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福-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有福连忙朝着外面的人作揖打躬:“谢谢,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叔伯婶婶阿公阿婆,谢谢你们。”
    又回身求杨绍林:“大老爷,求您准了吧。”
    ……
    有福和外面的百姓一道,又求了一会儿,杨绍林估摸着时机成熟,便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故作沉思起来。片刻之后,杨绍林开口:“适才大家所言不差,法律不外乎人情,而且这原告所求,也的确只为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本官也不愿本末倒置。”
    “只是……”
    说着,看向杨大勇、杨小河和杨施氏。
    杨大勇,杨小河,杨尤氏三人,从听懂有福所求的事情开始,就一直眼巴巴的看着杨绍林,希望他能允准有福所请,这流放三千里,两千里的,只怕还没到地方,就没了命,他们都不想死……
    不过,他们全是戴罪之身,杨尤氏又挨了打,倒是没人敢胡乱开口。这会儿见杨绍林望向自己,全都激动起来,若不是害怕,他们几乎要替自己求起情来。
    盯着了三人好一会儿,杨绍林才缓缓开口问:“你们,可知错?”
    杨大勇率先点头,急急说道:“知错知错,大人,小民知道错了……”
    杨大勇刚一开口,有福就低声提醒道:“舅舅,您现在是犯人,应该自称罪民的。”
    杨大勇感激的看一眼有福,又道:“大人,罪民知道错了,罪民不求大人宽恕,只求大人能让罪民有机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让罪民好好的奉养老母亲。”
    杨小河也紧随其后开口:“是啊大人,小,不,罪民也知道错了,罪民以后一定好好的孝顺阿奶,求大人给罪民这个机会。”
    杨尤氏也点头,口中呜呜的说道:“大,大人,罪妇也知道错了,罪妇以后再也不敢对婆母不敬了,求大人开恩,让罪妇有机会好好孝顺婆母,求大人开恩,罪妇一定好好孝顺婆母,求大人开恩……”
    “求大人开恩!”有福也扬声道。
    “求大人开恩!”围观的百姓齐声道。
    “嗯……”杨绍林捋着胡须缓缓点头,嘴里说道:“俗话说得好,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本官虽是嫉恶如仇,却也愿意给治下子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子不教,父之过。”
    “本官身为你们的父母官,发生这种事情,也有本官教化不力之过。”
    “既如此,本官就给你们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好吧,只要你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老母亲好好的接回去,从此之后悉心奉养,好好的孝顺她老人家,那,本官就暂缓你们的流放之刑。”
    杨大勇三人连连磕头,嘴里说道:“是,是,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杨绍林又道:“不过,本官有句丑话,要先说在前头,你们可听好了。”
    杨大勇三人连忙噤声。
    杨绍林沉声开口:“这一次本官是法外容情了,可若让本官知晓,你们阳奉阴违,依旧不肯好好的侍奉孝顺老人,那就罪加一等。”
    说着,重重一拍惊堂木,厉声道:“判你们一个斩立决!”

  ☆、210。第210章 阿弟是拿来玩的

顾杨氏是个闲不住的,刚刚坐满月子,就跟着家里人上坡下田,干活去了。
    这一次,顾家人倒是没有再阻拦她。毕竟家里头,也确实需要劳力。
    顾杨氏这算是命好,身在农家还可以养胎,而且一养就是大半年,坐月子也坐满了四十天。在旁的人家,尤其是那些婆母刻薄,公爹不大管家务事的人家家里头,许多当儿媳妇的,挺着大肚子都要干活,有直接把孩子生在田里的。
    坐月子也坐不满四十天,大多数都是生完十天半个月的,就会下地去干活,落下一身的病根,也没个人会心疼。
    顾杨氏下地去干活了,照顾小不点顾有望的任务,就落到了有福的身上。
    徐闲有时候也会帮忙,不过更多的时候,他会帮着去坡上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顾有墨闲暇之余,也会帮着照看一下顾有望。
    但是大多时候还是有福自己带着弟弟。
    之前有福就将顾有墨的打算给杨绍林说了,杨绍林并不生气,只说有墨既然有这个志气,而且也确实相信自己能考得过县试,建议他最好是今年就考。毕竟童子试也是三年一考,等三年太久了。
    又说如果有墨今年能够考过去的话,可以暂缓入学。
    毕竟童子试中的县试,只是入县学的门槛而已,只要能过,就相当于拿到了县学的就读资格。什么时候去读,都是可以的,反正各地官学这样的例子也不罕见。
    顾家人都觉得有理,连有墨自己都觉得这样不错,所以最近他基本上都在自己屋里看书做题写文,倒是没太多时间帮有福带顾有望了。只能在他看书看累了的时候,或者有福确实需要帮忙的时候,出来帮忙一下忙。
    杨施氏拎着一篮子鸡蛋进门的时候,有福正屏着呼吸在给顾有望换尿布。
    换好还轻轻的戳了戳顾有望的小屁股,说:“阿弟,你的尿布好臭哦。”
    杨施氏站在门口看了好一会儿,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来,说道:“你小时候不也是一样的。”
    听到杨施氏的声音,有福一扭头,随即甜甜的笑:“阿婆,您来啦。您先坐一会儿,我去洗了手给您倒水。”
    说着,又轻轻戳了戳顾有望,说道:“阿娘刚刚才回来喂过你,阿姐也给你把尿布换了,不许瞎哭了,知道不?”
    说完,还冲着顾有望做了个鬼脸。
    杨施氏笑:“怎么?我们有望刚刚哭过啦?”说着,忍不住的又皱了皱眉,不等有福回答,就喃喃的道:“叫我说,还是该取个小名先叫几年,哪能一开始就叫大名呢,多不好啊。”
    庄户人家有个习惯,觉得这刚生下来的娃,要取个贱名,才好养活。先猫啊狗啊叫上个几年,等确定孩子站住脚了,能养活得了了,再取大名。可顾长庚不肯。
    孩子刚刚一出生,他就给他取名叫顾有望,家里人知道他给孩子取这名的意思,是望着顾成义回来,就都没有反对。
    但是杨施氏一想到这个事情,就总忍不住要念叨几句。
    有福只当做没听见。转身出去洗了手,又给杨施氏倒了杯水捧过来。
    才又爬在顾有望身边,去同他玩。
    其实,也不能叫同他玩,而应该是,玩他。
    在有福的心里头,顾有望实在是太好玩了。放一根手指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在他嘴里,他立刻就会吧唧吧唧的吸起来。
    用手指碰碰他的脸蛋,他就会立刻转头,并且同时吧唧嘴。
    压着他的手掌,他会转头张嘴,松开手掌他又会打哈欠。
    将手指塞进他的手心,他会立刻握紧了不放。
    总之,好玩极了。
    有福简直是乐此不彼。
    杨施氏看着好笑,说她:“娃啊,别总去逗你阿弟了,让他多睡会儿,你阿弟正该是多睡觉的时候,他睡好了,才会长得壮壮的,等以后他大点啊,你再同他玩。”说着,顿了顿,又道:“到时候,你可别叫累。”
    有福笑眯眯的回道:“嗯,阿婆你放心吧,我不叫累的。”说着,又去逗顾有望,一边逗一边说:“阿姐陪有望玩,才不会叫累呢。对吧,有望。”
    杨施氏忍不住轻轻拍了有福一下:“这孩子,让你别闹你阿弟,你还闹,叫他多睡会儿不行么?”
    有福头也不回,说道:“没事的阿婆,阿弟喜欢和我玩呢……”正说着,顾有望咧开嘴笑了起来。有福开心的道:“阿婆,你看,我阿弟冲我笑呢,他就是喜欢和我玩。”
    杨施氏摇头,说道:“傻孩子,你阿弟还看不清东西呢,他这是自己想笑,才笑的。好了,听话,别闹他了,让他好好的睡啊。”
    有福依旧兴致勃勃的在和顾有望玩‘扯手指’的游戏,随口说道:“真没事,阿婆,阿弟以前是喜欢吃了睡,睡了吃,现在不是的。现在他总要玩一会儿,我要是一直不和他玩,他才要哭呢。”
    “他想睡的时候,会扯着嘴,做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那时候我只要一不逗他,他马上就会睡着了。”
    有福的话音刚落,小有望就扯了扯嘴角,有福马上就一动不动的了。不一会儿,顾成望果真就睡着了,手心里头,还握着有福的手指。
    有福小心翼翼的从床里面摸出来一个小布老虎,拿尾巴在小有望握着自己手指的手上轻轻挠了挠,小有望就丢开有福的手指,改抓小布老虎的尾巴了。
    小布老虎是顾刘氏给顾有望缝的,不过小尾巴却是按照有福的要求,添上去的。
    有福轻轻的扯了小被子给顾有望盖上,转身对着杨施氏轻声道:“阿婆,您帮我看着点阿弟啊。”
    杨施氏以为有福想玩了,便点点头,说道:“好,去玩吧,阿婆帮你看着有望。”
    有福并不解释,只是拎了刚才换下来的尿布往外走。
    杨施氏这才反应过来,说道:“呀,是要洗尿布啊,有福给阿婆吧,阿婆去洗就是了。”
    有福小心将尿布往身后一藏,说道:“不用了阿婆,尿布脏脏的,有福自己给阿弟洗就好了,您帮我看着阿弟就好。”说着,跑出门去,自己舀水给顾有望洗尿布去了。

  ☆、211。第211章 王爷爷,有福不捣乱

有墨果真没让大家失望,县试果真过了。而且他的成绩虽然不是顶尖的,却也在中游。单单从成绩来看,似乎不怎么样,可是结合他的年龄来说,却是甩开了同龄人好一大截。
    尤其,他并没有老师指点,全靠顾长庚。但是顾长庚自己也只是个童生,根本帮不了有墨多少,可以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己自学。
    在知道了有墨的成绩之后,杨绍林沉默了好一阵,才压下了心中想要资助有墨入县学读书的冲动。只是让人给有墨送去了一套朝廷发给他们这些官员日用的笔墨,几盒纸,两本书以及自己的一些读书心得。
    这些,就足以让顾家人感激了。
    到了清明,顾长庚果真就带着有福去了县城,在县城附近划出来的官田之中,勤勤恳恳的,种起桑苗来。
    等桑苗从土里冒出来,只需要日常养护,不用再精心呵护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到了应该养夏蚕的时候了。
    去年冬天栽下的桑苗足够大棵,这会儿差不多已经可以摘一些桑叶了,至少有福家里头那些桑树上的桑叶,养上个四五分的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其他人家里头种的桑树能养多少的蚕,自有杨绍林从湖州重金请回来的老蚕农来给大家指导。
    是的,为了让乐途县的老百姓尽快学会养蚕,杨绍林也算是煞费苦心,想法设法的,从湖州请了一位养蚕技艺高超,还会育种的老蚕农回来,甚至以县令之尊,诚心恳请老蚕农教授乐途县的老百姓育种养蚕之法。
    再三恳求并且许以重利之后,老蚕农终于答应,教授乐途县的老百姓养蚕之法,但是育种的法子,他却无论如何不肯教,只是同意,让杨绍林找个人来,给他打下手。
    杨绍林自然想到了有福。
    其实,他也是问过有福的,知道有福也懂一些育蚕的知识,只是没有实践过,而已不知道对不对。毕竟这育种不同于种桑树,也不同于将小蚕养大。
    育种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也太重要了。
    杨绍林还是希望,有福能够先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当杨绍林把有福带到老蚕农的面前的时候,杨绍林请来的老蚕农王大富当即就以为杨绍林这是在羞辱自己,几乎是勃然大怒。好在,杨绍林也是早有准备,见势不妙,就让一直等在外面的顾李氏进来了。
    顾李氏一进来就告罪,直说自己不该贪便利,就那么直接吃头天剩下的冷菜,而是应该重新热了再吃的。言下之意是自己吃坏了肚子,所以没有刚刚方便去了。
    王大富的脸色,这才好转了些。
    却又指着有福,语气僵硬的问:“那这个孩子,是怎么回事?”
    顾李氏连连赔罪:“老爷子恕罪,家里头啊真是顾不上这孩子了,只能我带着她,您放心,她肯定不捣乱。”
    有福实时冲着王大富露出一个有些傻气的笑脸,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王爷爷,有福不捣乱。”
    杨绍林却扳着脸斥责起来:“这不是胡闹吗?本官让你来,是让你来给王老爷子打下手帮忙,听王老爷子吩咐的,不是让你来带孩子的,赶紧的,把人给我送回去,要不然,本官就换个人来给王老爷子打下手!”
    一听杨绍林的话,王大富就心中一动,觉得这带着孩子肯定要分心,更不容易学走自己的本事,便道:“罢了,杨大人,我老头子也是家里头有孩子的人,知道这样的孩子没人看着,有多麻烦,就让她带着吧。”
    杨绍林面露难色,说道“这……会不会太麻烦王老爷子了?不太好吧……要不,本官给老爷子重新找个人来?”
    王大富摇头,坚持道:“不用了,只要这孩子不捣乱就行。”
    顾李氏连忙开口:“大老爷,王老爷子,你们放心,我们家这孩子听话,不让她干嘛,她就不干嘛,不会捣乱的。”
    有福又点头:“不捣乱。”语气依旧有些傻傻的。
    “那就这么定了!”王大富说完,才看向杨绍林,假意询问:“杨大人您觉得呢?”
    杨绍林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做出一副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说道:“既然王老爷子都没有意见,那本官……本官也没意见。”
    顾李氏连忙冲着杨绍林和王大富道谢:“多谢大老爷,多谢王老爷子,谢谢,谢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说着,把有福一拉,说道:“有福啊,快谢谢大老爷,谢谢王老爷子。”
    有福做鹦鹉学舌样,跟着顾李氏道:“谢谢大老爷,谢谢王老爷子。”
    王大富故作大方“没事没事,互相体谅嘛,应当的,应当的。”
    杨绍林却假装气恼的说道:“谢本官做什么?本官只是给王老爷子面子而已,你们要谢就谢王老爷子吧!”
    说着,拂袖而去。
    实在是再不走,他就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了。
    王大富面上得意,心里头更得意,假意道:“不用谢我,我也是有孙儿孙女的人,自然会心疼孩子。”说着,又带了几分严厉,看着顾李氏道:“只是,你要好好的看着她,不许她动蚕室里的任何东西,知道吗?”
    “知道知道,一定一定。”顾李氏连忙赔笑点头。
    王大富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自己背着手走在前头,嘴里说道:“走吧,去蚕室看看。”
    往蚕室去的一路上,王大富的脚步都轻飘飘的,只觉得自家那早已经过世了的阿爹果真没给自己取错名字,大富大富,他这临到老了,终于要富一回了吗?
    王大富虽然是湖州有名的蚕农,但是湖州不缺会养蚕的人,他家里头又没什么祖产,养了这么几十年的蚕,也不过是混个一家温饱而已。
    哪知道临到老了,这乐途县的官老爷,居然肯花大价钱,请他来乐途县教人养蚕。只是他答应让人跟着自己帮手,就给了十两银子,啧啧啧……这官老爷可真是舍得。若是多有几次,他王大富发家致富,当不在话下。
    至于说,官老爷找来的这妇人。
    单看她那到哪儿都要带着孩子的模样,就知道她不是个成器的,只凭眼睛看就想学会他的手艺?
    等着下辈子吧!

  ☆、212。第212章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王大富虽然同意了教乐途县的老百姓养蚕,却不愿意挨村去讲,也不愿意让全县每家每户派一个人来听他讲,说最多愿意接受一百人来听,至于这一百人能听到,能学到多少,回去之后要怎么教其他人,他不管。
    还说本来自古就没有把自家的手艺随随便便的传授给外人的,他肯讲,都是看在杨绍林诚意十足的份上。
    杨绍林也没法子,他又不能硬逼着王大富。而且当初他在湖州请蚕农的时候,许多人一听是要去教别人养蚕,全都不愿意。帮着养蚕可以,教人,免谈。给多少钱都不肯。说是自家这手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饭碗,不能传别人。
    只有王大富肯来。
    哪怕他再怎么不尽心,只要他肯来,肯教授一些东西给老百姓,杨绍林就是千恩万谢了。
    至于态度好不好,就不在杨绍林考虑范围之内了。
    父母官做到杨绍林这个份上,倒也真不亏‘父母’二字了。
    所以,对于王大富只肯教一百个人这个事情,杨绍林就算在心里头嫌少,也依旧只能捏着鼻子认了,然后又让胥吏到各里去,选听讲的人。
    最终推举了各里里长和各村最德高望重的人家中的人来听。
    有福和顾李氏,则是被硬塞了进去。
    杨绍林原本想派人去记录王大富所教的内容的,王大富依旧只有两个字:不行!
    杨绍林被气了个倒仰,最终还是有福应承,她一定会把王大富教的东西全都记下来,更承诺如果王大富有没有讲到而她恰恰知道的,也会一并说出来,任由书吏记录,杨绍林心里头这才好受一些。
    顾李氏隐隐有些不赞同有福的话。
    因为她和这个时候的大多数人一样,只觉得手艺还是传给自己家人好,就算教外人,也不能把什么都教完。有句话不是说,教出来徒弟,饿死了师父么?
    有福拉着顾李氏的手解释:“没事的,二婶,养蚕不比其他手艺,咱们也没本事直接把蚕茧直接做成绸缎,甚至连缫丝都会造成额外的负担,总是要卖给专门做这个生意的商人。若是咱们乐途县的蚕茧都不好,愿意来收购蚕茧的商人就会很少,只有那些在别处买不到茧的小商人,才会到我们这里来收。”
    “到时候,咱家的蚕茧就算是再好,也是卖不出去价钱的。”
    “可如果是咱们乐途县的蚕茧都很好,等名声传出去之后,愿意来收茧的客商就多了,咱们就可以择高价卖了。”
    说着,有福脑子里莫名冒出来一句话,她不由得嬉笑着说出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顾李氏有些发愣,她还不太能消化有福说出来的话。
    已经在外头听了半天的杨绍林却是忽然笑了出来,赞道:“说得好,我们有福真是有见地。”
    顾李氏慌忙给杨绍林见礼。
    有福却道:“呀!杨伯伯,您怎么还在这里?您刚刚不是走了吗?”
    “是啊,走了啊,可是想到件事情,就又回来了。”杨绍林说着,高兴的抱起有福,捏了捏她的下巴,说道:“若是不回来,还不知道我们有福小小年纪,就如此有见地呢。”
    “这可是许多人一辈子到老,都看不透的。”
    顾李氏没太在意杨绍林的话,她只在意杨绍林把有福抱了起来。
    今年不比去年。
    去年有福只得六岁,今年她可七岁了。
    男女七岁不同席,杨大人再怎么说,也是个外男,怎么好再抱有福呢。
    可是,他是乐途县的大老爷,全县的人都得听他的,她一个妇道人家,如何敢指责他呢?
    到底还是对有福的疼爱占了上风。顾李氏鼓足了勇气,上前去对着有福伸手:“大老爷,您还是把有福给我抱吧,这孩子也长大了,抱着沉,可别累着您了。”
    杨绍林微微一愣,看到顾李氏一脸纠结的表情,忽的明白过来,心中倒是不以为杵,只是将有福放下,微微有些尴尬的说道:“是本官失态了,听到小有福的话,一时之间只顾着高兴,忘记我们有福也是个大孩子了。”
    不知道为啥,有福总是时不时的忘记家里头大人们时常叮嘱她的,关于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嘱咐。这会儿听了顾李氏和杨绍林的话,才想起来这茬,有些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规规矩矩的站到顾李氏的身边,抬头看着杨绍林问:“杨伯伯,您刚刚说,想到有事情才回来的,是什么事情呢?”
    见有福乖巧的揭过这茬,杨绍林心中的尴尬略微舒缓了一些,笑道:“其实啊,杨伯伯就是想要嘱咐一下你,等杨伯伯请回来的王爷爷教大家养蚕的时候,不管他说得是对是错,也不管他有多少遗漏,有福都不能当场指出来喔。等回头,你给杨伯伯说就好了,知道了吗?”
    “嗯,有福知道的”有福乖乖的点头,又说:“不能让王爷爷难堪,也不能让王爷爷发现,有福才是去学育种的人,让他提防有福。更重要的是,让王爷爷答应教大家养蚕,杨伯伯花了好多钱,有福也不能白白的让他把有福知道的东西学了去。”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杨伯伯,有福说得对吗?”
    “对对对,对极了!”听到有福的话,杨绍林高兴得又想弯腰把有福抱起来了,不过,刚刚伸出手去,他就想到刚才的事情,只得略微有些不自然的,摸了摸有福的头,然后做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重新直起身子。
    轻咳一声,看着顾李氏说道:“好了,本官要说的话,都已经说完了,本官还有公务,这就先行离开了。”
    害怕杨绍林再不自觉的抱起有福,顾李氏一直紧张的站在一旁看着,这会儿见杨绍林终于说要走了,连忙躬身急切的道:“是,恭送大人。”
    见到顾李氏这样迫不及待的想让自己快走的样子,杨绍林又觉得尴尬了。
    什么嘛,他不过是真心拿有福当自己的晚辈而已……
    想着,杨绍林摸了摸鼻子,转身走了。
    等杨绍林终于走了,顾李氏总算松了一口大气,不过随即又惶恐起来,问:“有福啊,你说,大老爷不会生气了吧?”
    有福笑眯眯的安抚顾李氏:“宰相肚里能撑船,杨伯伯虽然不是宰相,可他也是官呢,他不会生气的。”

  ☆、213。第213章 有福要自己给大家讲

王大富的讲解特别的粗浅,粗浅到什么程度呢?
    就仅仅是告诉了大家,家蚕一共有四个眠期,除了在眠期里头,它们是不吃桑叶的之外,在其他时候,它们都会不停的吃桑叶,让大家尽可能的去喂饱它们。
    然后就是家蚕越小,吃桑叶就越慢,越大,需要的桑叶就越多,吃得也越快。过了三眠之后,就要开始多喂了,四眠起来之后,更是要尽量的多喂,等它们都不吃桑叶了,浑身变得透亮了,就是要吐丝了。这时候把他们丢在草上或者柏树枝丫上,他们就会吐丝结茧。
    等茧壳硬了,就摘两个下来摇一下,如果能摇得响,就说明里面的蚕吐完丝化蛹了,就可以摘茧了。
    旁的,一点没说。
    有福听着气得发抖。
    因为,王大富这所谓的讲解,还不如不讲,不过都是大家在养蚕的时候只要略微动一动脑子,就能想得到的事情,真正需要注意的地方,他是一个没讲。
    这人有藏私的心理是正常的,但是,收了钱还藏私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是少见了。
    王大富讲的这么一会儿,唯一的好处不过是,让有福把她脑子里那些残缺的养蚕知识给串联了起来,让她的记忆更加清晰也更加有条理了而已。
    别的,半点用处没有。
    所以,王大富刚刚一讲完,有福就直接跑去找了杨绍林。
    而且,也不等人通报,直接就闯进了杨绍林处理公务的官厅。一见到杨绍林,不等他发问,就开门见山的说:“杨伯伯,您让大家都等一下再走吧,然后找人去把王……王老爷子拖住,有福给大家说些事情。”
    因为心中气愤,有福再也叫不出来‘王爷爷’这个略带亲切的字眼了,但是她毕竟还小,直接叫王大富的名字太不礼貌,只好勉强用‘王老爷子’几个字来代替了。
    杨绍林原本见着有福招呼都打一声,绷着小脸,直接气呼呼的跑进官厅,还有些诧异。毕竟有福从来都不曾这样过。
    这会儿听到她的话,一下子就全都明白了。
    先招呼人以慰劳王大富辛苦的名义,将王大富带去外面僻静的馆子里头喝酒,再让人去把来县衙里头学养蚕技艺的农户都截回来,自己则亲自给有福倒了一杯水,让她先喝点水,消消气。
    等有福咕嘟咕嘟的灌进去一杯水,杨绍林才看着她问:“有福是想要给来学养蚕技艺的叔伯婶婶们重新说怎么养蚕吗?”
    有福重重的点头,说道:“嗯,听过王老爷子讲的那些东西,孟婆婆给有福说过的那些养蚕的事情,有福基本上都想起来了。”还想起来一些不是孟婆婆说的,却又不知道是怎么得知的养蚕小窍门。
    “好!”杨绍林大喜,说道:“那杨伯伯亲自陪你去,好不好?”
    “嗯,好。”有福点点头,应道。
    杨绍林又问:“对了,那杨伯伯能不能找书吏来把有福说的,记录成文?”
    “好啊。”有福用力的点头,又说:“杨伯伯若是能给有福找两只碳棒,再找一把戒尺,几张大一点的白纸或者薄板就更好了。”
    “好,你要的,杨伯伯都给你准备。再给我们有福,准备一大杯的蜂蜜水润喉,免得一会儿说太多话,喉咙不舒服,好不好?”
    “好。”有福笑眯眯的点头,想到蜂蜜水的香甜,还舔了舔嘴唇。
    ……
    ……
    ……
    杨绍林让人把有福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这才带着有福一起,去了先前王大富教大家养蚕的那个院子里。到了之后,先让有福先在屋里等着,自己一个人出去同大家招呼。
    杨绍林穿的官服,不管认识不认识他的,都知道这是大老爷,原本被衙役们拦截回来,还有些忐忑的他们,顿时知道,这是大老爷还有事情要嘱咐他们。都纷纷起身拜见大老爷。
    杨绍林示意大家起身之后,才问:“诸位乡邻,适才可有收获?可学会了如何养蚕?可有信心将蚕养好?”
    杨绍林接连问了几个问题,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一个问题。
    隔了许久,才有胆大的人开口:“大老爷明鉴,我等只听王老爷子说了如何养蚕,可王老爷子却没说应该如何养好蚕……大老爷恕罪,小民没有信心将蚕养好。”
    此言一出,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嗯。”杨绍林点了点头,说道:“是本官请来的人,不肯用心教你们,这是本官失当,本官还要请诸位乡邻见谅,如何敢怪罪大家呢。”
    众人纷纷说不敢,又说这从古至今的手艺人,都是不会轻易把自己的手艺教给外人的,怪不得大老爷,大老爷尽心竭力的为他们着想,他们都是清楚的云云。
    等大家都不说话了,杨绍林这才点头继续说道:“好在啊,不是每个人,都只顾着藏私的,本官幸运,正巧遇着有人愿意,教大家如何养好蚕。”
    百姓们都有些惊喜,还有些难以置信,又忍不住议论起来。
    杨绍林示意大家先噤声,等都不说话了,又道:“这个人,大家都是见过的,本官呢,先卖个关子,不说这人是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