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妻-狐天八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润之奇怪道:“之前九皇子妃的嫁妆……你没看到过?”
  刘桐表情一凛,方才偏过头道:“我没注意这些。她过门两个月便过逝了,又没有儿女,她的嫁妆,自然还是要归还给辅国公府的。”
  没注意这些……还是基本没见到这些?
  常润之笑了笑,轻轻拽了下刘桐,道:“这庄院是我的,以后咱们出来玩耍,能多个歇脚的地儿。”
  说着,常润之便给刘桐介绍起了庄子里的产出,说了个每年的大概收入。
  刘桐听得认真,不时问上两句。
  听说常润之除了这个庄子外,还有其他的庄子,其中还有一个温泉庄子。
  “那温泉庄子基本是拿来种菜的,冬日时吃的新鲜蔬菜,多半都是从那儿来的。”常润之笑道:“等冬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去那儿泡泡温泉,活络活络筋骨。”
  刘桐半是感叹半是揶揄道:“原来润之你这般富有,今后我可有赖你养了。”
  常润之闷笑一声,道:“你堂堂皇子,还要靠妻子养家?”
  “我很穷的。”刘桐一本正经道。
  刘桐在常润之面前说自己穷,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之前小韩氏也同常润之说过刘桐穷,常润之都没有在意。
  如今看来,刘桐似乎真的很穷?
  常润之奇怪道:“你为什么会穷?”
  刘桐便道:“我的俸银,各种孝敬,多数都折给了西域那边儿……”
  刘桐挠挠头:“我自己觉得,能吃饱穿暖就行了,手拿着那么多银子没有什么用处。我母妃是西域人,我便想对西域人多照顾些。所以……”
  常润之明白地点头,刘桐又道:“我以前也想过要做点儿生意,多赚点银子。可后来发现,在京中开设商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牵扯到其他几位王兄的利益,太过麻烦。所以还是撤了手。”
  也是,来钱快又稳定的,无非是酒楼、青楼、茶楼和香铺这些地方,而就常润之所知的,无论是醉仙楼、易红阁,还是岳麓馆、寻香馆等地方,背后都有某位权势人物的影子。想和他们抢生意,抢不抢得过是其次,招惹了这些人,善后的事儿都不好处理。
  常润之很明白刘桐的处境,她也挺赞同刘桐的想法——能吃饱穿暖就行。
  “你挺知足常乐的。”常润之笑道:“好吧,多养一个人我还是养得起的,以后你的一日三餐,四季衣裳,我都包了。”
  常润之眨了眨眼睛,刘桐特别喜欢她这种俏皮的模样,情不自禁地伸手拉了她的手。
  常润之的手并不像她给人的感觉那般柔弱,她的手指骨纤细,指甲圆润,纤柔中仍旧有力,触之微凉。
  而刘桐的手,掌心有着薄茧,大概是之前手上拉马缰、挥马鞭,一直活动着,如今很是热乎。
  大手包裹了小手,刘桐脸上的笑异常满足。
  常润之也没有抽离开他的手,任由他拉着,却是低头轻轻笑了笑。
  一路到了庄院,常润之方才轻轻挣了挣,道:“我去给你煮茶喝。”
  刘桐不舍地松开,乖乖地按照常润之说的坐下静候,望着常润之的背影怅然若失。
  刘桐对常润之这种不舍的态度,让魏紫十分高兴。她悄悄拽住了华泽,暗地里替常润之打听起了刘桐的喜好。
  而姚黄则跟着常润之去了厨房煮茶。
  一会儿后,常润之便端了清香的茶水上来,姚黄则搁上了一碟小点心。
  “骑那么一阵的马,该累着了。”常润之道:“先喝点儿茶水润润嗓子,好好休息一下。”
  刘桐接过,笑眯眯地望着常润之,就要把茶盏往嘴边送。
  常润之忙道:“小心烫!”
  刘桐赶紧把手拿远了些。
  “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冒失。”常润之笑了声,跪坐下来。
  刘桐尴尬地搁下茶盏,挠头笑。
  正和魏紫小声说话的华泽看到这一幕,心里不免哀嚎,主子又犯傻了。

第八十八章 通房

  未来姑爷的到来,让整个庄院的人卯足了劲热情招待。
  果林里出产的新鲜瓜果、瓜果制成的果酱果脯,一径地端了上来,让刘桐品尝。
  刘桐着实有些诧异他们的热情。
  常润之笑道:“庄院里除了几位管事和原本府里来的人外,其他的几乎都是附近农家来帮工的。他们只知道你是东家未来女婿,不知道你是皇子,所以对你的态度热情多过惶恐。”
  刘桐便道:“那就别说我的皇子身份了,我今儿来,可不就是以你未来夫婿的身份来的吗?”
  常润之笑,正对上刘桐亮闪闪的眸子,蓝色眼眸里清澈地映出她的身影。
  “迎亲的日子也定下来了。”刘桐轻声说道:“钦天监给的日子是腊月初五。”
  “我知道。”常润之低笑两声:“在府里时,太太就唠叨过这个日子了,已经推算到从冬月末开始,每一日的安排。”
  “皇子府里的一切也都准备妥当了,就差……”刘桐顿了顿,轻声道:“就差一个女主人了。”
  “嗯。”
  常润之微微红脸,刘桐手痒,想要触碰下她的脸颊,手刚伸出去,便听她身边的婢女道:“姑娘,岳姨娘过来了。”
  常润之忙站起身,迎了出去。刘桐心下遗憾,也跟着站起身。
  不一会儿,便见常润之和一个妇人一道进了来。
  那妇人年纪并不算大,穿着浅紫色的衣裙,笑容和煦慈霭,长相和常润之有三分相似,尤其是眉眼,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常润之给刘桐介绍道:“这是我姨娘。”
  刘桐来这儿之前自然是打听过,知道常润之是和她生母一道来的京郊庄子,这会儿听常润之说这是她姨娘,与那日在安远侯府照过面的岳氏的模样重合在一起,便明白这是常润之的生母。
  刘桐立刻正经地对岳氏行礼,道:“见过姨娘。”
  岳氏忙不迭地去扶,受宠若惊地道:“当不起当不起,九皇子快别多礼……”
  岳氏退到常润之身后去,把常润之往前推,嘴上还直道“使不得”。
  常润之也不为难她,对刘桐道:“我姨娘重规矩,你别介意。”
  刘桐自然不会介意,直了腰温和地和岳氏说话。
  岳氏便觉得自在了些,在常润之说服下,到底是坐到了常润之身边,和刘桐说话。
  当然,多半是刘桐和常润之说,岳氏在一边儿听着。
  有岳氏在场,刘桐便要正经许多,从安远侯府的情况谈到九皇子府,见岳氏目露关切,刘桐便细细将九皇子府里的一些基本情况介绍给岳氏听。
  常润之也听得很仔细。
  刘桐讲得细致,从九皇子府各屋舍的布局分布,到府里伺候的人的基本人际关系,还有每月府里的开支等,面面俱到,都说了。
  刘桐还介绍了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华泽华浩两兄弟,这等同于是在告诉常润之他的心腹。
  岳氏认真听着,看了常润之一眼,犹豫了下开口问道:“九皇子府中没有旁的……了吗?”
  刘桐疑惑地看向岳氏,恭声问道:“姨娘所问的是何事?”
  刘桐没听明白,常润之却是听明白了,正想岔开这个话,却听岳氏道:“妾身的意思是,前九皇子妃过门后没办法伺候九皇子,必然会点她身边的丫鬟伺候您。听说宫里也曾给九皇子送过伺候的人……不知道三姑娘过门后,对这些女子要怎么打算比较妥当?”
  常润之有些无奈。
  前段日子她纠结此事,岳氏一直是看在眼里的。没想到她想通了,岳氏却将此事记在了心上,还当着九皇子的面儿问了出来。
  常润之心里感动,轻轻拉了岳氏的手。
  暗地里,岳氏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刘桐面上很是尴尬,看岳氏真的是一脸请教的表情,他也不好敷衍回答。
  “莫氏那会儿养伤,没有点她的陪嫁丫鬟伺候我。”刘桐道,又看向常润之,迟疑了下轻声问她:“至于宫里送的那两人……你可有想法?”
  常润之默了默,坦率道:“那得看你有什么想法。”
  刘桐沉吟了会儿,方才说道:“那两人,一个是显嫔娘娘送的,一个是贵妃娘娘送的,都很老实本份。莫氏过门前,我问过她们想不想出府嫁人,她们说她们年岁不小了,就算嫁人,也嫁不了好的,倒不如就留在皇子府。我也同意了。”
  刘桐诚恳地对常润之道:“人无信不立,我既然允诺过她们,不会让她们出府,便不好言而无信,失信于人。你不要生气。”
  常润之并不会对刘桐这样的处置生气。
  她从最初见到刘桐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个男人是一个心肠好的善人——即便他面上冷。他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她便是欣赏他这一点,所以才会对他渐生好感,又怎会生他的气呢?
  常润之抿唇笑了笑,摇头道:“我不生气。”
  顿了顿,她问刘桐:“为什么莫氏过门前,你想让她们出府嫁人?而既然你答应她们不送她们出府,又为什么不提一提她们的地位,仍旧让她们做通房呢?”
  常润之对此的确好奇。
  刘桐便回答道:“我那时……担心未来的妻子生气,所以才想让她们嫁人。她们不愿意,我不强求,但我知道她们在我身上得不到什么,最多也就是跟着我荣养一辈子,从年轻到年老,也是孤孤单单的。要是提了她们的地位,万一她们将来遇到了喜欢的人,想要嫁呢?皇子的侍妾,又不可能随意指给别人。所以……”
  常润之了然。
  岳氏神情却有些复杂,嗫嚅半晌后还是道:“九皇子和前皇子妃感情真好,怕她生气,都不敢留伺候的通房……”
  岳氏不由替女儿担心了,生怕前九皇子妃还占据着九皇子心里的位置,女儿出嫁后生活在另一个女人的阴影里,日子难过。
  “不是这样的姨娘。”刘桐脸色顿时涨红,忙解释道:“并非是为了莫氏……”
  岳氏笑了笑,常润之温声道:“姨娘别多想。”
  “好。”岳氏点点头,对常润之道:“姨娘不多想。”
  她看向刘桐:“别的不提,希望三姑娘过门后,九皇子能好好待三姑娘。”
  刘桐忙郑重应道:“姨娘放心,我一定好好待润之。”

第八十九章 明光

  岳氏借口有事,将空间留给了他们两人。
  刘桐的脸还红着,常润之提醒他道:“茶水凉些了,能入口了。要是冷了,再添点儿热水。”
  刘桐忙端了茶盏饮下,舔了舔唇,看着常润之轻声道:“当着你姨娘的面,我不好意思说。”
  “嗯。”常润之笑着点头。
  “我并非是为了莫氏,才想打发她们。”刘桐沉默了会儿,方才道:“不管当时嫁给我的是谁,我都会为了这个未来妻子,把府里的女人安排妥当,免得妻子为了她们生气伤心。”
  常润之认真听着。
  “我母妃是愉贵人,她在入宫前,其实有个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两人说好要相守一生,结果那位郎君出了意外,去世了。我母妃后来便进了宫。”
  刘桐微微垂首,声音渐渐低沉:“母妃长得漂亮,又有异域风情,那一阵子颇得父皇的宠爱。可是,后宫那样的地方,今日你备受恩宠,明日可能就被打入冷宫,翻脸无情得很。父皇的宠爱来得快也去得快,可我母妃也并不太在意。她说她心里有无限的明光,哪怕生活如地狱,明光都能消弭所有的痛苦和哀伤。她的阿维斯塔永远都在保护着她。”
  常润之疑惑道:“阿维斯塔?”
  “是西域那边的信仰神明。”刘桐解释道:“他们信奉祆教,奉光明神为创世主。阿维斯塔是他们的信仰。就如鲜卑人,人人信奉长生天一样。”
  常润之明白地点点头,又听刘桐继续说道:“母妃去世的事,颇有些神秘,以至于旁人提到母妃和我,都有些忌讳。”
  常润之疑惑道:“愉贵人……不是病逝的吗?”
  “对外是这样说的。”刘桐轻声道:“可知道这些秘辛的人知道,我母妃,是起舞而亡的。”
  常润之不由微微睁大眼睛。
  “那时我虽年幼,却已记事。因为我相貌的原因,在宫中很多人都忌讳我。那时,母妃抱着我说,我是阿维斯塔的子民,阿维斯塔会护佑着我。每当我不开心,母妃便会跳舞给我看,逗我开心。”
  “母妃的舞跳得很好,奔放活力,很能感染人的情绪。我问母妃,这么好看的舞蹈,为什么父皇不喜欢看,母妃说,她只会舞,而其他的娘娘会旁的东西,父皇不缺新奇的东西吸引他。”
  “母妃几乎每日都会跳舞,我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舞蹈。可这样的舞蹈,只有我一个人欣赏。偶尔显嫔娘娘会带着五哥来观看捧场,每当那个时候,母妃便很高兴。”
  “后来突然有一日,母妃当着我的面起舞,在做一个旋转的动作时,戛然而止,跌了下去,然后浑身颤动,嘴里呢喃着,‘阿维斯塔,我的明光’,一直重复这句话。宫人忙去扶她,母妃盘腿坐了起来,然后闭上眼睛,不久后便没有了气息。”
  刘桐说到这儿,脸上也流露了伤感和怀念:“母妃身上除了跌落下来时蹭破的一点儿皮外,没有半点儿伤痕,面上的表情也很是安详。太医甚至查了毒,也没有发现母妃有中毒的迹象……所以,母妃的死,成了一桩悬案。从那时候起,宫里的人看我的眼光更为异样,连父皇也有意无意地避着我。”
  常润之心疼地看着他,伸手轻轻握住他的手,给予他安慰。
  刘桐笑了笑,反扣住她的手心,将她微凉的手包裹在自己的手里。
  刘桐道:“众人都说我母妃死得蹊跷怪异,我以前也是这么觉得的,直到……我后来发现了一箱子母妃用莎车文字写的书信,收信人只有一个,他的名字叫明光。”
  常润之迟疑了下,轻声问道:“明光……是她那位青梅竹马的郎君的名字吗?”
  刘桐轻轻点了点头。
  “从母妃的书信中,我看得出来,在明光死后的那些年,母妃表面上似乎已经忘记了他,过得自在潇洒,可她内心里却一直悲伤难过。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母妃夜夜饮酒,借着酒醉,希望能看到明光。父皇宠爱她的那些日子里,她既愉悦又痛苦,觉得这是对明光的背叛。她失宠之后,如释重负,却又更想念明光。终日饮酒,母妃已经产生幻觉了。我想,母妃之所以起舞而亡,应当是因为酒意上头,又产生幻觉,然后就沉浸其中,再不愿醒来了吧。”
  刘桐轻叹一声:“母妃大概也意识到了自己身体的状况,在最后几封她写给明光的信中说,愿阿维斯塔保佑她来生能和明光做一对世俗平常夫妻,也愿阿维斯塔保佑我,得一个与我心心相印的爱人,能与我同甘一世共苦一生。”
  刘桐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常润之:“这是母妃的愿望,我希望我能做到,让阿维斯塔看见,托她转述给母妃,告诉她我很好,也愿阿维斯塔保佑她来生能得偿所愿。”
  听完了愉贵人的故事,常润之原本对刘桐的那点心结也解了。
  她站起身走到刘桐身边坐下,轻柔地往他身边靠了靠,低声却坚定地道:“阿维斯塔在保佑着你。”
  刘桐身体微微一颤,看向常润之的眼眸中,幽蓝里有水荡漾,如一汪令人沉醉的湖。
  他明白她的意思。
  她在告诉他,她愿意和他同甘共苦一生一世。
  刘桐情不自禁地伸出手,缓缓将她揽入怀中。
  这是他们的第一个拥抱,却并不显得突兀,在旁人看来,反而自然又美好。
  姚黄悄然退了出去,魏紫兴奋地拉着她的手指着屋内,又急切地眨眨眼睛。
  姚黄无奈地瞪了她一眼,食指比在唇上轻声嘘道:“别吵。”
  魏紫连连点头,脸上染了红晕。
  刘桐在庄子上住了两日,每日起来后便会凑到常润之身边,不论常润之去哪儿、做什么,他都陪伴在侧。
  所以村中的人也都知道,村儿里最大地主家的姑娘的未来夫婿来了。
  大姑娘小媳妇儿们都赶着来看热闹,想瞧瞧配得上常润之的男人长什么样。
  等见过刘桐,他们表面上自然称他一表人才,仪表堂堂,但私下却嘀咕,那男人怕是有外族血统啊。
  可见到常润之和刘桐说话时,眼里满含的笑意,这些嘀咕便被他们咽了下去。

第九十章 幼稚

  刘桐记挂着瑞王,住上两天便觉得忐忑不安,时常望着京城的方向出神。
  常润之便对他道:“你若是焦急,不如回去瞧瞧?”
  刘桐迟疑。
  “五哥特意让我避开,我若是回去……他会不会责怪我擅自行事?”
  “那你就悄悄回去,别让人知道不就行了?”常润之道:“你是想知道一些情况,又不做什么,不算擅自行事。”
  刘桐听她这般说,便放下了心里的石头,道:“那我明日一早就走。”
  可下了决心要走,他又舍不得离开常润之了。
  常润之觉得好笑,轻轻拉了他的手道:“毕竟你之前是替太子办事的,别的王爷都对你避之唯恐不及的时候只有太子提拔你。如今你为瑞王办事,在有心人嘴里,少不得要说你一句忘恩负义。不管如何,你面对太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恭敬,好歹别落人话柄。”
  刘桐眉眼微沉,到底还是点了点头。
  常润之动了动嘴,想要刘桐留意下辅国公府,想了想到底还是咽下了话头,只道:“路上小心些。”
  刘桐自然没有不应的,反握住常润之的手,又将她锁到怀里。
  这两****似乎是爱上了这样的动作,时不时就要抱一会儿常润之。常润之也由着他。不得不说,这样的举动还挺增进两人之间的感情的。
  这日晚膳,常润之亲自动手做了三个菜和刘桐一块儿吃。
  简单的农家小炒肉和蒜蓉生菜,再加上一道蘑菇炖鸡汤,刘桐却吃得嘴上流油。
  等他吃过了,常润之才笑道:“午膳才吃了几道山珍,怎么瞧着你像是饿狠了似的。”
  刘桐擦了擦嘴,有些不好意思道:“你做的菜,总得吃完……”
  “那多谢你捧场了。”常润之挑眉,再给他盛了碗汤:“多喝点儿。”
  刘桐乐呵呵地接过,吹了吹上面的油沫,咕噜咕噜将鸡汤喝得干净。
  三道菜,基本没剩下。
  常润之看得满意,刘桐还趁机为自己谋福利:“等咱们成了亲,能不能隔上两日,你便做顿饭给我吃?”
  常润之挑眉打趣他:“真赖我养了?”
  “那可不,”刘桐笑眯眯道:“你不是说了,今后的一日三餐,四季衣裳,你都包了吗?”
  常润之伸手摸了摸他的脸:“真够厚的。”
  话出口才发觉不对,常润之忙要缩回手来,却被刘桐抢先一步捉住。
  “我得捏回来。”
  刘桐制住她的手,快速地伸手朝常润之脸上探去,轻轻一抚。
  脸颊上一闪而过酥麻的感觉,常润之的脸快速地红了。
  两人同时静默,又同时笑出声来。
  “我吃亏了。”常润之佯怒道:“你的脸摸起来,手感肯定没有我的脸摸起来舒服。”
  刘桐顿时哭笑不得:“那你多摸两次,让你摸回本?”
  “我才不那么幼稚呢。”
  常润之脸上绷不住笑,刘桐却硬捉着她的手往自己脸上挨:“你摸吧你摸吧!”
  常润之逼不得已还是多摸了两把,好笑道:“谁能看到你这副模样?”
  “在别人面前我也不这样。”刘桐一本正经回答。
  “哦?”常润之挑眉:“在别人面前你是什么样?会更正经些?”
  刘桐理所当然:“自然,只在你面前才不正经。在别人面前也不正经,你该哭了。”
  常润之失笑,摇头:“我哭什么?在旁人面前你若是不正经,损害的是你自己的形象。我可不怕。”
  两人插科打诨地闲说着,姚黄魏紫捧了漱口盅伺候两人漱过口,撤了碗碟。
  明日刘桐一早就要往京城赶,常润之知道他舍不得她,便也有心多陪他说说话。
  闲说中刘桐便聊到他小时候的事情,所提及的人中,出现最多的便是瑞王。
  刘桐常常以“我五哥”三个字作为起始和结束,从他的言谈中可以品味得出,他对瑞王的感情很深厚。
  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每次保护着他,教导着他的瑞王,已是足以取代他父皇的那个存在。
  也要感谢瑞王常年的陪伴,让刘桐不至于在宫人的轻视、鄙夷和厌恶中,逐渐养成阴郁扭曲的性格。
  常润之和刘桐靠在一起说了好些话,直到月上中天,岳氏不安地催她回去,两人方才分开。
  等第二日一早,常润之早早起身,亲自送了刘桐离开。
  望着他骑着马儿,潇洒离去的背影,常润之不由笑了起来。
  岳氏心里高兴,轻声笑道:“看样子三姑娘和九皇子这两日相处得很愉快。”
  常润之大大方方地点头,带着一种小骄傲的欣喜语气悄声对岳氏道:“姨娘,他虽然没说,但是我知道,他今后会守着我一个人,不会再有旁人。”
  岳氏也替常润之高兴,慈和的看着她:“这是三姑娘的福气。”
  常润之摇摇头:“能娶我何尝不也是他的福气?”
  岳氏笑了笑,轻声道:“是,能娶到三姑娘,那也是九皇子的福气。”
  常润之说这话本觉得有些自大,可听岳氏的意思,却是真的觉得能娶她是刘桐的福气。
  一时间常润之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
  怕是她说什么,岳氏都会觉得她说得在理吧。
  常润之挽着岳氏的胳膊,欢声道:“姨娘,咱们回去吧,今儿个听说村里鱼塘要捞鱼呢,一会儿咱们去瞧瞧去!”
  岳氏自然是笑说好。
  刘桐走后第三日,侯府里派泽生来传达小韩氏的口信,让常润之和岳氏回侯府去。
  常润之算算自己在这儿待的时间,也觉得挺久了,便欣然同意,第二日便带着岳氏赶回京城,顺带还带了好些村里人得知她要走,送给她的一些礼物。
  大到他们自家产的粮食豆类,小到小娃娃送给她自己玩腻了的拨浪鼓,常润之都一一道谢,收了下来,嘱咐常管事等她走后,记得给送了礼的人家回礼。
  一趟庄园之行,不仅解了她一件心事,还让她的心境更开阔了些,的确不虚此行。
  回府后第一件事便是去给老太太和小韩氏请安。
  小韩氏对她眨了眨眼睛,老太太对着她却没什么好脸色,剜了她一眼道:“还道你玩儿疯了,不知道回府呢。”
  得,必定是她哪儿做得不对,让老太太不喜了。
  常润之忙躬身,低眉顺目道:“孙女儿聆听祖母教诲。”

第九十一章 客至

  她这样坦然认错,倒让老太太不好对她太过苛责了。
  小韩氏暗笑了一声,出声提醒常润之知道:“听说九皇子去你庄子上找你了,还在那儿歇了两日?”
  小韩氏用余光给常润之打眼色:“润之啊,不是母亲说你,虽说你们已定下婚约,可到底还没有成亲呢。出嫁之前这样私下往来,总是不大好看的。”
  常润之顿时明白小韩氏召自己回来的原因,忙诚恳认错道:“是女儿考虑欠妥了。”
  “你知道就好。”小韩氏咳了咳,又在老太太跟前替常润之求情:“老太太,润之知道错了,这事儿也没别的人知道,您看,此事不是就算了?润之好歹以后是皇子妃呢,可不好给她没脸啊。照儿媳看,不如罚她替您老人家抄抄佛经?”
  老太太气闷,她还一句斥责的话都没说呢。
  “好话坏话你都说尽了,我这做婆婆的,还能在孙女儿面前扫了你这个嫡母的面子?”
  老太太斜睨了小韩氏一眼:“你那点儿小伎俩还拿在我面前现眼。”
  小韩氏嘻嘻笑道:“也就老太太您不同儿媳计较。”
  老太太刮刺了她两句,方才看向常润之,正色道:“你以后可是皇子妃,言行举止都代表着皇家的脸面,所言所行要深思熟虑才好。虽然咱们大魏民风开放,男女来往并不禁止,但惹出闲话来总是有碍名声的。亏得这次的事没有旁的人注意,要是被人拿去到处浑说,你这还没出嫁,就让人多了一份谈资,何必呢?”
  常润之受教,一直躬身低首听着老太太说话,也将老太太的话都听到了心里。
  见她态度端正,老太太满意地点点头,咳了声又道:“知道你们年轻孩子,都有些情不自禁……这次就算了,可记住没有下一次了啊。”
  常润之点头,老太太便欣慰一笑,让她下去了。
  小韩氏紧跟着也出了老太太的院子,追上了她。
  “母亲。”常润之抱歉道:“累母亲因为我受老太太责骂了。”
  小韩氏却是没当回事儿:“老太太年纪大了,有时候就喜欢多唠叨两句,让她骂骂也好,瞧她精神头十足的我也高兴。”
  小韩氏说着却又笑了起来:“你说老太太奇不奇怪?你在太子府做女官时和九皇子来往的事她知道,却也没拦着。如今你们定下亲事,老太太反倒要约束着你们见面。”
  常润之一想也是,便跟着笑了声。
  “九皇子一空下来便往你在的地方跑,可见是你对极其上心。”小韩氏满意地道:“我更不愁你将来嫁到九皇子府的日子了。”
  自定下婚事后,小韩氏对她总是语出打趣,常润之已经习惯并处之泰然了。
  正说笑着,便来了个丫鬟对小韩氏道:“太太,户部给事中秦大人的夫人递了拜帖。”
  说着便呈上了帖子。
  小韩氏接过打开看了看,常润之离得近,也看了个囫囵。
  拜帖上说,明日这位秦夫人会带着她家二姑娘来安远侯府拜会安远侯夫人。
  小韩氏许是已经处理过很多次这样的事了,将拜帖递给玉琪,道:“明日的茶座再加两个位置。”
  “是。”玉琪应了声,领命而去。
  常润之疑惑道:“这位秦夫人带着女儿来家里,是要给母亲相看吗?”
  小韩氏点点头,有些讽刺地道:“如今你大姐夫不同往日,咱们府上也水涨船高,什么人都想方设法要和咱们套关系。”
  小韩氏抬手点了下常润之的额头:“这段日子你倒是在庄子上清闲度日,可苦了我,整日和这位夫人那位太太的周旋,天天笑着,脸都僵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
  常润之仔细打量了番,觉得小韩氏还是珠圆玉润的,没多大变化啊。
  小韩氏从她的眼神里看出她的意思,嗔怪道:“我打个比方,你还当真。”
  常润之便不好意思地笑笑。
  “你回来了也好。”小韩氏道:“趁着出嫁前,也跟在我身边学学怎么应付这些个不得不应付的人。将来你出嫁了,也不至于待个客还兵荒马乱的。”
  常润之自然是点头应了下来。
  歇了一日,第二日常润之早早的便到了小韩氏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