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本宫身边趣多多-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棉棉真的哭了,她真心的觉得自己一定不是父母亲生的,怎么可以这么对她。
ps:黑锅这种事,背了就背了,别指望有回报,你要知道,不背就一定不好,背了,只是不好中求一个也许会好。
第四六六章 宝贝蛋
李瑶其实是受的是专业教育长大的,要知道他们家只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而李夫人本就是受严格教育长大的,于是对她的三个女儿的教育,怎么会放松。因为之前李大小姐,李二小姐就已经有口皆碑了。不然,易蕾也不会死盯着不放了。
但对全家的宝贝李瑶来说,我会不会,不用别人知道,我自己知道就好了。她是四个孩子里最有个性的一个,没法子,她是老小,李大人自然偏疼她些,李夫人也知道不行,不过最终没拗过丈夫,其实也是舍不得。
这回女儿进宫,她也是收到风的,皇贵妃死里逃生,于是现在最放不下的就是幼弟了。她也和李老爷商议过,怎么办。
李老爷想想,“刘松还不错,刘柏应该不会太差吧?”
李夫人其实连刘松都不喜欢,传言又不是没听过,一个喜欢殓房的人,听着就没有什么热乎气,所以女儿在宫中任性了一回,她当没看见。
但是办女子藏书楼,就必须得把她所有的本事给拿出来。李太太看看女儿递上的,刚由樊英太太送来的藏书楼的预算和账册之后。她觉得她错了!
李瑶也后悔了,她就不该没事跟皇贵妃说自己想看书了,看看预算,皇贵妃竟然要给她这么多钱,让十四岁的自己掌管这么多钱,来盖一所专为女子而设的藏书楼。
李夫人把东西塞给了边上的李大人,李大人不看账册,只看预算,立马手心都是汗了。就算钱没到女儿的手上,那个数字也够让人心惊了。
“老三。你要不要去见见樊大太太,你也就是听你哥哥说过藏书楼,自己都没去过。总要知道,你要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出来才是。还有,你要不要跟樊大太太说说,钱你不要一次提出来,每需要一笔。就提一笔。这样安全一点。”李大人果然是惯孩子的家长。明知道不许提示,但是他这个当爹的,还是不愿让女儿往火坑里跳。
李夫人看到随着预算和账册一块来的。由刘榕特意派出的云姑姑。云姑姑是刘榕宫里的老姑姑了,平日帮刘榕管着书房,所以这回的差事,自然只能交给她了。
李夫人自是知道。这是来监督女儿不能作弊的,她扯了老爷一下。对云姑姑笑了一下,李老爷一脸苦相了。
云姑姑安静的站在之后,就好像完全没有听到李大人的话。但是李家夫妇,谁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李瑶此时倒是同有后悔。只是觉得有点麻烦了,当然,就算父亲不提示。她也会去找樊大太太谈谈,她现在终于可以去看看传说中。文武兼备,又是风水大阵有藏书楼了。
藏书楼其实每月都会关一天,让藏书楼的管理和仆役把书都清下,看看有什么缺的,破的。该补的,该修的都放在这一下。当然,还有新书上架也是在这一天。谁让樊家还有印书坊,每天都不停的在外头奔波的找书,还有挑人写新书,在书籍上,樊英是非常有野心的一个人,有时,景佑也会来找新书看。
于是樊大太太特意挑这一天让李瑶去看,其实也是想让她知道,办藏书楼这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至少,得知道书是什么吧?
樊大太太正跟李瑶介绍着管事,顺便带她和云姑姑参观藏书楼的藏书。
“大嫂,你来了。”二楼伸出一个脑袋,满满的欣喜,但可能看到了李瑶和云姑姑,立马缩了回去,“为什么还有别人?”
“你不许出来。”樊英太太真是恨死了,不顾形像的大吼一声。
李瑶看樊大太太这样,马上想到了刘榕那天的抓狂,两人此时的叫的样子还有吼出的话真是一模一样啊。估计就是棉棉小公主口中那个,会飞的舅舅了。她不敢抬头,只能把头低下,生怕那位舅舅飞下来了。
“我没想出来啊!”高头又传来那声,“对了,我房里有臭衣服,你叫人给我洗了。我都没衣裳换了,你不给我换,我就找大哥去。”
“我……你找你嫂子去啊!”樊英太太真是快气死了。
“算了,我不敢跟我哥说话,大嫂,谢谢啊。放心,我从窗户走了。”声音就不见了。
樊大太太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李瑶连笑都笑不出来了,半天也没找回自己的声音。
“没事、没事。”李瑶轻轻的抚着樊英太太的背,她刚刚也没看清人,就看到一个脑袋。不过闪得太快,愣是让她没看见。看来刘家的家教是严,万不敢让人抓到一点把柄的,所以他们比自己还怕被缠上,所以她应该还是安全的。
“二少爷怎么又住这儿了?”樊英太太也无心跟说啥了,其实她想问的是,她要回头问管事的。虽说这里还有他们的房间,但是明明有好家,为什么要住在这儿。
“前几日本来是回了状元府的,不过被皇上罚了之后,大少又盯上二少了。现在二少说,天天在衙门里跟大少一块,实在不想回家也见。估计大少也不想见他,所以他回来了。不过我们没帮他打扫。”管事表示自己很委曲。
他能不让人住吗?明显不能,只是不再帮着他收拾,干活了。这是樊大太太说的,他们不敢违背,可是他们真的挺喜欢二少的,这些日子,他们的内心,满满的煎熬。
“那是之前,现在算了,把他的东西送回府里,等他回来跟他说,大爷等他吃饭。”樊英太太又运了半天气,最后只能无力的说道。
“刘二少真是有趣。”李瑶好像再不说点什么,都对不起这些人了,只能干巴巴的说道。
“唉,娘娘说是不惯弟弟,其实也真没惯,说实话,娘娘的性子其实是再方正不过的,也真不知道为什么,过了十五就不长了。好吧,光长个子,不长脑子。”樊英太太都郁闷了。她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该怪谁了。
刘榕对两个弟弟,她其实也是一路看下来的,刘榕连自己的女儿都不娇惯,怎么会惯异母的弟弟。但这个小弟弟,樊英和刘松还真是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ps:刘柏与李瑶都是家里的宝贝蛋,两个宝贝蛋会怎么样呢?对了,我的文改完了,但不满意了,于是还是需要忙的
第四六七章 生意
李瑶笑了,现在她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位能被众家抢夺了,其实大家都不傻,就是因为皇贵妃、布衣卿相的樊英、最年轻的刑部侍郎,一齐娇惯下的宝贝蛋,又没什么恶习,自然就是众家追逐的目标了。
“新书上架之前,都要这么先修补吗?”李瑶决定说点正事,这是她今天来的主因。
楼下原本让人看书的桌子上,坐了些仆役。他们看上去很忙,桌上堆满了新书,可是就算是新书,在李瑶看来,这简直就是毁书了。
基本上,他们是一个流水线,第一位面前满满的新书,还有厚厚的一打牛皮纸。第一个仆役十分熟练且整张牛皮纸糊书。而他们手上的是一册册漂亮的新书,在漂亮的蓝色书皮上,糊上了土黄色的牛皮纸,连书脊上都糊上了;而第二个仆役就是拿着上鞋底子的那种锥子,吃力的用缝被子的大线,在给书重新再上一次线;第三个仆役的工作明显的就轻松多了,来一本书,他就在书脊和书面上写上书名与册号。看得书,别看他轻松,他写得非常慢,因为写错了就得重来。第三位写完了,还要盖上藏书楼的书印和下面还有编号,编号都是印出来的,看上去丑丑的!
这让完美主义者的李瑶简直不忍直视了。可是再抬头,看看,书架之上的书籍都是这样。
可是她却理解了,当京城的人习惯了来藏书楼看书后,这里的书损耗就非常之大了,于是每一本书已经不为了收藏或者好看,更注重实用性。
现在她真的有些佩服深宫之中那个懒懒的皇贵妃了。什么样的大宏愿才会让她做出这么了不起的事。
“你那儿可以不用,你不知道我们每天有多少人来。你看这边,娘娘喜欢的话本,这儿,我们三个月就得换一批书。借阅的人太多了。你看,律法书就除了刘大,就没人看。这儿就非常干净。”樊英太太带着李瑶参观。当然,律法书边上,还有一个小格子。那里的书也惨不忍睹。
李瑶伸手抽了一本出来,看看,这小格里全是《包公案》之类的探案的话本。跟边上的律法书籍相比,果然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
想想。刚刚被人翻得多的书,考试要用的那些书籍也是被翻得不成样子。所以就算是真的糊了。再装定了,其实也是订期要更新的。
“所以我跟娘娘说,我想看书,是不是错了?”李瑶突然回头看着樊英太太。其实收到预算时。她就动摇了,这真是她要的吗?她还不如请皇贵妃送自己一批书,她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这么好。
“为什么?就像娘娘喜欢看书。现在她的书能看得很深了。所以你一说想看书,娘娘就支持了。就是因为她现在是爱看书。会看书的人了。”樊英太太微笑起来,带着她走进了最后一个隔间。
这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隔间,书架上的书跟外面的那些热门书一样,从书页上看,都是那种感觉上,快被翻烂的样子。
李瑶随手抽了一本,竟然只是地方志,一个地方都有一块单独的地方,地方志有什么好看的?放回去,再抽一本,竟然是同一个地方的传说,李瑶就站在原地翻了起来。
她还真没怎么看过地方志,一般地方志都是由着地方官找人编撰的,算是地方政绩之一的。这种书,其实真的在李瑶看来,是没什么意思的。翻了几页,又回头看了樊英太太一眼。眼中满满的疑惑。
“看到没,这里有间小室,这是我家大爷专门看书的地方。而这柜子里的书,是整馆之中,惟一不许借出去的。只能在这儿看。不然,我家大爷为何专门在这儿准备一个地方,来看书。之前我们光找的地方志的都几大车,这些是我们千挑万选出来的。而这些年,各地的商号也是在留心的地方的文集。所以现在,只要是咱们的大兴朝的地方,就没有这里找不到的地方志。如今,只要外派的官员,没有不来这儿看书的。”樊英太太口气中满满的骄傲。
“所以我的藏书楼是不是可以不用太大,娘娘真的可以省了。”李瑶有点丧气了,说着在笑,其实是语气里,满满的无奈。
虽然很感动樊大太太这种骄傲,但是这种骄傲也刺痛了她。就是嫉妒了,没想到,这份自豪都能让小小的她感到嫉妒了,因为她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这种高度了。
刚刚她看了一圈,真的有点伤感,这里是她一直期待着要来看书的地方,可是却没有多少书是适合女子看。更不要说,可以让未出阁的女孩看的。
“为什么不想想,娘娘期待着,看到你能跳出世俗的樊篱呢?”樊英太太轻轻笑了起来。
李瑶不解的看着樊英太太,她们不是一个圈子,所以之前也就在宫中才跟她见过一面。而那时的她,沉默寡言,不注意时,她就能让人忘记她的存在。
而此时,在她自己的地方,说她钟爱的事业,一切就显得完全不同了,她此时显得美极了。现在她再不敢相信坊间传言的,樊大先生娶了一位平常的妻子了。
“这里其实是娘娘给她的儿子办的,虽然娘娘还没小皇子,但这就是娘娘的初衷。她要为儿子找尽天下奇书,真正的珍本、绝版都在专门的地库里保存着,留着给小皇子将来收藏。”
李瑶还是一脸不解,樊大太太为什么告诉自己这个,娘娘为自己未来的皇子准备天下奇书,然后藏书楼就是一个附带的,一个附带的东西做成这样?她想说,这是无心插柳。
“娘娘从来就不想做大事,我们大爷也是。大爷当初盖这个楼,选的是陵石你知道吧?这么盖,就是为了省钱,当时我们就是花了点运费,但买其它的建材,其实也是要运费的。为了不种花,于是用塞石做习武场,看着为了强身健体,其实还是为了省钱。所以我们这楼,几乎就没花什么钱。而这些书我们有印书坊,平时我们卖书的利润不错,不然,谁养得起?可是现在,我觉得我们家这么多生意,还就是这藏书楼最得我意。”
“为什么?”李瑶知道,樊家绝对的富可敌国,可是富可敌国的樊大太太竟然告诉她最得她意的“生意”,就是这个藏书楼。不过,他们反藏书楼当成一门生意?娘娘知道吗?
ps:这章应该是我改得最多的一章了,没有推翻重写,就是不断的删除,一些对话,然后,再写上最适合的句子。至于说,断篇的,不是你断了,而是我换场景了。
第四六八章 幸福感
第一更
“找一天,你在开门之前来,就坐对面的酒楼坐着,你会看到,每天很多贫穷的人就在旁边的水池里洗洗手,然后就蹲在地上挑书。他们特意会等在开门之前,那时天刚亮,他们看得见,又不会影响到别人。那种态度是很让人感动的。”樊大太太轻叹了一声,“而且,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只拿一本。想不到吧?也许他们每天都来,可是他们一次却只拿一本。因为他们都希望给别人机会,并且乞求上天,第二天时,他们心仪的书还会在。”
“现在我不想办女子的藏书楼了,我想跟您一起在这儿。”李瑶也感动了。
“为什么不创造自己的感动?娘娘之前爱看话本的,而现在,她已经可以看很深的散文了。只怕娘娘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改变吧?这里开头时,就是士子们来。接着,名家大儒们也来了,再后来朝中的大臣们也来了,现在来得最多的,竟然就是识字的平民。他们借一本话本回去,然后,以后几天他们晚上都有事做了。对了,还有戏班,青楼也会派人请问大爷,能不能来借书。大爷对他们说,在书籍的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你想办女子藏书楼时,我想,娘娘都感动了,因为这也是我们藏书楼的变化。我们在不经意之间,改变了很多东西。现在,就是你,我和娘娘一块期待着,看看又会发生什么神奇的,让人感动的故事。”
“大嫂,你能这么鼓励一下我吗?”外面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声随人走,绕过书架子。易蕾笑盈盈的进来了,“嫂子安!”
“嫂子又背后笑话我。”
李瑶看她规规矩矩的给樊大太太请安的样子,立马明白,这家子别看樊大无官职爵位,可是刘家兄弟万不敢轻视这两位的。
“刘夫人安!”李瑶也上前行了一礼。
“客气啥,趁着他们盘存,我过看看。”易蕾笑着拉着樊大太太的手臂。
“瑶儿。这儿律法书之前只有刘大看。现在刘大太太也常来看。有时也会帮着收拾一下,当然她只收拾这一块地方。刘大……”樊大太太做出一付哭笑不得的表情,故意说道。那表情就是。这是坏的影响,不要学。
“哪有,我与我们家大爷也是在这儿订情的,自然特别喜欢这儿。我坐在这儿。大爷就在边上睡着了。那是为了给大哥找应对之策,他一夜都没睡呢。”易蕾也不介意。特意指着刚刚他们看过的一张桌子,表达了,这里是有他们甜蜜的回忆的。
“不害臊,娘娘不是说。你们在城门楼下的饭店订的情吗?害她让影卫给你们洒花,丢脸死了。”樊大太太斜睥着她。
“嫂子!”易蕾跳起脚来。
李瑶噗的笑了起来,她和易蕾是比较熟的。在她心里易蕾可是京中出名的贵妇之一的。没想到这会子,竟然是这样。但因为这样。却也能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感情了。
“酒楼也算是订情,但是这里算是订婚吧!”易蕾抿起了嘴,想到自己知道必须在刘家兄弟里选一个嫁时,心里的惶恐,然后克制着内心的不安,跑到这儿来找刘松,让他娶自己,然后呢,刘松认真的听自己说话,然后认真的点头。以后,他对自己,对自己的家人都表现出了他对自己的诚意。
所以以后的日日夜夜里,她不止一次的为自己那一次的疯狂而庆幸,因为她争取了,并且成功了。所以她现在对刘松极好,反正现在刘松在她眼睛里,就没有缺点。
樊大太太和李瑶都笑了,因为易蕾说起话来,都会让人跟着一块微笑起来。那种从内心深处带出的幸福,瞬间就把他们俩给感染到了。
“所以想想看,我们藏书楼说不得还真是人家说的风水阵。在这里,都很幸福。你也是,做一个让你感觉幸福的地方,而不是为了责任,失去曾经的动力。”樊大太太不想转话题,主要是易蕾的目的性太强,这个她不太希望传达给李家,感觉她们家在逼婚一样。
“那要不要我给你找个风水师傅?”易蕾忙跟李瑶说道。
樊大太太拉回了她,实在有点丢脸,易蕾总算还听樊大太太的。总算忍住了,不过也拉着李瑶谈起书来的,易蕾也是刘榕教出来的,从小讲故事,也就养成了他们长大都喜欢看书的习惯。说起书来,哪怕是她现在被培养得看律法书,她也能谈得津津有味。
李瑶晚上回家时,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了父亲的书房。他们家的书房原先不觉得书少啊,现在看看,李瑶抬头看着父亲的书籍,她何时有过,谈到书就有幸福的感觉?樊大嫂和刘大嫂都给了她这种感觉。
“你怎么啦?”李夫人听说女儿回来了,却直接去了老爷的书房,忙过来,顺便拉了她一下,“你爹的书房也是你能来的,要什么书,重买。”
“娘,咱们家怎么就这么点书?”李瑶回头看着母亲。
“你用藏书楼的书跟咱们家比?”李夫人想打人了。
“不是,刘家、樊家,还有娘娘的书房,书都是惊人的。而且是不断的在更新之中。”李瑶回头看着书架上摆放着一摞摞错落有致的书册,现在她突然觉得,这些书,父亲看过吗?看那书页,就好像从来没人打开过一般。
“娘,你有过看书,谈书时,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吗?”她不要母亲的回答,她要的是一种发泄的感觉。不对,应当是分享,原来有人可以谈这个,会让别人跟她一起觉得幸福。
李夫人都不知道女儿说什么,一巴掌把她打醒,拉回了二门。书房对任何一官家都是禁地,是不可以让子女乱进的,李夫人也知道丈夫没什么了不起的秘密,但是,他一定要让女儿学会守规矩。
一个晚上李瑶都在跟家人们说樊大太太和易蕾,谈他们的藏书楼,谈这一家人谈到书时,那种共同的幸福感,“对了,娘,你想起了来吗,娘娘听到我想去藏书楼看书时,眼睛都是一亮的,那种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感,她让我做的事,其实就是想知道我能做到哪一步,能不能把他们一家人的幸福,传播出去。”
ps:我觉得自己真的老年痴呆了,我记得真真的,我有更新,结果一上来,又没更,妈的,难道是梦里更的吗?
第四六九章 律法之精神
第二更
晚上李大人和李夫人对坐着,现在他们的耳朵还是嗡嗡的,好容易把小女儿送回去写她的图书大计,老两口享受着片刻的安宁。好像小女儿出生之后,他们就尤其的钟爱着安静了。
“刘夫人的意思我们一直明白,然后樊大太太我还真的不熟,现在听听,倒是以前是不是小看她了。”李夫人喝了一口茶,舒了一口气,慢慢的说道。
“倒是好人家,不管那个刘柏如何,有这样的妯娌,倒是难得,至少爱书的人,心里就没那么些脏事。”李大人也不再跟外面一样诙谐,难得一本正经起来。
“是啊,老爷,你要不要和刘侍郎聊聊,听说刘小官人现在跟刘侍郎一块办案了。虽说明面上的理由是,是因为没把小公主照顾好,依我看,只怕是放出来,让各家好看清楚人品。”
李夫人其实也没找出哪不合适,说家底不成,前两天易家就传出风声,娘娘之前就给了两兄弟不菲身家。皇贵妃是分了两份家产,老二的家产在樊家手上的;说门风不成,说实话,之前两兄弟的父母在时,他们家还真没什么可期待的,现在家里没有糟心的公婆,还真不用担心什么;现在没过门,其实就已经分家了。所以两个嫂子总不会相见好,同住难;还有什么?哦,刘柏现在官太小,有没前途。但这还真不是问题,人家的姐夫是皇上!
所以,现在对李太太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位的人品了。他们家里儿子莫名的就成武将,想当年。他们让他们去补侍卫,其实也是为了走文官之路的,他们只是去镀个金的,结果被皇贵妃那个小优猪拍了一下,不要怕死,然后就奔着武将去了。
于是两个女婿都刻意的挑了文官之后,自己有功名的书生。现在好了。又要挑一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女婿。这对世代书香出身的李夫人来说,简直就是悲剧了。
所以之前,就算对着刘榕有好感。现在对两位肯读书的嫂子也有好感,可是她对这个正主,还真的没有什么信心。当然,她对自己说。这是为了女儿好。女儿若真的被教得爱书如命了,那么跟一个蠢笨如猪的武将。那才是怨偶呢。
李大人倒无所谓其它,儿子做武将他没一点反对的,他做文官多少年了,长官比牛车还慢。若不是儿子误拦了小优猪,他只怕还在礼部混日子,而儿子估计弄不好由自己给他在六部里弄个小官做做。哪有现在的风光。所以,他也看出来了。只有抱紧了皇贵妃的大腿才是正理。
现在皇贵妃青眼,若是真的结了亲家,那自己儿子,孙子才是真的有保障了。不过,这话他可不敢跟老婆说,老婆会打死他的,只能暗自窃喜了。
“混熟了,带回来吃饭,我要亲自看。”李夫人又说道。
李大人张起了嘴,这就是说,自己不能乱做主了。好吧,家里的事,自己就从来没有做过主。
李瑶根本就不知道父母根本没在意自己即将开始的事业,在他们看来,什么事业也不如给她选婿。
于是,百无聊奈在殓房陪老哥的可怜的刘柏蹲在殓房的一张停尸台上。而对面的老哥全身都包着,鼻子下面贴着姜,脸也捂着,只露出一双眼睛。
“怎么死的。”刘松抬眼看着蠢弟弟。
“一看就是被打死的啊,力道不错,一拳正胸,赶上正好当时他血液正在回流,于是一拳闭命。若不是高手,就是运气太差。”刘柏看了一眼,顺口说道。
刘松一刀拉开了尸体的胸口,死因跟刘柏说的差不多,刘柏得意的对着哥哥笑着。
“看得出是高手还是运气王?”对着那颗心脏,刘松又冷冷的看着弟弟。
“切开心脏就能知道,如果心脉齐断,就是高手,如果不是,就是运气王。不过,哥,不管是高手还是运气王,不都是个死吗?”
“对凶手一样,对死者不一样。”刘松低头专注的剥开心脏的包衣。
“好了,运气王,可怜的。”刘柏跳下了停尸床,就差没举双手跳舞了。
“为什么高兴?”李大人已经在门外看了一会了,这是什么大案子,两村争水械斗,一个农民失手打死了另一个,这事不大,但是死者却是村长的儿子,而村长正好有个侄女婿在京里做个小武官。然后原本就是京郊的事儿,所以就东求西求的,就成了大案了,刘松原本不会插手这种案子,实在太小了。但是实在看不得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就这么完了。于是过来看看,李大人正好也是想找机会看看刘柏,于是觉得这是好机会,于是就进来了。
“李大人。”刘柏倒是认识大理寺卿的,人家是复审案子的正主,忙退了一下,双手一拱,对着李大人一揖。
“在殓房之中,如此打闹,对死者不敬,自该好好反省。”李大人黑着脸训斥道。
“哦,是!”李柏想想,好像说得是对的,对着尸体深鞠了一躬,自己去院子面壁了。
“大人恕罪。”刘松放下刀,对着李大人一拱手。
“怎么样,是误杀吗?”
“是,但这般结果,只怕那人再无脱罪的可能了。”刘松轻叹了一声,误杀也是杀,斗殴致人死命,被判极刑的也不是没有。
“哎,我们也尽力了,事实证明,这就是天意了,参加了械斗,本就为朝庭所不容,不管死者家属如何,现在我们要相信的律法之公。”李大人理解刘松此时的心情。
两村械斗,本就无对无错,致人死命,说实话说情有可源行,但是说罪有应得也行。
只是因为死者的家属实在有点以势压人的意思,不然也不会引来刘松亲自验尸了。
“刘大人,执法者,其心摆正。”李大人轻轻的提示了一句。
“是!”刘松想想也是,自己有点感情用事了。双手合拾,对着李大人深深的一揖,好久,他都没有这种感受了。
“回头,我们一起去听审。”李大人点头,深深的看了尸体一眼,不管结论怎么样,他会保证审判的公证。
刘松微微一笑,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死者伸冤,更重要的是,他们维护的是律法之精神。
ps:是不是有点说教?好吧,这是我的臭毛病
第四七O章 父母之心
第一更
刘榕午睡起来,正好云姑姑回来了,还给她带了几本新书。
这让刘榕很高兴,现在她很喜欢看些文人的读书笔记。还有些文人极好吃,竟然把自己吃东西的心德都写一本饮食札记,让她看得津津有味。有时看到书,都会想着书中的美食,然后让人做来尝尝。
然后晚上和景佑一起品美文,尝美食,好像成了她病后最惬意的事了。
景佑也非常喜欢刘榕这种状态,因为刘榕从小都不怎么吃东西,总怕自己身上有味道,他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味道。
现在刘榕终于找到了自己想吃的东西,哪怕是东西也许没有书说描述得那般美好,但是,看到刘榕的笑脸,他也觉得很幸福。
“大嫂和蕾儿把李瑶带歪了?”刘榕本来专心翻着那些新书,盘算着自己先读哪本时,结果听到云姑姑的汇报,抬起了头。
“想是樊太太与刘太太都想把娘娘交待的差事办好,求好心切。”云姑姑也无奈。
云姑姑也是永寿宫的老人了,永寿宫被清洗了好几次,云姑姑能屹立不倒,这就是非一般的本事了。她自以为,她是比眉娘更了解这位主子的。
在她看来,眉娘把娘娘当心肝,而她可是正而八经的把娘娘当主子的。眉娘是疼爱娘娘,当母亲的心,其实都偏的、盲目的。而云姑姑不会,她更理性。
在刘榕让李瑶办女子藏书楼,在她看来,本身就是极冒险的一件事。
当然,那个风险是李瑶来担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