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妻-狐天八月-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桐顿了顿,道:“父皇的决定,没有把五哥放在心上。那么,即便五哥做出些让父皇不悦的决定,想必……父皇也没有责怪他的资格了。”
常润之坐在床榻上,轻声道:“你开始说,瑞王决定夺权……”
刘桐点头。
“那阿桐你……”
常润之话到此止,刘桐看向常润之,望着她好一会儿,方才道:“你午睡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件事。若是五哥想要夺权,甚至想要……太子的那个位置,我该如何。”
常润之的心顿时提了起来。
这是刘桐第一次开诚布公地与她谈这样状况下的未来。
从前的刘桐只知道瑞王远胜于太子,却因为瑞王的态度,从来没有往夺权争势的方向上想——即便他有想过,可能也从不会在他人面前显露出来。
而如今,瑞王的一个表情,仿佛就是一个信号,一个让他可以将从前心底里那些隐隐的想法,全都释放出来的信号。
“那你……想好了吗?”常润之轻声问他。
刘桐缓缓地点了点头。
他没有说话,但常润之已经从他的表情里,理解了他的想法。
瑞王想要夺权,刘桐一定会帮他。
常润之曾经无数次地设想过,如果瑞王有心那个至高之位,刘桐会如何。
每一次的设想,到最后她都会苦笑。
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刘桐的选择,似乎都是“瑞王欲之,他必佐之。”
常润之微微垂下头:“阿桐,你想要帮瑞王,可想过若是失败了,将来的后果吗?”
“我想过。”
刘桐点头,伸手扶住常润之双肩,迫使她抬起头来看着他。
“举大事,终会有决战的那一天。我会安排好你和孩子,除非成功,否则……”
常润之伸手掩住他的嘴,苦涩地笑了笑,摇了摇头:“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刘桐依言止住话头,伸手将常润之揽入怀中。
两人静静靠在一块儿,刘桐轻声道:“做这样的决定,唯一对不起的,只有你。可五哥真要有那个心,我不可能不帮他。“
刘桐轻抚着常润之的肩。
常润之明白,刘桐想帮瑞王,不是因为期望着瑞王登极御座的那一天,他也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只是因为,瑞王是他的五哥,而他,是从小被瑞王看顾护佑着着长大的“小九”。
他是他最敬爱崇拜的兄长。
第二百一十五章 发难
这一番谈话,夫妻俩都闷在了心里。
毕竟瑞王是否真的决定夺权,还是未知之数,刘桐也不可能上赶着对瑞王说,“你夺权,我帮助”这样的话吧?
加上接下来瑞王开始文远侯府和妓楼两头跑,刘桐也跟着忙碌了起来,有时候和常润之只能早晚见一面。
元武帝给瑞王定了殿试之前,削爵之事应尽的旨意,瑞王在对文远侯府上,也一改往日与之磨皮纠缠的好性子,开始强硬了起来,硬是在殿试前一天,将文远侯府的削爵事宜,处置完毕。
但这还没完。
瑞王将这段时间,文远侯府屡次拖延他办差、文远侯府府内所查到的贪墨、舞弊等蛛丝马迹,全都成了文书,一纸奏折,递到了元武帝跟前。
铁面王爷,这是在秋后算账啊!
当日早朝,御座上的元武帝拿着瑞王递上的奏折细看,久久都未说话。
要说文远侯府具体是依附于哪位王爷,到也不见得。曹家更像是一个万精油,多多少少和每位王爷、皇子都有那么点儿暧昧不清的关系,不特别交好某位王爷皇子,也不与某位王爷皇子太过疏离。
就连瑞王和刘桐,都曾经受过文远侯府的殷勤。
可惜,文远侯府走的明明是事不关己、两不相帮的路子,到了,却栽在了瑞王的手里。
元武帝将瑞王呈上的奏章交给寺人,令其当殿宣读。
大殿内鸦雀无声,太子的目光晦涩,沉沉地看了瑞王一眼。
文远侯府虽说并没有投靠太子阵营,但毕竟与太子、几位王爷都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最近文远侯府庶女曹艺丹,更是嫁给了太子帐下的忠心之士方朔章。
曹艺丹想要站稳在方家的地位,也处心积虑想要提升自己在娘家的地位,所以积极促进方朔章和文远侯府的往来。相对的,方朔章也在太子跟前提过文远侯府,与太子也商量过是否要起用文远侯府的人。
在外人看来,甚至在太子看来,这又何尝不是文远侯府对其的示忠?
哪怕是削爵,那又如何?朝堂上人谁瞧不出来,削爵乃不可逆转之大势。
爵位没了,可家族传承仍在,几百年累积下来的人脉、资源,比起爵位来也不可小觑。
可如今,瑞王一纸奏折,或许又要剪除太子唾手可得的羽翼了。
如何不让太子恨得牙痒痒?
寺人宣读完毕,太子也不出声,仍旧是朝着朝臣里使了个眼色。
便有大臣上前奏道:“陛下,臣听闻,瑞王于文远侯府办差期间,受了不少刁难责备,甚至此前也曾因此事,在陛下面前,丢了脸面。如今两府削爵事毕,瑞王所奏,却只提及文远侯府,而对安国公府未置只言片语。这……”
该大臣隐晦地看了瑞王一眼,给足了殿上人暗示:“焉知,这不是瑞王爷心中不忿,遂……”
“遂什么?”瑞王平淡地接过话道:“陈大人的意思是,本王因文远侯府对本王怠慢,视本王于无物,屡次三番干扰本王办差,甚至致使本王在御前受责,所以本王心中不忿,遂借此寻机报复文远侯府吗?”
陈大人顿时摇头道:“微臣岂敢?”
“可本王听着,陈大人话中,便是这个意思。”瑞王声音仍旧平平,他拱手向元武帝道:“父皇,儿臣削两府之爵位,皆按章程办事,并无半点私心。安国公府忠君爱国,并无任何不妥,儿臣对其并无任何不满,也无任何检举揭发,难道不是正常的吗?至于文远侯府,儿臣所查,皆有理有据,父皇若是心中存疑,大可另择良臣,重新查证。”
瑞王撩袍跪下:“儿臣,不愿受此等无来由的污蔑,还请父皇,还儿臣一个公道。”
太子的眼皮狠狠地跳了两下。
身为太子,他自然多多少少知道文远侯府不是那么干净的。若是元武帝真的让人去查文远侯府,那必然是能查出来的。
文远侯府如今还不是依附他的家族,太子倒也不是那么看重。
但一旦查证属实,瑞王的声望,必然又要往上提升一截。
而他太子,在此事上已然落了下风,到时候,不知道又会有多少观望的朝臣看他笑话?
谁不知道陈大人是他的人?
太子的目光越发阴沉,心中翻来覆去转过了好多个念头,到底还是克制住了,微微垂首,一言不发。
而代其出声的陈大人也意料到瑞王这次是块铁板,不好撼动,再留意一下太子的神情,知道太子不欲在此事上多做文章,所以也只能缩了头,讪笑道:“瑞王言重了,微臣不过觉得好奇。既是已查有实证,瑞王还请当微臣,未出此言吧。”
瑞王不应声,陈大人说了这句圆场的话便退了下去,元武帝不欲多事,叫了瑞王起。
他将奏折递给寺人,道:“既然瑞王已查出其中不妥,那就先交由刑部,明案情,定罪首,将此案查清,妥善解决。”
刑部尚书上前接了奏折,道:“臣,遵旨。”
“明日便是殿试,一应政事,非紧急的,先搁一边儿。”元武帝嘱咐了两句,站起身道:“退朝。”
朝臣们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大殿中便只剩下几位王爷和皇子。
太子心情非常不好,面色冷凝阴沉。
祁王和礼王对视一眼,互相打了个招呼,给太子行了礼后便相携离开。
岑王打了个哈欠,走到瑞王身上道:“瑞王兄,不走吗?”
瑞王淡淡道:“六弟先走吧,我有两句话要同太子说。”
岑王意外地抬了抬眉:“是吗?正好,我也有两句话,要同太子说。”
岑王说着,便搭了瑞王的肩,朝太子走了过去。
刘桐待在大殿龙柱边上,想了想,没有跟过去,只是注视着瑞王。
等了一会儿,岑王与太子先说了话,瑞王说了什么,他耸耸肩便先走了。
路过刘桐身边,还笑着约他下一次再去马场跑马,与他聊了会儿天。
等刘桐应付完岑王,再转过头去看太子和瑞王时,却见太子面色隐有震怒之色,急匆匆地就走了。
而瑞王仍旧面色淡淡,细看之下,脸上甚至还有些许不易捕捉的笑容。
他走到刘桐身边,对他笑道:“小九,今日带上弟妹,来五哥府上聚聚?”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为客
刘桐盯着瑞王看了好半晌,见瑞王仍旧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不由道:“是有什么事吗……”
瑞王笑道:“没事啊,明日殿试,咱们也能清闲清闲,所以让你今日带着弟妹,来五哥府上玩玩,左右明日无事。”
刘桐应了一声,仍在想着太子怒发冲冠暴走而出的事,见瑞王率先走出大殿,他愣了下忙跟了上去,犹豫了会儿方才问道:“五哥,刚才太子冲出大殿,我瞧着他……似乎很是愤怒。”
“哦,那是自然的。”瑞王点头道:“六弟方才同他说,民间匠人所制的织机,图纸在他手上,成品至今也不过百来架。他已经和江南那一片儿的大布庄接洽过了,光是卖织机,便是一大笔收入。太子这一条生财之道,被他给堵了,他能开心吗?”
刘桐皱了皱眉。
“岑王自己卖?”
瑞王挑眉笑笑:“是啊,太子倒是想问六弟要图纸来着,可工部所制,又是岑王在父皇寿诞那日,献上去的寿礼,他也不敢当着父皇的面儿,说要拿此物用于织造司。他不说,父皇也不问,六弟嘛,瞅着这个时间差,能做的事儿可不就多了。哪怕以后太子拿到图纸了,想必也挣不了什么,毕竟大头都已经让岑王拿了。”
刘桐心里默默赞扬了岑王两句,想想又觉得不对。
岑王说完话后走的时候,太子的脸色的确不好看,可也没有坏到后来那个份儿上。
分明是五哥和太子说了什么,才让太子彻底失态的。
刘桐不由看了瑞王一眼。
瑞王察觉到他的目光,笑问他:“看我做什么?”
“五哥,你……”刘桐皱眉:“你和太子说了什么?”
“我和太子?”瑞王笑了笑:“没说什么啊。”
“那太子的脸色怎么……”刘桐心中不信。
瑞王仍旧是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刘桐的后背:“告诉你也无妨。”
瑞王凑近刘桐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刘桐的眼睛顿时瞪大。
瑞王说完,伸手拍拍他的肩:“你记住,此事你不知道,也万不可对人言,便是对弟妹,你也把嘴巴好好管住。”
“五哥,你告诉太子这个,是要……”借刀杀人吗?
瑞王仍旧笑得淡淡。
“至少有这么一件对他而言天大的事,他最近一段时间,是不会放太多心力在我身上了。我也好喘一口气,好好把妓楼杀人案给查一查。”
刘桐深吸一口气,点头道:“我知道了。”
“下晌记得来我府上啊,我回去便让你五嫂整治一桌席面。”瑞王也长吐了口气:“难得最近憋屈了这么些时候,总算可以歇一歇了。”
兄弟俩分道扬镳,刘桐回了皇子府,交代了要出门的事。
常润之讶异道:“今儿是什么日子?瑞王怎么想起让咱们去瑞王府?”
刘桐笑了笑:“没什么大事儿,明个儿殿试,左右今明两日得闲,所以去五哥府上聚一聚。”
常润之点了点头,仔细瞧了瞧,倒也察觉出刘桐眼中的些微异样。
她便问道:“你心里是不是有事儿?”
刘桐一愣,常润之肯定道:“你心里有事儿。”
刘桐苦笑一声,摸了摸脸:“那么明显吗?”
“唔……别人应该看不出来,不过,我又不是旁人。”常润之笑了笑,轻声问他:“早朝上又出事儿了?”
“那倒没有。”刘桐摇了摇头,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又想起瑞王说的话,遂又闭了口。
他叹了口气,轻轻将常润之揽入怀中,低声对她道:“有些事情,不是我不愿意同你说,只是,你知道也没有什么好处。何况,五哥也让我对你闭紧嘴,别在你跟前说漏了……”
常润之微微低头,半晌才无奈道:“罢了,我也不会非逼着你说。只不过……”
常润之抬头定定看着刘桐:“如果心里难受,你要告诉我。我不能帮你分担事情,却可以帮你分担心情。阿桐,我不想看你难过的样子。”
刘桐拥着她的手微微一顿,半晌后才微不可闻地回应她说:“我知道了。”
顿了顿:“我也一样。”
夫妻俩用了午膳,刘桐陪常润之小睡了一会儿,方才起身换了衣裳,往瑞王府去。
刘桐本以为今日瑞王府上的客人也就他和常润之两个,倒不想,除了他们,还有另外两个年轻学子。
刘桐送了常润之进内院,便让人引到了瑞王的书房中。
瑞王坐在桌案后,桌案前方是两个书生打扮的士子,瞧着年轻尚轻,与他相仿。
刘桐疑惑地看了他们一眼,方才向瑞王见礼。
“小九来了?”瑞王笑了声,招呼道:“坐吧。”
刘桐兀自坐下,瑞王又对那两人道:“你们也坐,不必拘束。”
那两人迟疑了下,互相对视一眼,上前给刘桐见礼。
“学生许聿怀——”
“学生孟昭——”
“见过九殿下。”
刘桐愣了下,只觉得这两个名字有些耳熟,叫了起后方才反应过来。
“这不是——”
这不是姚澄西给他介绍的两个“有才之士”吗?
他之前的确是在五哥耳边提过这么两个人,倒是没想到,五哥动作这么快,竟然现在就和人联系上了。
“五哥,明日便是殿试,他们怎么会在这儿?”刘桐讶异问道。
许聿怀和孟昭的脸色都有些沉,瑞王看了他们一眼,笑回刘桐道:“他们未能入殿试名额。”
刘桐挑了挑眉。
瑞王道:“虽然春闱未曾落榜,但名次刚好没能达到入殿试的资格。”
这样一说,刘桐便明白了。
无非是有人使了手段,让他们不能到元武帝跟前表现自己。
“然后呢?”刘桐问道:“你们有什么打算?”
许聿怀拱手道:“回九殿下,承蒙瑞王殿下看得起许某,今后但有差遣,许某当尽力而为。”
孟昭点了点头,倒是没出声。
瑞王笑了笑:“你们如今也是身上有功名之人,可以继续钻研学问,待三年后再行大比。当然,趁着现在,你们若能在吏部打点一二,倒也能捞一个外放为官的名额。”
许聿怀和孟昭都眼神一亮。
“不过——”瑞王顿了顿,抬头看向他二人:“今后要走什么样的路,还得你们自己选择。”
第二百一十七章 亲信
就许聿怀和孟昭的情况而言,他们当然更愿意去做一个外放的实权官,而好过在家族中继续仰人鼻息生活。
所以他们的回答,也是一致的。
他们想要外放为官。
但他们要想在吏部打点一二,成功在外放的时候到一个不至于太过穷山恶水的地方,也颇有两分讲究。
刘桐坐在一边旁观着,似乎瑞王对他们二人的选择并不吃惊。
瑞王道:“吏部虽有尚书坐镇,但当中诸人,多与祁王有旧。若是许、孟两家中有人提前去吏部打过招呼,此事倒是有些难办。”
许聿怀和孟昭的脸色都有些不好。
瑞王顿了顿道:“不过倒也不用着急,待殿试过后,名次定下,补缺上任之事亦要提上行程,事前打点过的,想必官职之位很快便能定下。至于你们,或许人家也就不再提防。”
许聿怀应声说是,孟昭微微垂着头,轻声道:“瑞王,学生有一事不明。”
“哦?”瑞王笑道:“说来听听。”
“学生自认才学并不差,却也没有到能让瑞王垂青的地步。何况,即便学生三生有幸,能补缺为官,想来欲一展抱负,扶摇直上,也并非易事。所以,瑞王似乎对学生有所照顾,令学生疑惑……”
许聿怀面上微顿,虽未说话,瞧着倒也是有所不解的。
刘桐一看便知道许聿怀更圆滑些,至于孟昭,则略憨厚了些。
瑞王饮了口茶,轻轻一笑。
“我公务繁忙,何况春闱之事,与我并无太多干系,我在当中也未搏得一官半职,对此次春闱学子,虽不至于一无所知,但也只是略知一二。”
瑞王言语轻缓,丝毫没有上位者俯视底层之人的不屑。
“至于为何关注你二人,也是因为九皇子提及,我才对你们有所侧目。”
瑞王说着,抬手示意了下刘桐。
许、孟二人顿时看向他。
“九皇子有一民间好友,周游大魏时,曾与你们有所往来。回京后,他将你二人情状告知了九皇子。大概是奔着惜才之心,九皇子便将你二人之事,转告于我。”
瑞王笑了笑:“为大魏甄选人才,不至于令良才泯然众人,也是本王之责。”
瑞王之前说话,都是自称“我”。
而说到这一句,却是微微提了气势,用了“本王”。
哪怕是刘桐在瑞王跟前提了,没经过他的考量和考验,许聿怀和孟昭焉能入了他眼,进了王府?
若说前面瑞王是在表亲近,那后面这句,就有立威警示的意思了。
至少,在许聿怀和孟昭这样心怀抱负,渴求伯乐的人眼中,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认得了英主,没有来错这一趟。
这一天,瑞王、刘桐并许、孟二人,相谈甚欢。
当然,多半是许、孟二人谈话,瑞王倾听得多,提问也多。
倒是刘桐,说话少,细思更多。
待许、孟二人拜别出府,刘桐才示意奴仆退下,斟酌一番后问瑞王道:“五哥是在招徕这二人吗?”
瑞王笑得温和:“说来,今日倒是你与他二人头一次见面。他们最初的时候说了什么,你可还有印象?”
刘桐细细一想,顿时道:“那许聿怀说,五哥瞧得起他,若今后有差遣,当尽力而为。”
刘桐恍然道:“那时他便在对五哥表忠?”
瑞王摇头道:“说表忠,倒还不至于。”
他也不详细解释,只让刘桐仔细想想,再评价许、孟二人。
刘桐思索了一阵,回瑞王道:“许聿怀话中有保留之意,至于那孟昭,许聿怀说此话,他并未接话,只是点头表态,后来问五哥的话中,还流露出些许自卑之意,似乎不认为他能被五哥看重。我觉得……”
刘桐顿住话头,瑞王鼓励地看着他。
刘桐便接着道:“我觉得,那许聿怀处事圆滑,也擅为自己留后路,将来若是为官,倒可能会成个老油子,上下疏通,概不得罪。至于孟昭,一根肠子,为人憨直,若秉性一直如此,将来为官,倒是不可多得的直臣。”
刘桐话毕,便略有忐忑地看着瑞王。
瑞王笑了笑,轻轻鼓了两下掌:“小九眼光不错。”
“五哥的意思是,我分析得对了?”刘桐也笑道。
瑞王颔首,补充道:“那孟昭心眼儿不多,为人简单,倒是能让人一眼看透。不过那许聿怀,还得再看看。”
“再看看?”刘桐不解:“五哥的意思是,他为人不好吗?”
瑞王摇头。
“我是觉得,或许是出身之故,比起孟昭来,他要世故些,说直白点儿,就是要自私些。你没瞧孟昭问一些或许会触怒我的话时,许聿怀一声不吭吗?他二人一道前来王府,本该同进同出,站在一边儿的,但许聿怀想来是觉得各自为阵更好。他啊,更懂得明哲保身之道。”
刘桐微微蹙眉。
听瑞王这般一讲,他倒是觉得,许聿怀此人不好太过结交。
“他既为人如此,五哥为何还要再看看?”刘桐问道。
瑞王笑了笑:“他为人自私又如何?”
瑞王轻叹一声:“要为官一方,为人便不可太大奸大恶,否则难免蹂躏乡里,鱼肉百姓。可人性本复杂,自私之心人人皆有,不可苛责。许聿怀与孟昭本就没有交情,孟昭行危险之事时,许聿怀作壁上观,也属人之常情。只要他为官之时,不会置百姓苦难于不顾,那他就是一个好官。”
瑞王看向刘桐,静静注视了他好一会儿,方才说道:“小九啊,你心中黑白之分太过分明,这样不好。”
刘桐微微垂头低应了一声,顿了顿才轻声问道:“五哥今日让他二人来王府,是想……将他们收之麾下吗?”
刘桐问得直白,瑞王也答得不拐弯抹角。
“嗯。”瑞王点头道:“祁王在吏部有亲信,礼部的长辈老祖宗们,都对礼王青眼有加,太子虽失了户部这一大倚仗,难保哪一天父皇心一软,又将户部交到他手上。我总要给自己寻摸一两条路。”
刘桐不言,心里却知道,瑞王这是在防太子了。
从前他五哥再艰难,也并没有起心防着太子之意。
他要防,只能说明,他认定了之后他的动作,会触犯到太子的利益了。
换句话说,他五哥已经决定了要争权了。
瑞王看向刘桐,什么也没表示,只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两个字。
“别怕。”
第二百一十八章 别怕
刘桐和常润之回到九皇子府,天已经暗下来了。
常润之精神还有些好,今儿个从瑞王府搜罗了几本令人发笑的话册子,她沐浴过后,正拿着其中一本凑着灯烛看,不时发出一记笑声。
看到的确有趣的,她还会讲给刘桐听。
刘桐附和地笑笑,不过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常润之看了一会儿,便将话册子搁下了,拿了团扇一边扇着,一边走到床榻边,对刘桐道:“说吧。”
“嗯,好……什么?”
常润之开口,刘桐下意识应了一声,正想说“好笑”,却陡然反应过来常润之并没有问他好不好笑。
“你啊。”
常润之无奈地摇了摇头:“回来一路上你就心里有事儿的样子,现在想明白了没?”
常润之撩了撩领口:“要是没想明白,能和我说说吗?如果瑞王没有让你对我闭紧嘴的话。”
刘桐失笑,讨好地凑近常润之,常润之撇撇嘴,嫌弃地推了推他:“热。”
刘桐便接过她手里的团扇,加大力气给她扇风,一边道:“小气鬼,别生气,五哥说那话……”
“知道知道,是不想某些隐秘之事外泄嘛。”
常润之哼哼两声:“我也没问其他的,你要愿意说,就说给我听听,要不愿意——”
她横了刘桐一眼:“那我就要安寝了。”
“说,我有事儿要说。”
刘桐忙不迭地点头,好笑地搂住常润之的肩:“你现在精神头还好着呢,就是躺下去,你也睡不着。”
常润之白了他一眼,拱了拱腰盘坐起来,微抬下巴:“说吧。”
刘桐又是一阵好笑,轻轻刮了下她的鼻子,组织了一下语言,方才将许聿怀和孟昭二人的事情,简略同常润之说了一边。
“五哥说我心中黑白之分分得太清,这样不好……润之,你觉得呢?”
刘桐定定地看着自己的妻子。
虽说他比常润之长那么两三岁,可刘桐自己也承认,某些时候常润之的确比他稳重得多。就连五哥也曾夸过她。
或许润之说的话,能对他有所启发。
常润之微垂着眼睛,刘桐觉得她是在思索怎么说,但其实,常润之是在发呆。
因为从刘桐告知她的这件事中,她清晰地意识到,瑞王这是在给自己发展人才亲信了。
许聿怀和孟昭不过是才科考出来的学子,瑞王给予两分关注,并不稀奇。
刘桐看到的是许、孟两人,那看不到的呢?
按照瑞王擅谋划、能隐忍的性格,恐怕,现在朝中也有不少站他这边儿的人了吧。
越是这样想着,常润之的心里就越不能平静。
夺权之争……真的要开始了吗?
“润之?”
刘桐轻唤了她一声,常润之回过神来,刘桐问她道:“你没看法吗?”
“唔……看法,有啊。”常润之颔首,抿了抿唇问刘桐道:“瑞王今日,除了见他们二人,和他们说了话之外……可有与你说点儿什么?”
刘桐顿了顿,点头道:“有。”
“说了什么?”常润之忙问道。
“五哥说……”常润之轻声道:“五哥让我别怕。”
“别怕?”常润之狐疑道:“什么别怕?”
刘桐不言,常润之顿时恍然,下意识地伸手捂住了嘴。
刘桐心中本有些沉重,见她这颇有些呆头呆脑的模样,却是不小心笑了出来。
常润之回神,羞恼地拧了他一下。
夫妻俩笑闹了一阵,同时停下笑声和闹腾。
刘桐率先打破沉默:“润之,你还没说,五哥说我黑白分太清不好,你怎么看?”
常润之斟酌了下,方才道:“阿桐,坦白说,我觉得瑞王说得对。”
刘桐认真看着她,作洗耳恭听状。
常润之微微笑了笑,薅了下他的脸,这才道:“阿桐,这世上,哪有纯粹的好人或者纯粹的坏人?即便是圣人,也不可能不犯错。何况说白了,这上最多的颜色,本就是介于黑和白之间的灰色。譬如人。就拿那许聿怀来说。他那样的人,若是让瑞王引导着为官,或许便是个好官。若是投到太子之流麾下,那多半就是个贪官污吏。”
刘桐皱眉道:“可那许聿怀……”
“他或许自私自利,但只要他有底线,上头之人能运作得当,让他发挥出最大的能力,那他做官,就无从诟病。”常润之笑笑:“一把剑,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端看执剑之人意欲何为。”
刘桐默默消化了常润之说的话后,问她道:“那要是……剑反噬了执剑之人呢?”
常润之一愣。
刘桐道:“无法确认是否真心为其主的剑,也能用吗?人,并不是物件。”
刘桐的言下之意是,许聿怀人性上有这样的缺点,也可能是他并不会忠心于人的原因。这样的人,用起来并不放心,还不如不用。
常润之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桐。
两人静默了会儿,还是刘桐率先开口道:“瞧我,钻牛角尖了。”
他伸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笑道:“行了,这些事,还是让五哥烦恼去吧。”
常润之跟着笑了声,由衷道:“阿桐,瑞王让你别怕,你就别担心太多。瑞王若是决定了什么,想必他会思虑周全,也能一步一脚印走得踏实,不会犯下误信于人这样的错的。”
刘桐点点头,感叹道:“但凡五哥想要做的事,还从未没做到过。从前他性子懒,倒也没什么俗事缠身,如今……”
刘桐顿住话头,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