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甜文]名门娇女-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他边上,表弟卢文希正立在窗前说话:“……虽然早知道新康大长公主府富贵无匹,昨日亲眼见了,还是觉着令人咋舌。”不提别的,那装着樱桃的碧玉荷叶碗,玉质晶莹剔透,又精雕细琢的如同一片卷起的真荷叶一般,实在是少见的珍物。
若放在一般富贵之家,这样的珍奇之物合该放到多宝格里摆设观赏,可在大长公主府里,竟然就这么拿出来装了樱桃待客,可见此物在公主府也只算寻常。
“听说如今都中宗室皇亲之家多如此。”萧漠专心提笔写信,头都没抬的回了一句。
卢文希点头道:“是啊,不单是宗室皇亲,先头我随堂伯父去王家拜访,用膳时有一道鹿尾羹,说是用鹿尾所制。我看在座每人一碗羹汤,只怕要十数只鹿的鹿尾才能做得,可席间却并无一样菜肴是鹿肉,过后便问伯父。伯父说,王家饮食讲究,非幼鹿不食,做鹿尾羹的那些鹿却都是成年壮鹿,鹿肉太老,多半都赏赐给府中奴仆了。”
一面说一面摇头叹息,最后道:“比较起来,昨日公主府里虽器具名贵,菜肴做法新奇、精致可口,却都是寻常菜色,已算难得了。”
萧漠回想昨日晚膳的菜色,也跟着点头道:“确实。”听卫嘉棠说,其中好几个菜式都是他阿姐琢磨出来的,萧漠想起那个娇俏天真的小娘子倒有些惊讶,想不到那个看似娇贵无比的小娘子,竟然会尝试野菜之类的吃食,实在出人意外。
不过他转念一想,也许这位小娘子只是吃腻了山珍海味,偶尔换个口味罢了,便不再思量此事,而是专心将信写完,又与卢文希一起回了一次卢府面见卢谅,将卫仲彦为自己取字之事相告。
卢谅听说以后虽然意外,却也欢喜,叮嘱萧漠不要与卫仲彦断了联系,要像对真正的师长那样,时常前去拜访讨教,还从自己的藏书里寻了几本珍本给萧漠,让他带去给卫仲彦做礼物。
萧漠连忙推辞,又想起卢文希所说结亲之事,意志更加坚定了几分,只说自己有合适之物赠与卫仲彦,好不容易才婉拒了卢谅的好意。
自此之后他再不敢轻易登卢府的门,只以准备关试的名义关起门来读书。一直到关试考完,授了左拾遗,萧漠才在谢师宴那日,出门与众同科去曲江池畔的杏园宴请主考官温勉等人。
因今科状元和探花二人都是少年俊才,又样貌出众,所以此次谢师宴也格外引人瞩目。萧漠他们刚到杏园,外面就已经停了不少华丽犊车,听说皆是城中权贵,打算于此一览新科进士风采,为自家拣选东床。
于是萧漠一到就被年长已婚者打趣,问他怎不着意打扮,好在今日攀上一门好姻亲,来日仕途上也能有所助力、青云直上。
还没等萧漠答话,就有同样未婚的同科酸溜溜的搭话:“遇臣兄何出此言?萧探花可与我等寒门士子不同,有兰陵萧氏和涿郡卢氏照拂,何愁没有好姻亲?”
“这是酒放坏了么?怎么一股子酸味?”
一个声音凭空自门边响起,三人一同转头,只见一个身穿绯色状元袍的青年背光站着,他头戴乌纱帽,面如冠玉、五官俊朗,正是今科状元郎谢如安。
萧漠听了他的话心中暗笑,面上却平静如常,走上前两步与他拱手见礼:“状元郎今日来的倒早。”
这是打趣他常眠花宿柳,日日晚起,谢如安并不以为意,还笑道:“今日有正事嘛!几位刚才在谈什么,这么高兴?”
先头那含酸的同科一见这二人站在一处,如青松翠竹相得益彰,早觉自惭形秽,又反应过来谢如安说他酸,便招呼也不打一声,转头就走开了。
“只是闲聊罢了,状元郎既然到了,不如我们一同去看看都准备的如何了,看时辰,温台主也该到了。”萧漠见那人走了,干脆转移话题。
谢如安便一伸手,示意萧漠先行,萧漠谦让一回,到底两人一同前去查看才罢了。
与此同时,距杏园不远的紫云楼内也迎来了一位贵客。
杨劭只带着三五随从进了一间雅室,先撩帘向外看了几眼,才问道:“温台主还没到?”
“是,温台主想是要等其余考官,须得过一会儿才到。”赵金宝上前回道。
杨劭点点头,又指着外面拥塞的车马笑道:“今日城内几有半空了吧?姑母府里真的没有人来?”
赵金宝早打探过了,忙回道:“真没有!这新科进士又不是什么奇景,大长公主怎会稀罕?”
“嗯,你说的也是。”姑母可不会从这些进士中选婿,自然也不会让阿乔来这里凑热闹,这里这么多人,万一人多拥挤,磕着碰着便不好了。
他回到桌前坐下,令人卷起竹帘,一边往外望一边喝茶,过了一会儿,底下便有喧哗骚动声,赵金宝探头看了几眼,道:“是温台主他们到了。”
杨劭“唔”了一声,并没动弹,依旧坐在原位,直到杏园那边有丝竹之声传来,他才转头吩咐:“叫人送些吃食来吧。”
赵金宝忙出去安排,很快就指挥着几个小黄门将准备好的精致菜肴送了上来。
杨劭独坐饮酒,举著欲食,外间却忽然有了声响,赵金宝溜出去查看一回,进来回禀:“圣人,兴平大长公主求见。”
“唔,兴平姑母也来了?快请。”杨劭放下筷子,吩咐道。
赵金宝再次出去,很快就引着盛装的兴平大长公主进来,兴平欲向杨劭行礼,杨劭已先道:“姑母快别如此,这又不是在宫里,这些俗礼就免了吧。”又让赵金宝扶兴平入座。
兴平一副和蔼长辈姿态,笑着对杨劭说:“我可有些日子没见到圣人了,圣人像是长高了,也壮实些了。”
“是高了一些。”杨劭微笑回道,“姑母气色也很好,今日这是来游园么?”
兴平道:“听说新科进士在此饮宴,过来凑凑热闹罢了。刚才在外面一晃像是看见了金吾卫的人,我便进来看看,没想到圣人果然在这里。”
两个人不着边际的寒暄了几句,终于还是兴平心急,先将话题扯到正题:“……没想到太后这时节能让圣人出宫,我以为要立后了,太后会留你在宫里多与几个小娘子相处呢。”
杨劭始终以一副温和敦厚的笑容面对兴平,此刻听闻这个自己最不喜欢的话题,笑容也没有丝毫变化,回道:“姑母想是误会了,母后接几位小娘子入宫,是为了与她做伴,立后之事,眼下并无定论。”
“哦?是么?”兴平故作诧异,“都说太后属意王氏女为后,我还以为此事已经定准了呢!怎么,圣人不中意王氏女?”
杨劭脸上适时露出些羞赧,道:“侄儿还小,于此事上并无主见,自然是要听母后的。至于母后属意于谁,还不曾与侄儿提过,侄儿也并不知晓。”
兴平心中暗骂,这个小混蛋,装的一副纯良样,却在她面前如此遮掩,看来她不下猛药是不成的了,便正色道:“圣人怎能如此自轻?你是一国之君,不论年纪大小,都是我大赵的天子,你的婚事,更是关系到家国安定、子孙后代的大事,怎能光凭太后做主?要是圣人担心兹事体大、难以定夺,不如问问宗室长辈。”
☆、第34章 过端阳节
新康听说宗室中对立后一事有异议的时候,那三位小娘子已在宫中住了半月有余了,不由对身边亲信冷笑道:“我早跟太后说了不要拖延,若是早早下旨,又哪会有今日这些烦恼?”
“想是太后以为此事已定,不会再生波澜,所以才不着急的吧。”一位身穿杏色长裙、作侍女打扮的中年女子低声回道。
新康手里轻轻摇着纨扇,道:“这回让她着急去吧!我该说的都已说了,可没那闲工夫替她排忧解难。正好,让她和萧家斗去!”
那中年侍女却道:“可是此事似乎与兴平大长公主有关,您……”
“与谁有关都不干我事。那后位,他们谁有本事谁就争去,只要争得来坐得稳,姓什么又有什么干系?”新康把手中团扇放下,吩咐道,“让红钿给我端一碗梨水来喝。”
中年侍女出门去叫红钿,刚把事情吩咐下去,就看见嘉桐带着贴身侍女走了进来,忙上前行礼道:“小娘子来了。”
嘉桐快行几步上前扶住,笑道:“于姑姑在呢,可是阿娘那里有事忙?”
这位中年侍女姓于,叫阿民,原是从小就在宫里服侍新康的宫女,后来新康开府下降,她便也跟着到了公主府侍候。眼下她年纪大了,已不再到新康跟前侍候,只负责管教府里的女仆们。
“没有,公主歪着纳凉呢,您来的正好,陪公主说说话。”于阿民笑着说道。
嘉桐便扶着她的手,与她一同进内室去见母亲。
新康将嘉桐叫到跟前来坐,问她:“你又钻厨房里琢磨什么呢?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小娘子,琴棋书画样样都是摆弄一阵就丢在一边,女红更是能不做就不做,也不呼朋唤友来玩,就自己一人钻去厨房里琢磨吃的,你这到底是像谁呢?”
嘉桐无辜的眨眨眼,反问:“难道不像您?”
新康推了她一把,嗤笑道:“你哪里像我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每日里恨不得有二十四个时辰,好把琴棋书画、经史骑射样样都学好,哪像你现在,憨憨的,万事不上心。”
“憨人有憨福。”于阿民笑着接话,“奴婢瞧着咱们小娘子真是最有福气的人了,什么也不操心,快快活活的,比什么都强。”
新康摇头道:“快别说这话了,我都瞧着这孩子憨的没边儿了,真担心旁人随便弄些好吃好喝,便把她哄走了。”
嘉桐囧:“我好歹是您的女儿,见过的世面也不少了,您放心吧,能用好吃好喝把我哄走的,就算随便,也随便不到哪去。”
新康一时无语,于阿民却笑出了声,还称赞道:“小娘子说的极是。”
“极是什么?”新康忍不住也笑了出来,“你快别在这里帮她气我了。眼看要过端阳节,你去帮我盯着些,各家的节礼往来别出差错。”
于阿民应了告退,嘉桐看她走了,亲手捧起红钿端来的梨水送给新康喝,还不忘在旁给母亲扇扇子,殷勤备至的服侍了一通。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新康享受过了女儿的服侍,便好心情的问起她的来意。
嘉桐就凑到新康身边,挨着她讨好的问道:“阿娘,我听说端阳节有龙舟赛,是真的么?”
新康瞥了她一眼:“不管真的假的,也不准你去看。”
嘉桐肩一垮,拉长声调叫道:“阿娘,我还没有看过龙舟赛呢!您放心,我不靠近去看,远远瞧一瞧还不行么?茜娘她们都要去的。”
终于说实话了,新康伸手捏了女儿嫩嫩的脸颊一把,说道:“有人约你就说有人约你,跟我打什么马虎眼?都谁要去?”
“三姐、四姐、茜娘都要去的!我还想打发人去问问兰表姐,您说怎么样?”嘉桐双眼亮晶晶的望着母亲问道。
新康看她这副样子就心软,再说她本来也没打算拦着女儿,便道:“我说怎么样没用,得看你姨母许不许,你请请试试吧。”
得了母亲的准许,嘉桐立刻欢呼一声:“阿娘你真好!”说着就伸出双臂抱了一下新康,然后扭头跑出去吩咐,立刻就要派人去兴平大长公主府邀兰瑜敏。
新康也不管她,到晚膳的时候,还好心情的也准了嘉棠一起去,一时间姐弟二人都是喜笑颜开。
卫仲彦看着儿女高兴,自己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与妻子商量:“萧凤举独自一人在京为官,过节必定冷清,我想邀他来家里过端午,你看如何?”
“来咱们家?”新康诧异,“他不是萧氏子弟么?”
卫仲彦道:“你忘了么?因他母亲的事,他们这一支与本家早已疏远了,他自入京以来,也只去萧家拜访过两次,之前都是住在卢家的。”
“唔,那过端阳节,他不去卢家么?”既然之前一直住在卢家,可见关系亲厚,过节的时候,卢家是不可能不邀请萧漠的。
卫仲彦笑道:“我还不知,只是今日听你们提起过节的事,忽然想起来,便与你商量商量。”
看来丈夫是一时兴起,新康觉得不如不可,便道:“好啊,难得你这么赏识这个年轻人,我也想见见呢,便请他来吧。正好提提你那收弟子的意思。”
嘉桐惊讶道:“收弟子?阿爹要收萧漠做弟子么?”
“是有此意,不过还未曾与萧凤举提起。”卫仲彦道。
还没等嘉桐再说什么,嘉棠已经欢呼道:“太好了!那样萧大哥就是我师兄了!”
于是此事就这么商议定,卫仲彦第二日就打发了剑影去请萧漠来家里过节。萧漠正招架不住卢夫人的热情,便没有推辞,赶着备了一份节礼,在端阳之日,到了大长公主府。
“萧拾遗,郎君正在待客,请您先到悦性斋稍坐。”接待他的剑影一边引着他往书房走,一边介绍道,“小郎君正在那里招呼国公府三郎和凌府四郎,郎君说,正好让你们少年人结交结交。”
他口中的国公府三郎,应该是宋国公府卫三郎卫嘉梓,至于凌府四郎,想来便是凌相公的孙子、圣人的伴读凌轩志。萧漠面上道谢,心里则在猜测卫太傅让他和这两位名门公子结交的用意。
等到了悦性斋,见到卫嘉棠,彼此一介绍,果不其然,那两位正是卫嘉梓和凌轩志。
凌轩志是见过的,虽然年纪小,但气质出众、文雅俊俏,一言一行都是标准的世家子风范。至于卫嘉梓倒是另一番风采,他长了一双跟卫仲彦极相似的凤眼——想来这是卫家人都有的特征,年纪也不大,看着与凌轩志相仿,却比凌轩志高壮,圆圆的脸上时时带笑,跟卫嘉棠十分相像。
萧漠知道卫太傅让卫嘉棠给自己引见这两位少年必是一番好意,就耐下心来,诚意与他们二人结交。而凌轩志和卫嘉梓二人,一个向来秉持谦谦君子风度、与人为善,一个早对名满京城的萧探花好奇不已,再加上有卫嘉棠这个萧漠的小粉丝助阵,书房里的气氛很快就亲切友好起来。
在三人充分表达了对彼此的好意之后,卫嘉棠就有些坐不住了,提议道:“阿爹那里一时半刻是不会散的,不如咱们先出门,等回来再见过阿爹。”
“出门?”萧漠不解。
卫嘉棠点点头:“我们说好要去看龙舟赛,凌四哥便是陪着凌姐姐来寻我阿姐的。阿爹说了,等萧大哥来了,便让我们出门。”
萧漠有些迟疑,他受卫仲彦之邀来访,还没见过主人就走,似乎不太好。而且他们要陪着女眷出门,自己这个外人跟着也不合适,当下便道:“那你们快去吧,我在这里等太傅。”
卫嘉梓快言快语道:“一起去吧!二叔那里等着面见的客人不知有多少,你在这里也是无事,不如与我们同去。听说今年的龙舟赛格外热闹,大伙一起去瞧瞧。”
“是啊!萧大哥一起去吧,我让剑影去跟阿爹传话,咱们这就出发。”卫嘉棠说完也不等萧漠回答,直接开门出去吩咐剑影,又打发人往内院传话,让嘉桐等人准备出门。
萧漠见此情景,便也不再多言推辞,陪着他们一起出门去看赛龙舟了。
☆、第35章 曲池畔
嘉桐与凌茜、卫涵、卫涓几人出二门,刚到了西门内的庭院,就一眼看见了站在卫嘉棠身旁的萧漠,她心中正疑惑萧漠怎么在这里,凌茜就拉了她的手一下,低声问道:“那是萧探花么?”
“是。”嘉桐侧头答道,“我阿爹说他孤身一人在京,过节冷清,便把他请来家里了,但我没想到他还要跟我们去看赛龙舟。”
卫涵听见她们俩的低语,立刻兴奋的道:“萧探花在这里?”她一边说一边扬头往前面张望,果然看到一个陌生的少年与卫嘉梓等人在一起。
那少年身量颇高,比卫嘉梓还高了寸许,身上穿一件深青色圆领绸衫,头上裹着逍遥巾,脚穿乌皮*靴,腰间还悬着一柄佩剑。他就这样站在锦衣华服的卫嘉梓三人身边,虽然衣着朴素,看上去却另有一种潇洒英侠的气概,使人第一眼就能望到他。
嘉桐看卫涵翘脚张望,便笑道:“那个着青衫的就是。”
卫涓感觉失礼,忙一把拉住卫涵,低声道:“你别急,走过去不就见到了么?”
她们这一行人前呼后拥的走过来,萧漠也立刻就发现了。本来他以为只有卫、凌两位小娘子,没想到另外还有两位一起走出来,心里暗自后悔,刚才真应该留在书房等卫太傅的。他从没有过陪女子出游的经历,又都是完全陌生、非亲非故的小娘子,此刻实在觉得有些尴尬。
“萧大哥,”在萧漠心中暗悔的时候,几个小娘子已经走到近前,作为主人的卫嘉棠开始向他介绍,“这位便是凌家表姐,凌四哥的堂妹。”
凌茜今日穿了草绿纱衫、嫣红绫裙,一张俏脸盈满笑意,边行礼边对萧漠说:“久仰萧探花大名。”
萧漠拱手为礼,回道:“不敢当。”
卫嘉棠便又指着穿湖蓝裙子的卫涓介绍:“这是我三堂姐,”接着介绍粉衫黄裙的卫涵,“这是我四堂姐。”
萧漠一一见过,卫涓只回礼不作声,卫涵却不管那么多,笑看着萧漠道:“早就听闻萧探花风姿冠绝京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她这话一说出来,别人还不待反应,凌茜先笑出了声;嘉桐与凌轩志两个则都用看好戏的目光看向萧漠,想知道他如何应对;倒是卫嘉梓厚道些,立刻便想开口教训妹妹给萧漠解围,不料还没等他说话,萧漠已经坦然的开口回话了。
“小娘子过奖,京中多有出类拔萃的少年俊才,某何敢克当‘冠绝京都’四字?莫说京都,便是此时此地,有卫三郎、凌四郎在,某已自愧不如,小娘子此言,真让萧某无地自容了。”
他这话一说,凌轩志便不能再看热闹,当下笑道:“萧兄太自谦了。”
卫嘉梓也道:“我这个妹妹爱说笑,萧兄别见怪。”又说卫涵,“你再这样,看我下次还带不带你出来!”
嘉桐拉了一把欲反驳哥哥的卫涵,接话道:“三哥都知道四姐是爱说笑,就别吓唬她了。我们不过是听说萧探花当日策马游园的盛况,心里好奇罢了。”又转向萧漠笑道,“若有唐突之处,还请萧探花莫怪。”
萧漠听了这番话,便知道她们是听说了有人驾车追在自己身后之事,这才打趣自己的,当下展颜一笑道:“小娘子言重了,是某没有听出令姐的弦外之音,竟将打趣之言当了真,实在惭愧。可见某也不过是个得意忘形的凡夫俗子,与传言中那位超凡脱俗的探花郎,实在不是同一人,见笑见笑。”
他说着话,还又拱手示意了两下,几个小娘子见他这样一本正经、诚心诚意的自嘲,顿时都笑了出来,彼此间生疏的气氛也消除了不少。
“好啦好啦,都不是外人,就不要说这些客气话了。”卫嘉棠早就等不及要走,此刻见众人话题终于说完,便催促道,“姐姐们快上车吧,此去曲江池还远着呢!”
嘉桐等人这才上车,几个少年等她们上车坐好了,也分别上马,护卫着小娘子们坐的犊车出大长公主府,往龙舟赛的举办场地——曲江池而去。
“这个萧探花还挺有意思的。”等到了街上,两边都是高高的坊墙,没什么好看的,卫涵便又提起萧漠来。
卫涓就埋怨道:“四妹也是的,咱们闺阁女儿,怎么好对着外男这样讲话?”在她看来,卫涵那番话实在有些轻佻,而自己和卫涵又是姐妹,日日在一起的,若别人见了卫涵的言行,把自己也看轻了,那可如何是好?
谁知卫涵根本不接她的话,只作没听见似的,继续与凌茜说道:“怪不得那日有许多小娘子追着他呢!”
卫涓见她不理会自己,心里觉得委屈,眼圈一红,头便低下了。
卫嘉桐见这姐妹俩闹了别扭,只得从旁拉住卫涓的手,问她前些日子送她的那盆牡丹怎样了,哄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卫涓脸上才恢复了正常神色。
“阿乔,你看,那是不是你兰表姐家的车?她不是说家里有事,不和我们一起去了吗?”卫涵说话说累了,听见外面车马声喧哗,便撩起车帷看了一眼,不料恰好看到一队眼熟的车马,便拉着嘉桐问道。
嘉桐也凑过来看了几眼,回道:“好像是他们家的。”上次兴平派人来接兰瑜敏,她们见过兴平府里的犊车和卫士,“兴许是姨母要带表姐出门吧。”
卫涵又看了几眼才放下车帷,说道:“今日出门的人还真不少,曲江池畔又该人满为患了。”
与此同时,骑马而行的四个少年也察觉到路上人多,凌轩志和卫嘉梓还遇到好几个熟人,已经打过了招呼。卫嘉棠便与萧漠道:“幸好咱们在紫云楼早留好了雅室。”
“紫云楼?”萧漠不是京城人,对曲江池那边的了解也不多,他本来以为,去看龙舟赛是像上巳节那样,各权贵世家选取视野好的地方,直接圈起来观赏呢。
卫嘉棠点头说道:“对啊,紫云楼虽然远一些,但视野开阔,坐在楼里正好能看见龙舟赛,而且居高临下,看的更清楚。”
果然,等到了紫云楼,进了卫家定好的雅室,萧漠就发现,只要立在窗边,便可以将赛龙舟的那段河面尽收眼底。
“不只是曲江池,其实在紫云楼还可以看到杏园。”凌轩志来到萧漠身边,往杏园的方向指了指,笑道,“那日你们在此饮宴,有不少人就在紫云楼内探看。”
他话音刚落,雅室内作为隔断的八扇紫檀雕花开富贵图屏风那边就传来小娘子们的笑声,还能听见堂妹凌茜的娇嗔:“你便欺负我吧,看我不去告诉姑母……”想来是表妹卫涵又跟她玩闹了。
凌轩志侧头对着萧漠一笑,道:“见笑了。”
萧漠回以微笑,说起那日谢师宴的趣事,又向凌轩志请教曲江池附近的景致和典故。
凌轩志一贯待人和善有礼,又觉自己算半个主人,要帮嘉棠招呼萧漠,便耐心细致的给萧漠讲起曲江池畔杏园、紫云楼乃至慈恩寺等地的景致和名人典故。
两人都是风姿出众的少年,一起立在窗前指点远处景致,却不知自己也已成了别人眼中的景致。有些从楼下经过的人无意间抬头看见了他们两个,都忍不住驻足观望,打听这是谁家少年。
“是萧公子吗?”
萧漠根本没有往楼下望,所以也不知道有人在楼下指点他和凌轩志,他正听凌轩志讲起慈恩寺历代有名的禅师轶事,冷不防楼下忽然有个清脆的女子声音叫他,便探头往下看了一眼,立刻引来了底下好几个小娘子的低呼声。
在一众驻足的女子当中,有一个翠衣红裙、头戴红芍药花的小娘子正朝他招手:“真的是你啊,萧公子,好巧。”
☆、第36章 温家姐妹
“哎,阿乔,茜娘,快来看,有个小娘子在下面叫萧探花呢!”卫涵倚在窗边向桌边坐着说话的三人招手。
凌茜闻言立刻奔了过去,与她一起掀起窗帷向下张望,还不忘跟嘉桐说:“真的呀!阿乔快来,看起来也不像是小户人家的,胆子可真够大的。”
嘉桐被她们说的好奇起来,也跟过去往下张望:“咦,怎么下面停了这么多车?”又顺着凌茜的指点看到了那个仰头跟楼上萧漠说话的小娘子。
那小娘子看起来比她们大一些,衣着鲜艳,头上簪了一朵开的灿烂的芍药花,还插着一支金步摇,正满面笑容的望着楼上。在她身旁还有一位比她矮一点的小娘子,穿着丁香色绫衫、鹅黄长裙,头发只挽了双鬟,两边各簪了一串海棠花,虽不如高的那位小娘子艳丽,却另有一种温婉沉静之美。
“不会都是跟来看萧探花的吧?”卫涵笑嘻嘻的望着楼下拥塞的犊车。
凌茜笑道:“要真是这样,萧探花也不负‘冠绝京都’之名了!”
三人正嘻嘻哈哈的说笑,卫嘉棠忽然溜了进来,拉着嘉桐道:“阿姐,要不你打发个人下去把那小娘子请上来吧!这样说话不太好看,萧大哥尴尬的很!”
“谁让你来跟我说这话的?”嘉桐皱眉问道,“我们都不知那是谁家的小娘子,怎能随便打发人去请?”
卫嘉棠一拍脑门:“我忘了说了,那是温台主家的两位小娘子,萧大哥说,他去拜访温台主的时候见过这两位。现在那两位在下面站着,边上还有那么多人,实在不好看……”
卫涵在旁插话:“那就让萧探花下楼去呀!”
嘉桐“扑哧”一笑:“你就别添乱了。”她想到父亲有意收萧漠为弟子,便不再冷眼旁观,转头叫了个仆妇进来,让她以自己的名义去把温家两位小娘子请上来。
那仆妇应了出去,卫涵又把嘉桐拉去窗边往下看,只见那穿黄裙的小娘子正拉着红裙小娘子低声说话,红裙小娘子却频频抬头向上看,似乎两人意见没有达成统一。
正在这时,嘉桐派出去的仆妇也到了她们跟前,那仆妇屈膝向两人行礼,跟两人说了几句话,那两位又抬头望了两眼,低声商量了几句,才带着三四个侍女随着仆妇进了紫云楼。
嘉桐忙把凌茜和卫涵拉回桌边坐下,又将窗帷放好,等到仆妇来回禀说已将温家两位小娘子请到的时候,便起身到门口相迎。
他们今天定下的这间雅室是紫云楼内最大的,中间用屏风隔开后,可以男女分开入座,另外两边还都各有门通往走廊,若有事出去也不会互相干扰。
温家两位小娘子就是从嘉桐她们这边的门进来的,所以两人进来后,发现室内只有四位陌生的小娘子都是一愣。
嘉桐先笑着自我介绍,又把卫涵三人也介绍了一遍,才解释说萧漠是自家客人,正与卫嘉棠等人在隔壁就座。
那穿红裙的小娘子听完她的话,眼睛先往屏风那边瞄了一眼,然后才道:“原来如此,承蒙盛情相邀,我们姐妹二人在此谢过。”说完两人齐齐行礼道谢,又分别自我介绍。
原来那穿红裙的小娘子名叫温晴,是姐姐,陪着她的穿黄裙的是妹妹温雪。姐妹二人也是听说今日有龙舟赛,才带着人来这里观看的,只是没想到曲江池边人这么多,到了以后却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观看,便一路走到了紫云楼下,看见了在楼上观景的萧漠。
“相逢便是有缘,两位温姐姐不要客气,便与我们一同在此观赛吧!”几人叙了年齿,果然那温晴年纪不小,今年已经十六岁,比她们都大,便是她妹妹温雪今年也十五岁了,嘉桐便索性称之为姐,请她们二人入座。
温晴也是个大方爽朗的性格,答应的很是爽快,并不因之前素不相识而扭捏推辞,直接便拉着温雪与嘉桐她们一起坐下了。
只是大家毕竟是初次见面,只能聊些泛泛的话题,气氛也就平平淡淡,直到曲江池那边响起了鼓锣声,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