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的过期白月光-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兄,由他酌情做主——退兵与否,二兄心里必是有主意的。”
天子倒是没想到宋晚玉竟能说出这样的话,多少也有些惊讶,抬眼看了她一眼。
宋晚玉看回去,雪腮微鼓,哼哼着道:“是阿耶你要我说的,可不许拿这个笑话我!”
天子不由也笑,过了一会儿才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下巴,缓缓道:“这倒是你能想出来的法子——不拿主意干看着,只把事情推给做事的人。”
宋晚玉觉着自己还挺有理,认真与天子道:“不拿主意干看着,至少也比乱拿主意好吧?”
宋晚玉随口一说,语气里便颇有些小姑娘家的天真气儿。
天子听入耳中却是眸光微动。
他缓缓抬起手,手掌在一侧的扶手上摩挲着,状似揶揄的说起宋晚玉:“你这偷懒都有道理了?人要都像你似的万事不管,真出了事,又该怎么办?”
宋晚玉眨巴下眼睛,一双眸子清凌凌的。她为自己辩解道:“这哪里是偷懒?书里也不也说‘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天子闻言,面色倒是变了变,过了一会儿方道:“现今天下未定,我便是想垂拱而治,只怕也是不成的。”
不过,他到底还是将宋晚玉的话听见去了些,说话的语气倒是郑重了些,“为着取洛阳,这一战从去年一直打到今年,洛阳附近各州县都已收复,偏偏洛阳城却还没能攻下。反到是我们后头的粮草,都快要耗尽了。若依你二兄的意思,只怕是不想退兵的。可如今河北援军正往洛阳去,号称三十万大军,便是没有三十万也肯定有十万的。。。。。。”
“如今退了,至少还能保留实力,便是洛阳,以后也还是能再打的;可若是坚持不退,真叫河北河南那两伙贼党联起手来,只怕抵挡不住,倒时候想退都不成的。”真说起来,天子也未必想要退兵,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往下道,“除了你二兄手下那些人,南征亦是去了不少人,如今长安空虚,若你二兄那头出了事,哪怕河北河南不趁机来攻,北边的匈奴也要借势而起的。到那时,咱们或许连关中都要守不住了。。。。。。。。”
天子还是头一回,这般仔细的与宋晚玉分说。
也正因此,宋晚玉也是头一次意识到眼下的复杂局面——真正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难怪朝里议论纷纷,天子犹豫至今。
当然,天子此时说与宋晚玉,倒还真不是有意要以此询问宋晚玉,而是他心知自己现下要做的决定至关重要,心里便如压了大石一般,偏又无人可说,正碰着宋晚玉,方才多说了几句。
宋晚玉听着,不由也沉默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她又抬眼去看那张羊皮地图,以及上面那被朱笔圈起来的洛阳城。
她想了想,忽而转口问了另一个问题:“我适才进来,阿耶是在看地图?”
天子点点头。
宋晚玉一挑眉,又问:“阿耶是在看洛阳城?”
顿了顿,天子还是点头。
宋晚玉有些肃然的脸上不觉便显出笑来,追问道:“阿耶总说洛阳重要,那究竟是有多么重要呢?”
天子一顿,脸色渐渐郑重起来,他认真道:“若要收复中原,那么洛阳便是重中之重。如今南征一切顺利,若能够再取洛阳,中原便在股掌之中。”
宋晚玉深吸了一口气:“阿耶也说了,‘这一战从去年一直打到今年,洛阳附近各州县都已收复’,如今也就只剩下洛阳一座孤城。我们的粮草撑不住,难道洛阳城里的粮草就能撑得住——只怕,他们现下也已断粮了。”
天子微微颔首,表示宋晚玉说得不错,示意她接着往下说。
宋晚玉一面想,一面往下道:“既然洛阳如此重要,那么先前的一切也就都是值得的,现下更不能退兵了。阿耶,依我看,洛阳城已是断了粮,支持不了多久的。眼下已是我们攻下洛阳最好的时机,若是此时退兵,那就是前功尽弃——将近一年的准备与坚持、前头将士们奋力拼杀来的州县,这些难道都要白费了?”
宋晚玉也是头一回置喙国事,一口气说完了,方才觉出后怕,连忙闭上了嘴。
天子却仿佛真就听进去了,沉吟不语,殿中一时极静。
宋晚玉觉着自己就是嘴贱,这都说了大半,还是忍不住往下说:“阿耶,若此时退兵,便是日后还能再攻洛阳,这般的好机会,也不知要再等几年。。。。。。。”
天子看她一眼,眸光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成了揶揄:“你倒是难得会说这些话——怕不是担心这会儿退兵,霍璋无功可立,方才如此劝我的吧?”
宋晚玉自觉自己受了冤枉,忍不住哼哼着道:“我是认真的!我是怕阿耶你现下叫人退兵,以后想起来就要后悔。到时候,说不定你还要拉着我说什么——”说着,她还酝酿了一下情绪情绪,板起脸,学着天子一贯的口吻长吁短叹道,“当时真就差了一点就能攻下洛阳了!可惜可惜!”
这样的话,也就宋晚玉能说了。
天子不仅不怪她,反到是被逗得哈哈一笑,心里那个主意也渐渐定了:是啊,此时退兵,此前近一年的心力可就全都白费了。便是他自己,日后想起来只怕也是要后悔的。。。。。。。
大丈夫既是要取天下,便该要一往无前,岂可瞻前顾后?
果真是年纪大了,锐气渐消,竟是越发的畏头畏尾了!
天子一念及此,心中豁然开朗,那些犹豫一时也都消了,他没再多留宋晚玉,摆摆手,直接赶起了人:“行了,你先回去吧。这事我自己心里有数,你也别管了。”
宋晚玉在天子跟前一向受宠,这还是头一回被天子赶,瞪大眼睛看着天子,又是委屈又是气恼,简直不敢置信:“阿耶你赶我?!”
天子闻言不由也是笑,抬手拍了拍女儿的肩膀,哄道:“好了,阿耶这里还有正事要忙呢,你先回去吧?”
宋晚玉到底还是知道轻重的,听说天子这是有正事,倒是不好再歪缠了,只得起身行礼,准备告退。
天子却是主意一定便再等不住,很快便又扬声唤了內侍进来,先让內侍送了宋晚玉出门,另外请太子以及几位朝中重臣过来商议要事。
瞧着天子眼下这模样和精气神,宋晚玉自然也明白过来了:天子估计也是定了心,这回多半是不退兵了。
不退兵倒也算是好事。
可宋晚玉从殿中出来时,不免又想起了远在洛阳军中的霍璋,想起河北那即将要往洛阳去的援军,心下不觉还是生出些难以表述的担忧来。。。。。。。。。。
第66章 废立之事
天子原就不欲在此时退兵,又听了小女儿一番话,一时豁然开朗,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
天子决心一下,又与太子以及几个重臣商议了一番,拿定了主意,其他的人便再也说不出什么。
原还有些浮躁不安的长安城似也沉静了下来,倒也再没人提退兵之事。因为,所有人都无比清晰的意识到了一点:胜败便在此一举——胜则取下洛阳,一统天下;败则全军覆没,关中难受。
便如背水而战,只能进,不能退。
好在,远在洛阳的秦王以及霍璋等人并未辜负长安城一众人的等待与希冀。到了五月里,很快便有好消息陆续传了回来——
秦王在虎牢关以弱胜强,大破河北来的贼寇,生擒贼首。
而洛阳城的那一伙贼党眼见着援军将领都被活捉了,一时也是灰心,加之城中断粮许久,左右再三,最后竟就开城投降了。
。。。。。。。。
若说此前局势危急,令人意想不到;那么这一战打下河南河北,毕其功于一役,就更加令人意想不到了。
便是天子,初听消息时,自然也是狂喜的。
可是,天子毕竟是天子,一阵的狂喜过后,他心里也难免有些心情复杂——他确实是一心要收复洛阳,想着只要洛阳到手,日后收复河北易如反掌,天下终要一统。谁知,秦王这一去,不仅收复了洛阳,竟连河北都一并拿下了!
这固是天大的好事,但天子也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若仅只有洛阳便也罢了,可秦王此回一力收复中原,大半的天下都算是他打下来的,已是到了功高无以赏的地步。待秦王回来,他又该拿什么赏赐这个儿子?
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天子不免便又想起了东宫之位,可太子都已经封了,并无过错,总不好因着秦王功高便废太子吧?
手心手背皆是肉,这般的难题,哪怕天子想起了都觉头疼。
故而,天子方才欢喜了几日,便又不觉蹙起了眉头。
天子思绪上的转变,朝里朝外自然也有人意识到了,萧清音便是其中之一。
也是在五月初,萧清音终于为天子诞下了他的第四子。
当时前线正传了好消息来,萧清音又在此时诞子,堪称是双喜临门。便是天子也是难掩欢喜,连带着对这个幼子都有些喜欢了。尤其是,这孩子生得实在好,仿佛是专门拣着天子与萧清音容貌出众的地方长的,待得过了些日子,褪了红皮,真真是粉雕玉琢,实是惹人喜爱。
人老了便心软,尤其是对着自己血脉相连的孩子,天子瞧着玉雪可爱的幼子,不觉便也动了些慈父心肠,便是对萧清音都有些爱屋及乌。虽萧清音尚在月子里,天子也会经常过去看看。
而孩子总是父母之间最特殊、最坚韧的纽带,萧清音也不端才女架子了,时时与天子说些孩子的趣事儿,真就是一副慈母柔肠,果是叫天子渐渐的软下了心,倒也不似一开始的冷淡防范。
故而,萧清音很快便察觉到了天子心念变动。
只是,她素来小心,前头又吃过几次大亏,便是察觉到了也不敢立时开口,反到是借着太子妃入宫时与人商量了一番,自己心里斟酌了许久,这才打好了腹稿。
等到天子又一次亲来蓬莱宫逗弄幼子,萧清音便故意说些孩子的事儿逗得天子发笑,见天子心绪不错,她方才低声问道:“我见圣人这些日子总是郁郁不快,可是有什么事?”
天子自是知道萧清音的小心谨慎,还真没想到她竟敢直接问出口,略觉讶异,微微抬目看了她一眼。
萧清音却是微微叹了口气,抬手拍了拍,唤了乳母入门将小皇子抱走。
殿中侍候的人也都跟着退了下去,一时间内殿竟是静极。天子像是在等萧清音的回应,饶有兴致的看着她。
萧清音神色不变,姿态却是依依,语声低低的应道:“妾自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心知圣人并不信妾。可妾与四郎生死荣辱皆依圣人,圣人愁眉不开,妾又如何能够安心?”
萧清音将话说得这样明白,楚楚堪怜,仿佛真就是生死皆系于天子一般,实是令人不觉心下动容。
天子不曾想到她竟会这般说,一时竟也有些动容。
但他还是分得清里外公私的,并不想与萧清音说那些朝事——宋晚玉到底姓宋,是他看着长大的女儿,他心里信任这个女儿,偶尔也会与她说些心里话和朝事;可萧清音毕竟只是宫中妃妾,连夫妻都有“至亲至疏”之说,这些宫中妃嫔自是更疏远了一层。若非萧清音为他诞下皇子,勉强算是半个自己人,此时逾矩问出这样的话,他只怕已经拂袖而去了。
所以,天子只是含糊的道:“行了,我想的是前头的事,不该你管的,你就不要问了。”
哪怕萧清音早便猜到天子会是如此的反应,此时听他这般说,还是免不了的心下一凉,不由齿冷——果然,男人就是无情无义,凉薄至此,真是半点也靠不住,哪怕她已经为之生儿育女,他竟也依旧如此防着她。
可是,她此时却还是不得不把话说下去——秦王与后宫素来不睦,还是将霍璋送去公主府的人,自是不可能与她和睦相处的。所以,她只能投向太子,决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秦王上位。
萧清音深吸了一口气,竭力稳住情绪,咬着唇,一字一句的往下道:“圣人可是在想废立之事?”
天子闻言神色微变,随即勃然大怒,抬手去拂那搁在案几上的茶盏,厉声呵斥道:“你一妇人,竟敢揣摩圣意?妄言废立之事?”
茶盏被拂落,“啪”的一声砸落到地上,碎成几瓣,茶水的热气氤氲而起。
萧清音固是早有准备,仍旧是被吓得后背泛凉,可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了——有些话,天子不开口,太子便是猜到了也不好说,只能暗自惶恐,哪怕是朝中重臣也不敢在秦王声势正盛的这会儿出头妄言,反到是她这身份尴尬的,此时大着胆子倒也能够说上几句。
这般想着,萧清音也不敢耽搁,甚至顾不上自己还在坐小月,不好劳累吹风,竟是直接从榻上起身,对着天子跪了下去,低声道:“圣人息怒。”
天子目光森冷的看着她,几乎立时便想拂袖而去。
萧清音却低头垂泪,哽咽着道:“妾,妾只是思及前朝之事,方才大胆多说了几句。”
天子脚步一顿,眸光微深。
萧清音接着道:“妾幼时也曾听家父说起当年旧事,前朝文帝废立太子时也曾反复犹豫过——膝下二子皆是同母所出的嫡子,到底该立长还是立贤。后来,文帝终于还是废了太子,立了当时的二皇子,也就是后来的末帝。。。。。。。”
这事,不必萧清音说,天子也是知道的。
正因这前车之鉴,当初天子才会直接立了长子为太子——太子乃是嫡长,又无过错,实不好就这样越过他去立次子。
眼见着天子站在榻边,并未直接离开,反到是垂目看她,神色不明。萧清音便知道他多少也是听进去了一些,便大着胆子道:“圣人乃是开国之君,当为子孙万世楷模。若是先破此例,只怕要遗祸子孙。秦二世而亡,前朝殷鉴不远,还请圣人万万三思。”
天子深深的吸气,然后深深的吐气,语声不辨喜怒:“你一后宫妃妾,也敢置喙废立之事。。。。。。。。果真是好大的胆子,难不成你竟以为诞下皇子,我便不敢杀你了吗?”
语声末尾,已是森然杀意。
萧清音后背皆是冷汗,也不知是惊还是恐。只见她伏跪在榻上,将额头深深的低下去,不敢抬头,声音却是哽咽着的:“妾知圣人是看重秦王才干,可秦王虽立大功却多是战功,未必知晓政务。如今天下将平,正待贤明之君,休养生息,抚慰黎民。在这上面,只怕秦王是不及太子的。太子乃是圣人长子,仁德宽厚,便是对妾这般卑贱之人也甚是礼遇,必能善待公主皇子以及后宫之人。。。。。。。”
“还请圣人三思!”
萧清音低头叩首,自是无法看清天子此时的神色,等了许久才听到天子的一声冷笑。
随即,便是天子拂袖而去的脚步声。
那脚步声越来越远,隐约听见殿外宫人们行礼送驾之声。
萧清音撑着身体的力气仿佛也被抽走了,一时手软,整个人便瘫软了下来。
宫人从殿外进来,眼见着萧清音软倒在榻上,连忙便来扶她。
这宫人乃是萧清音身边心腹,眼见着天子拂袖而去,萧清音又是这般形容,难免心下惶然,不由低声问道:“娘娘,陛下那里。。。。。。。”
萧清音出了一身虚汗,几乎汗湿寝衣,可她面上神色却是松缓的。她就着宫人的手,重又躺回榻上,缓缓的舒了一口气,苍白的面上竟显出一丝笑来。
“怕什么?”萧清音慢悠悠的道,“圣人走时可有开口发落我?”
“这,这倒没有。。。。。”宫人这才想起来——虽然圣人拂袖而去,可还真没有开口发落萧清音。
“那就是了。”萧清音眉梢舒展,笑着道,“他面上生气,可心里还是把我的话听进去了。我现下吃些苦头也没什么,毕竟我说的也都是‘真心实意的实话’,圣人总有消气的一日。至于东宫,太子和太子妃必是要承我这份大情的。。。。。。。”
第67章 洛阳之行
正如萧清音说的那样“至于东宫,太子和太子妃必是要承我这份大情的。。。。。。。”,虽太子并不知道这些,可太子妃转日便给她送了厚礼来——不过,这种时候,便是太子妃也不好表现太过,便是送礼也是避着人,悄悄送的。
萧清音也没有张扬之意,只悄悄的收了下来,心情颇好。
毕竟,她替太子说的那些话可不是这么些礼就能够的,太子妃送礼过来是知她的情,日后必会另有重酬。
这般想着,萧清音侧头看了看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伸手在幼子颊边轻轻点了点:“可惜。。。。。。”
能够一举得子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萧清音素来心气高,看着眼下局面又看看自己辛苦生下的幼子,心里多少也有些叹息:可惜,这孩子生得太晚了,还太小了些。天子如今已是这般年纪,哪怕太子与秦王真斗得两败俱伤,最后渔翁得利的也是齐王,还轮不着这孩子。。。。。。
所以,萧清音很快便打消了心里那不切实际的念头——她虽贪婪却也知道分寸,也知道面对现实,眼下也只能希望太子能够顺顺利利的登基。
凭着她为天子诞下的这个孩子,以及她与东宫苦心经营出来的关系,待得太子登基,她日后必也是太平无忧。
萧清音心下一安,倒也乐得搁下那些心事,笑盈盈的低头去看孩子,哄着那襁褓中的幼子。
她面上笑意盈盈,说不出的温柔松缓,灯光之下,望之便如白玉观音。
静而美,柔且慈。
********
宋晚玉这会儿却是管不着东宫或是萧清音的事情,她才听说了前头的好消息,这便急忙忙的要收拾行囊,想着去洛阳见霍璋。
唔,还有二兄还有三弟。
当然,宋晚玉一个公主,想要在这种时候跑去洛阳,肯定还是要先得了天子点头。
故而,宋晚玉东西收拾了一半,便又入宫去与天子说话。
天子如今已是知道女儿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脾性,见着她来了也不奇怪,只是淡淡道:“说罢。。。。。。又有什么事?”
宋晚玉也不扭捏,快步上前去,拉着天子明黄绣龙纹的广袖,直截了当的开口道:“阿耶,我听人说:洛阳城已经打下来了。我少时便在洛阳住过好些年,便是阿娘都是在洛阳去的,现下想起那些旧事,便很想着去瞧一瞧。”
天子拿手去戳她光洁白皙的额头,简直气不打一处来:“你就哄我吧!你哪里是想去瞧洛阳,你这是想去瞧霍璋吧?”
宋晚玉被天子说中心事,脸上难免一红,羞赧得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天子便又温言劝她:“洛阳城被围了好几个月,如今便是攻下了,城中一应事宜也烦杂得很。你二兄那里怕是正忙得脚不沾地,你这时候过去,岂不是给他添乱?且再等一等吧。”
宋晚玉半点也不觉得自己是去添乱的,还十分认真的举手发誓:“我就是代阿耶您去一趟,看看情况。绝对不给二兄添乱。”
见天子不为所动,她还眨巴了下眼睛。
她生了一双极美的凤眸,眼睫浓长,眸光潋滟,眼眸晶亮,好似一对儿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子。她就这样仰着头去看天子,眼巴巴的,小声道:“二兄和三弟这回虽立了大功,必也是吃了一番苦头,阿耶你不能过去,就不挂念?不心疼?”
天子眉梢微动,心中也跟着动了动,倒是被她说动了些心思。
当然,除却担心两个儿子外,天子此时在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件事:虽说秦王出征前,他将一应大权皆交给了秦王这个大总管。可如今,河北河南皆由秦王取下,秦王一人在洛阳,大权独握,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当然,天子不是不信赖自己儿子,只是兹事体大,如今想起来,心里难免有些不安定。
若是叫宋晚玉过去,倒也能多个人看着。
只是,宋晚玉一向对这些不上心,又有霍璋在,只怕是不成的。
天子心念一转,语气倒也缓和了些:“行了,这不是你小孩家随口议论的小事,我再想想。”
宋晚玉又抓着天子衣袖撒娇:“叫我去嘛!到时候我和二兄他们一起回来!”
天子略一沉吟,便道:“你要去,也不是不成!”
宋晚玉眼眸一亮,睁大眼睛看着天子。
天子却沉声道:“不过,这不是小事,也不能叫你一个人就这么过去。”
这般的好事,宋晚玉立时便想起了秦王妃,连忙道:“二嫂她也是洛阳出生的,要不就让我和二嫂一起去吧?!她肯定也是极惦念二兄的,正好也能过去看看。。。。。。。。”
“胡闹!”天子简直要被气笑了,“王妃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呢,秦王。府里也有许多事,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
宋晚玉眨眨眼,便又不说话。
天子抬手摩挲着扶手,良久不出声,不知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方才徐徐开口道:“这样,你且回去收拾着。。。。。。。。再过些日子,德妃便要出月子了——她为着孩子的事情在宫里也闷了许久,正想出门透透气呢。洛阳也是她出生长大的地方,必也是想念的,正好过去看看。”
说着,天子心里主意已定,便立时道:“到时候,我再下一道谕旨,就让你们两人同行,彼此做个伴,代我去看看洛阳以及二郎他们。”
天子说得轻松,宋晚玉却是听得目瞪口呆——她真是再没想到天子竟会点了萧清音与自己同去。她与萧清音一贯不睦,心里实是厌极了对方,要不当初也不至于直接把鱼汤泼人脸上。天子对此多半也是心知肚明,也不强求她们和好,怎么这会儿偏就要把她们凑在一起?
要她和萧清音同行,这还怎么去洛阳啊?!
宋晚玉难以置信的看着天子,呆了好一会儿,方才开口问道:“您适才还说,二嫂要看顾孩子,德妃难道就不用看顾孩子了?”
天子这也太双标了吧!
然而,天子到底是天子,哪怕双标,说起话来也是理直气壮:“皇子留在宫里便是,自有乳母养着,也不费什么事。”
宋晚玉还要再说,天子已是摆摆手。
他主意一定,自不容旁人置喙,转目看了宋晚玉一眼,便道:“行了,你既是要去洛阳,便赶紧回去收拾东西吧。要再折腾,我看你也不必去了,老实在府里等着你二兄他们回来便是。”
看了看天子脸色,宋晚玉也不好再说下去,只得转了个话题问了些洛阳城传来的消息。
待得傍晚出宫后,宋晚玉心下仍旧不甚痛快,所以她并未直接回公主府,反到是先去了一趟秦王。府。
因着秦王妃生次子时的那一回意外,宋晚玉隐隐约约的便也猜着了太子妃与萧清音的关系。这回的事关系到萧清音,宋晚玉自不可能去与太子妃说,只好来寻秦王妃诉苦:“你说,阿耶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怎么就忽然想起来要叫德妃与我一起去洛阳?”
宋晚玉越说越觉天子想法越发不可理喻:“他明明知道我和萧清音如今已是翻了脸,怎么偏又要把我们凑在一起?!”
秦王妃虽是身在内宅,但到底身份不同,因着秦王之故,一直十分注意宫内宫外的消息。再者,她对天子敬畏多过亲近,比起宋晚玉这个身在局中的,反倒看得更清楚些。
只是,有些话,秦王妃实是不好多说,说多了便好似挑拨人家父女关系一般。
毕竟,疏不间亲。
所以,秦王妃便只委婉道:“许是德妃与圣人说了些什么,叫圣人动了旁的心思。”
宋晚玉被她这般一点,一时也醒过神来——天子平日里一向讲理,甚少有这样莫名其妙且不可理喻的想法,说不定真就是被人挑拨的。她眼里显出疑色,喃喃道:“。。。。。她才诞下皇子,如今还在月子里,怎么又要作怪?!”
秦王妃心里不免想起前些日子时常入宫的太子妃,微微叹气,倒是没有再说什么。
不过,宋晚玉如今在这些事上倒是仔细了许多,不必秦王妃说,她便又想起了太子妃——毕竟,秦王妃生产那会儿的事,她还没忘记呢。
再者,萧清音有孕时,天子虽不甚在意,可等到孩子出生,恰逢前头战局转好,天子便也有了些老来得子的喜悦,对萧清音与幼子颇有些怜爱。东宫一向都是看着天子脸色做事,太子妃便也端出和蔼的长嫂模样,时常入宫去看望这才出生的小皇子。
这般做派,在文臣中也颇得赞誉——夸赞太子与太子妃仁善友爱,容人雅量,有长兄长嫂之风。
宋晚玉那会儿听了这消息,只觉得太子妃就是装样子,就和当初在她面前装好嫂子时一样的装模作样,虚伪做作。可如今想来,太子妃这时常入宫,看小皇子是假,与与萧清音商量阴谋诡计才是真。。。。。。。
如今,宋晚玉对萧清音与太子妃真真是一点感情都没了,自然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这两人。想了想,她便也有些担心起来:“你说,她们该不会是想着在阿耶面前说二兄坏话吧?要不,阿耶怎么忽然就想起来叫萧清音与我一起去?”
见宋晚玉自己想通了,秦王妃这才低声应了一句:“圣人既是没有起意派太子或是朝臣去分权,只让德妃跟着你一起去看看,多半也没起什么疑心,就是有些不放心罢了。毕竟洛阳城十分要紧,圣人若真就甩手不管,全都交给二郎,只怕心里也要不舒服。。。。。。。。”
想了想,秦王妃还是多说了一句:“就只是看看罢了,你也不必担心德妃那里,只当什么也不知道,就当是过去瞧霍璋的便是了。”
宋晚玉听秦王妃提起霍璋,忍不住睁大眸子瞪了人一眼:“说正事呢,阿嫂怎的还要拿霍璋说事?!”
秦王妃不觉也是一笑,抿了抿唇,睨了她一眼:“我可得瞧瞧,你这胳膊肘往哪儿拐——这是连名字都不许我提了?!”
宋晚玉霞飞双颊,又羞又恼,最后也只好靠到秦王妃肩头,小声的笑了起来。
虽说,天子让她与萧清音一起去洛阳,可只要一想起马上就能见着霍璋,她便觉得一颗心砰砰的跳起来,轻快的不得了。整颗心仿佛也溢满了欢喜,叫她忍不住的想要笑出声。
第68章 洛阳城前
天子这神来一笔,不仅宋晚玉心下觉着莫名其妙,便是萧清音本人都是再没有料到的。
不过,这对萧清音来说也是好事,多少也明白天子的心思:宋晚玉这时候过去,大半的心都是搁在霍璋身上的,肯定顾不上去注意秦王以及洛阳城的情况,她却不大一样——毕竟,她与宋晚玉关系已是僵了,前不久还为了太子在天子跟前说了些会得罪秦王的话。
所以,这时候天子这时候让她与宋晚玉一起过去,这内里深意,细想起来就很有些意味深长了。
只是,萧清音素来小心,前不久才说了那么一番话,这会儿虽心里是千百个愿意,面上还是要端出不情不愿的模样,依依不舍的瞧着襁褓中的儿子,悄与天子道:“四郎才这么丁点儿大,妾这会儿去洛阳,他可怎么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