失身份的事,顶多就心里敷衍些,连面上都不会让她这做婆母的难堪的。
  婆媳二人各怀心思,门帘被掀开,进来的是柳少夫人贴身的大丫鬟银雁,怀中抱了个嗷嗷大哭的奶娃娃,嘴里还抿着个手指,见了娘亲,便伸出双手,抽抽噎噎的好不可怜。
  柳少夫人坐不住了,赶忙接过小儿子,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安抚,一边厉声呵斥大丫鬟,“怎么回事?奶娘呢?怎么伺候的,小少爷都哭成这样了!”
  她自诩世家出身,待家婢自有一套章法,但今日见稚子啼哭,一时着急,便直接当着婆母的面呵斥出声。银雁虽很快跪下请罪,但柳少夫人也察觉自己方才举止有些不当,婆母还坐着,她做儿媳妇的,怎么好越俎代庖先训斥下人呢。
  怀里的小儿子还在啼哭,小脑袋搁在她的肩上,一抽一抽的,眼下她却不好当着众多奴仆和儿子的面,给婆母请罪,颇有些进退两难的感觉。
  沈蓁蓁倒没想那么多,只是看那小小婴孩啼哭的模样过于可怜,忍不住提了一句,“嫂子,小侄儿可是饿了?怎么哭得这般可怜?”
  方才心中略有不满的柳夫人也顾不上儿媳的丁点不敬了,赶忙吩咐下人,“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西苑把奶娘唤过来。宜娘,把孙孙给我看看,可是溺了?”
  柳少夫人也连忙顺势将孩子递给婆母,感激看了一眼蓁蓁,见她并无邀功之意,还担忧盯着孩子,不由更添几分好感。
  柳夫人仔细伸手一探,果真是溺了,几人便折腾着给孩子换尿布,半晌才又有时间继续聊天。
  再聊天时,柳少夫人就真诚了许多,不等婆母说,便主动提及了宴席之事,“小姑子初来京城,到底人生地不熟的。后日长公主府里设宴,来的都是各家姑娘们,小姑子不妨随我同去?”
  沈蓁蓁略有些犹豫,她又不是什么正经的官家小姐,何必去凑那些热闹。正要回绝,就□□娘拍拍胳膊,道,“你是我柳家的闺女,按身份,也没什么去不得。再者,你都与远之定亲了,我也不拿你当那未出阁的小姑娘了。日后远之做了官,你作为正头娘子,少不了要出门交际,现在跟着你嫂嫂学学,日后也少些吃苦才是。”
  柳少夫人也淡笑,“娘说的有理,谁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来呢?夫君在官场劳心劳神,咱们做娘子的,怎好躲懒?小姑子还年轻,又养得娇,性子羞涩些无妨,渐渐便好了。”
  婆媳二人相劝,沈蓁蓁又仔细想了想,思及日后官场交际,终是半迟疑半咬牙点头。
  去便去吧,她也不是那种曲意逢迎的性子,就当交些朋友。若是真遇不上合眼的,便自己寻个地方打发时间就是。
  想来,也不会有人为难她的。


第70章 。。。
  长公主是先帝的长女; 先帝元后所生,比当今圣上还要大上两旬。她是梁帝的长姐,驸马又是为国捐躯的大将; 所以很得崇敬; 在京城圈子里素来极有美名。她的宴; 众人皆以得到一张请帖为荣。
  沈蓁蓁随着柳少夫人进公主府的时候,德禧长公主正乐呵呵听着众人插科打诨,她年岁大了,但耳清目明得很。正兴致勃勃听着,时不时插上一两句; 逗得众人都是掩嘴陪笑。
  德禧长公主并不是那等拘泥于规矩的; 不喜众人又是跪又是拜的; 她为人随心得很; 有人来赴宴,也不必婢女禀告,自个儿寻个位置坐下就是。柳少夫人闺中时赴宴了不少,早知道长公主的脾性; 便唤蓁蓁随她坐下就是。
  反正今日来; 也不是要得长公主的青眼,而是让小姑子出来走动走动; 也省得日后后宅交际时露怯。
  于是; 柳少夫人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唤沈蓁蓁同她入座。沈蓁蓁是跟着嫂子来的,又没经过事; 自然紧紧跟着嫂子,乖乖在她身边坐下。
  她们这边方作罢,还未来得及同边上的人打招呼,方才还抚掌大笑的长公主朝她们这个角落望过来,乐呵呵道,“宜娘来了?好些日子没见你了,上回她们还同我说,你有孕赴不了宴了。如今瞧着气色不错,府上添了个姑娘还是小子啊?”
  柳少夫人忙起身朝长公主行礼,回话说,“多谢长公主记挂。这回又是个小子。”
  长公主闻言便笑,“你是个有福的,头胎便是个儿子,如今又添了个小的。”
  在座的除了似沈蓁蓁这般未出阁的姑娘,其余的都是些官家夫人,没这等身份的,也没这机会出入公主府。此时一听柳少夫人又添了个大胖儿子,不免有些眼热。要说柳少夫人虽说是低嫁,夫君不如何出挑,但胜在日子舒心。家中无妾闹心,又是一举夺子,这会儿膝下都两个男娃了。和她一比,还真是有些气不顺了。
  柳少夫人哪里不知道在座众人的心思,大大方方笑说,“这要说福气,哪比得过长公主您老人家。再者了,说心底话,我还真巴不得这回是个姑娘呢。姑娘乖,同娘亲,小小娇娇的,疼都疼不过来。最紧要的是,婆母待我极好,我若能生个姑娘,才对得起我婆婆待我的这番好呢。”
  她一示弱,众人也都想起了柳夫人,都对柳夫人眼热旁人的闺女一事有所耳闻,此时一听,心里头那点气不顺也顺了。人人家中有本难念的经,这柳少夫人也不是如她们所想那般诸事无忧。这么一想,夫人们又都笑盈盈起来,也不胸闷了。
  见状,柳少夫人又继续道,“不过呐,我虽没得个姑娘,我家婆婆却是如愿以偿的,认了个极孝顺的闺女儿,成日在府里头说道,说的我都有几分羡慕了呢。要我说,还是姑娘贴心,我家婆婆那可真是有先见之明。就我家那几个臭小子,个顶个的皮,连奶娘都头疼。”
  长公主最喜同小辈说话,被柳少夫人幽默的话逗乐,继而眼睛一转,落到她身边的沈蓁蓁身上,道,“你这婆母认的女儿,可是你旁边坐着的这丫头?来来来,走近些,让我仔细看看。”
  长公主发话了,沈蓁蓁自是不敢不从,盈盈走上去,到两步的距离便停住了,朝长公主行礼。
  她今日穿了件莲青色的金丝软烟罗裙,裙摆垂下遮住绣鞋,纤腰处同色腰带勾勒出盈盈腰线,梳的是桃心髻,衬得整个人如出水芙蓉般清丽,又有几分小女儿的娇态,很能入长公主这等上了年纪的老人眼。
  德禧长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