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宝福公主-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多则事杂,这样机密的事,知道的人多了,有人走漏风声也是难免的事。”
  姜皇后一面与被捆绑的命妇们说着话,一面拿眼睛瞧着门口。不多时,外出打探消息的如云回来了,附在姜皇后耳边轻声说了一句什么,姜皇后紧绷的身子这才彻底放松下来。
  她知道,这招引蛇出洞,已经成了大半。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菌。萌萌们晚安~


第155章 
  那名为首的命妇注意到了姜皇后的神情变化,心中一紧,语速渐渐变得急促起来:“走漏了风声?臣妇心中十分疑惑,不知是哪里出了纰漏,还请皇后娘娘指教于我。”
  姜皇后瞥了她一眼:“想想吧,你们在动手之前,可曾与宫中负责策应你们之人约定了什么暗号?若是没有这暗号,你们怕还不会这般轻举妄动吧!”
  那命妇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从口中咬牙切齿地挤出两个字:“李嫔!枉李大人那么相信李嫔,李嫔居然背叛了老爷!”
  “李逆贼虽与李嫔是父女,但也不过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罢了。既然李逆贼在起事之前不曾通知过李嫔,李嫔又何必要事事听从李逆贼的呢?李嫔终究也是有儿女的人了,与李家相比,自然是自己的人更重要些。”姜皇后所说的,正是李嫔心中所想的。为了一双儿女,李嫔曾想过“大义灭亲”,只可惜,她还没来得及实践,就被姜皇后给拦下了。
  “鼠目寸光!李大人筹谋了这么些年,为的就是要把三皇子给扶上帝位。没想到,这一切,竟被李嫔给亲手毁了!”那命妇险些要呕出血来。
  在入宫之前,她们丝毫也不曾怀疑过李嫔。因为这场宫变成功,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李嫔和她的儿女。命妇没有想到,姜皇后正是利用了她们的这种心理,将她们诱入宫中,一网打尽!
  “没法子,若是真的让李大人成功了,谁知道这江山是会继续姓萧,还是改姓李呢?”
  那命妇也算是个人物,哪怕眼前的局势对她们这一方十分不利,她仍是迅速的冷静了下来:“皇后娘娘与我们这些必死之人在这儿说了半响的话,只怕是为了拖延时间吧?只可惜,咱们的人已经动手了。就算皇后娘娘再怎么煞费苦心,也没有用。今日,咱们的行动虽说失败了,但有皇上和太后娘娘为咱们陪葬,咱们也值了!”
  “本宫只怕,你们不能如愿了!既然早知你们有谋害皇上之心,皇上与本宫又岂能毫无准备?眼下,寿康宫中的火,已经被扑灭了,你们的人,也已经被全部抓起来了。本宫记得,李大人和幽王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吧?本宫倒想要知道,谋害君王,算是哪门子的清君侧!”
  不论何时,臣子造君王的反,总需要高举大义的旗帜。也唯有农…民…起…义时,才会直接祭出暴君无道,其罪当诛的旗号。如今,李大人和幽王若真是被证实了谋害明宣帝,那么这面旗帜,也就倒了,李家不论是在舆论方面,还是在士气方面,都会受到重创。日后,李大人想要谋…反成功,希望渺茫。试问一个不能服众的人,便是坐上了君王之位,又能够坐多久呢?就算李大人放弃自己做皇帝,选择拥立三皇子,也说不通。
  命妇显然也知道,到了这个地步,她们说什么都已经没有用了。只见她眼中充血,语气悲愤地道:“天不佑我,天不佑我啊!罢了,成王败寇,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皇上与皇后娘娘也莫要以为除掉了咱们,日后就高枕无忧了。李大人和幽王殿下,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到京城来了,届时,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若是李逆贼和幽王的行动当真如此顺利,你们也用不着这般急匆匆的发动宫…变吧?安生候着,等他们来了,再与他们来个里应外合,岂不是更好?你们急匆匆的选在这个时候动手,只怕是因为你们知道,李逆贼和幽王已经落入下风了吧?”
  其实,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早不发动宫…变,晚不发动宫…变,偏要在这时候来上这么一出,却是为了什么?难不成,还真指望靠几个妇孺,以及她们府中的家丁彻底控制住宫中吗?就算她们能够顺利的挟持明宣帝、太后与姜皇后,这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那命妇将头一扭,语气生硬地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臣妇如何知道?不过,看这声势也可得知,几位林将军如今的战况很是不妙呢。”说着,又嘲讽道:“真是可笑,偌大一个皇朝,除去林家人可用之外,竟找不到其余像样的将领了。若是有朝一日,林家也像李家一样反了,你们莫不是要引颈待戮?”
  她已视死如归,说话全然不给自己留后路。
  姜皇后没料到这命妇竟这般难缠,死到临头了,还想攀咬别人一口。
  大夏朝当然不止林家人可用,但最出名的几位将领,都出自林家。在诸位武将中,明宣帝也最为信任林家人。若是这命妇的一番话传入明宣帝的耳中,指不定会引起明宣帝的猜忌。
  思及此处,姜皇后看那命妇的眼神立时就变了:“把她的嘴给本宫堵上。这等目无君父之人的话,不听也罢!”
  她虽是要打探消息,但也不一定非要从这人的口中知道,除了这难缠的妇人之外,边儿上还有很多人,不是么?
  姜皇后的目光从那些命妇的身上细细扫过,似乎要将每一个命妇的脸都深深印刻在心底。有些命妇不敢直视姜皇后犀利的目光,低下头去,姜皇后不由冷笑一声。总还是有人能老实些的,不是么?
  “你,出来。”姜皇后指着其中一名低下头的命妇道:“告诉本宫,你们是如何说动那何家姑娘配合你们的?”
  何罄柔前脚才刚用合…欢…香放倒了明宣帝,后脚这些居心叵测的命妇们就顺着密道闯进了宫中,要说是巧合,也未免太牵强了些。只是不知道,何罄柔与何家在这件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想起何家,姜皇后便是一叹。
  这些年,太后顺风顺水,唯有娘家何家日益没落之事,让她常感忧心。为了巩固娘家的荣耀,太后时常令何家女眷在宫里头走动,想着法的为何家未出阁的小姐提身份,明宣帝这个孝子为了宽太后的心,也给过何家人不少机会,可惜,何家这一代的大老爷们儿才能实在平庸,到了最后,也只得赏几个虚衔了事。无论如何,太后与明宣帝,对何家,都可以称得上是仁至义尽。
  而何家,在这一次的宫变中,竟然以这样不堪的方式站在了明宣帝的对立面,让明宣帝和太后情何以堪?
  哪怕何家这次仅仅只是被人利用,此事,也断然无法善了了。
  “何家……何家不满于家族日益落魄的现状,希望家中能出个宠妃来,延续家族的荣耀。”那妇人小心翼翼地看着姜皇后:“他们似乎认为,只要何氏女进宫,一定会得到太后娘娘的偏爱。待何氏女诞下皇嗣,阖家的荣华富贵便有了保障。若是有太后娘娘的支持,便是那个位置,也是可以争取一下的。何罄柔姑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何家送到了太后娘娘的身边儿……”
  姜皇后面上喜怒不辨:“继续说。”
  “是。那柔姑娘仗着有几分才貌,也是个心大的,等闲人家的公子看不上,如今,婚事上颇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便是没有家族的指示,她也会想尽法子留在宫中。因此,我们的人才刚找上柔姑娘,她立刻就答应了。哪怕知道我们目的不纯,她也没有多想。那支合欢香……正是我们的人假托何家之名宫外带进来交到她手上的。”
  “你们如此机关算尽,宫中有此一劫,倒也不足为奇了。只是,你们说错了一点。不是何家起了歹意,与你们一拍即合,而是你们为了利用何家,用花言巧语迷惑了何家人,这才让何家成为你们的共犯吧?你们这挑拨离间的本事,倒是一个塞过一个!”姜皇后对着左右的侍卫们道:“将这些人给本宫押下去吧,本宫现在不想看到她们。”
  虽说何家并不无辜,但这些人想方设法的把何家拖下水,所为者何,姜皇后也清楚。
  若是何家有个什么,最为伤心的,必然是太后。
  因此,姜皇后虽然对何罄柔以及何家人的那些小心思很是反感,也没有准备依着这些谋逆命妇的意思,给何家人扣上意图夺嫡乃至故意谋害帝后的帽子。
  “既然皇后娘娘不信,又何必来问我们!”
  “皇后娘娘,不好了,李嫔遇刺了!”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惊呼声。
  姜皇后目光一凝,看向那些命妇:“是你们下的手?”
  “横竖我们的话现在在皇后娘娘心中也没什么可信度了,娘娘认为如何,便如何吧。”
  说实话,姜皇后对于李嫔的生死,还真不怎么关心。但李嫔毕竟是皇家的人,就算犯了错,也该由皇家来处置。若是李嫔死于李家势力的刺杀之下,对于皇家来说,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李嫔现在情况如何?”
  “回禀娘娘,是一名被逆贼收买了的小宫女,趁着梨香苑中的宫人们不备,将李嫔娘娘给刺伤了。因那名小宫女平时为人怯懦胆小,存在感极低,没有人想到她会做这种事……李嫔娘娘的腹部中了一刀,流了不少血。太医院的太医已去为李嫔娘娘诊治,眼下虽说命是保住了,但身子骨也彻底坏了,还有多少日子,实在不好说。”
  作者有话要说:  萌萌们晚安~

     
第156章 
  “娘娘,李嫔娘娘说……自己怕是时日无多了,想要见您一面。”
  姜皇后闻言道:“去告诉李嫔,宫中如今正乱着,本宫走不开。让她好生将养着吧,待本宫得了空,便去看她。”
  “皇后娘娘倒是一番慈悲心肠,李嫔做了那样多伤天害理的事,您还能容她!”有人冷笑道。
  “李嫔是后宫妃嫔,有错固然该罚,她的命,却也不该被外头的阿猫阿狗轻易夺走。来人,将这群擅闯宫闱、图谋犯上、刺杀宫妃的人给本宫押下,听候皇上发落!”姜皇后显然不欲再与这群命妇多说,需要的情报她已经得到了,更多的□□,这些人怕是也不清楚。
  敢参与造反的命妇,没一个是省油的灯,逮着机会就要煽风点火一番,姜皇后已经厌烦与她们纠缠了。
  此时,寿康宫中,太后看着满脸苍白跪倒在地上的何罄柔,手颤巍巍地指着她,刚想说什么,就开始剧烈地咳嗽,咳得几乎快要闭过气去。明宣帝赶忙扶住了太后,给太后拍着背顺气儿:“母后,莫急,有话慢慢说,儿子知道,这件事您定是不知情的,何家人也不一定全都知情。那等贪心不足之人,朕定然不会放过,无辜之人,朕也不会牵连。”
  这时候,明宣帝偶然间落在何罄柔身上的目光,已经与看死人无异了。无论这件事会对何家其他人造成多大的影响,何罄柔是逃不掉的。
  明宣帝简直无法想象,若不是皇后早早就警惕了起来,事情会朝着怎样的地步发展?倘若他真的中了何罄柔的算计,只怕此刻还在与何罄柔被翻红浪,当宫外的反贼们闯进来的时候,他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寿康宫起火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思及此处,明宣帝便是阵阵后怕。这种命悬一线的感觉,对于常年养尊处优的他来说,实在是太惊险了。
  幸好有皇后在。遇到大事,果然还是皇后沉稳可靠。
  明宣帝想起方才皇后身边的宫人说,皇后会得知命妇勾结李家谋反之事,还得多亏了林娇怡带进宫中的密报;也是因为林娇怡察觉到了何罄柔的不对劲,皇后才会格外留意何罄柔,明宣帝便格外庆幸。
  经过这一次的事,明宣帝越发确定了林娇怡果真是他的福星。
  这些日子,宫里头实在不太平。待此事了结之后,还是尽快让自家儿子把这小福星给娶进宫里来吧,希望小福星能够给宫里头带来福运,自此一切都能够顺顺当当的。
  “姑姑,求您饶了我吧,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呀!若我早知道那些人是想对表哥不利,我说什么也不会答应她们的!”何罄柔此时哭得梨花带雨,跪在太后脚边连连磕头,已经顾忌不了什么形象不形象了。她知道,若不能让太后开口为她求情,等待她的,只有死路一条。
  太后将头瞥到一边,神色极尽冷淡:“别叫哀家姑姑,哀家可没有你这样不知廉…耻的侄女。自大哥走后,哀家想着你没了父母,一直对你多加照拂,可没想到,竟养出了一条白眼狼来!你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算计皇帝的时候,可曾想到哀家是你的姑姑?”
  何罄柔泣不成声:“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早该想到的,无缘无故的,别人为什么要帮她?难不成,仅凭着太后侄女的身份,她就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讨好?
  是她被欲…望蒙蔽了双眼,这才忽略了整件事的不对劲。若早知道那些人要谋反,她是断然不敢掺和进来的。何罄柔并不后悔给皇帝下…药,她只后悔,下…药的时机不太对,非但导致计划功败垂成,还差点害了自己和明宣帝。
  现在,她不敢再做什么入宫为妃的美梦,明宣帝和太后能够赦免她的罪过,就已经是万幸了。
  可惜,她的这份不尽诚心的忏悔,不仅明宣帝看不上,太后也同样看不上:“你用阴私手段算计皇帝,意图淫…乱…宫闱,其罪当诛;你里通外贼,陷皇帝于险境之中,罪加一等!你捅下这样大的篓子,就是哀家也保不了你!”太后心一横,看着明宣帝道:“皇上,看在哀家的面子上,给她个痛快吧。”
  明宣帝厌恶地看着何罄柔:“既如此,你就在鸩酒、白绫与匕首三者之中选择一样吧。”
  “不,不要!”何罄柔扑过去,抱住太后的大腿:“姑姑,求您饶我一命吧!我是您嫡亲的侄女呀!在爹爹临终前,您可是答应过爹爹要好好照顾我的!”
  “你是哀家的侄女不假,但皇帝是哀家的儿子!你们虽然都是亲人,却有远近亲疏之分!无论如何,你在哀家的心中也越不过皇帝去。你威胁到了皇帝的安全,哀家就容你不得!这些年来,哀家自认待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日后到了地下,哀家自有话跟哥哥说!”太后咳喘了两声,对周围人道:“送她上路吧!”
  平时无事时,她可以很和蔼,到了此时,她也可以冷静到残酷。
  何罄柔不愿自裁,最后,被人生生灌下了鸩酒。不过片刻功夫,这个不久前还在太后跟前侍奉的女子就成为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把她带下去,好生安葬了吧。”太后道:“现在想来,也许正是哀家的处处抬举,养大了她的心。”
  何罄柔到底与太后相处了这些日子,哪怕太后下旨处死她时毫不犹豫,心里头终究有些不是滋味儿。
  明宣帝不愿见到太后为了何罄柔而伤怀,赶忙道:“她自己心术不正,与您又有什么关系?难道,您没教过她什么是规矩,什么是本份?不过是她自己听不进去罢了。”
  太后摇了摇头,刚想说些什么,就听到一名小太监一脸喜色地跑了进来:“皇上!幽王被擒,林国公南下与林二将军汇合,李氏逆贼也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们晚安,么么哒~

 
第157章 
  “果真?这可真是太好了!”太后双手合十,不住地念叨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自李家与幽王造反后,不止明宣帝眉头紧锁,就是太后也时常坐立不安。虽说太后一直坚信幽王与李家定然能被打败,但直到捷报传来之时,她才彻底放下心来。
  “皇上,如今,林少将军正押着北凉王爷等俘虏朝着京城而来,林将军与林二将军却是被绊住了。听说,林将军与林二将军此番虽然大获全胜,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林将军的右手受了伤,日后怕是再也拉不开弓箭,林二将军与李贼决一生死时更是中了一箭,一直强撑到林将军回援才倒下……如今,正昏迷不醒。”
  太后听了,赶忙握住明宣帝的手道:“皇帝,林家满门贤良,对我皇家忠心耿耿。如今,他们为了平乱受了重伤,皇帝不如派几名太医带着最好的药材去为两位林将军诊治吧,就是底下伤亡的士兵,也要好生抚恤一番,万不可寒了忠臣的心。”
  “母后放心,儿子明白。儿子正准备点孙太医、薄太医、张太医去总督府为两位林卿调理身体。两位林卿都是国之栋梁,若折在这里,委实可惜。”
  三位太医为林将军与林二将军诊治后传回消息,说两人都没有性命之忧,只是,日后都上不了战场了。林将军伤了右手,日后作战自然多有不便,林二将军在此战中亦是伤筋动骨,没个十年八载的养不回来。
  明宣帝知道后,很是惋惜。一直以来,林家兄弟俩都是他最为信任的将领,几度救国于危难之中,有兄弟俩在,就仿佛两根定海神针。如今,定海神针塌了,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怅然失落感。
  倒是太后,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般,劝明宣帝:“战场凶险,两位林将军能够保住性命并取得最后的胜利,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哪里还能够奢求更多?两位林将军虽上不得战场了,但林家的下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了。日后,只要皇帝好生调…教,假以时日,林家的年轻儿郎就能够接替两位林将军,继续保家卫国。”
  “母后说的是,听说,在这一次的平叛之战中,武安侯和晋宁伯都立了不小的功劳,就是林家二房的嫡长子,表现也极为不俗。待他们班师回朝后,朕就将他们的爵位升上一升吧。福儿这丫头也快要出阁了,朕想着,不妨在此次庆功宴后,好生为太子和福儿办一办婚事,喜上加喜,岂不是更好?正好借着这两件大喜事去去晦气。”
  太后点了点头:“皇帝考虑的有道理,只是,福儿丫头的父兄才刚为皇帝出了力,皇帝万不可小气,定要将聘礼加厚几成才行。”
  明宣帝哭笑不得:“母后真真是一门心思为那丫头打算,连儿子都要靠后了。哎,看来这一次儿子的库房又要遭殃了。”
  “你可别哭得太早。咱们养了福儿这些年,好歹也算是福儿的半个娘家人,福儿要出阁了,自然要好生为她添添妆。”
  “这个朕已经想好了,到时,朕赐福儿黄金千两,良田百倾,食邑增加三成。凡是朕的公主出嫁时该有的,朕都会给她。”
  林家素来极疼爱这唯一的宝贝闺女,早早便为其准备好了极为丰厚的嫁妆。如今,明宣帝又要按照公主的规格添上一份,怕是更加难以想象。
  幸而林娇怡是要嫁进宫来做太子妃的,规格就算高一些,也不为过。若林娇怡只是嫁入寻常豪门之中,她嫁妆这般丰厚,怕是妯娌们的娘家都要为难了,少了不好看,这要是比照着林娇怡的嫁妆来,怕是要把家底都给掏空了。
  林娇怡可不曾想到,明宣帝与太后已经想得这么远了,她现在正在担心父亲与叔叔的伤势呢。
  虽然她收到了消息,得知林将军与林二将军已无大碍,但一日不见到人,她便一日不能彻底放下心来。
  太子知道林娇怡正为其家人的身体健康而担忧,便经常出宫来宽慰林娇怡。
  但他毕竟公务繁忙,无法一直陪在林娇怡的身边,为了分散林娇怡的注意力,索性寻了只刚断奶的小狗来给林娇怡养。
  在幼犬湿漉漉的小眼神下,林娇怡很快就缴械投降,用心照顾起小奶狗来,一时之间担忧与焦虑之情倒是去了不少。如今,国公府与公主府的人都知道,这雪团子似的小东西是林娇怡的心头好,走到哪儿都要带着。
  太子的目的也算是达成了,但他很快就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
  他送那只小奶狗到林娇怡身边,是为了让林娇怡开心的,不是为了找只畜…生来跟自己争宠的!林娇怡现在待那只小奶狗比自己还好是怎么回事儿!
  小奶狗要吃饭的时候,林娇怡顾不上太子;小奶狗要出去兜风的时候,林娇怡就自己带着小奶狗在花园里玩儿,任由太子在一旁做背景板……
  好不容易林娇怡的两个哥哥都不在京城,为什么他的地位还是最低的那个?太子愤愤的想。
  作者有话要说:  爪爪越来越少,所以更新菌也越来越瘦了,嗯


第158章 
  在林家人的盼望下,林将军与林二将军总算回了京城。与他们一道回京的,还有林二将军的家眷,以及继妹林芷芳与她的一双儿女。
  林二将军在此战后已经递上了辞呈,其嫡长子被册封为兵部主事,只待兵部右侍郎告老还乡后便接任右侍郎之位——这也是明宣帝的意思。林二将军的嫡长子在这次平叛之战立了大功,明宣帝对其十分欣赏,自然要好生嘉奖一番。但领兵打仗与兵部所统筹之事毕竟不大一样,所以要先让其适应一段时间,也熬几年资历。
  不管怎么说,林二将军的嫡长子已在明宣帝的面前挂了名号,日后的锦绣前程定然是少不了的。
  林二将军的嫡幼子与其父兄不同,走的是科举的路子,身上也有了举人功名,如今正发奋苦短,等着来年参加殿试。
  可想而知,日后,林家二房经营的重心要彻底从边关移到京城了。
  林家二房在此战中获益不少,林家大房比起二房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林家二房拿下李家,顶多算是平定了内乱,林家长房的两个儿子直接俘虏了幽王与北凉王爷,可是大大的给明宣帝在外族面前争了一回脸。
  明宣帝高兴之下,自然不吝惜赏赐。如今,林熙桐与林熙靖兄弟各自的官职又升了一级,非但如此,爵位的等级也上升了。这对兄弟多年前因击退西蛮人有功,分别被封了武安侯和晋宁伯,如今,林熙桐的爵位从武安侯上升至安国公,晋宁伯也变成了晋宁侯。
  可以说,林家大房和二房,才是这次的内乱中最大的赢家。如果不是林将军与林二将军在此战中受了伤,日后再也上不得战场,只能在家荣养,一切看起来就更完美了。
  林夫人与林娇怡原本也很忧心林将军的伤势,但在林将军回家之后,她们发现,林将军虽然受了一些轻伤,但根本不像奏报中说得那样严重,至少日后再上战场是没有问题的。
  对此,林将军解释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如今我林家已是烈火烹油之相,该收敛些锋芒了。再者,我与二弟若不隐退,也没有熙桐他们发挥的余地。我与二弟也到了该含饴弄孙的年纪了,林家的未来,就交给熙桐他们这一代吧。”
  林夫人思忖片刻,不得不承认,林将军的做法是最稳妥的。林将军如今已是国公位,再上去就是王爵了,可朝廷向来没有册封异姓王的先例,若是林将军不退,难免面临封无可封的尴尬境地。日子久了,明宣帝就是心再大,心里头也会起疙瘩,倒不如急流勇退,还能够保住君臣的情分。
  林娇怡马上就要入宫做太子妃,太子妃的娘家没有实力不行,但太有威胁力也不行。
  看来,是时候让族中子弟低调行事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他们在君王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的为其分忧,在君王不需要的时候安安分分,林家的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
  林家所有人都对这场战争的结果很满意。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太夫人卞氏。
  太夫人原本想着趁这次机会重新扶自己的两个儿子上位,没想到,被林夫人和林娇怡一眼看穿不说,身边儿的人手又经过了一次大换血。这一次,没有林夫人与林娇怡点头,她连外头一星半点儿的消息都别想知道。
  太夫人独自在房中气闷了几日,却没有任何用处。后来,林将军与林二将军凯旋,得了宫里头一系列赏赐,整个国公府都开始庆祝的时候,太夫人才得知了这场叛乱最后的战果。
  眼见着大房和二房人一日比一日光鲜,自己嫡亲的儿子却每况愈下,两相对比之下,太夫人心中越发不平衡起来。要是当初她的丈夫没有将绝大部分资源交给林国公兄弟,而是交到她的两个儿子手中,眼前的这些荣光就是属于她家儿子的了!都是同一个父亲,身上留着同样的血脉,为何林国公兄弟就能够如此光鲜,自己的儿子就只能落入泥里?
  太夫人越想,心气儿越是不平。
  然而,她才刚想搞事情,就被自己嫡亲的女儿林芷芳给制止了。
  林芷芳原本嫁的人家也算是山东大族,可惜她嫁过去的时候,那家已经只剩下面儿上的光鲜,里子都被家里的大老爷们儿给败光了。
  林芷芳的丈夫倒是个争气的,凭着自己的本事进士及第,一心想着振兴门楣,可惜身子骨不好,留下林芷芳和一双儿女。那家的家风本来就已经烂到根子上了,林芷芳孤儿寡母在夫家受了不少欺负,林芷芳的儿子明明颇有几分慧根,在那样乌烟瘴气的环境下,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
  林芷芳一咬牙,干脆舍了夫家的那些家财,进京投奔娘家兄长。虽说如今林家出息的两个都是她的异母兄长,但总有几分面子情。她也不求别的,只要能够得到林家长房与二房的庇护,将一双儿女抚养成才,也就罢了。
  林芷芳可比她的两个嫡亲兄长看得明白。如今,她一双儿女的前程全握在林家大房和二房的手里,她自己也算是寄人篱下,与大房、二房交好还来不及,哪里愿意让母亲得罪了出息的异母兄长?
  “娘,你好歹可怜可怜女儿。如今女儿和你外孙、外孙女可是要在大哥和二哥手底下讨日子的。大哥已经答应了会将你外孙送进国子监中读书,若是娘这么一闹,惹恼大哥,你外孙的前程可就全完了!如今,女儿可就指着这一双儿女过日子了,要是安哥儿的前程毁了,雅姐儿日后也说不上什么好的亲事,女儿这一辈子,还有什么盼头?”
  太夫人虽疼爱两个儿子,但对这小女儿,也是疼到了心坎儿里:“哎,当初,就不该把你嫁去那户人家,否则,你也不用受这些苦,处处看人脸色行事了。”
  “看人脸色行事,女儿倒不怕,女儿最怕的,就是看不到指望的日子。求娘别再去招惹大哥和二哥了,否则,他们一恼怒,真要像对待三哥、四哥一样,对咱们不闻不问了。”
  太夫人见林芷芳连声哀求,当下便心软了:“罢罢罢,我不去招惹那两个魔星就是了。只是……你三哥四哥可怎么办?如今他们已被驱逐出林氏宗族,若是我不在那两个魔星面前时时提起他们,只怕那两个魔星越发不记得他们了。”
  林芷芳虽与林三爷和林四爷一母同胞,却是林老太爷一手带大的,除了林国公之外,只有她这个唯一的女儿,享受到了这种待遇。因为自身际遇的不同,她的性子与林三爷、林四爷自然也是南辕北辙。林三爷、林四爷糊涂,她却不糊涂,这种事儿要是搁她身上,她一样要恼火,别说本来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