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宝福公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有一就有二,习惯了就好。”
穆妃瞥了侃侃而谈的李淑妃一眼,心道,好人坏人,可都让李淑妃一个人给做了。不过,她本也懒得与朱昭仪及李淑妃搅合,随她们去吧。先时若不是朱昭仪仗着资格老,总爱给穆妃找不痛快,只怕穆妃都不会多看朱昭仪一眼。如今,李淑妃与朱昭仪斗法,她只管看热闹就是。
至于朱昭仪,一口气还没出来,就听李淑妃假惺惺的做好人,把她所有的话都给堵死了,心里头别提有多窝火了。李淑妃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更是让朱昭仪恨不得扑上前去把她那张温婉而宽容的脸给挠花。
什么叫做有一就有二?李淑妃究竟是在说,她往后要不断的给穆妃行礼,还是在说,穆妃只是个开始?往后,还会不断涌现出别的妃嫔,位居她之上?
朱昭仪也许不聪明,但是她对于人的恶意,是相当敏…感的。她可以笃定,李淑妃说的绝对不是什么好话!
“朱昭仪这么看着本宫做什么?”李淑妃薄唇轻启,嘴角自始至终维持着恰到好处的弧度,不多一分,也不少一分:“怎么,朱昭仪莫非对本宫有什么不满?”
朱昭仪迅速地低下头,掩藏住自己眼中不经意间流泻出来的恨意:“回娘娘,没有。”
“是吗?那就再好不过了,本宫可不希望时时有人用这样失礼的眼神看着本宫。若是朱昭仪总是这样……本宫可是会十分为难的。”
这时候,去太后宫中传信儿的人一脸喜气地回来了:“娘娘,太后知道穆妃娘娘有了身子,高兴得不得了,说要封穆妃娘娘为惠安夫人呢,旨意约莫待会儿就下来了。”
“哦?这倒真是一件极好的事,恭喜你了。”姜皇后笑着对新出炉的惠安夫人道。
“都是托了娘娘的福。”惠安夫人抿嘴一笑。太后此举看似是在显示对她的荣宠,实则那封号又何尝不是在告诉她,要安分守己?幸而她入宫时就想得明白,绝不会去肖想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否则,只怕迟早有一日要如朱昭仪这般,一步一步失了圣心啊。
一时间,凤仪宫中贺声不断,惠安夫人成为了今日真正的主角。这回,轮到李淑妃笑不出来了。
穆妃才刚有孕,就升了一级,若是诞下皇子皇女,岂不是要与她平起平坐了?
李淑妃看了眼与姜皇后亲亲热热说着话的惠安夫人,本能的感觉到了威胁。惠安夫人得皇上喜欢,得太后皇后看重,日后,有姜皇后的提携,她的位置,指不定真的会赶上甚至超过自己……
看着如今惠安夫人怀孕时宫里头热闹喜庆的景象,李淑妃就不由得想起当年她怀着大公主时宫里头冷清的情形。无论是怀孕的过程中,还是产下大公主后,李淑妃都没有得到分毫封赏,太后和皇上听闻大公主出生,也只是象征性地赐下了一些东西,明明白白的告诉了宫中人大公主并不受宠……
两相对比之下,李淑妃心里头要是能够痛快就怪了。
不过,李淑妃很聪明的没有把这些情绪表现出来,她怀大公主时为什么不招人待见,她自己心知肚明。自打入宫后,她一直小心谨慎、步步为营,唯独在那件事上,疏忽了那么一次,就失了皇上和太后的信任。如今,她万万不能再被人拿住不是了。
在调整好情绪之后,李淑妃也凑上前,与惠安夫人温言说了几句话,多是些养胎心得。惠安夫人含笑听了,谢过了李淑妃的好意,一时间,凤仪宫里姊妹情深,其乐融融。
不多时,明宣帝的旨意也到了,赏赐了惠安夫人许多珍贵的药材以及幼童的用品,又怕惠安夫人在宫里头烦闷,特许惠安夫人的娘家人在穆妃孕期中时常进宫来陪伴穆妃。这道旨意一出,众妃嫔看向惠安夫人的眼神越发不一般。惠安夫人肚子里的孩子还未出生,便这样受重视,无论是男是女,想来日后的前程也不会差了去。届时,惠安夫人还不是母凭子贵?
惠安夫人接受着各个妃嫔或嫉妒或艳羡或思量的眼神,已有几分不自在。今日,她这风头也出得过了些,怀了龙嗣本就是一件扎眼的事,又接连得了太后和皇上如此隆重的赏赐,心中忧虑自己成了众妃嫔的靶子。
姜皇后仿佛察觉到了惠安夫人的不安,姜皇后轻轻拍了下惠安夫人的手,给了惠安夫人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既然惠安夫人知情识趣,又有要投靠姜皇后的意思,姜皇后自然要护着几分。
姜皇后正准备说话,却见小团子从她怀里滚了下来,小心翼翼地贴近穆妃的肚子,清澈的黑瞳中满是好奇:“小宝宝?”她看了看惠安夫人,又看了看姜皇后,似乎是在向这两人求证。
原来,在姜皇后与惠安夫人说话的时候,小团子一直竖着耳朵听着呢,虽然她肯定听不懂多少,但某个高频词还是被她给捕捉到了。
惠安夫人一见了这莲藕似的胖娃娃,心里头就十分欢喜。如今她自己也是做母亲的人了,对于小孩子,心里又多了一分前所未有的柔软。她笑着朝小团子招了招手:“我肚子里头有个小宝宝,小公主要不要来看一看?不过如今小宝宝才两个多月,还看不大出来呢。”
姜皇后忙道:“你如今胎位还没坐稳,小孩子没轻没重的,可别让她靠近你。”
虽然小团子素来乖巧,姜皇后却不大敢冒这个险。万一惠安夫人磕了碰了,可说不清。
不料,惠安夫人对于小团子的信心倒是比姜皇后还足:“娘娘未免也太谨慎了些,小公主可乖着呢,臣妾巴不得多与小公主亲近亲近,好生出个像小公主一样聪明可爱的孩子来。”
惠安夫人说着,继续朝小团子招手。
小团子巴巴儿地瞅着姜皇后,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中带着些征询之意。惠安夫人见状,也看向姜皇后,眼中露出些许恳求之色。
姜皇后见了这一大一小两双狗狗般的眼睛,不由有些好笑:“罢了,若硬拉着不让福儿靠近你,本宫倒成坏人了。”说着,又叮嘱小团子:“惠安夫人肚子里有小宝宝了,福儿过去看的时候可要乖乖的,不然会吓着小宝宝的,知道吗?”
小团子露出一张大大的笑脸:“小宝宝~”笑得眼睛都弯起来了,却没有对皇后的话做出回应,也不知道她究竟听没听懂。
小团子稀奇地围着惠安夫人转了一会儿,突然跑回姜皇后的身边,轻轻扯了扯姜皇后的袖子:“小宝宝……母后……请安!”她还牢牢记着所有人要给“母后”请安这一茬呢。
记着还不算,还学着妃嫔请安的姿势,朝着姜皇后福了福身,谁知一个没站稳,像只球儿似的滚到了地上。幸而如今天还有些凉,地上铺了厚厚的毯子,小团子一屁股坐在地上,也没摔疼,咕噜噜滚了两圈儿就自己爬了起来。
姜皇后身边儿的大宫女赶忙用温水给小团子擦了擦小手和小脸,将小团子抱到偏殿,将一早便备好的衣服给小团子换上。
等小团子打理完毕,重新被送回来的时候,姜皇后将小团子抱回怀里,又好气又好笑:“你这小丫头,究竟是在请安呢,还是在吓我们呢?”刚刚小团子摔倒的那一瞬,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里,就怕小团子哪儿摔伤了。
小团子才不管这些呢,她一张小脸红扑扑的,兴奋地指着惠安夫人的肚子:“小宝宝,母后,请安!”
姜皇后怜爱地捏了捏她的小鼻子:“知道了,小宝宝给本宫请过安了,福儿可以消停会儿了吧?”
“小宝宝,玩!”
“小宝宝还在惠安夫人肚子里,还不能跟福儿玩呢。福儿要是听话,等小宝宝出来,就让福儿和小宝宝玩,好不好?”
“嗯!”小团子重重地点了点头,在惠安夫人的肚子上比划了一个类似于保护的动作。也许连小团子都不知道这个动作有什么含义,惠安夫人却看得心里一暖:“小公主真是个好孩子。”
“是啊,福儿一直很乖。”
姜皇后一把将小团子抱在怀里,站了起来:“福儿的话倒是提醒了本宫,是时候该去给母后请安了。” 又环视诸位宫妃:“虽然本宫也很想留诸位说话,但母后的规矩,你们是知道的。从三品贵嫔位份以上的妃嫔随本宫去给母后请安,其余的妃嫔们,便各自散了吧,待本宫得了闲,再来找你们说话儿。”
姜皇后都发话了,低位妃嫔岂敢不从?她们可没有朱昭仪那等连皇后都敢叫板的底气。
第23章
最后,跟在姜皇后身后去给太后请安的,也就只有李淑妃、惠安夫人、朱昭仪、柳淑仪、庄修容和周贵嫔六人。往日,总是姜皇后在前,李淑妃稍稍落后,朱妃与穆妃并排走着,并不理会身后的柳淑仪、庄修容和周贵嫔。
如今,降了位分的朱昭仪却只能看着姜皇后、李淑妃和惠安夫人走在前面,自己则不得不与柳淑仪、庄修容为伍,心头别提有多窝火了。
柳淑仪见不得朱昭仪这嘴脸,当下便挽着庄修容的手道,一双明媚的杏眼中波光流转,两蹙柳眉微微竖起:“有人这是瞧不上咱们呢。两只势利眼,一颗富贵心,只知道追着前头的娘娘们打转,到现在都不知道自个儿是个没福分的。”
她已经忍朱昭仪忍了很久了。
从前,朱昭仪还是朱妃、柳淑仪还是柳婕妤的时候,她就一直忍着朱昭仪。那时候,朱昭仪出身好,自个儿肚子争气,位份又高,柳淑仪便是从朱昭仪那儿受了些气,也只得强忍着。可如今,柳淑仪的父亲刚升了金吾将军,掌管禁军事物,深得明宣帝信任,柳淑仪自己也从柳婕妤之位连升两级,与朱昭仪平起平坐,见朱昭仪待自己态度依旧如故,自然愤懑。
这位昭仪娘娘得罪了皇上和皇后,自己降了位份不说,还牵连到了家里。如今,宫里头的高位妃嫔更是没有一个待见她,莫非到如今,她还认不清形势?
柳淑仪的想法其实很好理解,作为一个新升上来的高位妃嫔,她要在朱昭仪面前彰显自己的分量,好让朱昭仪明白,自己已经不是她可以随意欺辱的了。李淑妃和惠安夫人身份高贵,柳淑仪一时攀不上,于是柳淑仪选择了与朱昭仪和她自己同等品级的庄修容作为盟友,想要给朱昭仪一个下马威。
奈何庄修容潜心礼佛已久,并不愿掺和到这些是非中,柳淑仪来与她说话,她也始终跟个木头桩子似的。说了几句后,柳淑仪自己也觉得没意思,索性退而求其次,去寻落后她们一步的周贵嫔说话。
朱昭仪见状,唇角一勾,便露出些讥讽之色。李淑妃和惠安夫人讽刺她倒也罢了,毕竟是较量了多年的老对手,一时占据下风,她虽意难平,却也不是不能接受。柳淑仪又是个什么东西?如今,她不过一时落魄,就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挑…衅她了!柳淑仪自以为连升两级就能够骑到她头上了?做梦!
“咱们的淑仪娘娘真是好笑,巴巴儿的去找庄修容说话,谁知道人家理都不理你。淑仪娘娘倒是懂得变通,竟折节下交,连个芝麻官的女儿都找来说话儿,真是笑死本宫了……柳淑仪,你知道庄修容为什么不理你么?就是因为你自甘下…贱…啊!”朱昭仪轻掩朱唇,一双漂亮的眼睛中,满是恶意。
她这话一出口,柳淑仪、庄修容以及周贵嫔三人的脸色都十分难看。
庄修容不想掺和这些是非,到了朱昭仪口中,竟成为了看不上柳淑仪。她若是继续作壁上观,怕是要将柳淑仪这个势头正猛的新晋妃嫔给得罪狠了。庄修容叹了口气,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在这宫里头,想要平平静静的过自己的日子,几乎是痴人说梦。
摆在她眼前的,无非两种选择。一种是默认了朱昭仪的说法,站在朱昭仪身后看着朱昭仪与柳淑仪相互舌战,另一种则是向柳淑仪表态,站在柳淑仪身边反驳朱昭仪。
庄修容在选择了第二种,虽然朱昭仪目前看着比柳淑仪势大,但朱昭仪不是一个脑子清楚的人,把自己绑上她的船,不是明智的做法。当然,与柳淑仪为伍,哪怕只是暂时的,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对于庄修容来说,选择柳淑仪,也只是两害相较取其轻罢了。
至于周贵嫔,起初也许未必对柳淑仪的话题有多感兴趣,但被朱昭仪这么一激,她却是不得不与柳淑仪抱成团对抗朱昭仪了,否则,还不得被人欺负死!今日敢言语上羞…辱她,明日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朱昭仪不知道,正是她的一番话,使得三名心思各异的妃嫔团结了起来。
“朱昭仪说笑了,我不过是近日精力不济,这才没有接柳淑仪的话,怎么就成了看不起柳淑仪了?皇后娘娘时常教导后宫的姐妹们,进了后宫,便是一家人了,要和睦相处,万莫寻…衅生事。故而,昭仪敢说这话,我却不敢应。进了这宫里头,便都是姐妹,我比柳淑仪和周贵嫔入宫早,便忝称一声姐姐,做姐姐的,难道还会瞧不起自家姊妹么?”
朱昭仪、柳淑仪与庄修容论品级是相同的,庄修容说起话来也少了很多顾虑,直接就将朱昭仪的话全部驳了回去。
朱昭仪没有料到,率先出言反驳她的,竟是一直闷声不响的庄修容,心情顿时愈发烦躁。自她失势后,这一个两个的,都不把她放在眼里了么?
“你是在说本宫寻…衅生事,挑拨你和柳淑仪之间的关系?”
庄修容眉目淡然,穿着与打扮在一种高位妃嫔中十分朴素,身上阵阵檀香,有种出尘的气质。
“朱昭仪何必明知故问?我有什么地方说错了么?”庄修容从来不喜欢打哑谜,闻言摇了摇头,唇边划过一丝轻叹:“朱昭仪,你魔障了。自打昭仪你失了妃位,便时时觉得周围的人都在嘲笑你,因而敌视周围所有人,用最刻薄的言辞来挖苦周围人,却不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这又是何苦?旁人不痛快,你心里头莫非就痛快了么?”
在庄修容看来,有果必有因。这次的口舌之争,虽看似是柳淑仪挑起的,但如果不是柳淑仪受了朱昭仪太多的闲气,又何至于如此?朱昭仪在被降为后,也只是在皇后、李淑妃和惠安夫人等几个高位者面前收敛了些许,到了柳淑仪等原本地位不如她的人面前,许是为了满足她那可怜的自尊心,竟比原来更嚣张。也难怪柳淑仪按捺不住,要与她发生争执。
周贵嫔闻言,也抹着眼泪道:“嫔妾素知娘娘看不起嫔妾。只是,嫔妾的出身,在宫里头原也不是什么秘密,蒙皇上垂怜,太后娘娘恩典,这才让嫔妾忝居贵嫔之位。嫔妾自认谨言慎行,从未得罪过娘娘,娘娘又何苦拿嫔妾的出身作伐子,来挖苦淑仪娘娘?”
“娘娘若只是看不起嫔妾,嫔妾认了,可娘娘怎么能因为淑仪娘娘与嫔妾说了几句话,就骂淑仪娘娘自甘下…贱…呢?莫不是每个与嫔妾往来的人,都要被娘娘这样指责?娘娘这是要在后宫里头孤立嫔妾么?娘娘这是要逼死嫔妾啊!”
周贵嫔身材娇小,一张白白净净的瓜子脸,模样虽说不上有多精致,一身纤纤弱女的气质却是我见犹怜,她这一哭,便如梨花带雨,惹得人愈发怜惜。柳淑仪连忙执了她的手安慰道:“好妹妹,快别哭了,都是伺候皇上的人,哪里还能因为父亲的官职高低被分为三六九等?妹妹是皇上亲选、太后娘娘钦定的贵嫔,哪里就低…贱了?旁人若是对咱们以礼相待,咱们自然也要报之以礼,可若是有小人见不得人好,非要挖苦咱们作乐,咱们合该拿出一宫主位的气度狠狠地还回去才是。”
说着,柳淑仪的目光似有若无的从朱昭仪身上划过:“这脸呢,不是别人给的,都是自己挣的。有似咱们这等面皮子薄的,可也有那等……给脸不要脸的。妹妹可千万要振作起来,不要被人欺负了去,人善就是容易被人欺。”
“你说谁给脸不要脸!”朱昭仪被人当面这么骂,气得鼻子都歪了。
柳淑仪似笑非笑的对她对视:“我可没有指名道姓,昭仪娘娘若非要对号入座,我也没有办法。”
“你!”
“昭仪娘娘,容我提醒你,这样用手指着我和贵嫔妹妹,可不是宫妃该有的礼节。昭仪你出自世家大族,想来接受的礼仪教养是最好的,你说对吗?”
朱昭仪不就仗着自个儿出身高看不起柳淑仪和周贵嫔么?柳淑仪偏要在她得意的地方狠狠踩她一脚。
——你朱昭仪不是自诩大族出身么?那你世家大族的教养在哪里?若你只有一个出身,没有与之匹配的气度和涵养,你照样要被人耻笑!
“本宫没有涵养,柳淑仪端的是好涵养!周氏不过是个微末小官之女,柳淑仪你竟与她称姐道妹,当真让本宫开了眼界。想来柳淑仪之家出自微末,柳淑仪与周氏,颇有些同病相怜吧!”在柳淑仪刚入宫时,柳淑仪之父才从四品,官职也算不得高,朱昭仪被柳淑仪刺激得已经开始口不择言了:“柳淑仪你自己愿意与这样的人往来也就罢了,可千万不要把宫里头其他人也给拖下水,没的让人以为本宫也跟你似的,什么阿猫阿狗都往身边儿带!”
周贵嫔听到这儿,终于忍不住了:“嫔妾的父亲是官职不显,但也没有让人这样折…辱的道理!嫔妾的父亲,虽没有什么大才能,但一直在朝中勤勤恳恳做官,兢兢业业为皇上办事。嫔妾从不觉得父亲这样有什么不好!娘娘如今竟将嫔妾的父亲视如阿猫阿狗之流,嫔妾绝不能认!嫔妾的父亲也许并不伟大,可他堂堂正正做人,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在家里,他也是一个好父亲,嫔妾不觉得有这样一个父亲可…耻,请娘娘收回您的话!”
柳淑仪亦蹙着眉道:“昭仪请慎言,前朝之事,不是你我后宫妃嫔能够妄言的。昭仪连朝廷命官都看不起,胆敢出言折辱,此话若是传了出去,怕是要寒了官员们的心!这岂不是在为皇上抹黑?届时,皇上又岂能轻饶了昭仪!”
庄修容这次倒没有说太多话,她只轻飘飘一句“闵国公夫人前车之鉴未远矣,望朱昭仪三思”便将朱昭仪尚未出口的话全部堵了回去。
凡事只要牵涉到了前朝,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闵国公夫人究竟是为何从王妃被贬为了国公夫人,朱昭仪最清楚不过。
听了庄修容的话,朱昭仪惊出了一身冷汗。
宫中从来不是个不问出身的地方,因为出身低微而备受歧视的小官之女并不少,这已经是宫里头默认的规则了,朱昭仪不知道,为何偏偏她在此事上栽了跟头。
也许,这根本就是眼前的柳淑仪、庄修容及周贵嫔联手给她设下的一个陷阱,她毫无所觉,便一头栽了进去……
坠在后面的四位妃嫔闹得这样厉害,姜皇后、李淑妃及惠安夫人自然不会察觉不到。
若只是寻常的口角,姜皇后也不耐烦管,如今,这事儿已经上升到“后宫妃嫔歧视朝廷命官”的级别了,再放任不管,只怕口无遮拦的朱昭仪会捅出更大的篓子来!
第24章
“够了!”
一声呵斥,将在场周围人的注意力全部带回了现实世界中。这阵呵斥声音不大,却不容人轻忽。
姜皇后不笑的时候,颇具威仪,那双清冷的凤眸扫过来,只会让人升起臣服之感。这样儿的姜皇后,并不似平时那般平易近人,所有人都可以感觉到,她是高高在上的,无形之中,便于周围人都拉开了距离。
柳淑仪等人见姜皇后开了口,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默默低下了头。反正,她们刚才离姜皇后等人并不远,事情的始末,姜皇后只怕也知道了。最该担心的可不是她们!她们也许会挨罚,但定不会太重,相比之下,某人就自求多福吧!
果然,下一刻,姜皇后轻启朱唇:“前朝之事,不是后宫所能妄自议论的。朱昭仪触犯了宫规,便按照宫里的规矩,赏朱昭仪二十大板。此事事关前朝,本宫会如实禀明皇上,至于皇上会怎么做,本宫就不知道了。”
“皇后娘娘!娘娘请恕罪,臣妾知道错了,臣妾只是一时口无遮拦,绝无染指前朝之心,请娘娘饶了臣妾吧!”听说自己要被打板子,朱昭仪才终于慌了神。先前她被降了位分,已经够丢脸的了,如今若是再挨了这一顿板子,只怕就要威严扫地啊!况且,这二十大板岂是那么好挨的?这样一顿板子打下来,她半条命怕是都要去了!
不过,姜皇后丝毫不为所动,坚定的下令执行宫规。于是,李淑妃、惠安夫人、柳淑仪、庄修容及周贵嫔等人眼睁睁地看着朱昭仪被拖了下去,不多时,便传来朱昭仪杀猪似的惨叫声。
姜皇后面色淡淡地道:“特意选了离此处不远的地方执行宫规,就是为了让你们明白,犯了忌讳是何等下场。”
“凡事有可为,有不可为。平日里,你们犯些小错,若是不严重,且能够诚心悔改的,本宫多替你们掩了过去,然而,似朱昭仪这等错误,本宫是丁点儿都不能容忍的,你们可明白?”
众妃嫔还从未见过姜皇后如此不容情的一面,一时被她气势震慑,回不过神来。
“回禀娘娘,臣妾等明白了。”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惠安夫人和庄修容,其次,是李淑妃和柳淑仪,周贵嫔虽仍有些懵,但见周围四人都跟着表态,自然也有样学样。
从这个小小的反应中,姜皇后就能看出来,惠安夫人和庄修容是真正的明白人;李淑妃和柳淑仪虽有些小心思,但也不失机敏;周贵嫔虽没有前头四位妃嫔的天赋,但她能够本能的察觉到怎么做对自己有利,懂得有样学样。想来,凭着这本能,周贵嫔日后的前程也不会太差。
倒是庄修容……着实有些可惜了。姜皇后的目光在庄修容身上多停留了须臾,庄修容抬起眸子。不过双十年华,她却活得像个四十岁的古板妇人一样,眸中宛如一潭死水,让人看不到一点鲜活劲儿。自打庄修容娘家败落后,庄修容便一直是这幅样子,不争、不抢、也不掺和宫里的是非。
方才,庄修容会出言助柳淑仪与周贵嫔,想来也是被朱昭仪给逼急了吧?连庄修容这样的人都被逼得不得不反击,真不知道,这宫里头,还有谁是朱昭仪没有得罪过的。
姜皇后摇了摇头,她虽然乐意见到朱昭仪上蹿下跳,降低朱昭仪在明宣帝和太后心中的印象分。但若是过了某个度,需要让姜皇后甚至明宣帝为其收拾烂摊子,可就不好了。
看来,这朱昭仪还得暂时关禁闭,得好好磨磨她的性子才行。
处罚完了朱昭仪,还有柳淑仪呢。
双方闹腾起来,总不会只有一方有过错。不过,相比于朱昭仪,柳淑仪的罪名可就轻多了,处罚比起朱昭仪来,也显得无足轻重。
“柳淑仪于宫内无故挑衅朱昭仪,滋生事端,令柳淑仪在宫中禁足思过,一月不得外出。”
听到姜皇后的判罚时,柳淑仪松了口气,她还真怕姜皇后会参照朱昭仪的处罚方案,赏自己一顿板子呢。
被禁足虽然有些丢脸,但比起朱昭仪来,这个惩罚已是不痛不痒,柳淑仪很痛快的领命了。
她的禁足令,从给太后请安之后起生效。
对于该罚的人,姜皇后罚了,周贵嫔这个受害人,姜皇后也没忘了好好安抚。
“刚才朱氏说的那些话,本宫都听到了,委屈你了。你且放宽心,你是皇上亲封的贵嫔,是得了太后与本宫认可的,这宫里头,除了太后、皇上与本宫,没有谁能够轻易动摇你的地位,也没有谁能够随意侮辱你。若是再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你只管派人来告诉本宫。你记着,皇上和本宫,都是你的后盾。”
周贵嫔闻言,眼圈儿一红,险险就要落下泪来:“娘娘的话,臣妾记着了。从前进宫时,婶婶便叮嘱臣妾,要好好伺候皇上,尊敬皇后娘娘。娘娘宽和仁慈,只要臣妾谨慎本份,日子是不会差的……婶婶没有说错,娘娘果然是再和善不过的一个人。”
她说的婶婶,不是别人,正是康华大长公主。康华大长公主乃先帝嫡亲胞姐,当今嫡亲的姑姑,在宗室中很有分量。周贵嫔娘家周家乃是康华大长公主的夫家,虽不是什么显赫世家,但旁人看在康华大长公主的面子上,一般也会给予周家世家大族一般的礼遇。周贵嫔未入宫前,恰好是康华大长公主最疼爱的夫家侄女。
周贵嫔论家世容貌都不算最上乘的,但有大长公主的面子在,太后和明宣帝还是很慷慨地给了周氏女一个贵嫔之位,这便是周贵嫔这贵嫔之位的由来。朱昭仪只想着周贵嫔的父亲是五品小官,好欺负,却没有打听清楚周贵嫔的娘家背后还站着个康华大长公主!
若是今日之事不能妥善解决,传到康华大长公主的耳朵里,只怕连明宣帝都落不着好。对于这位姑姑,明宣帝还是很有些怵的。
“好了,别哭了,仔细伤了眼睛。”姜皇后温声细语地对周贵嫔说道:“你且放心,本宫这儿是罚完了,皇上那儿还没开始罚呢。此事,皇上与本宫,必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
周贵嫔点了点头,一双眼睛红得跟兔子一样:“娘娘的话,臣妾自是信的。娘娘放心,臣妾不会拿着这件事到处说事儿的。皇上和娘娘对待下臣和宫里的姐妹们如何,臣妾最是清楚,皇上和娘娘的名声不该因朱昭仪而有损。”周贵嫔也明白,这事儿闹大了对谁都不好,她只想让朱昭仪付出相应的代价罢了。如今看来,她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既然这样,还闹什么呢?过犹不及的道理,周贵嫔还是明白的。
姜皇后握住了周贵嫔的手:“你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好姑娘。你这般懂事,皇上和太后娘娘都会看在眼里的。”周贵嫔识趣,她也省心。
“娘娘谬赞了,臣妾只不过是做了臣妾该做的事。”
因路上有朱昭仪之事耽搁,姜皇后一行人拖延了好一阵才抵达太后的寿康宫。
“好了,将福儿给本宫吧。”在寿康宫前,姜皇后身边儿的大宫女如烟,李淑妃身边的大宫女翠兰等都停住了步伐。太后不喜人多,姜皇后等人进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众妃嫔的贴身宫女得候在寿康宫的门口。
姜皇后等人才到门外,便有机灵的小太监去太后跟前通传:“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带着各宫娘娘来给您请安了。”
“让她们进来吧。”太后不咸不淡地道。
对于后宫妃嫔,太后向来没有太多心思去应付,非但在请安人数上做了限制,请安时间也是几日一次,姜皇后等人并不需要每日都来寿康宫里给太后请安。若非太后需要把高位妃嫔召来宫里,时不时的立立规矩,敲打敲打,只怕太后会让她们连请安也省了。
只是,想想朱昭仪闹的一出又一出,再想想看似忠厚实则心思难测的李淑妃,太后由衷的觉得,自个儿还是不能偷懒。
原本听了姜皇后派人传来朱昭仪闹事儿的消息,太后的心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