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胡善围-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Γ揖筒恍耪也坏秸嫘住!
  胡善围当然晓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是她真的不想入啊!一入宫门深似海,她有家庭,她如何舍得才五个月大的女儿?
  可是她若不堆起银山,大张旗鼓的在长江里捞人,又如何快速吸引得大明各路水性好的人几乎将长江筛了一遍?找到沉船被凿穿、房门被锁的铁证?
  如果放任不管,范尚宫的尸身会化为白骨,永远尘封在沉船里了……
  如今,直接抗旨是不成了,只能先回宫,揪出杀范尚宫的凶手再找机会辞官走人。
  胡善围看着埋在冰块里的范尚宫,说道:“我要等刑部的人过来,验尸、勘验江底沉船、将故意杀人的证据写入卷宗、确认范尚宫是死于他杀才会跟你们回宫。”
  太监有些着急了,“可是皇上皇后还等着胡尚宫——”
  “我不会抗旨的。”胡善围打断道:“我来瓜州,又不是为了回宫,是为了范尚宫的死讯而来,她的后事处理不好,我如何安心回宫?”
  胡善围不肯走,僵持约半个时辰,刑部尚书暴昭风尘仆仆赶到瓜州。暴大人年轻时恰好高祖皇帝暂停了科举,因才华选入国子监当监生,曾经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清廉如水,铁骨铮铮,不少贪官污吏被他弹劾参倒,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皆有威望,因为“暴”和“包”发音一样,所以有着包大人的诨名,可见他名声极好。
  洪武三十年暴昭调到刑部为右侍郎,洪武三十一年,高祖皇帝自知大限已到,将他提拔为刑部尚书,是建文朝顾命大臣之一。
  一见暴尚书,众人都放下心,认为以暴尚书的名声和品行,必定能查清真相。暴尚书是带着仵作和刑部的捕快来的,一来就验尸,填尸格,还乘着最后一线天光,派身前体壮捕快跟着水鬼下潜,去看江堤竖起的沉船。
  捕快浮上来了,证实水鬼们的说法,“暴大人,船底漏洞断口整齐,的确是锐器劈砍所致,初步判断是蓄意谋杀。”
  胡善围说道:“暴大人,船上有五十几人,只有范尚宫的房间是被人从外头反锁,可见范尚宫是凶手的唯一目标。凶手为了毁尸灭迹,不惜制造江难,让十余名无辜百姓枉死江中,真是丧心病狂、泯灭人性。”
  暴昭从小御史干到刑部尚书,掌大明刑狱,可谓是见识多广,他看着尚有水草痕迹的铜锁,沉吟道:“涉及谋杀,通常是为情、为财或者为官为权,范尚宫一直在宫廷,且年岁已高,情杀可以排除。这种十几条人命的大案,恐怕是官场倾轧,为财为权所致,凶手定有大背景。不过,本官以毕生名誉为保证,必定查清真相,让江中亡魂安息。”
  “包大人”是个出了名的清官,连官靴上打着深色的补丁,胡善围见暴昭以最爱惜的名誉发誓,顿时放下心来,在大明,没有比暴昭更可靠的官了。
  胡善围对着暴昭深深一拜,“我信暴大人,望暴大人早日查清真相,让亡魂安息。”
  短暂相聚,又要告别,胡善围对曹尚宫和崔尚仪说道:“那些银子给水鬼们的赏银还有料理范尚宫的丧事,还有剩余,就留给两位前辈养老之用,你们多雇些看门护院的家丁,出行也邀请保镖保护,注意安全。”
  曹尚宫说道:“你自放心的进宫,把范尚宫的事情查清楚,其他的交给我们来料理。养老的银子我们有的是,太过铺张了反而容易招贼。我们打算把剩下的银子专门用来做善事,用来捕捞安葬长江的无主尸体,入土为安,算是为范尚宫行善积德,下辈子投胎到好人家,当个富贵闲人。莫要似这辈子辛辛苦苦像个老黄牛似的为皇家效命一声,却落得如此下场。”
  兔死狐悲,三个“身经百战”的女官眼睛都有些湿润。
  太监又在催促,胡善围遂连夜告别曹尚宫和崔尚仪,拿着那本《范德机诗集》回宫。
  回京还是走水路,由于范尚宫之死,一路上岸边有禁军骑兵、江上还有南京水师的舰船护送,保护森严。
  胡善围登上稳如平地的大官船,要了热水,洗去身上的尸臭,脱下里衣,裹胸被溢出的奶渍濡湿,又被体温烘干了,反反复复,原本柔软的布料变得就将刚刚浆洗过似的,硬邦邦的。
  胡善围一边泡澡,一边喝着用熟麦牙和山楂泡的茶水,这是回奶用的,喝了之后乳汁会渐渐变少、断绝。
  正值半夜,她的胸部开始肿涨,微微发硬。阿雷还没有断夜奶,每晚到这个时辰,都会半梦半醒的滚到她的怀里吃一顿“夜宵”。
  现在阿雷不在身边,她的身体每到这个时辰都会涨奶。母亲的身体有着不被大脑控制的自主意识,每当她看见小婴儿或者听见婴儿的哭声,她的身体会先于大脑做出反应,有自己的脾气,开始涨奶,做喂奶前的准备。
  这种反应几乎是无差别的,胡善围再怎么努力也控制不了,只能靠着偏方来压制自己母性的本能反应。
  入宫时这类食物类的东西都不能带进去,胡善围索性将剩下的山楂和熟麦芽扔进壶里一起煮了,滤出汁水,然后乘着月黑风高,将药渣倒入江水。
  喝着回奶的茶水,胡善围提笔给沐春写信,次日官船靠岸时,南京水师提督陈瑄亲自在龙江驿站码头迎接,胡善围乘机偷偷把信件给他。
  换了马车,沿路商户门窗紧闭,行人退散,巷子口设有路障,每隔五步就有兵士站岗,今日南京全程戒严,胡善围有自知之明,晓得这种排场绝对不是冲着自己这个五品尚宫来的,她还没有这么大的脸面。
  胡善围问护送的陈瑄,当着众人的面,陈瑄不好表示任何立场,例行公事的说道:“汝南王举报周王和周王世子一同谋反,曹国公李景隆去河南开封周王府拿下周王,今日要押解到京师宗人府受审。”
  周王世子朱有炖还在京城为人质,早就关押起来了,不需要去开封抓人。
  胡善围对皇室谱系了如指掌,她简直不敢相信,“汝南王是周王的嫡次子,与周王世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周王朱橚的王妃是沐春的大姨妈冯氏——曾经的宋国公冯胜之女。冯胜全家都被高祖皇帝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冯家灭族。沐春最后只救下了舅舅冯诚一家,去了云南改名换姓,从此消声灭迹。
  周王妃冯氏生下世子朱有炖和汝南王朱有牎芡醴蚱薷星榛共淮恚爰颐鹱迨保芡跷弈芪Γ且簿〉搅烁盖缀驼煞虻脑鹑危;ぷ牌薅7胧弦蚨苊饬耸裢蹂妒媳槐谱跃〉谋纭咦婊实勖吕妒锨椎队竦娜似ぃ斓菟偷剿拇ǔ啥际裢醺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周王妃冯氏逃过了一死,却要亲眼看着次子化身为白眼狼,为了和世子争夺亲王的爵位而污蔑亲爹和大哥。
  故,曹国公李景隆来周王府来拿周王,周王妃悲痛欲绝,大骂次子朱有牎恍ⅲ参蘅赡魏危锛叶济鹱辶耍馍宕喝昵耙病八馈绷耍衷谡媸且坏憧可蕉济挥小
  陈瑄说道:“嗯,汝南王大义灭亲,若忠孝不得两全,只能选择忠了。”
  胡善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周王会谋反?太阳打西边出来吧,别的藩王也就罢了,周王是个出了名的医痴,茹司药和谈太医夫妻都在周王府修书呢,医书能够造反?
  皇上要削藩,第一个削谁不好,非要先削医痴周王,找不到理由,就诱惑汝南王去咬自己的亲爹……是谁出的这种昏招?是不是傻啊!制造这种人伦惨剧,吃相太难看了!简直是掩耳盗铃,连我这个女官都能猜出汝南王是受人指使攀咬亲爹,难道天下臣民都是傻子?
  臣子出了这种昏招,当君王的难道听之任之?
  周王形同儿戏的谋反,的确在朝野内外都引起了轰动,为周王鸣不平,须知周王修医书,治病救人,在民间名声极好。导致曹国公李景隆一路押送周王来京城,都有不少人沿路请愿,三伏天炎热,养尊处优的周王在囚车里热到中暑,百姓自发集资买昂贵的冰块,送到囚车里给周王防暑降温。
  正因周王在民间的高人气,建文帝担心周王进京时引起民怨骚乱,所以干脆下令全城戒严,将周王囚车进城的这条路封锁起来,不让人接近周王。
  周王被亲生儿子栽赃谋反,身体和精神受到双重打击,他晓得这个飞来横祸都会因为他的亲哥哥燕王朱棣而来,皇上不敢先动兵强马壮的四皇叔,就拿手无缚鸡之力的五皇叔开刀,杀鸡儆猴。
  周王和燕王兄弟感情不错,一路上无论李景隆如何诱惑他攀咬亲哥哥燕王,周王都是拒绝的。瞧瞧,同样都是当弟弟,周王和亲儿子汝南王真的不一样。
  陈瑄见胡善围难以置信的表情,一语双关的说道:“要变天了,胡尚宫要小心。”
  夏天天气多变,胡善围上岸的时候还是烈阳高照,进了城,立刻黑云压城,胡善围放下车帘,心想周王被亲儿子指认谋反这个闹剧,建文帝应该是知情的……明知师出无名,还要一错再错,可见他对兵强马壮皇叔们的恐惧已经超过了理智和基本人伦,唉,三年前明明还是个羞涩含蓄的少年,现在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还真是变“天”了,皇室这摊浑水,也越来越浑。
  胡善围心想,我揪出杀害范尚宫的凶手,就立马走人,才不去蹚浑水。
  正思忖着,西安门已到,陈瑄等人止步,由禁军护送胡善围进皇宫,行了几里路,来到西华门,从
  这里进去,就是后宫了。
  我胡善围又回来了。
  胡善围将随身包袱递给守门的内侍,“你们送到尚仪局,看看有无违禁之物,再送我房间。”
  门口海棠几乎望眼欲穿,等候多时了,她如今是尚宫局的六品司言,马皇后的心腹。
  “胡尚宫!”海棠按捺住内心的激动,行了一礼,“请胡尚宫随下官去坤宁宫见皇后。”
  胡善围见海棠如此出息了,很是欣慰。
  去坤宁宫的路上,胡善围还“偶遇”了故人,尚仪局尚仪沈琼莲,尚衣局司宝黄惟德,尚食局尚食陈二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面生的宫人集体来围观“传说中”胡尚宫。
  因胡善围在瓜州堆银山寻找范尚宫遗体,无人不知,这些围观的目光大多是善意和敬佩的。
  到了坤宁宫,海棠将胡善围引到偏殿坐下,上茶,“胡尚宫稍等片刻,今日怀庆大长公主一早就进宫找皇后娘娘说话,这会子还没走。”
  建文帝登基,他的女儿就是公主、姐妹是长公主、姑姑们就是大长公主了。怀庆公主一下子升了两个辈分。
  一听怀庆大长公主来了,胡善围就猜出了大概,“大长公主是为了给周王求情吧。”
  海棠点头,“胡尚宫真是料事如神。”
  这就是十五年宫廷见闻的好处,胡善围太了解大明皇室各种掌故:周王和燕王的母妃硕妃早逝,燕王是哥哥,已经搬到乾清宫东五所住着,而弟弟周王还小,离不开母妃悉心呵护。高祖皇帝于是把周王交给成穆贵妃孙氏抚养。
  成穆贵妃只有两个女儿,把周王当亲儿子养大,因而周王和怀庆大长公主像是亲兄妹,感情很好。成穆贵妃去世,无人为之主丧,在胡善围的启发下,高祖皇帝颁布了《孝慈录》,改变了孝制,命周王为成穆贵妃主丧,别的亲王只为庶母守了一年的孝期,而周王扎扎实实守了三年斩衰孝期。
  这让怀庆大长公主越发把周王当亲哥哥尊重,虽然周王后来去了开封就藩,兄妹也一直保持通信,周王世子朱有炖被诬陷与父亲谋反,被投入宗人府大牢,也是怀庆大长公主每日派人送饭,嘘寒问暖,照顾这个阶下囚侄儿。
  今天周王被曹国公李景隆押解回京,怀庆大长公主来坤宁宫为周王说情。
  她是带着一摞周王组织编写的医书来的,“……我和周王一起长大的,最了解他,他没有什么野
  心,骑马射箭都没有我厉害,父皇曾经说他‘百无一用’。皇后娘娘,您看看这些书,周王一门心思修医书,那有心思去谋反啊。汝南王这个臭小子被奸人所迷惑,你们不要相信这个黄口小儿的话。”
  马皇后叹道:“后宫不得干政,汝南王和周王的话孰真孰假,自有宗人府的人做出裁决,那是本宫能做主的呢?”
  见怀庆大长公主脸色有些不好了,马皇后又说道:“不过,本宫可以把这些书以及大长公主的话转达到皇上那里,让皇上酌情考虑。”
  听到这话,怀庆大长公主很是失望,可是她也明白,这个年轻的马皇后不同于以前手腕高超的嫡母马皇后。
  孝慈皇后在时,也是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每一次前朝有事,孝慈皇后总是会去“扑火”,用各种方法让暴怒的高祖皇帝平冷静下来,去接受她的意见。
  如今的马皇后有孝慈皇后遗风,但仅仅停留在善良上,她是个贤妻良母,对丈夫建文帝温柔顺从,但是一国皇后,仅仅是贤妻良母是远远不够的……
  不能光求马皇后了,还要想其他法子救周王,怀庆大长公主告辞,马皇后如释重负。
  公主一走,海棠赶紧带着胡善围往正殿而去。怀庆大长公主已经走到了门口,不死心的往后一望,正好看见了胡善围的侧脸。
  怀庆大长公主简直狂喜:胡尚宫回来了!这个人连固执的高祖皇帝都能说服,说服年轻的建文帝应该没问题!


第170章 不忘初心
  胡善围并不知道自己刚刚进宫,就被怀庆大长公主给盯上了。一入宫门深似海,她回来只为寻找范尚宫之死的真相,却没想到被卷入大明政权更替的旋涡。往后的路怎么走,就身不由己了。
  好容易送走难缠的姑婆,马皇后松了一口气,海棠引着胡善围过来了。马皇后最后一次见胡善围时,还是储秀宫忐忑不安等候最后结果的秀女,见了胡尚宫要行礼的,如今风水轮流转,胡善围见马皇后,要行拜礼。
  马皇后赐座,胡善围坐在下首,此时尚在高祖皇帝的丧期,宫里一应布置都以素净为主,马皇后梳着圆髻,插戴着白玉凤簪子,清淡尊贵的模样,胡善围一时看得怔住了。
  马皇后和颜悦色,问:“胡尚宫可是觉得本宫打扮不妥?”
  胡善围欠了欠身,说道:“不是,是皇后娘娘神似孝慈皇后,因而微臣刚才有些恍惚,请恕微臣殿前失仪。”
  这一记马屁拍的无形,马皇后听了很是受用,她一直以孝慈皇后为榜样,努力朝着祖婆婆靠拢,心中表示:这种类型的“殿前失仪“可以多来一点嘛。
  马皇后忙说道:“胡尚宫何罪之有,本宫一直读着《孝慈皇后起居注》,学习如何当大明的皇后,每天耳濡目染,何况孝慈皇后是本宫的族人,故有些相似。”
  其实胡善围是故意的,在宫里快要修炼成精的人不可能犯这种错误。三年后再见,总要有个双方都愉悦的开头,但马皇后身居高位,早就厌倦了奉承谄媚之词,用孝慈皇后来夸她会好些。
  何况怀庆大长公主刚走,如今建文帝铁了心要削藩,孝慈皇后夫唱妇随,夫妻一个立场,可以想象刚才的谈话不愉快,所以胡善围和孝慈皇后说着她早就编好的谎言:我在大明游历这三年。
  胡善围三年都待在云南,和沐春厮守在一起,一应旅行经验都是二手货——她把当年茹司药和谈太医游历天下寻访名医和药材的信件都牢记于心,加上当女官时出差的见闻,说起来也毫无破绽。
  末了,还顺便解释父亲胡荣为何不在济宁老家:“……父亲年纪大了,想着叶落归根,便拖家带口会济宁老家,可是继母在途中水土不服,一病去了,微臣的弟弟也出过一次意外,差点淹死。父亲觉得这是老天示警,不易回乡,找个算命的高人,算了一卦,说南方大运、北则大凶,于是父亲和弟弟往南走,父亲这些年身体还好,弟弟也正是长见识的年龄,两人且行且住,这两年还没有安顿下来……”
  以前高祖皇帝曾经用她家人性命要挟过,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再被拿住把柄了。
  马皇后整天忙于应付后宫大小事情还有慈宁宫的婆婆,难得放松,一时听得入神,到了中午要摆饭了,才回过神来,留了胡善围在坤宁宫用饭,喝了茶,才依依不舍的说道:“胡尚宫一路辛苦,且先回去安置,还是你以前住的院子,本宫已经派人好好收拾过了。”
  言罢,马皇后将一面手掌大的椭圆形象牙牌给她,“这是三年前你辞工的时候留下来的,现在物归原主,从此以后,本宫就将后宫交给胡尚宫了。”
  胡善围接过牙牌,说道:“微臣定竭尽全力,不负重托,只是,微臣在当差之前,想去孝陵给高祖皇帝和孝慈皇后烧柱香,再看看孝陵那些鹿,还有绿孔雀。”
  海棠听了,简直要当场竖起大拇指,胡尚宫还没正式当差,就开始先立威了,去孝陵是为了显示以往丰厚的资历和威望,毕竟为孝慈皇后守陵一年,在宫里是独一份的。
  马皇后听了,心想姜还是老的辣啊!胡尚宫一回来不贪权不贪利,先去孝陵祭拜旧主,忠孝都占全了,以后定将慈宁宫那位贪名揽权的太后压得死死的,看她还怎么兴风作浪。
  胡善围回到旧居,沈琼莲等人早就等候在此,甚至在南康大长公主府荣养的江全也来了,不用说,都是来打听范尚宫离奇死亡案的。
  后宫自有温情在,见到这些人,胡善围不用戴着虚伪的面具了,红了眼眶,将如何听到消息、如何拿出沈琼莲赠送的印章去沈家提银子、如何在瓜州堆银山引天下水性好的捞人、如何发现沉船、凿穿的船底、从门外反锁的铜锁、以及……范尚宫已经长了尸蜡的遗体。
  “……范尚宫死前换了女官官袍,穿着金线绣的官靴,还有这枚只用了三年的尚宫腰牌。”
  胡尚宫从包袱里拿出范尚宫的遗物,“我这次回宫,一为圣旨,二为查清楚范尚宫之死的真相,找到真凶,各位都是我信任之人,若有任何线索,都请告诉我,我一定会为范尚宫复仇的。”
  众人听了,皆是震怒,尤其是江全,她年轻时被始乱终弃,丈夫夺了她的女儿,献给皇帝,还把她推入江中,她在冰冷的江水中挣扎,方得以“重生”,改了年龄和姓名,从此以“江”为姓,发奋读书考女官进宫找女儿。
  没有谁比江全更能明白被江水淹没时的恐惧了。听到胡善围的讲述,江全仿佛亲历死亡,回到了过去,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
  陈二妹脾气最急,说道:“范尚宫以前当宫正的时候,得罪过不少人,我回去一条条的梳理,凶手肯定就在其中。”
  沈琼莲先开口问道:“崔尚仪现在如何了?范尚宫的死应是给她很大的打击,好容易高祖皇帝开恩留她一条性命,可是她知道太多秘密,我真是担心她走了范尚宫的老路。”到底是一手栽培的,沈琼莲最关心崔尚仪。
  胡善围说道:“有些显老了,不过精神还行。捞尸剩下的银子,我都给了曹尚宫和崔尚仪,要她们多雇些看门的家丁和保镖。况且现在刑部尚书暴大人已经亲自督办此案,她们两个在外面配合调查,事情闹大了,幕后黑手目前不敢动她们,伸手必被捉。”
  黄惟德在宫中资历最老,当了十五年的司宝女官,深得高祖皇帝和建文帝信任,她目光满是疑惑:
  “范尚宫出身名门,天生就比旁人有底气,为人公允,和人没有什么私仇,都是公事,若遇到犯事的,通常按照宫规从严处理,以儆效尤。不少人因此而迁怒于她,暗地里叫她范阎王,但这些不懂事的混的都不怎么样,在宫里都没能奈何她,怎么有本事在宫外就能做出如此周密的谋杀?除非是早就预谋好的买凶杀人。”
  “还有,范尚宫以前的心腹王典正自尽了,留下遗书,说是追随范尚宫而去,皇后娘娘赦免其自戕之罪,命人抬出去安葬,为此,太后很是不满,认为皇后带头无视宫规,又失体统,慈宁宫很是闹过一阵,据传太后要去奉先殿哭孝康皇帝,皇后无奈,请了皇上过去,才安抚下来。”
  太后!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胡善围心中某个地方一亮。以前看邸报时,看到高祖皇帝临死前命所有嫔妃和侍寝过的宫女殉葬,应是为了防止将来有人掣肘皇太孙,可是以高祖皇帝的铁血手段,朝中大清洗,后宫搞殉葬,为何独独放过最大的隐患吕太后?
  宫廷效力十五年,胡善围太了解高祖皇帝了,到了晚年,是个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暴君,他宁可脏了自己的手,也要弄死吕太后的,可是为何吕太后如今还活蹦乱跳的在慈宁宫和马皇后杠上了?
  这其中必有蹊跷。
  胡善围沉吟片刻,问道:“自戕的王典正遗书还有她的房间还在?”
  海棠说道:“太后说死人的东西不吉利,不如烧给她,一应物件都运出去了焚毁了,不过我将她的遗书抄录了一份,在尚宫局花名册里留了底,这就命人送来。”
  胡善围一抬手,“该日你偷偷送来便是,不要走漏风声了,如今我只相信你们几个,不能让外人知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这三年大大小小的事情说给胡善围听了,比如帝后关系和谐,东西六宫只有两个不受宠的嫔妃、坤宁宫和慈宁宫婆媳斗法,暗下较劲云云。
  经过洪武朝的大清洗,如今诺大的后宫只有八个需要伺候的皇室成员,比洪武朝拥挤的后宫简单多了。
  首先就是当然是乾清宫的建文帝,每天都忙到半夜才睡,天不亮就上朝,保持了先帝爷的勤奋。
  然后就是慈宁宫的吕太后,吕太后不安分,前段时间为故去的父亲求承恩公爵位被建文帝拒绝。
  再就是坤宁宫的马皇后和两岁的太子。国储有现成的东宫可以住,但是太子实在太小了,马皇后舍不得,在丈夫建文帝的同意下,将太子留在坤宁宫抚养教导。
  建文帝的两个嫔妃分别住在东六宫的延禧宫和西六宫的翊坤宫。不过根据彤史女官的记载,这两个嫔妃自从皇上登基之后就没有侍寝一次——皇上需要繁衍子嗣,孝期可以不禁欲。
  所以马皇后处于独宠状态。
  最后是前朝后宫唯一的幸存者——宁和殿的张太嫔,她和三岁的宝庆大长公主这两个皇室成员生活在西北角的宁和殿。母女两个都年纪小,辈分高,宝庆公主都没开蒙,就是“大长”。不过张太嫔向来低调,除了牵着女儿偶尔出去遛一遛,几乎没有独自出过宁和殿。
  如此“清新脱俗”的后宫,几千个宫人只需服务八个皇族,无论女官还是服侍的宫人太监都觉得蓦地轻松起来了,很多时候都无事可做。马皇后已经有往宫外放一批人的想法了,估摸这事是胡善围回宫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一直说黄昏,各女官才各自散了,江全刻意最后一个走,从衣服夹层里拿出一封信,低声对胡善围说道:“这是茹司药托我捎给你的。”
  江全因在宫外的南康大长公主府里荣养,所以她是最自由、最能保留隐私的,与别人的通信不用过尚仪局拆信这道关。
  胡善围展信一看,原来周王以谋反的罪名押解到京城,周王府树倒猢狲散,一起修书的名医各自回家,茹司药和谈太医也带着两个儿子回到了无锡老家避风头,要胡善围不用担心他们。
  不过,茹司药在信中有所求,说他们夫妻追随周王多年了,周王修医书,不是沽名钓誉,他是真的喜欢医学,想要做出一番成就。他的巨作《救荒本草》才编写到一半就因被汝南王诬告谋反而停止,实乃医学上一大损失。
  如今他们夫妻淡出宫廷多年,且在周王府为座上宾,他们的话皇上不会听的,但是胡尚宫的话,或许会影响帝后,求胡尚宫看在医学、看在营救天下苍生的份上,尚且一试,救救周王,爵位什么的都无所谓,保住周王一条性命,将来或许能够救千万人。
  这么多年过去了,茹司药依然只为寻求医道,不忘初心,胡善围很是佩服,何况她生阿雷难产,幸亏茹司药出手,救了她们母女性命。天下苍生有些虚,哪怕看在茹司药救命之恩的份上,胡善围也会尝试保住周王的性命。


第171章 故人来
  要当差,要查案,还要想法子进言救周王,胡善围顿时觉得压力好大,将茹司药的信烧了,以防节外生枝。
  到了半夜,模模糊糊梦到了给阿雷喂奶,胡善围生生被涨奶给疼醒了,两个乳房就像石头似的硬帮帮的,再这样涨下去会发热甚至奶头溃烂,胡善围起床,用热手巾敷着胸部,一点点把奶水挤出来。
  次日早上,宫女提着食盒送饭,胡善围谎称天热没有胃口,要来了干山楂片煮水放凉了喝,明为开胃,实则断奶之用。
  一应河鲜海鲜等发物都不碰,希望奶水早日下去。
  胡善围这日去了孝陵,她前脚刚到,怀庆大长公主后脚就跟上了。人家来看自己的亲爹和嫡母,胡善围明明晓得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无可奈何。
  其实不需怀庆开口,就凭茹司药的信中的托付,胡善围也会竭尽所能保住周王性命。只是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不便和怀庆明说。
  两人在孝陵看鹿,这里环境清幽,即便在夏天也是凉快的,怀庆大长公主和她寒暄了几句,就要说到正题,胡善围一抬手,说道:
  “公主今日和来意和昨日去坤宁宫找马皇后是一样的吧。周王和公主兄妹情深,昔日周王为端敬贵妃守丧三年,纯孝之极,公主想尽办法为周王奔走求情,微臣可以理解公主的心情。”
  胡善围指着隐藏在孝陵里守陵人小屋,“当年微臣在孝陵守墓,整日扫地喂鹿,生活甚是艰苦,多亏公主关照,微臣才得以衣食无忧,每天都能有一碗肉吃,这些恩德,微臣一直牢记于心,不曾忘记。”
  怀庆大长公主心想,其实是当年是驸马王宁有所求,但是驸马和你以前定过亲事,瓜田李下,要避嫌的,所以只能我出手帮忙……我堂堂大明公主,不是那等小家子气的,送点吃穿而已,没想到当年滴水之恩,居然有了今日的涌泉相报。
  心中如此想着,公主嘴上却说道:“举手之劳而已,因你之前的进言,才会有父皇的《孝慈录》改变了国家孝制,我的母妃才得以厚葬,避免无人主丧的尴尬。”
  反正不能说是驸马王宁的缘故。
  怀庆大长公主是个有胸襟的女人,当年秦王诋毁胡善围和驸马王宁余情未了,暗通款曲,以为女人的嫉妒之心会激发怀庆弄死胡善围,但是怀庆不仅没有上当,还反过来和锦衣卫合作,和驸马王宁一起演戏,佯装绑架胡善围,引出了幕后黑手秦王。
  这次周王遇到困难,怀庆对胡善围有所求,没有一开口就提到当年曾经两次施恩的往事,去挟恩图报,这份气度,实在令人佩服。
  因而胡善围与怀庆大长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