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奴阿真-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磕慊辜遣患堑玫蹦甑氖拢俊
我听到这番缘由只哭得更厉害了,气也喘不上来,不是愧疚也不是难过,只是觉得心里的冰封好像开始消融了。我是还不爱他,但我现在觉得,那也许只是时间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决绝了。这一改变,就在刚才的一瞬间。
“你瞧你,越大越成个孩子了,快别哭了。”他笑道,一边拍哄着我又继续谈讲,“原先府上也就我一个人用马,除了驾车的两匹,也就是我素日骑乘的那匹,现在小白马来了倒缺个伴,我便买了这匹小黑马。以后我们一起养它们,养大了当做我们的坐骑,好不好?”
“嗯,好。”我这才渐渐收住情绪,其实也早便想起另一件相关的事来,便道:“那年你送我的母马在你走后不久就产了一个小驹子,虽然母马没有活下来,但那驹子还在的。我将它寄养在一个卖马的胡人大叔那里,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离骃,如今也该快三岁了。”
“真的?”他眼睛立马放光似的,“‘离骃’是哪两个字?”
我含泪一笑,摊开他的手掌,一边写一边说道:“离就是徐道离的离,骃就是它的毛色,浅黑杂白之意。”
“这名字虽是取得省事,却还挺好听的。”他点点头,一副思忖揣摩之态,又道:“那我们也不要白马黑马的叫了,也给这两匹起个名字如何?”
“嗯。”我十分赞成,便走到黑马跟前仔细看了看,“小黑是公马,那小白也是,就取一对像兄弟的名字吧!”
“那我这下就有了!”他倒敏捷,我话音还未落呢。
“这么快?那你说来听听?”我怀疑地问。
他将脸一扬,胸有成竹,说道:“黑马叫道离,白马叫道真。”
“你……这不是我和你的名字嘛!”我只觉更奇了。
“是我和你的名字啊!”他点点头神秘一笑,又行至我身旁拉住了我,道:“真儿,从我知道你的真实名姓开始,我就更加坚信你我今生的缘分。我们名中都有‘道’字,这个‘道’是志同道合的‘道’,是说我们一辈子注定要走同一条道,直到天荒地老。而这两匹马虽同是公马,做不了夫妻,但它们是属于我们的,也要陪着我们一起走下去,便就是‘同道’之马。故此这般命名,也不为荒唐。”
我对这个解释心悦诚服,倒也真没想到我们的名字还能有这个联系。他之用心,我怕是几辈子都及不上。
一切烟消云散,天也晚了。安置好马儿,我们携手去正堂用饭,其间又谈讲了许多关于马儿的事,气氛异常愉悦。徐道离说等他休假,要和我一起去将离骃接回来,而我也决定为了他踏出家门,不再封闭自己。今年的这个六月初四,大约是我有生以来过得最舒畅的一次。
“在想什么呢?”
临睡前,我不觉靠在榻上入了神,徐道离褪下外衫走过来,轻轻地推了推我。
我抬头看着他笑笑,便挪了身子给他让了一块地方也坐下,对他说道:“我以后叫你‘璟郎’好不好?”
他听罢先是一怔,似觉意外,“你倒还记得这个小名。”
“我能为你做的太少了,这点小事尚是记得的。你虽说你不在意称呼了,但我也想为你改变一下。”
他这时眼里忽动情起来,注视着我,又一下子将我抱入怀中。我知道他等这一刻等很久了,他也知道我开始愿意接受他了。
长夜漫漫,心事如灯花相并,缱绻地结成双蕊。
作者有话要说:
从开始写这篇文章我就开始纠结女主最后的归宿
甚至写到一半的时候我还是想将她嫁给十八郎
但十八是女主的初恋,又有封建性的背景所限
终究不是一路人
就像文章提到过的
这徐道离啊,当真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
===
☆、第47章 一双飞去入行云(二)
没过几天,徐道离休了旬假,我们一早便出门去接离骃。六月的天气虽有些炎热,却都无碍心情。我仍然将北郊马场的位置记得很清楚,也很快抵达了那里,可就在我想着今日定能顺利接回离骃时,却从那马场杂役口中接连听到了两个坏消息。
这马场早在一年前就被蒙叔卖给了一个当地的马商,蒙叔已不在长安贩马了,而离骃却也没有活过三个月。那杂役告诉我们,蒙叔临走前交代了他们,倘若我回来要马,就对我实话实说。我真的是回来得太晚了。
回去的路上,我失落且伤心。我觉得我唯一算是为徐道离做的事都没有做好,反倒是他句句都在宽我的怀。
“你尽力了。若非当年你送它来这里,它或许连三个月都活不了,生死有命,你无须太难过。我们不是还有道离和道真两匹马吗?”
听他唤与我们同名的马,我不禁还是笑出来了,一时也解了些愁闷,只想想说道:“或许是名字起的不好,离骃离骃,意思就好像是离开的马儿一般。”
“呵呵,你真会曲解。”他一笑,轻轻在我额头拍了一下,“依我看,离骃离骃,倒是好的。真儿,你是读过书有识见的,岂不知这‘离骃’谐音‘离因’,就是因果之‘因’字,在佛门的偈语里却是有不执著之意的。”
“不执著?”我反问,倒真是孤陋寡闻了。
“是啊,不执著于往事,不执著于不可挽回的事,就是这‘离因’二字。”他很肯定的答道。
我小声复述着他的这句话,不断地细细揣摩,倒真的渐渐觉出点意味来。想不到,当日随意取就的名字,竟还有这般高深的境界,心里也一下子开朗起来。
时过境迁,或许什么都应该重新开始了。
回转开明坊已是午后,我们热的满身大汗,都只想赶紧进屋阴凉阴凉,可谁知一进前院,却有侍女来报,说一位自称是我故人的女子在偏厅等候多时。我立马心下一惊,将从前的事都勾了起来,故人,又是女子,除了弄影便是虞娘子了。稍待,便往偏厅去见,徐道离言及不便,就自己去了书房,而我心中只更添忐忑。
“娘子真是好兴致,这么热的天也倒出门游玩。”
是弄影。我刚一踏入厅堂,便见她一身青衣,怒目而视,话音更是冲出一股冷冽之意。
“你怎么会找到这里?”我不懂她这怒意因何而起,却也不好慢待,就先问了一句。
“呵呵。”她冷笑一声,“开明坊徐家公子得蒙天子赐婚赏爵,又是曹国公的长子,这有什么不好找的呢?”
她道出这嘲弄之语,我才反应过来是多此一问,那天婚事自然人尽皆知。“那你有什么事么?”我又问。
“我来看看娘子过得好不好,看看娘子另寻他欢之后变成了什么样子!”她答得极快,也更加不客气。
我这才明白了她的来意,竟是要向我兴师问罪的,可其中曲折她一概不知,我又怎好解释?“弄影,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现在已经是他的妾室,也早就看出来你对他的心意,你回去好好陪着他,就不要再来管我了好吗?有许多事你不知道,你也不懂。”
“他?他?你口口声声一个‘他’字,竟连‘十八郎’的称呼都叫不出口了吗?!”她不听劝,反更加怒声责问,“我是他的妾室又如何?难道你还不知他究竟想要谁吗?!当日在灵花寺,我那般急切地跑去劝你留你,未必也是为了我自己吗?”
我看着弄影激动的模样,一时也泪眼迷离,想来纵有千言万语,却都无从说起。我啊,不过是刚刚鼓起勇气想要努力活下去而已。
“先时被夫人发现你与公子私下交往倒也是不得已,可我想不通你为何转身便能取得皇帝的赐婚!然你既有本事求得陛下赐婚,为何不让他赐婚公子?如此,夫人就是再不愿意也只能认了!难道说你入宫见得多了,心气也高了,看不上公子的一个妾,而要做正妻?!”
“你这又是说的什么话!我一个小小马奴还能左右皇帝的心意吗?!”我终于是忍不住了,不想让她继续肆意歪曲。
她瞪着眼睛看我,似乎被吓住又似乎是发泄到了极致,半晌才便幽幽地说道:“你真的能忘得了公子吗?”
她丢下这句话便离开了偏厅,而我心中那根久未拨动的弦却一下子崩断了。我的身体一下子失去了支撑,瘫坐在地。我喘不过气来,我觉得心里好疼。
“真儿。”徐道离不知怎么突然进来了,他在我身前蹲下,捧起我的脸,目光疼惜,“我不放心,过来看看你。”
我心里一顿,想他或许都听见了,“对不起。”
他略一摇头,将我抱起来轻放在茵褥上,“我们是夫妻,不需要说对不起。”
“那我同你成婚时已非完璧,你也不生气吗?”他此刻越是对我好,我就越觉得难过,便索性豁出去了,要他恨我。
“真儿,我年长你十岁,有些事无须说得太明白。”他没有丝毫的意外,仍然很认真地看着我,“我不在乎。”
到此时,我不知该感动还是该忏悔,一时无计可施。
稍待,他又一路抱持着我回了寝房,他要我好好休息,面对我时脸上还是格外从容,没有想多问一句。我不质疑他对我的宽容,但看着他的这番平静,我却忽然反应过来,他或许是在等我自己说。是啊,他从来都是这样的,自那时发现我是女子便没有主动问过我。
“璟郎,我给你讲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好不好?”我打算对他全盘托出。
“不要勉强自己,不是刚说了‘不执著’吗?”他柔声反问,一只手拂过我额前的碎发。
“你就听我讲吧,讲完了才能‘不执著’。”我对他投去肯定的目光,心中开始慢慢追思往事。
说起来,我认识徐道离要比十八公子早好几年,而后虽然同样生活在萧府,却是没有太多交涉的。故事便就是在那许多没有交涉的时间里发生的。我开始说了,从长安驿的梅花说起,从那幅写了《北山移文》的白绢说起……
约莫有两个时辰,天色也晚了,我才说完了所有的事。我想至少用这种毫无保留的态度,能让他长久以来的苦心得到一丝安慰。
“自打生下来,我的世界就很小,没有人告诉过我路该怎么走,我只能随波逐流,因而做了许多错事,也在一步步的阴差阳错中越陷越深。事到如今,我好像无路可走了。”我感叹道,泪水蓄满眼眶,一抬眼看徐道离,泪珠便滚落下来。
徐道离从开始听便一直很安静,安静得好像没有一点情绪的波动,而就在我的泪水落下之时他却忽然一下将我搂紧了。
“虞家那样待你,你为何不早点告诉我?”他声音哽咽,竟不是提及我和十八公子之间的事,倒关注于这个,“怪道你我成婚数月,他们也不来问你一声,背地里竟有这样的心思!”
“告诉你又怎样,不告诉你,你不也是破坏了他们的计划吗?扯平了,都扯平了。”这回换成我不在乎了。
“真儿。”他缓缓松开我,眸中一片晶莹还未消去,“若我没有这般去将你争回来,你是不是真的连命都不要了?”
“是啊,我无路可走,就什么都不要了。”我点头道。
他听完也不知算是什么表情,眉头紧皱,目光悲伤,口中却在咬牙切齿,腮帮的肌肉都紧得鼓起。
“你有路可走,我带你走!”他忽然说道。
我苦笑,不是不信他的坚定,是有些自嘲,“你还能接受这样的我?千疮百孔,一无是处,甚至还与别人有那样的过往!弄影问我的最后一句话你一定听见了,那就是我的软肋,我到现在还是不能说我心里没有他了!”
他没有说话,只似是不屑地轻呵了一声,目光深邃。
这一夜我们再也没有更多的言谈,即使依旧同床共枕,也不过是相互背对着。我听见他平稳的呼吸声,不知他今夜可能安睡?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想过另一个结局,按照女主这条线的走向,她去死也是合理的
但是女主一死,老徐也就完了,不完他的完美人设就崩了
女主不完美,但放过这个可怜的女孩子吧
让他们走……
然后其他所有人都会回到生活的原点。
————————————
今天恢复尬推
新文《明月引》求收
直女风的文案了解一下??
————————————
一个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和一个流落长安的贵族女子之间的青春往事
一个冷静自持,一个大胆任诞
一个年长九岁,一个人小鬼大
有点甜,有点糟心,有点虐……
◆◇◆◇◆◇◆◇◆◇◆◇
晁衡是十九岁那年来到大唐的,自此便再也没有回到他的母国。他将思乡之情融于诗篇,却从不感到后悔。我问他,你当真不怨?他说,平生为游学不能怨,又说,为我则心甘情愿。
===
☆、第48章 一双飞去入行云(三)
夏日天亮得早,略有一点微光透进窗户时我便睁开了眼睛。我想依旧该做好平素的那些事,可转过身去才发现,徐道离不见了。我立刻下床开门看天,以为自己起晚了,但此刻尚不到卯时。
“见到公子了吗?他去哪儿了?”
“见到公子了吗?他去哪儿了?”
“见到公子了吗?他去哪儿了?”
我慌了,未及更衣便冲了出去,看见一个家奴便问一次,可我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没人看见他出门,更不知他去了哪儿。
无奈之下,我只得先回了寝房。我细思昨日的事,恐他是像上次那般又生气不想理我了,却更怕他是一走了之。他那不羁的性子,倒是真会这样做的。于是,无心诸事,我就蹲在寝房的门口望着外头。
卯正一过,日头渐大,可时间也似乎过得快起来。我的脑子里循环地转着那两个可能的猜测,竟不觉生出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说是紧张却又有些失落,说是忧虑却又很害怕。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对徐道离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情绪。
“真儿!”
时近中午,正低头沉吟的我忽然听见了熟悉的喊声,他竟回来了!疑虑一下子全部打消。
“你怎么了?头发不理,鞋子也不穿!”
“啊?哦……”我昏了头,这才看见自己落魄的模样,“你怎么走得那么早?我还以为……”我忽然觉得自己太过多疑,却又一思这时辰他不该回来,便问:“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呵呵……”他蓦地笑开,“你是不是又在乱想?”
“我……”我确实是他说的这样,但昨日之事他难道都不记得了?这时看去竟像什么也没发生过的一样。
“来,进屋再说。”他也不要我答,只笑着将我抱进了屋子,又放回了寝床。
“你今日不用上职吗?到底有什么事?”我急急问他。
“真儿,我们离开长安吧!”
“离开长安?!”我以为至多是他公务上的事,却不料他这一开口竟是这样一个天大的决定。
“我今日之所以回来得早,就是去递辞表的。真儿,你知道我现在的一切官爵田产都是为了你才得来的,但事情生出许多变故,这一切就变得一文不值了。我本就不属于长安,而你虽生于斯长于斯,却也从来没有融入过,你也不属于这里。我昨天说要带你走,就是这个意思。这天下不止长安一处繁华,还有很多你没有见过的美景,你再也不会觉得你的世界很小,也不会再觉得孤单,更没有人利用你,逼迫你。我们可以想做什么便做什么,玩累了我就带你回曹州,那里还有我徐家的老宅。”
他说得无比动情,无比憧憬,好似眼前便是名山大川,天下奇秀,原来,他一夜都在想这个。我先也无措,只一点点体味着他的这份心思,终究,我向他重重地点下了头。
记得从前游灞水时,我十分羡慕那些离去之人,我毫不觉离别伤感,只羡慕这些人有地方可去,有理想可追,羡慕那份洒脱。那时我不敢想自己有这样的机会,如今却一下子要实现了。
依徐道离说,凡官员请辞,表文层层上递,至中书省审核,有时还需报告皇帝,总需要几天的时间。如此,在等待结果的同时,我们开始陆续安排离开前的内外事务。徐道离与他这几年结交的朋友一一告别,而我则召集家奴,散钱遣归。不到三日,大体妥当了。
六月十六这天早晨,正是徐道离递上辞表的第五天,他见还未有回信,便早早去了官署打听消息。我却无事,则整理起衣物行装,想的是一切从简,二人四季衣衫倒也没两个箱子。只是,整理过程中有两样东西被重新翻出来,却令我一时陷入了深思——一件是那幅白绢,二来是李世民赐下的氅衣。
我细细想来,这白绢必是不能再随身携带的了,它牵系着我不堪回首的往事,若不丢开,则对徐道离太不公平,于自己也太过可笑;而这氅衣,是李世民对我的一片心意,与他送我的马意义截然不同,我可以和他一样爱马,却不能带着这片心意和徐道离一起生活。
“真儿!真儿!”忽地,徐道离一阵风似的呼喊着跑进了房间,脸上是掩不住的欣喜,“真儿,准辞了,我们今天就走!”
“真的?太好了!”我亦甚为惊喜,向他点头笑笑,也在这一瞬间想好了要怎么处理那两样物件,只道:“行装已经备好,只是有件事要拜托你。你能不能想办法将陛下赐予我的氅衣还给他?”
“办法倒是有的,冯盎将军的公子冯智戴是卫尉少卿,能直接面见皇帝。可你为什么要还呢?”他很是不解。
“呵呵,”我一笑,“我不是还衣,是还情。”
徐道离先是一惊,眼睛微微瞪大了些,但沉默片刻后还是向我点了点头,他应该能明白的。
于是,我们很快整装出发,一辆马车,两匹幼马。车驾绕到冯少卿府邸暂停,徐道离进去交代了事情,不过片时便出来了。我问他是否要从东边出城,他说是,则便正合了我的心意。
东边啊,就是灞水。
车驾在申时左右出了城门,不久就到了灞水,那数里长提,仍然在上演着一幕幕离别之景。过桥时,我让徐道离将车驾得慢些,我说再让我看一眼长安的落日。
“怎么了?舍不得?”他在车帘外向我问道。
我没有回答他,只是从袖口掏出那幅白绢,然后毫不犹豫地从车窗扔向了滔滔奔流的灞河。它去了,我也要去了,永不相见,永不相欠。十六年了,我觉得这会子活得最明白。
“真儿,怎么了?”许是见我不答,他倒停下车来,也进了车内。
“呵呵”我拉起他的手笑道,“璟郎,我问你,你为什么听到我说心里还有他,都没有怪我,也不难过?”
他一怔,似有些意外,却又很快明朗起来,道:“我不是不难过,只是更记得你另外一句话,你第一次叫我璟郎之时说过,你要为我改变的。”
是啊,我要为他改变的。
车驾继续驶离,古道连绵,音尘断绝,四围山色,一鞭残照,长安城已经望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啦,悲剧的人生总归没有一个过于悲剧的结局
他们各自都要开始新的生活!
作者也调整心态准备开新坑了!
不过!!!!
还有尾章哟!!!
——————————
emmmm……想要评论,想要灌溉,还想要雷……
===
☆、第49章 此情已自成追忆(尾章一)
徐道离递上辞表那日,整个右监门卫一片哗然。众人都觉得他一定是疯了!他是立过战功年轻有为的小将,又才显露不同凡响的身世,更是刚刚被皇帝赐婚赏爵,正是前程似锦,意气风发的时候,却突然选择退隐,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然舆情虽杂,这份辞表还是按规矩层层上递了,至第四日,送达中书省。原本,徐道离任职的胄事参军乃是正八品下阶的微末之吏,虽有子爵系身,在朝堂上也不算显达,辞官是无须皇帝过目的,但因其特殊的经历与身份,中书省的官员们还是决定让皇帝亲自定夺。
李世民当晚便看到了辞表,甚觉稀奇,不禁深思。一来,他刚刚放弃自己的私心,成全了徐道离与阿真,认为徐道离应该好好知足,善待妻子,为国尽忠;二来,诸事不论,单论徐道离的才能,李世民也是很看重的,就算最初不知他乃李勣长子,也将他卓拔为禁军,一向是有意栽培的。因事涉阿真,李世民怕自己的判断有失偏颇,思来想去,就把这件事诉诸了长孙氏。世民觉得长孙在有关阿真的事情上一直比自己清醒得多。
“二郎,我一直觉得,你当初是可以将她留下的。”
静夜无声,世民与长孙在甘露殿相对而坐,长孙听罢所有的事,却是一派淡定地说了一句似乎不太相关的话。
“她……她的心不在我这里,留下无用。”世民一愣,颇感意外,但还是很直接地回答了。
长孙笑笑,仍柔声道:“你没有留下她,怎知后来的事?当初父亲将我许给你们李家,我可也不认识你,更不知你是什么样的人。如今过去二十年了,连丽质都已经完婚了,你我还能分得开吗?”
“呵呵……”世民听着这番玩笑一般的闲话,倒觉得有趣,也很赞同,便执长孙之手感叹道:“如果我当时做出决定之前问过你,现在就不会这么为难了。”
长孙非常理解世民的心思,此刻她不把世民当成一个君王来对待,只道:“说来也是我的安排,你们才能再见,我以为你们是有缘的。然世事多变,非人力所能勉强,你不要过于伤感了。”
“那你告诉我,我这次该如何做?”世民认真地看着长孙。
长孙思索了片时,一片真诚地讲道:“若你想为大唐留下一个未来的将帅之才,就不准,若你更想成全阿真,就准。”
“成全阿真?这怎么说?”世民觉得长孙话中有话。
“徐道离有唾手可得的名位与不可限量的未来,他难道不自知?他的辞官,不过是为了阿真啊!你想想,阿真一直想要出宫,就是向往自由,而徐道离先前未曾透露一丁点自己的身世,直到阿真即将册封,才有了曹国公为子请婚之事,这其中的道理还需我明说吗?这徐道离啊,与你一样,是个至情至性的人。”
世民听罢一腔惊异地看向长孙,他觉得长孙的理论实在透彻,自己果然没有问错人。原来,这不是一个准不准辞官的事情,而是又一个“成不成全”的问题。
“二郎,你既然已经将她赐婚,就算她还在长安,你又能怎样?不如再成全她一次,准他们离开长安,彻底自由。”
世民此刻的心结已全部打开,他有了自己的判断。“你啊,不是一向不干政的吗?”临了,世民调侃似的问了长孙一句。
长孙心知肚明,只作一笑,道:“官员请辞是政事,可你的情私则是我的分内之事。”
长夜将阑,李世民召来近侍,往中书省传达了一则口谕,准徐道离辞官。近侍领谕离开甘露殿后,李世民不自觉地走到了殿外的廊庑间,他看着中书省的方向,忽然惆怅丛生。他觉得,阿真这次是真的要离他远去了,今后中宫宴请官员内眷,阿真也不会进宫了,他再也不可能听到一丝关于她的消息。
徐道离与阿真离开长安的第二天,卫尉少卿冯智戴捧着徐道离所托的那件氅衣进宫面圣,行至两仪殿外,迎面碰见了前来禀询内事的皇后长孙氏。长孙并不识冯智戴,却一眼认出他捧在胸前的氅衣,那是李世民从少年时便常用的东西。
长孙因而问起详情,智戴深知帝后情深,向来一心,也不敢隐瞒,便一五一十地禀陈了。长孙闻言深为震惊,也在那一瞬间做了个决定。她自行收走了这件氅衣,又叮嘱智戴不可再对世民说起,智戴无不遵从,随即告退。
长孙太明白世民了,他刚刚放走了自己心爱的女子,要是再见到这送出去又还回来的氅衣,岂不更加难过?这氅衣藏着世民对阿真的一片深情。
整理好心绪,长孙命侍女将氅衣送回承香殿细细收好,自己仍旧进殿去见世民。
可长孙进去的第一眼便看到,世民没有在处理政务,他握着那把阿真写了四句血诗的团扇,神情黯然,几案上还摆着一支光彩晶莹的蓝莲花琉璃簪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完结
三更奉上
稍晚更一篇“后记”
简单谈一谈这部小说
留评送红包!!
===
☆、第50章 此情已自成追忆(尾章二)
七月流火,夏日将逝,永和坊兰陵公府上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兰陵公萧鉴之妻虞秀姚怀胎十月,平安诞下一个男婴,萧鉴为子取名萧愔。可就当各方亲友纷纷前来祝贺弄璋之喜的同时,初为人母的虞秀姚却并不十分开心。她认为萧鉴为孩子的取的名字不好,愔者,深沉静默也,似有消极之意,也似是对往事含沙射影。
自从虞秀姚撞破萧鉴与阿真的私情后,这夫妻二人之间就冷淡了许多,即使是怀孕的喜讯也没有令他们重归于好。萧鉴虽知自己举措不当,但更痛恨的是萧虞两家之间的权势勾结,他迫不得已才抛弃了阿真。虞秀姚则因受了不小的刺激,性情大变,她觉得自己清高的出身与纯洁的情感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她不甘也不愿成为一个傀儡妻子。于是,二人虽还能照常度日,却也因各自天差地别的想法渐行渐远。
“十八郎,你为孩子改个名字吧。”晚上宾客散去后,虞秀姚平静地对萧鉴提出了请求。
萧鉴岂不知秀姚所想,却是无意修改,只道:“此名已入我萧氏家谱,更改不得。”
对于萧鉴的决绝,虞秀姚一阵心痛,不禁反问:“愔有沉默寡言的意思,哪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个甘于埋没的人呢?这孩子可是你的长子啊!你取这个名字,难道是不喜欢他吗?”
“我的孩子我自然疼爱,你何出此言?”萧鉴有些急了,立马站起身来,“愔是有沉默之意,可更是静默谦顺之意,倒不是好的?你如此曲解,不过自寻烦恼而已。”
“呵……”虞秀姚冷笑一声,“是我曲解,还是你心里有鬼?”
“思礼!”萧鉴怒意上来,重重地喊了一声,“我念你产后身子尚弱,每每忍让,可你一定要这么过分吗?”
“十八郎!过分的人是你!”秀姚不敢相信萧鉴会对自己这么大声说话,这是长久以来的第一次,她也不想再留情面了,“阿真那个女人受我家恩惠那么久,居然只字不提她还是个将军之女,与你交往那么久,也未对你提及,她就是个心机深沉的骗子!不仅如此,她见你不能娶她,就另择了一门贵婿,可这贵婿呢也不简单,我听你长兄说起,那人还曾经是隐居你们萧府的门客。所以啊,最终都是什么人配什么人,你还有什么好留恋的!”
“够了!你闭嘴!”萧鉴忍无可忍,指着虞秀姚大吼道。
“我偏不!她已经走了,跟她的夫君离开长安再也不会回来了!你怎么想都没有用了!”虞秀姚不甘示弱,仍以十足的底气还了回去。
“疯子!”萧鉴咬牙切齿地说了一句,再也不愿与虞秀姚理论下去,愤恨不已,甩袖离去。
其实,早在阿真与徐道离成婚之际,因为李世民赐婚、赏爵的两道圣旨,他二人各自离奇的身世就尽人皆知了,而前不久徐道离辞官离京亦是一件轰动百官的大事,故而,萧鉴和虞秀姚都很清楚。只是,萧鉴还比虞秀姚多知道一点:阿真的马奴生涯是在萧家度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