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继妻-狐天八月-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常润之微微蹙眉,不由道:“其实没必要跟上去。不管是不是他,让人出去转一圈,回来告诉小四他看错人了不就是了。”
  刘桐却摇了摇头:“小四说他身边跟了两个人,行为鬼祟,还是去看看的好。”
  常润之便也不好说什么,端茶轻抿。
  刘桐忍不住开口问她:“那方朔彰……”
  常润之抬眼望他,见刘桐一副想问什么,又顾虑重重的模样,不由笑道:“你想问什么?问吧。”
  刘桐见她并不着恼,提到方朔彰时她也没什么特别的情绪流露,心里便安定了些,轻声问道:“你对那方朔彰,真的完全放下了?”
  刘桐问的时候,表情忐忑不安,生怕常润之会生气。
  常润之自然是不会生气的,她想了想,回他说:“没什么放不放下的,如今他对我而言,不过是个有些麻烦的陌生人。”
  刘桐捏了捏拳:“他在太子府里时常骚扰你?”
  “谈不上骚扰。”常润之无奈道:“要说与他接触,倒也都是为了太子府里的正事,寻常要是碰见他,我都会避开。可总有避无可避的时候。比较麻烦的是,太子和太子妃像是希望我与他能破镜重圆,时常制造机会。”
  既然说了,常润之也没有什么好掩饰的:“小四说得倒也没错,我就是觉得有些烦了,找了借口回来歇几天,顺便向母亲讨讨主意。”
  “那可想出什么应对之策了吗?”刘桐忙问道。
  常润之点头,狡黠地笑道:“母亲让我把府里老太太搬出来,告诉太子妃,老太太瞧方朔彰不喜,不让我与方家人再有瓜葛。想必太子妃也不好再明里暗里撮合了。”
  刘桐便松了口气。
  之前听五哥说过,五嫂娘家人都是拎得清,做事不糊涂的,如今看来的确如此。
  不过……当初怎么就看上方朔彰了呢?
  他心里想着,嘴上不由自主地问了出来。
  刚问完,他就后悔了。
  虽然常润之说方朔彰对她而言不过是个陌生人,可到底是两载夫妻,刘桐认为常润之的心里一定远不如表面上那么平静。他提及方朔彰已是不妥,如今还多此一问,岂不是挖她心上的疤?
  刘桐懊恼地想拍自己脑袋,常润之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笑着回他道:“看上方朔彰的是我父亲,这门婚事也是他做主定下的。到底是男人看男人和女人看男人的出发点不同吧。父亲看中方朔彰年轻有为,前途无量,觉得这样的夫婿,便是我最好的归宿。”
  刘桐不由朝常润之的方向倾身,柔声道:“侯爷想必也很后悔。不过如今你和离归家,也是好事,不然岂不是蹉跎一生?”
  “的确,我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一点,所以心境豁然开朗。幸好有母亲和大姐支持,才能顺利和离归家。”常润之颔首道,又“噗嗤”一笑:“至于父亲……大概是因为他好不容易做一回媒,却得了这么个结果,他也很是羞愧,如今有了好东西,他都会往我这儿送上一份,见了我时却颇为不自在,私下同母亲说,再不敢插手儿女婚事了。”
  刘桐心里顿时乐了。
  他知道五嫂想要把常润之和他凑成一对,五哥后来和他说,是安远侯府的老太太先看上他的。他有老太太支持,又与常润之相处得好,若是想要娶常润之,便只剩下父皇那一关了。
  想到这儿,刘桐雀跃的心便沉静了下来。
  父皇那一关……怕是不好过吧。
  常润之见刘桐出神,出声唤他道:“九公子,你怎么了?”
  刘桐回过神来笑了笑,道:“不是让你叫我阿桐吗?”
  常润之尴尬道:“会不会……有些太亲密了?”
  “私下里叫,不让旁人知道便是。”刘桐轻声说道:“礼尚往来,我可以叫你润之吗?”
  常润之微微垂首,半晌后才点了点头。
  刘桐便迫不及待地唤了一句:“润之。”
  常润之的两颊飞上了红云,声音细如蚊蚋:“阿……阿桐。”
  刘桐应了一声,笑得异常满足。
  常润之听着他的笑声,觉得有些口干,忙不迭灌了口茶。
  自己似乎越来越被动了……
  这样可怎么行?
  他既然提了方朔彰,她是不是也要提一提原九皇子妃?

第四十一章 分析

  这个念头在常润之的脑海里一闪而逝,然后被她压了下去。
  何必呢?
  常润之不由暗骂了自己一声。
  九皇子妃刚过门两月便病逝,这对刘桐来说,一定是个不小的打击。
  虽然她并不知道九皇子妃为人如何,也不知道刘桐对九皇子妃的感情如何,可人家到底是少年结发。
  她和方朔彰亦是原配,却是怨偶,且方朔彰仍活着。
  这样的情况,与刘桐和九皇子妃的情况完全不同。
  刘桐问及方朔彰时尚且那般忐忑,她若开口问九皇子妃的事,她又该如何自处?
  何必给自己找事儿呢?
  常润之笑着将冒上心头的小恶魔甩开,开始和刘桐正经地品起了茶。
  这家茶馆名唤岳麓馆,来往的都是些清流名士,馆内清风雅静,适合品茶问道,吟诗作画。看得出来茶馆主人是个风雅之人。
  刘桐道:“岳麓馆是祁王兄的产业,我只来过两三回。祁王兄好文,岳麓馆常来名士,祁王兄时常来此和名士斗文。”
  常润之顿时诧异:“我瞧着这儿装潢清雅方才进来的,没想到这儿还是祁王爷的产业?”
  刘桐笑道:“但凡京中有些名气的地方,多半都有几位王兄的影子。比如之前咱们去过的醉仙楼,其东家是仰仗着祝王兄,方才生意兴隆,财运亨通。”
  常润之叹道:“醉仙楼日进斗金,祝王爷也不亏。”
  “祝王兄倒是不会把这点儿银钱看在眼里。”刘桐顿了顿,眼里带了笑意:“谁不知道,这么多皇子里,最喜欢钱,最看重钱的,是上头那位。”
  刘桐指了指天,常润之顿时明了,眼睛也微微弯了起来。
  “听说你也在上头那位跟前做事。”常润之附和着指了指天:“我在太子府怎么没见过你。”
  刘桐耸了耸肩:“他又怎么可能信得过我?”
  常润之一顿。
  “所有兄弟都知道我和五哥最为交好,五哥好歹也是封了王的,太子防备着我也不稀奇。”
  常润之无奈地点点头,轻声道:“我在太子府做事并不长,与太子几次接触下来,倒也看得出,他疑心很重。”
  刘桐叹了口气:“在这样的人手下做事,增长不了什么能耐,可偏偏又不能推诿。”
  常润之迟疑了会儿,轻声问道:“你应当不是真心为太子做事的吧?”
  刘桐顿时抬眼看向常润之。
  常润之道:“既然你已经想过要推诿,想来你并不想在太子手下做事。你并非出自真心帮扶太子,所以你在他手下做事,自然也不会增长什么能耐。”
  刘桐越听越惊讶。
  常润之总结道:“你现在的行为……挺像消极反抗的。”
  刘桐便沉默了下来。
  良久,他对常润之道:“我从来没往你说的这些上面想过,今日一听,细想想,的确如你所说。”
  忽的,刘桐又笑了:“每次听你说话,都会有些意外惊喜。”
  常润之疑惑地看向他。
  刘桐便解释道:“鲜卑使团进京的时候,你带着小四去过醉仙楼。”
  常润之微微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
  “当时我就坐在你身后。”刘桐笑道:“所以也有幸听到你和小四说的一番话。”
  常润之仔细想想,顿时恍然大悟。
  怪不得他说,她在他面前夸过小四是小男子汉呢。这话她应当就是在醉仙楼时,对小四说的。
  难怪……在宫里见到刘桐时,他的表情有些奇怪。
  原来他曾经见过她……
  常润之顿时有些不好意思,道:“我都是瞎说的,你别放在心上。”
  刘桐含笑,不点头也不摇头,只这般看着她。
  看得她脸微微红了。
  刘桐咳了一声,戏谑笑道:“好了,不逗你了。”
  常润之嗔怪地白了他一眼,方才将话题转移回来,关切问道:“太子到底是储君,如今你在他手下做事,与他打点好关系对你没有坏处,你为何这般不积极?难道你与太子有旧怨?”
  “……那倒没有。”刘桐隐藏住心里最深的秘密,道:“我只是……”
  他停顿了下,方才更加轻声道:“我也说不清楚我心里的想法,五哥也曾说过我,让我好好在太子府做事……可是,我就是觉得不甘心。”
  “不甘心?”常润之皱了皱眉,忽然道:“你是不是觉得,太子虽为储君,却不堪为明主?”
  刘桐脸上的表情呆滞了一下:“你、你这话说得也太直白了……”
  大魏虽然民风开放,可对于一国之君这样的话题,还是会藏着掖着说的,不会像常润之这般宣之于口。
  常润之笑道:“这儿也没别人,有什么不能说的。再者,你若是这般以为,我也不觉得意外。”
  因为,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常润之喝了口茶,任由茶叶的清香萦绕在唇齿间。
  她轻声道:“你心里虽然这样想,可还是别表露出来的好。太子,到底是储君。他的将来,不是咱们能预料得到的。”
  刘桐点点头,心里微暖,却又忍不住想和她再多说说他的矛盾和挣扎。
  “几位王兄都正值当年,与太子的年纪也相差不大。五哥说过,他们不会眼睁睁看着太子轻易登位的。”
  刘桐手轻轻抚着茶盏边缘,语气略无奈,却又隐含着些许兴奋。
  “我不认同太子成为未来国君,他做事……太考虑自己的利益了。”刘桐道:“他想要大权独揽,可却要拿无辜之人开刀。一个月前,父皇把五哥在兵部的职位给捋了。这都是因为太子在父皇面前说了对五哥不利的话。他想要将兵部也弄到手里,未尝不可,凭借他的能力上位,我也不能说什么,可老是用这些阴谋诡计……实在让我看他不起。”
  太子惯会用些上不得台面的伎俩,常润之这两个来月在太子府也是深有体会。
  她轻叹了一声,道:“他是圣上属意的太子,无论如何,在圣上没有对他彻底失望之前,他的地位,无可撼动。你心里可以瞧他不起,但永远不要露在明面上。”
  刘桐轻轻点头,看向常润之笑道:“跟你说了一番,我觉得心里舒服多了。”
  两人便将涉及太子的事放到一边,开始闲谈了起来。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之前刘桐派出去的仆从回来了。

第四十二章 不甘

  刘桐身边跟着的人,也是上一次常润之见着他时他带的人。
  瞧两人的模样,看上去像一对兄弟,长得都人高马大的,一人名华泽,另一人名华浩。
  刘桐见了华泽回来,先让他喝口茶水润了嗓子,方才问道:“怎么样,是方朔彰吗?”
  “回爷的话,是方朔彰。”
  华泽垂首回道:“方朔彰身后跟的人,也有些来头。”
  “哦?”刘桐一听,神色顿时谨慎起来:“是谁?”
  “一个是兵部左侍郎家二公子李维清,另一个是淮西大将军的侄子宋耿。”
  刘桐问话时并没有避开常润之,常润之便也听了个正着。
  兵部左侍郎家的公子她没听说过,倒是那淮西大将军她是知道的。
  太子的宋良娣,其父便是淮西大将军。这宋耿既是淮西大将军的侄子,那他便是宋良娣的堂哥或堂弟了。
  刘桐皱了眉头:“他们去了哪儿,可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他们去了……易红阁。”华泽不由望了常润之一眼,方才继续道:“小人想要暗暗跟进去,没能成功。”
  常润之挑了挑眉,问华泽道:“易红阁是一家妓楼?”
  华泽尴尬地点点头。
  刘桐见常润之脸上带着笑意,咳嗽了声,没好气道:“都不是什么正经玩意儿,大白日的往妓楼里钻。”
  常润之倒是摇摇头:“妓楼白日不迎客吧。他们掩人耳目进去,想必是要去谈事情。那地方倒是个谈事儿的好地方。”
  常润之顿了顿,问刘桐道:“听起来易红阁应该也是个京城有名的地儿,就是不知道这易红阁是否也是某位王爷的产业?”
  刘桐顿时也明白过来,道:“易红阁在京中名气是挺大的,倒是没听说过那是谁家的产业。想来幕后的东家来头不小,且还隐藏得挺好。”
  常润之不知为何,忽的就联想起了太子孺人陈氏,那个出身教坊司,据说八面玲珑的女人。
  她也不好说什么,轻声道:“既然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也不好随意猜测。九公子你看,要怎么办?”
  刘桐略不满地看了她一眼,常润之明白过来,压低声音叫了声“阿桐”。
  刘桐这才满意,沉吟一番后道:“父皇虽然捋了五哥在兵部的职,却并没有按太子所想的,将兵部的某些势力下放给太子。如今替太子做事的方朔彰约见了兵部左侍郎的儿子,想必是想通过他来拉拢兵部左侍郎吧。至于那宋耿……那就不好说了。可能是请来陪客的,也可能他们有旁的事也未可知。”
  刘桐说到这儿便有些坐不住:“我得去知会五哥一声,他聪明,看事情能看得更透彻些。”
  常润之笑道:“看起来你很是崇敬瑞王。”
  刘桐认真道:“我与五哥自小相处得好,他长我几岁,处处都照顾着我。别看他好像一天到晚就喜欢钻研些木头,搞些木工的活儿,可他的聪慧,就我所见的人当中,无人能及。”
  常润之心里一动,不知为何,听了刘桐这番话,却隐隐有些不安的感觉。
  她压下心里的隐忧,也随着刘桐起身,道:“你既有事,便先去忙吧。等明日我回了太子府,便遣人把清茶叶给你送过去。”
  刘桐笑着应了,疾步朝门外而去,到了茶馆柜台习惯性要付账,却被掌柜的告知已经有人付过了。
  刘桐回头看去,常润之站在屏风边,对他一笑。
  她早早就让姚黄准备好了银子,在进了茶馆后便垫付了费用。
  刘桐无奈地摇摇头,轻声说:“那我走了。”
  隔了有些距离,常润之听不见他说话,却能看到他的口型。
  她点了点头,伸手摇了摇,目送刘桐离开。
  然后她四处看了看说书台下坐着的,正津津有味听人说书的常鸥,方才返身回了之前的屏风包间。
  魏紫正咧着嘴冲常润之傻乐,挤眉弄眼作怪相。常润之懒得搭理她,盯了她一眼,总算让那丫头老实了。
  姚黄跪坐着给常润之添了茶水,常润之盘腿坐着,托腮皱眉冥思。
  她有些明白刘桐所谓的“不甘心”了。
  与其说他是瞧不起太子,认为他将来不会是个明君,倒不如说,他是在为瑞王鸣不平。
  他认为他自小接触的人里,最聪明的是瑞王。
  同样都是皇子,太子能力平平只会玩阴谋诡计,如何堪为明君?
  他心目中应该成为明主的……是瑞王。
  常润之忽的觉得身体一凉,吓了一身冷汗。
  她不知道刘桐有没有意识到他有这样的想法。
  可不管怎么样,这颗意识的种子,已经在他的脑子里发了芽。迟早有一天,他会领悟过来。
  然后……
  然后呢?
  常润之心一紧。
  他这样的想法,瑞王知道吗?
  又或者,瑞王真的对那个位子,没有野心吗?
  常润之觉得自己的心跳好像加快了。
  瑞王与她不是什么不相干的人,他可是安远侯府的女婿,她的大姐夫。
  瑞王稍有差池,波及到的第一人是宫中的显嫔娘娘,第二人,便是瑞王妃,紧接着就是安远侯府了。
  常润之抿了抿唇。
  “姑娘。”姚黄迟疑地唤她道:“您和九皇子……”
  常润之回过神来看向她。
  “您和九皇子的事,是否要禀报太太一声?”
  “我与九皇子有什么事?”常润之反问。
  姚黄微微张了嘴,有些纳闷儿:“你们……”
  “八字还没一撇,着急什么。”常润之好笑地摇摇头:“今日的事,你们俩要把嘴给闭好了,别到处说。尤其是你,魏紫。”
  常润之点了魏紫的名:“要让我听到你嚼舌根,有你好看的。”
  魏紫忙不迭点头,又忍不住好奇问道:“姑娘,您以后会不会成为皇子妃啊?”
  常润之微垂着头沉默。
  会不会成为皇子妃?
  她哪儿会知道。
  随缘吧。
  常润之端了茶,让姚黄将屏风开了一扇,也听起了大堂说书台上的热闹。
  等到常鸥听够了,温度也开始下降,常润之才带着常鸥回了侯府。
  常鸥缠着她,在她院里用了晚膳,又期期艾艾看着她。
  常润之笑道:“三姐记得呢,知道去你姨娘那里同你姨娘说说你的事。你且回去吧。”
  常鸥这才放了心,猴子一样地跑了。

第四十三章 母亲

  常润之整理了一下衣着,便带着姚黄魏紫去了钱姨娘的院落。
  安远侯只有一妻两妾,钱氏和岳氏住的地方比邻。
  常润之打算着,去钱姨娘那儿待一会儿后,再去岳氏那儿陪她说说话。
  到了钱姨娘处,钱姨娘刚用了晚饭。
  “三姑娘怎么来了?”
  钱氏听人来报,忙迎了出来。
  钱氏出身小官人家,身上自有一股小家碧玉的风姿。她年纪不算大,瞧上去也是个美妇人。
  常润之笑着搭了她的手道:“闲来无事,便来姨娘这儿坐坐。”
  “快进来。”
  钱氏迎了她进屋,吩咐人去端茶水点心。
  “今日三姑娘带着四少爷出去玩,可还玩得尽兴?”钱氏笑着问道:“四少爷没给三姑娘添麻烦吧?”
  常润之摇头:“小四很听话,也不会乱跑,哪会给我添麻烦。”
  两人说了会儿闲话,常润之方才微微坐正了身子,半玩笑地对钱氏道:“今儿小四还跟我抱怨,说姨娘管他比先生管得还要严。姨娘这般就不怕把他管成个书呆子?”
  钱氏表情一顿。
  “是四少爷和三姑娘说了什么?”钱氏看向常润之:“他年纪小,不定性,不可由着他胡来。”
  常润之点点头:“姨娘自然是不会害小四的,您也是盼着他能够有出息。可姨娘这样做,就不怕把小四给逼急了?他只有十岁,还没有长大呢。”
  钱氏摇头:“就是因为他还小,所以才不能宠溺着他,由着他,得从现在起矫矫他爱玩的性子。”
  钱氏诚恳地对常润之道:“三姑娘疼四少爷,这是四少爷的福气。可三姑娘也要知道,小四不是侯府的嫡子,将来长大了,受不到侯府的荫庇。他以后是要自立门户的。如今这世道,也就只有入仕这一条路。他要是现在不抓紧些,将来可要被人给比下去的。”
  常润之点了点头,接过姚黄递来的团扇轻轻摇着:“姨娘说的我也明白,但小四又不是榆木疙瘩,相反他很聪明的。姨娘想想,从前你不盯着小四念书,小四不也乖乖念着书吗?如今姨娘盯着他,反倒让他对念书起了厌烦之心了。”
  “啊?四少爷对念书厌烦了?”钱氏立刻惊坐了起来。
  “姨娘别急。”常润之安抚住她,道:“小四在姨娘身边待的时间最多,您看不出来吗?自从姨娘时刻关注着他念书的事情,小四都不怎么喜欢念书了。“
  “这可怎么办,我可是为了他好……”
  钱氏一脸焦急,常润之道:“小四正是开始叛逆的年纪,姨娘越是让他做什么,他就越是不想做什么。男孩儿这岁数,可不都喜欢和大人长辈叫板,反着来吗?”
  常润之笑了笑,道:“姨娘不如对小四宽和些,别管他太紧。功课方面,有父亲盯着呢。小四也不是个死读书的孩子,姨娘也不希望将来小四成了个满嘴之乎者也的酸儒吧?”
  钱氏左右为难。
  常润之叹了口气:“姨娘不过是怕小四走歪了路。”
  钱氏也跟着叹了口气,耷拉了肩:“二姑娘出嫁了,我唯一要操心的也就是四少爷了。偏生他性子活泛……我就怕他年纪小,没能约束住他的性子,今后他会给府里闯祸……”
  “姨娘也太小看小四了,他聪明伶俐的,无缘无故哪会闯祸?”常润之笑道:“他长到现在,可从来没混不吝过。若他性子有问题,太太早就管教他了。太太也喜欢小四天性活泼,都不忍约束他太过。姨娘可是小四的亲娘,您忍心让他过得不快活?”
  钱氏无言以对,仔细想想,自己平日里管这个唯一的儿子,也的确是有些苛刻。
  常润之见钱氏心有所动,也不再多说,起身道:“姨娘,我疼小四,白管了这一回事,说的话里有什么您听着不开心的,别放在心上。”
  钱氏忙站起摇头道:“哪儿会,三姑娘是疼四少爷,我高兴还来不及。”
  常润之便笑了笑,福礼道:“那就不打扰姨娘了,今儿我说的话,也希望姨娘能听进去一二。”
  说着,常润之便告辞而去,
  钱氏送了常润之离开,回去后不由问贴身伺候的婢女:“我是不是真的太严格了?细细算来,四少爷的确也好久都没和我亲近了,反倒是和三姑娘走得很近……”
  婢女忙在旁劝慰。
  另一边,常润之乘着落日的夕阳,到了岳氏院儿里。
  岳氏虽然比不上钱氏的出身,但她的院子却也精致。
  得知女儿来,岳氏忙迎了她进来,接过她手中的团扇给她扇凉。
  “我正想去瞧瞧三姑娘呢。”岳氏一边扇着风,一边吩咐婢女去取她的针线篓子:“我给三姑娘做了两身贴身纨衣,三姑娘瞧瞧可还行。”
  婢女端来了针线篓子,常润之伸手接过,从里面拎出两件小肚兜,仔细一看,针脚细密,伸手一摸,毫不硌手。
  常润之鼻子微微有些发酸,抬头对岳氏笑道:“姨娘,这很好,谢谢姨娘。”
  “三姑娘喜欢就好。”
  岳氏听得女儿满意,自己也非常开心,忙让婢女将纨衣叠了,搁到一边,又对常润之道:“太太让给你做的夏衫,紧赶慢赶的也赶好了,下晌时刚送了来,正好那会儿我在太太那儿,太太便让我顺便拿回来给你,你去试试,要哪儿不合适的,我也好给你改改。”
  婢女送上来三件叠得整齐的轻薄夏衫,岳氏拿起第一件抖搂了两下,比在常润之身上,笑道:“我瞧过了,这衣裳做得也不错,三姑娘选的这配色很好看。”
  常润之接过衣裳,依言去换了。
  一连换了三件,岳氏越看越满意。
  “三姑娘身条好,穿着这三件衣裳很好看。就是第二件腰那儿有些紧,我给三姑娘松一松,免得挤着三姑娘。”
  岳氏说干就干,拿起针线篓子,接过衣裳便开始上手松腰。
  常润之便在一边专注地坐着看。
  天下间的母亲,对儿女的心都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
  钱姨娘望子成龙,担忧小四的未来,所以难免严厉苛刻。
  而岳氏,却是将满腔柔情,都付与了她。

第四十四章 三角

  常润之从来没有将小韩氏和岳氏拿来比较过,可在这一刻,她却由衷觉得,同样是母亲,小韩氏对她好,更多的是因为责任,而岳氏,更多的,是因为爱。
  岳氏将衣裳的腰松好了,仔仔细细叠妥当了,方才笑望向常润之。
  “姨娘。”常润之张了张口,轻声道:“明个儿我又要回太子府了。”
  “哎。”岳氏应了一声,有些不舍,但还是道:“太太说了,你去太子府当女官,对你的名声有好处,以后你再觅良人,别人也能高看你一眼。在太子府,三姑娘可要好好做事啊。”
  岳氏殷殷叮嘱,常润之都一一答应下来。
  母女俩聊了会儿,婢女来提醒快到酉时了,岳氏便让常润之回去了。
  “姨娘,我今儿就在这儿陪你睡吧?”常润之挽着岳氏的手,柔声道。
  岳氏摇头:“三姑娘,这不合规矩。太太虽然宽和,咱们却不能给她惹麻烦。”
  “不过是歇一觉……”
  常润之嘟囔了一句,可看岳氏坚持,她也只能打消了这个念头。
  岳氏哪儿都好,就是太重规矩了……
  辗转反侧了一晚,第二日常润之拜别了老太太和小韩氏,带着姚黄魏紫便要回太子府了。
  刚出了侯府的角门,常润之便顿住了脚步。
  “润之。”
  迎面走来一个美男子,带笑的脸上掺杂了几分疲惫,见到她后疾步走来。
  常润之却不由得后退了一步,皱起眉头。
  “方大人怎么会在这儿?”常润之与他保持着距离,出声问道。
  方朔彰的脸上划过一丝尴尬,心里有些恼怒,却还是忍耐了下来,叹了一声:“我前两日来侯府拜访……”
  “结果没能进来,我知道。”
  常润之打断他的话,很是直接地问道:“方大人应该知道,整个侯府都不欢迎你。不知道方大人又来做什么?”
  方朔彰苦笑一声:“润之,别这样……”说着便伸手上前,像是要触碰常润之。
  “方大人请自重。”常润之厉喝一声:“我与方大人再无瓜葛,请方大人不要再这般亲密称呼。方大人若有事,可唤我为常女官。”
  方朔彰僵在原地,半晌后才抹了抹脸,长叹一声:“好,常女官……你这是要去太子府吧?我与你顺路,咱们一道过去吧。”
  常润之眉头紧锁,十分不愿与他同行。
  她有些搞不明白方朔彰的行为和心理。
  他这是要做什么?
  “润……常女官。”方朔彰望着常润之,再出声道:“走吧。”
  常润之心里憋着一股气,脚顿在地上,抬也不是,不抬也不是。
  就在她觉得有些进退维谷时,又有人唤她了。
  “润之!”
  常润之只觉心中一动,抬头看去,远处大踏步行来的,不是刘桐是谁?
  几个呼吸间,刘桐便已到了他们跟前。
  方朔彰见是九皇子,忙不迭行礼,心里却宛如掀起惊涛骇浪。
  九皇子怎么会在这儿?
  九皇子为什么会唤润之的闺名?
  常润之同样疑惑,对刘桐行礼后,不由问道:“九皇子怎么会在这儿?”
  刘桐看了方朔彰一眼,又不满地望向常润之,对她称呼自己九皇子不满。
  但他也知道这儿有旁人,自然也不会去矫正她。
  刘桐笑道:“你今日不是要回太子府吗?我左右无事,便送你一程,顺便把你答应给我的清茶叶给拿了,也省得你再叫人送来。”
  常润之盯着他微微泛红的耳尖看了片刻,方才收回视线:“没想到九皇子还是个茶痴啊……”
  刘桐笑了两声,这才将目光移到方朔彰身上,像是才发现他一般,疑惑道:“这位是……”
  方朔彰忙道:“臣下元武十六年进士,户部给事中,方朔彰,参见九皇子。”
  “嗯,起吧。”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