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郁秀才-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处小小的院子,甚至比这处小小的院子还小的破旧地方却是郁婉母女生活了多年的地方,让陈书一个小姑娘家在这巴掌大的地方生活,每日跟着她过缝缝补补、朝不保夕的日子,对一个小姑娘来说,又何其公平,毕竟?陈书已经十五,可以说亲的了,若是继续背这般耽搁下去,还有何前程可言
  她倒是不若郁老祖一般只顾心疼人去了,作为一个女人,庞氏最是会观察入微,早前听郁老祖等人说起这一茬时她便绝得郁婉这个当娘的没做到本分,若真是心疼自家闺女,怜悯她小小年纪被亲爹逐出家门,又跟着亲娘颠沛流离,吃尽了苦头,早在两年前便该随同郁老祖等人一起回来。
  年十三的陈书在族人的帮衬下养养身子,教诲一番,如今这时候正好说一门亲,不致于耽搁下去,如今却是……
  庞氏瞅了瞅在郁婉身边有些怕生,还带着几分怯懦的陈书,真是喉头一哽,又是怜悯碰上了这个么不着调的亲娘,又是复杂莫测。
  罢罢罢,总归亲娘都没说什么,她这个隔了房的婶子能说什么?
  陈书自小受尽了白眼,对人最是敏感,她感觉从进门起,这位婶祖便一直用一种她不懂的目光打量她,那目光,含着几分同情,却让她下意识的往一旁躲了躲。
  谢荣恰在这时同郁竹姐妹一起进来,她手上抱着个胖乎乎、结结实实的奶娃娃,郁竹姐妹俩在她身后各自提着两个包袱,见院子里气氛有些凝固,三人都颇有些不解。
  祖父祖母向来是礼仪周全之人,而郁婉同他们又是亲眷,莫非还发生了什么摩擦不成?
  无论这些大人心里是如何想的,但在胖团子糯米眼里却什么也不是,他咧着嘴露出几瓣牙齿,奶声奶气的喊着:“曾,曾曾。”
  小团子还不到两岁,平日里有谢荣等人时常逗弄,也能吐些字句了,但对郁老祖和庞氏,无论如何教导,也只称呼“曾曾”,或许是这三个字他实在记不住,每回都只见着这两个字然后往前扑。
  谢荣早知道这小子的反应,先用手把他的小身子给固定住,不让他扑腾,等糯米发现扑腾不动了这才抽出一只手点了点他光洁白嫩的额头:“你个坏小子,知道你一会见不着你曾祖就要闹,但能往前扑吗?”
  “咦,”糯米被说得一愣一愣的,完全没弄懂她的意思,只眨巴着眼险些把人的心都融化了。
  不过也亏得小糯米的乖巧软萌,原本凝结的气氛顿时荡然无踪,庞氏也顾不得去怜惜陈书了,左右待去了亡山,自有她外家的去管束,笑呵呵的接了谢荣怀里的小糯米,连眼尾都眯成了一条缝:“曾祖的小乖乖啊,醒了是吧,这一路你睡得可踏实了,除了吃就是睡,这会子才想起曾祖啊。”
  陈婉隔了几步,这也是她第一回见到舟哥儿的儿子,脸上顿时就扬起了个大大的笑,尤其这白嫩的团子怎么瞧怎么可爱,她忙推开门,做了个请的手势:“叔,婶儿,还有侄女,侄儿媳妇,你们都先进来吧。”
  这一套手势麻利,看在庞氏心里倒是满意了几分,这陈婉虽流落至此,到底没丢掉郁家耕读传家的礼。
  她和郁老祖逗弄着糯米,而后谢荣同郁竹姐妹俩、郁婉母女才进了屋,郁当家去把马匹安置妥当,随后才来,他刚落座,郁婉母女便泡了茶水进来,喊了人,见了礼,一行人在外赶路了十几日,到这会才放松了些。
  “还别说,如今我这把老骨头是越老越不中用了,年轻时,便是再赶些路也是不喊受不住的,这人啊,不服老不行!”庞氏捏着糯米的手心,边陪他玩边感叹。
  “祖母,你身子骨还健康着呢,莫说是你,便是我赶了这些路也是受不了的,咱们这里,”谢荣指了指软绵绵的糯米,道:“除了这小东西,便是爹也是累得很的。”
  “是呢,我们姐妹早就想踩在地上了,浑身都软绵绵的。”
  “可不,真恨不得立马飞到那亡山去。”
  郁竹姐妹俩说完,谢荣便上前把庞氏怀里的软团子给抱了回来,谁料这软团子伸出手到处抓,在谢荣回到位置上时,竟然把手扯住了一边陈书的袖子不肯放手。
  陈书许是没反应,竟然被糯米给扯得踉跄了下,谢荣伸出一手把她扶好,有在糯米的手上拍了拍,板起了脸:“糯米,娘平日里是怎么教导你的,你怎么这样不听话呢?”
  小糯米眨巴着眼,面对脸色有些凶的谢荣,小鼻头抽了抽,眼眶里开始居满了泪水,仿佛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似的,只是却换来谢荣更严厉的呵斥:“不许哭!”
  “唔,”小糯米刚瘪起的小嘴巴就这样僵住了。
  庞氏等人心有不忍,奈何早前答应过在谢荣充当严母时不得插手,给糯米一种找靠山的错觉,如今见那小身子一抽一抽的,连心都跟着颤了起来。
  还是陈婉赶忙出来打了圆场:“侄儿媳妇,你莫要凶他了,糯米还未曾到两岁,小孩子家家的顽皮也是正常,何况,他一个小奶娃真能拉得动书儿啊?”
  有了陈婉在中间调和,谢荣这才放松了几分,柔着声叹道:“姑姑有所不知,这小子人虽小,但胆儿子实在是太大,平日里稍不注意就不知到哪儿去了,最是喜欢把家伙物事拿在手心把玩,我教训过多次还是纠正不了,只得对他稍稍严厉一些不让他乱拿东西罢了。”
  何况,她的儿子,最心疼的人是她才是,只前两年在谢家村里,郁老祖和郁当家时常要出门管着家里的田地,祖母年纪又大了不能时时照看,郁竹姐妹两个要忙着家里,她又要管帐,又要和郁竹姐妹俩做面膏,实在是□□乏术,只得委屈儿子时常和她们待在一起,但糯米实在好动,不会走路的时候便是爬也要到处跑,伸着她的小手到处碰,好几次都险些把自己给弄伤,无法,谢荣这才对他严加管教起来。
  “原是如此,”郁婉笑道,扯了陈书到跟前:“侄儿媳妇,你看书儿如何,她打小跟着我做伙计,手脚麻利,你啊帮我把她给带在身边好生说说,扭扭她的小性子,顺便让她帮你看着一下糯米,你觉得如何?”
  “这……”谢荣一时不察郁婉竟然说起了这个。反倒是一直不曾对郁婉另眼相看的庞氏诧异的看了过来。
  这郁婉,也不全是她想的那般不疼爱闺女吗?
  跟在谢荣身边,这一手主意打得实在是不错,谢荣是谁,她如今身份水涨船高,在这渝州地界还不明显,但一去那亡山,就是正儿八经的知府夫人了,便是如今也是个官夫人,陈书跟在她的身边,又不是真的丫头,旁人还道这是隔房的表小姐呢,以后出现在人前,这渝州的事儿只要他们不说,旁人也不知陈书的过往,自有的是好人家的来求娶,以期望让她在中间穿线搭桥说上几句好话。
  这份面子,只怕是亡山大房那边的闺女也是比不上的,再如何,那大房的闺女是才认下的亲眷,而陈书是知府知府带在身边的,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我要顶锅盖逃走才对。
  另外,这段时间时间太不够用了,因此,作者觉得不如从明天开始,以后更新时间放在晚12点,这样宝宝们早上一起来就可以看到了,如何?


第165章 为官之道(十六)
  谢荣很快也想通了这一茬; 她对把陈书带在身边是无所谓的; 而且陈书比她小不了几岁,但看着却跟两年前没有变化; 身量未长; 面上看着更多的还是小心,这般年幼的姑娘,正该开开心心的时候,看着她,犹如看到了那时候的自己,浑身带着刺,每日活得战战兢兢的; 任由自己缩在一个小角落里; 不敢去期待光明。
  庞氏看她的样子,知道也并不反对,只沉吟了两下; 便道:“让小荣把你家书儿带在身边自然是没问题; 可是你家书儿愿意吗?”
  陈书就是个闷葫芦; 她就怕她心里不愿被郁婉强行给拖到谢荣身边,到时候弄得母女两个失和就不好了。
  “愿意; 自然是愿意的,”不待谢荣和庞氏再说,郁婉的脸上便大大的笑了起来,她又扯了扯陈书的袖子:“书儿,跟你表嫂和叔祖说说; 你愿意的是吧?”
  陈书怯怯的看了看她们,点了点头。
  话都说到这般地方,那谢荣便也道:“既然如此,那待到亡山后你便帮我看着点糯米吧,这路上倒是不妨事,左右我得了空闲。”
  对这点,郁婉母女倒是认同。
  郁家众人在郁婉处歇息了几个时辰,到下半日傍晚之时,姚未突然来访,这两年间,渝州四公子之中白晖和施越东一直在外游离,脚步已翻阅大魏半座河山,而姚未在跟随他们游离了一年左右后,被姚大人给弄了回来严厉督促他读书,到如今已是小有成就。
  也多亏了那一年在外游离,一向大大咧咧的贵公子这才体会到了民间疾苦,如今整个人气质大变,再也不是那个跳脱又让人一眼看穿的人了。
  对于他的到来,郁当家等人都非常高兴,在各自谈论了这两年的近况后,姚未从腰间摘下一个玉坠,满脸遗憾又欢喜的送到了糯米手上,道:“可惜我不能陪着你们一同前往,这两年未曾见过郁兄,虽有书信偶尔联系,但到底比不得往日那般。”
  小糯米双手抱着那翠绿的坠子盈盈呜呜的叫唤着,黑瞳瞳的眼珠眨也不眨的看着,抱着他的郁当家想伸手把这贵重的坠子拿回来还回去,他们两家本就相熟,何必这般见外不是?
  但小糯米这人有些霸道,使劲拽着不让拿,要眨巴着眼看着人,一副要哭出来的模样,一旁的姚未也顾不得伤感以前了,急忙劝阻起来:“哎哟叔,你让他玩呗,我家里还有好多,他玩坏一个我给两个!”
  这话说得,完全没毛病!
  郁当家看了看那坠子,又看了看一脸满不在乎,一点也不差钱模样的姚未,把到嘴的话给吞了回去。
  他还心道姚公子如今沉稳了,说话也是有前有后,慢条不稳了,待这话一出口,他心里反而生出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
  果然姚公子外表再如何沉稳谦逊,但骨子里的东西始终是改变不了的。
  郁当家便也揭过这茬道:“待明年你参加完乡试在去亡山境好好游玩一趟也是不错的,如今乡试在即,还是好生准备科举之事为上。”
  “唉,我爹也是这样说的,”姚未顿时唉声叹气起来。
  偏生在这时候他接到了白晖的书信,信上说他和施越东二人正游历在亡山境外泰州一带,亡山境内如今十分安全,他们准备从泰州入亡山去看望郁兄,来个三公子重逢。
  去就算了,还写信给他让他眼馋,姚公子十分不满,明明就是四公子,怎么就变成三公子了?想当年他们是何等的风光,四公子之名在渝州境内那是如雷贯耳,便是如今,那些书院的各种风雅之道的书籍也是由他们四人编订而出,这一年有余在渝州,姚未那是过得风生水起,再也无人说他是草包,只能仗着祖上余荫了,出门在外,谁不称呼他一声姚秀才了?
  “姚大人也是一心为你,”这父子的事儿郁当家也不知如何说道,只干巴巴的安慰了一句。
  好在姚未是个心大的,知道事情早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也只不虞了一瞬便放开了,四处看了看,最后把目光放在郁当家怀里那白团子上,搓了搓手:“叔,这糯米真是胖乎乎得可爱得紧呢。”
  郁当家高兴的回着:“是啊是啊,我孙儿天真可爱得很。”
  姚未铺垫完,这才两眼发光的说道:“那叔,你把糯米给我抱抱吧,我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玉雪漂亮的孩子呢。”
  郁当家有些怀疑姚未这个公子哥会不会抱人,但被姚未几句好话一灌便乐呵呵的把人给他,还小心的叮嘱:“你小心些,对对对,要轻轻抱着,否则糯米不舒服,你头稍稍抬一点,对就这样。”
  在郁当家的□□下,姚公子很快上手了,而糯米更是不挑剔,在谁的怀里都安稳得很,还饶有兴趣的抓着姚公子绸缎上绣的精致花纹,凑着小嘴上前糊了姚公子胸前好大一坨口水。
  到这会,姚公子才体会到了小娃的磨人,最后苦着脸把糯米给还了回去,再看一身,皱巴巴的损了他贵公子形象不说,还让他狼狈不堪。
  郁当家乐得在一旁笑着:“这小娃都是如此,小时候看什么都新鲜,都想抓一抓,尝一尝,你啊以后成亲有了孩子便知道了。”
  姚未惊诧的看着他。
  小孩子都这样吗?
  只是对于姚公子的婚事,他本人是完全不着急的,且家中长辈也让他不要太心急,等乡试过后再替他好生相看相看,倒是白晖,早在中了进士后白老爷子便替他相看了起来,在前两月,听说是已经谈好了一位千金,只待明年初便要成亲了。
  施越东就更不用说了,他儿子如今比糯米还大上一些,在施家长辈的教导下,如今都可以读上几句诗歌了。
  姚未在此待了几个时辰,还蹭了顿饭才舔着肚子回去了,临走还还告诉众人,他在州府里调了几个衙役跟着他们一起上路,路上也好护着他们的安全,对此,郁家众人也没用推迟,亡山那条路,也是这一两年才开始太平起来,路上有没有那仗势欺人的谁也不好说,有官差跟着,也能让人忌惮一些。
  第二日清早,郁当家先喂了马匹草料,随后在郁婉等人简单的用了饭后,包括郁婉母女一起先后上了马车。
  姚未派过来的官差天还不亮就过来了,如今下了马车在屋外等候着,等他们收拾妥当后,这才转身上了后头两驾马车,迎着清晨的风,听着清脆的马蹄哒哒,几辆马车不多时便消失不见。
  而在亡山通往渝州府的路上,被郁桂舟派来的副官以及一众士兵们正疾驰的赶着路,约莫在一路急奔六七日后,与迎面而来的郁家众人碰了个正着。
  确认了身份后,郁当家的出面对风尘仆仆的副官和士兵们道了谢,同时,被姚未派来的一众衙役也告辞了,如今眼见着有人接,他们也不必在跟着过去了,走时,郁家每人封了个红封以示答谢,在原地休息了半晌后,两队人马各自离去。
  这位副官姓张,张副官等人来时几乎没有多加休息,如今护送人回去,尤其里头还有奶娃娃,路程就被一拖再拖,六七日的路程生生熬到了十来日左右才进入亡山境。
  郁家人掀开了帘子,看着亡山境内沿途被开垦在半山破的土地,不由得好奇的问了起来:
  “张副官,这亡山的土地怎都在半山坡上?”
  “你们瞧那头,隐约的还有人在挖石头,这是怎生回事?”
  “……”
  亡山特殊的地形让众人一字一句的都忍不住问道了起来,张副官在马车旁,闻言说着:“诸位有所不知,亡山地形特殊,可用之地只有那山上的半坡,但破上又到处是石头,所以,大人便让那些贼子们开挖山地,这一路上已经开垦过的,都已种上了耐寒的植物,只等冬季一过,春天就可以看到长势了。”
  又行了两日,在这一问一答中,他们终于到了亡州府。
  如今新的城门已经修葺好,城内破旧的也被大加整理了下,整个城内崭新亮堂,而他们这一行人进城也引起了无数老百姓的关注,用士兵们护送的,这两驾马车里的说不得是什么重要人物才是,直到随着队伍一路到了郁府门前,老百姓们远远的看着。
  只见在郁府大门前,郁桂舟和郁言、陈蕊等人皆是遥遥相望,等马车临近,脸上都送了口气儿,张副官当先一步翻身下马,抬手施礼:“大人,下官幸不辱命。”
  郁桂舟拍了拍他的肩:“辛苦你和诸位了,先下去休息几日好好养养精神吧。”
  “是!”张副官抬了抬手,护送着的士兵们便鱼贯而出。
  这头,待马车停稳,郁桂舟和郁言等人抬腿便在第一驾马车处停下,掀了帘子把郁老祖夫妻和郁当家给迎了下来。
  “祖父、祖母,爹,”阔别两年,再相见时总是格外让人激动。
  “瘦了瘦了!”庞氏等人也满含慈爱的看着他,不住的念道,同前两年浑身还带着书卷气的郁桂舟相比,如今的他干练了不少,人也消瘦了不少,看得人忍不住心疼。
  郁老祖和郁当家见到他们身后的郁府,眼里更是激动连连,心里头那股子从家败后便一直存在心里的闷气终于消散了。
  他们没本事守住家业,但他们的后人能重振家业,想来老祖宗们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对了,快去后头,去接接小荣和糯米,”心疼完人,庞氏便推着他去看看媳妇儿子。
  郁桂舟点点头,侧身让郁言与他们聊着,自己大步往后走,只是不消他接,后面马车上,郁竹姐妹、郁婉母女、和谢荣母子已经下了来。
  四目相对,夫妻两个心里看着对方安好的模样都是不由自主的松了气,待行至跟前,郁桂舟只得把眼眸扫像一旁,喊着人:“姑姑,大姐、二姐。”
  “三弟瘦了不少,”郁竹姐妹也如同庞氏一般感慨起来,郁婉也跟着接口:“可不,前两年见你倒是颇有些不同。”
  陈书也在郁婉的示意下施了个礼:“表哥。”
  郁桂舟含笑点头,这才回到谢荣身旁,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她怀里睡得香甜、小胸脯一起一伏的糯米,满眼慈爱:“他真是漂亮。”
  谢荣“噗呲”笑了出来,道:“哪有夸他漂亮的,又不是小姑娘。”
  “谁让他生得如此?”郁桂舟还想抱抱,但见儿子睡着了,只得忍了下来,带着几人入了郁府。
  而在他们进了府门后,郁大人的亲眷来州府之事不到几刻钟便宣扬得人尽皆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让他们相聚就相聚


第166章 为官之道(十七)
  黄家村里; 元家的人正要准备去州府; 这回过去,不是平日里普通去做伙计卖东西; 而是去见久违重逢的亲人; 除了心里着实激动外,整个元家闹得鸡飞狗跳的还因为另一桩小事。
  穿啥?
  元家人的日子有目共睹,郁桂舟没来清除亡山贼寇前,那就是饱一顿饿一顿,衣裳更是补了一个又一个,面黄枯瘦得哪里有丁点肉,如今认了这回亲; 又听闻那二、三房的大大小小都要过来; 为此元家人还特意去打听了下其他两房这些年的日子。
  二房那头原本也过得结结巴巴的,一年到头难得吃回肉,但到底是比他们窝在这亡山强; 何况后头二房慢慢起来了; 手上有银钱不说; 如今更是出了个四品大官,可谓是有财有权。
  三房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当年的事把他们经营了数年的名声一朝败坏,但凭着往前留下的交情,在淮南那个地方过得还算滋味,至少比普通的小老百姓过得不愁吃喝。
  大房出了那种事,累得二房、三房都跟着受了好些年的难; 在元当家的心里还是十分愧疚的,但愧疚的同时,心里还有一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许是往前那么些年都是大房高高在上,二房、三房在下头,如今不止二房起来了,连三房那头,书院已经重新开了,教导出了不少优异的弟子,下一辈里那老幺小五也是个举人功名,差事虽闲,但好歹是个正经的朝堂官员。
  唯有他们,一朝破败,沦落至斯。
  除了元当家的有这番感慨外,其他几房里都忙得翻天覆地的,各房忙着梳妆打扮忙得不亦乐乎,大房这头,元当家生有三子一女,那闺女便是郁婉,这三子元老大元老二元老三三个,其中,元老大生有一子长孙元鑫,女元丽;元老二有一子元洪,女元纯、元西;元老三有一子元广,女元佩,又唤元小七,女元涵。
  其中,长孙元鑫,长孙元丽,次孙元洪,此孙元纯皆是娶妻出嫁,二房元西、三方元涵两个是元家目前最小的女娃,年不过八岁,而元小七和其亲哥哥元广到了年纪,还未开始婚配。
  此等大事,连已经出嫁的元丽和元纯都回了来,带着夫君子女准备同大房的人一同前往州府,女眷们知道二房、三房那边女子也有不少,几房相聚,虽大房沦落到如今地步,但也万万不能让人瞧清了去不是?
  只是几房人翻来翻去,翻箱倒柜的,最后还只是凑了个不缝补丁的粗麻衣裳,换了从前,这衣裳也只配给伺候他们家的低等奴仆们穿穿,谁能料到时至今日,当初他们这些做主子的也穿上了同样的衣裳呢?
  而绕是这没缝补丁的衣裳,也是元家在前几年几个子女娶媳、嫁女时拼拼凑凑给裁剪的,这几年不曾做过新衣裳,那麻都开始发脆性了,稍稍一扯便能扯下一截,出嫁的元丽和元纯还稍稍好些,也不知道从哪儿得了个粗棉衣裳,布料看着倒是比那粗麻好上许多,但衣裳的制式却是改动过的,灰扑扑的看着也不是她们这个年纪该穿的,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元当家便带着一大家子人,呼呼啦啦的朝着村外走去。
  路上有黄村村民们不解的看着他们,相熟一些的还咧着嘴问道:“元家的,你们这么子大群人去哪儿啊?”
  如今村里贼子被逮,村长也换了个人,生活好了些后,村民们平日里也开始四处走动了,对这元家的运道那是又羡慕又嫉妒,还隐隐的常有心思活络的村民们上门巴结一二,约莫有把元家当做下一个黄牙家供着的意思。
  元当家自然是不会理会这些问话,自有元老大笑呵呵的同路过的村民们打着招呼,眯着眼回道:“去州府呢。”
  此言更是惹得人惊呼起来,谁不知道这元家的靠山如今就在那州府里?
  也有猜到几分的说起了前几日州府的传闻:“唉,你们可是不知,听说前些日子咱们知府大人接了亲眷过来,好家伙,你们是不知那浩浩荡荡的人马开路,护着那中间的马车,还有人听见知府大人唤那祖父祖母呢。”
  “是吗,那这元家的可不是去认亲吗?”
  “我猜多半都是。”
  “怪不得我说元家的今日这穿得模样整齐的,衣裳上头连个疤都没见到。”
  无论身后的黄家村村民们讨论得多热烈,元家人还是在临近午时赶到了州府,到了郁府门前。
  郁府早几月便修筑好,这会二房的人也已到,郁桂舟便早早把府邸内各处要安排的人安排好,这会谢荣过来后,郁桂舟便把那些一应事物通通交给了她打理,每日逗弄着白白胖胖的儿子,偶尔闲暇时跟他的小姑娘说说知心话,处理处理公务,这样的日子,让他十分满足。
  糯米的大名在几代人的权衡下,也定了下来,叫:郁朝昔,而郁桂舟的桂字辈分下头恰是一个朝字。
  亡山境逐渐进入正轨后,郁桂舟如今的忙碌从剿灭贼子到如今扯到各家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早就被磨得怒火大炽,这会见公案上又是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不由把公文一扔,发了火:“整日都是这些,下面的为何不能拿些正事上来?莫非本官这个知府便是替他们解决今儿一块豆腐,明儿一尺布料的事儿?”
  郁言弓身捡起地上的文书,安慰他:“别生气了。”
  其实他对这些也很无奈,亡山初露锋芒,本是百废待兴之际,下头的人却层出不穷的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报上来,各县的发展、路段、桥梁、河道、人口等等各类事物卷宗却不见踪影,仿佛用这些小事就能临摹出一副海清河晏的画卷一般。
  随着郁桂舟开凿了亡山境内的太平后,朝廷那边便把各县的县令,师爷给任命了下来,哪知这些人拜访郁桂舟的时候倒是客客气气的,但转个身到了县里头后便是此等模样。
  郁言也不跟他说虚的,据实分析起来:“这亡山地处偏远,这些人一来是妒恨你年纪轻轻却被任命为正四品的知府,其二恐怕也是打的主意在这境内好生捞一笔,反正天高水远,他们只要做得隐秘一些,几个县联合起来遮住你的耳目,你便是有心猜测也没用证据能把他们给换下去。”
  在亡山境还是一团糟乱时,他们的年纪只能让人感叹一句年轻有为,但在太平的时候,便能让人生出,能否管理好一个州府,毕竟太过年轻的疑惑,世人都以长为尊,越是年长便认定资历更丰富,处理更得体。
  资历这块,郁言承认他们是比不过的,但论治理和才学方面,他们却不输于任何人。
  “唉,”郁桂舟叹了一声,跌坐在案后,脸上神情只凄苦了一瞬,瞬间又恢复了平常,他的眼里若有所思,手指在案上轻轻指点。
  另一边,郁府门口,以二房为主、三房从旁次之,在府内恭候着大房众人,下人领着大房诸人来时,郁老祖等人脸上非常激动,长长的宽袖底下,手指尖都开是发颤,终于面对了面,看着大房那一行人老老少少皆是面黄枯瘦的模样,多年前的埋怨、不解、委屈,在这一瞬间尽数消散。
  各自见了礼后,众人相聚的场面才慢慢平复了下来,郁老祖领着人往前厅走去,还不由给落后两步的郁当家使了个眼色,郁当家会意的往跑去了,招了个小厮让他赶紧去府衙通知郁桂舟和郁言叔侄。
  待几房人在前厅落座,已平复了心情的元当家的不由左看又看,问道:“舟哥儿和小五呢?”
  郁老祖和三房的当家的笑了笑,回他:“今儿有公文送上来,他们过去瞧一瞧,大哥莫急,待会你就能见到他们了。”
  元当家的摆摆手:“我倒已是见过他们数回,无碍事,不过问问罢了。”
  话落,他的目光在左边抱着雪团子的谢荣身上定住:“这位便是我的侄孙媳妇吧,我看你这怀里的娃娃真真的精灵得很,都好多年没看见这般雪玉般的娃娃了。”
  这是实话,亡山都是贫困户,大人都是枯枯黄黄的,大人都是如此,更何况小娃了,能把小娃给拉扯长大就算不错了,哪跟这个糯米团子一般,胖乎乎结结实实的,眼睛灵动得很,被侄孙媳妇给抱着,在怀里可劲的折腾。
  谢荣围住了不停折腾的糯米,回道:“多谢伯祖夸赞,这是我和夫君的长子郁朝昔,还不到两岁,调皮得很。”
  “调皮好啊,调皮好,”元当家的不住的夸着,又对身后一众姑娘们道:“你们还未曾好生跟你们嫂子们好好说道说道吧,往后啊多得是机会接触,快去,快去好生聊聊。”
  作者有话要说:  郁夫人官威要开始散发了。


第167章 为官之道(十八)
  随着元当家的话落; 她身后的一众小辈; 女眷们便齐齐往谢荣那头走去,见此; 听母亲话的陈书在入了亡山境后便开始跟在谢荣身后跑进跑出; 这会便准备把糯米给抱走,让她们叙话。
  “表妹,不用麻烦了,我们也瞅瞅这白团子,”元丽当先制止了她,含笑看着还在谢荣怀里蹬腿儿的糯米,对上他乌黑黑的大眼; 满目含笑:“是吧; 小糯米团子?”
  “啊呜,”糯米大眼定定的看了看人,欢快的叫唤了一声; 还朝着她的方向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