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宠妃这职业-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说东宫女眷里,正六品的更衣赵妩娘和柳玉清是最呕人的。这二人比全慧薇和柳玲珑早来了东宫。结果倒好?这二人后来居上,偏偏高了两个品级,爬到了正四品的贵人?
    要晓得,再升了一个品级,那就是从小主,升到了一宫主位的嫔娘娘了。
    “妾觉得,许是圣母皇太后已经故去,香烟冷淡。母后皇太后正居慈宁宫,圣上有不得已之处。”更衣柳玉清是慢慢讲了话道。
    听着更衣柳玉清的话,靖妃李静婉是眉眼间动了,她笑了,道:“妹妹莫急,听柳妹妹的话,倒是带上了几分理儿。”
    “不过,圣上既然已经下了圣旨,想是更改不了。妹妹妨用心,让圣上喜爱,才能早些升了品级。一宫主位的嫔娘娘,不是肖想不得的。这东西六宫,可都是大把的位置,给妹妹们空闲着。”靖妃李静婉只是画了一个大饼儿。
    “娘娘,您说,这圣上守孝后,朝中会不会要求大选?”选侍张珍瑜是提了问。
    这个问题一出来,更衣赵妩娘、柳玉清都是提了神,想听听这位靖妃娘娘的高见。毕竟,这是关系了大家伙的自身要点。
    宫里的女人,争得就是一个帝王宠爱。
    如果美人儿多了,岂不是对手也多了?

  ☆、第50章

会不会大选?
    靖妃李静婉心中明了,一定会大选。就宫里的些许嫔妃,那值当了几人?更何况,在靖妃李静婉的眼中,如果不选了新的嫔妃,把她的族妹塞进宫里,她如何借腹生子?
    心里头这般想,面上靖妃李静婉却是不露了声色,说道:“妹妹们莫急,圣上不是喜爱美色之人。单是瞧了这些年人,咱们侍候圣上的情份。圣上也必然不会让咱们这些老人,落得在新进的妹妹面前丢了脸。”
    靖妃的话落,张珍瑜感觉她碰了一鼻子的灰。
    “娘娘说的是。”嘴里奉承着,张珍瑜那心中老不是滋味。张珍瑜瞧着,靖妃的娘家哥哥在圣上面前得体面,那自然是不急。更不肖说,这位是正二品的一宫主位妃娘娘,哪不是稳坐了钓鱼台嘛。
    有了底的靖妃,能当着看了好戏,可选侍张珍瑜心头,那是巴巴的瞧不着圣上的宠爱,位份又是低了人里,这实在是日子难熬啊。
    “妹妹们,别觉得本宫是说得虚话。本宫能这么讲,自然是有道理的。过些时日,妹妹们自然明白了。”靖妃李静婉笑笑,似乎提点了什么话,不过,就是说得神秘,也没揭了底儿。
    春,天开始暖和。
    要说着,自古皇帝守孝,自然不可能如民间的士子们,那是守足了三年。所以,给先帝的孝期,做足了所谓的代守二十七,也算不事儿了结。
    不过,隆昌帝周昱觉着,既然守了孝期,如何也得过上三年。
    三年之内,是提也不提了选秀一事。
    朝廷之上,有句话,叫三年不改父志。隆昌帝周昱原来当了东宫太子,是有着一盘的人手。可刚做了新帝,新官上任什么的三把火,自然不一定适用了帝王。
    对于隆昌帝周昱而言,治大国如亨小鲜,完全是慢火结细炖。
    帝王的日子,一朝权在手,天下之人俱是看帝王的脸色行事。瞧着似乎是万事无忌了。实则,隆昌帝周昱本人,却是觉得如缕薄冰啊。
    永寿宫,新册封的贤妃唐甜甜的寝宫。
    殿内,隆昌帝周昱刚用了膳,与唐甜甜说着话。二人除的话题,当然,最合拍的就是眼下的皇长子周钧了。
    “钧哥年纪小,说是起蒙尚昌。不过,物色教书的先生,也是差不离。”隆昌帝周昱说着话,眼神里是思量了一下,问道:“你是钧哥的生母,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唐甜甜默然想了想,最后,回道:“有一个人选,只不过,妾现在想想,似乎又不太合适。”在皇宫里,最主要的事情,是需要避闲啊。唐甜甜也免不了例外。
    隆昌帝听得这话,哈哈大笑,陂是畅快的模样,道:“朕乃天子,你有何话,对朕还需要顾忌的?”
    就因为是天子,唐甜甜觉得更需要小心翼翼。有道是恩爱之时,万般皆好。哪朝恩爱不再,处处错儿,就是罪过了。
    “妾得向圣上请罪,妾跟娘家通过信儿。知道同乡的相识之人,在圣上的潜邸之时,为东宫舍人。早先,妾在圣上和皇后娘娘于宫中侍疾时,还是遇上了那位熟人。本想着,用生不如熟,有意跟圣上提一回,说是用得钧哥身边当先生。好歹,那是家父的故交之子,晓得人品不错。”
    几言几语中,唐甜甜自然是注意着,不能拉近了与章居政的关系,可是,也不能太疏远了。要不然,实在经不起人查啊。
    “钧哥的先生,自然不能就一人。瞧着有个知根底的人,也是能随时探一下钧哥的学业如何?”唐甜甜说了话时,还是笑了起来,道:“只是,圣上是真龙天子,这朝登基为帝了。妾的想法,自然也就是觉着没必要了。”
    原来是东宫的良娣,挑个儿子的师傅还成。眼下,太子变天子,唐甜甜觉得这挑先生的事情,还是由这位帝王做主吧。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隆昌帝叹了话,又是拉近了与唐甜甜的距离,还是挺温情的执起她的手,说道:“既然你推荐的人,朕准了就是。既然于东宫舍人的位置上待过,想学问应当不错。”
    “如果真教不了钧哥,朕倒时候,再是撸下去便是。”隆昌帝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
    不过,对于唐甜甜的本份知趣,还是满意的。
    这位帝王眼中,他许的事情,是一回事。有人自作主张,自然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春末,夏初。
    京城的夏天,是苦暑的。
    隆昌帝起心,要去行宫避暑。
    可这随行的人选嘛,倒也不挑着了。直接儿,就是点了唐甜甜和大皇子周钧母子二人的名儿。
    坤宁宫里,皇后审宁清自然是吩咐了圣上出行一事的安排。不过,审宁清身边的审嬷嬷,却是提了建议,道:“娘娘,唐贤妃一人随圣驾,好像侍候的人太少了。要不,娘娘,再给添些人选。宫里,哪会缺了美人儿,给圣上解解乏?”
    审嬷嬷的意思,很明显的。就是希望审皇后想法子,挑些美人把宫里的水给搅浑了。
    作为一位皇后娘娘,在宫里人说,自然是人生的巅峰了。可问题在于,下面的妃子们,还是仰望着这位置,巴巴的有些莫名期盼呢。
    对于嫔妃那回事,有宠妃不可怕,可怕的是独宠一人。
    “娘娘,圣上膝下就大皇子一人,实在太单薄了。”审嬷嬷提了建议,自然也给了塞了隆昌帝嘴的理由。
    可不,作为帝王最主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子嗣绵绵啊。
    皇家,那是家天下。
    大秦朝都是周家的江山,缺啥,都不能缺了继承人啊。
    “更何况,娘娘总得拢位了一位皇子,审家眼下瞧着不错,娘娘的位置瞧着也安稳。可怕就怕,等将来……”审嬷嬷是不妨从将来着眼,就是提了审家享了现在的国戚之福后,更想当了未来的帝王外甥的亲舅家啊。
    “嬷嬷,咱们不能急。”审宁清很冷静,她道:“圣上之意,三年之年不会大选。那么,等三年吧。这三年里,本宫真是不能生,到时候,再抬了审家的女儿进宫便是。有本宫照看着,缺不了审氏生出来的皇子。”
    皇后的宝座啊,审宁清更明白,她也缺不了娘家的支持。
    摆明了情况,就是隆昌帝并不是特别喜欢她这位审皇后。审宁清能不思了退路吗?
    将来如果真看着唐家母子的眼色过日子,审宁清未必甘愿了。
    “娘娘心头有分寸,奴婢自然听从了安排便是。”审嬷嬷应了诺。
    三年宫中不大选,人人都是心头有盘算。
    不过,这跟唐甜甜无关了,因为,她伴圣驾去行宫了。
    排序为长子,人称大皇子的周钧,一从皇宫里嘣哒出来,那跟一只小鸟出笼一样,见啥都是新鲜和欢喜的。
    有儿子在身边逗了乐子,隆昌帝周昱的心情更是不错。
    行宫在成德,行宫里除了一翻子守着的宫婢太监外,倒是没什么其它的人手。
    至少,唐甜甜到了这行宫后,很有了女主人的风范。因为,凡事儿,宫务什么的事,隆昌帝都是挥手,让唐甜甜给管上了。然后,唐甜甜想不拿了女主人的范儿料理了行宫的宫务,都是不可能。
    对于隆昌帝的安排,唐甜甜也没的拒绝。毕竟,行宫里一切虽说好,可宫婢里的美人儿,还是有的。至少,太监们的献美心思,唐甜甜暗里都是扫了好几起。
    “给本宫添堵,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吃太撑着了。闲得没事干?”唐甜甜对于饭票大人,那还是搁了心上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儿子周钧,唐甜甜也不可能让行宫的宫婢爬了龙榻。那种行为,是直接扫了她这个唐贤妃的脸面。
    如果回了宫里,岂不是让头上面的顶头上司审皇后,有拿捏的小尾巴吗?
    “这些缺了子孙根的人,除了钻营外,就是没个正心思的。”覃香小声嘀咕了两句。不过,这话给唐甜甜提了醒,她笑道:“是啊。”
    “人人向往富贵,太监挨一刀,除此之心外,还能做甚?”宫里的人,不在沉默中灭亡,那必然是在沉默中疯狂。
    唐甜甜冷哼一声,道:“杀一敬百,本宫也是为后面的人好。有前面的例子摆着,至少不会白白丢了性命。”
    宫中之路,你与人为难,人却会与你为难。
    唐甜甜不光是一个小女子,她更是一个小儿的母亲。
    女人为母,总是刚强的。
    唐甜甜不觉得,她是大度仁慈了,那些爬了龙榻的美人儿,会对她心软啊。怕是应该狠心时,灭他们母子二人,是半点也眨眉眼的。
    “诺。”有唐甜甜的话,她身边的侍候人,自然是不敢含糊的。
    “对了,叶香、覃香,你们年纪不小了,娘家那边可联系过,有什么合适的姻缘?”唐甜甜不是喜欢当红娘。而是,古代的女子,那是被洗脑成了嫁人才幸福啊。唐甜甜不想挡了别人的路。
    别人的幸福是如何,唐甜甜就是顺手帮忙一把。
    “如果有,本宫给你们添嫁妆,也是让你们嫁一门好夫君。”唐甜甜说着这话,更道:“本宫不是催促你们,而是怕你们有好婚事,顾忌着本宫的意思难为情,这不讲出来。本宫哪会知道,是不是害了你们的姻缘事儿?”

  ☆、第51章

还别说,虽然是第一回做了红娘,唐甜甜这个角色还是陂为胜任的。
    对于唐甜甜的话,叶香、覃香下去商量后,倒是真个求情了。不过,也不是乐意回了娘家,嫁了父母指定的良人。
    用覃香的话讲,要是父母真心疼她这等女儿,也不会卖了她进宫里当宫婢。
    要晓得,宫婢那是一辈子注定在宫里孤老终生,没个囫囵下场的。
    “奴婢下半辈子,有娘娘一的句话,已经是大恩大德了。”覃香虽然话糙,可理不糙。唐甜甜眼下的身份,正是隆昌帝身边是宠的贤妃娘娘,更是当朝大皇子的生母。这等身份,给叶香、覃香提个婚姻,那是绝对靠山硬邦邦的。
    “得,有你和叶香的话,本宫绝对坏不了你们的事。”唐甜甜嘴上应了,心里还真是拿定了主意,要给身边人一个好前程。说不得,这也是跟她这个永寿宫的宫婢太监们瞧瞧。只要跟着永寿宫一条心,她这个能当家做主的人,一定是给大家都留个奔头。
    周嬷嬷是大皇子周钧身边的大嬷嬷,唐甜甜也是信任的。免不了,唐甜甜就是跟周嬷嬷暗里叮嘱了话,也是希望周嬷嬷给个参考,让唐甜甜不至于在叶香、覃香的婚事上,那是好心办坏事。
    最后,还是周嬷嬷给牵的线,叶香、覃香的婚事算是妥当了。
    当然,二人的出嫁,唐甜甜没瞒了枕边上隆昌帝周昱。唐甜甜也不当事儿,就是某日里,随口提了提。
    “叶香、覃香也是跟我这些年,没个功劳总有苦劳。我就想着,她们年纪正合适,也不当担搁下去,将来真是自梳的做了老嬷嬷。妾身边,不缺着这侍候的人手。瞧着周嬷嬷也拉了合适的红线,圣上看看,妾能不能做主,把身边的宫婢放出去,添份嫁妆给嫁了?”
    唐甜甜似乎大概提了,语气也没刻意了这事情。隆昌帝周昱听着,就是笑道:“朕当什么大事,永寿宫的事儿,你自己做主。”
    “总归是宫里人,哪能不让圣上掌掌眼?妾就怕,妾这懂了宫规,哪不妥当了,别好事弄成了坏事。”唐甜甜喜欢事事提前跟隆昌帝备个案,好处就是真有人抓了小辫子,这先入眼为见,总不至于一下子就坏了事。
    “你就是小心,性子一直是个胆小。改不了啊……”说是这么感叹,可隆昌帝就是喜了唐甜甜的这性子。说到底,他是一帝王,还是喜欢万事掌控手中,不会发生意外的感觉。
    说是这嫁了身边的宫婢,唐甜甜这一忙溜,也是过了夏暑。
    等秋来,天不热了,一趟子人自然就是搬回了皇宫里。
    在行宫的日子,对于唐甜甜而言,是过得挺舒服的。饭票大人陪了身边,儿子周钧也是孝顺的好孩子,这生活瞧着就是顺当着。
    等回了永寿宫时,唐甜甜都突然有几分陌生感了。
    再是心头如何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所以,唐甜甜收拾了精神。在周嬷嬷的帮衬下,把叶香、覃香的婚事,给办妥了。
    虽然,万事唐甜甜不出面,自有下面的人奔走。可这心里,唐甜甜还是感慨的。这二人,陪了她这些年,总归是处出了感觉。只是,别人的幸福,唐甜甜真觉得没必要挡了。
    永寿宫放出了两个宫婢,影响是巨大的。
    至少,唐甜甜是暗里瞧出来,她这个宫里的奴婢们,有些盼头了。
    永和宫里,靖妃李静婉居的地。
    选侍张珍瑜在捧了靖妃的同时,也是嚷嚷了永寿宫放了两宫婢嫁人的事情,道:“也不晓得贤妃娘娘装了哪门子的仁慈,这一着的手法,不是犯了宫规吗?也是圣上宠爱,瞅着满宫里的宫婢们,都是情绪燥动的慌。”
    “好了,张妹妹,话不能这么说。圣上爱宠谁,也是得宠姐妹们的本事。”靖妃李静婉心头是嫉妒的。不过,她不至于直接的表现了出来。倒是选侍张珍瑜在靖妃眼中,就是眼皮子浅了些。
    嘴里这么说,可靖妃的心里,同样是不什么滋味儿。
    在靖妃看来,这等行事作派,亲和的名声儿,本是她的拿手好戏。让永寿宫抢先了,靖妃有些醋味的。
    秋,菊花盛开。
    本着想办了品蟹宴,皇后审宁清自然是留了隆昌帝周昱聊聊宴会的事情。对于这等宫里的聚会小宴,隆昌帝周昱是没什么推辞的理由。所以,这位帝王是想想后,便是同意了。
    不过,说了这起子事情,隆昌帝就是挥手,让宫婢太监们全退了出去,对皇后审宁清说道:“朕有话,想跟梓橦谈谈。”
    隆昌帝的神色慎重,审宁清自然也是脸色跟着慎重起来。
    审宁清在皇后的位置,坐了这些日子,对隆昌帝公私分明的角色扮演,还是理解个透了。这会儿,隆昌帝的模样,让皇后审宁清知道,接下来的谈话也是份外重要的。
    “圣上,可是出了什么事?”对于皇后审宁清的关切,隆昌帝摇头,道:“朕今岁登基,一进沿用父皇的旧规距。万事以静镇之。朝廷之上,尚无大事。”
    皇后审宁清听得此话,似乎舒了一口气,轻松了许多的模样。
    隆昌帝周昱没变了表情,接着道:“钧哥今年五岁(此为虚岁,实岁是三岁。),逢朕登基之年,他素来有朕教导,朕对钧哥的聪慧是满意的。”因为是膝下唯一的儿子,以于这个儿子周昱是真心疼爱的。所以,他不想结外生枝。
    “梓橦,朕与二弟之间的纷争,朝廷上下皆是耳闻。朕不想膝下子,再作如此行事。朕,也是父亲。”周昱说得这话时,皇后审宁清是心头一憷,眉间动了动,最终没张口说话。可审宁清知道,隆昌帝接下来的话,对审氏一族而言,对她而言未必是中听的。
    “那依圣上之意?”
    “依朕之意,自是早早订下名份,也免得将来兄弟相争。”隆昌帝周昱这话一出,气氛一变,审宁清直是倒吸一口凉气入肺腑。
    不过,隆昌帝周昱没管审皇后的看法,他直接说道:“朕打算立钧哥为太子,升唐氏为贵妃。”
    “……那本宫这个皇后呢?圣上准备如何处置,给新太子的生母让位?”审宁清这时候一点冷静不下来了。立了太子,她这个皇后怎么办?今后是漫漫长夜,一人坐守冷宫。
    审皇后可是当年的方皇后。方皇后是继后,她审宁清可陪着隆昌帝从东宫爬上来的。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总之,审宁清挺平静的。
    “唐氏只是贵妃。朕,不会立为皇后。至于将来……你是朕的皇后,是太子的母后。”隆昌帝周昱望着皇后审宁清,双眼之中的冷静,倒是在审皇后看来有些冷酷无情了。
    “百年之后,圣上想二后并立。一为母后皇太后,二为圣母皇太后?”这时候的审宁清,实在是觉得被伤透了心。虽然,她本来也想着,坐稳皇后位置就足了。对太子投入的感情,是少了那么些真心。
    可天下的女子,对夫君有敬重,持本份也是足够多的吧?审宁清也没犯了哪处的女儿规。
    “梓橦,你可是慢慢想想。朕与你说,是信任你。”隆昌帝说得很慎重,当然,他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他这位帝王做出的决定,是可不能更改的。
    隆昌帝周昱的心中,是不想他的儿子重复他的路。所以,他打算早早立下太子。将来,便是有后面的子嗣,也不会让这些子嗣危害了太子的地位。
    朝廷之上,有内阁的辅相们料理朝政。
    帝王,看着够尊贵。实际,垂拱而治,又何尝不是一种法子呢。
    隆昌帝周昱看得更明白,一个知道本份的天子,比胡乱指手画脚,志大才疏之辈,更适合治了江山。
    “圣上,是不是从来就没有期盼过嫡子?”审宁清良久后,眼中含了眼,对隆昌帝周昱问道。
    这问话,让隆昌帝周昱的思绪陷入了回忆里。
    嫡子啊?
    周昱曾经盼过,前一世,这一世都盼过。可命中注定,他与太子妃赵惠茵就是两路人,最陌生的夫妻。
    周昱不懂,太子妃赵惠茵为何不像名门贵女的谱?按说,哪个皇家的媳妇,应该都跟夫君一个立场,是盼着东宫位稳。可太子妃赵惠茵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拆了周昱的台。
    再后面,周昱已经死心了,不再盼了。可赵惠茵却是生下了他的嫡子,却是出生即夭折。
    “朕,岂能不盼?”最终,隆昌帝叹了几声,然后,说道:“不过,迟了。赵氏已经去了,朕再也不盼了。”
    赵惠茵死了,那个前一世没有,今世夭折的嫡子,让周昱只是觉得,事情过去了。他这位帝王,何需要再回头?
    “朕立了钧哥为太子,就不可能再有嫡子。”立嫡立长,立了长子,隆昌帝怎么可能再让嫡子出世,去跟长子这个太子打擂台赛?
    周昱的一席话,让皇后审宁清的心彻底凉了。
    “赵元后在圣上心中,就那么重要?”这时候,审宁清已经不觉得唐氏是碍眼的了?就算这个女人是未来太子的生母。审宁清只是心中羡慕那个逝去的赵惠茵,为何人去了?还让帝王一辈子想着?
    对于审宁清的误会,隆昌帝不知道。
    事实上,隆昌帝一直没抹黑了他目前的元后赵氏,那就是想拉拢了北阀赵氏一族。
    对于隆昌帝而言,逝去的赵惠茵不是阻碍,相反,这位赵元后还是一枚不错的棋子。如何表演了深情,总归碍了这位帝王任何事情。就是面上装装深情,比起了收获而言,隆昌帝也是觉得满意着。

  ☆、第52章

任审宁清这位皇后娘娘心头如何不满,隆昌帝的决心,还是让太子一事纳上了朝廷大臣们的大朝议会上。
    对于天家的太子之位,国之储君啊,那自然是朝廷大臣们人人在意的事儿。这关系了,大秦朝的社稷安危嘛。不过,隆昌帝的摆明了,他膝下唯一子而矣。不立了这个儿子,还有别的人选吗?
    再说,新帝登基,立了储君也是稳固国本。
    在古代这社会,平均的寿命并不是太长。有句话,叫五十而知天命。如果按着民间的结婚年纪来算,在三十出头当了祖父祖母的人,那是大把的。所以,隆昌帝想立了唯一儿子当太子,想大秦朝的帝王之位能在某些意外之时平稳过渡,实是儒家大臣们绝对不会反对的事情。
    不过,要说忠心于大秦朝的王公大臣们不反对的话。那么,这中间必然还有带着不乐意心思的贵族门阀了。
    两位皇后的娘家,赵氏与审氏便是心怀了另外打算的意见者。
    “娘娘,这可如何是好?”坤宁宫内,审皇后的奶娘审嬷嬷就是神色陂为着急。
    对于奶娘的担心,审宁清反而是相对的平静些,说道:“咱们急了,也没用。圣上都发了话,朝廷之上也没大臣提了反驳的意见。后宫不得干政,嬷嬷,咱们说的话儿,管不上用。”连娘家那边,都是传了话,让审皇后稍安勿燥。
    审宁清还能多动弹吗?
    “娘娘,宫外哪知道您的处境?”奶娘审嬷嬷是眉头皱了一堆,说道:“你虽说是中宫,可这太子真立了。往后,太子的生母那儿,还不是咱们坤宁宫得供着的地方吗?宫里的奴才最是会看风色,娘娘可不是白白受了天大的委屈?”
    “委屈?”审宁清呢喃二字,片刻后,唇角含了笑,道:“嬷嬷,委屈不了本宫。圣上真立了太子,还用得审氏,就不会委屈了本宫。将来……”
    良久无语,只待审宁清望着审嬷嬷松不开的眉间时,叹道:“将来如何?本宫总会筹谋一二。世事没个绝对。”
    “嬷嬷,你不必担心。唐贵妃的出身低微,她想太子做稳东宫的位置,还得有些头脑才行。要不然,历朝历代里,被废的太子可不少……”
    天子,可不是哪个太子都爬上了那个位置。审宁清不以为,唐氏那个女人有那个么傻,会来挑衅了她这个失落的中宫娘娘。要晓得,她这位中宫正愁没借口,把太子这个儿子拢络到了坤宁宫。
    “宫里,宫里的女人如何,还得看圣上的意思。生母吗?过继这等事儿,又不是不可能。”虽然话里这么宽慰了奶娘,可审宁清心中更清楚,想过继了儿子,难啊。
    审宁清似乎有些预感,她的那位夫君隆昌帝,对门阀世家的好感度陂为低评。
    “娘娘心头有主意,奴婢,奴婢就是心头踏实。”再是担心,见着主子是拿定了主意。审嬷嬷也是不再多提了什么。只是心眼里,这位老嬷嬷还是有几分提着心气儿。
    永寿宫里,唐甜甜正会了客人。
    当然,也是熟人来着。
    丁嫔丁妙儿就打从钟粹宫里,专门儿来给唐甜甜贺了喜事。
    “圣旨没下来,妹妹的话,本宫哪敢应个声。这不是揣测圣意,犯了宫规吗?”唐甜甜虽然真听了风声,说是她的儿子周钧要立了太子。可这事情,没真落到了实处,一切悬乎着。至少,唐甜甜觉得这个太子坐上去,把她们母子搁火炉上烘着,也没两样。
    “娘娘真是谨慎的性子。妾瞧着,妾就是缺了娘娘这等的稳重劲头。”瞧着唐甜甜真不想多谈起的模样,丁嫔丁妙儿自然忙是转了话。
    见着丁妙儿是个灵巧人,没多拉了话头的意思。唐甜甜心里满意着,也是与丁妙儿多聊了几句。
    这聊着聊着,丁妙儿自然就是说了慈宁宫里的方太后。
    “妾听堂姑母的意思,好似乎太后娘娘跟寿康宫里的老辈儿娘娘们提了话。想是起意了,想忙活了圣上大选的意思。”丁妙儿这么一说,还是打量了唐甜甜的脸色。见着唐甜甜没表示,丁妙儿揣着心思,就是忙又道:“不过,圣上都发了话,新登基三年不大选,说起来,也是给咱们这些东宫的老人儿,落了一场天大的体面。”
    “当然了,要真论起来,娘娘才是真正在圣上跟前得宠,有体面的贵人儿。妹妹们,都是沾了娘娘的光彩。”丁妙儿一直捧着永寿宫的唐甜甜。
    可唐甜甜更清楚,她与丁妙儿之间的合格关系,并不是那么真正生死与共的盟友。说白了,还是利益暂时一致着。
    “哦,是吗?”唐甜甜疑惑了一下,说道:“本宫倒是消息落后些,一直没听这些事儿。好险着,有妹妹提醒了。要不然,这事情本宫还是蒙了谷里。”
    真不知晓吗?
    当然不可能。
    唐甜甜对于老太妃,老太后想给隆昌帝选秀的事情,是一清二楚的。更听得的消息,就是她这个唐贤妃嘛,听说要升了贵妃的唐氏嘛,那是三宫六院里真是惹了好些个嫉妒的人。谁让隆昌帝至登基以后,对唐甜甜的宠爱,就是过了多些呢。
    对于这等宠爱,唐甜甜没那会贤惠的推辞了。好歹她是有儿子的人,就是为了下一辈儿,也得好宠爱两字,给占牢实了。
    “妹妹的心思,我领了。”唐甜甜话头里,也是巧巧的给了个空头的话儿。
    不过,这话儿听了丁妙儿的耳里,还是满意着。这会儿,丁嫔丁妙儿更是笑得开心,那一直保养的甚好,是美人如花儿的笑颜,怎么瞧着都是养眼呢。
    唐甜甜望着如花美眷般的丁妙儿,心头还是早些冷气儿。她的容貌在宫里,算得尚好,可比起顶尖的美貌而言,就是差了那等耀眼的模样了。
    美人如花,总有开败。
    唐甜甜挺担心,如果等三年期至时,嫩嫩的世家门阀贵女们选入宫后,她呢,又当如何?
    这个时代,对女子而言,就是这么的不公平。
    女子得守了贞洁,女子得不嫉妒,女子还得温柔善良体贴。总之,一切的美好,都得守候得了。而男人呢,却是在破坏啊。还是打着这个世道的名义,那是三妻四妾好不快活?
    不公平,在于这个世道里,拿捏着权利的人,是男人。
    唐甜甜改变不了大环境,甚至于,她不过是苟且偷安。
    “妹妹,本宫累了。可还有其它事?”唐甜甜这么一问,也便是随口的话。丁嫔丁妙儿自然识趣,就是起身告辞。
    等丁妙儿离开后,唐甜甜揉了揉眉心,脑子里却是思索着,她的未来。
    至少,这等未来里,也含着了唐甜甜和儿子周钧的未来。
    丁嫔离开了永寿宫,自然是回了她居住的钟粹宫。
    回了钟粹宫,丁妙儿就是见着了让奶娘领着在宫里玩乐的女儿周锦欣。逗着女儿,丁妙儿心思沉了沉,片刻后,是对身边的宫里交代了话,道:“本宫晌午后,要去寿康宫看望堂姑母,让人备了礼。”
    “诺,娘娘。”
    宫婢领了话,自然是去安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