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顾盼成欢_莞迩-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微微一顿,于是便也无声地叹息,然后低下头,再不看他这对世间最有权势的父母。
听到元昌帝如此说,许皇后面上没有任何的惊讶,她几步来到龙床边,轻轻扶了元昌帝坐起来,还在元昌帝背后塞了柔软的枕头以便他能靠得更舒服些,做完这一切,许皇后甚至还顺手替元昌帝掖了掖被角。
这一切,就似一个普通的妻子在照顾他生病的丈夫。
可元昌帝却半点也不觉得暖心,他的目光甚至在许皇后这些又温柔又细心的照顾之中渐渐变冷。
而许皇后,她做完这一切便坐到了元昌帝身边,笑着看向元昌帝,道:“皇上乃是真龙天子……”
☆、第543章 气死朕?
“皇上乃是真龙天子……”许皇后那温和的笑脸上不带任何的讽刺,就似她真的是如此想的一般,“真龙天子既然是受命于天,当然无需臣妾来担心皇上的龙体。”
说到这里,许皇后轻轻一顿,面上的笑容又加深几分,“而且,皇上,您不是从郑贵妃那里得到了能让人长生的仙药吗?既是如此,皇上您自然是不用太医这等凡人来诊治的。”
说到郑贵妃,许皇后眼底深处又闪过几许怨恨。
听完许皇后的话,元昌帝却是轻轻吁出一口气来。
先前听到郑贵妃和宁王的谈话,元昌帝就已经有几分相信郑贵妃对许皇后和太子的猜测,但这时真的从许皇后口中得到证实,元昌帝到底还是忍不住一阵心凉。
这是他的发妻啊。
在大婚那日,他们各剪下了一缕长发结成同心结。
那时元昌帝看着那同心结,还顺带着就想到了一句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现在想来那是多么讽刺,原本应该恩爱不疑的他们之间,却没有任何的温情作维系。
有的,也不过是这宫廷之中的算计罢了。
“你果然知道。”元昌帝道。
许皇后又是一笑,她的手不自觉地攥住那明黄的锦被,与锦被同色的金丝甲套在四周的烛光映照之下闪烁着冰冷却又华贵的光芒。
“皇上指的是臣妾知道什么?”许皇后道,“是皇上您早在半年前就因为郑贵妃的谗言而开始服食金丹,还是,皇上您现在的元气几乎被金丹透支殆尽,根本就是油尽灯枯?”
油尽灯枯。
这四个字被许皇后这般一字一顿地说出来,显得格外的冰冷。
元昌帝显然没想到许皇后竟然会在他跟前将他们潜藏在这表面的繁华之下,一直没揭开的丑陋这般直白的说出来。
他看着许皇后。
印象之中,许皇后本来就是个极为温婉的女子,他们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结为夫妻,自他登基之后,许皇后也以她本身的温婉和大气,向所有人诠释了什么叫母仪天下。
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许皇后有这样锐意外露的表情。
元昌帝莫名的又忍不住在心中一叹。
这皇宫,真的就是那吃人的恶魔吗,竟能将他印象中那般真正温婉的许皇后,也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许久之后,元昌帝才有了再度发声的力气,“所以,皇后和太子,这是准备看着朕死在你们眼前吗?”
死,这曾经是元昌帝极为厌恶的字厌。
不仅是死,他同样厌恶老。
所以,在亲自体验到了郑贵妃进献的金丹有什么功效之后,他才会失了理智,只想着要凭着这金丹得到不老不死。
现在看来……
元昌帝心中无奈。
他也是到现在才明白,所谓的不老不死,不过就是虚无飘渺的神话而已。
听元昌帝如此说,许皇后却是极为诧异地看他一眼,仿佛不知道元昌帝为何会说出的这样的话来,随后,许皇后又轻轻拍了拍元昌帝的手,就似在安慰一般。
“皇上,您多心了,臣妾当然不会如此做,等到臣妾确认皇上您是真的需要请太医时,臣妾自然会召了太医院的太医们来为您诊治的……”许皇后的语气,就好像她是在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说话一般。
元昌帝冷冷一笑。
然后再不与许皇后说什么,而是看向仍立于许皇后身后的太子。
这是他的第一个儿子,虽然那时候的元昌帝更宠爱的是郑贵妃,但在有了这个嫡长子之后,却也是欣喜不已的,还立即就取了“承乾”这个名字。
楚承乾,也就是如今的太子,自幼就能看出聪慧来,无论是读书识字还是于国事上,都几乎可以算是一点即通。
这样一个聪明的儿子,元昌帝当然极为喜爱,直到后来郑贵妃又生下了皇次子楚承运,这才夺去了元昌帝的一部分注意力。
许多人都以为,元昌帝之所以一直拖着不立太子,是因为郑贵妃以及宁王。
元昌帝不得不承认,确实有这样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元昌帝本身对楚承乾这个长子是有着不满意的。
身为帝王,勤勉自是不可少,对百姓的仁爱也必须要有,但也需要有为君者的狠辣。
若不能狠下心来,又如何能将这满朝文武都压下来?
可是楚承乾,虽然其他方面都很合元昌帝的意,只有一点,那就是他的脾性太过温和了些,若他真的登基为帝,守成自是无妨,但开拓进取却是不太可能。
元昌帝自己登上帝位之后就将四方蛮夷压得服服帖帖,若下一任的帝王是个这等一味柔和之人,他又如何能放心得下?
可是现在,元昌帝终于在他的长子身上看到了他一直以来想看到的狠。
只是没想到,楚承乾第一次露出这样的狠,却是因为他这个父亲。
元昌帝敛下心里所有的复杂,只淡淡道:“太子,待朕大行之后,你大概能做个合格的帝王了吧。”
寝殿里于是便这样沉默了下来。
有微微的风从门窗的缝隙之中吹进来,将各处的烛光吹得摇曳不休,有淡淡的火爆味传入元昌帝鼻中,他再也压不下喉中的痒意,又抚着胸口重重咳了几声。
许皇后见状,就似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一边轻轻拍了拍元昌帝的背,一边递上一块纯白的丝绢。
元昌帝狠狠捏着丝绢,置于唇畔又是几声咳。
待止住这阵咳嗽,将丝绢从嘴边拿开时,便又再次看到了丝绢上那殷红的血迹。
许皇后的目光落在丝绢上。
她离元昌帝极近,近得她几乎都能感受到丝绢上那鲜血的温度。
摇曳的烛光在她眼中映出点点光芒,她眨了眨眼,然后却是道:“皇上,您看看,您又吐血了。”
元昌帝也跟着一笑,“皇后,你这是打算气死朕?”
这个气死,是真的气死。
但许皇后又如何会认下这种事,“皇上您这是说的什么话,咱们无论如何也是多年的夫妻,臣妾又岂会想着要刻意气您呢?”
☆、第544章 后悔与否
对于许皇后的话,元昌帝也只有一笑而已。
他觉得很讽刺,从前他总是畏惧生老病死,唯恐自己什么时候一闭上眼就再也睁不开了,也再也看不到他治理了几十年的江山了。
但此刻,真的到了生死关头,他反而看开了,心里也没有了任何的畏惧。
生死而已,这是谁都逃不开的宿命。
只可惜,他清醒得太迟了。
就像是许皇后所说的那般,元昌帝现在的状况确实已经是油尽灯枯,他原本就生了一场重病以致身体极为虚弱,还没有养好就因为郑贵妃的蛊惑而开始服食金丹。
那金丹的药效何其霸道,元昌帝本就不多的元气在这整整半年的服食金丹过程中,几乎是被榨干了。
后来又在永和宫里亲耳听到郑贵妃和宁王的谈话,又是怒又是惊的,情绪几番大起大落,原本就如那风中烛火一般飘摇不定了,更别提又因为许皇后和太子到来之后的凉薄而又情绪翻涌。
可以说,就算是真有那神仙,也不能让元昌帝恢复如初。
看看自己离开世间之前,伴在自己身边的两个都冰冷着脸的妻儿,再想想方才周谨之所说的那番话,元昌帝一时感慨万千。
这样一番感慨,又让元昌帝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但由怒至终,许皇后和太子都只冷眼看着,半点也没有要请太医来的意思。
元昌帝知道,许皇后母子,这是唯恐他不死。
几次咳嗽之后,元昌帝的脸色也跟着就灰败起来。
大概是见着火候差不多了,许皇后这才允了太子吩咐宫人去请太医。
在许皇后再度坐回龙床时,元昌帝用已经略显得有些黯淡的双眼看了许皇后一眼,“皇后,朕今日在永寿宫,听到了郑贵妃和宁王的谈话,他们,也如皇后和太子一般,只盼着朕早死呢,皇后觉得,朕这个做丈夫做父亲的,是不是太失败了?”
听到这里,许皇后面上才终于有了些惊讶。
先前得知元昌帝有些不好,她心里就有些暗暗奇怪,元昌帝虽然服食了金丹,但也不可能立即就变成了这样,还正猜测着到底出了何事。
却不想,是因为元昌帝亲耳听到了他最宠爱的郑贵妃是如何谋划着要让他去死的。
先前与元昌帝说了那么久,许皇后都没有任何的动容,但这时,她微微沉默了一会儿,却有些好奇起元昌帝此刻的心情来。
那,想必不会好受吧。
“皇上,您现在,可觉得后悔?”许皇后忍不住问。
虽然在这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不重要了,但许皇后却总有些期待元昌帝的回答,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期待着什么。
也许,是期待着元昌帝说出“后悔”二字,尔后她会更开心些?
但元昌帝沉默了片刻,到最后却也什么都没说。
后悔吗?
他也不知道。
但就算他后悔了,事情已经到了现在,又有何用呢?
见元昌帝到了现在仍没说永和宫那对母子半点的不是,许皇后再也无法保持一直以来的淡定与从容,她面上那温和的面具有了片刻的龟裂,眼底深处更是隐隐有怒火升腾而起。
“皇上,您既然已经知道了郑贵妃进献金丹是何用意,难道,到了现在您还舍不得让那对母子受到应有的惩罚吗?若是皇上您现在精力不济口不能言,臣妾愿替皇上代劳下旨!”许皇后这般质问着,声音不由自主地越来越大。
太子抬头看了许皇后一眼,欲言又止,但到最后也没说出一个字来。
在许皇后的心里,最让她在意的,其实也就是这一点而已。
她伴在元昌帝身边三十年,她自诩是个合格的皇后,她做到了一切她应该做的事,她是天下百姓都敬仰的皇后,她是臣子眼中的国母,她将皇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对元昌帝这个夫君嘘寒问暖,即使元昌帝身边还有个更受宠的郑贵妃……她为元昌帝生下嫡长子,她悉心教导着这个儿子,并满以为他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太子。
但,结果呢?
结果,她也只换来元昌帝对他们母子的种种漠视,只能看着元昌帝抬举着永和宫里的郑贵妃,甚至差点让她的儿子连太子之位都得不到。
而现在,元昌帝在明知道永和宫那对母子进献金丹是藏着阴谋的,却仍没有丝毫的愤怒!
许皇后无法接受这一点。
但,她再如何不肯接受,也改变不了元昌帝的沉默。
在许皇后这样的质问之下,元昌帝灰败着一张脸,两眼中的光芒渐渐弱了下去。
但直到最后,他也没就郑贵妃和宁王降下惩罚。
许皇后眼中的火焰于是渐渐变冷,最后彻底熄灭。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那是宫人们请过来的太医院的太医们。
本就已经是夏日,太医们年纪都偏大,这般一路跑过来,个个脸上都挂上了成颗的汗珠,但没有人有空抬手擦额头的汗,而是都急匆匆地涌进乾清宫的寝殿之中。
太医来了,寝殿之中的谈话自然也就不能再继续下去。
许皇后换上一脸的焦急,忙指挥了太医们替元昌帝诊脉,“快看看皇上这到底是怎么了?”
一位留着花白山羊胡的太医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呼吸,然后颤抖着手搭上元昌帝的手腕,不过数息,这位老太医的脸色就变得刷白。
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位太医惶恐万分地道:“皇上,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微臣无能。”
许皇后面上现出怒色来,再不看这位太医一眼,而是怒视着另一位太医,“你,赶紧替皇上诊治,若是皇上有个什么不测,本宫……”
被许皇后指定的这位太医自然不敢拖延,连忙跪行着上去为元昌帝诊脉。
但手才搭上元昌帝的手腕,也如前面一位太医那般流着冷汗跪地不语。
其他人一看,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元昌帝,这是不好了。
于是,所有太医齐齐跪地,“微臣无能。”
☆、第545章 驾崩
元昌帝这时灰白着一张脸,呼吸极为微弱,只让人看着便能想到气若游丝这个词来。
他冷眼瞧着这一幕,只觉又是好笑又是悲凉。
他原是想张嘴说些什么的,但到最后仍没有说出来。
英明了一世,却到最后晚节不保。
罢了,就这样罢了吧。
元昌帝如此想着,一时间倒是无喜无怒起来,然后,缓缓地,缓缓地,闭上了双眼。
注意到元昌帝这里的情况,许皇后心里一咯噔,也不知道是喜还是悲,但声音却下意识的扬起了几分,她指着元昌帝,催促起跪伏在脚下的太医们,“你们这些庸医,还不快赶紧看看皇上的情况!”
一向温婉示人的她,竟然还一怒之下抬脚就往离得最近的一名太医身上踹了过去。
那名太医不敢躲,被许皇后踹得一个翻身倒在地上,然后在许皇后的瞪视之下,只能浑身颤抖着爬到龙床边,一手颤抖着搭上元昌帝的脉……
颤抖的手倏忽间收回。
那太医扭头看向许皇后,用带着哭腔的声音悲呼一声,“启禀皇后娘娘,皇上,驾崩了……”
驾崩了。
许皇后就如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一般,顿时踉跪了一下,若不是同样面现悲痛的太子扶了一把,只怕就要立时摔倒在地。
众多太医也跟着伏地。
主宰大武朝几十年的元昌帝,就这样驾崩于乾清宫。
……
元昌帝驾崩了,许皇后和太子并没有刻意瞒着这个消息。
消息传出乾清宫之后不久,满宫上下就已经响起一片哭嚎之声,各宫主子及宫人们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颜色鲜艳的东西都换了下去,只短短的一段时间,宫里已经一片素缟。
永和宫里,郑贵妃和宁王仍在细细说着待计划完成之后会有怎样的风光,陡然听到宫中各处传来阵阵喧哗与哀嚎,便都迟疑不已。
郑贵妃抚着肚子,面上现出不悦来。
她正畅想着将来呢,是谁在宫中鬼哭狼嚎扰了她的兴致?
不悦的同时,郑贵妃心里却也有了些莫名的不安。
她看了宁王一眼,“皇儿,你去问问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何事?”
宁王点点头,正待起身往外走,就见一群永和宫的宫人已经满脸惊慌失措地冲了过来。
“贵妃娘娘,宁王殿下,大事,大事不好了……”郑贵妃身边的心腹宫女上气不接下气地道。
因为一时之间喘不过气来,这名宫女也没将话说清楚。
但这“大事不好”几个字,却是将郑贵妃气得不轻。
她如今可谓是智珠在握,更认定了她苦心策划的计划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哪里能忍得了旁人在这时候触她的霉头?
顾不得自己现在还挺着大肚子,郑贵妃站起身,抬手就是一巴掌打在说话的宫女脸上,那名宫女的脸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红肿,那片红肿上还有一道被郑贵妃手上尖锐的甲套划出来的血口子。
那宫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哪里顾得上脸上痛不痛,伏地便哭嚎道:“贵妃娘娘,皇上,驾崩了!”
皇上驾崩?
郑贵妃心头先是一跳,然后大怒,“你这个狗奴才,竟然敢在宫里行这等诅咒皇上之事,来人啊,将这奴才给本宫拖下去!”
在永和宫里,郑贵妃的话向来是被众人言听计从着的。
若是往常,早就已经有了别的宫人将这名宫女拖到外面去了,但这时,不仅没有人动,反而其他宫人也都跟着跪地不起。
“贵妃娘娘,皇上驾崩了!”
众人再次齐声悲呼。
郑贵妃眼前于是一阵阵的发晕。
到直这时,她才能肯定自己没有听错。
所以,先前的喧哗声,以及哭嚎声,都是因为皇上驾崩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郑贵妃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
金丹是她进献到元昌帝手里的,元昌帝的身体状况如何她当然也是最清楚不过的,炼制金丹的那位道长说了,元昌帝现在的情况虽然不好,但也是能撑一段时间的。
只要不服用那加大了药效的金丹,便是再撑个几个月也不是不行。
她方才还在与宁王一起计划着,待元昌帝再也无法容忍现在这金丹越来越差的效用时,再将那加大了药效的金丹拿出来,只等元昌帝无法拒绝这样的诱、惑,他们母子再哄着元昌帝写下易储的圣旨,自然就再容易不过了。
却不想,她都还没来得及行动,元昌帝就已经先一步驾崩了?
那,她和宁王,他们母子苦心计划了这么久,甚至不惜做下这等要诛九族的事,他们如今要怎么办?
郑贵妃只觉心跳瞬间加快,就连肚子也都跟着隐隐作痛起来。
腿上一软,郑贵妃不由自主地就往旁边一歪,若不是同样处于震惊之中的宁王抬手扶住她,只怕她就要这样大着肚子摔倒在地。
被宁王这样扶着,许久以后,郑贵妃才有了自己的力量站稳身子。
她轻轻将宁王的手推开。
“将永和宫里所有颜色不对的东西都收起来,再挂上白幔……”郑贵妃这般冷静地吩咐道。
众多宫人神色不安地应了是,然后都先后退下按着郑贵妃的吩咐行事。
待宫人们都退下了,这殿内立即便又只剩了郑贵妃和宁王两人。
郑贵妃回过头看着还没回过神来的宁王,然后一手抚着高高隆起的肚子,一手抚上宁王仍然很年轻的脸庞。
“皇儿,我们母子,到底还差些气运……”郑贵妃道。
宁王心中又是不甘又是愤怒,但到最后,他也只能两眼充着血看着郑贵妃,“母妃,儿臣,不服啊!”
明明他们将一切都记划好了,可事情却没像他们计划的那般发展,元昌帝已经驾崩,而他们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只需要太医们一起检察了元昌帝的状况,只怕他们母子所做的事便再也不可能瞒得下来。
可是,纵是再如何不服,又能如何呢?
郑贵妃是个能输得起的,哪怕,输的代价,有可能是他们母子的性命。
☆、第546章 地道
深吸一口气,郑贵妃看着宁王,眼中满是不舍。
这是她的儿子啊,她一心想要将之推上皇位的儿子。
可今日之后,他们母子,只怕再不会有相见的时候。
直到皇上驾崩了,连宫人都收到消息了,永和宫里才得到消息,可想而知,皇上驾崩前身边陪着的除了许皇后和太子之外不会再有其他人。
如今皇上大行,他们手里又什么都没有,太子当然会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登基。
到了那时,难道还能指望许皇后和太子,不,应该是许太后和新皇,能再放他们一马?
郑贵妃在宫里也是这么多年,她又岂会有这样的奢望。
她再深深地看了宁王一眼,就似要将宁王的样子印进自己的眼里,“皇儿,太子想必很快就要登基,哪怕是为了做给天下人,做给朝中文武看,他也定不会直接就拿你怎么样,最多也就是将你幽禁起来……”
郑贵妃说着自己的判断,“若是他想将你禁于宫中,你一定想了办法让他将你幽禁于你的宁王府里。”
宁王还有些不解郑贵妃这时候说这些有何用意。
禁于宫中与禁于宁王府,两者又能有什么区别?
不都是束手待毙,只等着太子登基之后什么时候有空了再用一种不着痕迹,半点沾不上身的法子让他去死?
宁王扶着郑贵妃,眼中渐渐温润起来,“母妃,既然咱们母子注定是逃不过这一劫了,儿子倒不如就此陪在母妃身边,就算是皇泉路上,儿子也好这般搀着母妃前行……”
宁王这番话说得既悲切,又真情实意。
宁王自幼就长在郑贵妃身边,对这个一心为了他而谋划的母妃本就十分敬重,如今虽然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但他却半点也没有怨过郑贵妃的种种谋划。
若不是为了他,郑贵妃只安心在宫里做个宠妃不是更好?
听了宁王这些话,郑贵妃眼里也忍不住泛起水光。
如果可以,她多想看着她的儿子登上天底下最高的那把椅子。
但,既然时不我与,她也只能低头认输。
不过,她可以安心接受自己的命运,她却不能允许她的儿子就这样死于许皇后母子之手!
即使是到了这种时候,郑贵妃面上仍是没有半分惧色的。
她紧紧抓着宁王的手,一字一顿地吩咐道,“皇儿,你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让太子应了你回宁王府,听到了吗?”
听郑贵妃再三如此说,宁王哪里不能察觉到其中有异,面上的悲切都为之一顿。
“母妃,您的意思是,儿臣的宁王府,还有什么儿臣不知道的玄机?”宁王如此问道。
但虽然这样问了,宁王心里却并没抱什么期望。
他自封了王就一直住在宁王府,若府里有什么秘密,只怕也早该被他发现了。
不过……
宁王回想起来,当初封王时,他的府邸是郑贵妃亲自去向元昌帝要来的。
大周朝皇室的人口不多,除了元昌帝这一支,也就只有庄王那一支了,这京城本就是当年太祖皇帝从前朝手中抢过来的,前朝上下都以奢侈为风,京城里突空置的王府数量可是不少。
宁王封王时,可以供他选择的王府其实还有好几座,比他现在所居的宁王府更大更华美的也有,但郑贵妃最后却只替他选了现在的宁王府。
当时他还有些不解,后来就只当郑贵妃这是不想让他被人认为喜好这种奢侈之风,便也没多问。
但现在看来,这其中,还真的有什么玄机?
宁王一眨不眨地看向郑贵妃。
郑贵妃这时竟然还有心情笑了一笑,她将所有的情绪都撇开,只扶着宁王的手走到贵妃榻边坐下,这才细细与宁王解释,“当初我无意之间从你父皇那里知道了一个消息,你现在的宁王府,虽然不是京城最大的王府,却有一个其他王府都比不上的优点,那就是你所住的主院下面,有个能直接通往外面的地道。”
这件事是郑贵妃当年无意间从酒后的元昌帝口中得知的。
那个地道是前朝那王府的主人命人修建的,只因那位前朝的王爷是个极为胆小之人,生平最热衷的就是保命,所以自打入住了王府之后就先命人挖了这样一条可供他逃命的地道。
事实上,后来前朝覆灭之时,这位王爷还真的差点经由这条地道逃出去。
那位领了人无意之间抓到了这位出逃的前朝王爷的将领,因为此事还得到了太祖帝的夸奖,金银珠宝也赐了不少,所以这件事在当时还一时被传为美谈。
而随着当初攻破京城时的老将领渐渐老去甚至是死去,这件事也渐渐的就变得不为人知起来。
郑贵妃以前就是个出身普通的农女,又从来没往京城里去过,又如何会知道这样的秘事,若不是元昌帝酒后自己提起,只怕她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这地道之事。
也正是因为知晓了这件事,郑贵妃才会亲自向元昌帝开口,替宁王讨了这座王府。
原本只是出于谨慎,想着给宁王留条后路,却没想过,这次竟然真的用上了。
郑贵妃将这些事与宁王讲了,紧紧抓着宁王的手,“皇儿,无论如何,你一定要逃出去,逃出去之后记得往西边跑!”
说到西边,郑贵妃脸上甚至带了几分狰狞之色。
西边有元昌帝几十年来都小心压制着的夷族,这些夷族也并不是甘心被元昌帝压制的,只不过大周国力强盛,又兵强马壮,他们自然只能选择屈服。
“若是实在无法,你就借了这些夷族的势,只要能夺回这皇位,就算要舍下一块肉去给这些蛮夷,那也是值得的!”郑贵妃满眼都是狠意。
宁王被郑贵妃的话吓了一跳。
身为皇子,他这些年没少对那些时常扰乱边境秩序的蛮夷们深恶痛绝,可现在听郑贵妃的意思,竟是要他与蛮夷合作?
这无疑是与宁王自幼所受的教育相悖的。
但……
现在连命都要保不住了,他再顾忌这些又有何用?
于是狠狠点了点头!
☆、第547章 夜思
就在郑贵妃母子密谈之时,乾清宫里,许皇后和太子也没有停下来。
一个个指令吩咐下去,这些面带着悲痛的宫人们不断进出乾清宫,有通知朝中各位重臣入宫的,有收拾永和宫的,有准备素服的,还有一队侍卫去了永和宫,将永和宫团团围了起来。
其他各宫的主子见此情景,都悄悄缩在自己宫中,不敢闹出任何让许皇后注意到自己的动静。
为防京城因为元昌帝的驾崩而现乱局,许皇后和太子还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掌了锦衣卫的宁景昌和宁致远父子。
待宁致远领着神色肃穆的锦衣卫护立两侧时,许皇后和太子才算是松了口气。
宫里人人自危的同时,整个京城也同样立即禁严。
入夜之后,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但即使是这样,也能听到街上传来的巡城的京卫们那仿佛踏在了人心上的马蹄声。
老太太和顾锦琳等人夜里听着外面隐隐传来的喧哗声,只在心里暗暗庆幸,也亏得是在戒备森严的定国公府里,若是仍留在了顾家或者周家,也不知道会受到怎样的惊吓了。
最为庆幸的,却是冯氏。
她本就怀着身孕,又已经有七个月了,若是在这个时候受了惊吓,就算是早产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这些,冯氏对将她接来定国公府的顾青未就更加的感激了。
不过……
想到之前离开冯府时,秦朗纳的那个妾室哭着喊着想与自己一起走,却被自己一脚踢开了的事,冯氏心里又是一叹。
虽然秦朗对那水伊人看不出来有什么格外的看重,但她与秦朗之间的关系本就算不得多亲密,说不得,待这次的风波之后,就会因这件事而生了嫌隙。
但冯氏却是半点也不曾后悔。
顾青未虽然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但她也是给别人做儿媳的,她能在危急的时候想到自己,并说动了安平长公主来接自己去定国公府,这已经非常让她感激了。
而水伊人,只不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