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侧美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偃方想拦一拦,余光里看见外头一个身影一闪而过,他顿时蹙了眉,一闪身追了出去。
  谨姝往他那边瞧了一眼,也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也就没管,跟着掌柜的去了后院。
  仓库在后街,隔的距离不近,几个侍卫守着马车,其余都跟在谨姝后头。
  走路的功夫,谨姝和杨八耳闲聊了会儿。
  杨八急于表现,自然是知无不言。
  说到朝局之事,还掂量着恭维了一下李偃,“主公龙骧虎步,来日必大有所为。汉中覆灭迟早的事儿,根基不稳,叶姓江山估摸着要荡然无存了。汝南刘郅虽是雄才,可小人觉得心性不如主公磊落。”
  “哦?”谨姝听到这里的时候,微微挑了挑眉,“怎么说?”
  “不瞒夫人,小人做消息生意的,这南来北往的小道消息,就没有不入杨八的耳的。”杨八不好意思又隐隐矜傲地说着:“这话还要从前汝南王刘雍说起,刘雍那时候养了个外室,在温县买了个宅子养着,刘雍的正妻是国阳郡主,汉中那时候还没有失势,国阳郡主嫁给刘雍是低嫁了的。郡主家里头权大势大的,靠山又硬,管刘雍管得死死的,大约就是郡主太强势了,刘雍心里头不安分,就养起了外室。起初也是你浓我浓的,那外室原先是出来卖唱的,在琴坊里学艺,给刘雍弹过几首曲子,刘雍瞧上人家的时候,人家还不是很愿意,刘雍直接把人要走的。怕郡主发现,搁在温县宅子里,一年也不见得去几次,不过郡主还是很快发现了……”
  这些谨姝都知道,但是从别人嘴里听见的时候,她还是仔细听了一遍,问了句,“这和刘郅有什么关系?”
  杨八“哎”了声,叹口气,“要么说说来话长呢!”他笑了笑,声音很低地继续陈述,“就要说到关键的了。”
  谨姝点了点头,这件事,确实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她也想知道自己知道的和杨八说的是不是一样,亦或者说自己知道的和杨八知道的,谁的更全面和准确。
  她想拿来做参考。
  杨八接着说:“后来那女人死了,府里私下里传,是那外室的女儿杀了她。那时候刘雍的儿子刘郅,刚失手杀了人,刘雍怕闹大,就把刘郅扔到温县去冷静了。那外室被刘雍冷落后不怎么检点,同旁人生了个女儿,她怕被刘郅发现,就想把女儿杀了,结果女儿反而把她刺死了。当时许多人是这样说的。”
  谨姝蹙了蹙眉,脚步亦缓了许多,“那你的意思,事实并非如此?”
  杨八拱手,笃定地回答,“是的夫人。”
  谨姝抬手示意众人停下脚步,侧头看了一眼杨八,“你跟我过来。”
  二人站在街道中央,四周空旷无人的一处,谨姝抬了抬下巴,“你接着说。”
  杨八再次拱手,不敢怠慢,“其实细想也知道,刘雍是个没什么主心骨的人,又怕老婆怕的很,几年都不曾再去看过那外室,不是早忘了,就是不敢再过去了。那外室都敢背着他独自生孩子了,养到了四五岁,没道理刘郅突然要去了,她就要把女儿杀了。”杨八说起这些来自然是头头是道,他嘿嘿笑了笑,“夫人莫不信,杨八在江湖上混,靠的是信义二字,同出家人一样,不打诳语。但凡我杨八说出口的,绝无虚假。”
  谨姝不是不信他,只是忽然心里有一种很不好的直觉。
  杨八接着说:“其实,那外室不是怕刘郅发现女儿的存在,是怕刘郅发现女儿不存在所以才想杀死那女孩儿的。”
  谨姝这下完全糊涂了,“什么意思?”
  “小人追查这件事查了有好几年,终于才弄清楚的。那女人根本不是刘雍的外室,其实从始至终跟刘雍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夫人知道刘雍几时死的吗?”
  这并不是秘密,谨姝点点头,“知道。”
  “就是刘郅从温县回去没多久,刘雍就死了,突发恶疾。当时许多人怀疑刘郅弑父,然后就有传言出来,说刘雍养外室云云,就小人方才所说的那些,然后有人怀疑国阳郡主最终忍不下去冲刘雍下手了。毕竟是分封王,当时汉中还派了人去查,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了。”
  “所以刘郅真的……弑父?”
  “据小人所知,就算不是刘郅亲手所为,也绝对和他脱不了干系。”
  “那个女人呢?为什么怕刘郅发现女儿不存在?”
  “那女人其实是刘郅养在庄子上的,倒不是情人,不知夫人知不知道昏阳王和桓帝的事,昏阳王乃昭帝侄儿,桓帝还是太子的时候,二人曾师承同一个太傅,当时昏阳王同桓帝相比,其实昭帝更看重昏阳王,昭帝是一代明君,桓帝是个过于仁慈又无大谋略的储君,整个汉中的根基都还没有立下,昭帝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怕自己驾崩之后,自己的儿子根本镇不住四方王侯,曾一度起过废储的念头。改立昏阳王……”
  这些谨姝自然也不陌生,但昭帝竟有过废储的心思,她就有些惊讶了。
  结局自己不用再猜了,没有废储,桓帝如常登基了,昏阳王英年早逝。
  “桓帝一直针对昏阳王,这些想必夫人比小人清楚。当时同昏阳王青梅竹马的是辅国公的孙女儿,后来桓帝也强行娶了,许多人还颇为唏嘘,觉得皇帝做得太过了。只是在后宫没待几日,名义上便殁了。”
  “名义……”谨姝陡然睁大双眼。
  “没错,刘郅养的那女人,便是辅国公的孙女,姓杨,名婉娴,她诈死逃出来的,逃去找昏阳王了。而桓帝本不欲杀昏阳王,就是因为杨婉娴做出这等事叫他愤怒羞恼不已,便派人暗杀了昏阳王。而杨婉娴亦被秘密押解回王城。当时是被刘郅偷偷截了,养在庄子上,至于是为了什么,小人还没琢磨明白。杨婉娴是怀孕了,生了一个女儿,至于那女儿是桓帝的还是昏阳王的,还是旁人的,不好说。但无论是桓帝的还有昏阳王的,活着对汉中皇室都是丑闻,刘郅大约是抱着这种想法的?这点小人不确定。只知道杨婉娴把女儿给狠心扔了。扔了后整个人就已经半疯了,据说府里有个马奴有个女儿,是死了母亲的,那马奴天天把女儿带在身边,杨婉娴经常看见,就把那女孩儿当自己女儿了,整日养在身边。刘郅去的时候,她意欲刺死的女孩儿,其实是那马奴的女儿,至于为什么刺死,这小人不知。估摸着最开始她并不是想扔女儿,而是想让女儿死,但是下不去手,就偷偷给赶走了。她心里估计已经以为女儿已经死了,或者说害怕女儿没有死,而杀死马奴的女儿,估摸着就是疯病犯了,后悔当时没狠心。”
  杨八“哎”了声,“其实还是有许多不清楚的,小人已经尽力了,知道的就是这么多了。”他是看谨姝感兴趣才搜肠刮肚说这么多的,但不确定的部分,他也不敢乱猜。毕竟涉及到昏阳王。
  谨姝脑袋里一团乱麻。
  微微张着嘴巴,好半天说不出来。
  有什么在她脑海里呼之欲出。
  她觉得头疼欲裂。
  晴天白日,烈日当空,她出了一身的冷汗。
  远处忽然传来箭矢破空的声音,她抬头的时候,漫天的箭雨正从墙那边越过来,有人大喝了一声“有刺客!”
  侍卫们马上严阵以待,把谨姝护在中央,往一旁跑。
  只是没跑多久,谨姝就凭空不见了。陆仲眼睛弱,故而在强光下几乎白盲一片,这会儿正是太阳强烈的时刻,他什么也看不见。
  但他耳力极好,即便在如此糟乱的环境下,他还是辨别出了小夫人的消失的方位。
  他大吼了一声,“追,不惜一切,不必留活口,务必保证小夫人安全。”
  谨姝只知道自己胳膊一紧,整个人就被拖进了一个矮门,然后头便被蒙上了,眼前一片黑暗。
  什么声音都没有,她心里一紧。
  几乎断定,方才所有的动静都是声东击西,这些人是冲她来的。
  郑鸣凰,还是刘郅?
  她奇异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有紧张害怕的感觉。
  大约知道,李偃就在逊县,他的军队就在城外。
  她知道,李偃不会让她出事的。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毫发无损地从逊县走出去。
  她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又吐出来。


第34章 
  李偃追了两条街; 把一个人一脚踹在了地上。
  那人踉跄了几步,还想往前跑,李偃直接一脚踩到了他的背上,他知道自己跑不掉了; 扭过头; 啐了一口,却是笑了起来,“你杀了我; 你那娇妻也甭想活。”
  此人乃刘郅座下的虎贲校尉,李偃有过一面之缘。在逊县他的地盘又恰巧是这个时候,看见他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他想也没想就追了出来。
  李偃蹙了下眉头; 几乎是一瞬间反应过来刘郅这回是冲着谨姝来的。
  怒极之下; 又是一脚踹在了他的腰上,那人往后飞了丈许远; 砸在不远处的墙上,一口血喷出来,喘了两下,竟是脖子一软,歪倒在一旁。
  后面追上的侍卫不禁震惊不已; 传闻江东王天生神力,他们这些一直跟随的人亦不常见识,是以这会儿看见他一脚踹死一个人; 内心还是颇为震动的。
  李偃已转身往回狂奔; 跟来的侍卫就两个人; 其余的都留在那里保护小夫人了。
  街上这场骚动来得颇为突然。
  逊县是李偃的地盘,虽则是交界之地,但地理位置相当便利,南北相接的都是李偃的军事重地,这里如果闹出大动静,援军不日可达,即便小打小闹,这里也不曾有过。
  所以大规模的对战,城里已经许久没遇到过了。
  箭矢如雨,想来刺客人数不小,街上还有许多百姓,一刹那作鸟兽散,逃命似地乱窜,到处是惊叫,人与人撞在一起。
  小夫人不见了。
  一群侍卫舔了干裂的嘴唇,双目冒火。
  他们都是跟随李偃许久的亲卫,保护谨姝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保护的主公的脸面。
  陆仲顶着箭雨往前狂奔,箭是从一处宅子里冒出来的,他砸开门的时候,里面已经空了,断后的弓箭手正在往后门撤。
  那些人穿着普通的青布衣,是街头百姓寻常的装饰,但观其步态、神色、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几乎百分之百可以断定是军队或者专门训练出身。
  “训练有素,不是普通刺客。”身边人第一时间对陆仲描述。
  陆仲点了点头,“听出来了。”一边往前追着,一边吩咐,“去禀告主公,刘郅的人。叫县丞封锁城门,吩咐下去全城戒严,巡城士兵全部出动走街宣告,任何人不得出门,紧闭门户。然后给我一家一家搜。他们出不了城。”
  一人出队,应了声是便按着腰间的配剑,快速往后撤去,没走几步便看见李偃,来不及见礼,略微抱了抱拳,将陆仲的话重复了一遍。
  李偃倒没什么表情,甚至那张脸上亦看不出喜怒,点了头道:“知道了。”然后猛地转身往回走去。
  他已从极度的震惊和愤怒中缓过神来。
  现下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谨姝。
  谨姝在刘郅身边一刻,他都受不了。
  …
  谨姝被被一路扯着走,最后被扔在了一个屋子里,透过窗户还能看见外面的日头,依旧是毒辣的。
  蒙在她头上的黑布已经拿开了,靠窗站着一个男人。
  就算是化成灰,谨姝也认得。
  刘郅。
  尚且还算年轻的……刘郅。
  他转了头,看着她,目光带着几分幽沉,他没有说话,只是瞧着她。
  谨姝亦回望过去,在隔世相见的这一刻,她对他,甚至连愤怒都没有了,只有淡淡的厌恶。她别过了头。
  刘郅出神地望着她,几乎是一眼就确定,她确切是他要找的人,她的眉目,同那个人很像。
  “找到了。”
  刘郅昨日得到消息的时候,一个人仰着头品尝这三个字,有些细微的发抖。
  然后整个人仿佛魂魄离体了一样呆了许久。
  他想起温县那个大得空旷的宅子,一个小姑娘,蹲在那里看花。
  呆呆的,反应很慢,你叫她一句,她能愣好一会儿才大梦初醒似地反应过来,“哎”一声。
  许多年来,他唯一的执念就是找到她,至于为什么要去找,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厌恶我?”他听见自己的声音。
  谨姝抬头看了他一眼,这时候的刘郅尚且没有那么阴沉和喜怒不辨,她摇了摇头,“我不认得你。”
  不认得,亦无从谈起喜欢或者厌恶。
  谨姝忽然出神想着,如果她没有上一世的记忆,这会儿确切是不认得刘郅的,她是嫁于江东王李偃做妻的叶家四女,她的夫君是江东最勇猛的战士,她被歹人截了,在夫君的地盘上,无论是跟随她的侍卫,亦或者县丞,他们这会儿挖空了心思也是要救她的。
  因为她是李偃的妻。
  谨姝觉得异常的满足,她在前一世的孤独无依,每每无助得像是被所有人抛弃的不安,被这短暂的想法给安抚了。
  刘郅笑了笑,“我认得你就够了。”
  “我夫君会来救我的。你们不可能活着出逊县。”谨姝没有被捆绑手脚,这会儿只是坐在椅子上,旁边有两人候着,大约是防止她逃跑。
  刘郅脸上的表情陡然变得阴沉起来,却没说什么,出去了。
  “夫君……”
  刘郅“呵”了一声。
  他讨厌这个称谓。
  他站在回廊上,有人过来汇报,眉目蹙着,情况不是很乐观,“李偃的人反应很快,城门闭了,全城戒严,巡城的人马在街上叫着所有人不得出城门,咱们趁乱出去也不可能了。而且外头在一家一家排查,逊县就这么大点地方,估摸着不到天黑,就能查到这里来。”
  “刘虎贲没了,据说是在起骚乱的时候被人认出来的,追了两条街,被一脚踹死了。”
  “谁能一脚踹死他?”
  “据说是江东王李偃,他不知怎么会在这里。”
  刘郅这下终于蹙了眉头,没一件好消息。
  他仰头望了望外面的天,还记得临行前军参劝他不要做傻事,不要冒险生事,大业要紧。
  他没听。
  …
  郑鸣凰跪坐在一角,对着一尊小小的佛像低声诵经。
  李偃一脚踹开了门,大步进来的同时抽剑,然后一剑刺在了她的肩膀上,目光里没有半分犹豫。
  郑鸣凰准备了许多的说辞,即便是在刚刚,听到消息说叶女不见了,且疑似刘郅亲自过来捉的的时候,而李偃亦在逊县的时候,她心里其实惊涛骇浪。
  她有想过李偃会猜到她头上,故而准备了许多推脱之辞,但没想到,李偃根本一句没有问她,直接一剑刺在她身上。
  疼,无法言喻的疼痛,即便没有刺在她心口,她亦觉得自己好似快要不行了。
  她看着李偃,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庞上,终于还是起了波澜。
  她眼底是嘲讽和浓重的悲伤。
  “为什么?”这话问出来,她知道已落了下乘,可她还是忍不住问。
  李偃往里深入了几分,看着郑鸣凰痛苦的表情,终于开了口,“你最好祈祷,我妻无事。”
  说完转身便走,他知道,自己还是大意了,放任郑鸣凰不管,是他太自傲了,他自信她翻不出什么风浪。前一世里一些没有解开的谜题,都在她身上,他抱着几分好奇静待结果,却没想到,伤到了谨姝。
  他不能原谅自己。
  他就在边儿上,他明知道她这几日所有作为都在把她往危险的境地逼,他都没有制止,他以为自己做了万全之策,却没想到,还是出了纰漏。
  身后郑鸣凰追问了句,“你不问我刘郅在哪里吗?你不想知道刘郅为什么非要亲自过来抢她?”
  李偃依旧头也不回。
  郑鸣凰倚在地上哈哈大笑,笑够了,咧着嘴滴了一滴泪,“你为什么不问我?”
  让她连威胁他的机会都没有。
  那种被他完全不放在眼里的愤怒,几乎烧毁她的理智。
  但无妨,她想要的结果,已经得到了。
  …
  李偃杵在府衙已经半个时辰了,一动也不动,除了吩咐人传信,布置兵力,兼听消息,其余没有任何动静。
  他好似神游天外了。
  他在出神,焦虑和不安过后是绵密的心疼。
  他一直没有敢告诉谨姝前一世她死以后的事,不是像她想的那样,他君临天下,郑鸣凰妻凭夫贵,她始终觉得他不敢告诉她是因为前一世她过得太悲惨,而他不忍心将那些于她来说残忍的他同旁的女人的辉煌说给她听。
  其实不是,事实更离奇。
  对他亦或者对她来说都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易接受的事。
  他娶了郑鸣凰,她肚子里的却不是他的孩子,无论是这一生还是前一世,她从未对郑鸣凰抱过任何其他的想法,那大约不能归咎于他对谨姝爱的坚贞,事实上上一世他谁都不爱,对谨姝的好感,大多来自于年少的执念。
  他一直记得自己是要把她从庵寺接出来的,他和她漂泊的那几年,他给她吹过无数的牛,他说他将来也要称王成相,如若是那样,他便要为朝廷效力,他这辈子都不耐为谁效力,兄长的事给了他极大的打击,后来他又想,不如自立山头,做个土皇帝。他曾吹过最大的话是,他要做皇帝,不是土皇帝,是天下之主。
  不甘屈居人下,要做就做这世上最尊贵的人。
  他的小阿狸,每次都捧场地点着头,偶尔还会给他鼓掌,“偃哥哥最厉害。”
  那种相依为命的感觉,是谁都不可替代的。
  但他对谨姝的喜爱,死在她嫁给傅弋的那一日。
  其实也不能怨旁人,只能怨命运作祟,怨二人有缘无分。怨他自傲,怨他不够喜爱她,亦或者自私自大。
  如果是那样,倒不至于让他觉得难受。
  他对她,远谈不上情深意厚。


第35章 
  谨姝于他; 是一个故人。
  一份执念。
  前一世里,直到她死,他都是这样认为的。
  他遇见她的时候仍是年少,而她则是年幼无知的年纪; 他记得的可能要比她多; 也更深刻一些。
  但时隔多年,当他远赴山南同刘郅交手,而后求娶她的时候; 得到的却是拒绝的答案,他那一时说不上是愤怒还是嘲讽,只觉得叶家也好; 她也好; 都是愚不可及。
  直到多年后的现在,跨过了一世再回头看; 他忽然觉得自己当时可能是出自一种难言的难堪。
  他无法相信,亦无法接受,那个记忆里追了他二里路的小姑娘,并没有选择她。
  那些年的流离岁月,是在刻在骨子里无法磨灭的印记; 以至于他时时会回想起那时候的阿狸。
  一个倔强又柔软的小姑娘,迷迷瞪瞪的,有时显得笨拙异常; 但其实骨子里是很聪明的。
  太聪明容易活不下去; 在无数人流离失所; 战乱波及到每一寸土地,无数的痛苦和波澜荡漾在这块土地之上,一个小小的生命的悲与喜是不值得被关注的,一旦认识到这种渺小和无力,会怀疑人活着的意义,一旦痛苦累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结束生命是最终的归宿。
  为什么要活着呢,为什么要挣扎呢,这世上都是苦难,活着究竟是因为什么?
  她用稚嫩的身躯和一颗稚嫩的心,拼命在忘却那些痛苦和生命中无处不在的桎梏和泥沼一般的深渊。
  他始终认为她是坚韧的聪慧的,那种坚韧和聪慧是她活在乱世的根本。
  他是喜爱她的,不同于男女之间的情爱,他对她的喜爱更像是知己,像是朋友,像是相依为命的一种亲情,直到他送她去庵寺的时候,她追出来二里地求他不要走,他在心里,始终为她留了一块儿柔软之地,他告诉自己,一定会回来接她,他不能、也不忍心将她一个人留在这里自生自灭。
  那块儿柔软是他往后岁月里披荆斩棘的无上源泉,他在这孤独又黑暗的人世间,是有一个可以牵挂的人的。
  然而那个人“死”了,从此后他在这个世界上毫无依托。他变得更加冷漠了。
  他记得自己追上傅弋时候,看到的那个长大的阿狸,她变了许多,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亦或者说,她成了一个他完全不认识的人。
  一个美丽的、毫无灵魂的、怯懦又毫无主见的女人。
  同他记忆里的小姑娘丝毫重叠不上去。
  那一刻,他的心里有什么崩塌了,轰的一声,震耳欲聋。
  他转身走的那一刻,表情是冷漠的,整个人都是冷漠的,他的眼神里再也看不到那个追了他二里地,蹭破了膝盖也要膝手并行往前爬着追他的小姑娘了。
  那个姑娘活在记忆里,活在过去,不在眼前。
  他有时候觉得自己聪明,可有些事上,确切是蠢不可及的。
  他那时只顾的上品尝当下那种深入骨髓的不舒服,然而却不曾想过,在婚事上,她又有多少的主动权,她嫁给傅弋,到底是心甘情愿还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他追上去的那一刻,傅弋在他眼里只是个低贱无耻窝囊的丧家之犬,所以连带着对他低眉顺从的她都觉得讨厌,可对当时的她来说,无论傅弋是什么样的人,他都是她唯一的依靠了。
  在这群狼厮杀的混乱世道里,她只能依靠一个窝囊又草包的男人,于她来说,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时隔一世,他现在已经能原谅当时自己的自负和愚蠢了,物是人非之后,他很难对她很快产生熟悉和亲近之感,两个人在那个世道里,没有过渡就那样以敌对的方式出现,他做不到全身心去相信她,去照顾她,并不是不可饶恕的罪过。
  但他无法饶恕和原谅的是,他们原本不必如此。
  但在前世她离世的那段时间里,他深切地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他记得自己去看过她一次,彼时谨姝对于她来说,是个时运不济的可悲故人,他心里有几分可怜她,还有几分感叹,并无太多的情绪存在。
  她先嫁傅弋,后又被刘郅所霸占,她在后宅里度过了暗淡的短暂的一生,被人摆布,被人鄙夷,被人唾骂……她这潦草的一生,终结在这一场漫长的病痛之中。
  听说她病了小半年了,身子弱得很,入了冬更是一天见一天的虚弱。
  他觉得她确切是命不好的,因为在夺得这天下之后,他完全有能力抬抬手保她一命。但她却没机会了。
  他问了太医,太医摇头说,就这两天了。
  他站在屏风后头,隔着纱帐看见躺在里面的一个模糊的身影,记忆从最深处翻卷上来,他记起她小时候的许多模样,那些模糊的影子,让他心口莫名发堵,他不愿承认自己心有戚戚然。他抿着唇,说了句,“罢了,终究是咎由自取。”
  他在想,当初如果她嫁给他,他一定不会让她落到这个地步。
  是她自己选择的路,怨不得旁人。
  他出了栖兰殿,抬头看外面的日光,许久没有动。
  郑鸣凰走过来,站在他身旁,看了他一眼,低声说,“王上为何哭了?”
  他摸了一下,不知何时落了一滴泪。
  ……
  谨姝入殓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叶昶站在他身侧,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无人可倾诉,低声说着,“我四妹妹,确切是福薄又可怜的人。她小时候身体很不好,祖母从外头带回来的时候,家里没几人把她当自家人。”
  这一世李偃从来没问过,谨姝是如何进的叶家,如何成为了叶家的四女儿,还备受宠爱,甚至有着这样那样的传闻。谨姝也没告诉过她,她并不是那种会哭诉苦难的人,那些逝去的无法忘记的伤痛,于她来说,只有丢掉或者忘却,不会再提起。
  但他并非是不想知道,而是因为前一世的那一刻,他都知道了。
  “我姨娘并不喜欢她,但这么多年,并不敢动她分毫。因为她是祖母带回来的。”
  “我祖母笃信佛,一生亦挚爱我祖父,祖父死的时候,我祖母许久走不出来。”
  “谨姝长得很像我祖父年幼的时候,尤其那双眼睛,性格也像……”


第36章 
  李偃始终对谨姝的身世有所怀疑; 但并不十分明确; 他发现谨姝的地方是汝南附近; 那时候谨姝没多大,看穿着和神态就不像普通人家的孩子。
  虽则乱世,但苦的大约都是穷苦人家,家里有权有势的; 想想办法总能活得舒服点儿。
  不至于把孩子丢了。
  谨姝也不像是走丢的,看样子她在那个破房子里待了挺久的,但应该也没太久,像她这么大孩子; 还是个清秀姑娘; 没有遇上人贩子除了运气好,应该是还没来得及被盯上。
  她身上很少东西; 两件破衣裳,很旧了,颜色都不太看得出来; 但洗得很干净,没有乞丐身上那种惯有的馊味儿。
  还有一个包袱,里面都是些碎东西,一个珠钗,断了一半; 单看做工应该不差; 珠子是玛瑙; 看色泽和通透度; 都不是次品。但很旧了,还有残缺,也说不清是捡的还是原本就有的。
  一个盒子,端端正正放了一块儿石头,不是什么宝石,就是一块儿破石头,唯一的特别之处就是挺锋利的,但应该也没什么用。
  一根竹笛,特别短,大概比他的手掌伸直了要长一点。上面有许多划痕,原本挂穗子的地方,只剩了一段残绳。
  她会吹,但调子已经不准了。
  她那时候大约三岁四岁或者五岁?
  看不出来,很瘦小,他也没什么跟小孩子交往的经验,看着小孩儿都差不多。
  看言行倒应该不小了,竟然还识字,普通权贵家的姑娘都不见得会识字,何况她这个年纪。
  他观察过她许久,也问过,她只是摇头,一脸懵懂的样子,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但也可能是不想说,他也就没再问过。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太多,谁都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哪怕是个孩子,他好奇不过来。
  后来熟了之后,她倒是无意说过一些,都是些很细碎的细节,比如她家门前有棵槐树,比如后院的花什么的,但要是问她家到底在哪里,她就不知道了,有会儿会很安静地坐在那儿思考……或者说,出神。
  年纪小小的,倒是挺深沉。
  她警惕性很高,除了外表柔软单纯无害,骨子里其实很倔强,有时候更是倔强得气人。熟了之后才显得可爱一些,本质是个黏人的小孩。
  客观来讲,她这个人,这个年纪,身上很多东西都是很矛盾的。
  她很孤独,似乎也很想要安稳,但她给人的感觉好似她本来就没有家似的,安于流浪,也没想过去找家里人。有时候他会猜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灭顶之灾那种。但应该是没有,她经常做噩梦,同一个噩梦,这种情况下,大多那噩梦是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恐惧,她之所以会认为是同一个噩梦,是她经常重复一句梦话:别赶我走……我乖……阿娘……
  所以她大概是被赶出来的?
  他实在不是很明白,她一个小姑娘,做了什么值得被赶出家门。
  但她不说,也说不清楚,他就没问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