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雀北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恩节,火鸡?”
  苏玉瑶听到这两个词一头雾水,把纸张打开,似乎是一张画报,上面印了不少东西,但她看不懂具体内容,便递给苏老二问:“满舅,这是什么东西?”
  苏老二接过去看了眼便团了一团扔掉,有些嗤之以鼻的不屑:“就是个洋人的节日。”
  苏玉瑶看他似乎并不高兴,却又想不出是为什么。
  因为刚刚苏老二还带他们去吃了西餐,那也是洋人的东西,可见他似乎没有这么抗拒,便问出了疑惑:“这个节日不好吗?”
  “一个死东西,哪有什么好不好的。”苏老二感叹一句:“只是在有心人手里给弄变味了。那些毛都还没长齐的少爷小姐也跟风胡闹,真是出去喝了几年洋墨水,回来就连自己老祖宗是谁都不知道了,尽整这些没用的派头。”
  苏招娣也附和说:“这也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才会弄罢了,穷人家谁有钱搞这些呀!”
  总之苏老二摇头十分不认同。
  两人又顺着这个话题说到其他事,苏玉瑶听着他们说话的内容,知道就算再追问也不会有细致的回答,但心里却是惦念上了。
  虽说他们说得没错,这也许真的是有钱人的节日,可对于不懂的东西,她还是想要弄清楚。
  次日,苏老二出门办他的事,家里又只剩苏玉瑶母女和一干下人在,只是因为苏老二之前的交代,苏招娣不再管苏玉瑶的行动。
  苏玉瑶瞎晃悠不经意间就晃到了后厨那边,看到阿玲和阿彩正坐在后门晒着太阳打毛线,说着闲话,便过去凑个热闹。
  阿彩赶紧闭口,给她搬了个凳子坐下,看苏玉瑶没有呵斥他们的意思,才又挑些家长里短的事说起。
  苏玉瑶突然想到自己惦记的事情,就开口问:“你们知道感恩节吗?”
  阿玲随口回答:“知道啊。”
  挑了一针线,她顿时停住手上的动作,看着阿彩问:“说起来好像就是今天吧?我昨天出门买东西的时候,还听几个卖大米的在议论呢,说关公馆今年又买了上千斤大米。”
  阿彩应了一声:“大概是吧,我也记不大清了。”
  “关公馆?”苏玉瑶疑惑,“关公馆是谁家,和感恩节难道有什么关系吗?”
  阿玲抬眼看了她一下,见她一副认真聆听的模样,心里突然十分满足,也就不吝啬和她说说:“小姐刚来可能不知道,关公馆的关老爷可是咱沪城有名的大善士!这个感恩节就是关老爷一家推崇开的。”
  苏玉瑶惊讶:“原来有这道关系在里面呀。”
  阿玲又低下头去打毛线,边说:“这个节日呀,据说在国外就是为了让大伙学会感恩,记得感恩才设立的,所以每年这个时候,关公馆都会采买大量的米面,给福利院送去,还给在街头的乞丐布衣施粥。”
  苏玉瑶点点说:“这样说起来,这位关老爷还真是位大善人。”
  阿玲叹了口气带着几分艳羡说:“关老爷年轻的时候留过洋,归国后本该前途无量的,却舍得下荣华富贵,尽心竭力的善事,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虽说刚开始十分艰难,但天酬良善,大抵是做多了好事,现在也是发了大财。还有关家的三位小姐,不是男人身可也没人敢小瞧,那是多少男人都比不上的!”
  苏玉瑶好奇:“关家也只有三位小姐吗?”
  阿玲没注意她说的是也,可能关家的三位小姐是她的榜样,说到关家三位小姐的时候十分激动:“是呀!关家只有三位小姐没有少爷。”
  “但关家的三位小姐可都不简单,大小姐嫁给了郑家的当家,二小姐在女子学院当教员,三小姐现在留洋海外,都是顶顶厉害的呢!丝毫不输男儿身!”
  苏玉瑶虽然不懂郑家在沪城是个什么地位的人家,但能被阿玲这般夸的,想必不会简单,再加上二小姐三小姐都是文化人,确实一门三女都十分的出色。
  做好事果然有好福,哪像自家,同是三姐妹,亲亲的大伯母却恨不得逼死他们。
  改明要是有幸能见到这位关老爷,也不知道能不能沾点福气?                        
作者有话要说:  我是不是要发红包你们才会理我呢嘤嘤嘤qaq

  ☆、第七章

  眨眼到沪城半个月,苏玉瑶终于熟悉适应了苏公馆的生活,不再像原来那样拘谨。
  这天正是大雪节气,赶巧又天降大雪,而且是夜里就下了,下了一整晚没停过,早上起来的时候,外面一片白茫茫的。
  苏玉瑶在老家还从未见过雪,那日刚来也不过是遇到下了几朵小雪花,很快就停住,夜里根本没有积起,第二天就化得无影无踪了。
  这会儿见到了真正的漫天大雪,心里的激动可谓无法言语。
  吃好早饭听田婶说了些要注意的地方,全副武装包裹好便急匆匆冲出家门,打算到门口去玩雪。
  但因为下雪,路面走人都不易,更不要说开车来往,而这附近住的又都是权贵,所以一早,各家就着人清扫了自家门前的积雪,放眼望去,这一整条街上已经没有一片地方是干净的。
  苏玉瑶有些失望,蹲在台阶旁团了个小球掂量。
  苏老二和田伯从屋里出来,应该是准备出门,看到她的动作,笑问:“阿满,你这是在玩什么呢?”
  苏玉瑶抬头看他,可惜镜片上蒙了一层薄雾,遮挡着看不真切,但是能听出来苏老二心情还不错,似乎正在笑,也就胆大起来回答说:“我想试试堆个雪人来玩,但是这里的雪都脏了。”
  苏老二又问:“你娘呢?”
  苏玉瑶随手一指右手边的建筑:“她去找戴夫人玩了。”
  戴夫人便是那日在西餐厅见到的戴老板的夫人,是前几日和苏老二去隔壁串门时候认识的,很喜欢组织牌局,家里十分热闹,这几天苏招娣没事就会过去那边。
  苏老二点点头说:“那你也别一天待在家里,多出去走走。这边门口的雪都打扫过了,你想玩的话可以到广场上去,那里的雪没人清理,今天肯定热闹,给你的钱你带上,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因为广场离苏公馆很近,走路不过几分钟的事,这一段又繁华,苏老二倒是放心,并不怕她迷路。
  这几天苏玉瑶和阿玲一起也已经去过好几次广场,喂喂鸽子或是看人放放风筝之类,还算熟门熟路,听到苏老二提醒,眼睛忽然一亮:“我怎么忘了!我和田婶说一声就去!”
  路过客厅的时候,看到阿玲正拿着鸡毛掸子在打扫,就随口一问:“阿玲,要去广场看雪吗?”
  阿玲是沪城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下雪并不感觉新鲜,甚至年年到这个时候,还只嫌弃天太冷让人不好过。所以当苏玉瑶不是吩咐她跟着出门,只是问一句她要不要去的时候,她几乎不假思索就拒绝:“不去。”
  苏玉瑶没所谓,特意戴上了沈尧上回送的大围巾,把半张脸都包裹起来,这才步伐轻盈的再次走出家门。
  阿玲在身后摇摇头十分不解的想,雪有什么好看的?
  苏玉瑶走到广场才知道苏老二说的热闹是怎么回事。原先空空荡荡只有寒风吹过的广场,此时不仅没有因为下雪天而变得更加冷清,反而较平时天差地别,甚至像赶集一般热闹。
  小摊小贩们在边沿地带支起了各种摊子做生意,广场中间则大人小孩齐齐上阵,打雪仗、堆雪人,还有滑雪橇的,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玉瑶沿边上那一溜摊子走过去,看到有卖烤地瓜的摊贩,香气和轻烟飘飘袅袅,但是地瓜她在家吃得多了,并不觉得新鲜,倒是旁边红红艳艳的叫冰糖葫芦的东西,十分吸引她的注意力。
  很多大人小孩都围过去买,苏玉瑶看了心里也有些蠢蠢欲动。
  揣紧兜里的钱走过去,等到前边的人走了散了,她才上前去轻声问:“这个怎么卖?”
  小贩笑着高声答:“冰糖葫芦!五分钱一串!”
  说着就从扎满冰糖葫芦的草垛上拿下一串递到了她面前。
  苏玉瑶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犹豫了两秒,终于还是摸出兜里的一角钱递了出去,等到东西拿到手上的时候,心里突然无比的满足。
  小贩找补了钱,苏玉瑶拿着冰糖葫芦往广场中间走了几步,边错开拥挤的人群,边虔诚的舔了舔冰糖葫芦的外面,甜甜的,正要咬一口,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叫小麻雀。
  自从那天沈尧帮她取了这样一个外号,虽然之后一直就没有人喊过,但是苏玉瑶还是对这三个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此时听到,几乎是下意识的就回头看,只见一位高大英俊的男人和一位打扮光鲜的小姐并肩向她这边走来。
  沈尧远远只觉得身形像,试着喊了一声,没想到还真是那天见到的小麻雀。
  他忍不住打量了一下调侃道:“小麻雀,才半月不见,完全大变样了呀!我差点以为认错人了呢,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你……你……”苏玉瑶气急,这个喊她小麻雀的不是沈尧又是谁!
  沈尧挑眉,伸手去扯了扯她垂在胸前的两根麻花辫:“还戴着我送的围巾呢,别说就已经不认识我了?怎么还戴起眼镜了?不过别说,还怪好看的。”
  眼看又要动手去摘她的眼镜。
  苏玉瑶只觉得这人不过才半个月不见,行为真是越发的轻浮了。
  原先还只是嘴上说说,现在直接就动手动脚了,没看见边上陪着一起来的女伴,脸上神色已经十分尴尬又不好看了吗?
  往后躲了躲,没让沈尧碰到自己的眼镜,但是想到苏老二说的不能得罪这位祖宗,还是小声解释了说:“眼镜不能摘,摘了会看不清楚。”
  沈尧闻言收回手插兜里,坏笑说:“没想到原来是只近视的小麻雀。”
  苏玉瑶很在意眼睛的问题,已经做好被嘲笑的准备,但是意外的没从沈尧话里听出嘲笑或是鄙夷的成分,心里突然对他有了几分改观。
  鼓起勇气摇了摇头说:“我不叫小麻雀。”
  沈尧却觉得戴着眼镜一本正经起来的小矮子更可爱了,故意逗她:“但我觉得很好听也很亲切呀,你不喜欢吗?”
  苏玉瑶瞪他嘟囔道:“没人会喜欢吧?”
  “这可真说不定。”真是只单纯的小麻雀,沈尧心里失笑,要知道多少人想要这样的特殊对待还没有,她却那般嫌弃。
  不过,大概也是因为她的不同,所以自己才对她,格外宽容?
  苏玉瑶瘪瘪嘴完全不信他:“那你给那些喜欢的人取吧,我不喜欢。”
  “这话我怎么听着有点酸呢?”沈尧凑近了一点看她,其实知晓她没有别的意思,但就想逗她,这只小麻雀打第一次见他,似乎就对他有成见?
  苏玉瑶后退一步:“你……”
  眼看沈尧还有要继续聊下去的意思,他身边一直沉默不说话的女人终于忍不住,扯了扯他的袖子软声软气,还有些委屈的提醒说:“我们该走了,要不赶不及了。”
  沈尧抬起左手看了眼腕上的手表时间:“还真是,小麻雀,我有点事要先走了,下次再聊,到时候请你吃饭啊!”
  说着边挥挥手边潇洒转身,毫不留恋的离去。
  苏玉瑶看着他转身,刚要开口,又赶紧捂住了嘴,把再也不见这已经到嘴边的四个字默默吞回肚子里。
  上回就说了再也不见,可才过去半个月就见到了,会不会是好的不灵坏的灵?
  还是不说的好。
  苏玉瑶摇摇头后怕的看了眼手里举着的冰糖葫芦,还好天气冷,没有化掉。
  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糖衣是又脆又甜的,山楂果是酸软的,搭配在一起酸酸甜甜十分美味。送走那位祖宗又是值得开心的事,苏玉瑶愉快的眯起眼睛。
  抬头再去看远去的那两个背影,没想到走在沈尧身边的那位小姐却突然回头。
  四目相对,托戴了眼镜的福,苏玉瑶看得十分清楚。
  那位小姐眼里有对她深深的打量。
  心里一咯噔,恰巧此时旁边飞来一个雪球砸在腿上,苏玉瑶哎哟一声差点没站稳,回头到处是混乱的打雪仗,谁扔的也不知道。
  流年不利,苏玉瑶心想下次出门前怕是要先看看黄历才行,这又是遇到不好惹的祖宗,又是被误伤。
  眼下也不敢再在外面晃悠,拍了拍裙子上的褶皱,举着她的冰糖葫芦一路吃着回了苏公馆。
  苏老二白天不会在家,苏招娣自从结识了戴夫人之后,也是成天不着地,苏玉瑶这半个月下来,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吃好午饭又睡了个午觉,醒来后便到后厨去看田婶下厨,沪城菜的口味和老家的非常不同,这边吃甜,老家吃酸辣,她最近没事就跟在田婶身边学做沪城菜。
  刚洗了手忽然听到苏老二在客厅里喊她,苏玉瑶还以为是听错了,仔细一听真是苏老二的声音,便赶紧擦了擦走出厨房。
  苏老二果然已经回来了,正坐在沙发上点了根烟,她走近问:“满舅,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呀?”
  苏老二指了指自己对面的位置:“过来坐,我有件事要和你说。”
  如此正经的架势,让苏玉瑶一瞬间觉得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苏老二要找她算账,惴惴不安的走过去坐下:“怎么了?”
  苏老二说:“沈家的二少爷今天归国了,明晚要在新天地举办洗尘宴,我接到了邀请,你准备一下明天和我去。”
  “沈家的二少爷?”苏玉瑶马上就想到了沈尧。
  苏老二颔首:“就是沈家二老爷的儿子,沈大少的堂弟,叫沈黎。你明晚跟我去见见,顺便也多认识一些同龄的少爷小姐,交几个新朋友,以后没事就约着人出去玩玩,天天待在家里,都不无聊吗?”
  苏玉瑶摇摇头说:“还好。”
  如果可以选择,她倒是愿意在家无聊,也不愿出去应酬。
  苏老二也不和她争这个没意义的,只吩咐道:“明天记得穿漂亮点,那天不是又送来了好几套新衣服吗?我瞧着都不错。”
  “我们阿满这么漂亮,穿好看点,那些少爷指不定到时候眼睛都错不开。”

  ☆、第八章

  沈家二少爷留洋学成归国的消息,一下就在沪城的上流社会里掀起了惊涛骇浪,收到洗尘宴邀请函的人家纷纷忙活起来,没收到邀请函的更是心思活络起来。
  承接宴会举办的场所是新天地歌舞厅,坐落在华兴路。
  作为沪城有名的娱乐一条街,华兴路上遍布歌舞厅、电影院、戏园子、赌场或者妓院,每晚华灯初上的时刻,这里便会亮起不夜的霓虹灯,升起不歇的笙歌曼舞。
  新天地又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坊间甚至传言能进新天地参加一场宴会,便算一脚踏进了沪城的上流社会,可见其地位之高。
  苏玉瑶倒是不知道有这些传言,她随苏老二坐车到新天地的时候,外边天色已经完全暗淡下来,虽然整条街两边都此起彼伏的闪着霓虹灯,但是光线还是不如白天清晰明亮,幸而她戴了眼镜,才不至两眼一抹黑。
  新天地歌舞厅的门前,这会儿正车水马龙,往来客人络绎不绝。
  因着行人和人力车也穿插其中,很多车辆在半道便被堵得无法继续前行,不得已停下等候前边疏散。
  苏玉瑶他们也被堵在了半道。
  她摇下车窗,微微伸出头去看,果然车子都是去往新天地门前的,而且从车上下来的男男女女,或独身,或拖家带口,总之全部是盛装打扮,在夜色朦胧的陪衬下,越发摇曳生姿。
  她不由得惊叹道:“真是大手笔,请了好多人啊!”
  苏老二看都没看窗外便轻轻一笑说:“沈家的宴会,谁不是削尖了脑袋想挤进来。有邀请函的,光明正大的来,没有邀请函的,走旁门左道也要来,自然人就多了。”
  若是稍加关注一下沪城报纸,还会发现,这些来的都是沪城有头有脸的人物。
  苏玉瑶不解的回头问:“这要走什么旁门左道?”
  苏老二偏头看她,心想果然还是小孩子心性,纯真得很,就说:“邀请函有定数,想来的人却没有。那些有邀请函的,遇到有心人找上,推拒不得,便只能多带上个朋友或者带个伴,你总不能拦着不让进吧?这个带一位那个带一位,没有邀请函却进去的人不就多起来了。”
  苏玉瑶一下恍然大悟:“没想到还可以这样!”
  苏老二笑她:“沪城就是个讲应酬的地方,很多什么都没有只有嘴皮子的人照样混得风生水起,抓住机会就一朝翻身的人也不在少数,以后见多你就知道了。”
  前边车流渐渐散去了,司机跟着把车开过去停在新天地正门口。
  泊车小厮十分有眼色的过来帮拉开车门,苏玉瑶下了车,等到苏老二绕过车子走过来,便也学着刚才进去的那些小姐,挽上了他的臂弯。
  刚要踏上台阶,忽然听见有人在后边喊苏老二,两人脚下一顿停在了原地,松开挽着的臂弯齐齐回身。
  抬头只见是一位四五十岁年纪的男人携着女伴走过来,穿着西装革履,生得威严大方。他的女伴则二三十岁上下,打扮体面,面容娇丽无比。
  “哟,是荣总长啊!”苏老二笑开了问道,“您这是也刚来呢?”
  “苏二爷您不也是吗?”荣鸿良回道,然后和苏老二对视一眼,顿了顿都哈哈大笑起来,待笑罢了他把视线转到苏玉瑶身上问:“不给介绍一下这位?”
  苏老二身边来来往往的女人就那几个交际花,乍见一位面生的小姑娘,再联系前段时间的传言,荣鸿良其实差不多已经确定了苏玉瑶的身份,不过是想得到本人的证实而已。
  苏老二倒也不辜负他的期望,笑说:“这位是我外甥女,苏玉瑶。”
  然后又朝苏玉瑶介绍说:“这位可是沪城了不得的大人物,负责司法的荣总长,还有他的夫人,记得以后千万不能怠慢了。”
  苏玉瑶乖巧的打招呼:“荣总长好,荣夫人好。”
  荣鸿良还未说话,他的夫人先笑着开口了:“苏二爷真是好福气啊,苏小姐长得这样标致,性子又这么乖巧,真让人羡慕。不知道许没许人家?若是还没有许人家,改明我可要当一回媒人才行!”
  荣鸿良大笑:“就怕你想,苏二爷舍不得呢!”
  苏老二和着两人周旋,也笑说:“都说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荣夫人愿意保媒,苏某自然是求之不得!进去说?”
  荣鸿良点头称是:“走走走,进去说!”
  四人一番推脱,便又重新两两挽起手臂一前一后上了台阶,在门口出示了邀请函后,正式踏入宴会场地。
  苏玉瑶随苏老二进门,一下就被眼前的宽敞和奢靡晃花了眼。
  偌大的大厅只四周摆了些圆桌和沙发,中间十分空旷,顶上数十盏水晶大吊灯发出炫目的光。无数盛装打扮的男男女女穿梭大厅里,三两结伴,低声交谈。
  优雅的音乐响起恰到好处,轻柔曼妙,很好的衬着气氛。
  苏玉瑶站在门口,突然有些无所适从和胆怯。
  说是进了门再慢谈,但其实不过是客套话而已,环顾一圈发现宴会主角一家还未入场,荣鸿良便携着他的夫人告了辞,找熟人走动去了。
  苏老二同样发现了这一点,当下带着苏玉瑶走下场,也去找熟人或是生意伙伴攀谈,小聊几句,顺便把苏玉瑶介绍出去。
  虽然知晓他把外甥女接来身边的人必然不少,但今天正式向人介绍,意义自然不同。
  苏玉瑶跟着一圈走下来,虽然她不需要说太多话,只要在苏老二向人介绍她的时候,跟着乖巧的喊一声,其他时候全程保持得体的微笑就行,但仍是十分的不适应这样的场合。
  她觉得自己已经不是真心想笑,甚至根本就没有在笑,只是因为长时间保持微笑,脸部僵掉了而已,表情肯定比哭还难看。
  借着一个喘息的空隙,苏玉瑶在苏老二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中毅然躲到了角落坐着,努力缩小存在感。
  也不知道是她的内心祈求得到了回应,还是没人像她一样,舍得浪费大好的结交朋友开拓人脉的机会躲角落里偷清闲,苏玉瑶没遇到搭讪的人,心情慢慢放松下来,也有心思打量起大厅里的人来人往。
  然后,她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位熟人。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熟人,不过是一面之缘而已,但是相比其他完全陌生的面孔,也勉强能算得上是相熟了。
  这人正是昨日她在广场上见到的,和沈尧走在一起的那个年轻小姐,此时她身边的不是沈尧,而是一位年纪相当的漂亮小姐。
  似乎有些心不在焉,很多上前去和她打招呼的人最后都铩羽而归。
  苏玉瑶看了没一会儿,两人钻进人群里不见了踪影,她正要再找别的事情,突然门口方向传来一声声躁动。
  这个角度抬头望去,恰好能看见门口,此时门口出现了一行六人,她只认识其中一人,就是沈尧,其他五人虽然都不认识,但是大概身份也呼之欲出。
  很多人都围上去打招呼,可能是因为今天高兴,六人脸上都挂着笑,很好说话的样子。
  苏玉瑶心想,看上去和沈尧差不多大年纪,长得眉清目秀的年轻男人应该就是今晚的主角了,留洋归来的沈家二少爷,沈黎。
  另外四位,浑身散发书生文气的男人和他身边的夫人大抵是沈家二老爷夫妇。
  前边身材魁梧气势威严的男人,估摸是沈尧的父亲,只是他身边的女人看着十分年轻,倒不太像沈尧母亲的年纪。
  或许是沈尧的姐姐?
  正在胡思乱想着,苏老二从前边拨开人群匆匆忙忙的走过来,拖起她非常不快的道:“你怎么还坐得住呢?没看大伙都争着赶着去沈家人跟前露脸吗?”
  苏玉瑶不敢在这个当口刺激他,沉默着跟着挤开张望的人群往那边走去。
  他们过去的时候,沈家人正在和人交谈,是一位上了年纪的男人和两位年轻的少爷小姐。
  那男人和沈大爷年纪相差无几,慈眉善目。年轻的男人很是英俊,意气风发。女人和所有新潮的贵家小姐一样,穿旗袍,描着鲜艳的红唇,盘着发,但长得十分妩媚,苏玉瑶还未见过比她更好看的人。
  这几人脸上都挂着浅浅的笑意,似乎相谈甚欢。
  苏老二也不管,直接大大咧咧的就上前去大声问候,截了双方的注意力:“大爷,二爷,二夫人,恭喜恭喜呀!”
  瞬间所有人都转头看他,苏玉瑶只是站在一边就觉得那些看过来的目光太过炙热,烧得她浑身不自在,恨不得自己变成透明的,让人注意不到。
  沈石倒是心情不错,完全没有被打断的不快,笑说:“老二来了!”
  “这样的大喜事,我怎么能不来沾沾喜气呢!”苏老二笑呵呵的回道,然后又十分自然的看向一边的沈二爷和沈黎,熟稔的开口,“还没来得及恭喜二爷和二少,二少如此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呀!”
  苏老二在沈家当过几年差,沈家的人对他都不陌生,沈二爷领着沈二少谢过他,连沈二夫人都好声聊了几句。
  这一幕惹得周围不少人眼红不已。
  虽说看不上苏老二地痞流氓的作风,没文化也没眼色,整个就是一满身铜臭的大老粗,但他和沈家的交情,却是实实在在的,这里多少人想都想不来。
  等苏老二和沈家人寒暄完,刚才和沈家人说话的那个男人笑着问:“二爷最近忙什么呢?我这里可有一段时间没见您光顾了。”
  苏老二半真半假的回道:“申老板这是什么话呀,你这样的大忙人哪有时间关注我们这种小人物呢!”
  听着耳边你来我往的相互奉承,苏玉瑶觉得脸颊又要笑僵了,眼神也一直在飘忽不知道该往哪放,似乎过了很久,感觉眼前一暗。
  回神抬头的时候,沈尧已经站在她面前,轻笑说:“小麻雀,又见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  沈尧:小麻雀,我们又见面了
阿满:我看到了……要不留个评论证明你到此一游过?
梨砸:甚好!甚好!还是阿满心疼人QAQ

  ☆、第九章

  苏玉瑶觉得人真是十分矛盾的。
  她不喜欢这样的场合,害怕被关注,但有时候却又希望能被关注到。
  就比如现在,苏老二把她带过来后只顾自己说话,既不向人介绍她,也不给她介绍人说话。
  她就像是一个站着的装饰品,有温度有思想,保持沉默毫不作为不对,想有些回应但似乎又连和人对视的资格都没有。
  便是再不喜欢应酬,这个时候也觉得,没有什么比不上不下还难受还折磨人的。
  所以沈尧在这个关头喊她,即便他喊的是自己很不喜欢的外号,苏玉瑶此时也是非常感谢他的,感谢他给自己解了围,把自己从尴尬中解救出来。
  话里不由得多了几分真心实意:“大少。”
  “小麻雀?”或许刚刚大家都看到了苏玉瑶,但这会儿才真正因着沈尧注意到她,沈黎性子开朗,就直接问,“这位是?”
  苏老二方才想起身边还有一个人似的,忙赔笑道:“瞧我这没记性!还说带人来给大爷和二爷打个照面!结果老糊涂了!这位是我外甥女,叫苏玉瑶,刚从老家接上来,以后就要麻烦各位爷多多关照了!”
  然后才又向苏玉瑶挨个恭恭敬敬的介绍这里所有的人物。
  和她之前料想的差不多,沈家的人都没认错,只是沈石身边的女人不是沈尧的姐姐,而是沈石的二夫人,姓周,为了和沈二爷的夫人区别开,所以人称小周太太。
  而慈眉善目的男人正是这新天地歌舞厅的老板,姓申,两个年轻人是申家的少爷和小姐。
  苏玉瑶乖巧的都问候了一遍。
  沈二夫人笑着打趣说:“没想到有老二这么个榜样在,没被带偏还生得如此乖巧讨喜,小姑娘真是难得呀!”
  沈石也认同:“这话说得不错,小姑娘比老二招人喜欢得多。”
  能得沈石这一声夸,今晚便已经不算白来,苏老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得开怀说:“我这个榜样不挺好的吗?”
  沈二夫人笑骂:“就你这脸皮厚的,就不能教坏了小姑娘。”
  那边长辈又聊了起来,这边年轻人不参与但也闲不住。
  沈黎虽说常年在国外学习,但每逢假期也是回沪城的,各家的少爷小姐多少都有过接触。
  苏玉瑶作为完全陌生的新面孔,他自然多分了点关注:“你小名叫小麻雀?”
  这是并未听漏沈尧的话。
  苏玉瑶抬头去看沈尧,他正微微笑着一副置身事外的风流模样。
  苏玉瑶摇摇头说:“不是。”
  沈黎奇了怪:“刚刚大哥就是这样喊的吧?”
  苏玉瑶当事人不好说沈尧的不是,知晓其中因果的苏老二闻言,便当做笑话一般插话说给所有人听:“我那天刚把人接来,在门口遇到了大少,大少给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