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妻-狐天八月-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韩氏脸上带笑,柔声问她:“最近身子还好吗?”
“挺好的。”常润之眯眼微微笑道:“能吃能喝能睡,还没烦心事儿,每隔两日便有大夫来诊脉,都说孩子挺健康。”
小韩氏颔首,轻轻摸了摸常润之的肚子,又问她道:“孩子在你肚子里闹腾吗?”
“不闹腾,乖着呢。”常润之脸红扑扑的,带着些莹润的微光,略有些得意地道:“我就脸上长了点儿肉,身上除了肚子,其他地方变化都不大。”
“我瞧瞧。”小韩氏饶有兴趣地绕着常润之转了一圈,闷笑道:“这两处还是大了些的。”
小韩氏视线在常润之****和臀部分别扫了一眼,常润之顿时脸微红,低声叫了句:“母亲……”
小韩氏咯咯笑了起来,一边走一边吩咐身边的玉琪:“叫大奶奶带着大少爷过来,陪三姑奶奶聊聊天。”
玉琪忙笑着应了,小韩氏引着常润之去给老太太请了安,老太太要礼佛,问了常润之两句,便让她们自去聊,等用午膳时再同常润之说话。
几人去了花厅,小韩氏一边又让人去请钱氏。
“今年大年,你二姐夫要回京述职,你二姐姐也要跟着他回来。”小韩氏笑道:“算时候,那会儿你也生了孩子了,正好,你们三姐妹能聚一块儿聊聊。”
常润之到现在为之,除了记忆中有那个显得有些孤傲的二姐的印象之外,还从没有见到过她的真人。
说起来,原主对自己两个姐姐是又羡慕,又有些惧怕的。
至于为什么不是嫉妒……
其实常润之挺理解这种心理的。
打个比方,你会嫉妒成就只比你高那么一点点的同龄人,却不可能去嫉妒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同龄人。
因为差距太大,自知比不过,就连自惭形秽这样的感觉都弱化了。
原主的自卑,就有些类似于这样。
两个姐姐太完美,而她呢,自觉永远比不上。
一时间常润之的思绪就有些飘远了,忙摇摇头回过神来,正好听到屋外丫鬟禀报,说大奶奶到了。
原安国公府已经削爵了,再不是国公府,赵青瑶这个侯府大奶奶自然也不再有国公府的出身。
不过,安远侯府对此毕竟不看重,对赵青瑶,从前是如何,现在还是如何。
赵青瑶无比庆幸自己能嫁到这样一个人家,公婆慈爱,夫君疼宠,又有儿子傍身,几乎没有烦心之事。
赵青瑶抱着肉嘟嘟的儿子,笑着进了屋,小娃娃立在她怀里,左看右看,待瞧见小韩氏,忙咧了嘴冲着她伸出双手。
小韩氏欢喜地上前接过他,嘴里笑道:“哎哟,祖母的乖孙……”
赵青瑶客气地和常润之见了礼,小韩氏亲了孙子两口,抱他在怀里,笑盈盈道:“说起来,润之有信儿了,也是在咱们芮儿出生后呢,咱们芮儿可真是个小福星。”
常润之失笑,掩唇颔首道:“太太说的是,多亏芮儿了,给姑姑招了孩儿来。”
侯府长孙取名为常芮,如今他是唯一的侯府第四代的孩子,自然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小韩氏说笑了两句,略有些得意道:“细数一下,咱们侯府这一代的孩子,如今不管是娶妻的,还是出嫁的,生的都是儿子。沐之生了三个男孩儿,沁之呢生的也是男孩儿,青瑶这第一胎,就给我们府添了长孙……我瞧着,润之这胎十有八九也是个带把的。”
岳氏听了更是高兴,应和道:“承太太吉言。”
常润之抚了抚肚子,有些无奈。
元武帝那边儿拿侧妃的事儿压她,这边儿娘家呢,也心心念念着想希望她能一举得男,站稳脚跟……若是她这胎生了个女儿,那可如何是好呢……
常润之有些惆怅,叹了口气。
小韩氏察言观色,见她忧虑,伸手拍拍她:“别太担心,免得坏了自己心情不说,还把身子给担忧坏了……咱们盼儿子,可若真是个女儿,那又如何?一样也是咱们的千金,咱们一样疼她。”
常润之笑了笑:“女儿倒是不在意生男生女,就担心生了女儿,让盼这胎是个儿子的人失望。”
“怕什么,再生便是,总会有儿子的。”小韩氏顿了顿,贵妃寿宴上,元武帝拿常润之这胎子嗣的问题对常润之有所威胁的事,她也是知道的。
从小韩氏的角度,难免是要劝常润之看开些。
常润之照例是表面上应得规规矩矩安安分分的,但她心里怎么想,小韩氏终究管不到。
没一会儿钱氏也来了,她的加入,自然带进了常沁之即将回京的话题。
大概是亲生女儿就要回来了,也是好几年未见,钱氏最近难免有些唠叨:“二姑娘生下懋儿也三四年了,虽然有了儿子,却是个独苗苗,这几年她来信也没说她身上有没有再有信儿……真让人着急。”
小韩氏笑道:“人家夫妻俩好得蜜里调油似的,承学又不贪女色,两人在外头过小日子,要是沁之怀了身孕,可不得苦了承学了?”
岳氏也笑道:“二姑娘怀懋儿,是在即将随二姑爷去杭州的时候发现的。说不准儿,这次回来之前,二姑娘又会被诊出喜脉呢?”
第二百二十八章 冬临
一说到子嗣的话题,女人们的话头是不会断的。
常润之含笑坐在一边儿听她们说得兴起,时不时的伸手逗弄一下小侄儿。
这小娃娃十分有趣,同样的逗弄方式,都能逗上他好一会儿。他也不生气,等出现了之前看到过的套路,他就咯咯笑,露出粉嫩的牙床,牙床上的白点点显示着他开始长牙。
奶娘时不时就来给他擦一擦口水,他这会儿牙床痒,逮着东西就想往嘴里塞。
常润之不由开始想象着,等自己的孩子出生了,也到芮儿这么大的时候,会是什么样……
这趟回娘家之行令常润之很满意,就连一向规矩的老太太,脸上也难得露出了笑容,还与她多说了两句话。
接下来的日子便有些平淡寻常,刘桐真个就宅在了常润之身边儿,常润之到哪儿,他就到哪儿。
大概是历练多了,人也变得沉稳内敛了起来,与常润之说话时,刘桐也渐渐少了从前那种微有些跳脱和羞赧的时候。
更多的,他会和常润之说起办差时的趣事,也是捡一些听过的笑话、幽默故事说给常润之听。
这当中,更多的便是从姚澄西口中知道的笑话。
西行社开办之后,刘桐也去瞧过两次,觉得不错。
因常润之肚子大了,新节目单子出来后她便没有去瞧,刘桐去看过之后,回来转述给常润之听,倒也说得惟妙惟肖。
夫妻俩还一起核算了西行社管事汇报上来的收入和开支,瞧着盈余那一栏的数目,两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可能这点儿银子,在达官显贵眼中算不了什么,但对刘桐而言,这却是他在想明白西域之事之后,第一次想办法而赚得的钱,所赚得的钱是清白干净的,哪怕是一文钱,都是对他在前期的努力的认同和回报。
更何况,常润之还夸他,善用人才、安排妥当。
刘桐人虽然是沉稳了,可还是因为自己妻子对自己的赞美而感到自豪与赧然。
这一歇,刘桐便一直歇到了冬临。
常润之临盆的日子也近了。
常润之自己也算着产期,离临盆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就开始坚持着每日要多走上一会儿,吃食上也开始更为讲究了起来。
这会儿已是冬天,新鲜的水果、蔬菜已经不多了,可偏偏常润之更喜欢吃这两类食物,说要把孩子养得白嫩嫩的。
刘桐万事都依着她,专门安排了人每日接应从温泉庄子那儿运送过来的蔬果,一切以供应常润之的需要为先。
瑞王夫妻来他们这儿作客的时候,瞧见刘桐对常润之无微不至,她说什么刘桐就听什么的模样,都不由摇头。
瑞王妃是对刘桐这样疼妻儿的模样觉得难得,摇头好笑出自善意。
而瑞王,则对刘桐此举有些微词,难免认为刘桐这样有些夫纲不振,心里更添了怀疑——九弟妹表面上瞧着柔柔弱弱的,但她聪明,难说日常生活时,不是她压制着九弟。
瑞王也就是心里这般嘀咕两句,倒也不去理会这事儿。
只要小九做事的时候能分得清轻重,在私人感情上面,哪怕他一直独宠着九弟妹,那也无妨。
常沐之知道瑞王寻刘桐有事说,与刘桐寒暄过后,便扶着常润之去休息说话。
刘桐则请了瑞王去书房谈事。
“今年回京述职的地方官,陆陆续续的都差不多到了京了。”瑞王一边斟茶,一边说道:“还记得前年钦天监说,今后三年大魏风调雨顺,燕北关那边儿的情况会好很多……去年的确如此,今年……”
刘桐面色一顿:“五哥是收到了什么消息吗?鲜卑人又蠢蠢欲动了?”
瑞王颔首,道:“燕北关今年也要换防的,据说,那边已经打过两场了。虽然是小打小闹,但难保不是开战的苗头。”
刘桐神情微凝,正襟危坐。
瑞王缓缓呷了口茶,微叹了声:“若是真的开战,兵部想必是要重视起来了。自从父皇将兵部的权力整合后收到了自己手里,这一年多两年的时间里,兵部像是规避在了我们视线之外一样。也不知道这一次……”
刘桐缓缓吸气:“父皇会将兵部之权,交给太子吗?”
瑞王闻言一笑:“多半吧。”
他叹息一声:“满打满算,我们闲着也有三个月了。这三个月,朝堂上的事情你也知道。翰林那方,太子拉拢了好些个大学士,还作诗裱了字画,与人谈经论道,让人称了他一个‘贤’字;皇亲老祖宗们那边,太子也与几位老王爷攀了交情,同他们讲古……不管这些表面上看起来偏向了他的人,是出于真心,还是碍于父皇和太子的面子,总归,如此一来,祁王和礼王的倚仗,是少了一些。”
瑞王自嘲道:“再看看我与岑王,等同于是被父皇关了冷宫。”
“哦对,还有一个休养在府的祝王。”瑞王摇头道:“祝王已废,如今已是站在了太子一方。”
刘桐默默听着,不再像以前一样,激动愤慨地站起来表达不满。
等瑞王说完,他才道:“五哥的意思是,从种种迹象表明,太子在一点点蚕食原本祁王等人的势力,父皇既然也是看在眼里并无其余打算,那多半是在为太子铺路了?所以,这一次若是借着燕北关的事,挑起兵部权责问题,也多半会是水到渠成的交给太子处理?”
瑞王颔首,赞赏地看了刘桐一眼:“小九越发沉稳了。”
刘桐并没有因此露出喜悦或得意的表情,反而神情更加凝重。
“五哥,你打算怎么办?”刘桐问道。
瑞王面上淡笑着,视线凝在了茶盏上,久久不语。
良久后,瑞王才道:“父皇若要削我等的权,我们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太子正统,哪怕是让他监国行帝权,只要父皇愿意,那也无人能阻挡。只是,父皇的愿景很好理解,不过希望江山永固,兄弟和睦。但太子……却难以让人放心。”
瑞王看向刘桐:“若太子只是希望揽权、揽财,那倒还好。怕就怕,他心眼儿太小,报复心重。从前我虽无意,却委实得罪他良多,且他这样的品性,一旦尝了拥有至高权势的滋味,恐怕就会惧怕失去。我对他来说,总是威胁。”
刘桐细细一品瑞王话中的意思,哪怕再是沉稳,也难免惊得站起:“五哥是说,怕太子对你……下手?!”
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子
瑞王瞥了刘桐一眼,无奈道:“才夸了你沉稳,怎么又这样了?”
刘桐却顾不得,盯着瑞王道:“五哥既这般说,定然是太子那边有所动作……太子做什么了?”
瑞王失笑摇头:“他这会儿正忙着四处拉拢人心,哪儿有心思害我?我也不过就这么一说罢了。”
瑞王又笑了笑:“再说,他不是还烦恼着另一件事儿吗?”
瑞王用口型比了“宇文”二字,刘桐长吐口气。
兄弟俩一时都沉默了下来,刘桐斟酌了会儿,方才开口道:“之前本想着太子最近势头足,退避三舍也好,但退得太多,会不会……得不偿失?虽说韬光养晦很好,但太低调,难免就泯然众人了。”
刘桐问瑞王:“五哥可有什么想法?”
瑞王手轻轻敲着桌案,一下一下,和着他自己的心跳声。
半晌后,他道:“先发制人不一定就能赢,后发制人,说不定更能一击即中。”
刘桐迟疑道:“五哥是想等太子先下手再反击?可若是……太子不下手呢?”
“他会的。”瑞王莞尔一笑:“我了解他,他一定会的。”
这也是瑞王来此的目的——先与刘桐通个气,让他有思想准备,免得太子真的动手的时候,让他猝不及防。
与瑞王一番谈话后,刘桐虽然忐忑,倒还算能稳得住气。
他相信瑞王的判断,也相信瑞王有后发制人的手段。
再加上常润之临盆在即,刘桐也少不得先将瑞王的事搁在一边,全心全意伺候着即将“卸货”的常润之。
说来也巧,李承学和常沁之夫妻抵达京城那日,刚好是常润之的预产期。
常润之当日凌晨开始阵痛,肚子里的孩子也真是个规矩的,不早不晚,就在这日正午时分,脱离母体出生。
嘹亮的婴儿啼哭声,让守在门外的刘桐当即长吐了口气。
他三步并作两步上前,眼巴巴地等着产房门打开。
接生嬷嬷喜气洋洋地对刘桐恭喜道:“九殿下大喜,皇子妃诞下了小皇孙!”
刘桐连连点头,倒是没先问孩子的情况,只顾着问:“皇子妃怎么样了?”
“皇子妃好着呢,生下小皇孙也没有耗尽力气晕厥过去,这会儿正抱着小皇孙呢。”
刘桐忙要进去看,接生嬷嬷道:“这会儿九殿下可不好乱闯,得等下人把屋子里清理好了再进。”
刘桐便急促催道:“那你们快点儿啊。”
后边儿的岳氏忍不住上前道:“那我可以进去瞧瞧吗?”
皇家媳妇儿生产时也有明确规矩规定,岳氏不能进产房,只能在产房外祈祷,如今听到女儿母子平安,心里当然挂念,恨不得立时就出现在女儿身边。
接生嬷嬷也不拦着,请了岳氏进去。
屋内,常润之正抱着红皮猴子一样的儿子,和一旁已嫁为人妇的魏紫嘀咕:“是不是很丑?你说九殿下会不会嫌弃?”
魏紫好笑道:“姑娘真是的,哪有说自己儿子丑的。”
“你不懂,这会儿说他丑,等他长开了,他才会好看。”常润之一本正经道,眼前一闪,见到岳氏正快步朝她走过来,不由笑道:“姨娘,你来啦。”
岳氏连连点头,先凑近看了看常润之的脸色,道:“三姑娘脸色瞧着白了点儿,月子里可要好好养养……”
说着,岳氏忍不住喜极而泣,鼻头霎时就红了。
她就这么一个女儿,头婚遭了罪,岳氏生怕女儿这辈子的日子无望了,哪怕后来女儿又嫁了人,岳氏也担忧着她身子亏了怀不上孩子,等女儿怀了孩子,她又担惊受怕,唯恐女儿跨不过生孩子这一关……
好在,如今一切都尘埃落定,女儿生了儿子,今后无论如何都算是有个保障了。
岳氏揩了揩眼角,视线便投注到了她的外孙脸上。
“称了重了吗?”岳氏问道。
姚黄见岳氏没哭了,忙接过话笑道:“称了呢,正好六斤六两。”
魏紫也道:“接生嬷嬷说,小少爷骨头重,手脚长,今后一定能长得高,就像咱们九殿下一样。”
岳氏连连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产房清理干净后,刘桐迫不及待就钻了进来,看到常润之安好地半躺在床上,怀里抱着软软小小的一团,不知怎么的,眼睛就红了。
“哎,我姨娘都只是红了眼睛没哭呢,你可别哭啊……”常润之轻笑了一声,刘桐有些手足无措地靠近她,坐在她床边,轻轻抚了抚她的脸:“润之,你辛苦了……”
“我还好,孩子不闹腾。”常润之微微一笑,鬓角还有些湿意,她把襁褓往刘桐那边侧了侧:“你看看孩子。”
刘桐这才看向自己的儿子,见他正恬淡睡着,茂密的胎发露出了些来,小脸红红的。
刘桐不觉得这孩子丑,在他眼里,这是阿维斯塔给他和常润之最好的礼物。
刘桐摸了摸儿子的小脸,对常润之道:“孩子正午出生,我想,之前选定的名儿里,就挑阳字好了。”
“刘景阳……阳阳?”常润之莞尔一笑:“嗯,好名字。”
刘桐也兴奋起来:“那就这么定了,我也好上折子进宫去报喜。”
顿了顿,刘桐小得意地对常润之轻声道:“这样,也不用再劳烦父皇操心我后院儿之事了。”
常润之抿唇轻笑:“听说后宫新晋的两位娘娘有孕了,陛下子孙繁盛,不愁香火的。”
刘桐跟着笑了起来。
九皇子府添了嫡长子,有人欢喜有人忧。
不过,不管如何说,这终究是一件喜事儿,元武帝发了赏赐,贵妃娘娘领头,后宫的娘娘们也都或多或少送了礼,太子等人跟着也要送礼祝贺。
常润之娘家人那边儿自然也不会落下,小韩氏在常润之生产当日便来了,走时留下岳氏,让她在九皇子府帮忙照顾常润之月子,并约好了过几日,让常润之的两个姐姐常沐之、常沁之一同来九皇子府看她。
常润之生刘景阳的确没受太大罪,这孩子会疼人,最折磨常润之的,也不过就是生产的那几个时辰。
她孩子生得顺畅,恢复的便也不错,再加上有岳氏从旁精心照顾着,坐月子不过几天,常润之就明显感觉到身子舒爽了。
而刘景阳呢,也终于睁眼了。
常润之细细看,刘景阳的眼珠子比刘桐的更蓝得纯粹,就像是一面宁静的蓝湖。
第二百三十章 姐妹
因为刘景阳眼睛的问题,常润之有些忐忑。
刘桐的眼睛虽然蓝,却也只是泛蓝,而刘景阳的眼珠子,却完全是蓝色,就像纯血的西域人的眼睛。
偏偏他的样子,更像常润之这个母亲。
常润之对此忧心,生怕旁人将刘景阳当做异类看待。
刘桐却不然,他对这个儿子喜爱得紧,爱他那双蓝眼睛,也爱他那张肖似常润之的脸。
如今抱着刘景阳时间最长的,不是常润之,不是岳氏,也不是奶娘,更不是姚黄等贴身的丫鬟侍女,反而是刘桐这个新出炉的二十四孝老爹。
对于常润之的担忧,刘桐这样说:“咱们阳阳一出去,大家就知道那是我的种。谁要是欺负他说他坏话,我就打上门去,好叫京城里所有人都知道,说我可以,说我儿子,不行。”
常润之好笑道:“你这要打上人家门去,人家背地里议论阳阳恐怕就更多。”
“那我就继续打,打到他们服气为止。”
常润之只当刘桐说笑,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刘景阳十来天时,常沐之和常沁之携手登门来看望常润之。
瑞王、李承学和刘桐三个连襟避到了旁处说话。
常润之第一次见到常沁之真人,只觉得这位姐姐犹如空谷幽兰一般,却并没有记忆中那么气质冷傲。
常润之含笑招呼两位姐姐,常沐之带着小儿子,另外两个儿子和常沁之的儿子懋儿见过常润之后,便一起到了别处玩。
小阿隆大大方方地凑近常润之和刘景阳,指着刘景阳的眼睛惊叹道:“弟弟眼睛好漂亮,像晚上的星星!”
常沐之好笑地摸摸他的头,常沁之凑上前看了一眼,笑道:“是呢,真漂亮。”
常润之接过话道:“就怕别人接受不了……”
“阳阳是皇家子嗣,陛下下旨上了皇家宗牒,谁敢接受不了?”常沐之闻言立刻道,劝慰常润之:“你心里别想太多。”
顿了顿,常沐之道:“九弟因为相貌的缘故,少时在宫中吃了苦。但阳阳不一样,他有父母,还有疼爱他的其他长辈,不会如九弟少时一般。你且宽心。”
常润之不由点点头,心里稍微轻松了些。
她看向常沁之,轻声道:“好久没见二姐姐了,二姐姐可还好?”
“挺好的。”常沁之柔声道:“你出嫁时,我这个做姐姐的本该送你出嫁的,没能赶回来观礼,三妹妹不要责怪我。”
常润之忙道不会。
常沁之又笑道:“虽然你成亲时我没有观礼,但好在赶上你生孩子的时候能亲自来看你。”
常沁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看到你过得好,我真高兴。”
常润之能感受得到她的真心。
从前原主头婚后过得凄惨,想必常沁之也有所耳闻,如今常沁之不在她跟前提及那些,定是知道她如今的日子和从前有云泥之别,遂不说那些旧事。
三姐妹聊着聊着,常沐之忽然乐道:“对了,还有件喜事儿呢!”
她看向常沁之:“二妹妹又有身孕了,是在回京的路上发现的。”
常润之顿时惊讶道:“真的?被我姨娘说中了!”
“可不是吗。”常沁之闻言也笑道:“我回京后,我姨娘得知我又有身孕的事,还连道岳姨娘真是料事如神。”
常润之莞尔:“是因为钱姨娘提及二姐姐担心,所以我姨娘才开了这么一个玩笑,倒没想到,竟然玩笑成真了。”
常润之看向常沁之:“恭喜二姐姐。”
常沁之点点头,接下常润之的祝贺。
常沐之问起常沁之之后的打算。
“承学说,要看这次述职的情况。”常沁之悠悠道:“若是考核佳,说不定能换个地方继续做一地长官。若是考核不佳,那就要看吏部的安排了。”
“妹夫为官清廉,官声很好,杭州政绩斐然,如何会考核不佳?”常沐之笑道:“依我看,应该还能升一级才是。”
常沁之对此却没有那么乐观。
“承学说,最近朝堂风向有些扑朔迷离,上峰们之间也有些暗暗较劲,吏部那边儿主管考核官员政绩的人,瞧着也有些猫腻。”常沁之道:“承学回吏部报道也有几日了,考核结果却迟迟未通知。”
常沐之顿时锁了眉头。
她略想了想,道:“难不成,是因为想着妹夫和王爷的关系,所以有人在从中作梗?”
“或许吧。”常沁之道:“听承学说,大姐夫和三妹夫在近段时间里被人排挤得厉害。”
常沐之顿时有些无言。
常润之也是一样。
常沁之见二人沉默,不由笑道:“大姐,三妹,你们别担心。哪怕被人阴了,承学这几年补缺杭州总没有犯过大错,怎么着也还是能再去个地方为官的。他年轻,经过了在杭州任同知的高官位,去个小地方,治理治理一方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他的心性有好处。”
常沐之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别人都盼着自己夫君能更上一层楼,你倒好,还希望着他去小地方。”
常沁之淡淡笑着:“人呢,不能好高骛远,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要我说,承学的本事不只现在这一点,但就怕本事上去了,心境跟不上。”
常沁之的手轻轻搁在腿上:“承学和大姐夫、三妹夫不一样。不管如何,大姐夫和三妹夫是皇族贵胄,自小所受教导、看到的东西,远胜于他。承学呢,没有那么大的见识,他只能在为官的历程中慢慢体会,渐渐感悟。但世间太多诱惑,若是他的人生从此一味顺利,恐怕他就不会觉得接受诱惑时付出的代价有多么大。吃吃苦,总是好的。”
常沐之有些哑口无言,她身为嫡女,倒是从来没有如常沁之这样思考过问题。
常润之却能理解。
自己这个二姐姐,比她还要理性。
这是个聪明的、懂得为自己精心谋划的女人。
常沁之眨眨眼,坦然道:“大姐姐和三妹妹不好这样调教丈夫,但我能。承学是我看上的,若是他长歪了,变心了,受诱惑了,我上哪儿哭去……老太太当初支持我择婿,无论如何我也不能打老太太的脸。”
常沐之失笑:“油嘴滑舌。”
“我说的是心里话。”常沁之道:“大姐姐三从四德,可不好和我比。”
常沐之无奈摇头。
第二百三十一章 打人
刘景阳满月时,刘桐问了常润之的意见,打算办一个小小家宴,请的都是关系亲近的亲朋好友。
姚澄西直夸刘景阳这样的混血儿好看到逆天,旁敲侧击地表达想要做刘景阳干爹,惹得刘桐翻了好几个白眼。
有人对姚澄西说刘景阳是“混血儿”觉得有些奇特,姚澄西便指了刘景阳的眼睛,说他将来一定迷死人不偿命。
众人虽然有不习惯刘景阳眼瞳颜色的,倒都善意笑笑,也夸刘景阳长得好看。
人多口杂的,难免谁嘴上没个把门儿的,将刘桐嫡长子生了双比他父亲还要蓝得纯粹的西域人眼睛的事情抖落出去。
接着便有闲话出来,说刘景阳生了这么双眼睛,不会是妖孽附身吧。
这会儿已是大年,逢年过节聚会的人也多,酒楼生意好得很,私下里贵族世家公子们聚在一起闲说时,便将此事拿出来当做话题。
换做从前,瑞王握有权势,九皇子跟着沾光,他们倒是不敢这样明目张胆的。
可如今他们认为瑞王势弱,九皇子自然更不用惧怕,堂而皇之的在酒楼里高谈阔论地辱及刘桐的异族血统,连带着对常润之和刘景阳母子也不留口德。
姚澄西当时正好也在酒楼喝酒,闻言当即与人扭打在一起。
第二日,从姚澄西那儿听说了事情缘由后,刘桐便让华泽去查那几位公子的身份。
得到华泽调查的结果后,二话没说就上了这几家的门。
碍着他皇子的身份,这几个公子哥儿当时都只能躲着,好让刘桐在他们身上少打几下。
可等刘桐走后,他们几个聚在一块儿商量后,以受害人的姿态,去求了御史,希望御史能替他们弹劾无法无天的九皇子。
御史当然义不容辞。
于是这日早朝,元武帝就对刘桐发难了。
“你都多大的人了,都是做父亲的人了,竟然这般……这般无状!”
元武帝将弹劾奏章摔下玉阶,刘桐上前接过,仔细看过之后就将其搁到一边,转而递上另一本奏章。
刘桐已经不是一个不瞻前顾后的人了,他在做事的时候,渐渐学会了筹划,并为自己想好退路。
在准备打上那几家人的门之前,刘桐就已经把后面的事情都一并想好了。
今日即便他们没有找上御史弹劾他,他这封奏章,都是要递到元武帝跟前的。
“回父皇,正好,儿臣针对此事,也有本启奏。”
元武帝微微蹙眉,冷冷看了他一眼,方才挥手让寺人呈上奏章。
待看到一半,元武帝便瞪目起身,等看完整本奏章,他顿时将之拍在御案上,怒道:“岂有此理!”
众臣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