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妻-狐天八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却让常润之更加惊讶。
  一是惊讶他会安插耳目在太子府里,还让他安插进去了;
  二是惊讶他竟然将耳目用在了她的身上。
  当然,常润之不可能自恋到认为刘桐安插耳目便是为了她。
  可这样有“秘密”的刘桐,却让常润之更了解了他一分。
  他绝对不是方朔彰口中那个“什么本事也没有”的皇子。
  “走吧。”刘桐对常润之笑道:“要去哪儿?”
  常润之忙回过神来,道:“去寻香馆。”
  大魏人喜好用香,尤其是在与西域那边往来越发频繁之后,西域的香料源源不断引进大魏。人们对香品的追捧,令得上层人士对香料,尤其是稀有名贵的香料趋之若鹜。西域香料几次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也更刺激了一些商人前往西域购来香料,再在大魏以高价卖出。大魏和西域的经济往来便更加频繁。
  京城中便顺势开了好几家香品馆,寻香馆是其中一家。
  “寻香馆?”刘桐听说过便诧异道:“你要去买香?”
  常润之道:“不买,就去看看。”她疑惑地看向刘桐:“你似乎对我要去寻香馆很诧异?”
  刘桐摸了摸鼻子:“对啊,我见你从来没熏过香,还以为你不喜欢香味。”
  常润之心下一暖,她将注意力放在刘桐身上,才发现他也并没有熏香。
  可是她记得,在宫中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遇见他时,他的身上还是有香味的。
  常润之微微低头,笑意一闪而过。
  “的确是不喜欢,香味不管浓还是淡,都不如自然清风舒爽。”
  常润之笑道:“我去寻香馆长长见识,完了今日还能游玩一番。阿桐今日可有旁的事?”
  刘桐听她这般问,心里便顿时悸动。
  他笑着道:“今日无事,我陪你玩吧。京中许多地方你还未去过呢。”
  之前常润之便清楚刘桐在京城中是个“地头蛇”,对京中大到著名的景点,小到好吃的小吃摊子,他都如数家珍,有这么一个好的导游作陪,常润之自然不会拒绝。
  何况她方才问的那话,便隐隐有邀请的意思。
  两个对对方彼此有意的男女,心照不宣地走到了一起。
  去寻香馆的路上,刘桐问道:“怎么突然起了心思想要去寻香馆长见识了?”
  常润之面上表情一顿。
  按理说来,她是不应该对刘桐说她心里的怀疑的,免得多生事端。
  但刘桐问到她面前,她又不好撒谎。
  常润之只能僵硬地将话题转了过去:“今日应该是要上大朝的时候,阿桐怎么没去?”
  刘桐看了她一眼,知道她去寻香馆的目的不好直言,便识相地不再提之前的问题,只笑着回答常润之道:“理论上开大朝的时候,成年皇子都应该到场。不过要是成年皇子不愿意去,那也只需要往上头汇报一声……圣上也并不会太在意。”
  常润之听得心里一疼。
  说什么圣上不会太在意……不过是圣上对这个儿子不上心而已。

第五十八章 闻香

  刘桐将她眼中隐隐的疼惜看在了眼中。
  他心里一暖,不由自主又靠近了她一点。
  “如今圣上已成年的皇子也有十四五个了,但约定成俗的,除了太子和几位封王的王兄之外,其他的皇子都不会在开大朝这日去含元殿。”
  刘桐对常润之解释道:“一来是因为去了也不过是听听朝臣们打嘴仗,根本没有自己开口说话的资格;二来去朝上本身就有一种参与政事的态度,又何苦引得太子和王兄们的忌惮?所以,倒也不如不去。”
  常润之点头,笑道:“这样也好,也能落一身轻松。”
  刘桐便轻轻笑了起来。
  “你去寻香馆若是为了闻香,倒也不用拘于这一处。”刘桐道:“南市有专门的香市,那儿的香品更加齐全,炼制出来的诸香也更多,甚至一些香药、香茶,那儿也能买到,更别说一些香品的器具,琳琅满目的,什么都有。”
  常润之了然地看了他一眼,迟疑片刻后低声问道:“寻香馆是否也有背景?”
  刘桐目不斜视,轻轻点头:“寻香馆算是太子的地方吧。”
  “算是太子的地方?怎么个算是法?”常润之疑惑道。
  刘桐便解释道:“寻香馆的东家姓沈,是太子妃娘家的产业。所以也算是太子的地方。”
  常润之便明白了过来。
  “太子妃娘家沈家有‘资产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传言。虽然有些夸大,但其实也正面反映出沈家的家财之巨。香料的市场利润巨大,沈家在其中插一脚也并不奇怪。有太子在背后保驾护航,寻香馆能成为京中第一香品馆,倒也不足为奇了。”
  常润之听了刘桐一席话,自然是打消了去寻香馆的意思。
  两人便改了路线,往南市而去。
  越发靠近香市,那交杂在一起的香味便源源不断地钻进了常润之的鼻子里。
  常润之拿了绢帕适当掩了掩鼻,分了心神在辨别这些香味上,企图找出从莫孺人那儿沾染过来的香味。
  她皱着眉头,不时地翕动着鼻子。
  刘桐瞧着便觉得她在娴静之上,又多了一分俏皮可爱,脸上便不由自主地笑了出来。
  常润之没有注意,她正在努力地一个摊位一个摊位辨别着香品。
  “小娘子要买香?快看看我着自己调制的香,香味真的是绝了!”见有人来,卖香的妇人们忙不迭地介绍,话里还不忘打趣着:“这位公子,瞧瞧你家夫人多漂亮,要是用了我的香,保管你更加挪不开眼睛,停不下嘴!”
  说着话里还带出了点儿颜色。
  刘桐神情有些尴尬,却没有出言反驳,第一时间便看向了常润之。
  常润之似乎并没有听到妇人们说的话,她正拿起摊位上用瓷盒装好的香品,忍着对香味的不适,一一揭开来闻了。
  闻到第五个瓷盒时,她猛地将瓷盒拿开,打了个喷嚏。
  “这位大姐,这是什么香?”她问卖香的妇人道。
  妇人拿过来闻了闻,道:“这是奴家自己调制的香,里头搁了零陵香、茴香、丁香、檀香、藿香和木香,拿了白芨调制。小娘子可觉得好闻?这香不贵,三两银子小娘子就可拿走。”
  常润之皱了皱眉,轻轻搁下瓷盒。
  “小娘子可别嫌贵,我这摊子上的东西,那可是出了名的物美价廉。”卖香的妇人见常润之搁下了瓷盒,明摆着没有要买香的意思,顿时有些不满:“奴家自个儿调制的香,要是放到旁的地方去,卖上四五两也是有可能的。”
  常润之歉意一笑,倒也不说什么,便离了这摊子。
  接下来她又转悠了好几个摊子,闻了好些调制过后的香,也一一询问了其中放的原料香。
  “不对,还差点儿什么……”
  常润之有些苦恼地按了按额角,刘桐适时道:“在这儿待了有半个多时辰了,被香气熏得难受了吧?不如我们出去找个地方坐坐,先透透气。”
  常润之自然是答应了下来,二人离了南市,找了个清幽的小茶楼,要了个包厢。
  常润之仍旧苦恼地皱眉思索,刘桐已经吩咐好了店家,要了不加任何香料的清茶。
  当冒着热气的茶盏放到了她跟前时,这才打断了她的思绪。
  “别用力去想,越是想要想起来,就越是想不出来。倒不如放松些,可能更有收获。”
  刘桐关切地将茶盏往她面前推了推,常润之笑着摇头:“你说得对,是我太急切了。”
  刘桐点点头,想了想问道:“是有什么想不起来,还是有什么想不通?若是有想不通的,倒不如同我说说,或许我能帮你解惑。”
  常润之迟疑了下,便隐晦地道:“我之前闻到了一种香,一直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香,所以今日来找找……倒是让我找到了好几种比较明显的香味,能对的上,可却总觉得还是差了一点儿什么。那香味旁人闻着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我闻着却有些腻味刺鼻。大概是我的嗅觉太敏感了。”
  常润之自嘲了一声,刘桐却皱了皱眉,道:“如果是你的嗅觉太敏感,旁人闻不到而你能闻到,那或许你觉得差点儿的那一部分,就是制香之人想要掩藏的部分。制香之人的功夫也是做到家了的,只是没有想到会遇到你这样鼻子灵的。”
  刘桐看向常润之:“这香是从太子府里闻到的?”
  常润之刚因为刘桐的话醍醐灌顶,就又被刘桐的疑问炸回了心神。
  刘桐盯着她:“太子妃有孕,不会用一些来历不明的香。这香肯定不是从太子妃那儿闻到的。那必然是你从太子的其他姬妾处闻到的。”
  常润之抿了抿唇,皱眉道:“阿桐,你问这个做什么?”
  刘桐也觉察到了自己的失态,他沉默了一会儿,却还是坚持问道:“是从哪个姬妾那儿闻到的,可以告诉我吗?”
  常润之疑惑地看向刘桐,不明白刘桐为何忽然关心起了太子后院里的事。
  明明之前她转移话题时,刘桐还体贴地不再追问。
  这会儿缘何又问起了她来?
  她沉默着,可刘桐的表情看起来却像是非要一个答案不可。
  常润之想了想,既然他已经知道到了这个份儿上,告诉他这个也没什么大碍了。
  常润之便道:“是莫孺人。”
  话出口,常润之总觉得有什么被她忽略了。

第五十九章 迷雾

  常润之看向刘桐,却被他脸上的表情吓了一跳。
  这时的刘桐和往常的他大相径庭。
  在常润之的印象中,刘桐是温和的,她也未曾见他生气过。迄今为止,刘桐在她面前展现出来的,都是她认为好的一面。
  助人为乐也好,做事有分寸也好,甚至是从点滴小事里体会到的细心体贴……
  常润之一直以为刘桐是个温润君子一般的人,可现在刘桐的表情却颠覆了她的认知。
  这时候的刘桐,面目狰狞,泛蓝的眼眸中,血丝弥漫,他紧紧抿着唇,两腮因为用力而紧绷,再加上他有些偏向西域人的五官,让他整个人显得很是吓人。
  常润之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他怎么会变成这样?
  常润之自问自己——似乎是在她说了莫孺人之后?
  莫孺人?
  莫?
  常润之顿时看向刘桐:“你认识莫孺人?”
  这样一想,常润之又觉得不大可能。
  刘桐的嫡妻莫氏,和莫孺人虽然是姐妹,但莫氏入九皇子府不过两个月便过世了,按理来说,他和莫孺人应当不会有交集才对。
  更何况莫孺人可是太子的女人,九皇子又不是傻子,为何要与太子的女人有所接触?
  可为何他听到莫孺人这三个字,他就变成了这般……
  常润之百思不得其解,眼睛急眨了几下,盯着刘桐。
  刘桐过了半晌才深吸一口气,冷静了下来。
  他看向离他有一点距离的常润之,望进她黑白分明的眼睛里。
  “润之……”刘桐嗫嚅了唇,欲言又止片刻后才道:“你离那莫孺人远一点。”
  “为何?”常润之皱眉,又重复问道:“你认识她?”
  刘桐这次沉默了更长的时间,方才轻声道:“别问那么多,你记住离她远些就是了。”
  他不欲多说,却让常润之更加疑惑。
  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都有些沉默,枯坐到一起用了午膳,常润之说要去香市再看看,刘桐止住了她。
  “你不要管这件事了。”刘桐认真道:“将你的疑惑告诉太子妃,让她去查。你不要牵扯在其中,免得惹祸上身。”
  常润之皱眉道:“可是……”
  “没有可是。”刘桐打断她,盯住她:“听话。”
  刘桐从没有对她说过命令式的语句,一直以来他给她的感觉是,他们俩在平等地相交。
  可当刘桐这样强势地以命令式的语气对她说话时,常润之也从中感觉到了威严的压制。
  常润之默默地垂头。
  她知道刘桐这是为她好,但心里就是莫名有些不舒服。
  “知道了。”常润之低应一声:“我回去就告诉太子妃。”
  刘桐这才松了口气,想要伸手轻触下她的肩膀,又有些迟疑地收了回来。
  他再次嘱咐常润之道:“在太子府里,别那么好奇。若是知道什么,告诉太子妃便是了。知道了吗?”
  常润之再次点点头。
  接下来两人也没了心思闲逛,稍微坐了会儿,常润之便说要回太子府了。
  刘桐起身送她,一路上两人都有些沉默。
  到太子府时,却正好遇上从太子府出来的方朔彰。
  刘桐和常润之站在太子府外,方朔彰站在太子府大门口,三人的脚步和表情都顿了一下。
  还是常润之先转身对刘桐道:“到了,你回去吧。”
  刘桐轻轻颔首,看了方朔彰一眼,又回头看向常润之:“记得我说的话。”
  “嗯。”常润之点点头,目送刘桐离开。
  她的表情淡淡的,见刘桐走远,方才大方地迎着方朔彰走去,目不斜视地走过他,进了太子府。
  从头到尾没有给方朔彰一个眼神,也没有同他说一句话。
  一直僵立在原地的方朔彰待她走后,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回头望了常润之的背影,又看向刘桐远去的方向,目光复杂。
  回到太子府的常润之,如刘桐所说,在太子妃面前将自己间接在莫孺人处闻到香味的事情,以玩笑的方式说了出来。
  太子妃是否重视,那她就管不着了。
  然后常润之便回了自己住的地方,按部就班地过她的日子。
  她倒是想心无旁骛地生活,可心里的疑惑和焦虑却不放过她,仿佛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莫孺人,九皇子,莫氏……
  能将莫孺人和九皇子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那莫氏了。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九皇子谈及莫孺人便色变?
  瞧他的样子,似乎对莫孺人忌惮颇深。
  这是为何?
  他堂堂一个皇子,竟然会忌惮太子的姬妾?
  常润之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
  姚黄将她的焦虑看在眼里,悄声地去打听了有关莫孺人的事情。
  然后她回来轻声告诉了常润之一些讯息。
  “莫孺人和九皇子妃出自国公府三房,九皇子妃是嫡出,莫孺人是庶出,据说两人虽然不同母,但长得却极相似,九皇子妃比莫孺人略大些。”
  常润之听到莫孺人和九皇子妃长得像,便有些皱眉:“你继续说。”
  “虽然九皇子妃比莫孺人大些,但莫孺人却是先进了太子府。过了两个月,九皇子方才迎娶皇子妃入府。然后就是迎亲前一日,九皇子妃摔了腿,过府两个月便病逝。”
  常润之点头:“听起来,九皇子和莫孺人,应该不会有什么交集才对。除了她们姐妹长得像之外。”
  姚黄四处看了看,方才凑到常润之耳边轻声道:“曾经太子府里有过传言,说莫孺人瞧着更像是国公府的嫡女……”
  常润之顿时惊得坐直。
  “什么时候传的?”常润之脸上的表情简直可以说得上是惊吓:“这种话可不好乱传!”
  姚黄点头道:“可不是吗?不过说起这事儿来,也着实蹊跷。”
  姚黄更加压低声音:“辅国公府那边,对九皇子妃和莫孺人的态度,让人的确有些琢磨不透。九皇子妃明明是嫡女,可她仙逝,镇国公府那边的反应却很平淡。反而是莫孺人这边,从进太子府,到怀有身孕,再到生下儿子……辅国公府那边重视的不得了,隔三差五的便会派人送东西过来,生怕莫孺人受委屈似的。莫孺人的吃穿用度,说是嫡女出身,恐怕也不为过。”
  常润之顿时紧皱了眉头。

第六十章 推断

  嫡出和庶出的不同,虽然常润之在安远侯府感受的不深,但其中的差别她还是知道的。
  就从月例上来说,在安远侯府上,嫡出的每月例银三十两,庶出的二十两。
  要说是偏爱庶女,那的确是有可能。但辅国公府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堂而皇之了。
  这不是摆明了说,他们重视进了太子府做妾的女儿,远高于正经嫁给九皇子的正妻?
  常润之觉得无法理解。
  辅国公府也不是什么没底蕴的人家,如何能做出这样让人诟病的事?
  常润之陷入了思索,姚黄在一边笑了笑,有口无心地道:“辅国公府那边对两个女儿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将嫡女送进了太子府,将庶女嫁给九皇子做正妻呢。”
  常润之脑子里“嗡”的一下,立刻看向姚黄,伸手抓住她的手腕道:“你方才说什么?”
  姚黄吓了一跳,忙道:“奴婢没说什么呀!不过就是说了句辅国公府将——”
  意识到自己刚才讲了什么,姚黄顿时闭了嘴,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不会吧……”饶是姚黄平日再沉稳冷静,听得这样一个猜测,也不由惊吓出了一身冷汗。
  九皇子的婚事是太子做媒,圣上下旨,礼部承办的。因为九皇子妃和莫孺人长得相像的关系,只要辅国公府那边不露口风,这桩婚事想要换一个新娘子,礼部肯定也无法核实。
  但太子是一定知道的啊!毕竟这桩婚事就是他做的媒。
  常润之顿感自己明白了什么,她有些呆滞地问道:“莫孺人从进府到产子……中间隔了多久?”
  姚黄勉强稳住心神,仔细想了想,然后悚然道:“具体是多久奴婢现在也说不上,能知道的就是……莫孺人进府不过两个月便诊出了喜脉,产子的时候……是早产。”
  “早产?”常润之喃喃:“早产……”
  “姑、姑娘……”姚黄有些胆战心惊。
  常润之伸了食指比在唇上,轻轻“嘘”了一声,道:“记住,今日我们什么都没说。明白吗?”
  姚黄使劲点头,额上的细汗密密麻麻。
  莫孺人的儿子还很小,常润之见他的次数很少。
  但那孩子健康得很,怎么都不像是早产儿的模样……
  既不是早产,那就只能是足月。
  若是足月生产,那就说明莫孺人在进太子府前就已经有了身孕。
  毫无疑问,她还没出阁,就已和太子有了关系……
  倒推回去的话……
  太子岂不是抢了原本九皇子的妻?然后把辅国公府的庶女塞给他遮丑?
  然后为了彻底掩埋掉这件事,辅国公府便对那可有可无的庶女也动了手……
  不然为何九皇子妃在成亲前一日会摔断腿,然后仅仅两个月就身亡了?
  常润之被自己这个推断给惊住了。
  越是觉得这推论荒谬,就越是忍不住往这上头想。
  然后常润之不禁回想起了刚进太子府时,太子妃向她介绍太子府后院情况时的情景。
  太子妃提了出身书香的李良娣,将门虎女宋良娣,与太子妃一样出身商贾的萧孺人,家中世代造船的欧阳孺人以及出身教坊司的陈孺人。
  最后她提到莫孺人的时候说了什么呢?
  说了什么呢?
  常润之使劲回想。
  “莫氏是辅国公府三房之女,与九皇子嫡妻乃姐妹。九皇子妃为嫡女,莫氏为庶女。”
  “这个莫氏,离她远些,她最不好对付。”
  中间还有什么呢?
  对了,太子妃说到莫孺人时,迟疑了两次。
  太子妃为什么要迟疑?
  太子妃为什么要提一句九皇子妃和莫孺人的嫡庶之分?
  常润之不由屏住了呼吸。
  太子妃不会无缘无故迟疑,也不会无缘无故提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除非她是因为心里在意。
  她这般告诉常润之,像是在告诉自己一样。
  九皇子妃为嫡,莫孺人为庶。
  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
  但实情呢……
  常润之缓缓伸手盖住脸。
  事情的真相已经呼之欲出了。
  九皇子为何在她提到莫孺人时这般反常——若是因为这莫孺人原本才应该是他的妻,那一切也都说得通了。
  常润之又不由联想起那次和刘桐谈及替太子做事的事。
  当时她说刘桐在太子跟前做事敷衍,像是消极反抗,问他不是真心实意辅佐太子,是否是和太子有旧怨。
  刘桐是怎么说的呢……
  他说他不甘心。
  不甘心。
  那不甘心的理由,想来也不仅仅是因为觉得太子将来不会是个明君吧。
  太子对他,说难听点,可是有直接的夺妻之仇,间接的杀妻之恨的。
  大热的天,常润之却冷汗淋淋。
  太子和莫孺人有了苟且,是在圣上赐婚前还是赐婚后呢?
  若是在赐婚后,那太子和莫孺人还可以说一句“情不自禁”。
  可若是在赐婚前,那太子给九皇子做的这个媒,那可就太恶毒了。明明他已经和莫孺人有了首尾,却将九皇子拉进来替他掩盖,塞给九皇子一个注定沦为炮灰的庶女,让九皇子背上克妻和不祥的名声……
  在一刻,常润之已经笃定了她的猜测。
  这让她原本对太子便有两分的不喜,直接达到了十分。
  一国储君,居然是这样的小人。
  常润之让小丫鬟去打了水来,洗了个脸,擦干了额上的汗水。
  一会儿后,太子妃身边的游朱却来了。
  她让人端着冰盆来的,对常润之笑道:“最近天儿开始热了,冰室已经开了,太子妃那儿拨下来了冰的份例,常女官若是需要,就去冰室取。不过太子妃说常女官身子不是很好,让常女官别太贪凉了。”
  常润之点了点头,塞给游朱一个荷包,让游朱回去代她谢过太子妃。
  游朱接了笑笑,又与常润之闲话了两句,方才告辞离开。
  魏紫从外面回来,额发都已经浸湿了,不知道玩得有多疯。她擦了擦汗,快嘴道:“姑娘,刚才是游朱来了吧?”
  “嗯,她来送冰块的。”常润之答应了一声,魏紫笑嘻嘻道:“奴婢看她脸上带笑,就猜到她很是高兴。”
  常润之好笑道:“这你都知道?”
  “当然啦!太子妃高兴,游朱自然也高兴了。”魏紫神秘笑道:“方才奴婢出去,听说太子禁了李良娣的足,还训斥了莫孺人一番。太子妃可不得高兴吗?”
  常润之脸上的笑便有些勉强了起来。

第六十一章 金赏

  离她告诉太子妃莫孺人处的香味有异常,已经过去了五天了。
  看来太子妃还是听进去了她的话。
  如今……是太子妃验收成果的时候了吧?
  可明明那香的出处是莫孺人,太子却禁了李良娣的足,对莫孺人却只是训斥了一番……
  常润之晃了晃神,随即摇摇头,对魏紫道:“你呀,一天到晚往外跑,性子都养野了。从明个儿起,你就待在这院儿里,不许出去。”
  魏紫顿时一僵,可怜巴巴地看向常润之。
  “收收你的性子。”常润之看着魏紫,皱眉道:“过了一段时间的安稳日子,你就忘记规矩了。这里是太子府,不是旁的地方。哪日要是你闯了祸,连我都救不了你。”
  魏紫顿时噤声站直,微微垂头乖乖应是。
  常润之叹了口气,想了想还是对魏紫道:“你也不是个蠢人,话我只说一遍。”
  见魏紫望向她,常润之才接着道:“太子府里的人,你别起心去结交,更别把某些人当朋友什么都和人说。你同人交心,人家把你卖了你还要帮着人家数钱。乖乖待在我身边,到时候离开太子府,也干干净净安安心心的。懂了吗?”
  魏紫迟疑地看看常润之,又看看姚黄,眼里慢慢聚上了恐慌。
  她压低声音结巴地问道:“姑娘,可是、可是奴婢闯什么祸了?”
  常润之摇了摇头。
  她今日受到的冲击太多,也没有旁的心思和魏紫说话,摆手道:“让姚黄和你说吧,我累了,去歇会儿。”
  姚黄应了一声,见常润之脱了鞋躺了下去,便将冰盆往床榻边上挪了挪,给常润之放下了帷帐,然后扯了魏紫出去,和她细细耳语了一番。
  常润之对姚黄很放心,不怕姚黄没分寸的什么都和魏紫说。
  歇了一觉起来,常润之冷眼瞧着,魏紫的确是安分了不少,也不往外钻了,便是玩闹,也在她住的这方小院儿里。
  常润之安心了许多。
  第二日去太子妃面前听侯差遣,暗地里打量了一下,果然见太子妃含着笑,脸上更有两分神采,看得出来她心情很好,真的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见了常润之,太子妃脸上的笑容更是扩大了两分。
  太子妃让屋里的人都出了去,只留下她身边那个寡言少语的嬷嬷和游朱潜碧两个贴身婢女。
  太子妃对常润之笑道:“润之,多亏了你。”
  太子妃拉着常润之的手拍了拍,常润之忙弓腰道:“殿下这说的什么话,微臣惶恐……”
  太子妃深深看了她一眼,也不把话摆在明面上说,只笑道:“这段日子你辛苦了,昨个儿沈嬷嬷提醒我,我这才想起,你来我身边满打满算也有四个月了,我这还半点儿表示没有,真是糊涂了。”
  太子妃摆了摆手,游朱便从内室端着一个托盘出来。
  “这些东西,你拿去赏玩吧。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常润之打眼一看,顿时吸了口凉气。
  托盘上金灿灿亮闪闪,从发簪、步摇、钗环、璎珞、镯、耳环……应有尽有,其中最鲜亮的,便是那金色,其中点缀的玛瑙、珍珠、水晶、银钻、翠玉……更是让整个托盘上的饰物弥漫着珠光宝气。
  “这……”常润之收回视线,连连摇头:“无功不受禄,殿下折煞微臣了。”
  “这是你应得的,你就收下吧,别不好意思。”太子妃只当常润之庶女出身,没见过如此多的好物,语气中便带了些高高在上的施舍感:“这些都是新打的,不过我不大喜欢这样式,你拿去,不嫌弃就好。”
  常润之表情一顿,扯了嘴角笑了笑,正要再拒绝,太子妃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对潜碧道:“把那方瓷盒那来。”
  潜碧忙应声去,片刻后碰触一个婴儿手掌见方的瓷盒。
  瓷盒莹白温润,上面点缀着细小的白色珍珠,拿得近了,能闻到其中浓烈却有些迥异的香气,这香气却并不怎么怡人。
  潜碧将瓷盒捧给她,常润之只能接过。
  太子妃笑道:“这东西是好东西,镇痛消肿,破血化瘀,都有奇效。我这儿用不上,你也一并拿去吧。”
  “殿下,既是有奇效的东西,还是您拿着吧……”常润之忍住对这味道的不适,道:“殿下给微臣那么一堆首饰,还送奇药,微臣真的受之有愧……”
  “那些饰物是犒劳你这段时间功劳的,我也不算破费。至于这香脐子嘛,虽然名贵稀有,却也没有让我出哪怕一文钱。你安心拿着就是。”
  太子妃也不容许常润之拒绝,说今日没什么事要办,吩咐游朱跟着常润之,将东西送回她住的地方去。
  常润之没法,只能勉强应了下来,和游朱一道回去。
  等游朱走后,常润之方才拿起这瓷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