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女有福-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的目光冷冷的落在沈崇茂的身上,不过片刻功夫,就让他身上的衣衫全被冷汗浸透。
随后,皇帝目光微动。
会意的总管太监居高临下,面无表情的开口:“沈崇茂,你可知罪?”
话虽然是从总管太监的口中说出来的,但是他所说的,却是皇上的意思。是以,沈崇茂以头抵地,嘴里道:“微臣不知,请陛下明示。”
总管太监再次开口:“皇上三令五申,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进献所谓的祥瑞,违者严惩不贷。你看明知故犯,还敢说不知罪?”
沈崇茂再次开口:“回皇上,微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微臣所进献之祥瑞乃是真正的祥瑞,并非伪造之物,而且,并无劳民伤财之举。”
☆、287。第287章 皇帝也爱听好话
“以项上人头担保?”皇帝嘴角再次缀起一丝冷笑,漫不经心的说道:“行吧,朕,就收下你这颗项上人头了。”
说着微微加重语气:“呈上来。”
沈崇茂连忙双手托举着手中的盒子,低头跪地,往前膝行了几步。
站在宝座下一层台阶上的两个内侍太监连忙躬身:“是。”接着两人匆匆忙忙的下了台阶,从沈崇茂手中将锦盒接了过去,随后弯着腰,毕恭毕敬的快步捧到皇帝陛下面前。
总管太监手中拂尘一甩,上前小心翼翼的打开锦盒的盖子。
盒子里装着的,比皇帝身上龙袍的颜色还要亮眼的金黄色锦缎,顿时就映入了那总管太监和皇帝陛下的眼中,至于另外两个内侍太监,他们倒是没敢抬头,所以并没有看到自己托举之物。
“这是什么?一匹锦缎?”皇帝陛下的声音听起来虽然已经很冷,却没有了先前的极其厚重的那种压迫感。
太子微低了头,二皇子却瞪大了眼。
沈崇茂再次一叩头,说道:“回皇上,这是半匹锦缎。”
殿上有人笑出声来。
“沈大人,按说你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你们沈家的福瑞祥更是我大齐所有绸缎业中的佼佼者,怎么这么小气吧啦的,拿半匹锦缎来献给皇上?还祥瑞?可笑,可笑。”
开口的,是二皇子一系的官员,兵部侍郎何进。
沈崇茂并没有理那开口的官员,反倒是恭敬朝着宝座再次叩头,俯身说道:“回皇上,因为材料有限,只织出来这么半匹天然金黄彩锦。”
天然金黄彩锦?二皇子嚼着这几个字的意思,眉头不由自足的锁了起来。
“沈崇茂!你敢欺君?”何进再次开口。
沈崇茂低声回道:“何大人,下敬您是上官,不愿与您争执,也不敢与您争执。可您别忘了,咱们现在不是在兵部衙门,而是在皇上的金銮殿上。”
顿了顿,又道:“而且,这兵部衙门也不管审案吧?就算您真想管,也不能在皇上说话之前,就抢着插嘴啊。”
皇帝不动声色。
何进的脸却憋成了猪肝色,当下朝着皇帝行礼告罪,自己退了下去。
皇帝略微提高了一些声音,说道:“天然金黄彩锦?沈卿,你可知欺君是何罪?”
沈崇茂大声道:“回皇上,微臣知晓。皇上您是圣德之君,就是借微臣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胆子,微臣也不敢欺瞒您啊。”
实际上,皇帝心中对沈崇茂呈上来的半匹锦缎很是满意,闻言点点头,说道:“倒也是,那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沈崇茂叩首:“是,微臣遵旨。”
“太祖皇帝隆恩,不弃沈家功劳微末,特赐皇商之位于家父,并恩准可传于子孙后代。“
“皇上大恩大德,准允微臣继承皇商之位并承袭升授承德郎之职,微臣全家上下,皆感念于心。”
“去年夏天,微臣四子在西川查账之时,偶然得知西川有一下县名曰乐途县,全县百姓因为贪官之误,而无法顺利卖出即将收获的蚕茧,眼看即将血本无归。”
“小儿感念皇帝陛下大恩,时时希望能为陛下分忧。”
“想着自己与乐途县百姓同为圣上子民,理当应该该互帮互助,而沈家侥幸,有帮贫扶弱之能力,便更加义不容辞。遂亲往乐途县,以高价收购县中百姓的蚕茧。并与百姓签订了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略高于市价的收售契约。”
“县中百姓先有西川锦衣卫帮助他们抓走贪官,惩治恶徒。后有太祖亲赐、皇上亲封的皇商子弟收购他们的蚕茧,百姓无不感念皇上之恩德。”
“据小儿所言,当日乐途县百姓纷纷跪地山呼万岁,以谢皇上大恩。”
这件事情锦衣卫的折子上面有过,也呈到皇帝面前来过的,皇帝心中尚有印象,当下微微点头。
沈崇茂不敢偷窥天颜,二皇子却是敢的,看到皇帝点头,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许多。
沈崇茂还在继续往下说。
“许是百姓之虔诚感动了上天,今秋的秋蚕,竟然有蚕户在家中发现了金黄色的彩色蚕茧。说来也巧,发现金黄色蚕茧的蚕户,正是当初因不忿贪官残害百姓,而冒险往锦州城告官的那户人家。”
“在发现了金色蚕茧之后,那蚕户大喜,当即以最快的速度,将此事告知了微臣的商行在乐途县所设的作坊管事,并告知管事愿意加养一季晚秋蚕,以报陛下之恩泽。”
???
沈崇茂这话,文武百官几乎没有一个相信的,二皇子更是嗤之以鼻。
偏偏,皇帝却极爱听这事。
皇上正在兴头上,自然没人敢打断沈崇茂的话。毕竟当今皇上虽然对百姓好,对功勋显著的勋贵也还不差,但是,对着这一般的官员,尤其是文官,那可从来都不是吃素的。
虽然心中已然极其鄙夷,但是他们还是都只能任由沈崇茂这‘媚上小人’继续‘满口胡言’。最多只能以侧目来表达心中的愤愤。
实在是有些憋屈啊……
“乐途县虽然地处西南,没有北地那么冷,但深秋的气温也不太适合再养蚕。”
“也是冥冥之中,有皇上真龙之气庇护,在那户人家的精心饲养之下,居然顺利的养成了加的那一季晚秋蚕。”
“那家农户将晚秋蚕蚕茧送到微臣的商行下属的缫丝作坊之后,缫丝作坊的管事和技工们皆不敢懈怠,尽心竭力的将蚕茧制成了上等蚕丝。又有微臣家中商行西川分号所属织工,将其纺织成这半匹锦锻。”
说着,沈崇茂再一次以头抵地,继续道:“请圣上开恩,非是微臣不愿意献上整匹锦缎,而是只有这么多的材料,也只能纺织出这么半匹锦缎,请圣上开恩。”
皇帝没有理沈崇茂的请罪,开口道:“朕问你,那家农户养这一季蚕,花费了些什么?”
沈崇茂回道:“回皇上,除了饲养需要格外精心之外,也只是一些桑叶了。乐途县的农户都不养晚秋蚕,那家农户家中以往也是一样,那些桑叶就算是不摘,最后也是要枯在枝头的。”
“另外,就是多烧了一些桑枝柴火,在蚕房里,舔了两个火盆。”
☆、288。第288章 金銮殿上争端起
皇帝微微点头,喃喃道:“如此倒是还好,不算劳民伤财,只是这户人家多费了些心思。”
旋即又问:“朕再问你,那蚕户送到你作坊的蚕茧,你那作坊,可有按正价收购?”
“回皇上,听送锦缎来京的人说,念着此物难得,加之饲养起来比平日辛苦,作坊的管事本是要以三倍的价格收购的,然而那户蚕户说,此物虽然难得,却是天赐之物,不该以此牟取厚利。加之饲养虽然比往季精心,却也算不得太难。是以,不肯收高价,只愿意收正价。”
“不过最终,微臣商号的管事,还是以高于正价三成的价格,收购了那些蚕茧。”
“好,很好!那蚕户不贪财,你家管事又能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不错,不错。若天下的百姓和商户都能如此,哪里还会有那么多的纷扰呢?”皇帝听着越发满意,不由自足的连连点头。
说着,皇帝话锋一转,又问:“不过沈卿,朕还要问你一事。”
沈崇茂忙道:“微臣恭听圣言。”
皇帝问道:“朕再问你,这锦缎的成本,可比以往你替大内采买的锦缎要高啊?”
沈崇茂说道:“回皇上,此锦缎乃天赐之色,不似其他锦缎一般需要染色,这成本比其他锦缎要低不好。”
皇帝满意至极,点头说道:“既比从前的锦缎更加华美,价格却更低,不增加蚕户和商户的负担,当真是极好的,极好的!”
又看着内侍太监捧着的锦缎道:“如此祥瑞,哪怕只得半匹,也是真正的祥瑞啊!”
说着,皇帝大声道:“好!”
“赏!”
“赏沈爱卿清蒸鲤鱼两条,选大的,让御膳房的人,好好做!”
“沈爱卿带回去,与家人同食。尤其是你那四子,让他多吃些!”
赏赐不重,其中寓意却颇为深刻。
沈崇茂大喜过望。
鲤鱼跃龙门啊。他沈家这皇商的位置,这妥妥的是保住了!
二皇子的脸色,却越发的难看了起来。
看二皇子脸色难看,二皇子一系的监察御史裴文进不等沈崇茂退下,便出列高声道:“启奏皇上,臣,监察御史裴文进有本弹劾。”
皇帝收敛脸上的神色,看着裴文进沉声道:“裴爱卿要弹劾何人何事?”
裴文进道:“回皇上,臣弹劾升授承德郎沈崇茂,以假乱真,蒙蔽圣听,欺君罔上!”
听到裴文进的话,沈崇茂气得几乎要发抖。
这些监察御史仗着有风闻奏事之权,总是胡乱攀咬,简直可恶至极!偏偏你还拿他没办法。人家只是风闻奏事,不对事情的真实性负责。
皇帝心中顿觉不喜。
实际上,历朝历代,无论哪一个皇帝,对于祥瑞这种东西,都是无比追捧的。端看他究竟是表现在明处,还是深藏在心中。当今天子就属于深藏在心中的人。
然而,他却比许多皇帝更加渴求祥瑞,尤其是真正的祥瑞。
当今天子以藩王皇叔之身、以靖难之名,武力夺自家侄儿的天下,这固然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却也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污点之一。
在他登基之时,他就捏造了‘伪帝’建宁利用身边的人矫旨夺位的罪证,更大肆宣扬自己实际上才是太祖皇帝真正的继承人人选。并以恢复太祖旧制这样的形式,来表明自己的‘正统性’。
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不渴望天赐祥瑞,以证明自己乃天选的帝皇呢。
只是,他确实是心忧百姓,不愿意额外增加百姓的负担,所以,才一直表现出对‘所谓’祥瑞的深恶痛绝。
然而,沈崇茂献上来的祥瑞彩锦,却不会增加农户和商户的额外负担,甚至是比普通的手工彩锦更为便宜,他如何会不喜欢呢。
现在这个裴文进一跳出来,字字句句,都在说沈崇茂献上来的祥瑞是假的,皇帝心里头,自然不喜得很。
不过,哪怕是皇帝,有时候对这些监察御史也没办法。毕竟这监察御史风闻奏事乃是隋唐之时就有的,而且为其后的历朝历代所奉行。
都察院监察百官,也确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皇帝就算是九五至尊,也不能剥夺监察御史风闻奏事之权,更不能追究其奏事之责。
所以,皇帝只是淡淡的道:“裴卿何以如此认为?”
裴文进当然能感觉得到皇帝的态度,只是,他身为二皇子的‘马前卒’这种时候,自当效力。
而且,监察御史本来就不是个能讨皇帝欢心的官职,但是皇帝并不能拿他怎么样。(大概就是‘我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却又干不掉我的样子’吧)
裴文进当下就躬身应道:“回皇上,古往今来,微臣从未听过有蚕能吐彩色蚕丝的,这彩色蚕茧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连古籍中都没有记载,怎么可能是真的呢?臣以为,此事必然是升授承德郎为一己私利而撒的谎。”
沈崇茂连忙重新跪下,说道:“皇上,微臣冤枉,微臣所言句句属实,绝对不敢有欺君罔上之心,更不可能做欺君罔上之事。请皇上明鉴。”
之前我们就说过,二皇子的势力比太子强大。但二皇子勇武,当初也是军中猛将,所以支持他的人,大多是武将,文官还是很少的。
但是太子却不一样,太子虽然文弱多病,但是却为人敦厚,又极其敬重文人,加之他乃是嫡长子,是古往今来的文人们心中,最正统继承人。所以,支持他的文官不在少数。
之所以显得势力不如二皇子,不过是当今皇帝略微有些重武轻文而已。
更是因为他不得皇帝欢心。
所以,这边沈崇茂的话音落下,那边支持太子的文官就站了一人出来。
依旧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名唤李青轩。
“皇上,臣以为裴大人所言不妥,裴大人觉得这蚕吐彩丝是古籍上没有记载的,也只能说明是裴大人所看过的古籍中没有记载。就算所有的古籍都没有记载,也不能说这古时就没有出现过能吐彩丝蚕。”
“就算古时没有,也不代表今时也不能有。皇上乃真命天子,得天眷顾也是必然,上苍既然能赐圣人伏羲河图洛书,又为什么不能赐予当今圣天子以小小彩蚕呢?”
☆、289。第289章 圣天子的决断
李青轩话音一落,支持太子和二皇子的朝臣们就纷纷开始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皇上,臣以为李大人所言不虚。”
“皇上,臣觉得裴大人所言,方是正理。”
“皇上……”
“皇上……”
争端一起,这金銮殿上竟然比市集还要热闹。
若论私心,这一次皇帝实际上是站在太子一方的。不管他多么宠爱二皇子,在他心中,除了这江山社稷、黎明百姓之外,最重要的人,始终还是他自己。
只是,既然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的位置,排在他自己之前,那么这事关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的朝堂之争,也就要排在他自己之前。
不以一己好恶来判定是非对错。
这是当今天子于天下事、朝堂事上面,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所以,在众人争论不休,等待他圣裁独断的时候,他开口了:“诸卿之言各有道理,朕亦难分真假。”
“适才沈爱卿不是说过,那户人家将除了留种的彩茧之外的彩茧,都送到了他沈家作坊了吗?”
“也就是说,那户人家家中尚有蚕种。既如此,便让他们带着蚕种到京城来,到朕的皇宫之中来,就在朕的眼皮底下,养一次蚕。若蚕真能吐出彩茧,那沈爱卿所言,自然是句句属实。若不能……你们再说他欺君罔上,也不晚。”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金口一开,所有人都满意了。
太子一系满意是因为,看太子的适才的神情就知道,这彩茧之事多半是真的。真金不怕火来炼,他们自然不怕让人到皇帝的眼皮底下来养蚕。
而二皇子一系满意则是因为,不管这彩茧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只要毁了蚕种,那就算是真的,也要变成假的了。
所以,不由得双方不满意。
当今天子乃是圣明天子,对于这朝中的势力分布,其实可以算得上是门清,为了公平起见,他决定选一位中立的大臣前往。
圣天子俯视群臣,视线一一在诸位臣工身上扫过,最终,将视线落在都察院正四品佥督御史武广涛身上。
皇帝缓缓开口:“佥督御史武广涛。”
武广涛躬身出列:“臣在。”
皇帝道:“着你为钦差大臣,前往乐途县,将那户人家家中养彩蚕的人和彩蚕蚕种一并带回。即日启程,不得延误。”
武广涛扬声道:“臣领旨。”
皇帝微微颔首,又对自己身边的太监总管说道:“黄安。”
总管太监黄安连忙躬身:“奴婢在。”
皇帝又道:“去锦衣卫指挥使衙门,让莫风来选一队武艺精湛的锦衣卫,随行护卫武广涛去乐途县。”一边说,一边微微摇头。
心中暗付:这个风来,今日居然又不来朝。
放眼望去,这满朝文武之中,只有锦衣卫指挥使莫凌云,可以遇到大朝都不上朝。
当然,其实也不是可以,只是皇帝允准而已。至于这文武百官,倒是乐得莫凌云不来上朝。
毕竟,谁都不愿意这大冷的天,在这还没有烧地火龙,通风极好的大殿上,自己身边还站着一个活冰块。
只是想想,都会忍不住打寒颤的好么?
皇帝俭省,除了数九寒天之外,这大殿一律不烧地火龙。皇帝自己是行伍出身,大冬天的,爬在雪地里头一两个时辰都没问题,更别说是坐在屋子里了。可,这却苦了下头的文武百官。当然,主要是文官。
听到皇帝的话,黄安连忙说道:“奴婢领旨。”随即,就退了下去,往锦衣卫指挥使衙门给莫凌云传旨去了。
因为惦记着乐途县的事情,无论是太子一系还是二皇子一系,今日的大朝都有些心不在焉了。除了确实是很重要的国事之外,往日里无论大朝小朝,都要借着由头争论不休、‘你踩我一脚’,‘我给你一拳’的双方人马居然不约而同的偃旗息鼓。
嗯,吵起来太浪费时间了,今日有大事,还是早早退朝的好。
巳时末,就散了朝。
一下朝,双方人马就各自离去。
英国公跟着太子去了东宫。
简短的商议之后,太子和英国公府遣派了一切能派得出去的死士、暗卫,马不停蹄的,往乐途县而去。
太子令: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蚕种和养蚕人的安全,必要时,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性命去换。
祺国公同二皇子一道,去了二皇子府。
也是一阵简短的商议。二皇子和祺国公府也派出了一切能抽得出来的人手,日夜兼程,往乐途县而去。
二皇子令:不惜一切带价毁掉蚕种,哪怕要杀人放火,也在所不惜!
武广涛要慢一些,他还要等皇帝的圣旨,以及回去准备一些东西。
所以,太子和二皇子的人,差不多是午时就出了发,武广涛和莫凌云选出来的一行十二名锦衣卫,却是未时末才出发。
当然了,武广涛还算是忠君事,这一路紧赶慢赶的,倒也不至于落下太远。
……
……
这一切,远在乐途县的有福一家,并不知情。
入冬之后,地里的活就不多了,但是有福他们却还是有事情要做的。为了来年桑树能枝繁叶茂,这个时候必须要进行桑枝的修剪。有福也在帮忙。
不过了,她倒不用帮忙修剪,只是帮着把修剪下来的桑枝捡到一起,齐整成一捆一捆的。
“阿嚏……阿嚏……”
有福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一听到有福打喷嚏,顾长庚就不由得担心起来,说道:“天冷了,坡上风大,有福啊,要不,你还是先回去吧。这些桑枝有我们来弄就行了。”
“是啊有福,要不,你还是回去吧。”
其他人也纷纷说道。
“不用不用。”有福连忙摇头,又看着顾长庚说道:“阿爷,我不冷,今天的太阳这么暖和,我又是活动着的,怎么会冷呢。”
顾成信忍不住嬉笑着道:“哎,有福,你要不是冷,那会不会是有人在骂你啊?”
顾李氏说道:“老四你尽瞎说,我们有福可得人欢喜了,哪里有人舍得骂她。要我说啊,必定是有望在家里头,念叨他阿姐了。”
说着,顿了顿,又道:“有福啊,听三婶的,你还是回去带着有望玩吧,捡桑枝这种事情,那就需要你一个小姑娘帮忙了啊?别回头,把你的手给磨起茧了。”
有福失笑摇头,说道:“三婶,我只是帮着捡个桑枝而已,哪就会把手磨起茧了……”
☆、290。第290章 危险在慢慢逼近
乐途县离着京城颇远,哪怕是二皇子,也不可能给手下的死士和暗卫配备千里马。
实际上,皇帝登基至今,也只收到过一次,从西域他国进贡而来的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不过两匹。一匹赐给了莫凌云,另外一匹就一直养在御马苑。
而除了汗血宝马之外,其他的,哪怕是最有耐力的伊犁马,每日也不过能跑上三四个时辰,行上两百多里路。
二皇子和太子的人,骑的就是伊犁马,而且上等的伊犁马。不过,每天也就是跑个二百多,不到三百里。
武广涛和锦衣卫骑的却是蒙古马,不及伊犁马的耐力,也不如伊犁马能跑,但是他们身负皇命,可以在驿站换马,倒是比二皇子和太子的人马,还要略快一些。
不过,二皇子和太子的人是日夜兼程,武广涛他们却不是。
所以,还是二皇子和太子的人赶在了武广涛之前,赶到了乐途县。只不过,他们也没有提前多少而已。
此时,时令已经进入大雪了。
不过,今年乐途县还没有下过雪。
但是,也已经很冷了。乐途县地处西南盆地,冬天气候潮湿阴冷,每到这个时节,寒湿之气就开始往人的骨头缝里头。好在现在只要不是太懒的人家,大家都不怎么缺钱,隔三差五的,就能吃一回肉,肉食吃得多,这大冬天的,倒是比从前好过得多。
至少,家里的老人,没有以前那么怕冷了。
晚饭过后,睡觉之前,顾刘氏烧了一大锅的热水,又用小锅烧了姜汤,烧好之后,就让家里头的人去洗脸,然后兑着烧好的姜汤泡脚。
一边催促,一边说:“热水泡脚,塞吃补药,拿姜水多泡泡啊,一晚上都不冷脚,睡得好。”
有望现在三岁多接近四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泡脚从来不肯好好泡,总是把木桶里的水踩得噼里啪啦的,溅得满地满身都是水,有时候溅到自己脸上,就乐得哈哈大笑,惹得家里人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又或者是该骂他。
今天晚上也是一样,趁着帮他洗脚的有福去拿擦脚的布巾,他就又双脚并用,把水踩得啪啪啪的,结果,一不留神,把棉裤的裤腿给滑下去了。
“哎呀,阿姐,全湿了。”有望把腿抬起来,一边捏打湿的棉裤裤腿,一边看着回来的有福说道。
看着有望身上还在滴水的棉裤,有福嘴角不住抽动,点点有望的额头,嗔道:“你活该,叫你调皮,明天没有棉裤穿,你就在床上窝一天吧。”
一边说,一边迅速的把有望的裤腿重新卷起来,然后擦干他脚上、腿上的水,把他抱起来放到床上,才伸手去给有望脱湿棉裤。
结果,等她脱完棉裤,伸手一摸,里裤的裤腿也是湿的,只好再次伸手,准备把里裤也给他脱下来。
这一次,有望就不像先前有福帮他脱棉裤那么乖了,而是双手死死提着裤头,嘴里头哇哇大叫,一边叫,一边喊:“哎呀,羞羞,羞羞,阿姐不脱,不脱……”
不过,到底还是被有福把里裤给扒了下来,有望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小光屁股,当下嗷的一声,一把扯了棉被过来,把自己裹成了一个粽子,末了伸出脑袋来,看着有福,嘴里说道:“阿姐,羞羞,好羞羞哦……”
”臭小子,羞羞什么?还不都怪你自己?把裤腿全打湿了。”一边说,一边隔着被子在有望的屁股上拍了几下。
有望在被子里笑得打滚。
有福把裤子放在屋里的凳子上搭着,朝着外面喊:“阿娘,您看看灶里头还有火没,有的话装个火盆,顾有望又把棉裤的裤腿给打湿了,今天还把里裤都给打湿了。”
听到顾杨氏在外头应了一声,有福才又拍拍顾有望,说道:“自己爬出来坐好,阿姐给你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哪有人在外面跑了一整天天,晚上穿着脏衣服就往被子里钻的,弄脏了被子大冬天的,多难洗啊。”
“阿姐脱裤子!”有望指着有福,嘟着嘴,控诉一般说道。
有福一把捏住有望的手指头,将指头给他轻轻的推回到没握紧的拳头里,说道:“谁让你自己把裤腿给弄到水里头打湿了的,不脱了,你一直穿湿的啊?”
说着顿了顿,又道:“有望以后不要这样拿手指头直接指人了,不礼貌的。”
“哦。”有望乖乖的点点头,看着有福说道:“有望知道了,不礼貌。”
“知道了就好,乖。”有福说着,轻轻捏了捏有望的鼻子,又道:“快坐起来,阿姐给你把外面的衣服脱了。”
有望又同有福闹了一会儿,等闹够了,才一骨碌爬起来,坐在床上,伸手等着有福脱衣服,嘴里还说:“阿姐不脱光,要不羞羞。”
有福笑道:“你衣服又没打湿,阿姐脱光你的衣服干嘛,总要穿着里衣睡的。”
“嗯。”有望放下心来,笑眯眯的点头。
有福帮有望把外面的罩衣和棉衣都脱了,让他躺好,自己从柜子里拿了一条干净的里裤出来,又说:“来,腿伸出来,阿姐给你把里裤穿好。”
有望连忙压紧被子,看着有福说道:“光光的!自己穿!”
有福闻言,看着有望用商量的口吻说道:“有望乖,你现在还小,还不太会穿裤子,阿姐帮你穿。嗯,要不这样吧,你只把腿伸出来一些,阿姐帮你把裤头套好,你自己拉上去,好不好?”
“好。”听有福这样说,有望乖乖的应了一声,把腿从被子伸了半截出来。
有福果真就只给他套了裤头裤子,把裤腿理到有望的脚踝上,就让有望自己把裤子拉上去。
有望把裤头拉上去之后,有福才掀开棉被,帮着他把裤头和裤腿都整理好,又把裤带系好,这才将他严严实实的盖了。
顾杨氏装好了火盆,端到堂屋的桌子下面放了,又拿了一个竹编的罩子把火盆罩好,然后才去把有望的湿裤子拿来,搭在罩子上面,又找了有望从前的夹棉小披衫出来,搭在了外面。把整个竹编的笼子围了起来。
弄好之后,顾杨氏也回屋烫了脚,然后带着有望睡了。
烫完脚的有福则回了自己的房间,准备关门睡觉。
夜色里,隐约有犬吠声传来。
☆、291。第291章 夜色中火光渐起
犬吠很快就没了声息,冬日的夜又恢复了宁静。
顾长庚家的老老少少,都陆陆续续的泡完脚去睡了,屋子里最后一点灯光熄灭,连瞌睡最少的顾长庚和顾刘氏都歇下了。
“嗖”“嗖”“嗖”
没过多久,就从院子外、从屋顶上,跳进来、翻下来几个身着黑色夜行衣,连头和脸都被黑布包着,只把眼睛露出来的黑衣人。
藏头露尾,绝非好人,非奸即盗!
不管再怎么看轻旁人的性命,为了不节外生枝,二皇子的人还是决定,以偷取蚕种为主。
而这几个黑衣人,就是来偷蚕种的。
黑衣人们从怀里掏出来几根长长的竹管,一人一个窗户,将窗户纸轻轻戳破,一管迷香吹进去,不管睡熟了的、还是没睡熟的,通通都睡得死沉死沉的。
几个黑衣人互相比了个手势,抽出手中刀鞘里的狭长薄刀,作势要撬开房门。
有风声从背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