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娇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瑶冷哼一声:“娘,好多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可这牵扯到内宅阴私,别的不说,就府邸到时候的流言蜚语,楚夫人也不可能有脸再待在府邸了。”
“而这样的丑事,谁不想着第一时间就遮掩下去,更别说是许氏那样出身的人,要知道宫里若出了这样的事情,那直接要拉出去杖毙,或者丢到慎刑司去的。许氏自小身份尊贵,想来也不会有耐心去细查什么。”
傅瑶打着如意算盘,就等到时候看好戏了。只是这栽、赃陷、害还未真正动手,就传来了许青翊即将往西北去的消息。
傅瑶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紧紧瞪着前来传话的丫鬟,那丫鬟见此,噗通一声就跪倒在了地上,“小姐,奴婢怎敢胡编乱造。京城上下这会儿都传遍了,西北那边又有莽子侵扰,听说今个儿早朝,还是王爷亲自点了许三少爷。”
“娘,肯定是那许氏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才让三少爷离京的。三少爷是庶出,这些年对她这嫡姐恭敬有加,可这许氏心里,肯定还忌恨孟姨娘,明面儿上看着把三少爷当弟弟,其实不然。她肯定是见三少爷往西山大营去历练,心里存了嫌隙,才故意让王爷把三少爷调往西北的。”
傅瑶委屈极了,她倾慕许青翊不假,可西北那样的莽荒之地,她怎可能不胆怯。这个时候,她之前满腔的倾慕瞬间就被被恐惧代替了。哪里还管得了什么儿女情长。她不想往西北去,那破地方,若许氏真的要故意打压许青翊,这辈子,她怕是回不了京城了。
这还不如让她下地狱呢。
“娘,求求你,我们去求爹爹好不好,我不要嫁给许三少爷了,女儿不想离开您,女儿不想过那生不如死的日子。”
说着,她哽咽着又道:“大不了,女儿就装病,不管怎么,女儿不要往西北去。”
傅姜氏看着她,心头也是百感交集。
在傅瑶看来,西北那边,无异于是蛮夷之地。傅姜氏又何尝不这么想。她更害怕的是,许氏其实早就容不得许青翊了,那边的人若是得了上意,许青翊日后能不能回京,还不一定呢。若到时候马革裹尸,女儿岂不守寡了。
想到这些,傅姜氏心头也是梗的慌。
“孩子,别怕,别怕。娘不会丢下你不管的。”可话虽这么说着,她心里也没底的很。这婚事毕竟是宫里的旨意,如何能逃开。
为今之计,怕只能装病了。
傅姜氏怜惜的拿着帕子轻轻的替女儿擦去眼泪,她真的是束手无策了。这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同一时间,谢家
这样的事情落在谢书婧身上,她确实也有些始料未及。
一旁,谢大夫人忍不住低泣出声。却不料,这才刚落泪,就听谢老爷子一声怒喝,“哭什么哭?平日里还以为你是个长进的,这会儿看看,同样是头发长见识短。”
谢大夫人自然不敢反驳公公,可这心里,如何能不酸涩。
这许三少爷若往西北去,外放多少年,这谁知道。女儿是他的正妻,少不得跟着受苦。
加之西北那边战事频繁,这若有个什么不好,可真的委屈的女儿。
“娘,您别哭了。女儿不觉得委屈。女儿和许三少已经有了婚约,夫妻本就一体,女儿如何能暗地里生了别的心思。”见谢大夫人的神色,谢书婧突然开口道。
说完,她顿了顿,又道:“何况,之前我们谢家遭难,若不是许家挺身而出,我们只怕满门覆灭。您哪里还能在这里哭哭啼啼的。”
谢书婧这话终于让谢老爷子的神色缓和了一些,谢家满门清贵,孙女有这份胆魄和见识,总算不辜负他平日的教诲。
而且,谢老爷子在朝中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些如今朝堂的动向。镇北王和清溪郡主大婚,背后有许家,殷家,圣上已经是失了民心,这细细琢磨起来,许青翊往西北去,说不准便是日后的西北王。
若镇北王真的有一日荣登大宝,西北那边,总得有个靠得住的人。而许家和傅家有姻亲,许青翊又是个有雄心有胆魄的好男儿,确实是最佳的人选。
想到这些,谢老爷子不得不佩服镇北王这招棋太过高明。外头只以为许三少爷毕竟是庶出,许是清溪郡主容不得他,可实际上,真正的用意如何,只怕镇北王早就权衡好了。
等到谢老爷子道出心中的揣测,屋里瞬间一片寂静。
谢大夫人猛的身子一僵,拿着帕子的手也忍不住在颤抖。
“娘,爷爷说的有道理。女儿和您那日往王府去,您也见到郡主了,郡主可是那种容不得人的人。就郡主主动请我们去喝茶,这气魄,便不会有那些肮脏的心思。”
说完,她斟酌了下,又道:“其实,女儿真的不觉得委屈。女儿也不瞒您,自打傅家姑娘给许三少爷做妾室的旨意下来,女儿心里,真的有些不安。女儿虽是许三少爷的正妻,可傅瑶身后可是有镇北王府做倚靠,若真的要较个高下,女儿也很怀疑,自己会不会赢。可现在好了,许三少爷往西北去,女儿肯定会随着去的。离开京城,天高皇帝远,即便和那傅瑶有什么嫌隙,傅家的手,也不至于伸的太长。”
谢大夫人万万没想到女儿会说出这番话来。她伸手宠溺的摸摸女儿的头,哽咽道:“你说的是,是娘有些关心则乱了。”
谢家老爷子微微蹙眉,沉声道:“既如此,那婚事还是早些办的好。仓促是仓促一些,可到底这事儿耽误不得。”
说罢,他看向谢大夫人,凝神道:“你找时间和谢家人商量商量,这段时间辛苦一些。”
谢大夫人忙笑着应下。
傅姜氏确实是舍不得女儿去吃那苦,这不,这几日也没闲着,暗中差人留意谢家那边的动静。让她意外的是,谢家竟然已经开始张罗起婚事来了。不过仔细想想也是,那谢家三姑娘毕竟是许青翊的正妻,就算心里有别的什么算计,也只能认栽了。
傅姜氏也不敢掉以轻心,这不,一时间阖府的人都知道傅瑶染了风寒,病的连床都下不来了。
闻着这消息的时候,许姝正在看戏本子。
“郡主,奴婢看着傅姜氏是糊涂了,她怜惜瑶姑娘是真,可这婚事是宫里的旨意,即便她不嫁三少爷,这辈子,还能嫁别人不成?御赐的婚事,哪里有她置喙的份儿。”
其实这也不怪傅姜氏不懂,她到底没读过什么书,也不知这里面的玄机。又听闻圣上近来身子不好,还想着只要躲着不嫁到许家,总能全身而退。何况镇北王府不容小觑,日后总能找借口推了这婚事,另给女儿相看。
什么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许姝算是知道了。
她微微勾勾唇角,叹道:“这傅瑶的性子,向来是坐不住的。之前,总瞅着机会就往外头参加人家的茶会。如今,可别窝在房里,真的憋出什么病来。”
对于她如今的处境,许姝丁点儿都不同情。在她看来,傅瑶算什么东西?竟敢这么折腾。这样的人,根本配不上翊哥儿。真的入了许府的门,才是丢他们二房的脸面。
而今的结果,许姝求之不得呢。傅姜氏母女这一招其实是一步错,步步错。可许姝不准备去提这个醒,左右这是他们母女自个儿作死。
妄想着圣上什么时候驾崩了,就能躲掉这婚事。这也太异想天开了。说句大实话,这即便是有一日傅祈钰登上那至尊之位,也不可能给她恩旨的。这无异于是漠视皇权。
对于翊哥儿往西北的事情,这几日,许姝也想通了。不管傅祈钰打的什么主意,她相信,翊哥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几年的时间,他大可以闯出一番大业来,有谢氏随着,到时候再有了子嗣,定少不了封妻荫子。
何况,傅祈钰只有傅祈宗这个长兄,又志不在此,而西北,日后定是要有人镇守的。与其轻信别人,倒不如让许家人担了这份重任。
所以,只要她能稳住翊哥儿,无异于给许家也多了一份筹码,不是吗?
“郡主,要奴婢说,谢家这三姑娘真的挺不错的,自打三少爷往西北去的消息传出,坊间从未有过谢家任何的流言蜚语。这若搁在别的人家,怕是要乱了阵脚了。”
许姝噗嗤一笑:“谢家满门清贵,自然不可能这个时候当缩头乌龟。何况,谢老爷子可是老狐狸,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他眼睛那么毒,不可能看不出来的。”
琥珀点点头,只是想到宫里的五姑娘,她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郡主,这谢家人看得开,宫里的五姑娘,这会儿怕是不这么想呢。坊间都在传,是您故意打压三少爷,故意让三少爷往西北去送命。五姑娘本就心思敏感,奴婢就担心她再惹什么幺蛾子。”
淑芳阁
如琥珀所言,都几天了,许蕙夜不能眠。她把傅瑶指给翊哥儿当妾室,确实是存了别的心思。可这并不代表,她真的不在乎这个弟弟。
加之这几日,她总是想起孟姨娘。她如何能不头痛。那许姝,凭什么让翊哥儿去西北受那艰辛,受那危险。
西山大营呆的好好的,慈宁宫那边,太后娘娘已经给她递了话,假以时日,有她这姐姐在,翊哥儿总会醒悟过来,谁才是他真正的亲人。
“主子,您正要眼睁睁的看着三少爷往西北去?那许氏可没安什么好心,若三少爷有什么意外,您后悔也来不及了。”
“您又不是不知道,许氏如今是镇北王妃,这稍微动动手脚,三少爷如何逃得过。”
许蕙看了她一眼,她自然明白她的担心,可这事儿前几日早朝圣上已经下了定论,她又有什么法子。只能祈求老天爷,让翊哥儿平平安安。
她再想法子和慈宁宫那边周旋一番,得以让翊哥儿早日回京。
所以,眼下她也想不了那么多。她需要做的是,让皇太孙更加离不开她。
碧珠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可有一件事却不得不回禀的。
“主子,那傅家姑娘已经病了有几日了。这也太不知所谓了。能侍奉三少爷,是她天大的造化,她怎敢这样背地里耍小聪明。”
许蕙冷哼一声:“既然这样,那便让她继续这样自作聪明吧。总有一日,她会自食其果。”
☆、第151章 姜人
傅姜氏这边已经是乱了阵脚; 是以郑氏入府之事; 她也没那么多心劲儿去张罗了。而这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样子; 可把郑涟给呕坏了。
她自然明白; 许家三少爷即将往西北去; 傅姜氏心疼女儿,无暇顾及太多的事情。可她的事儿算是小事儿吗?在她看来; 傅姜氏这明摆的就是有恃无恐; 觉得自己是傅家老爷的继室,是她名义上的婆婆,她总归是占了上风的。
见女儿暗恼不已的样子,周氏暗暗叹息一声,宽慰她道:“涟儿,凡事都得看的长远些。确实,这傅姜氏母女太可恨了; 可你也不是不知道,诺大的王府,岂是她能真的做的了主的。为着这个置气,为着这个就撕破脸面; 确实不值当。左右你最大的委屈也受了,又何须在乎这点儿脸面。你且耐住性子,别闹腾开。如此; 王爷心里也该有数,婚事上让你受委屈了。这男人啊,心里只要存了怜惜; 你再稍微动动心思,不怕他心不在你身上。”
这周氏做事儿从来都不含糊,若不是这样,之前郑国公府遭难,她也不会暗中出卖了郑太后。她心里清楚的很,郑家这日后,许靠不了宫里的太后娘娘,可这手握重兵的镇北王,却是不容小觑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竭力的想让女儿夺得王爷的恩宠,在子嗣上,也先那清溪郡主一步。
想着这些,她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语重心长道:“这傅姜氏母女是什么性子,也不需要娘多说什么。只是,你且记住一点儿,万事不可因为妒忌就不自知的当了傅姜氏的棋子。相反,傅姜氏母女才是你手中的棋子。凡事你可以怂恿傅姜氏母女去做,只需隔岸观火即可,只要等这傅姜氏母女和许氏斗得不可开交,你的珍贵就显现出来了。没有一个男人愿意看到内宅不宁,这个时候,你便是王爷的解语花,也便夺得了些主动权。”
闻言,郑涟哽咽的点了点头,“母亲的教诲,女儿记住了,不会乱了分寸的。”
说着,她敛了敛神,还是有些伤感道:“之前女儿从未想过会这样就出阁。娘,您说,到时候我不会沦为坊间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吧。”
郑涟确实是担心人言可畏这四个字。
她会不会有些太心急了。女儿家都是要脸面的,像她这么舔着脸连一年都等不及就被从侧门抬进门,别人会怎么戳她的脊梁骨呢?往日里交好的姐妹,会不会看不起她,背地里奚落她,日后见着她的时候,也对她避之不及。
周氏冷哼一声:“你这孩子,这算什么。你是我们郑家嫁出去的姑奶奶,宫里还有太后娘娘在,谁敢笑话你。纵有人说什么,且让他们去说吧。可真正得到好处的是你。这世间有多少人因为人言可畏四个字畏手畏脚,最后失了先机,落得进退两难的境地。你自小就聪明,孰轻孰重,你心里难不成没数?”
“难不成真的眼睁睁的看着那许氏怀孕,给王爷生下嫡长子,你才满意?”
郑涟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低垂着头,半晌都没说话。而这样的沉默,她和周氏都知道,她只能往前看。只有这样,她才可能有朝一日彻底拔掉许氏这根刺,彻底的取而代之。
怀着这样的心思,十八那日,郑涟终于离开了郑国公府,被人抬着轿子,从侧门进了镇北王府。
让人意外的是,同一时间,姜家的人也入京了。那姜家太太姜王氏和女儿姜善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是来了京城了。早在傅家人入京那日,姜家人心里其实早就心痒痒了。俗话说的好,谁家没几个打秋风的亲戚,何况,在姜家人看来,镇北王府如今的当家夫人可是他们姜家出嫁的姑奶奶,是郡主名义上的婆婆,有这层关系在,他们姜家人,许也能在京城混出个名堂来呢。
存着这的心思,姜家一行人也没想着在客栈住下,打听着就往镇北王府来了。
直到下人们把人领到傅姜氏面前,傅姜氏这才晃过神来,许久未见的兄弟,长嫂,侄子侄女,傅姜氏第一反应自然是激动。
可这嘘寒问暖之后,傅姜氏却有些为难。哥哥嫂子也真是的,之前她已经让瑶儿寄给他们一些盘缠,怎么说今个儿都是那郑氏过门的日子,如今却撞到了一起,多少有些不好。
可她事已至此,她又不好开口真的让姜家人去外寻客栈住下,这不得让哥嫂寒心吗?
一旁,傅瑶却并不这么想,她不见得如傅姜氏那般待见姜家人,毕竟,她是傅家的姑娘,自从二哥封了异姓王之后,就愈发自恃身份了。尤其是在堂姐姜善面前,她恨不得自己是一只开屏的孔雀,闪瞎姜善的眼。这谁让自她有记忆一来,街坊邻居都在说姜善比她漂亮呢?
这会儿,看着风尘仆仆的姜善,傅瑶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虽说她如今也身处困境,可怎么着都比前来投奔讨生活的姜善强吧。如此一对比,傅瑶不免觉得有些沾沾自喜。
尤其是看姜善方才见着她时,那目光中流露出的羡慕嫉妒,傅瑶更是有了存在感。想都没想,她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道:“娘,舅舅舅妈他们既然都来了,当然不能在外头住了。否则传出去像什么话。”
傅姜氏原还有些犹豫,听她这么一说,也不再挣扎了。
只是,府邸规矩大,这后宅又是女人的地方,哥哥和侄子,确实是有些不方便。而前院书房重地,更是不能轻易坏了规矩。
姜王氏也是个爽快人,其实她一路上已经和自家爷说好了,他们爷俩住外头就好,京城规矩大,而且他们也受不了这拘束。
当然,更多的是为了更深的谋划,只要他们爷俩住在外头,傅姜氏还能就这么干看着,说不准这还未到月底,他们姜家在京城,宅子都有了。
傅姜氏压根没想到自己这大嫂打的是这主意,只当她体谅人。
如此,姜王氏和女儿姜善就这么住了下来。
姜王氏是个心思多的人,这厢才由丫鬟们带着下去洗漱完,就已经知道今个儿有位侧妃进府了。
这姜王氏多少也能想到傅姜氏在府邸的尴尬,这不,往傅姜氏这吃茶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哎呦,你说你,这一路上我也听说京城不好关于傅家的传闻。你怎么能任由那许氏压在你头上呢?她是郡主又怎么?你可是她名义上的婆婆?”
傅姜氏这段时间除了能和女儿诉苦,别人她是一个字都不敢吭的。如今,见嫂子这般护着她,瞬间也有些感伤。
她拿帕子轻轻擦了擦眼泪,哽咽道:“嫂子,让你看笑话了。可她是郡主,我膝下也只有瑶姐儿这么一个姑娘,我纵然心里有什么想法,又能怎么样?就是老爷,也不肯站在我这边。”
见她满脸的不甘,姜王氏冷哼一声:“你呀,怎么可能没法子。你听说过我们街坊有在婆婆头上作威作福的儿媳妇吗?这规矩,迟早是要立起来的。何况,你怎的就没这个资格了,你侍奉妹夫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怎的就不能当这正经婆婆了。”
说罢,她又道:“左右啊你这心里其实是自个儿心虚,所以才低了人家一等。最后就落得事事被动了。”
姜王氏一席话当真是说到了傅姜氏的心坎儿上。
“你说的是,我不能再继续这么被动了。好在现在那郑氏也进门了,我也不至于势单力薄。”
一旁听着的姜王氏宽慰她道:“我可是听说这侧妃是郑国公府的姑娘,你可是个有福的。这之前,还能想着这样的贵女做你的儿媳妇?”
姜王氏这话不无奉承之意,她必须让傅姜氏立起来,只有她立起来了,他们姜家,也才能谋取跟多的好处。
另一边,姜善被傅瑶带进了她的闺房中。
“堂姐,这是我上个月新做的衣裳,只穿过一次呢,你若不介意,就送给你吧。”
傅瑶绝对是故意的,她此时的表现就像打发乞丐一样,或许只有在姜善面前,她才能找到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姜善瞧着她递上来的月白色遍地金比甲,同色襦裙,那针脚刺绣确实是她之前从未见过的。
可虽然惊讶,她心里还是记住了姜王氏一路上的叮嘱。说凡事都别惹傅瑶不愉快,还说什么傅瑶就是个蠢的,只要好好哄她开心,好处多多呢。
姜善怎么可能不了解傅瑶的性子,所以,虽然知道傅瑶这是故意埋汰她,她还是笑眯眯的收下了,“瑶妹妹,你真好,我还从未见过这么漂亮的衣服呢。”
见她乐不可支的样子,傅瑶心里忍不住一阵奚落。或许在这之前,她和姜善一样,眼皮子浅。可如今,她已经不一样了。
她嘲讽的勾勾唇角,“瞧把你乐呵的,不就是一件衣服,至于吗?”
说罢她坐了下来,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女孩子嘛,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姜善一路上听了关于好多清溪郡主的传说,这会儿当然是忍不住问起了傅瑶这位嫂嫂。
傅瑶撇撇嘴:“你说她啊。你可能不知道,整个京城,她可是个笑话呢。愚蠢得很,连女戒女训都背不出来。成日里就爱看些话本子,你说是不是伤风败俗。”
姜善叹口气:“我也听说过不少郡主的传闻。可人家命好,有个当首辅的爹爹,还有大长公主殿下这个外祖母,自己又是郡主之尊。如今,又当了镇北王妃,可见有些人,投胎投的真是好。”
傅瑶是最听不得别人说许氏的好话的,她猛的一把放下手中的杯子,愤愤道:“此一时彼一时,我就不信她能一直这么命好。虽说她和二哥大婚,是二哥御前请旨,可她和二哥不过是政、治联姻,二哥才没真的把她放在心上呢。”
“再说了,郑氏如今也入府了,有人来分她的宠,看她还如何能得意?”
“这按说郑氏怎么说也是郑家的姑娘,宫里还有太后娘娘在。怎么府邸一点儿喜色都没呢?”姜善忍不住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傅瑶自然不可能告诉她是她和傅姜氏无能,才没给郑氏这体面。
她白了姜善一眼,冷冷道:“宫里太妃娘娘去了,府邸该遵守的规矩自然该遵守,否则,岂不让人指摘。”
姜善听了忙道:“也是,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谁敢不尊圣旨。只是我还以为,郑家人很厉害呢,毕竟宫里有太后娘娘在,太后娘娘许会插手呢。”
傅瑶嘲讽的勾勾唇角,“你懂什么?这郑家不为圣上待见,早已经是今非昔比了。你放眼看看,京城我们傅家才是新贵。多少人暗中拉拢二哥呢。”
姜善却想到了一件事:“听说京城规矩多,我和娘亲如今住在府邸,你说是不是得过去给郡主请个安啊。”
姜善也没别的什么心思,姜家人才初入京,确实得谨小慎微些。
这话确实让傅瑶心里有些不舒服。
是啊,外头人都觉得许氏才是王府真正的女主人,盖因为她有郡主之尊,身后有许家和殷家。连姜家人都这样小心翼翼,这也太可恨了。
“去什么去?要去也不是今日?没看到今个儿郑侧妃今个儿进门吗?”
傅瑶是把姜善当做撒气桶了。若姜善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自然会觉得不舒服,会因为敏感而和傅瑶争执几句,可她却不得不沉住气,如娘亲所说,傅瑶就是个蠢货,她没必要和她计较这些。
“好了,别生气了,我这不也只是随口一说。”
姜善率先示弱道。
见她这样,傅瑶多少是气消了一些。
“瑶妹妹,听说京城有好多好玩的呢,你进京也有些日子了,肯定知道好多吧。”
被人这么捧着,傅瑶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是,京城富饶之地,你想要什么,都有。”
“我特别喜欢京城装卖首饰的玲珑坊,那里面的东西,虽不及内造之物,可好多贵妇人追捧呢。”
“哦,还有香满楼的虾饺,螃蟹,别提多好吃了。”
姜善喃喃道:“蟹性寒,我娘说女孩子家不能贪嘴。不过听瑶妹妹这么一说,我确实是有些馋呢。”
“妹妹若是又空,可否带姐姐出去逛逛。”
无意间的一句话却像是一把刀子戳到了傅瑶心头。
她如今对外宣称身子抱恙,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出门。
娘说至少也得等许三少和那谢氏离京之后,她才好出门。可事实上,傅瑶这几日打探了好多消息,这京城,还未有谁逃开过御赐的婚事。即便是对方死了,女人也得守寡,绝无再嫁成功的。
也因为这个原因,她这几日心里总是堵得慌。
☆、第152章 胡闹
紫轩院
郑侧妃今个儿算是进门了; 可这院里侍奉的丫鬟; 却是都战战兢兢; 提起了心。虽说她们是奴才; 可到底也听了那么一耳朵; 傅姜氏原想着抬举这位侧妃的,谁知; 最终落得个没脸。还听闻当时楚夫人往王妃那里时; 王爷也在。郑侧妃入门,府邸上上下下却连丁点儿喜庆的气氛都没,这不管是王爷的意思还是王妃的意思,既然傅姜氏弄了个没脸,可见在王爷心里,这郑侧妃,根本无足轻重。
因着这些; 院子里侍奉的丫鬟心里多少有了些计较,虽碍着一大早傅姜氏专门过来敲打了一番,可心里还是有些瞧不上这位主子。
尤其这侧妃进门都足足有两个时辰了,王爷竟然还未往这边来。这让人谁心里不犯嘀咕啊。
可郑氏怎么说都是郑国公府出来的; 这若一会儿使起性子来,岂不他们这些当奴才的遭殃。因着这些,院子里侍奉的丫鬟; 能找借口避开的,都避了去。就留下丫鬟春夏和冬秋,是傅姜氏特意指给郑氏的大丫鬟; 这个时候,除了暗暗跺脚,两只眼珠子那可是直勾勾的盯着外头,盼着王爷能早点儿来。
屋里,郑氏一身大红嫁衣,她虽为妾室,原也没真的想在这个节骨眼上争这口气,可就在前个儿,宫里的太后娘娘赐下了这嫁衣。既如此,她当然觉得理所当然。没有婚宴,没有十里红妆,连拜天地都省了,她受了这么多委屈,怎可能真的拒绝了太后娘娘的恩典。
可她怎么都没想到,人被抬进来了,愣是没见王爷的身影。足足两个时辰,王爷怎能这么奚落她。
郑氏又饿又气,气呼呼的就要掀开红盖头,却被一旁的贴身大丫鬟采凝劝住了:“主子,您怎么能自个儿掀盖头,多不吉利。”
郑氏到底没真的揭下盖头来,可心里,却是讽刺极了。
“有什么不吉利的,左右这什么过场也没有,这大红嫁衣,也是我自以为是。我以为,王爷会喜欢。可你看看,王爷心里根本没我。”
对于主子愣是要急匆匆的嫁过来,采凝心里其实觉得有些不妥。确实,夫人说的对,子嗣最重要。可主子如此一来,那可是连里子和面子都没了。就这么卑微的从后院一顶轿子抬进来,什么都没有,这多晦气。还不如等一年过后,风风光光的嫁过来。怎么着,都比现在不清不楚的好。
可她当奴婢的,怎敢说什么。主子性子急,夫人也是,生怕清溪郡主先了主子一步,她当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喜烛,喜帘,喜被什么都没有。”郑涟是见过几位姐姐出嫁的,这会儿摸着被子上连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什么都没,她不由也有些怀疑,自己这一步是不是走错了。
可想着母亲那番话,她又不得不压下这念头。
“傅姜氏和傅瑶呢?怎么也没见她们露面?”郑涟觉得尴尬极了,屋子里冷冷清清的,好像在说,这府邸根本没人欢迎她一样。
采凝斟酌了下,低声道:“主子,傅姜氏差了两个丫鬟过来侍奉,听两丫鬟说,好巧不巧的,您前脚才进府,后脚傅姜氏娘家姜家人就来投奔傅姜氏了。这会儿,许也没晃过神来。”
郑涟终于是忍不住了,一把拽下红盖头甩在地上,只见她气的眼眶都红了,王爷不来,她心里有怨,可也不敢有怨恨,可傅姜氏算什么东西,她今个儿入府,她难道不知道?还有那姜家人,确实每家都少不了打秋风的亲戚,可傅姜氏那点儿小心思,她怎么可能瞧不出来。这明明就是故意埋汰她。
见主子差点儿都要气糊涂了,采凝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主子,这个时候,您可不能和傅姜氏翻脸。这偌大的府邸,也唯有她能为我们所用了。夫人也说了,小不忍则乱大谋,既然您已经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又何须真的闹腾起来,让自己处于被动。”
郑涟其实有一种如遭雷击的感觉,她即便再自欺欺人,也有些害怕了。
可采凝说的也对,小不忍则乱大谋,她确实不该这个时候和傅姜氏撕破脸。她已经离开郑国公府了,日后,再不可能受了委屈就哭着回去。她除了努力的在府邸立足,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别无他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