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辰[银推]-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哥……”
  温良辰抬头望他,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不知是痛苦还是释然,痛苦的是,自己的情感被他看破,她被拉回现实,终得面对失去母亲的事实,而那股释然,却是被人理解,有人与自己同感的欣慰。
  就好像,终于有人,和她呼吸到了同样的空气,那空气在他的感染下,是清新的,而又富有淡香的味道。
  她觉得,周围的景色终于鲜活了起来,青草红花,红墙绿瓦,整片天空不再是从前的灰与白。
  温良夏眨眨眼睛,两行泪从脸庞滑落,忽然,她觉得自己这样哭,似乎太没有用,遂赶紧抬起头,勉强笑道:“表哥,你还会唱曲儿给我听吗?”
  望着她眼中泛着希冀的波光,秦元君心中一动。
  “会,你何时想听?”
  他的声音很轻,很柔,生怕打扰到她的眼泪。
  她的眼泪美如莹莹珍珠,却会让他心痛。
  而他……竟然不知自己为何会如此。
  “再过几日罢,我生辰那日母亲遭遇不测,我这辈子,宁愿不过生辰……”温良辰捏紧小拳头,眉头紧紧蹙起,眼眶使劲地收缩,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不让它再掉下来。
  这时候,她突然觉得,自己没有想象中坚强。
  “我在庄子祭拜那日,便是我母亲死去之日,我母亲,在生我那日便去了。”秦元君苦笑一声,他那日刚好满十岁。
  温良辰却恍然大悟,原来秦元君之母莺儿,是难产而亡。
  “王姨娘对我说,我母亲曾是王妃身边大丫鬟,父王前去边关,王妃便给母亲开了脸,遣至边关照顾父王。”秦元君顿了顿,脸上浮现一抹难过,“母亲喝避子汤,却不小心怀上我,王妃以为母亲背叛于她,对我颇有微词。”
  秦元君右掌抚在她额头,原本脸上的温顺如同暴风过境,留下的是罕见的刚毅和坚强,他定定地望着她,一字一字好似从嘴中蹦出:“他人骂我低贱,我却从不如此觉得。难过之时,痛苦之时,便想想母亲。她拼下性命生下我,便是希望我今后出人头地,希望我能齐家安康。表妹,今后莫要说此丧气之言,即便无人为你过生辰,公主殿下也盼你过生辰。”
  “良辰,寓意良辰似锦,纷繁美好,无论公主殿下在何方,她都望你一生幸福和乐。”
  一股热流自他掌心发出,自眉心浸入她心底,温良辰感受着额头上他的肌肤,心中觉得,最近这段日子,没有比今日更令人觉得舒坦。
  “表哥,多谢你。”
  温良辰不知如何开口。
  秦元君收回了手,全身气质一变,恢复成从前那身书生文弱的模样,和和气气道:“表妹,去前头罢,他们都等着你。”
  温良辰抹了一把脸上的湿润,抬头真心地笑了起来:“表哥,还要恭喜你得中案首。”
  秦元君负手看她,眸中泛着一股温柔,他将头侧过来,狡黠地笑道:“若是不中,可有脸来见你。”
  温良辰和秦元君见过一面后,只觉心中那股浓重的阴郁,仿佛被他一扫而净,连走路都轻快不少,待行至灵堂之时,却好巧不巧碰上和郡王妃。
  如今和郡王升为亲王级,和郡王妃自然改称为和亲王妃。
  和亲王妃脸上挂着泪水,见着外甥女温良辰前来,哭喊了一声,便扑上来抱住她,道:“良辰,舅母来了。”
  “舅母莫要太伤心。”温良辰小声道。
  和亲王妃握着温良辰的手臂,哭着点点头,随后又红着双眼,抬头道:“良辰,在你出生不久后,你舅舅与你母亲曾经将你和宸佑亲事定下,从今往后,你便是我亲王府半个人了,若是有何困难,或是有人欺负于你,让你觉得委屈,定要和舅母说,舅母为你做主。”
  温良辰听闻此话,浑身有如雷劈,猛震了一下。

☆、第16章 夜冷面

  秦元君见过温良辰之后,又绕至前头祭拜襄城公主。
  此时,和亲王妃正抱着温良辰说话,而她的表情却十分奇怪,眼中既迷茫又震惊,好似受到某种极大的打击般。
  秦元君看了她一眼,表面维持镇定,往前走几步,跪在蒲团上行礼,心中却疑惑不已,最后忍不住竖起耳朵,侧耳倾听。
  和亲王妃的声音断断续续传了过来:“宸佑这孩子心地实诚,必不会亏待于你……”
  秦宸佑?
  亏待温良辰作甚?
  秦元君皱皱眉,将三柱香插在炉中,撩清下摆,慢慢起身。
  “……婚姻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舅舅正有此意,怜你无依靠,怕你受了欺负,便让我来与你说……”
  “待你重孝去了,你舅舅便递旨上去。陛下若能金口赐婚,于你今后也是好的,你及笄之后成亲,由舅舅和舅母照顾你……”
  秦元君刚巧站直身子,听闻此话,膝盖一抖,惊得差点往前扑了过去。
  “少爷!”小厮被唬了一跳,忙伸手抓住他的手臂,将秦元君给及时稳住了。
  “少爷,您怎么了?”
  方才他差点摔倒,引了不少人回头,秦元君垂下头,掩住眼底的慌乱,抬手挥了挥道:“莫要惊慌,我无事。”
  四周投来的疑惑目光,这才纷纷散了去。
  被刘海掩盖的阴影之下,秦元君激动得双目圆睁,眼角欲裂。
  他使劲地深吸两口气,压抑着心跳,蓦地转过身,闷头便往门外冲去,小厮“哎哟”一声,不解地摸了一把脑袋,急急忙忙地追了出去。
  等到上了马车,将帘子拉好之后,秦元君才回过魂来。
  良辰……竟与秦宸佑曾经定过娃娃亲?
  看和亲王妃的模样,和亲王府似乎是定了主意,想借此次将婚事达成。
  他双拳握紧,指甲几乎要在肉中掐出血来。
  不行,良辰不能嫁给大哥!
  秦元君呼吸不稳,一拳锤向向马车墙壁,马车微微晃了下,外头的马儿“吁”了一声,不过片刻,车把式的向里头递话:“少爷,方才怎么了?”
  秦元君使劲喘了两口气,平复心境,竭力使自己声音维持镇定:“无事,方才不小心撞在案几上。”
  车把式“哎呀”了一声,声音带着一股担忧:“少爷,您小心,小的将马车赶慢些。”
  “嗯。”秦元君无力地靠在壁上,嘶哑着嗓子闷声应道。
  右手传来一阵尖锐的痛苦,秦元君“嘶”了一声,垂头望去,手背上竟然磕破了皮,殷红的血慢慢地浸了出来,顺着手臂缓缓流下,沾湿了雪白的袖口。
  他顾不上疼痛,艰难地抬起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猛地一抬头,咕咚咕咚狠灌下去。
  清冽的水入喉中,令他整个人清醒了几分,秦元君抹了一把脸,终于淡然下来,不禁扪心自问:“我为何会如此气愤?”
  为何要气愤?
  他素来心若死水,直到碰上温良辰之后,便总会忍不住激动,他顿时觉得,最近自己似乎变得有些不可理喻。
  秦元君摇了摇头,破罐子破摔般往后一倒,将身体躺平,随后阖上双目。
  谁知等到他沉入黑暗中后,脑海中景色更为纷繁,一幕幕都是温良辰长大后,身穿红艳嫁衣,头戴凤冠,嫁给秦宸佑作娘子的场景,气得他将牙齿咬碎,几乎吐出血来。
  内心的煎熬,折磨得他痛苦万分,最终,秦元君只好翻身坐起,撑着下巴,呆望着绣在藏青色帷幕上精巧的暗花。
  入夜,和亲王传秦元君前去书房。
  秦元君心中疑惑,他得中案首之后,和亲王都曾有所表现,为何却在今晚起意,突然想要见他?
  一路上碰上不少仆役,见秦元君慢慢走来,纷纷投来艳羡的眼神,问安之声络绎不绝,与从前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之前下人见他身份卑贱,懦弱可欺,哪里将他放在眼里,秦元君走过身边,他们都懒得支会一声,实在是面对面碰上,没办法之下,才敷衍地唤上一声“四少爷”。
  而此时的秦元君,得以考中案首,顺利为国子监监生,今后前途不可限量,二少爷、三少爷同样是武秀才,都没他名次高。
  下人们都是看人下菜、逢高踩低之辈,如今瞧着气质不改的他,突然无比顺眼起来,秦元君虽温文病弱,此时在他们眼中,却变成了斯文知礼,脚踩七彩祥云,光芒万丈的大官,岂是二少爷、三少爷等武夫蛮子可比。
  “四少爷,您来了,王爷在书房等您。”伺候和亲王的是一位管家,这位柳管家早早地便等在院门前,见秦元君走来,神色恭谨,态度殷勤。
  “四少爷,也只有您来,王爷才交待咱们准备齐全呢。茶是新沏好的,还有四色点心,您若是吃着好啊,稍后命人给您再多送些过去。”
  “多谢柳管家。”
  见柳管家笑得和朵花似的,秦元君点点头作为回应,轻车熟路地往书房内走去。
  和亲王坐在长案之后,见秦元君进门,侧头朝椅子上看去,道:“坐罢。”
  “见过父王。”
  秦元君先是一板一眼地行礼,再慢吞吞挪步退后,最后缓缓坐下,动作不是一般的拖泥带水,看得习惯带兵打仗的和亲王心中焦躁,眉头皱成一个明显川字。
  二人的话皆不多,和郡王不挑头说话,秦元君也不张口。
  和亲王的半张脸埋在阴影中,刀锋削出来的侧脸,却少了几分平日光亮下的坚毅,倒显出几分落寞和无助来。
  他长叹一声,转过头来,看着秦元君的眼神,带着几分满意,却又有熟悉的疏离之意。
  秦元君定定地望着他,心道,又来了。
  自从小时候起,他便深深地觉得,和亲王平素虽然对他关怀备至,远超于其他庶子,而看他的眼神,却尤为不同。和亲王将视线投向秦宸佑时,是父亲般的仰仗和器重,就连同是庶子的秦安佑、秦守佑,也比他收到更多鼓励的眼神。
  而他,在和亲王眼中,倒像一个麻烦,一个甩也甩不掉的包袱。
  可能是自己母亲,当真太过低贱。
  也有可能如下人所说,母亲逆王妃之意,用狐媚手段怀上他,导致和亲王和王妃决裂,而母亲又难产而亡,和亲王又愧又无奈,最终形成一种无比复杂的情感。
  “你如今得中案首,给为父长了不少脸面,下个月,可要去国子监上学?”和亲王脸部表情僵硬,还带着几分古怪之色。
  以征战出身的和亲王府,居然出了一个走科考的案首,实在是一件匪夷所思之事。。
  “是,父王。”秦元君垂下头,慢慢回答道。
  秦安佑和秦守佑二人中武秀才,和亲王可不是这副像是和自己无关的表情,秦元君心中默默道。
  “你这孩子,可要大胆些。”和亲王皱了皱眉,“不过我瞧你得中之后,倒比以前大气不少,实在是件好事。去国子监之后,若是缺什么短什么,都记得与王妃说明,可不要亏待了自己。”
  和亲王喋喋不休地说着,秦元君恭敬顺从地听着,父子之间的对话,几乎只有和亲王一个人自说自话,等他停顿下来喝茶,气氛顿时静谧得可怕。
  和亲王终于恍觉不对,清了清嗓子,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近日可有何难处不曾?”
  秦元君弓着身子,摇摇头道:“未曾,王妃对我极好,从不短了我的吃食。”若是王妃不使绊子,或是不隔山观虎斗,他的生活可能会很寂寞。
  所以,还是赞扬一番王妃的行为罢。
  他有些自暴自弃地想道。
  和亲王想与温家结亲一事,弄得他心烦气躁,却又无可奈何,只想一人独处于黑暗之中,就像墙角那根破扫帚似的,安安静静地发霉。
  和亲王见他发怔,艰难地扯了扯嘴角,忽然,不知该再说些什么,也不知该给他什么。
  “……”
  和亲王看着一言不发,沉默而温顺的他,心底升起一股莫名的郁气,却又无可奈何。
  “出来罢。”
  和亲王忽地抬头,朝着一团漆黑的空中道。
  秦元君眉毛一挑。
  只听“咻”的一声,一道黑影从房顶的某处角落飞出,极快地从眼前闪过,片刻之后,一名黑色紧衣男子半跪于地,声音冷漠,带着挥之不散的幽森寒气:“见过王爷。”
  秦元君眉尖微蹙,此人武艺高超,绝非等闲之辈,他和和亲王说话许久,都未发觉有人埋伏于房中。
  和亲王点了点头,朝秦元君道:“我不日后便去封地,他今后便跟着你。”
  秦元君抿着嘴,木讷地点了点头。
  和亲王不愿多说,挥了挥手,示意二人可以离去。
  秦元君带着影卫离开,在走回院子的一路上,总感觉身旁无人,好似跟丢了般,待他疑惑地回过头去,发觉影卫明明就在他附近。
  秦元君迈上两步,影卫也走上两步,他停他也停,他走他也走,脚步整齐有致,恰与他保持三步的距离,如同幽灵魂火。
  “你是何人,从何处而来?”秦元君盯着对方,心中疑惑丛生。
  他曾经见过秦安佑的武师傅,那几位武师傅皆是悍勇之辈,不过,其中能力最为高强的武师傅,走路都未必有这位影卫轻巧,暂且不说双方功夫如何,至少他没见过武师傅能跳上房梁。
  影卫摇摇头,漠然答道:“标下未有姓名。”
  没想到的是,对方竟然不愿意告之其来历,秦元君心中不满,和亲王既然将此人赐予他,对方便要对自己忠诚,否则,他如何敢用?
  “你抬起头来。”
  影卫利索地抬起头,秦元君倒吸一口凉气。
  此人肤色苍白,白得近乎透明,如同不见阳光的鬼魅,他那双黑洞洞的双眼全无半分神采,在冷寂月光下,尤自泛着诡异的森光,健硕的身材如一根利剑,好似随时要出鞘喋血。
  明显是一位手下冤魂无数,生性残忍之辈。
  秦元君不禁怀疑和亲王的用意,到底是派此人来保护他,还是让他去杀别人?
  他不知和亲王哪来这么大能耐,居然训练出此等名义上的“影卫”,实际上的“杀手”出来。
  若是秘密训练出庞大的一群人,说不定能趁机杀入皇宫,把皇帝拉下马自己当,都是极为可能之事。
  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他也只在心底想一想,嘴上却不敢说,和亲王与宣德帝兄弟情深,怎会干出造反之事。
  秦元君抬着眸子,看着影卫不发一言,良久之后,似是想起什么,方回过身,平淡地吩咐道:“今后,你便叫巨阙。”
  “是。”巨阙垂头答道。

☆、第17章 缠似魔

  从和亲王书房返回至院中后,秦元君只令巨阙安守在院外,并不令其进门。原因无他,此人武艺逆天,却来历不明,无法令人放心操控。
  就当……就当养了一只鬼罢。
  秦元君四仰八叉地躺着,待烛火熄灭,房间再次陷入黑暗中时,头痛欲裂的感觉又重新袭来。
  他如同魔怔般,眼前各处都是她。
  男装的她英气可爱,女装的她娇俏柔美,她偶尔跳脱欢快,于花丛中拈花微笑,或静静伫立,对月神伤,温良辰的身影在脑海中反反复复,挥之不去。
  秦元君辗转难眠,直折腾至月上中天。
  “唉,不管如何,良辰不能嫁大哥。”
  梦中,秦元君如是道。
  和亲王下月即将离京奔赴封地,宣德帝特地免其上朝,下令和亲王整编军队,稳固西北边疆,于是,和亲王便节省出这段难得的清闲时间,将其用于子嗣教育上。
  每日清晨,儿子们早早起来,陪同父王在前院用饭,至于侧妃妾室及女儿,则依照本朝权贵礼数和规矩,前往后院和亲王妃处请安。
  秦元君平素睡眠极浅,又遭逢温良辰定亲一事打击,晚上几乎只眯眼三个时辰,早起便耽搁了,待他踩着卯时的点进门,兄弟们已经坐齐整了。
  三位兄长皆为练武出身,习惯早起活动拳脚,男孩子们精神头极好。
  对比秦元君,只见他身形不稳,走路虚浮,眼下还有一片浅浅的青黑,因为皮肤白的缘故,看着十分明显。
  秦安佑大马金刀地坐着,神采奕奕道:“四弟昨晚读书如此用功,早晨竟然起不来?我听说,你们读书人经常看话本子,莫不是想美人去了。”
  前个月,秦元君房里的丫鬟晴嫣送秦安佑一碗燕窝羹,差点折腾掉他半条命,如今新仇又加旧恨,秦安佑看秦元君越发不顺眼。
  老三秦守佑“噗嗤”一笑,挤眉弄眼地附和道:“看起来当真像是用功过度,哈哈。”
  听闻二人调笑,秦元君身子瑟缩一下,战战兢兢好半天,好似终于下定决心般,鼓足勇气在秦守佑身边落了座。秦守佑嫌弃地瞪他一眼,抱起圆凳挪着屁股,往秦安佑身旁靠了靠。
  秦元君温文尔雅地笑了笑:“为弟不敢瞒二哥,昨晚的确读到一段有关美人的段子。”
  “四哥,我要听!”老五秦宝佑小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
  “好,那我便念于你听。”秦元君微眯双眼,清清嗓子,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悦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那故意拖长的,抑扬顿挫的语调,以及那副掉书袋子的书生呆样,简直惊掉了在座诸人的下巴。
  秦宸佑被他读得昏昏欲睡,几欲倒头就走,另外三人皆是两眼翻白,头痛莫名。
  和亲王府的四位兄弟皆走武路子,平素便不爱上学堂,虽然武举要求做时文,秦安佑和秦守佑也习得平平,更何况尚在孩童期的秦宝佑。
  秦元君这般喋喋不休老夫子式的念叨,众人哪里经受得住,再美的情诗,也被他读成令人痛苦的经文。
  年纪最小的秦宝佑捂着耳朵,撅嘴呜咽道:“四哥不要念啦,你今后定能考上状元。”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秦安佑被气得直抽抽,黑着脸哼道:“状元?他也配!他那是读书读疯了。”
  见众兄弟叫苦不迭的模样,秦元君在心底直乐,心道,你们哪知其中含义。直到现在,温良辰意外留下的那盒胭脂水粉,他依旧舍不得送回回去,原因便是……美人之贻。
  最后,秦元君在众人仇恨的目光中,状似尴尬地闭上了嘴巴。
  秦宸佑似是有何心事,突然犹犹豫豫地开口:“二弟,你总提美人,莫不是纳了通房?”
  秦元君趁机插话,摇头道:“非也,二哥乃是思慕……”
  “你住嘴!”秦安佑瞪了秦元君一眼,若此时不在父王院中,他定会狠揍秦元君一顿。
  秦宸佑的突然提问,令他顿时来了兴趣,秦安佑挑眉答道:“侧妃曾与我提过此事,让我不必着急,待我十三岁,才允许我碰房里的通房。”柳侧妃为秦安佑生母,十几年来极为受宠,导致秦安佑在和亲王府内的地位水涨船高,仅次于世子秦宸佑。
  “我还未梦泄呢,哥哥们倒早些。”秦守佑十分感兴趣地插言道,他和秦元君同年,都是十岁年纪,而秦宸佑和秦安佑,均是十一岁。
  少年人身体强壮,又至年龄,早已知晓许多大人事。
  “你懂些什么。”秦安佑砸吧砸吧嘴,笑得洋洋得意,“大哥,莫不是王妃与你说过,要赐通房于你?”
  “不,不是,哪有这回事!”秦宸佑不知想到什么,整张脸立马红了起来。
  “噢~那便是了。”秦安佑笑了起来,揶揄地眨了眨眼,“大哥,哪个丫头竟有如此好运气,给你当通房?难道,那丫头生得国色天香?”
  “二弟,二弟你莫要胡猜!”秦宸佑慌乱地摆摆手,忽然神色一黯,“若纳了通房,今后娶夫人,她岂不是会怪我?”
  问话之时,他的脸色极为纠结,而那双乌亮的眸中,却又带了几分莫名希冀。
  秦元君右手一抖,差点将茶泼在衣上,他急忙垂下头,用碎发挡住自己阴晴不定的脸色,以免他人瞧出什么端倪。
  他自知秦宸佑是何想法,无非是看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
  秦元君不发一言,斜眼瞅着秦宸佑,安安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秦安佑好笑地转过头,右手百无聊赖地转着杯子,眼神高傲,声音从容:“试问世间男儿,何人不三妻四妾?身为女人,便得瞧清楚事实,谁让她是女人?咱们男人在前头赚名利,难不成享福的不是她,谁家没几个妾室……”
  听闻此话,秦宸佑眼睛一亮,立即点了点头,赞同道:“二弟说的极是,若是瞧中两个,大可都娶回来。”
  温良辰是和亲王妃瞧中的媳妇,他不敢违抗母命,不得不履行婚约,但是,在他的心中,他其实更喜欢温良夏。
  有了秦安佑的法子,此事便好办许多。
  娶回温良辰做世子夫人,而温良夏则抬为妾室,正妃掌家,侧妃貌美,他只管坐享齐人之福。秦宸佑只要想上那么一想,心中便乐得不行,近日催生的那股两难的郁结,此时被吹得无影无踪。
  “大哥,何止是两人,再多的女子,咱们王府未必容不下?”秦安佑兴致勃勃调侃道。
  今上天下初定,借外戚之力,整顿吏治,重用曹国公、长兴侯等文臣砥柱,改革致新,和亲王妃出自长兴侯府,与当今曹皇后为姨表姐妹,秦宸佑继承王位,自是板上钉钉之事,是故他们几位庶子从未肖想,亦或是打过爵位的主意。
  和亲王府家大业大,几个妾室罢了,终归养得起。
  秦宸佑抿嘴笑了起来,神色间颇有些自得。
  而在旁观察的秦元君,此时却是目眦欲裂,心中怒火滔天,他掩在袖中的双拳紧握,心中早已将秦宸佑骂上几百遍。
  他的表妹温良辰,乃是世间最可爱、最善良的女子,秦宸佑三生有幸与她结为娃娃亲,不仅不好生珍惜,居然还肖想旁人?!
  秦宸佑,你实在是,罪无可赦!
  秦元君猛地一抬头,恰好又对上秦宸佑的那张兴奋的脸,他气得咬牙切齿,差点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跳起来给这混账来上一拳。
  正在兄弟几人皆聊得尽兴之时,和亲王的脚步声适宜传了过来,少年人耳力极好,急忙收拾妥当,挺直身子,起身迎父王。
  和亲王跨过门槛,扫了堂中诸子一圈,最终却将眼神落在秦元君身上,见他精神不济,脸颊发红,和亲王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片刻后,又迅速恢复镇定,淡淡道:“坐罢。”
  *
  且说温良辰听闻自己与秦宸佑订立婚约,惊得是魂不附体,成日坐立不安,不知该如何是好。
  温良辰不敢逆襄城公主之意,毕竟是其亲口答应下来的婚事,必有其内在理由,再说,母亲怎会害她?
  于是,温良辰痛苦地纠结大半个月,直到将母亲葬入郊外公主陵后折返而归,她的心,依旧无法平静。
  无论如何百般说服自己,她始终秦宸佑提不起半分兴趣。
  想到今后要和他拴在一辈子,温良辰便痛苦万分,她甚至能想象到今后王府中的无趣,以及那束缚重重的生活。
  等到诸事解决完毕之后,温良辰终于按捺不住,寻温驸马询问缘由。
  温驸马惊讶于和亲王府的决心,又见温良辰闷闷不乐,神色憔悴,心中顿时焦急如焚,忙出声安抚女儿,顺嘴便说出了真相:“当年亲王受二皇子陷害,大行皇帝将他发往西北边疆就藩,公主殿下心疼哥哥,便顺意应下。但是,待你长大之后,殿下便生出悔意,想趁机辞了此事,可惜……”
  想到襄城公主不幸遇难,温驸马便心中绞痛,眼眶一红,不自觉掉下泪来,猛然又想到女儿在身边,他又有些不好意思,忙抬起手臂,以袖掩面拭泪。
  “……原来并不是母亲本意,那此事……尚有转机。”温良辰脸色骤然转晴,思索片刻,顿时计上心头,她上前一步抱住温驸马的腰,抬头求道,“父亲,若是今后二舅向你提起此事,帮女儿拒绝了可好?”
  温驸马愣了片刻,犹犹豫豫道:“我,我怕和亲王……万一,万一他发怒,我该如何是好……”
  “父亲!”
  温良辰大喝一声,脸上露出不悦之色来。
  她心中明了,自己的父亲恐怕又犯了老毛病,害怕得罪人,又想当老好人,若不坚定他的意志,没准他同情心泛滥,又被人三言两语忽悠过去。
  机会便在此时!
  温良辰倏然抬头,脸色黑沉如锅底,一双黑眸如刀,死死地盯着温驸马的眼睛,她坚定地开口,一字一句道:“若是父亲同意这门亲事,女儿便剃了头当姑子,日日夜夜守在母亲陵寝旁,一辈子不嫁人!”
  守在襄城公主陵寝旁……
  一想到母女俩站在一处,合伙破口大骂他的场景,温驸马顿时冷汗直下,腿脚一软,“砰”的一声坐倒在地。
  他呆呆地望着温良辰,双眼发直,只顾点头如捣蒜:“是是是,女儿,父亲绝不答应!”

☆、第18章 殿惊魂

  重孝期已过,温良辰催促温驸马上朝,温驸马虽害怕胆怯,却也挨不住女儿的催促,向朝廷递上申请,次日被批准入朝。
  温良辰寅时便起了身,披星戴月赶往温驸马的前院,待跨过门槛,温驸马已在小厮的伺候下拾掇完毕。
  他着一身赤罗青缘朝服,头戴七梁无雉尾冠,腰悬玉革带,脚上白袜黑履,一身精致的行头下来,为其人徒增几分阳刚之气,不见从前柔弱。
  温良辰眼前一亮,不禁称赞道:“父亲真好看。”
  不过片刻,她又有些暗自神伤,可惜母亲看不见了。
  温驸马脸色微红,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不知该说些什么,最后,只好扭扭捏捏道:“良辰,先用饭罢。”
  早饭清淡简约,父女二人一人一小碗飘着葱花的白粥,主食为花篮烧卖和白色雪团状的艾窝窝,并几样果仁蜜糕、夏日薄荷糕之类的小点心,皆为襄城公主贴身嬷嬷白嬷嬷所备,虽然口味极好,温良辰和温驸马却都未吃饱。
  因为卯时之时,温良辰要前往老太太处请安,与众婶婶姐妹再吃一顿,若是此时吃得太撑,怕容易露馅。温驸马则是由于太紧张,食不知味,实在是吃不下。
  父女二人一同出了府,大房的马车恰巧刚到,温大老爷着一身三品官府下了车,见温驸马慢吞吞出门,也不催他,耐心地伫立等候。
  “大伯好。”温良辰牵着温驸马的手出来,规规矩矩朝温大老爷行礼。
  温大老爷神色讶异,抬头望了一眼星月未散的夜空,又低头看向淡淡灯笼暖光下,身着孝服瘦小的温良辰,他眉头微皱,略有些心疼地道:“良辰你年纪尚小,大可不必起得如此早。”
  温良辰自知大伯父担忧她身子,心中暖暖,立即报以微笑:“今日是父亲头次上朝,做女儿的想送父亲,也好瞧瞧大伯父。”
  “倒是苦了你。”温大老爷微微颔首,心道,若不是温良辰年幼丧母,怎会沦落至送父亲上朝的地步,作为四房唯一的嫡女,当真不易。
  “父亲,”温良辰捏了捏温驸马的手,朝他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女儿在家中等你。”
  温驸马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