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绣春-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龙城听完,面色凝重,长久没有说话,叹了一口气,“燕王若是发现了你的身份,可是并未拆穿,那你就走不得了。这样回去总指挥使一定要怪罪不说,若是惹得龙颜不悦,那就是天大的罪名了。”
  我一听他说的也有理,知他无法调我出去,只好将离开燕王府的念头作罢。
  三更敲响,我换上紧身夜行衣,蒙上脸面,用纤瘦的身体将越龙城背起,纵身跃出窗户,从一处侧院越墙而出,直至将他送到安全的地方才罢。
  越龙城催促着我回王府,生怕我的行踪会被发现。
  就在我转身之际,越龙城却又将我拉住,低声说道,“燕王这个人十分狡黠,有勇有谋,他今日护佑你之事,蹊跷得很,你可要把持住。”越龙城若有所指的看着我说道。
  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怪不得他方才一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是想说这个,朱棣如此袒护,越龙城一定怀疑我和朱棣有些什么,虽然我也不知道朱棣为何愿意放我一马,但是事实摆在这里,此时我就是长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只好给他许诺道,“赫连做一切事都是为了皇上派下的任务,你放心吧。”
  回到王府,我换下那身黑衣,悄悄躺倒床上。
  这一夜有惊无险,终于过去,一直到天蒙蒙亮,我才迷迷糊糊的睡下。


第14章。13。妇人之心

  又过了三天,我的胳膊也好的差不多了,开始继续给朱玉英上课,只是朱玉英再次到来的时候,不是她一个人,而是她的母亲王妃徐云华带来的,随同徐云华一起到来的,还有朱玉英的二妹朱玉贤。
  王妃非常客气的说道,“赫连先生,还记得否?那日我说过要过来听先生弹奏一曲,本想第二日就来,没想到这府中俗事太多,一耽搁就是好几天,今日带着英儿贤儿过来,既可以听先生一曲,也把贤儿也托付给先生。这两个孩子如今都大了,一点没有大家闺秀的样子,我见先生温柔娴静,很想她们都长成先生的模样,还望先生多多教导。”
  我连忙谦虚道,“承蒙王妃厚爱,两位郡主都交给我,我本不敢招揽这个差事,又怕王妃怪责,只好奋力为之,少负王妃所望了。”
  王妃笑了笑,露出几颗洁白的细牙,她一向以简朴闻名,五月天气,渐渐热了,她今日穿着一身玉色长衫,将头发用银簪扁扁的绾在头上,妆容也是淡淡的,身上唯一的首饰就是手腕上的一枚碧绿的玉镯,看起来却另有一番雍容,“赫连先生太过自谦了,连王爷都夸赞先生,在我面前不必这样谦虚。”
  听了这话,我终于明白王妃的来意。
  看来她虽然地位坚实,终究还是妇人之心,朱棣此时也很有几位侧妃,只是并无所出,所以徐云华在王府中唯我独尊,这大概也是她能够做出淡然风度的根本原因,无所畏惧才能一往直前。
  朱棣大半晚上的在我房中闭门闲谈,又对我表现的很是熟悉和抬举,这个正房大太太就难免要起疑心了,所以如此兴师动众的来我这里,拐弯抹角的说这几句话,意思其实是,我已经知道王爷和你的事了。如今还派了两个女儿镇守在此,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眼里。这,实在是……良苦用心啊!
  我心中暗道,这简直是太看高我了。我可没有闲工夫跟你争男人。这还得怪古代女儿家没有机会接触社会,难得见个男人就不免想到自己终身大事起来。
  王妃,我可不是这样眼皮子浅的女人,您看错人了。
  可是我什么都不能说,只能乖乖的听她的话,坐到案前为她们娘儿三个弹琴。摆正自己的身份,把自己当做她们的玩物,徐云华也许就能放松对我的警惕了。
  从这以后,玉英玉贤二位郡主,每日按时过来上课,朱棣对子女教育十分重视,重文也不忘武,这几个孩子每个月有几天都会被带到猎场学习骑术…………因为他们的父亲坚信,马背上的政权才是真正的政权。
  孩子们骑射那几日,便是我的假期。
  一日,我终于抽出空来,想着在府里好好走走,就算查不到什么兵库,也算是熟悉一下地形。为了掩人耳目,我乘着一个烟雨蒙蒙的午后,披着一身蓑衣出发了。
  常人午后困乏,再加上下雨,都懒得出门,大家要么围坐在屋里喝茶,要么就是在小憩,没人会注意我。我心想就算是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东西,也一定是藏在隐秘的地方,便不往那些热闹的上房去,只是一味的往后院走。
  一路走过,我终于领略了这燕王府究竟有多大!
  此时朱元璋建都在金陵,二十四个儿子就藩于全国各地。在北平,朱棣就是王。
  北平也称燕国,可见朱棣在这里的地位和一个中型国家的国王是一样的,府邸就算不图奢华,也是占地辽阔,很是宏伟,试想,朱棣将来是要在这里建造故宫的,现在的屋子能差到哪里去?
  我要不是一路小心翼翼的记着路径,只怕就真的要迷路了。这里不止是简单的房屋,更有一些曲致的花园,甚至还有人工挖掘的排水系统,为了好看,一律做成小溪的模样,往后园走,简直以为自己置身田野了。
  我越过一座假山,突然发现一处破败的院落,心中十分好奇,这燕王府,是燕王就藩后所建,修建不过十年,而且又一直不曾离开人住宿,人是最养屋子的,怎么会有这样落寞的所在?这院门口甚至有野草丛生,和前面的皇家风范全然不同。
  我本以为这是一个废弃的院子,可是走近一看,就发现并不是我所想,这屋子外虽有杂草,可是却有一条碎石小径干干净净,如若真的没有人来这里,那这石缝间肯定也是要滋生出一些杂草的。
  我走到门前,犹豫了一会,终于敲了敲门,里头半天也没有声响,我轻轻一推,发现门居然只是虚掩,并未上锁,便往里走去,进去后才发现完全被外面的破败给骗了。这一处不大的院子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还有几棵海棠花盛开着。
  里头屋子的正门也是敞开着的,抬头一看,便见一尊三清像端坐,庄严而肃穆。像前有一个蒲团,蒲团上竟还有人正在打坐!
  我吓了一跳,正准备道歉离开,那人却开口了,苍老的声音入耳,却有一种抚人心扉的温和,“姑娘何事,可是误入了贫道这破观?”
  我对佛门道教并不熟悉,不敢乱说话,怕触了他的忌讳,只管低头作揖拜道,“实在是对不起,小女子赫连漪,系玉英郡主琴师,今日闲来无事,想到处走走,不想叨扰了大师清修,还望大师莫要见怪。”
  “算起来我这里已经十六年没有人踏足了,姑娘能误打误撞闯进来,也是缘分啊。”老道说完,悠悠转过身,只见他鹤发童颜,目光炯炯,老而不迈,精瘦的身材看起来也十分结实,胡子也是花白的一大把,编成一个小辫拖在胸前,乍一看真真像个下凡的活神仙!
  刚才我只是为表歉意对着他的背影作揖,此时见是这么大年纪的老头子,拜一拜也不吃亏,再说能在燕王府隐居十六年,绝不是什么人普通人,便走上前拜倒在地,“老神仙看起来好精神。”


第15章。14。一统山刘伯温

  这老道听我一句打趣,哈哈大笑起来,又把我扶起,“女娃娃嘴巴倒是很甜。你在前头,可曾见到王爷,他近来还好?”
  “晚辈也只是个下人,难得见到王爷的,更不敢窥探王爷的事迹,老神仙这可难倒我了,我猜王爷大约是好吧。”我走到神像前,上了三炷香,似模似样的拜了拜。
  老道听我这么说,更是得意,“燕王府难得有你这样伶牙俐齿的丫头,不错,不错!如今已经是……洪武二十四年了吧?”
  “是的。”我靠近看了看这老道的面相,只见他悠然自得,十分慈穆安祥,看来是个真正的清修之人,本想打听一下此人名讳,又觉得他既在此隐居,绝不会愿意说的,还不如不问。
  不过他似乎也颇有兴致,对着我喊道,“来,丫头!今日下雨,竟有些乍暖还寒,老道泡壶茶你暖暖身子。”
  说着,他便把我带到厢房,把茶吊子放到火上,遂和我闲谈起来,不过问问“前面”的情形,我很奇怪,他一个老人家,在这里一个人生活,每天靠什么生活呢?是了,院前的小道一看便是有人常来常往,一定就是送米菜的人踏出来的。
  喝着老道递来的茶,我突然想到好茶之人都十分重视泡茶的器具,尤其是水杯,杯底往往印着字,表明其来历。便悄悄的将茶水喝尽了,把杯底翻起看了一下,没想到杯底还真的有字!
  不对,应该不是字,而是一个印章,我于这方面不通,不过看了许久,还是认出了四个篆书,“青田诚意”。
  待我认出这四个字以后,再朝这老道一看,只见他明察秋毫,已然发现了我这个小动作,只是面露忧色,不再像之前那样风轻云淡,轻叹了一口气,“看来我这太平日子要结束啦。”
  此时我却已经了然他的身份,心悦诚服的拜倒在地,还未开口,老道已经说道,“回去吧,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我点点头,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便惶惶然回到自己的所在,一整天都还没有缓过神来。没想到当晚朱棣便再次将我召到书房。
  我知道自己闯了大祸,逃脱不掉,只得前往。
  再次进入这博耕堂,并没有轻车熟路的感觉,只是觉得更加压抑。朱棣已然坐在椅子上等候。我上前行礼,轻声说道,“让王爷久等。”
  朱棣看了我一眼,对着身边的马三保说道,“赐座。”
  马三保端了一把椅子放到我身后,我心想横也是死竖也是死,坐就坐。我一坐下,朱棣就就对着马三保摆了摆手,马三保立刻识趣的退了出去,还把门给拉上了。我暗暗心悸,难道要给我上什么私刑?
  我……我只不过发现了一个小秘密罢了……不,就算是个大秘密,我不该触及的,可是我什么都没说啊,也不能就这样对我斩草除根吧!
  朱棣看了我一眼,看不清眼睛里是否有杀气,但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寒意,不自觉的就坐直了身子,“王爷召唤赫连有何指教?”
  朱棣笑了笑,“你今日走到哪里去玩耍了?”
  我冷汗溢出,心知他这样问就是已经知道我去了道观,隐瞒也是无益,只好如实答道,“今日玉英玉贤二位郡主练习骑术,赫连闲着无事,便想在府中走走,没想到迷了路,无意间撞到一个道观去了,没想到那道观里还有个老道,就闲聊了几句……”
  “只是闲聊几句吗?”朱棣突然打断我,玄黑的眸子直勾勾的盯着我,那眸子里似乎有一池深潭,让人看不穿摸不透。跟他打了几次交道,即使我作为后来之人,知道他将来的归宿,正面对峙之时,依旧猜不到他半分思绪。
  “只是闲聊。”我一口咬定,其实是我心虚,我和老道本就是闲扯几句,为何倒像是做了天大的错事。
  “你既然知道人家的身份了,说,自然是不会让你说出去的。只是在我面前,也别装聋作哑了。”朱棣站起身,走到窗边,伸手接了几滴瓦檐上滴落的碎雨,“又下雨了。”
  我已经站了起来,不知该如何应对,朱棣却满脸无奈的转过身来看着我,“你看这雨滴从天上而来,总不免要坠落尘土,变成一滩泥浆,但是若有好心人将它们收集到盆罐里,那就至清至净,可以帮人洗涤脏污,还能让人饮用解渴。”
  “诚意伯不是已经早在十六年前便……便暴病而逝了吗?”我鼓足勇气问道,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份上,我还能和朱棣这样的野心家阴谋家玩什么把戏,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知道了什么。
  今天道观里那老道,我一眼看去便知他并非常人,后来在他的茶杯底下发现了“青田诚意”四个篆书,明人都很喜欢在用什上刻上自己的标志,就如同燕王府里的一盏灯笼都要刻上个“燕”字一样。这四个字,也许还有人不知其中分量,可是一旦说道“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只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刘伯温乃青田人,故而又称刘青田。他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是朱元璋最厉害最忠诚的军师和智囊,可以说朱元璋一统江山有他大半功劳。可是谁都知道,朱元璋登上皇位之后,连这样的忠臣也留不得。
  而刘伯温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一看到朱元璋有这样的苗头,便请辞解甲归田,回到老家隐居,由此才保得一条性命。
  可是朱元璋既然生了除掉他的心,哪有那么容易放过他,直到他生病以后,还要将他召回,并且叫胡惟庸在他的药里做手脚。
  我最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众人皆知,刘伯温确实没有逃过此劫,早就于洪武八年便阖然长逝了啊!他死了以后,朱元璋才真正的放心了,不止给他风光大葬,,还给他的子女官位,继承诚意伯的爵位,以彰显自己的仁政,可是现在,我在道观里看到的那个老道又是谁!?


第16章。15。气势凌人

  朱棣轻轻走到我面前,几乎快要贴到我的胸前,就那么不说话一直看着我,看得我毛骨悚然,浑身是汗,才终于轻轻开口,“你这么聪明,你说呢?”
  我还是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近一个男人,他的身上有一股香草的气息,可能是长期征战在草原的缘故,再有就是……一股逼人的男子气势,不知为何,我还没说话,脸就刷的一下红了。
  朱棣冷笑起来,终于重新坐到他的椅子上,“诚意伯也是落难。皇上听信奸人指派,想除了他,本王不愿一代贤人落得如此下场,所以将他藏到府里。”说到这里,朱棣将目光扫向我,我只感到扑面的杀气!
  “我们废了好大的计谋和心血,才让诚意伯装病暴死,换得父皇安心,助他逃出生天,也保他刘氏一门安全至今。这事已经整整瞒天过海十六年,如若现在被揭发了,那是欺君大罪,刘氏一门不保是肯定的,我这燕王府也难保。”
  我低头不语,静静的听着朱棣吐出的一字一句,朱棣顿了顿,“你过来。”
  我走了过去,他更温和的道,“跪下。”
  我看了他一眼,依旧是看不出一丝涟漪,只得柔顺的跪在他面前。他站起身来,捏起我的下骸,我眼中的他,比以往更加高大神武,我不敢直视。沙场上经年的血腥和杀戮已经练就了他一股摄人心魄的气场,这种气场是我承受不了的。
  这是我这几年来第一次感到自己可能命不久矣,于是并不伤心也不害怕的我,眼泪却还是一下子就不争气的流了下来。
  我颤抖着告诉自己,我只是被他震慑了。
  “谁对本王有威胁,本王都不会叫他安稳无忧,谁要是……”朱棣说到这里,伸出另一只手,从腋下将我托起,这样我就几乎要跟他平视了…………并不比刚才仰视他的时候受到的震慑少半分,朱棣没有给我缓和的时间和机会,接着说道,“谁要是胆敢把本王固有的稳定打乱,本王会让他像战场上那些和我作对的敌人一样,不得好死,不得善终。明白了吗?”
  我看着他的眼睛,终于软了下来,“明白。”
  朱棣听了我的话,终于放开了我,微微扬了扬下巴,“既然明白了,就回去好好休息吧。但愿你明天起来的时候,什么都记不得了。”
  我强作镇定的微微福了福,给他道别,走到门口的时候,我的双脚已经全部软了下来,紧绷的神经也全部都松了下来,紧接着身子也就不由自主的倾倒,若不是门廊上有柱子,我只怕就要摔倒在地了。
  我伸手擦了擦脸,这才满脸的泪水到现在还未停下。
  我很想放声大哭,可是终究不敢。这是燕王府,里头训斥威吓我的人是朱棣。
  我在这里,步步走,步步错,行差踏错都会要了自己的命!
  “先生这边走吧。”突然,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给我冰冷的心和僵硬的身子带来丝丝温暖。
  马三保见我瘫软,一把将我搀住,将我带到一条人迹罕至的小径。“王爷办事就是这样雷厉风行,此事又事关重大,不能简慢,先生不要见怪。我想先生一定是走错了地方,王爷查清楚了,就不会这样了。


第17章。16。伴君如伴虎

  马三保几句话说得简简单单,表面是在安慰我,实际上是告诉我,在朱棣没有消除对我的警惕之前,我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我掏出帕子,擦干了脸,“三保说的是,只是我真没料到自己闯了这么大的祸。我也不是嚼舌之人,更知道其中利害,不会出去乱说的。”
  三保没有对我表示的一番衷心发表什么意见,却“咦”了一声,惊奇的看着我手上的帕子。
  我这才发现慌忙之中我掏出的是那块一直没有还给朱棣的帕子,心中不由得感慨,这帕子当日是他给我包扎伤口的,我还为此觉得此人并不如历史上传闻那般凶神恶煞,一直耽搁着没有还给他,现在有了今日之事,只怕这帕子一辈子也还不回去了。
  三保对我问道,“先生这帕子是……哪里来的?”
  我恍然抬起头来,见到马三保看这帕子的眼神,只怕他常年服侍朱棣左右,是认得朱棣的饰物的,瞒不过去,便谎称道,“那日不小心被剪刀割了手,王爷体恤下人,用自己的帕子给我擦了血,我倒是忘记还给王爷了。”
  马三保轻轻笑了起来,“我就知道这是王爷的帕子,你看那帕子角上有一朵桃花不是?”
  我也一早就注意到这朵桃花,若说古代人用物讲究,这帕子真不算刺绣讲究的,但是这朵桃花却十分峻秀,看来不似出自凡人之手。“我也正奇怪,这桃花绣工极其独特,看来王妃虽然繁忙,对王爷这些用物依旧很上心。”
  马三保脸上露出不屑,“王爷顶天立地,战场杀敌的时候风餐露宿都是常有的事,更别说在这些事上用心了,他还总是说我用的东西女气呢。”
  我一晚上都提心吊胆,三魂儿丢了四魄,这会子却被马三保这句话逗笑了,看他浑身上下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衣着虽然素淡,但是绝对考究,一针一线都能看得出用心,被朱棣说几句女气他还不服气,“你说的也是,王爷这块帕子看起来也是旧旧的了。”
  “那是自然。”马三保得意的说道,“这帕子是王爷的养母,当今圣上的李淑妃亲自绣的!王爷自幼便就藩于北平,鲜少能够与淑妃承欢膝下,淑妃虽不是王爷生母,但是自由便抚养王爷,母子感情很深。也是疼王爷,每年都会亲自为王爷做一身衣服,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连鞋袜帕子都一并做了托人送来。而淑妃她老人家名讳正是春桃二字,所以王爷求淑妃在每件饰物上都会在拐角上绣上一朵春桃花,以示见衣物便如见养母,聊表思亲之情罢了。”
  我一直都在想朱棣不像是会把女子之物随身携带的人,听了马三保的解释,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看不出这样冷血无情的人,竟还会有这样柔软的一面。
  “赫连先生这段时间还是谨言慎行比较好。三保虽然人微言轻,但是也会帮忙劝说王爷,叫他打消对先生的怀疑。”马三保真诚的说道。
  我看着他年轻的面庞,心生感激,却突然想到那日只因他说错一句话,便被朱棣罚去面壁三天不准吃喝的事情,便摇了摇头,“算了,王爷既是对我起了疑心,不是谁去说几句便能消除的,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吧。”
  马三保听完我的话愣了一会,点点头道,“先生是个明白人,只消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我亦拍了拍三保的肩膀,“三保照顾之情,赫连永生不忘。王爷今日对我生了大气,三保今后也与我保持距离吧,以免惹火*。”
  说完,我便和三保告辞,自己回到住处。珠儿还在屋中等我,手上也不肯偷懒,正在做着线。见我进门,她连忙迎上来,“小姐,您去哪里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我对着她苦笑,“没去哪里,出去瞎晃晃,没想到就这么晚了。你也是的,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掌灯了没有什么事你就回去休息,别再油灯下做针线,伤眼睛的。”
  珠儿抿嘴一笑,“小姐,这些话您已经跟我念了几十遍啦,可是您不回来,我哪里能安心去睡觉?您看看,今天下雨,您的鞋子裤子上都是泥星点子,快去洗个澡,把衣服都换下来吧。”
  我听了她的话。
  当我整个人都泡在水里的时候,才真正的觉得有了片刻的放松。
  把头上的簪子拿了下来,这是越龙城那夜冒险送过来的,碧玉雕成蝴蝶的形状,美妙可爱。其实这些年我心里也清楚,越龙城对我有意,照顾有加,可是我只把他当做哥哥,毫无男女之情,所以也从不点破他的心意。
  一抬头,又看到了搭在架子上的旧帕子,不由得想起马三保的那番话,朱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率领万军的勇猛,也能应对朱元璋那些阴谋狡诈,能在朝堂上和满朝文物功臣周旋,竟也会将刘伯温这个朱元璋的心头大患瞒天过海的救下并且私藏在自己府中,他还会将母亲绣的一块帕子贴身携带,一带便是多年。
  我也迷糊的很,做不出任何判断,但是我怎么也忘不掉他用言语威吓我的时候的狠戾,那眼神那语气我一辈子都忘不掉,我知道,这就叫做伴君如伴虎,帝王之心。


第18章。17。蛰伏

  自我发现了刘伯温依旧存活的秘密之后,便更加小心谨慎,也不敢随意出王府与越龙城相见。
  我让珠儿悄悄地送了一封信去了茶馆,告诉越龙城我在府里犯了错,被朱棣注意到了,没法出去和他接头,这段时间不太平,他也不要漏液来了。他也叫珠儿带了回信,无非是叫我小心行事,有了重大消息一定要想办法通知他之类的。
  我不知道刘伯温藏在燕王府算不算大消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对越龙城只字未提。
  可能我知道朱棣将来的丰功伟绩,所以打心眼里就懒得再去给他制造麻烦,也省的他们父子相残,多生屠戮。
  接下来的每日,我都安心教习朱玉英姐妹弹琴,倒和她们两姐妹结下了很不错的友谊。这两姐妹虽是一母同胞,但是性格迥异不同,和她们两人的名字一模一样,朱玉英英气勃勃,性子直爽,颇有男子风气,而朱玉贤端庄柔和,行事稳重,很有闺秀风范。
  徐云华本是想把两个女儿送来辖制我的行为,可是自从我发现刘伯温之后也根本没有必要了。她也便放松了对我的警惕,更是从不与我正面接触。我倒觉得清净,她自己本就是杯弓蛇影草木皆兵,以为谁都觊觎她的王妃之位。
  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皇太子朱标八月曾去长安查勘地貌,决定是否合适迁都,没想到在路上复又染病,所有人都以为太子正值壮年,年轻力壮,不又有大批太医守着,不会有什么大碍,没想到太子这一病就是小半年,而且有越病越重之势,朱元璋也慌了手脚,适逢春节将至,便将所有倚重的皇子都召回金陵,想要过个团圆年,也许也是想着叫朱标能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能够和兄弟骨肉再次团聚一番。
  燕王这次进京,可谓声势浩大,几乎把家眷都带上了,每房妻妾又都有一大堆下人要跟着。朱玉英便乘此机会撺掇妹妹玉贤一起和父王请求把她们的琴师也就是我也带上。她们自然不知道我在她们父王面前犯了大错,朱玉英在我面前表现出此意的时候,我就严词拒绝了。
  没想到燕王要回京师的消息传出去的当夜,越龙城便来找我。我与他许久不见,倒似有些生分。
  “我不是跟你说了,我这里不安全,你怎么还来了?”看着越龙城显得有些风霜的脸庞,我心中竟有些酸楚涌上喉头。
  “半年了,你在府里几乎没有音讯。我也不敢贸然将你调出,你……你瘦了,受苦了。”越龙城眼神里透着无奈,似乎在责怪自己。
  我连忙笑道,“哪有,王府里还能缺吃少穿?我在这里过得很好。只是没法继续交代自己的任务,不知道上面……”
  “不用担心上面。”越龙城打断我的话。
  我知道他肯定是帮我把上面的压力全都挡住了,更加难过,“你这几个月过得可好?”
  “和以前一样。”越龙城答道,“对了,燕王这次回京,你想办法跟去。”
  “我?为何?”我不解的看着越龙城。
  “准备面圣。”越龙城低低的说道。
  “面……面圣?”我不敢相信的看着越龙城,“我只不过是一个小旗,怎么轮得到我去面圣?”
  越龙城忧心忡忡的说道,“因为你可能被燕王发现了,不能执行任务,所以总指挥使又派了两个人暗地里监视着燕王府。他们带回去的新消息,说燕王可能和交趾国暗自来往,从交趾国私运火药。”
  我听完头皮一麻,私设兵库已是大罪,此时虽未证实,朱棣的头上又被安上了个私运火药的罪名!不管是真是假,所谓三人成虎,朱元璋耳朵里若是听多了这样的话,难免也要对朱棣开始厌恶和提防,“你可知这两位同僚是谁?”
  越龙城摇摇头,“咱们北镇抚司分布各地搜集情报,南镇抚司在京师负责审查犯人,从不交涉。可是……这次总指挥使派来的却是南镇的人,我也不清楚是谁。”
  我心里更是着慌。南镇一直想要吞并我们北镇的职能,如今因为我的失误,居然被他们乘虚而入。也许是为了一鸣惊人,他们把燕王府的风吹草动都无限放大再传回总司。只怕这勾结交趾国的罪名也是莫须有。
  “既然已经又南镇的人代替我的的任务,我为何还要面圣?”
  “你当皇上是傻子吗?臣子与皇子之间,孰轻孰重?他自然不能轻易便相信几个细作对燕王的指摘和怀疑,你在燕王府中,肯定是最能接触真相的人,皇上想见你也是说得过去的。”
  “可是我也什么都不知道啊,面圣时我能说什么?”
  “你知道什么说什么就好。”越龙城蹙眉道,“也许,到时候可以和皇上请辞,你也不用干这个活儿了。”
  我叹了口气,“我哪里能够请辞,爹爹年事渐高,除了我别无所出,我是铁定要袭他的位。我想,要不是为了这个,他当年也不会执意顶着那么大的压力和那么多的闲言碎语让我和你们一起训练。”
  越龙城听完我的话,也只不再说这个话,“不管如何,你也要想法子跟着他们一起。”


第19章。18。上路

  第二日,我便和本就对我恋恋不舍的朱玉英说道,“你们这一去,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到时候只怕要指法生疏了。”
  朱玉贤面上惋惜,“是啊,我只跟着先生学了半年罢了,本还准备过新年的时候和姐姐一起,给皇爷爷皇祖母表演一曲呢,只怕这技艺不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