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顾盼成欢_莞迩-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谨之于是又回头打量那车夫。
虽然看着松松垮垮的样子,但这车夫实则却是脚步轻盈,很显然是有些身手的。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会是吏部那五品的员外郎手下能有的。
更何况,吏部的那位员外郎张大人,今天可是与周谨之一起出的吏部,两人还交谈了几句,既是如此,那位张大人又怎么可能会使了人来周府打听他在不在呢?
那么,这名车夫,又是奉了何人之命来的?
周谨之这边沉思着,那车夫却只当他不乐意与自己一起走。
想到永昌长公主吩咐自己时那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语气,车夫微皱了眉头,然后又走近几步,几乎是挨着周谨之,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周大人,实不相瞒,在下是永昌长公主府里的,长公主她现在就等在外面,只等着周大人过去一叙,听说周大人与夫人夫妻情深,想必,府上夫人也不会希望……”
话未说完,但其中的威胁之意却极其明显。
周谨之听了眼中便有锐光闪现。
他深深看了车夫一眼,直将这身手极为不凡的车夫看得不自觉的就扭了头不敢与他对视,这才淡淡道:“既是长公主相邀,那自是在下的荣幸。”
说完,他吩咐门口的小厮,“你自去禀了夫人,就说我与一位故人说几句话,马上就会回府,让夫人将饭菜上桌。”
很显然,周谨之没打算与永昌长公主周旋多久。
那车夫好歹也是永昌长公主手下之人,听到周谨之这样说,眼中下意识的就有不满之色,不过永昌长公主今天是一定要见到这位周大人的,就算他再怎么不满,也不能在这时候说出什么会惹恼了周谨之的话,于是也只能垂眸立于一旁。
吩咐完了周府的小厮,周谨之这才看了那车夫一眼,就似半点也不曾察觉到他的不满一般,“那么,领路吧。”
车夫这才领了周谨之来到那停在了巷子口的车驾前。
等了几个时辰,从下午等到晚上,从光线充足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这么长一段时间,永昌长公主的一颗心却是越来越冷。
她现在也不明白,自己为何一定要见上周谨之一眼才甘心。
甚至,为了这个目的,她还硬拖着不肯回公主府,拖延了接旨的时辰,也不知道会不会因此而更惹了隆庆帝的厌恶。
但,为了心里的那口气,她硬就是等到了现在。
这时好不容易等到了周谨之归来,永昌长公主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被宫女扶着下了马车,先看了面色淡然,并未因见到她而有任何动容的周谨之,然后,永昌长公主才吩咐了车夫及服侍她的宫女都退到远处去,这才往那漆黑的巷子里走了几步。
这时天色已暗,那巷子里显然有些幽森,永昌长公主踏了进去就只看着周谨之。
她在等着周谨之也进来。
☆、第579章 可还满意?
可是,周谨之却只站在几步之遥的巷子口,淡淡地看着永昌长公主,“长公主寻微臣有何事不妨直说,所谓事无不可对人言,自也不必寻什么隐蔽之所。”
永昌长公主听得心里就是一怒。
这周谨之,也太不识抬举了!
她堂堂长公主,在这里等了他这么长时间,他竟然还是一副如此不屑一顾的样子,莫非,他真以为得了她的青睐就能如何了?
若是平时,永昌长公主说不定就要发怒了。
但她随即就想到她自己如今的处境,于是便强自压下心里的愤怒,也不再一定要求要走进巷子里说话,反而又走回了巷子外,隔了两步的距离看向周谨之。
倒不是永昌长公主不想靠得更近,而是她才一往周谨之那里走了一步,周谨之就立即退了一步。
这不想与永昌长公主扯上关系的姿态,却是表露无遗。
永昌长公主恨得牙痒痒的,但她却没功夫发怒。
好半晌,她才道:“周大人,皇上那里,你到底胡言乱语了什么?”
虽然她现在还不知道隆庆帝到底下了什么旨意,手里更没有任何这件事与周谨之有关的证据,但即使是这样,她也敢肯定,这件事必定是周谨之在其中做了手脚!
听到永昌长公主如此说,周谨之面上表情不变,淡声道:“长公主在说些什么,微臣不知。”
如果周谨之表现得惊讶些,永昌长公主也许还会相信他的话,可他现在这副模样,可不就是只差承认事情真的与他有关了?
这有恃无恐的模样,简直让永昌长公主气得胸口都一起一伏的,一张粉脸更是变得煞白。
“你……”她咬着牙道,“本公主与你无怨无仇,你为何要在皇上面前给本公主上眼药?”
听她说到这里,周谨之才终于正眼瞧了她一眼。
然后,周谨之面上微微带了些讽刺,“长公主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您前不久才送了臣的夫人和儿子一份大礼,怎的现在就全忘了?臣也只是礼尚往来而已,只是不知,长公主对微臣的这份回礼,可还满意?”
就只差没说“就是我做的了”。
没有真的听到周谨之承认之前,永昌长公主还能拿了别的借口来说服自己,或许这件事真的就与周谨之无关呢,或许隆庆帝降下的那道圣旨并不像她所想象的那般是坏事呢?
可现在亲耳听到周谨之说,隆庆帝的那道旨意就是他的回礼,永昌长公主心里哪里还能有什么侥幸。
脸色比那纸还白,她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了再说话的力气,问出来的,却不是隆庆帝那旨意的内容,而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一句话。
“为什么?”永昌长公主面上神色有些癫狂,她扭曲着一张脸,哪里还能看得出来皇室公主的气度来,就像是个随处可见的市井泼妇一般冲着周谨之吼道,“周大人,你是个聪明人,本公主对你的心意,你不可能不明白,本公主哪一点比你那个带着野种嫁过来的夫人差,你竟然宁愿选那个什么都不是的顾氏,也不愿意看本公主一眼!”
不得不说,这人一旦是陷入执念之中,还真是看不到其他了。
永昌长公主的这番话也来得古怪。
周谨之和顾锦琳是结发近十年的夫妻,的感情和睦近几年来也是在京城都被不少人羡慕的,可在永昌长公主眼里,却似顾锦琳才是那外来者一般,简直滑稽得让人觉得可笑!
但永昌长公主自己却并不觉得可笑,她瞪着周谨之,一定要从周谨之嘴里得到一个答案。
面对这样一个几乎已经疯了的人,周谨之真是连看她一眼都嫌多。
就算是皇室公主又如何,只凭她这张嘴脸,就拍马也不及他的夫人!
周谨之毫不掩饰自己眼中的嫌弃,眼光在永昌长公主身上略一扫便又移开,“你不及她甚矣!”
话说完,周谨之也不欲再与永昌长公主浪费时间多说什么,他甚至觉得自己居然同意过来与她说话都是个错误的决定。
于是,他转身就欲走。
永昌长公主等了这么久才好不容易见着周谨之的面,话都还没说几句,更没说清楚,又岂能容得了这样就走了?
趁着周谨之转身的功夫,她猛地上前两步,一把就将周谨之的衣袖拉住,“你给本公主站住,若是不将话说清楚……”
她的话还没说完,手里的那截衣袖就被周谨之用力扯了出去。
布料与保养得极为柔嫩的掌心疾速摩擦而过,永昌长公主只觉得自己掌心火辣辣的疼,周谨之的举动,无疑就像是狠狠甩了一巴掌在她脸上。
她的两条经过了精心描绘的柳眉一竖,正要发火,就被周谨之的话给截住了。
“长公主请自重。”周谨之看着那截被永昌长公主扯过的衣袖,已经在考虑起等会儿回府之后让人将这衣裳丢了的事。
那明显的嫌弃,让永昌长公主想要忽略都不行。
“长公主,您有空在这里与臣说这些,倒不如尽情的享受您这最后的自由时光,您大概还不知道吧,皇上知晓长公主自愿从此留在公主府里替先皇祈福,因感慨自己待先皇之心不如长公主诚而落了泪……”周谨之声音听着极为悠然,但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叫永昌长公主心里发寒,“相信,若是先皇在天之灵,知道您这位他曾经最疼爱的女儿,竟然如此纯孝,也定会感到安慰的。”
这分明是夏日,但永昌长公主却仿佛转身于寒冬一般。
她,自愿从此长居公主府,为先皇祈福……
身子微微晃了晃,永昌长公主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的预感,果然就是这般灵验。
可是,她才从公主府里走出来多久,隆庆帝,竟然就再想将她关进去?
什么自愿祈福,从此再不出公主府一步,这当然只是个谁都不会相信的借口,可就算是这样,那又如何呢?
就算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借口,但既然隆庆帝说这是真的……
那,假的,也就变成了真的。
☆、第580章(25更完)
想到这一年多在公主府里望着那方小天地,只差没被憋疯的日子,永昌长公主就忍不住不寒而栗。
才一年就已经如此,若真要叫她这下半辈子都关在公主府里……
她简直不敢想象。
就算她那公主府里再如何华丽,若只能呆在那里,那也只是一个看着华丽些的笼子,人生活在笼子里,又怎么能好?
而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眼前这个明明嘴边带着笑,却只让人觉得冷酷的人。
永昌长公主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她这时后悔了,后悔自己为何一定要去招惹周谨之。
若她没有打周谨之的主意,那她还能做她风光的长公主,只要不做什么太出格的事,隆庆帝也一定不会将她如何,可现在……
可这世上哪里能有后悔药吃。
永昌长公主心里正是一片冰凉的时候,就见周谨之向着周府的方向招了招手。
周府门口本就候着有人,得了周谨之的示意,立即就有人迎了上来。
“老爷有何事要吩咐?”
周谨之看了正有些失魂落魄的永昌长公主一眼,道:“永昌长公主到了这里迷了路,不知道要如何回公主府,让府里抽出几个人手来,务必将长公主安全的送回公主府。”
虽然有些诧异在这里与周谨之说话的竟然是永昌长公主,但那周府的下人也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即就应了是,然后转身去点人手去了。
不多时,就有几名周府的护卫被领了来,然后依着周谨之的话,要将永昌长公主送回公主府。
知道了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永昌长公主当然是不愿意就这样回了公主府,可她就算再不乐意又能如何,在隆庆帝的圣旨之下,她又能躲到哪里去?
一时之间,永昌长公主心灰意冷,只觉这天下之大,竟然没有她的容身之处。
但这些,却都与周谨之无关了。
看着永昌长公主的车驾缓缓走远,周谨之的神色才又渐渐缓和起来。
他回到周府,才进了大门就将身上的外衫脱了下来丢给前来迎接的小厮,“这件衣裳脏了,拿去丢了或者烧了吧。”
被永昌长公主摸过的,他觉得脏。
那小厮显然没想到周谨之会交代给他这样一件事,微愣之后便连忙恭敬地点头。
将这件事交代了,周谨之也没再多言,只快步往府里走去。
被永昌长公主这样耽误了一番,他的夫人和孩子们,只怕又多饿了一会儿肚子。
不多时,周谨之回到主院里,果然就见了顾锦琳领了两个孩子坐到了摆满了菜肴的桌边等着他,见他回来了,择哥儿和恪哥儿都起身唤了“父亲”。
顾锦琳见周谨之身上连件外衣都没有,极为惊讶地扬眉。
周谨之向来注重自己的仪态,就算在府里也从来不会有衣衫不整的时候,何以这次竟然连外衫都没了?
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顾锦琳也只是先拿了衣裳递给他,然后才问道:“夫君,你的衣裳呢?”
周谨之于是温和一笑,“回来的时候不小心在马车上划了条口子,已经让人处理了。”
顾锦琳于是也不再多问,只笑着道:“那我改日再给你做一身新的。”
周谨之欣然点头。
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热闹又温馨的一顿晚膳。
灯光下,顾锦琳的脸庞显得格外的温婉动人。
周谨之看着她,心里便一片宁静。
他的夫人,也许不如京城那许多的贵夫人一般精明,甚至还有许多的缺点,但却是他早就认定了将会与他相伴一生的人。
所以,外面无论有什么风雨,都交给他这个做夫君的就好。
……
周家正在用晚膳时,顾青未正斜倚在床上,由宁致远轻轻替她按着略有些浮肿的小腿。
月份渐大之后,顾青未的脚背、小腿等处因为血脉有些不通而极易浮肿,每次宁致远替她按过之后又会好上许多,为了不让顾青未吃苦,宁致远只要有空必定会替着按摩一番,还将手法交给了秋岚等四个丫鬟,不过也不知道是秋岚几个手上力度不够,还是顾青未的心理作用,她总觉得宁致远按了才叫她最舒适。
享受着宁致远的服侍,顾青未舒适得几乎要眯起眼来,同时与宁致远说着话。
“永昌长公主竟如此胆大,真的将传旨太监晾在公主府一整个下午?”顾青未说起话来,都仍带着些不可思议。
就算永昌长公主是隆庆帝的亲姐,可她此番举动,可不就是明晃晃的不将隆庆帝放在眼中?
别说隆庆帝本就已经下定决心要将永昌长公主幽禁了,就算是没有这回事,只怕也足以让隆庆帝心中不悦了吧。
毕竟,隆庆帝如今是这天下的主宰,又岂能容得有人如此无视他的旨意?
即使,那人是他的姐姐也不行。
宁致远点了点头,“可不是,据说那位传旨的公公等得脸都要绿了,后来还是姑父府上的人将永昌长公主送了回去,说是永昌长公主的车夫在京城迷了路。”
迷路……
顾青未有些无语。
这借口想的。
不过,反正也只是找个借口而已,至于那借口到底能不能说得过去,在这种时候,又怎么会有人关心?
永昌长公主这一接了旨,从今往后就别想再走出公主府一步!
毕竟,公主府可不像是宁王府,下面竟然还有一条可供逃脱的密道。
就算公主府真的有那样一条密道,只怕永昌长公主也不可能下定决心舍了她的安逸生活。
想到隆庆帝的这道圣旨,顾青未又不由联想起宁致远所说的,先皇的那道遗诏。
然后,脑中有灵光闪过。
她似乎记得,曾经有一次听顾锦琳提起过,周谨之有一手能模仿旁人笔迹的绝活儿,还曾与顾锦琳玩闹时模仿了顾锦琳的笔迹给清河的老太太等人写信。
据顾锦琳说,周谨之模仿出来的笔迹别说是老太太等人了,与顾锦琳所写的其他笔迹放在一起,就连顾锦琳自己都分不出来哪一张是周谨之写的。
☆、第581章 伪造
用顾锦琳的话来说,周谨之模仿的笔迹……
足以乱真!
顾青未心里倏地便是一惊。
她猛地抬头,瞠了眼看向宁致远。
不会是像她所想的那样吧,周谨之,他能有如此大胆?
被顾青未如此看着,宁致远不知她在想什么,于是一边按着她的小腿,一边笑着问道:“欢颜,你这又是怎么了?这样看着为夫,莫非是突然就不认识我了?”
顾青未却没心思与宁致远开玩笑。
她定了定神,将自己的猜测与宁致远说了,然后迟疑着道,“越之,你说,姑父他,不会如此大胆吧?”
因为事关重大,即使明知道屋里就只有他们两人,但顾青未仍下意识的就将声音压得极低。
听顾青未如此一说,宁致远也跟着心里惊了一惊。
伪造圣旨,这可是要诛九族的大罪!
为了将永昌长公主这个威胁给除了,周谨之,他真的敢做这种事?
可若真是如此,那先前他们想不通的那些,也就都有了答案。
历来极少有皇帝是亲自书写圣旨的,但元昌帝本身的书法造诣就极为不凡,他所下的圣旨却是有一小半都是自己亲手所书,当然,元昌帝也会如其他的皇帝那般,从翰林院的官员中选出书法过人的几个书写圣旨。
周谨之先前为翰林院侍读,主要职责虽是为皇帝、太子讲解经史,但他的字好,却也是翰林院人人皆知的。
据宁致远所知,他就是被元昌帝选中书写圣旨的其中之一。
如此一来,周谨之要拿到书写圣旨所用的锦帛还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周谨之先前本就是元昌帝的近臣,当然没少见过元昌帝的笔迹,他又擅长模仿旁人的字迹……
哪怕宁致远重活了一世,这一世也瞒着元昌帝做过不少事,但这时仍忍不住为周谨之的大胆而惊叹不已。
所以,永昌长公主会落到这样的田地,真的只能怪她自己作死?
顾青未和宁致远对视一眼,然后极为默契的再不提这件事。
事关重大,泄露任何一丝都有可能牵连到多少条人命,他们又岂是那等不知深浅的。
带着这样的惊叹,眼见时辰也不早,顾青未和宁致远便也上、床休息了。
永昌长公主的事传得很快,第二天不过半日功夫,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普通百姓的耳中。
对于隆庆帝所说的,永昌长公主自愿从此长居公主府替先皇祈福,以谢先皇多年的疼宠,朝中的官员们自然都是不信的,即使隆庆帝对永昌长公主百般赞誉,但朝中众臣也都不是傻的,先皇已逝,但哪里有长公主从此就因为要祈福而从此幽居公主府的。
只怕……
根本就是永昌长公主不知何时又惹恼了隆庆帝,这才让隆庆帝如此。
再想到先皇当初也下过类似的旨意,朝臣们虽然不知其中内情,但一来这是皇室的家务事,与朝政无关,二来也没有人会因为永昌长公主而逆了隆庆帝的意,又哪里有人会就这件事而替永昌长公主说情?
反倒是那些普通百姓,就只当了这就是事实,竟还有不少人都真心觉得永昌长公主不愧是当初元昌帝最为疼爱的女儿,竟然能舍弃了外面的繁华,只专心为元昌帝祈福。
于是,在这些百姓心里,反倒都对永昌长公主称誉有加。
只不过,估计永昌长公主不会为此而感到高兴的。
不管如何说,永昌长公主的事,到这里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但永昌长公主这一闭门“祈福”,有一个人可就不好过了,那就是常老太太。
常老太太是得了永昌长公主的银子才一路来了京城,还有钱买了宅子,又吃好穿好的。
当然了,永昌长公主也不会自降身份去与常老太太这样的人打交道,吩咐常老太太做事也都是由永昌长公主身边的心腹宫女去做的。
不过,永昌长公主这一失势,公主府的宫女哪里还能有闲心顾得上常老太太这里。
于是,仍等着天上掉银子的常老太太立即就急了。
为了让常老太太给顾锦琳母子添乱,永昌长公主也确实拿了一笔银子出来,可常老太太就不是什么会过日子的人,这些年她是过够了苦日子,手里乍一有了银子,立即就买了宅子,又给自己添置了不少新衣,平时的饭食也都只点着好的吃……
这样一来,虽然才进京没多久,但常老太太手里的银子就已经挥霍了大半。
她原本也是不急的,毕竟那位让她做事的“贵人”那里后续还有的是银子拿,只要隔个两三日就去了京城某间茶楼里向那位长得跟天仙儿似的姑娘禀报了最近的进度,就能轻松有一笔银子进账。
这可次,已经过了这么些日子,那位常来的姑娘,却是没了影儿。
永昌长公主身边的宫女不来,常老太太当然也就没了银子的来源,京城的物价又贵,她又不知道节省着过日子,要是再这样下去,只怕手里的这些银子也撑不了多久。
这也由不得常老太太不急。
又是一天,常老太太一大早就将她那孙女扔到了宅子里,自己独自出了门往以往与那位“贵人”约好了的地方去,等了差不多一整天,结果自然还是空手而归。
心里积郁之下,她正想着要打她那便宜孙女一顿好撒撒气,却发现宅子里空无一人,以前都会缩在角落里等着她回来的小女孩儿,竟然不见了踪影?
“小贱蹄子,又死哪去了!”不仅没撒着气,反而还又憋了一肚子的气,常老太太站在院子里骂骂咧咧了好半天,这才只能回身去准备晚饭。
这一晚,常老太太都没见着她那平时极不得她喜欢的孙女归来。
也不知为何,平时看着她那小孙女,总忍不住想起她的生母,然后自然也给不了她什么好脸色,可到底相依为命了九年,如今乍一只剩了自己,常老太太的心里却莫名的虚了起来。
明天还是出去找找那贱丫头吧。
她想。
莞迩说
感谢周馨维、從這裡到那裡、老十01、tictac、jieans、减肥是个终身事业的打赏,今天会有十更,先更两章……
☆、第582章
永昌长公主的事之后,京城又渐渐恢复了往昔的宁静。
京城还是原来的京城,在京城来往的,也大多是原来的那些人,除了京城百姓、朝中官员们身上的素服,便再难看出现在还是在国丧期间。
纵是再怎样的帝王,也总会化作尘土,然后渐渐被人们遗忘在那悠长的时光之中。
岁月无情,时光不老。
可是,元昌帝却没能早些看透这一点,所以他才会最后落了那样一个晚节不保的境地。
当然了,这些只是顾青未的一点感慨罢了。
而顾青未之所以能有这么多感慨,也是因为她的婆婆,安平大长公主。
宫里的事尘埃落定之后,安平大长公主便一直情绪有些低落,每每只有顾青未去主院看她时,看着顾青未越来越大的肚子,这才因为对将来的孙儿或孙女的期待而心情才能稍好一些。
定国公府其他几人都知道这是为什么,安平大长公主还是在自责。
可就算是知道,他们也没办法轻易就劝了安平大长公主将心放宽。
说几句话当然是简单的,可是对于安平大长公主来说,她是早就知道元昌帝当初的举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然后为了定国公府的安宁而坐视不理。
就算身边有着亲人的宽慰,但那种自责又如何能轻易就从心头淡去呢?
为了这件事,安平大长公主在隆庆帝登基之后,就着人在定国公府里修了个小佛堂,而且已经在小佛堂里住了整整两个月。
顾青未这时就守在小佛堂外。
眼看着就要到中秋了,虽然尚未过这百日的国丧,但是一家人无论如何也是该团聚在一起的,又如何能缺了一人?
七个月的身子已经有些重,顾青未走了这一路已经觉得有些累,才到了小佛堂外就扶着秋岚的手换了换脚。
小佛堂外守着的是安平大长公主楚静姝身边的黄嬷嬷,只一眼就察觉到顾青未是累了,黄嬷嬷连忙吩咐了人去备了锦杌过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扶着顾青未过去坐了,又苦笑着道:“世子夫人,您这又是何苦,大长公主可是见着得世子夫人这样累着自己的。”
顾青未在锦杌上坐下,锦杌上还垫了层软垫,在这已经入秋的天气倒也极为舒适,也让顾青未轻轻舒了口气。
听黄嬷嬷如此说,她冲着黄嬷嬷笑了笑,“我可不就仗着母亲心疼我和腹中的孩子吗,这样一来,母亲总该从佛堂里出来了吧。”
黄嬷嬷闻言便笑望着顾青未,目光温软。
她们说话也没刻意压低声音,在小佛堂里的楚静姝又哪里能听不到,几乎是顾青未的话才落了地,楚静姝就从小佛堂里走了出来。
“母亲!”顾青未扶着秋岚的手又站起来。
“公主……”黄嬷嬷也有些激动地道。
其他丫鬟们也都跟着纷纷行礼。
楚静姝摆了手免了大家的礼,然后有些无奈地看向顾青未:“你这孩子啊,这是要逼着我出来了?”
话虽然如此说,但楚静姝却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
她躲在这小佛堂里这么久,其实也不过就是求一个心安罢了,但若是因此要让家里人替她担着心,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这两个月来佛堂的清苦生活,也叫楚静姝彻底想明白了,她与元昌帝之间既是兄妹,也是君臣,既是如此,又如何能完全用兄妹之情来衡量呢?
虽然这个理由不能让她心里完全无愧,但也足够让她释然了。
能想通,楚静姝当然也不会再一直缩在那小小的佛堂之中。
她看向顾青未,“欢颜,这段时间,也亏得府里有你了。”
她这一乍进了佛堂,原本在顾青未有孕之后便都由了她打理的庶务自然就落回了顾青未身上,有着身孕每天还要处理那些繁杂的各式家事,想也知道顾青未定然不会轻松了。
听楚静姝如此说,顾青未笑着摇了摇头,“母亲说笑了,儿媳也没做什么,哪里能当得了母亲的夸奖了。”
楚静姝也不再多说,只又拍了拍顾青未的手,然后婆媳两人便往外走。
一边走着,顾青未一边与楚静姝说着这两个月来府里发生的事,说到最后,顾青未道:“母亲,您可不知道父亲这两个月瘦成什么样了,您要是再晚出来几天啊,只怕父亲都会忍不住将那小佛堂给拆了……”
说着话,竟然还打趣起楚静姝这个婆婆来了。
楚静姝先是笑着摇头,但随后也在心里轻轻一叹。
她这两个月只管自己躲在佛堂里,将别的一切都给抛开了,包括府里的中馈,以及宁景昌。
宁景昌两个月来都没往小佛堂里寻过她一次,但她心里明白,这并不是宁景昌就不担心她了,而是宁景昌也希望她真的能在佛堂里找到她想要心安。
所以,楚静姝面色颇有些动容。
不过,之前的事都已经过去了,她以后可不会再做这样的事。
又拍了拍顾青未的手背,楚静姝轻声道:“我这次也想明白了,以后啊,别的事我也就不多想了,欢颜你过不了多久也要临盆了,我就安心等着抱孙子孙女吧。”
顾青未自然是笑着道好的。
两人又往外走了些,就看到宁景昌和宁致远都等在了前面。
一家人自然没那么多的客套,也就是相视一笑,便一起往前行去。
虽是一家团圆了,但如今还是国丧期间,一家人也只是想着简简单单一起吃顿饭也就好了,却不想饭菜才上了桌,西府的国公夫人吕氏就不知道打哪得到了消息,亲自领着郝氏上门了。
一见看楚静姝,吕氏眼中便是一亮,然后立即几步上前凑到楚静姝跟前,“唉哟,弟妹你可算是出来了,说起来啊,先皇在天之灵定当十分欣慰,不仅以前最疼爱的永昌长公主自愿从此闭门为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