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胡善围-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斜风凄雨,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胡典正一去不复返之感,
青幔大轿两边有十对锦衣卫骑马护送,也披着各种雨具,打头的依然是老熟人纪纲和沐春。
胡善围看到马上的沐春,当着众人的面,沐春不好说话,朝她点头颔首。
胡善围发现,其实,沐春不开口说话,还是挺能唬人,一副很靠得住的样子。
一开口就……胡善围想起杭州雷峰塔上那句“你看这个塔,它又高又大”,不禁无声笑了。
善围姐姐对我笑了!沐春很高兴,觉得大雨都变得可爱起来。
胡善围上轿,四个女轿夫抬起轿子。
燕王府,大门敞开,红毯铺地,迎接马皇后赐书,还临时搭建了遮雨的长板棚,迎接御赐之物用。
胡善围下轿,踩着红毯去了正堂,正堂上,燕王妃徐氏已经穿着吉服,设了香案,跪接婆婆马皇后的赐书。
正堂接马皇后懿旨的,除了燕王妃,还有她的三个孩子。
洪武九年,燕王妃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十六岁的燕王朱棣。
次年,洪武十年,燕王妃就当了母亲,生下长女永安郡主。
洪武十一年,燕王妃生下长子朱高炽。
洪武十二年,生下永平郡主。
每年都生个孩子,所以,燕王妃今年才十八岁,就已经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小女儿只会爬行,奶妈抱着她行礼。
授书之后,燕王妃命奶妈将孩子们抱出去,请胡善围上座,开始讲课。
燕王府没有姬妾,只有一个燕王妃,因而只有她一人听课。
这是胡善围第一次见燕王妃。出乎意外,燕王妃和她心目中凶悍的将门虎女形象完全不同。
燕王妃生得浓眉大眼,体态修长健康,面部轮廓依稀有些父亲魏国公徐达的样子,她安安静静的听胡善围讲课,温柔娴静,表情恭敬,毫无半点不耐烦。
胡善围甚至怀疑:难道这个假的燕王妃?
紧张加上狐疑,胡善围语速很快,不到一个时辰就匆匆讲完了。
燕王妃说道:“多谢胡典正,我十四岁嫁入皇室,成了燕王妃。娘家还有两个妹妹,也即将嫁入皇室。我父亲封了魏国公,世袭罔替,徐家一门三王妃,富贵荣华,享受不尽,这都是皇上给的恩典。”
“皇恩浩荡,可惜我身为女子,困于内宅之中,不能像父兄那样征战沙场,为国效忠,以报皇恩。不过,胡典正刚才讲,女子修身齐家,整顿家风,严正家法,劝谏家人向善,勿骄勿躁,也是我的责任,好好约束外戚,让燕王和帝后无后顾之忧,是我应该做的。”
“我母亲走得早,父亲没有另娶。家中兄长常年在外戊边,妹妹们都还听话,唯有一人,我弟弟徐增寿,因从小没有嫡母约束,有些骄纵,我在闺中时,尚能管管他,自我嫁入燕王府,他越来越荒唐了,竟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就差裤子没输掉了,还时常找燕王,甚至两个年级尚小的亲王借钱,此恶习不除,将来必定惹出大祸患。”
这话说的,胡善围很有同感,今夏她在丙字库整理书籍,徐增寿居然把三个亲王都逼到库房里躲着,就是为了避开他借钱。
燕王妃站起来,说道:“所以,我决定身体力行,今日就带着胡女史,去修理我那不成器的弟弟。胡女史稍坐,待我更衣。”
不一会,走来一个颇为俊俏的郎君,头戴黑色网巾,穿着青色曳撒,这是元朝蒙古人遗留下来的一种圆领袍,窄袖宽裙摆,中间束腰,干净利落,适合骑射。
胡善围吓一跳,以为是外男擅闯进来,拿起了杯子。
“外头雨停了,胡典正可会骑马?”居然是女扮男装的燕王妃,脱去繁重的九翟冠服,她像是变了一个人,英姿飒爽,一点也不像生了三个孩子的妇人。
难道这才是燕王妃的真面目?
胡善围说道:“会一点。”未婚夫曾经教过她。
燕王妃说道:“那我们就骑马去,这样快一点,免得我弟弟闻讯跑了。”
燕王妃早就命人打听好了徐增寿的活动地点,带着胡善围去抓赌,燕王府的府兵和锦衣卫随行保护。
来到郊外某个田庄的一个非法聚赌窝点,燕王妃命人包围这栋宅子,“踏平这肮脏之地,抓人。”
燕王府府兵踢门而入,赌客们如一窝马蜂,四散逃命。
徐增寿作为一掷千金的常客,已经由老板亲自领到暗室,从地道逃走。
徐增寿钻出地道,自以为脱险了,正要离开,背后却有人说:“狡兔三窟,你这是要往那逃呀?”
一听这熟悉的声音,徐增寿知道,他没有脱险,相反,他落入了“虎口”。
徐增寿不敢往后看,拔腿就逃。
燕王妃故意放他跑,先开始没有追,等徐增寿跑远了些,才拍马跟上,她将一根绳子打了个结,然后举绳挥舞,像套马的似的,稳准狠的套住了弟弟。
围观的胡善围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谁知燕王妃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策马奔腾,徐增寿被拖在田地里,刚开始还能跟着跑几步,后来实在跟不上了,只得像一块破布似的,任由拖行。
啊!
徐增寿发出阵阵惨叫,衣袍早就散了,连裤子都被泥土拽跑了,光着两条腿,划出两道笔直的平行线。
中间恍惚还有一道浅痕。
胡善围不禁担心:“会不会出事啊!”
沐春像是看戏似的,饶有兴致看燕王妃教训弟弟戒赌:“没事,下了雨,田地泥土松软,他吃些苦头而已,死不了。”
拖行了约两百步,徐增寿衣服都拖没了,只剩下一件贴身短裤,“大姐!大姐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燕王妃终于停下,问:“不敢什么?”
徐增寿哭道:“不敢赌了!”
燕王妃翻身下马,轻盈利索得像一只燕子,她抽出一把刀,问:“你平时用那只手下注?”
徐增寿哭道:“大姐你要干什么?”
燕王妃说道:“当然是砍了啊,你光说不赌了有什么用?我嫁到燕王府,没法像以前那样盯着你,干脆一了百了,砍了干净。”
徐增寿大呼:“大姐不要啊!”
燕王妃道:“你不说的话,两个手一起砍了!说,那只手?”
徐增寿:“左手!不要啊大姐,我发誓,我真的发誓,不敢了,再也不赌了!”
燕王妃置若罔闻,将徐增寿的左手按在一颗大树上,“你以前也发过誓言,不会再赌,可是呢,你出尔反尔,输完了就找你姐夫借钱。你以为燕王真能瞒得住我?赌博最容易授人把柄,这个祸根不除,将来徐家必定会被你拖到遭遇灭顶之灾!”
围观的沐春有些脸热,他就是利用了徐增寿这个弱点,搞清楚了胡善围未婚夫的下落。
赌博成瘾,的确是大忌,燕王妃这次要来真的了。
徐增寿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我真的不赌了,要是再食言,不用大姐动手,我自己剁手。”
燕王妃道:“我已经不相信你了。”
徐增寿哭道:“大姐,请你最后相信我一次。看在我们血脉相连的份上,最后相信我一次!”
徐增寿的乞求终于起了作用,燕王妃有些犹豫,没有下手。
就当徐增寿以为大姐要放过他时,燕王妃蓦地目光一凛,说道:“我暂且相信你一次,可是,你若没有半点惩戒,轻易逃脱责罚,不长记性,将来必定赌瘾重生。这样,我不砍手了,我就砍一根手指头。”
说完,没等徐增寿求饶,燕王妃朝着他的大拇指头,手起刀落!
那一刻,胡善围吓得闭上眼睛。
睁开眼时,看见徐增寿疼得满地打滚,哇呀呀乱叫,黑色泥浆里赫然有一根苍白的手指头!
连沐春都惊呆了:幸亏我没有姐姐!
燕王妃问:“疼吗?”
徐增寿快哭断气了:“疼!”
燕王妃问:“这个痛记到心里了吗?”
徐增寿:“记住了!我不赌了,下辈子也不赌了,投胎转世也坚决不赌了!”
“很好,姐姐最后相信你一次。”燕王妃捡起淤泥里的手指头,轻轻一掰,成了两截,在掌心一搓,成了碎末末。
胡善围:“……”
沐春:“……”
徐增寿停止了哭泣,他摊开满是污泥的双手,从一数到十,手指头都还在。
可是刚才剁手指头的疼痛,分明那么真实,痛彻心扉。
大拇指从身体上没有剁掉,但是从心理上,已经剁了。
徐增寿从此戒赌。
燕王妃飞身上马,胡善围紧随其后,好奇的问:“王妃,那个手指头……”
燕王妃一笑,从布兜里掏出一把手指头粗细大小白色小棍子,“我小女儿最近出牙,牙床痒痒,抓住什么啃什么。这是我要厨房烤出来的有些硬的小点心,给她磨牙用的,她的小手也能一把握住。我在上面画一些皮肤的纹理,就很像手指头了。香香脆脆甜丝丝的,你拿一个尝尝。”
燕王妃如此热情,胡善围也就不客气了。
这一日,千回百转,惊心动魄,胡善围叹为观止,真是长见识了,原来燕王妃并非传闻中一味泼辣凶悍,分明是个知道进退,有勇有谋的女人。
回宫之后,胡善围将见闻说与范宫正听了,一脸崇拜之色:“燕王妃出身将门,武艺高强,在马上用绳子套人,一下就抓住了徐增寿,好厉害啊。倘若她是男子,必定封侯挂帅,驰骋沙场。”
原来这世上有那么多出色的女子,以前她太孤陋寡闻了。
第41章 满城风雨
自打进宫以来,就一再改变胡善围对女人的认知,原来女人并非生来是要相夫教子,把一生对幸福的希望都寄托在丈夫和儿子身上,脑子里只有首饰衣裳,针头线脑,柴米油盐,儿女情长。
女人可以当官,可以有事业;可以制定规则,推行制度;可以当大夫,悬壶济世,展现医术;可以舞文弄墨,挥洒文采;可以学古人凿壁偷光,勤学苦读,追求上进;可以横刀立马,有勇有谋,巾帼不让须眉。
她逐渐认识了大明帝国最优秀的一群女性,并引以为傲,她的野心在膨胀,她希望能够学得她们的长处,跻身于此,赢得一席之地。
燕王妃给她的震撼最大,她骑马驰骋的英姿令胡善围无限向往。习得武艺,有一副好身体,也是优势。胡善围为此重新捡起了未婚夫曾经教给她用来强身健体的粗浅防身术,五禽戏等,早晚练习。
清晨早起打拳的时候,刚刚进宫换防的沐春给她捎来了一根军棍——这是胡善围昨日求他帮忙的。
胡善围背棍,做了个漂亮起手式。
沐春取笑:“你这个没有力道,都是花架子,就是最最普通入门的军体棍,军中用来教刚刚进军营小卒的。”
胡善围认真的挥棍,“学到迟早都能用上,在藏的时候,我不就用门栓赶跑了延禧宫掌事大太监了么。”
沐春不喜欢胡善围练习这些,无他,因为这都是她的未婚夫教的,也不知为何,一想到那个人手把手的教习,一次次纠正善围姐姐的姿势,他就觉得很不舒服!
所以沐春又泼冷水,“你别看燕王妃那么厉害,人家将门虎女,家中嫡长女,教育自是和别人不同,三四岁就开始练童子功,五岁练习箭法,都是父亲魏国公徐达亲自教的,她的骑射之术,足以和善战的燕王殿下抗衡。你呢,抄书匠出身,拿笔杆子的,没有练功的底子,胡乱练一气,很容易弄伤自己……”
在沐春絮絮叨叨中,胡善围练了一套棍术,因受了干扰,连续撩棍时差点棍子脱手了,再次觉得沐春还是闭嘴时最可爱。
胡善围故意扯开话题,“你回京之后这些天,你爹和你舅舅没找你麻烦吗?”
之前庆功宴变成鸿门宴,舅舅冯诚将沐英打成了猪头,闹得满城风雨。
沐春笑道:“我回京之后,当值就宫里睡值房,不当值就去钟山我母亲墓地附近的祭屋里,和守陵人住在一起。我母亲在地里头看着,舅舅和父亲不会找我麻烦……”
洪武帝给自己选定的帝陵就在钟山,正在建造中。为了表示皇恩,洪武帝将钟山附近的风水宝地赐给了各个开国功臣作为祖坟,世世代代做君臣。
赐葬钟山,是莫大的荣耀。
沐春之母冯氏就葬在那里。墓地附近有祭田和祭屋,养着一户守陵人,沐春住在正屋里,落得个清净,还有了孝顺的名声。
须知沐春之前只有混世魔王的坏名声,这下变成了大孝子,加上江西怪石岭剿匪的战功,沐春有了浪子回头的赞誉。
沐春说道:“我已经不想去争西平侯世子了,难道不当世子,我就没有出头之日?你看那些怪石岭土匪招安都能当百户,我将来自立门户,也去弄个侯爵当一当。”
胡善围很是为他高兴,“你首战告捷,将来成就必定不输你父亲。”
沐春大言不惭,“那当然!我爹不喜欢我,我就越要做出一番成就,让他捂着耳朵也要听见我的捷报,看着我节节高升。”
还真被沐春给说中了,洪武帝觉得干孙子懂得用守陵的孝道化解双面夹击,浪子回头,加上之前的战功,决定给他机会,封了他为后军都督府指挥佥事,而且不是虚职,是实职,兼领后军都督府管辖下的禁军鹰扬卫,负责保护京师安全。
指挥佥事,正二品武官。
群臣哗然,连亲爹沐英都看不去了,大朝会上请求沐春先试职,然后再封官,以免儿子“尸位素餐,辜负皇恩”。
舅舅冯诚听了,直翻白眼:有这样说自己儿子的嘛?谦虚太过了吧!
洪武帝却说道:“儿,我家人,勿试也。”
意思是说,这孩子是我的家人,不用试用了。
遂封官,沐春从锦衣卫小卒,成了二品指挥佥事。
沐春封官,最高兴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终于把这个瘟神送走了!
于是沐春离开那天,锦衣卫衙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送瘟神。
沐春很是感动:“毛大人,您太客气了,我会常回来看看的。”
毛骧连忙说道:“不用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你镇压鹰扬卫那帮猴子要紧,还有……”
毛骧把江西怪石岭沐春亲手招安的八个土匪百户推出来,“他们在锦衣卫太屈才了,没有合适的位置。你把他们带到任上去发光发热吧,初来乍到,你需要培养几个心腹,我看他们就很有潜力。”
沐春简直感动得热泪盈眶,“毛大人,你想的真周到,简直对我太好了!”
沐春带着八个土匪出身的百户出了锦衣卫衙门,纪纲赶紧把门哐当一声关上。
沐春走了几步,回头去敲门,“毛大人,我把舅舅送的那张弓落在衙门了,我得进去拿,这是我爷爷的遗物。”
毛骧不肯开门,对纪纲说:“你去值房找一找。”
纪纲找到了长弓,用一块床单裹上,从围墙扔了过去,“接着!”
沐春背着长弓,带着八个刚刚洗脚上岸的土匪百户,去了禁军之一的鹰扬卫报道。
鹰扬卫几乎全都是出身不错的军二代,这里汇集了京城各种难管的纨绔、刺头,无赖,浪荡子,还有少数遗传了上一辈军事才能的天才,可谓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个个眼高于顶,一般人管不住他们。
但是沐春不是一般人。
他比这些人出身更高贵,更纨绔,更混账,更不要脸。
所以,沐春之于鹰扬卫,就像胡善围之于藏,专业对口,无缝衔接。洪武帝早有谋划,没有乱点鸳鸯谱,他有心栽培沐春。
果然,鹰扬卫一开始就给了这位新指挥佥事一个下马威:卫所营地大门紧闭,不让他进来。
沐春吃了个闭门羹,问手下八个土匪百户:“谁会开门?”
都是鸡鸣狗盗之辈,撬门溜锁简直不要太简单。
“标下来试一试。”一个瘦猴子般的百户从腰间取出一个熊爪般的铁钩子,末端拴着一根长绳。百户将铁爪朝着门口木塔哨所上扔过去,抓了一根木头,然后顺着绳子翻墙,到了门口。
除了门栓,还上一把锁。
百户从发髻里抽出一根铜制耳挖簪,贴着锁,轻轻一捅,锁开了。
百户扔了锁,打开门,放沐春等人进来。
迎接沐春的是一片静悄悄,沐春敲响了操练场的战鼓,召集鹰扬卫一千二百个士兵。
敲了半天,别说兵了,就连在树上看戏的麻雀都被鼓声惊飞走了。
八个百户回来复命,“大人,标下查看过了,都在营房睡午觉呢。”
沐春给了瘦猴一块碎银子,“你去集市买一车鞭炮回来。”
鞭炮买回来了,沐春雨露均沾,每个营房都扔了至少五挂点燃的二踢脚进去,然后把门钉死,谁都别想跑出来。
沐春听见营房里传来噼里啪啦鞭炮和各种惨叫声,方觉得出了这口恶气,命手下等鞭炮放完了再次敲鼓。
鼓声一响,一千两百个士兵都到齐了——想要揍沐春。
沐春开始训话,“从现在起,鼓声一响,就得给老子过来集合,不来的就要接受惩罚,鞭炮只是小意思,改天老子放焰火给你们瞧瞧。”
有一个腿上炸伤了的士兵骂道:“你不就是靠着当侯爷的爹才当的官吗?我不服!”
“我也不服!”
‘“我们都不服!”
沐春笑道:“你们能进鹰扬卫,难道不是靠父亲或者爷爷的军功才进来的吗?你们有脸骂我?等那天你们也杀了一万叛军,再来和老子对骂!”
沐春的言行再次引起了众愤。
有人骂道:“江西那么远,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军队以武服人,瞧你一副小白脸的样子,能打吗?”
沐春朝着那人招手,“老子能不能打,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那人呸了一声,“我才不中计,殴打上官,以下犯上,要挨军棍的。”
沐春说道:“恕你无罪!你敢不敢?”
“有什么不敢!”那人跳上台,说:“刀枪棍棒,我们比什么?”
沐春乘其不备,一脚将那人踹下高台,“刀剑无眼,就比拳脚!”
那人从台上摔下去,大骂:“你都没说开始!你使诈!”
沐春笑道:“兵不厌诈,诈就对了!”
毛骧将鹰扬卫近况禀报给帝后,“……传令基本靠吼、训兵基本靠骂、练兵基本靠互殴,威望基本靠拳头。没有上下尊卑,没有军纪规矩,没有人服他。”
帝后对视一眼。
毛骧又道:“不过都服他的拳头。”
很快就是八月初八,马皇后四十九岁生日,千秋节,宫廷开大宴,沐春进宫贺寿,对帝后说,他新官上任,一切都顺利的不得了。
帝后对沐春脸上用脂粉掩盖的鼻青脸肿、以及微微瘸的左腿等伤势故意视而不见,连连说好,夸他上进。
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胡善围已经完成了皇室和外戚的赐书讲解任务,有了燕王妃实力劝戒娘家弟弟戒赌的举动,主动响应马皇后整顿家风家法,皇室外戚还有谁比燕王妃更有威仪的?
何况洪武帝划重点,在后宫悬了几百块铁牌的事情也传到了宫外,人人自危,都不敢顶风作案,无人敢干扰胡善围的赐书任务。
范宫正暗叹胡善围是个有运道的人,第一次做这种大事就遇到贵人相助,顺利完成任务,正是时势造英雄。
八月底,远去太原晋王府送书的周司赞风尘仆仆回来了,胡善围如约送了一坛自酿的菊花酒,就等去西安秦王府的刘司言回来,一起开宴。
可是到了九月底霜降,刘司言一行人依然没有消息,好像从人间消失了一样,连沿路的各个驿站都说没有见到刘司言一行人。
曹尚宫把胡善围叫到了尚宫局,横眉冷对:“刘司言是我的人,她做事细致,不可能无故消失。她是为了你的事情出了这趟远差,你要把她给我找回来。”
第42章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春春
如果身边的人突然失踪了,怎么办?
当然是报官了。
可是,现在胡善围自己就是官,还怎么报?
曹尚宫的要求并不过分,刘司言是尚宫局的人,被宫正司借调出去办事,人没了,不找她找谁?
可是胡善围身居深宫,她又没有千里眼和顺风耳,怎么找刘司言的下落?
少不得去一趟锦衣卫衙门,找指挥使毛骧。毕竟刘司言没有回来,护送她的锦衣卫也一个都没有踪影!
锦衣卫衙门。
毛骧眉头深锁,说道:“胡典正,不是我故意隐瞒,我真的也不知道为何七十多人的队伍就这样消失了。”
胡善围不信,“这天下还有锦衣卫不知道的事情?”
毛骧说道:“你们只是丢了一个女官,我们锦衣卫少了五十个精锐,还有二十来个在民间征用的挑夫车夫,他们的家人也天天来问,我比你更着急,已经向通政司发了公函,要他们留意,一旦有所发现,就立刻把消息报上来。”
通政司衙门就在锦衣卫衙门的北边,两个情报机关是邻居,都位处西长安街的一个小巷子里头。
通政司也是大明直达圣听的机构,直接向皇上汇报各地的民情,灾情,军情,监督地方官员,除此以外,官员在路过各地驿站时,也是由通政司核对官员出行的堪合文书后,方由驿站免费接待,提供食物和住宿。
所以官员们出差,不是你想住哪里就住哪里,除了驿站以外的地方,国家是不给报销费用的。
各个驿站每天都接待了谁,花了多少银子,甚至每餐吃的啥,都由各地通政司报上来,这是掌握官员行进路线最好最便捷的做法,也是一种监督。
胡善围问:“通政司什么时候把各个驿站的情报送过来?”
毛骧说道:“不用他们送,我已经派纪纲他们去隔壁搬了,通政司是我们的邻居,一旦查出什么蹊跷,我会立刻派人告诉你。”
胡善围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人,说道:“今日天色还早,我就在这里等纪纲搬驿站情报,不着急回宫。”
要就这样两手空空回去了,曹尚宫冰冷的眼神会将她凌迟!
毛骧脑壳疼:好容易打发走了一个沐春,又来个更难缠的胡善围。
毛骧说道:“劳烦胡典正在这里等,我要去忙了,来人,你们好好伺候胡典正。”
说是伺候,其实是监督,怕胡善围在衙门里瞎跑,窥破天机。
毕竟,胡善围那个“死鬼”未婚夫送来的军事情报不停的传到锦衣卫,每年即将入冬时,西北的局势都会紧张起来。
杂役添茶,还殷勤的送上一个十几个小格子的剔红攒盒,里头放着各种小点心和鲜果,鲜果是正当时的鸡头米和红菱角,点心里最出众的是一块插着红色三角旗的桂花糖猪油蒸栗粉糕。
这个糕点是南京常见的点心,但是插上五颜六色的三角旗,就叫做重阳糕,是九九重阳节应节的食物。
不知不觉间,又是一年重阳节。
去年重阳节,父亲胡荣带着她和小娇妻陈氏登上郊外牛首山,登高望远,这是一家人和和气气过的最后一个节日,之后小娇妻怀孕,对她的态度急转直下,现出真面目,然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今年重阳节,遍插茱萸少一人。
胡善围与父亲相依为命多年,父女之间的羁绊,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吃着甜腻的重阳糕,胡善围突然意识到,她现在身处宫外,可以乘着在这里等待消息的时间,抽空去成贤街的家里看一看父亲。
不行!
此念头一出,胡善围猛地摇头,驱散这个想法,父亲如今娇妻稚儿围绕其中,生活乐无边,她若回去,所有人都不开心——包括她自己,何必呢。
可是就这样对着插着小旗的重阳糕在锦衣卫衙门里干等着,胡善围心乱如麻,坐毯如针,人生中各种或美好,或恐怖的记忆在脑子里里乱串,回忆失去了控制。
比如小时候一家三口在苏州短暂的安逸时光。
常遇春屠城时的恐惧和亲眼看见母亲被流民冲散踩踏而死的场面。
她与父亲搬迁到南京,开书坊谋生,相依为命。
她与王宁定亲后,在上元节花灯月下的相会……
不能再去想这些了,胡善围站起来告辞,对侍从说出去走走就回来。
出了小巷,就是熙熙攘攘的西长安街。胡善围在街头闲逛,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驱散了刚刚升起的愁绪,途经一个饭馆,门口有点不起菜的挑夫走卒等人端着一碗面,蹲在大街上吸溜。
胡善围想起了沐春有这个癖好,宁可蹲在大街吃面,也不想回家吃山珍海味,或者干脆像流浪汉似的,在大街上凑合睡一夜。
沐春自从离开锦衣卫,只有在八月初八马皇后寿辰上进宫贺寿时,见过胡善围——寿宴上吃吃喝喝,他用来遮盖脸上伤痕的脂粉掉了不少,脱妆了,向胡善围借了胭脂水粉“补妆”,还以喝多了手抖为理由,要胡善围亲手给他“上妆”。
胡善围怜熊孩子处境艰难,一时心软,调匀了脂粉,给他遮掩。
现在一个月过去,也不知他在鹰扬卫练兵练的如何了?
胡善围换了男装,雇了一辆马车,去看沐春。
鹰扬卫校场,是一个大型互殴现场。这群军二代、军三代少年们正处于冲动好斗的年纪。
沐春制定的规则是武力封官,打得过十个人的,升为小旗,然后十个小旗切磋(互殴),捉对厮杀,胜者封百户。
十个百户通过最公平的方式——抓阄,继续互殴,最后的胜利者封千户。
千户有资格对沐春提出挑战,三局两胜,如果胜利,可以把沐春赶下台,当指挥佥事。
这一日,从修罗场一路厮杀出来的新千户对上官沐春下了战书。
沐春在擂台应战,鹰扬卫一千来号人齐聚校场,围观沐春出丑挨揍,还下了注,赔率是一比九——居然有十分之一的士兵压了沐春胜,沐春几乎感动的热泪盈眶,对着他们抱拳道:“多谢支持,我一定不服你们的期望。”
土匪出身的瘦皮猴时百户拍着其中一个士兵的肩膀,问:“是什么让你对指挥佥事大人充满信心,将半年的俸禄全压上去了?”
士兵说道:“我对指挥佥事大人的信心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佥事大人为了取胜不择手段的烂人品人尽皆知,还整天与你们这些鸡鸣狗盗之辈相处,我觉得这次擂台之战毫无悬念,这个不要脸的人会赢。”
时百户赞道:“你太有眼光了!”
另一个士兵道:“对,为了取胜,沐大人说不定已经在千户饭里下了泻药等阴损招数,你看,沐大人早早就来了,千户大人还没来。”
虽然赌沐春会赢,但众人对擂台上的男人充满了鄙视,可谓是端着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沐春叼着一根草,双手抱胸靠在擂台的立柱上,眯缝着双眼看着秋阳,还不停的抖着左腿,站没站相。
若是被他老子沐英看见,必定痛骂加上一顿鞭子,可这里是鹰扬卫,他自己的地盘,他说了算。
我把这群军二代垃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