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顾盼成欢_莞迩-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像是,边关的夷族最近这些日子有些不安分?”说到这里,楚雁南面上才又略带了些兴致,“我也是刚知道的,那个徐岂虽然年纪不大,但跟在他那个做将军的舅舅身边,却是没少上战场,身上可是有军功在的。”
    顾青未闻言仔细将楚雁南打量了一番。
    从她的面上,顾青未再看不到任何对杜仲先的留恋,反而只有对徐岂的兴趣。
    对一个本就已经与自己定了亲的男子感兴趣……
    顾青未忍不住轻轻一笑。
    她有种预感,楚雁南过不了多久,怕是真的就要与徐岂做一对欢喜冤家了。
    不过,这些事应该由楚雁南自己去发现,顾青未只闷头笑,却是半个字都没有提及。
    待到楚雁南兴冲冲的来,又高高兴兴的离开,顾青未笑着与宁致远说起这件事。
    宁致远对此没有任意的意外,见顾青未终于不再为楚雁南的事而担心了,很是满意地点头,“我早就说了嘛,你可用不着替她担心。”
    接下来的日子倒也过得安宁。
    将宫里的事忙完之后,宁致远的空闲时间也多了些,陪在顾青未身边功夫当然也就多了起来。
    就在这样的安宁之中,很快就进了六月。
    同样请了老太太等人替顾青未热热闹闹的过了个生辰,再一转眼,也就到了新皇正式举行登基大典的日子。
    登基大典之后,楚承乾成为了大周朝名正言顺的第三位皇帝,改年号为隆庆元年,楚承乾也自此被称作是隆庆帝。
    新皇登基大多会大赦天下,隆庆帝大赦的旨意还没来得及拟出来,却因为另一个消息而怒不可遏。
    被禁于宁王府的宁王失踪了!
    自宁王被押回宁王府之后,隆庆帝就下了旨将宁王府上下所有服侍的人都清洗了一遍,为的就是防止会有人助着宁王逃脱。
    但宁王自回到宁王府之后,每日里倒也极为安分,从未做出任何出格的举止。
    隆庆帝最开始时还天天都关注着此事,但一来刚登上皇位这段时间本来就忙碌,二来宁王确实安分得让人放心,所以后来渐渐的倒也将这件事放开了。
    倒不是隆庆帝大意,而是宁王府如今已经被大批的侍卫把守着,就算是只耗子都不可能悄无声息的进出,更何况是宁王这么个大活人呢?
    可明明是不应该发生的事,却偏偏就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
    今天是隆庆帝正式登基的日子,满京城都只议论着这件事,宁王府里服侍的下人们当然也是如此。
    负责给宁王送饭菜的是从许太后身边拨过来的一位嬷嬷。
    这些日子许是因为在与隆庆帝的争斗之中输了,宁王打从回了宁王府就将自己关在了房里,没往外走过一步,就连饭菜也是由这位嬷嬷送来放在门外,待这位嬷嬷走了之后宁王才自取了饭菜。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因为这一个月来已经成了惯例,所以中午时这位嬷嬷将饭菜放到门外之后便也就走了,直到再送晚膳时发现中午送来的食盒里的饭菜竟然动都未动,这位嬷嬷才惊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劲。
    宁王当然不会想要绝食。
    若他真想这样做早就做了,也不会拖到一月之后的现在。
    可这些饭菜……
    嬷嬷立即就扬声唤了侍卫破门而入。
    但这间明明门窗紧闭的房中,却是空无一人!
    所有侍卫都敢肯定,宁王绝不可能这样逃出来而不被他们发现。
    于是,这件事立即就以最快的速度被报到了隆庆帝那里。
    隆庆帝原本还打算大赦天下的,得到这样的消息,哪里还有什么心思赦免那些罪人,震怒之下就命了全京城的京卫们都出去搜捕宁王的下落。
    虽然宁王如今如丧家之犬,但想也知道,宁王既然这般逃脱,必定是要图东山再起的,隆庆帝又如何能将这样一个心头大患放到外面呢。
    指不定什么时候,宁王就会突然冒出来狠狠咬上他一口。
    到这时,隆庆帝也后悔起来当初不该不听从宁致远的建议,不理会宁王的说辞,直接将他禁于宫中了。
    凭他现在对皇宫的控制,宁王是绝对不可能有机会从宫中逃脱的。
    可现在……
    但任隆庆帝如此恼怒,离奇消失的宁王就如同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任他让了人将京城刮地三尺也没能搜出个影子来。
    还是后来,宁王府里的侍卫们经过仔细搜索之后,才从宁王的卧房床底下寻到一条可以通往宁王府外的地道。
    那条地道虽然不能直接通往京城外,但宁王离开之时京城的城门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防备,让他这般溜了出去,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之事。
    而到宁王府的侍卫们发现了宁王失踪,这中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宁王都不知道离开京城有多久了,再另寻搜捕,又何其不易。
    也因为宁王失踪之事,隆庆帝和许太后心里都不由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557章 走出

虽然明知道不太可能,但隆庆帝后来仍让人在京城周边仔细搜索了一番。
    不过,又没有一个确切的方向,就算隆庆帝派出太多的人手,几日之后都只是徒劳而已,到最后也只能空手而回。
    确定了不太可能将宁王抓回来,隆庆帝失望之余,也只能向外宣布,宁王于宁王府里病逝的消息。
    无论宁王离开京城后想做些什么,但只要所有人都认定了他已经死了,他再做什么,总也不会那么方便了。
    隆庆帝只有这样在心里安慰自己了。
    ……
    顾青未可没想到后面还会发生这么多的事。
    不过,再如何说,隆庆帝如今已经掌控了天下,宁王就算要整出什么妖蛾子来,应该也不会太容易,只是可怜了仍留在宁王府的宁王妃以及宁王的几名子嗣了。
    虽然碍于天下人之口,隆庆帝不会拿他们怎么样,更不会要他们的命,但被人当作是宠物一般圈养在小小的宁王府里,这却是无论如何都跑不掉的。
    顾青未与宁王以及宁王府反正也没有什么交集,虽然微微叹息一阵,却也没有想太多。
    宁致远回到漱云居时,就正好看到了顾青未这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他换了衣裳就坐回顾青未身边,“欢颜,你在想什么呢。”
    说话的同时,宁致远仔细打量着顾青未。
    因为先皇驾崩才一月有余,还未过百日之期,所以顾青未身上只穿了一件极为素净的家常衣裳,就连如云的发间也没有佩戴任何的首饰头面,浑身上下连点能与鲜亮搭得上边的颜色都看不到。
    但是,即使这样全身都素着的顾青未,虽然比平时要少了些华贵,但那并不由首饰多少而决定的从容气质,却几乎叫宁致远着迷。
    怎么看都觉得还是自己媳妇好看,宁致远抓了顾青未的手就又往嘴边一凑。
    被宁致远下巴上新长出来的胡茬子扎得手上有些痒痒的,顾青未忍不住一笑,然后将手抽出来,纤长如玉的食指往宁致远额间一点,“离着我远些。”
    宁致远这样的厚脸皮,当初他们关系还没有修复的时候就能往顾青未身边凑,如今哪里能被顾青未这轻轻一斥就真的离她远些了。
    不仅没离远些,他反而还更往顾青未身边凑了些。
    顾青未本也不是真的想远着他,见状只微瞪了他一眼,然后才回答起宁致远先前的问题来。
    “倒没想什么要紧事,只是听说宁王逃脱了,有些为宁王妃和宁王的那些儿女可惜而已。”顾青未道。
    她对宁王妃的印象并不好,可如今宁王妃因为宁王的原因可能一辈子都踏不出宁王府一步,只能这样守着一座空荡的王府度过剩下的日子,她也难免会有些同情。
    不过,也只是同情而已。
    宁致远倒不觉得顾青未的是非什么不对的,他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却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欢颜……”宁致远道,“永昌公主,被皇上从公主府里放了出来。”
    永昌公主。
    隔了许久之后再次听到这个名字,顾青未眉头不由为之一皱。
    她当初让楚承启和永昌公主走向前世那条路,可是费了不少力气的,还借了郑贵妃的手,怎的隆庆帝这才一登基,竟然永昌公主就又出来了?
    前世的元昌帝后来因病驾崩之前,还特意嘱咐过隆庆帝,绝对不可以将永昌公主放出来。
    但这一世,元昌帝因为服食金丹的缘故而冷淡当时还是太子的隆庆帝,驾崩之前又遇到那么多的事,根本就没想起来要嘱咐永昌公主和楚承启的事。
    而永昌公主和楚承启姐弟之间的不伦,元昌帝只将这件事当作是皇室最大的耻辱,哪里又能轻易与他人说起?
    是以,除了仍被禁于宫中的郑太妃,以及早就知情的顾青未等人,却是再没有其他人知道这姐弟俩之间的事了。
    就连隆庆帝也是一样。
    若不是如此,只怕隆庆帝也不可能开口将永昌公主放出来。
    顾青未皱着眉头,“永昌公主是如何出来的?”
    隆庆帝才登基,每日的事情都不少,若不是有人提起,他只怕是绝对想不起永昌公主来,那么,又是谁在隆庆帝面前提到的?
    宁致远是知道顾青未对永昌公主的观感的,更知道永昌公主曾经还打了周谨之的主意,所以一知道这件事之后就让人将事情的原委查了个清楚,顾青未这才一问,他就将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是永昌公主自己往宫里递了信。”宁致远道。
    永昌公主如今也才二十几岁,被元昌帝下令幽禁于公主府,若说她不想出来,那肯定是骗人的。
    可是元昌帝是知道她和楚承启做了什么的,只要元昌帝在的一天,就绝对不会放她出来,但现在元昌帝不在了,自从听到那钟声,永昌公主就看到了希望。
    她不关心到底是她的哪个兄弟登上了皇位,无论是太子还是宁王,他们登基之后,她都是长公主。
    她只关心,新皇登基之后,能不能下旨将她放出来。
    按例,新皇登基都会大赦天下,就连那些被关在大牢里的囚犯们都能得到赦免,她一位公主,又没做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只要元昌帝驾崩之前没有特意就她的事叮嘱新皇,她又为何不能从公主府里走出去?
    自打知道元昌帝驾崩了,永昌公主就一直盼着这一天。
    但她没想到的是,因为宁王的突然逃脱,隆庆帝根本就没有了任何要大赦天下的意思,她当然也就等不来想要的消息了。
    这让永昌公主极为失望。
    她被禁于公主府里,根本就不能与外界有所联系,对京城的局势也所知有限,所以不能肯定到底隆庆帝是得了元昌帝的嘱托,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事,所以便试探性的写了一封言辞极为恳切的信,交于看守公主府的侍卫们递到隆庆帝那里去。
    这些侍卫原是奉了元昌帝的旨意幽禁永昌公主,但谁又能知道如今的隆庆帝对永昌公主如何呢?
    所以,永昌公主的信就这样递到了隆庆帝的案前。

☆、第558章 骄纵

隆庆帝看了永昌公主的信,只沉吟了一会儿,便下了旨让守在公主府外的侍卫们撤了回来。
    当初元昌帝对永昌公主的惩罚本就来得极为突然,而且元昌帝事后又绝口不提为何会如此对等这个他以前最疼爱的女儿,隆庆帝一直只以为是永昌公主不知何时惹怒了元昌帝,才会如此。
    现在元昌帝已经驾崩了,对于这个亲姐姐,隆庆帝当然不忍让她年纪轻轻就只能一辈子被禁于公主府里。
    于隆庆弟来说,这只是他的一个念头而已。
    但于被禁了一年多的永昌公主,却是她这辈子听到的最大的福音。
    听完宁致远的讲述,顾青未眉头拧得更紧了。
    永昌公主也确实会钻营,明明都已经走回前世的老路了,竟然就这样被她给拐了回来。
    顾青未只希望,重见天日的永昌公主能够安分些,别再打不该她招惹的人的主意。
    “对了,皇上不仅将永昌公主放了出来,还下了旨要封她为长公主,圣旨都已经拟好了。”宁致远又道。
    皇帝的姐妹为长公主,皇帝之姑为大长公主。
    安平长公主如今就已经被隆庆帝封了安平大长公主,隆庆帝会分封他的姐妹也实属寻常,只不过,将永昌公主也带上,这却让顾青未有了种莫名的不好的预感。
    总觉得……
    永昌公主这回出来之后不会收敛。
    “那敬王呢?”顾青未又问道。
    敬王楚承启和永昌公主是一起被元昌帝下令幽禁的,如今永昌公主能重得自由,那敬王有没有可能……
    但宁致远却摇了摇头,“敬王那边还没有什么消息。”
    顾青未点了点头。
    其实也能理解,永昌公主不过是个公主,就算将她放出来,对隆庆帝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甚至还能让他有个善待姐妹的好名声。
    可是敬王就不同了。
    就算敬王这些年表现得再怎么混账,他到底也是封了王的,就算敬王看着就不像是能打皇位主意的,可在宁王逃脱之前,又有谁能猜到他竟然真的就逃出去了呢?
    放了楚承启出来,那不是隆庆帝给自己找麻烦吗?
    而且,楚承启当初是被元昌帝下令幽禁的,就算隆庆帝不理会这件事,有人有微辞时,不也能说是遵照先皇之命吗?
    当然了,永昌公主和敬王的情形其实都是一样的,反正也没有元昌帝的遗旨,到底要不要遵照元昌帝从前的命令,也不过就是凭隆庆帝自己的喜好而已。
    顾青未最后也只能先将这件事抛开。
    永昌公主虽然已经出来了,但是只要她不再打周谨之和顾锦琳的主意,她们倒也没有什么别的交集。
    现在什么事情都未发生,她太未雨绸缪也只是劳累自己而已。
    不为永昌公主的事情而扰,顾青未抬手摸了摸宁致远略带了憔悴的脸,还有他脸上新冒出来的胡茬子,“这几日可是辛苦你了。”
    这几天宁致远也确实辛苦。
    因为宁王的突然失踪,隆庆帝派了大量的人手四手追捕,宁致远手里管着的锦衣卫当然也不例外。
    隆庆帝登基之后,当然要论功行赏。
    宁致远几次相助让隆庆帝与许太后占了先机,隆庆帝当然不能没有表示,不仅大肆赏赐了定国公府,还将宁致远提作了锦衣卫的指挥同知,仍辖了北镇抚司。
    锦衣卫的指挥使之下,就尾两位指挥同知品级最高,比起宁致远从前从四品的北镇抚使,可是连升了两级。
    以宁致远的年纪,能达到这样的品级,几乎是寻常人想都不敢想的。
    而众所周知的,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是定国公宁景昌,如此一来,锦衣卫几乎就完全为这父子二人一手掌控。
    因为要追捕宁王,宁致远这几日可是天天早出晚归的。
    顾青未早上醒来时他已经走了,顾青未晚上睡的时候他还没回来。
    夫妻俩明明是同住一个屋檐之下,却已经几天都没打过照面了。
    被顾青未这样关心着,宁致远只对她一笑,“哪里能有多辛苦。”
    无论何时,他再如何辛苦,所为的,也就是他的妻儿而已。
    虽然宁致远这样说,但顾青未哪里能真的就这样认为了,看了看宁致远几天就已经略显了清瘦的脸,她连忙又吩咐了小厨房准备几样宁致远平时爱吃的菜。
    宁致远享受着顾青未的关心,只一直眯了眼笑。
    好一副傻样。
    ……
    日子一转眼就进入了六月底。
    天气已然十分炎热,顾青未如今的身子极为娇气,又是畏寒又是畏热的,偏她现在月份已经有五个多月了,唯恐房里放多了冰盆会受了寒,只能咬牙忍着暑气,可谓是极为辛苦。
    怀着身子本就十分辛苦,又没有一个舒适的环境,顾青未的脾气想当然的就不怎么好。
    先前京城将近半个月没有下雨,顾青未的性子也变得有些阴晴不定,别说是身边的丫鬟们了,就是宁致远也被她从床上赶下去过。
    本就大热的天,她还是个怕热的,还有一身火热的人紧紧挨着她,顾青未觉得自己只这样小小的发一点火简直太正常了。
    但其他人可不这样认为。
    老太太拿了食指轻轻点着顾青未的额头,“欢姐儿,从前瞧着你倒是个极为稳妥的,怎的如今倒是越发的骄纵起来,怎的还能将夫君都赶下去?”
    虽然如此训斥着,但老太太心里实则是欢喜的。
    当初元昌帝下旨赐婚,顾家上下其实没有几个人是真的看好顾青未和宁致远这桩婚事的,若不是后来宁致远所表现出来的对顾青未的看重,只怕老太太也不会放心让顾青未这样嫁过去。
    可现在看来,这却是一段再好不过的姻缘了。
    瞧瞧她的欢姐儿,如今因为有了身孕而较以前要丰盈了些,但面上的皮肤却是白如凝脂,颊边又透着点自然的红晕,气色可谓是极好,而且就算是在向自己抱怨着,她的眼底闪动着的,却分明就是幸福和喜悦的光芒。

☆、第559章 疑惑

这也许真的就是天赐的姻缘吧。
    老太太如此想。
    她觉得,她现在可以真正的完全放心了,毕竟,宁致远这两年是如何待顾青未的,她现在可看得十分清楚。
    不过,虽是这样,身为长辈,她该教训的却还是要教训。
    老太太思量着这些时,顾青未还在她耳边撒娇。
    “……祖母,您可不知道前几日有多热,天气醒来就热了,旁边还有个人,可不怪我发脾气哦!”顾青未在老太太跟前就与那小女孩一般。
    但老太太可一点都不纵着她,反而在她手上重重一拍,“你呀,也就是仗着你夫君纵容你!”
    老太太的话才说完,一边的顾锦琳和顾青澜也都拿了帕子掩着嘴笑。
    “这可不是,”顾锦琳打趣道,“母亲您才来了京城几个月,可不知道致远是如何宠着欢姐儿的,现在满京城的贵夫人们可没有几个敢惹欢姐儿。”
    不只他们,就连四个孩子,虽然不知道大人们在笑些什么,却也都拍了手笑。
    这欢声笑语的,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打从心底的笑出来。
    昨儿晚上下了一场雨,可是将这近半月以来的暑气都带走了大半,顾青未也难得神清气爽的睡了个好觉,睡觉之后就立即安排了让人去请老太太等人过来一叙。
    先皇驾崩不足百日,虽禁了宴饮,但她们本也只是亲人之间随意一聚,也不行那奢侈之风,倒也是无碍的。
    众人都只为顾青未高兴。
    顾青未其实也知道自己那日的脾气来得有些急,听了老太太等人的话,心中倒也确实有些难为情,不过同时也有些甜意。
    大半夜的被顾青未从床上赶下去,宁致远惊讶过后却也极为好脾气的包容了下来,然后也没真的就另寻了地方睡,而是就在床边的脚榻上铺了层席子打了地铺。
    脚榻才那么点儿宽,宁致远就连翻身都不行,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地方睡一晚有多难受。
    就算他自幼习武,第二天早上起床之时,行走之间也难免有些僵硬。
    但由始至终,宁致远都没说过顾青未一个字。
    后来她问宁致远为何不另觅了地方睡,宁致远是这样回答的。
    “离得你远了,就算那床再如何舒适我也睡不安稳。”
    只这样几个字,就让顾青未感动得一塌糊涂,抱着宁致远就直掉眼泪,又是后悔自己控制不住脾气,又是向宁致远保证再也不这样乱发脾气的。
    想到这些,顾青未不由感慨。
    越是被宠着,就越是有任性的权利。
    还真是如此。
    她前世与宁致远之间关系降到冰点,同样要忍受怀着身孕时的种种不适,但也不就那样撑过来了吗?如今也真的就是仗着宁致远宠着她而已。
    还好。
    还好,他们有了这重来一次的机会。
    顾青未如此想。
    也就是在顾青未想着这些的时候,就听到顾锦琳那略带了疑惑的声音。
    “……前两日外出时与谨之一位同僚的夫人偶遇,就一起往茶楼里去坐了坐,却不想遇到了永昌长公主,还被永昌长公主邀着一起饮了几杯茶。”顾锦琳道。
    在此之前,顾锦琳与永昌公主可是没有任何交集的。
    突然得了永昌长公主的邀请一起喝茶,周谨之那位同僚的夫人倒是惊喜不已,但顾锦琳却总觉有些怪异。
    隆庆帝登基以后,若要说有谁的品级提升得最多,那还要数从前并不算太引人注目的周谨之。
    既是论功行赏,周谨之这个在见着元昌帝不好之时及时通知了许太后和隆庆帝的人,当然也是隆庆帝心里的有功之臣,正式举行了登基大典之后,周谨之就由一个五品的翰林院侍读被擢升了正三品的吏部左侍郎,这连升四级的速度简直看得人目瞪口呆。
    朝中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为何隆庆帝会突然对周谨之如此看重,吏部为六部重中之重,左侍郎又是一部副长官,就算周谨之从前也表现出了极强的才干,但这突来的任命也实在太出乎人意料了。
    而更让朝中众臣们震惊的,却不是周谨之的晋升,而是周谨之的升迁之路,竟然与如今即将致仕的内阁首辅黄大人当年如出一辙。
    入翰林院,经编修、修撰等职位之后进翰林院侍读,然后为吏部左侍郎……
    要知道,首辅大人当年可就是在任了吏部左侍郎之后没两年就入了内阁,然后一步步走到如今的首辅之位。
    可现在……
    有朝臣在私下里暗暗揣摸隆庆帝的心思,是不是隆庆帝有意在首辅致仕之后擢了周谨之入内阁,但也只是在揣测罢了。
    但不管如何,周谨之如今在朝堂之中却也确实算得上位高权重了。
    只不过,就算是如此,也不至于让永昌长公主突然之间就如此关注起顾锦琳来。
    虽然马上就要有三品诰命,但顾锦琳将自己的位置摆得极正,永昌长公主乃是隆庆帝的亲姐姐,只要她不做什么谋逆之事,必定能享一世的荣华。
    而在这些皇室公主眼中,别说只是个三品诰命了,就算是一品诰命也不一定能让她们表现得如此热情。
    虽然永昌长公主从头到尾都是带着笑的,言行举止也都是极为亲切,但也不知为何,顾锦琳却总有种被什么盯上了一般的感觉,而且,永昌长公主看着她的时候,总让人感觉她是在挑剔着什么。
    最让顾锦琳不安的是,她回到家中仔细回忆与永昌长公主交谈的内容,却隐隐发现永昌长公主所说的每一句话只怕都是有着特定的意义的。
    倒像是在套她的话。
    可是,她有什么值得让永昌长公主惦记的?
    听到顾锦琳口中提到永昌长公主,顾青未便是一顿。
    她前不久才与宁致远一起讨论过永昌长公主走出公主府的事,这才不过多久,就又从顾锦琳嘴里听到了这个人的名字。
    而永昌长公主重获自由这么一段时间,就这样目的鲜明的冲着顾锦琳而去了,她是想……

☆、第560章 惦记

虽然只听了顾锦琳这短短的一句话,但这些已经足够让顾青未心中生出警惕来了。
    倒不是她生性多疑,而是永昌长公主原本就打过周谨之的主意,这次竟然就又故意往顾锦琳那里凑,难不成,她还真以为她是皇室长公主就能为所欲为了吗?
    顾青未拧起眉头。
    虽然心里有了这种猜测,但顾青未却也没有与顾锦琳提。
    这毕竟只是猜测,还当不得真,若是告诉了顾锦琳,而永昌长公主最后又什么也没做,也只是徒增顾锦琳的困扰而已。
    不过,顾青未却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定,得让宁致远多留意下永昌长公主的动静。
    她要是仍死性不改地打周谨之的主意,顾青未也是绝对不会容得她胡来的。
    心里有了这样的决定,顾青未倒也先将这件事放到一边,而是扬了笑容与老太太等人闲谈起来。
    顾青未当然不会知道,在她们亲人相聚的时候,长公主府里,被她们念叨着的永昌长公主,也正在听宫人回禀着关于顾锦琳的消息。
    “……长公主,就查到了这些。”一名宫女低声道。
    永昌长公主容貌当属极易引人注目的明艳,虽然因还在国丧期间不能如何装扮,但她也在规矩容许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的将自己打扮得更亮眼一些。
    听完宫女的回话,永昌长公主凤目轻轻一挑,眉眼间便都是不屑。
    “行了,你下去吧。”她扬了扬手挥退那名宫女。
    宫女应声而下。
    待屋里只有自己一人了,永昌长公主便极为不屑的嗤笑一声。
    “不过是个带了孽种再嫁的弃妇,哪里值当本公主亲自对付你,本公主只需要轻轻动一动手指头,你那夫君,不就是……”
    闭着眼享受着想象中的美好画面,永昌长公主忍不住吃吃笑了起来。
    说起来,永昌长公主自见过周谨之之后,就对他有了种莫名的执念。
    若非如此,她当初也不会在有了身孕后试图让元昌帝误以为她腹中的孩子是周谨之的了。
    想到这些往事,永昌长公主面上又是一沉。
    与楚承启之间的不伦是她从前心中最大的秘密,她本以为能将这件事瞒一辈子的,却不想竟然就那样被元昌帝知道了,甚至还因此有了身孕!
    只要回想起那时被元昌帝派来的人硬掰开嘴强行灌下那碗落胎的药汁,永昌长公主到得如今都忍不住表情有些扭曲。
    不过……
    现在好了,父皇驾崩了,楚承启也没被放出来,所以她现在可以心情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永昌长公主之所以对没见过几面的周谨之有了这样的执念,当然不会是没有原因的。
    当年永昌长公主的驸马虽是元昌帝选的,却也是她自己先看中了状元郎的才学品貌,这才嫁了过去。
    而那位新科状元虽然容貌不俗,又才学出众,但家中却只能算是殷实罢了。
    永昌长公主在皇室被娇养了十几年,一朝嫁去这样的人家,自然觉得哪里都不适应,不是觉得用膳的碗碟不够精致,就是觉得屋里的摆设太过寒酸……
    等等等等。
    在新婚初期与状元郎的柔情蜜意之后,永昌公主当然就忍不了这样的生活,而回了自己的公主府居住。
    那位状元出身的驸马,明明胸中有沟壑万千,却因为尚了公主而只能挂个闲差,时间长了之后自然难免积存了郁气,这对从前受尽众人艳羡的夫妻自此就有了种种隔阂。
    驸马在永昌长公主下嫁之后短短一年就英年早逝,这件事天下人都知道,除了永昌长公主之外,却几乎没有人知道驸马的真正死因。
    他可以说是被永昌长公主气死的。
    永昌长公主自幼得了元昌帝的怜惜,在三位公主之中受宠程度还超过了许太后所出的嫡公主,她在元昌帝跟前也从来都是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
    当然了,那也真的就是在元昌帝跟前。
    从她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