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继妻-狐天八月-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远。”
小韩氏便道:“客随主便,她要有意见又如何?我到时候就说位置都是安排妥当了的,不好更改。她要是拿乔为难我,那她这挑剔霸道的名声,我也不介意帮她扩散扩散。”
常沐之一笑,悄悄对小韩氏比了个大拇指。
小韩氏抬眼一笑,又对常沐之说:“至于那庶女的事儿,其实也好办。你到底是个王妃,那文远侯府也不能就那么干巴巴地得罪了。哪天你直接放话,警告他们一番,量他们也不敢对你怎么样。”
“这……”常沐之有些犹豫。这样的做事方式,和她一向和善为人的外在形象大相径庭。
小韩氏一见她这表情便知道她在犹豫什么,不由道:“你这孩子,当初让你嫁了人后与人为善,是为你名声着想。如今你这王妃贤良淑德的名声已经够稳固了,不怕放出点儿强势来,也好让人知道,你虽与人为善,却也不是任人都能欺负了去的。”
顿了顿,小韩氏眉开眼笑地道:“依我看啊,王爷对你开玩笑说,让你想办法叫那庶女别缠着他,不然他就纳那庶女进门儿,其实也是在逼着你做个正经王妃呢。从前你们夫妻在皇室里头就不显眼,如今瑞王这般得圣上器重,你要还是个软的,瑞王也不放心不是?你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展露展露你强势的一面,也好让人在打量瑞王后院的主意时,有个掂量。”
常沐之豁然开朗:“母亲说的是……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你呀,还得多吃几年饭才赶得上我。”小韩氏眯了眯眼,道:“行了,你的事儿先搁在一边儿,回头你自己处理去吧。今儿最重要的,还是润之的终身大事,可不能出一点儿纰漏啊。”
“母亲放心,还有我盯着呢。”常沐之笑笑,说要去看看常润之。
小韩氏忙道:“我让她去睡了,等用午膳的时候再叫她起来,你们姐妹再说会儿话。”
常沐之顿时掩唇笑道:“这不是和当年我出嫁的时候一样?母亲也是让我白日的时候多睡会儿。”
“那可不,白日睡够了,晚上尽管折腾。”小韩氏眨眨眼,常沐之便闷声笑了起来。
笑过后,常沐之方才感慨道:“母亲,女儿真幸运,有您这样好的母亲……润之应该也是十分感激您的。”
“这话怎么说起头的。”小韩氏奇怪道。
常沐之笑了笑:“没事儿,就是突然联想起那文远侯府的庶女,有感而发罢了。”
第一百零五章 婚席
常润之晕乎乎地起身时,已经午时一刻了。
姚黄和魏紫一脸喜气地伺候她起身沐浴,给她换上了大红色的嫁衣。
常润之瞧着那层层叠叠的嫁衣便觉得头疼。
虽然是冬天,可那样繁琐的衣裳,穿也不好穿,脱也不好脱啊……常润之天马行空地想。
“姑娘?”姚黄见她望着嫁衣发呆,忙唤了一声。
魏紫忐忑道:“姑娘,这嫁衣是宫里新做送来的……”
常润之应了一声,见魏紫小心翼翼的,脑子一想便明白魏紫这是担心她是不是想起了上一次出嫁时穿的嫁衣了。
“没事。不过……现在就要穿上吗?”常润之苦恼地问道:“迎亲使不是要酉时才来吗?这还得有两三个时辰呢。”
姚黄笑道:“等姑娘用了午膳,就该是时候随着太太去见各位来贺喜的宾客了,自然要穿得隆重些,以表对宾客们的致谢。等见完了宾客,姑娘就得回来净面、上妆,戴上头饰首饰什么的了。一会儿还有礼部官员和宫里的嬷嬷来见姑娘呢。”
原主头婚嫁的是个寒门出身的小官儿,自然是没那么多繁琐的规矩。且成亲那日,原主心里一直心心念念着未来的夫婿,也根本没有去管那些要走的礼仪流程。
比起原主的感性来说,常润之就要理性得多了。
虽然心里在哀嚎,但她到底还是乖乖得听话,由着姚黄和魏紫给她穿上一层层的嫁衣。
这当中,岳氏也赶了过来,接过魏紫的手,亲自给自己女儿穿衣。
“姨娘怎么来了?”常润之展开双臂,笑望着岳氏。
岳氏回她说:“太太让人传话,要我过来伺候你梳妆。”岳氏脸上带着笑,望着常润之说:“三姑娘今日好漂亮。”
“姨娘,我还没上妆呢。”常润之笑。
岳氏点头:“上了妆肯定更漂亮。”
常润之将嫁衣穿好,走到了梳妆镜前仔细看了看。
铜镜里倒映出来的人像有些模糊,但那大红的喜色却让人瞧着便心生欢喜。
常润之摸了摸纯手工刺绣的嫁衣,笑着问岳氏道:“姨娘看这嫁衣好看吗?”
“好看。”岳氏由衷地道。又有些遗憾:“只可惜这嫁衣我一点儿手都没插上。”
原主头次出嫁的嫁衣,是岳氏亲自缝制绣好的。而这次的嫁衣是婚旨颁下来后,礼部擢人来问了常润之所穿衣裳的尺码而会去让宫中织造局做的,岳氏自然就插不上手了。
“姨娘虽然没缝制最外面这一层的嫁衣,可我里头穿的,可都是姨娘亲手做的。”常润之轻轻挽住岳氏的手臂,笑道:“姨娘做的,贴着我的心呢。”
岳氏便眉开眼笑了起来,望着常润之还没上妆的素净面容看了会儿,眼眶却是有些红了。
常润之也感觉有点儿鼻酸。
好在这会儿小韩氏让玉琪来唤常润之过去,说要去感谢各位宾客了。
岳氏忙招呼姚黄让小厨房端饭菜上来,好让常润之吃饱了再去。
“一会儿忙起来可就没闲工夫用膳了,三姑娘多吃点儿,下晌还有得累呢。”岳氏一个劲儿地给常润之布菜,常润之点点头,也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解决完了午膳,常润之便随着玉琪去了小韩氏处。
皇家娶媳,新媳妇娘家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因此亲迎这一日,几乎都是男的去九皇子府那边,而女眷便到了安远侯府这边。
安远侯府这一日也是热闹非凡,主厅、侧厅的人都已经坐满了。
小韩氏带着常润之一桌一桌敬酒过去,感谢她们来安远侯府为常润之送嫁添妆。
大多数的女眷一直都在说吉祥话,偶尔也有那么几个不知分寸、酸唧唧说两句不中听的,小韩氏也一律以微笑带过,不和她们计较。
毕竟是大喜的日子,小韩氏的心情尚可,也不欲多添事端。
敬酒到镇国公府三太太跟前时,三太太有些阴阳怪气地问道:“侯夫人贵人事忙,不知道文远侯府二太太您给安排在哪儿了?我头前儿还说,我和文远侯府二太太是姊妹,侯夫人处事周到,今儿多半会把我和她安排在一块来着。”
一桌其他女眷顿时都消了声,有些面面相觑。
都是在宅院里浸淫了不少年头的人精儿,谁听不出来这位三太太话里头的嘲讽?
小韩氏笑容不变,慢悠悠不软不硬地回道:“这宾客名单都是一早定好了的,若是有什么招呼不妥当的,三太太您多担待。”
三太太意味深长道:“侯夫人以后处事可得更仔细些才好。今儿好在是不妥当了在我身上,咱们两家亲戚,自然不会怪侯夫人什么。可以后若是不妥当在了旁人身上,可就没那么好收场了。”
常润之不知道这位三太太和自家嫡母有什么过节,但她那话里头明里暗里指摘小韩氏不会处事的意思那么明显,常润之都有些听不过去了。
“三太太见谅,今儿就客随主便吧。若是以后我们家再办席面,请了三太太上门,三太太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前派人来告知我母亲一声。母亲想必会按照三太太说的,一一安排妥当,再不让三太太有挑剔的时候,一定称了三太太的心。”常润之脸上挂着笑,轻声说道。
这话一说,当即便有几位女眷低头掩唇闷笑,小韩氏脸上的阴霾也少了些。
的确啊,你来人家家里边作客,还那么多要求,一点儿不知道体谅主人家。对这种找茬的人,见她被人噎回去,的确蛮大快人心的。
常润之说完,也不等那三太太再说话,当即便对小韩氏道:“母亲,咱们去下一桌吧?”
小韩氏自然是微笑颔首,招呼其他女眷随意,便带着常润之去了下一桌。
等敬过了所有宾客的酒,常润之方才找个空问小韩氏道:“镇国公府和咱们不是亲家吗?那三太太为什么当着那么多人面儿给母亲难看?”
小韩氏哼了一声:“我待你二姐当亲女一般疼,那三太太待你二姐夫可不是像亲儿子一样。你说她能当我是正经亲家吗?”
原主对自己二姐常沁之的婚事是一知半解的,但总觉得虽然二姐夫是庶子,可他到底还外放为官了,在镇国公府的日子应该不会难过才对。
常润之便把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小韩氏听了却是嗤笑了一声。
第一百零六章 大婚(一)
“当初你二姐姐在宫中为女官,而你二姐夫那会儿还是吏部一个出不了头的小吏,论级别,比你二姐姐还要低好几级。”
小韩氏见常润之不知道这段过往,便细细说给她听。
“当时你二姐姐回来同我说,她看上了镇国公府三房一个名承学的庶子,说他勤奋上进,虽然现在可能有些出不了头,但总不会永远被压着。那时候,你二姐姐有女官这样一层身份,上门提亲的人挺多的,还有些家族的嫡子也愿意娶她回去做正妻。我原本是不看好你二姐夫的,可想想这是你二姐姐自己看上的人,便也没有一口回绝。于是我便禀报了老太太,让老太太定夺。”
“老太太思量一番后,又派了人去仔细打探你二姐夫的品行,后来便同意了。”
小韩氏说到这儿,却忍不住笑道:“当时你父亲很是不喜,觉得你二姐虽然是庶出,但相貌人才都是顶尖的好,配他一个什么本事都还没有的国公府庶子,是低嫁了,不同意你二姐姐这桩婚事。后来是老太太骂了他一通,碍于孝道,你父亲才不得不同意了。”
常润之抿唇一笑。
小韩氏继续说道:“这桩婚事其实要说定,当中还有一段风波。我们这边不嫌弃你二姐夫的身份,反倒是镇国公府那头的三太太有些不乐意这门亲。”
常润之想了想,蹙眉道:“是那三太太见不得庶子有一户强势的岳家?”
小韩氏点头:“那三太太不是个大度能容人的,你二姐夫在他嫡母手下讨生活不易。据你二姐姐说,本来你二姐夫有过好几次能升级别的机会,可却都没能成,便是这位三太太在背后捣鬼呢。这位三太太有嫡子,在她的嫡子没出息之前,又如何能容忍庶子的前程比自己亲生的儿子好?”
“如今这三太太估计一直以为,你二姐夫成亲第二年能赶上杭州同知病逝前去补了他的缺,是因为我们家在背后出力。所以她一直看我们府不大顺眼。顾着你二姐姐的面子,年节时候咱们倒还是和镇国公府有一二往来。旁的吗,不算亲近。”
常润之轻声道:“这三太太的想法,其实也很正常。没迫害二姐夫,也没在当中搞破坏,就是说点儿酸言酸语的不中听,也不算她过分。”
小韩氏便笑了:“所以她这个人也就是些小恶。若她真是个毒蝎得厉害的角色,说什么我也不会让你二姐姐成他们家儿媳。也算你二姐夫有运气,才成了亲,就得了门好差事,带着你二姐姐离了京城,也不用在那三太太跟前碍她的眼。”
常润之笑道:“都是嫡母,还是母亲最好。”
小韩氏睨了她一眼,笑骂她道:“油嘴滑舌。”
常润之作势要腻在小韩氏身边儿撒娇,小韩氏忙推她:“行了,你该回你的闺房去梳妆打扮了。估摸着一会儿礼部和宫里就要来人了。”
常润之乖乖听话回去了,梳妆娘子已经等候在了她屋里。
见到常润之,梳妆娘子赶紧行礼,打开她那一套梳妆要用到的工具,一一展示给常润之看。
常润之自然没有异议,闭着眼睛任由那梳妆娘子摆弄。
净面到一半,玉琪便领着礼部的官员和宫里来教授宫廷礼仪的嬷嬷过来了。
礼部来的是个面色刚正的中年人,见到常润之后也没多话,拿了袖中的圣旨便开始宣旨。
常润之赶紧跪下听宣,一堆辞藻华丽陌生的书面用语宣读过后,礼官便将圣旨递到了常润之手中。
这是一道赐常润之皇子妃封号的圣旨,常润之得带着这道圣旨进九皇子府的大门,等礼成之后,她还要在婚后和九皇子一同去礼部,将这道圣旨展示,于皇家宗牒上留名,至此她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家儿媳。
常润之郑重地将圣旨放到了长盒里,交给了姚黄保管。
礼官宣完旨,说了两句道喜的话,便退了出去,留下了宫中来的嬷嬷,给常润之讲解宫廷礼仪。
这位嬷嬷是贵妃娘娘选来的,面容和善,并没有老嬷嬷们那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
她细细给常润之说了一些宫廷里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告知了常润之今日剩下要走的流程,以及今日亲迎礼完毕后,第二日、第三日、第四日每日需要做的事情。
嬷嬷说到最后,轻声道:“老奴传贵妃娘娘的话。”
常润之立刻站直低首。
“因为前九皇子妃过门便养伤,并没有经过这些程序,就连上宗牒,也是九皇子自个儿去的。这一次你嫁为皇子妃,说是继室,其实与原配的待遇并无二致。还望你婚后能与九皇子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为九皇子开枝散叶,绵延子嗣。”
常润之颔首,轻声道:“谢贵妃娘娘叮咛,臣女敢不从命。”
老嬷嬷满意地笑了,对常润之道:“老奴要说的便都说完了,九皇子妃还是赶紧着上妆吧。”
礼部的礼官是要见证整个亲迎的过程的,而宫里来的老嬷嬷则会陪伴着常润之从侯府到皇子府。
原本老嬷嬷还有个职责,那便是在新婚之夜第二日,取新娘的喜帕。
不过因为常润之是二嫁,所以这个环节便省略了。老嬷嬷只需要陪着常润之到了九皇子府,听了壁角后,第二日一早回宫复命。
没错,老嬷嬷的作用,就是监督新婚夫妻有没有合房、合房愉不愉快的。
常润之本不知道这一点,妆面上好后她和老嬷嬷闲聊了两句,方才得知了这个“噩耗”。
一时间她只觉自己被雷得外酥里嫩。
夫妻闺中事什么的……别说一个不相干的老嬷嬷在旁“观看”,就是相干的爹娘儿女知道了,那也很让人难堪的好吗!
到时候还得想个法子,把这老嬷嬷支开……
常润之心里想着,却没注意她脸色越来越红。
梳妆娘子笑道:“您肤色好,上了妆,瞧着面如桃李,九皇子今儿一定会被您迷住的。”
常润之顿时觉得自己脸都要充血了。
不知不觉间,妆面上完了,剩下最后一项,便是戴凤冠霞帔了。
第一百零七章 大婚(二)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凤冠霞帔穿戴上,整个梳妆就结束了。
望着铜镜里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身影,常润之有片刻的恍惚。
嫁人了啊……
周围人的赞叹声绵绵不断地钻进她的耳朵里,常润之从那种恍然的情绪中脱离了出来。
她有些不好意思,微微垂头。
那一瞬间,明眸善睐、艳如春花,所有人都齐齐看呆了。
“真漂亮……”梳妆娘子由衷感慨道:“起初见着您时,您素净着脸,倒不知道上了妆之后,您竟这般动人。”
常润之有些尴尬,扯了扯身下的百花裥裙,轻声问道:“接下来我还要做什么?”
“接下来您就坐着,只需等新郎来迎您过门儿了。”梳妆娘子笑言道。
姚黄便知道梳妆娘子的任务完成了,得了常润之的眼色,便亲自捧了个丰厚的荷包给了她。梳妆娘子眉开眼笑地又说了两句吉利话,方才退了出去。
一直在旁给梳妆娘子打下手的岳氏陪常润之坐在床上,望着女儿明艳的脸蛋,轻拉了她的手道:“我之前说,三姑娘上妆后更漂亮,果然是这样。”
常润之便笑:“在姨娘眼里,我永远都是最漂亮的。”
岳氏“嗳”了一声,却偷偷转过脸去,暗自抹了抹眼角。
姚黄给魏紫使了个眼色,两个丫鬟带头,示意屋里其他伺候的人都出去。
宫里来的嬷嬷也悄声跟了出去,将屋里的空间留给岳氏母女。
“姨娘不用为我担心,我会好好的。”常润之穿着嫁衣,带着礼冠,只能挺直了背坐直身子,不能挽岳氏的手臂,也不能靠在她肩上说话。
但她还能拉着岳氏的手,紧紧地,感受着岳氏手心温暖的热度。
“这次不是盲婚哑嫁,我和九皇子婚前是认识并且相处过的,他会待我很好,姨娘宽心。”常润之柔声说:“等嫁了人,我得了空便回来瞧您,不会再像之前一样,好些时候都不回娘家,让姨娘惦记着。”
岳氏吸吸鼻子,应道:“三姑娘也别太任性,记得年节的时候回来就行了……”
“知道了姨娘。”
无论岳氏说什么,常润之都含笑应着。
岳氏见她没什么不妥,心里也安定了些。
两人说了会儿话,岳氏提到了要跟着常润之陪嫁过去的盼夏和寻冬。
“她们还算安分吧?”
“嗯。那俩小丫鬟挺懂事的。”常润之点头道:“太太选的人,自然是老实本分的。她们还小,过个两三年,我瞧着再给她们配人。”
岳氏迟疑道:“那是太太选来放你屋里伺候的……”
“太太是防着九皇子纳妾,倒不如选我身边的人伺候。若是九皇子没这个心思,太太自然也不会多此一举。”常润之笑道:“姨娘放心吧,我有分寸的。”
岳氏便舒心一笑:“你心里有数就行,姨娘就怕你吃亏。”
“不会,人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可不是从前的常润之了。”
常润之感叹了一句,见岳氏疑惑地看着她,遂笑了,道:“姨娘瞧着,是如今我的性子好,还是从前我的性子好?”
岳氏便笑道:“姨娘看三姑娘哪哪儿都好。”
“姨娘就会说好话哄我。”常润之低头浅笑,岳氏伸手给她理了理霞帔,道:“姨娘说的不是好话,是实话。你在姨娘心里,是最漂亮的姑娘,是性子最好的姑娘……”
常润之一时失语,半晌后才笑望着岳氏,眼眶里含着泪:“姨娘在我心里,也是最好的亲娘。”
母女俩互诉衷肠这会儿,时辰已到了酉时。
姚黄匆匆进来禀报道:“姑娘,迎亲使来了。”
常润之忙拿帕子擦了擦眼睛,岳氏也别开脸,暗自抹了泪。
不一会儿,小韩氏便喜气洋洋地进了屋里来。
“哟,瞧你们这眼睛,哭过了?”
嫁女儿小韩氏也是过来人,打趣了一句倒也不多话,免得她们尴尬。
“润之快起来吧,姚黄,把你家姑娘的雀羽扇拿来。”
大魏的婚俗没有女子蒙盖头这一说,女子出嫁时,都是手拿一把雀羽扇遮住自己下半张脸。直到进了婆家门,拜堂的时候新郎吟了却扇诗,才把扇子移开。
常润之倒觉得这样比蒙了盖头什么都看不到好,至少拿扇子遮脸,还能给她留一双眼睛在外面。
雀羽扇拿来后,常润之仔细瞧了瞧,觉得整个扇子做工精良,雀羽毛打理的光亮顺滑,玉制的扇柄捏在手里还有丝微的暖意。
常润之拿了遮住了自己的脸,小韩氏打量了一番,点头道:“这样就不错。行了,准备准备,一会儿新郎就要上门吟催妆诗了。”
等了没一会儿,常润之便听到热闹的声音此起彼伏地传了过来,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有人开始起哄地喊道:“新娘子出来!新娘子出来!”
小韩氏对常润之笑道:“你大哥二弟三弟他们会拦着迎亲的人,不让他们轻易进来。”
果然,外头的声响静了会儿,显然是她的兄弟在为难新郎。
“九皇子要吟催妆诗了。”
常润之凝神听着,便听到刘桐熟悉的声音。
今日从他的声音里,常润之还听得出毫不掩饰的喜意。
“传闻烛下调红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满面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
催妆诗一吟,顿时引得一片叫好声。
“九皇子是要给新娘子画眉啊!”有人高声调侃道。
紧接着门外便哄堂大笑了起来,九皇子府来的人趁势又高喊着:“新娘子出来!新娘子出来!”
小韩氏笑容满面地吩咐道:“开门吧,别太为难九皇子了。”
屋里伺候的丫鬟便赶紧着将门打开,常润之拿着扇柄,遮着下半张脸,往门外当前站着的刘桐望去。
今日他穿了一身玉带蟒袍,礼冠上璎珞垂冕,比起往日时要显得更加贵气逼人许多。在门外一群人里,独他最鹤立鸡群。
常润之眼睛微弯,和刘桐的视线一接触,又轻轻将眼垂了下去。
刘桐有些傻气地一笑,见常润之避开视线,忙也恢复正经,但却总也忍不住要去偷看常润之,只觉得她今个儿特别漂亮。
小韩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由着刘桐给她见了礼,方才让常润之去拜别了各位娘家长辈,随着刘桐出了侯府。
第一百零八章 大婚(三)
直到坐上花轿,常润之才舒了口气。
姚黄和魏紫跟在花轿两边,魏紫不时地给常润之描述路上的热闹,还同常润之说,九皇子骑着白马走在前面,瞧着真是英武非凡。
常润之正轻轻撩着帘子,听了此话有些心痒,也想看看前面的盛况。
姚黄看出了她的心思,忙道:“奴婢给姑娘掩护着,姑娘瞧一眼就好了。”
常润之便点点头,借着姚黄的掩护,把帘子拨开了更多些,往前一看。
随后她收回手,无奈道:“就看到个白马儿的尾巴。”
姚黄闷笑:“九皇子就走在咱们前头呢,姑娘从这儿看,看不到完全也是正常的。”
常润之便也不纠结,安安静静坐在花轿上。
不知坐了多久,方才到了九皇子府。
下了花轿,便有人开始往路上洒一些五谷杂粮。
礼部来的礼官已经站到了九皇子府的门口,见常润之已经下了花轿,和下了马的刘桐站在了一起,便高声喊道:“玉凤抬足迈盆火,凶神恶煞两边躲。喜从天降落福窝,好日子红红火火!新人跨火盆了!”
刘桐牵着常润之的手,依言跨过了火盆。
常润之也注意着,别让火星溅到了自己的嫁衣上。
紧接着便要跨马鞍,礼官继续高声道:“一块檀香木,雕成玉马鞍。新人迈过去,步步保平安,新人跨马鞍了!”
刘桐和常润之便又跨过了马鞍。
这会儿,礼官便示意刘桐进了皇子府大门,令人递上了一把弓和三支箭。
“一箭射天,天赐良缘!”随着礼官话落,刘桐弯弓搭箭,往天上射去。
“二箭射地,地配一双!”刘桐便又朝着地上射了一箭。
“三箭射洞房,从此定阴阳!”
刘桐往自己主院的方向又射了一箭。
三箭射完,刘桐搁下手中的弓,笑容满面地又走回了常润之身边,牵着她的手进了九皇子府。
这还是常润之第一次进九皇子府,不过这时候她可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观察未来要住的地方。
从九皇子府门口到宴客正厅,铺了一整条路的猩红地毯,常润之走在上面,只觉得心跳如雷。
刘桐的手火热,牵着她的手又十分有力,仅仅一会儿后,常润之便觉得手心起了汗,这让她更加紧张。
到了正厅,两人拜完天地,刘桐引着常润之进了洞房,宾客们尾随而至,起哄要见新娘子的妆容,催着刘桐念却扇诗。
有人往喜床上撒彩果钱币,常润之坐在百子帐中的马鞍上,手拿着雀羽扇遮着下半张脸,笑看着刘桐应付前来的宾客们。
刘桐拗不过宾客们的热情,只能笑望着常润之,暖声道:“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
顿时便有人起哄道:“新娘子赶紧挪开扇子!别让扇子遮了你的牡丹面啊!”
常润之低声笑了起来,缓缓地将扇面移开。
一张艳如春花的明媚笑脸,便这样展现在刘桐的面前。
几乎将他看呆了过去。
刘桐一直以来其实并没有太在意常润之的相貌,他喜欢常润之,是喜欢她那种处事不惊,淡然自若的性格。再加上与她相处之时,刘桐总觉得内心平静安和,很是舒服,所以逐渐发现自己舍不得离开她,喜欢她到想要和她永远在一块儿的地步。
乍然见到从寻常时候的素净淡雅,到今日艳丽动人的常润之,刘桐的心都忍不住漏了半拍。
他不是没见过美人儿,单单是年少时,元武帝那些个风情各异的后宫妃子们,他就已经看了个遍,并不觉得有什么稀罕的。
可常润之这种美,却让他挪不开眼睛。
只要是她,怎么样都好看。
刘桐眼睛都不眨地望着常润之,连自己嘴角翘起,在有些傻乎乎地笑都没意识到。
还是瑞王看不下去,暗地里伸腿踢了他一下,好笑道:“眼都看直了!有一辈子慢慢看呢,还不赶紧的招呼咱们吃酒去?”
“嗳,五哥……”刘桐搔了搔头,脸色微红,忙招呼着宾客们去前院喝酒。
瑞王帮忙招呼着,等人走得差不多了,刘桐方才回转身走到常润之面前,伸手拉了她的手,嗫嚅两句后咳了咳,道:“你先坐着歇会儿,我、我一会儿就回来。”
常润之笑应了一声,见刘桐一步三回头的总算是走了,方才长吐了口气,手扶住了头上的礼冠,问跟着她一道来了的嬷嬷道:“这个能拆了吗?”
嬷嬷点头笑道:“仪式都结束了,皇子妃现在便可以摘冠脱衣沐浴,也好轻松些。一会儿再吃点儿东西,省得晚上没力气洞房。”
常润之脸上一红,尴尬地转了转眼珠子,又想起这嬷嬷到时候要旁观她和刘桐洞房的事。
“嬷嬷,那我让丫鬟伺候我去沐浴了。”常润之笑着建议道:“今个儿我大喜的日子,嬷嬷出宫一趟难得有这闲情,可别守着我一个。不如嬷嬷也去热闹热闹?”
常润之暗地里给姚黄使了个脸色,姚黄便上前挽了嬷嬷的手:“奴婢伺候嬷嬷去。”
“你就是想偷懒。”常润之笑着话赶话道:“让魏紫去,她能和人聊,且让她多陪着嬷嬷说说话,也让嬷嬷教她一些规矩。姚黄你伺候我洗漱。”
姚黄便不乐意地撇了撇嘴,扭身朝魏紫走过去,作势掐了她一下。
魏紫领会得到意思,笑嘻嘻地就缠上了那嬷嬷,将那嬷嬷缠走了。
常润之呼了口气:“希望那嬷嬷今个儿能喝醉,别惦记着我这边儿。”
姚黄点头笑道:“的确挺别扭的,姑娘能打发她最好,若是不能,到时候就让九皇子出面,想来那嬷嬷也不会那么古板不通情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