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主喜嫁-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陆轶嘛……
刘芳不给他下绊子,可也别指望她给他帮什么忙。
这个人心眼儿太多了,一般人绝不是他对手,要是四妹妹嫁了这么一个人,以后夫妻之间保不齐是四妹妹吃亏多。
这一大堆画像里,也有陆轶一张。
赵磊把自己的这位至交好友,生死兄弟画得格外用心,和旁的画放在一起比较,就是能看得出来这张画上的人更加神采飞扬,玉树临风。
刘芳也没点破他这点私心。当然赵磊也未必是一心想助自己好友做驸马。如果他真有那个心,画其他人的时候就不会如此认真积极了。
可人心总是长得偏,赵磊和陆轶打小就要好,对他也更了解,更熟悉,画的比其他人仔细……嗯,也情有可原。
刘芳不大情愿的把陆轶的画像也选出来了。
不过她觉得,四妹妹不大会看得上陆轶。
陆轶的条件算得上不错,但是论家世,他不是最好的。论相貌,比他还好看的也有三五个呢。论才学,陆轶可就不大排得上了。嗯,要说武艺,这些画上的才俊们也没有比过,谁第一还没个定论呢。
陆轶有个最大的短处,他比四妹妹大呀,大着不少呢。
当然陆轶也有他的优势,他和四妹妹熟悉。
不但熟悉,还有救命之恩。
当初在行宫,若没有他,只怕四妹妹就回不来了。
所以刘芳格外矛盾。
她能做的也就是不帮忙,也不阻拦。
要是四妹妹自己没那个意思,那刘芳也不会替陆轶牵线搭桥说好话。要是四妹妹自己看上了陆轶……
嗯,那刘芳也不会说他坏话,非要把排挤出去。
毕竟,四妹妹自己想要个什么样的驸马,她想和什么人过一辈子,那得看她自己的心意。
“看这个,生得不错吧。”刘芳替刘琰一一介绍画上的人,名字来历家世她都大概打听过,怕自己忘了,还特意设了一个名册记下来。
第三百九十一章 人选
刘琰眼都看花了。
她倒不是抱着挑驸马的心情来看的,纯欣赏。
还别说,三姐姐一下子拿出这么些画像供她过目,刘琰一下子有种自己左拥右抱,格外荒淫无耻的感觉……
当然了,左拥右抱是不可能的,而且这画上的人,也不见得她挑中哪个,人家就一定愿意做驸马。
嗯,三姐姐费心了,三姐夫也受累了,把这些青年才俊们画下来,还整理出了每个人的身份家世,肯定花了不少气力。
上头的人高矮壮瘦各不相同,从装束其实就能看出这人偏好读书还是习武。一身儿骑装背着弓带着箭囊的人,一准儿好武。而穿着长衫系着头巾,手里还拿着本书的,那不用问,不大不小也得是个才子。
“这个姓金,嗯,”刘芳未语先笑:“说起来这是个有意思的人。”
“嗯?”刘琰没见过这个人,有些好奇的看着刘芳。
“他家是盐商。”刘芳说:“是从他祖父那一代开始发迹的,据说原本不姓金,他祖父是家乡遭灾逃荒出身,只记得自己一个小名儿,姓什么都不记得了。金这个姓是他后改的,因为说穷怕了,要挑一个有财气的姓氏,好保佑子孙后代都不受穷,那世上最有财气的不就是金子嘛。”
刘琰也笑了。
“或许这改姓真有用处,改姓金之后没几年他做生意都挺顺的,挣下了偌大一份家业。这人呢,穷的时候想富,富了又想贵,所以花了大力气栽培家中子侄念书,到了孙子辈,可算有了成效,这金家的公子就是进京来赴考的。”
“金大文……”刘琰念出画像下头的名字,和刘芳一起乐了。
不用问,这个名字八成也是那位祖父取的,名字里体现了望孙成龙的偌大期望呢。
大概在这位金老爷子看来,姓名是顶顶有用的。既然姓了金之后他们家发了家,那给孙子起名叫大文,这孩子一准儿能文气纵横考取功名。
“虽然老话常说富不过三代,不过驸马说了,这金大文为人还是不错的,待人以诚,读书也肯花气力,并没有纨绔子弟的浪荡习气。你觉得怎么样?”
刘琰诚恳的摇了摇头。
金大文生得很方正,嗯,字面上的意思,方面,方鼻子,连嘴都显得有点方,身材嘛,也挺方正魁梧的。
不是刘琰的菜。
刘芳就顺势把金大文的画像放到了一旁了。
本来她也没觉得刘琰会看上这个人。
再往后翻了两幅,又有一个十分亮眼的美少年。
“啊,我记得他。”不要说只有男人好色,女人也不能免俗啊。刘芳能记住这画中人的名字,多亏他生得美貌:“他姓石,今年十七岁。”
“是京城人氏?我怎么没见过?”
倘若是京里的人,生成这样不应该默默无名才对。
八成也是进京赴考的举子吧。
“他还真是京城本地人,不过他是家中庶子,不怎么出门交际,他父亲是户部的一个司官,不过是个从六品,供了长子进官学,其他儿子就在家里请了个秀才坐馆。不过这人生得是真好,你姐夫说他说话声音也好听,看起来性子和顺。”
从他这个身世来看,他不和顺也不行啊。庶子和嫡出不同,有的人家庶子庶女过得日子连奴婢也不如。这个石家少年还能够有读书的机会已经很难得了。
“怎么样?”
刘琰还是摇了摇头。
刘芳于是把这张画也放到一旁。
刘琰倒不是看不起他的身世。
她向来觉得出身没什么好拿出来比较夸耀的。
出身又不是人能够选择的,而且一个人的品行才华跟出身的关系也不大。从正室原配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也有不少纨绔。
她纯粹是觉得吧……这位石家的少年确实很美貌,倘若刘琰站在他旁边,说不定还会让他给比下去了呢。
美人用来欣赏她是很喜欢,但是她从来没想过要嫁个美貌如花身姿如柳的佳人啊。
有点……缺乏男子气慨?
一张接一张的挑过去,刘琰眼都花了,摇着头把画推开:“歇一会儿吧,挑花眼了。”
看着画里的人仿佛都长得一个模样了,这还怎么挑?
刘芳也坐得腰酸,吩咐春蓉说:“这么没眼色,还不快上茶点。”
春蓉笑着说:“公主们刚才在看画,奴婢这不是怕万一把茶点端上来弄污了画纸嘛。”
刘琰洗了手,和刘芳一起坐在窗下用点心。
已经入冬了,窗外头也没什么可看的景致,树上的叶子落得一片不剩,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
刘琰吃了一块点心,听刘芳给她讲过来人的心得。
“还是要挑个好看些的。”刘芳说:“虽然说男子的美丑没有女子那样紧要,可是一个人倘若看都看不顺眼,怎么和他举案齐眉过日子?再说,将来生的孩子也有一半的机会长得随了爹,那可惨了。”
刘琰笑着说:“那三姐姐你是看中了姐夫的相貌吗?”
“也不算是……”刘芳想了想,认真的说:“当然你姐夫生得也不丑,眉清目秀的,很耐看。我选中他,其实也因为之前就有来往,知道他这个人品行不错,很老实,不会耍歪心眼儿。”
其实还有一小半原因,是因为刘芳觉得,她和赵磊在身世上也算同病相怜。他们都早早没了亲人。赵磊但凡亲近一点儿亲人都死了个精光,而刘芳呢,虽然还有父亲,有继母所出的弟弟妹妹,可那些亲人跟没有一样,甚至还不如没有呢。
没有亲族固然孤单,遇事儿也少了倚仗扶持,但是好处也有,省心。刘芳已经是公主,她不需要夫家再给她添光彩,添助力,她当初选赵磊,就是想太太平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赵磊确实也如她所愿,是个好丈夫。
她这辈子能有现在这样的日子已经是福大运大,不能再奢求别的了。
“那三姐你的意思是,相貌要紧,品行更要紧了?”
“是啊。”刘芳说:“一辈子的大事儿呢,一定得挑个好的。”
第三百九十二章 嫁妆
再往下翻,净熟人。
李峥,还有他堂兄李崆,两个人画在一张画里。
刘琰看了刘芳一眼。
刘芳倒是很坦然,还说:“按说他们兄弟俩年纪都早该议亲了,不过因为祖父一去世,守孝给耽误了。还别说,这样看一点儿也不象堂兄弟,倒很象一对亲兄弟。”
“唉,好看是好看啊,”刘琰言下有憾:“可惜人家不愿意当驸马。”
刘琰都不大记得李崆的长相了——毕竟之前见得少,而且李家人回乡守孝之后,她就再也没见过李崆了。
现在看起来,这个人已经和记忆中那个少年模样大相径庭了,他身量仿佛更高了一些,脸显得更清瘦了,棱角分明。减了几分少年的清秀,但是眉眼间也比过去显得沉稳了。
兄弟两个还是不大一样的,李崆看起来有几分锐气,李峥看起来更柔和一些。
刘琰想把这画也撂到一旁,刘芳却说:“你不考虑考虑?李家现在不比从前了,尚公主想来也是肯的。”
刘琰还是摇头。
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和这兄弟俩扯上关系的。
三姐姐说得再豁达,也不代表她当时就不伤心了。
那毕竟是她第一次喜欢上的人,意义是不一样的。
刘芳也没再劝,姐妹俩接着往下看。
呃……巧了,这下头一张就是陆轶的。
刘琰一下子就笑了:“怎么还有他。”
刘芳心说,就数他最有心计呢,早早就想当这个驸马了,你个傻丫头还蒙在鼓里,把人家当成四皇子、曹世子一样看待。
四皇子和曹世子那是亲哥哥,亲表哥,陆轶他算哪一路的哥哥啊?
“还真别说,在画上看,和真人感觉有点儿不一样。”
刘芳撇了一下嘴:“还不就是那个人,有哪儿不一样啊。”
好象三姐姐不大喜欢陆轶似的?
难道因为陆轶拉着三姐夫总忙外差,三姐姐不高兴啦?
“唔,好象画上更好看一点。”刘琰这话没说错。再平常的景,一入画,也显得有几分与众不同。同理,再普通的人,一被画出来了,就显得不普通了。
画上的陆轶带着笑,他穿着一身儿公服,这身儿装束刘琰见过,可是当时并没有觉得有多英武,现在在画上看起来,这身儿衣裳衬得人肩是肩,腿是腿,面目俊朗,英气勃勃。
刘芳觉得那纯是赵磊偏心他,有意把他给美化了。
刘琰却觉得……好象陆轶就是这个样子。
从前不觉得,是因为太熟悉了,全然没有注意这个人长得如何。
对了,上次在大姐姐府上,陆轶那回也去了,刘琰记得那天他看起来就显得和平时不一样。
不过那天她偏巧身子不大舒坦,也没看成什么热闹,连袁家姐妹的事儿还是后来听说的呢。
说起袁家姐妹,刘琰前几天恍惚又听说袁家有什么事,只是因为二皇子闹事,她没能细打听。
“三姐姐可知道,最近袁家怎么样了?”
刘芳乐了:“你不提我还忘了和你说,他们家一出一出的真不消停,明明已经明发了旨意定了亲事,他们家要是懂事的,就该安分守己顾着体面才是,结果他们竟然这么折腾。”
“袁若秋她出什么事了?”
“倒不是她,”刘芳放下画,端茶喝了一口润嗓子。
刘琰对她是再熟悉不过,刘芳一做这个动作,那就表示后头有很大一篇话要说。
刘琰赶紧也喝口茶垫垫肚子,免得等下听得多,说得多了顾不上喝水。
“袁若秋她母亲是袁家的继室,你知道吧?”
刘琰点头。
这能不知道嘛。
“这位继室夫人名声不显,因为她进门生了袁若秋之后就倔卧病在床,后来干脆被挪出去静养了,就连袁家的几位老仆,提到她时都没有什么印象。她只生了袁若秋一个,按说,她的嫁妆应该是归她亲生女儿所有吧?”
刘琰迟疑了下:“也不能这样说,要是按着一般俗例是这样,但是她也是袁若锦他们其他几个人名义上的母亲,多多少少也要给其他人一点东西做做样子。”
“是啊,可大头还是要归袁若秋吧?”
刘琰点头,这个是没说的,应该这么办。
毕竟袁若锦也有自己的亲娘,她亲娘的嫁妆留下来,袁若锦难道不把持着全留给自己吗?
各人的归各人,谁也没什么好说的。
刘芳摇头:“可袁家人不是善茬儿,袁若秋她娘的嫁妆,除了一些书本和小物件,其他的全让袁家老太太和袁若秋那个婶子给占去了,当时就是欺负袁若秋年纪小,舅舅家又早没了人。”
这事儿刘琰听着也不怎么意外。
没娘的孩子在哪儿都要受欺负,刘芳不也是一样吗?她落到继母手里险些命都没了,袁若秋年纪小,又没有舅舅家撑腰,在祖母,婶子和袁若锦这个姐姐手下讨生活,连自己尚且护不住,又怎么可能保得住生母的嫁妆。
“可是现在袁若秋要讨回她母亲的嫁妆了,啧啧,听说她母亲当时嫁妆很丰厚呢,有田庄,有铺子,有古董和银子,折下来怕没有上万两呢。”
“她有嫁妆单子?”
“有,听说是一个老嬷嬷保存下来的,找到了当时的两个人证。”
刘琰好奇:“袁家人肯还给她吗?”
想来是不会还,不然刘芳刚才就不会说他家闹腾了。
果然刘芳说:“吃进去的肉哪有吐出来的理,袁家老太太装病,说她刚攀上高枝就不孝,袁家那个婶子寻死觅活的,说自己辛苦操持当家还当出不是来了,当年的事情都隔了这么些年了谁说得清?反正她没见银子也没见东西,更没有什么田庄铺子到她手上……这里面还扯上了袁若锦。袁若锦的亲娘嫁进来时,其实是没什么嫁妆的,袁家那时候也还没发迹,也就是一般中等人家。这些年来袁家人又穿金又戴银,又吃香又喝辣,钱都从哪儿来的?袁若锦之前当着家揽着权,给自己备嫁妆,那嫁妆里听说好些东西都是从继母那份嫁妆里抠来的呢。”
刘琰摇了摇头:“真是……”
真是一团乱。
袁若秋要讨回生母嫁妆,刘琰没觉得她做错了。她已经定亲,以后就是皇子妃,荣华富贵都不缺,她要这份儿嫁妆,为了钱的可能很小。
她应该更想替生母讨回公道,想要一直欺压她们母女的人认错求饶吧?
第三百九十三章 家务
刘芳摇头:“她现在讨要嫁妆,不合适。说真的,她这么干,是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本来因为她定亲前后闹的事,就让很多人议论纷纷她和袁若锦到底谁是谁非。有人说袁若锦好,袁若秋太有手段心机。现在她又闹这么一出,越发把娘家人全得罪个死,还落下了不敬祖母、长辈的名声,对她以后没有半点好处。”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刘琰由衷的感叹一句:“明明不是她的错,但她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却是处处受制。”
刘芳替刘琰剥了一枚蜜橘,她喜欢橘子皮的气味儿,剥完后喜欢让那气味留在手指上不愿意洗去:“还是太年轻了。她本可以不选在此时发难,或是别这么明火执仗的行事,暗着来最好,既得了实惠,还不落恶名。年轻气盛压不住锐气,现在你瞧瞧,她嫁妆要不到手,反而惹得一身腥,将来不管有什么事儿,别人都要拿她‘贪财’‘不孝’这些来攻击她,对四皇子将来也没好处。”
刘琰承认刘芳说的也对。
“但这件事也好解决。”
“你想帮帮她?”
刘琰摇头:“她和小哥已经定亲了,要帮也应该是小哥帮她,而且夫妇一体,帮她也就是帮小哥自己,回头我就跟小哥说,这事儿或许他还没听说呢。”
“四皇子怎么帮她?难道要上门去替她撑腰,跟袁老太太打擂台?”
刘琰笑了:“三姐姐你别开玩笑,小哥怎么能和一个老太太打交道呢。”
男人自然要和男人说话了。
甚至都不用小哥出面,只要差个太监跟袁镇文说一声就好。
说到底他是一家之主,修身齐家,他做的就不妥当,这所有的事情,根源其实还都在他的身上。他不能料理好家事,上不能规劝母亲,下不能教养好子女。若他还想要前程,要名声,这事儿就应该他来处置。
“但愿这事儿能顺顺当当的解决了。”刘芳还是觉得袁若秋不太懂事,惹出这样的麻烦来,还得别人给她收拾烂摊子。
明明内宫监给她身边派了教养尚宫,教她各种规矩礼节,但又不光是教规矩礼节,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行事妥贴,这些也都要一一教导。袁若秋现在行事这么莽撞,那一定是尚宫没教好,宫人也没劝阻,这些人都不称职,回头还是撤换了为要。
说过了袁家的事情,姐妹两个继续看图。
美少年谁不喜欢啊,刘芳说是帮着刘琰出主意,其实自己也没少饱眼福。这堆画是她挑过的,谁出色谁不成她心里还是有谱的。
跳过陆轶不说,后头几个可都不错。
“这个叫做王芝,才学出众,驸马说他今年必定榜上有名,说不定能中一甲呢。”
“这么出众?”
画纸慢慢展开,刘琰先看见了这人的的身量。
有些削瘦,手里拿着把折扇。
嗯,赵磊画的这些人,手里都要拿点什么,不过这东西也不是乱拿的。
能拿折扇,说明他必定美姿仪,风度佳。
“瞧,是不是生得极好?眉眼秀美,又不显得女气。”
刘芳也不太欣赏那种过于阴柔的长相气质,前头看过的那两个显然也不是她的菜。
刘琰看着画中人的面庞,有片刻的恍惚。
这个人,她好象在哪儿见过,但是又想不起来。
“怎么了?”刘芳的手在她眼前晃了晃:“看呆了?这么中意?”
“没有,”刘琰说:“我就是觉得好象在哪儿见过他。”
“可能见过吧,对了,上次大姐姐请客他去没去?是不是在那儿见过?”
“也许是。”
可是她心里觉得不是。
应该不是在什么文会、寿宴上见过,但是又确实觉得似曾相识。
“啊,上次菊花会时,姐夫替我裱了一张画,落款好象就是叫这个名字——”刘琰想起来了。
刘芳笑嘻嘻的把这张画像让人收好:“那是在菊花会上见过了?不错不错,终于有一个合眼缘的了,和那几张挑出来的放一起,可别弄混了。”
顺带刘芳跟刘琰说了两句王芝的来历。
“他祖父是王襄,湛州那个,脾气又臭又倔,有文才可是不会为官。据驸马说,这个王芝也差不多,生得好,才学好,脾气就有些冷冷的,不爱说话,也不大喜欢应酬的场合。”
这样的性子即使有才华,官途只怕也不大顺畅。做官有时候跟才学没多大关系,关键得会为人处世,会钻营笼络。有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而且这门学问书本不会教你,你得自己一点一点的揣摩,学会。而且做官的人,脸皮得要厚,心也得硬一些。
照刘芳看,王芝若脾性和他那个祖父一样,那八成做不了什么大官,没准儿当驸马倒是他的一条好出路。赵磊在为人处事上就不怎么行,不会来事儿,不会说话,但做了驸马后,他们夫妇不是过得挺好嘛。
不过这个王芝,脾气如何刘芳还没有亲眼见过。若是这人太过孤傲,那也不成。
“这是徐崇贤,还有人写过诗赞他,说他心地无垢,面如美玉。听说春天的时候他出门踏青,差点儿被女孩儿们掷的花果手帕给淹了呢。”
“这个是李华晖,听说箭术不错,对了,他现在也是侍卫,说不定你就见过呢。”
“这个是鄂迟,他不是中原人,他父亲是皇上当初收服的一个辽州那边的夷人,叫鄂蒙还是什么?现在还在辽州那儿,是个武将,鄂迟倒是在京城长大的,也在官学里挂个名儿,不过这人不爱读书,更喜欢弓马骑射,看来也是个武将胚子。”
这个人刘琰倒是听说过。
“是,我也听说过。”
“他母亲倒是咱们中原女子,听说还是个读书人家的女儿,我见过这个鄂迟,他皮肤可白净可细腻啦,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是擦了粉呢,后来找了个理由离近看了看,确实是天生的白,可能他们那一族都生得白净吧。”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夫妻
刘琰在三公主府里待了半日,画看了不少,还狠狠吃了一顿好饭菜。刘芳过日子不铺张,不过也不绝不会抠索苛待自己,上的菜都是时鲜,蒸鱼嫩的入口即化,汤格外的鲜,还有一道白玉饭,不知道那饭怎么蒸出来的,米粒粒晶莹,连着锅一起端上来,一揭盖子,热腾腾的香气直往人身上扑。
哪怕不就菜,这饭刘琰也能吃个两碗。
刘琰还喜欢往上面洒点儿东西,磨碎的芝麻、核桃粒,有时候会浇上两勺酱汁儿。在宫里的时候她多少还顾忌着些,现在自己当家作主,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今天蒸鱼的酱汁儿就被她浇在饭上,用筷子拌一拌,吃得别提多香了。
刘琰吃了几口饭,看刘芳吃的那么香,坐在那儿出了一会儿神。
刘芳问她:“吃饱了?让人给你上茶吧。”
“嗯,三姐,我想问你……”
“什么?你问吧。”
“成亲之后,日子是不是过得比成亲之前要快活?”
刘芳咬着筷子:“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嗯……我觉得你好象比以前快活。”
其实刘芳没出嫁之前,也是爱说爱笑的。但是成了亲之后又不一样,她身上好象少了一层无形的枷锁一样,那种从心底透出来的自在和快活,是过去没有的。
“这个怎么说呢,”刘芳一时间倒是让她给问住了。
日子嘛,天天都在过。可是要问她日子究竟过得好不好,比过去好在哪儿,她还真说不上来。
“过得好不好,一大半得看是不是嫁对了人。”刘芳用手指指右边,这暗示的是谁,姐妹俩心里都明白:“倘若嫁的不遂心如意,这心里一直象堵着块石头,那日子八成是过不好。”
“其实鲁驸马为人还算不错。”
刘芳只是暗示,刘琰索性把话挑明了。
起码和自己的二皇兄、三皇兄相比,鲁驸马那为人真是忠厚老实没得挑。二皇子那种丈夫,谁嫁他谁倒霉。三皇兄嘛,其实刘琰觉得他为人并不坏,就是……他象个孩子一样,始终没长大。
可是孩子没有那么会闯祸。人们可以包容孩子,但是对明显已经长大成人,且娶妻生子的人不会再宽容了,他已经是个大人,该承担起责任。
刘芳也赞同刘琰这句话。
三皇子就象个七八岁的孩子一样,都说七岁八岁猫狗也嫌,但别人过了那个岁数就懂事了,能控制自己了,三皇子却一直都跟七八岁一样,做事从不过脑子,有时候刘芳怀疑他那颗脑袋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东西?豆腐渣吗?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啊。”
刘芳成亲之前就觉得赵磊是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是,他是没什么大本事,用旁人的话说,他也不上进,不会来事儿,但是他这人心地淳厚,旁人对他好,他都明白,而且会想着尽力回报这份好。
事实也证明刘芳没选错,她的日子过得很顺心。唔,虽然偶尔也会有些磕磕绊绊,但牙齿还有咬舌头的时候呢,吵几句嘴怕什么?过后还更好了。
刘芳觉得即使当初她如愿以偿嫁了李峥,大概日子也没有现在过得这么自在。
李家规矩大,人口多,人情来往也多。李峥这个人……他心思太深,他的野心也大。
没错,刘芳现在看得很明白。
之前她暗恋李峥的时候,李峥在她眼中真是十全十美,无一不好,那时候她那种向往,那种狂热,现在想来自己都害怕。
就好象中了什么*一样,又好象有人把她的眼睛给蒙住了。
现在那种迷恋消褪,头脑清醒,她看事情也从当局者迷变成了旁观者清。
李家是传承了几百年的世家门第了,李家的所有人都被这个姓氏给拘着,他们不能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不能做任何一件给这姓氏抹黑的事情,再微小也不行。
刘芳很敬佩这样的,但是他们活得太累了。嫁进李家的女人都不长命,大概也是因为这个。
如果她真嫁了李峥,当然,她是公主,可李峥这个驸马做得必然艰难,他们这对夫妻不可能象她和赵磊这样……嗯,浑然天成,如鱼得水吧?
她自幼丧母,跟着曹皇后过日子,虽然曹皇后慈爱,可那毕竟不是亲娘,她觉得自己象一只没有巢的鸟儿,到处漂泊。刘家她待不下去,在曹家那段日子她也觉得尴尬。至于皇宫,那从来也不是一个家。
可现在她有家了。
她和赵磊两个人,成就的一个家。
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孩子。
不过早晚会有的。
到时候家里就更热闹了。
刘芳都想好了,她至少要生两个孩子,最好是一男一女。当然,再多生两个也成。孩子生下来她得好好教导,如果象驸马一样爱画,也不算坏事……但最好不象他那么傻气,为人处世上还是要灵透一点儿。
刘琰不知道刘芳这会儿都想的那么远了。
她也能猜得出来,大姐姐也好,三姐姐也好,她们嫁人之后,都比在宫里过得自在。毕竟宫里太大,人太多,规矩也多,看似一片平和,实则暗潮汹涌。
就连二姐姐,虽然她过得不算顺当,可是认真想想,其实她也是比在宫里自在的。
在宫里的时候她表现的可柔善了,一点儿脾气也没有,刘雨都能随便欺负她。但是出了宫之后,她就开始显露出脾气来了,和鲁驸马好一阵歹一阵,歹一阵再好一阵,总之就是是折腾。
要是在宫里,她敢折腾吗?
刘琰回宫的时候,刘芳把好几张画像都给她带上了。
用刘芳的话说,这些人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华,让她带回去好好琢磨,认真打量,多看几眼总没有坏处。
刘琰笑着,也没怎么当真,不过她确实把画带回去了。
不但带回去了,还给曹皇后看了。
曹皇后也是忍不住笑:“你们姐妹还真是……”
其实这不是坏事。
懂得替自己张罗打算,总比傻呆呆的好。
第三百九十五章 开窍
“嗯,都挺好的。”
福玉公主上次带画像来,曹皇后是挑儿媳妇,那挑的多么仔细,恨不得连头发丝儿上面有点小毛病都得看个一清二楚。但是看刘琰带来的这些画像,那就宽容多了。
“都挺好的,都是不错的孩子。”曹皇后笑着问女儿:“你看中了哪个啊?”
刘琰一乐:“我看着都挺好的,实在分不出来哪个更好。”
曹皇后故意露出吃惊的神情:“什么?你这也太贪心,难道你还想都嫁了不成?”
一旁英罗她们也都跟着笑。
“诶,都嫁了只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