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福-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四叔你好麻烦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怎么样嘛……”有福猛的站到顾成信的前头,两手交叉抱在一起,抿着唇,盯着顾成信,颇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顾成信涨红了脸,看着有福说:“哎有福,你怎么这么说呢?不是你说的,想去看你未来四婶吗?”
    有福双手叉腰,盯着顾成信问:“一句话,你想不想去?”
    “想!”顾成信重重的应道。
    有福拍拍手,说道:“那好,那我们去钓鱼吧!”
    “钓鱼?为什么要去钓鱼啊?上哪儿钓去?”不等其他人开口,徐闲就连声问道。
    有福扳着手指说道:“因为我们没有钱,可是我们又想让四叔买一盒手膏给未来的四婶,但是呢,我们又没有其他办法,就只好去钓鱼了。”
    “而且,我娘都好久没吃鱼了,我们要是钓得多的话,还可以让我阿奶给我娘煮鱼汤喝。还可以,给我未来四婶也带两条过去,让她也煮点鱼汤来尝尝。”
    “至于去什么地方吊,当然是去河里钓啊,我们去李家村的路上,不是有一条小河吗?那里面肯定是有鱼的。”
    “能钓得到吗?”徐闲表示怀疑。
    有福丝毫不担心这个问题,语带轻松的说道:“碰碰运气嘛。”
    顾成信猛的一拍手,喜道:“哎,这个好。我觉得,我们一定能钓到的,谁让咱有福运气好呢。”
    “那……你们会钓鱼吗?”徐闲又问。
    有福摇头,有墨摇头,徐闲自己也摇头。
    然后,三个小孩一起看向顾成信。
    “我啊?”顾成信指着只的鼻子,看着三个孩子。
    “嗯。”三个孩子一起点头。
    “会……一点点?”顾成信对自己表示怀疑,一边说,一边还比划了一下小指尖。
    “知道怎么钓吗?”有福看着顾成信问。
    “这倒是知道。”顾成信点头说道,说着,又有些尴尬的道:“不过,知道归知道,可……我丑话先说前头啊,我可是从来没钓起来过鱼的。”
    有福推了顾成信两下,说道:“哎呀,四叔,你担心什么呢?反正我们只是去碰碰运气嘛,钓得到就钓,钓不到,那就算了嘛。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家姜太公那鱼钩是直的,都能钓到周文王,我们难道还钓不起来一条鱼吗?”
    “是啊四叔,你怎么连徐闲都不如?”有墨忍不住说道。
    徐闲一脸无辜:“关我什么事啊?”
    有福有墨同时挑眉,齐声问:“你有意见?”
    徐闲一个激灵,赶紧摇头:“没……没意见。”
    说着,连忙看向顾成信,又道:“四叔,你可不能连我都不如啊。”
    “这还差不多。”有福说道。
    有墨也给了他一个算你识相的表情。
    顾成信有些败给这几个孩子了,忍不住抱起有福,按着她的头发一顿揉,把有福的发髻都揉散了。
    有福气得直揣他。
    顾成信却乐得哈哈的笑,嘴里道:“有福啊有福,四叔可全靠你了啊。”

  ☆、180。第180章 我家的糖里有药啊?

顾长庚没有钓过鱼,也不会钓鱼,他们家里头没有鱼竿。
    不过,族长顾正清却是把钓鱼的好手。往年每年得闲的时候,都要去河边钓鱼,只是这几年实在年岁大了,家里人不放心,他自己也不愿意再多动弹,所以才没有再去钓鱼。
    但是,他的家里头那些鱼竿却还是好好的。
    所以,一听到有福他们说,想要去钓鱼,顾长庚就想到族长家里头有鱼竿,让他们上他老人家家里去借去。
    第二天刚刚吃过早饭,有福、有墨、徐闲,以及顾成信四人,跑去挖了蚯蚓,拿竹筒装了,就准备出门去找顾正清借钓竿。为了保证蚯蚓不会死,他们还在竹筒里放了不少的湿土。
    顾杨氏不放心,挺着大肚子追到外面,拉着有福千叮万嘱的,让她千万要小心,不要去水深的岸边,就算是在水浅的地方,也要离着水边远些,千万不要去河边洗手,不要离开四叔的视线云云。
    有福一点都没觉得有什么耐烦,顾杨氏说一句,她就应一句,直到顾杨氏把要叮嘱的话翻来覆去的说了好几遍,自己都觉得有些烦了,有福才摸摸顾杨氏的大肚子,说道:“阿娘,您放心吧,我都知道,会小心的。您就等着我们钓了鱼回来,给您和我弟弟煮汤喝吧。”说着,还凑到顾杨氏肚子边,冲着里面轻声问:“马上就有鱼汤喝了,弟弟高兴不高兴啊?”
    有福原本没想着还在娘肚子里弟弟会同她打招呼的,而且,现在是冬天,隔着厚衣服也不容易摸得到。所以,说完这话,就准备把手拿开顾杨氏的肚子。结果,还没等她真拿开,她就感觉到手心被撞了一下。
    有福欢喜得很,整个人几乎贴到顾杨氏的肚子上:“阿娘,弟弟说他高兴呢,他刚刚和我说了,他高兴呢。”
    “是,是,是,弟弟高兴,都高兴得和我们有福打招呼了,阿娘都感觉到了。”说着,顾杨氏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是在外面,虽说暂时没有外人,可毕竟是大庭广众的,影响不好。
    便又对有福说:“好了有福,你四叔他们都在等你呢,你快去吧,要不一会儿该晚了。”
    有福笑着点点头,说道:“嗯好,那阿娘,我去了啊。”说着,顿了顿,又叮嘱顾杨氏:“阿娘,您自己在家里,别胡乱担心哦,我会注意安全的,您放心吧。”
    说着,再一次摸了摸顾杨氏的肚子,对着里面说道:“还有你啊,要乖乖的,不要闹阿娘哦,阿娘已经很辛苦了,知不知道啊?”
    说完,才奔奔跳跳的朝着顾成信他们跑去。
    顾杨氏见状,又在后面喊:“有福你慢点,别跑,小心别摔着了。”
    话还没喊完,有福就已经跑到了其他几个人身边。然后才转身冲着顾杨氏挥手:“知道了阿娘,您回去吧。”
    顾成信大声道:“二嫂,你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有福的。”
    “是啊,二伯娘,我们都会照顾有福的。”徐闲点头说道。
    有墨不说话,只是伸出手来,像以往的每一次一样,把有福的手牵了,又冲着顾杨氏晃了晃。
    顾杨氏笑,看着他们几个一起叮嘱道:“还有你们,也得当心,不许去水深的地方,也不许离着河边太近了,知道吗?”
    “知道了二嫂。”
    “知道了二伯娘。”
    顾成信几人连忙应道了。
    顾杨氏又道:“行了行了,知道你们嫌我烦,去吧,我也回去了。”说着,朝几人挥了挥手,自己抚着肚子,转身回家去了。
    有福他们连忙在后面说了一句‘哪能呢’,然后才往顾正清家里头去。
    今天天气好,有太阳,顾正清像往常一样,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面晒太阳。因为天气冷了,还在摇椅后面垫了一块褥子,又在腿上搭了一条毯子。
    “三叔公。”
    “三叔祖。”
    顾成信和几个孩子一起唤道。
    “嗯?”顾正清睁开眼睛,看向门口,隔了片刻笑道:“哦,是成信、有墨、有福,还有那是徐闲吧?”
    “嗯,三叔公(三叔祖)就是我们几个。”几人一起应道。
    有福嘴甜,笑眯眯的道:“三叔祖,您身体好哇?”
    “好,好着呢,看着你们啊,三叔祖这身体就好了。”顾正清笑呵呵的说道。他现在上了岁数,就喜欢小孩子。说着又朝着几个孩子招手:“来来来,快进来,叔祖给你们拿糖去。”
    说完,拿开腿上的毯子,就要从摇椅上起来。
    顾成信连忙跑上前,将顾正清扶住。
    “哎哟,老咯,老咯……”顾正清在顾成信的扶持下站稳,一边说,一边去拿摇椅旁边的拐杖。
    “三叔祖,您不老的,您长命百岁呢。”有福笑眯眯的说道。
    “好好好,长命百岁。”人老了都喜欢听人说自己长命百岁,顾正清自然也是高兴,笑得来都有些合不拢嘴了。
    有福看着顾正清又道:“三叔祖,我们不吃糖,换牙呢。”
    “嗯?换牙啊?那是不能吃糖了,要不,得长虫子。”说着,又指指有墨和徐闲,问:“怎么?你们也换牙?”
    “嗯,换的。”有墨徐闲一起点头说道。
    “哦,那就都不能吃了。”顾正清有些遗憾的说道,说着,眼睛瞄到顾成信,又道:“哦,成信能吃,你准没换牙,等着啊,三叔公给你拿糖去。”
    顾成信哭笑不得:“三叔公,我都多大了,您还让我吃糖……”
    顾正清有些不满了:“多大?丁点大!”说着,伸出小指比了一下,又道:“三叔公给你吃糖还有错啊?还是你觉得三叔公的糖里头,有药,吃不得?”
    “没有没有,哪能呢……”顾成信满脑门都是汗,又是摇头,又是摆手,又是赔笑的,最后到底还是被顾正清塞了一块糖在嘴里头,才让顾正清满意。
    惹得几个小的忍不住扑哧扑哧的笑。
    也让顾成信羞得来恨不得,找个地洞钻下去。
    早知道,他就该自己一个人来找三叔公借鱼竿的……
    想到借鱼竿,顾成信就准备开口给顾正清说这事,结果他刚刚张开嘴,有福的话就说出来了。
    “三叔祖,我们来找您,是有事想求您呢。”
    顾成信无语。
    借几根鱼竿而已,用得着一个求字么?

  ☆、181。第181章 翻脸比翻书还要快

借鱼竿自然用不着一个求,但是,请教钓鱼的技巧,那就需要了。
    对于从来没有钓起来过半条鱼的顾成信,有福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信任的。不对,应该说是,非常的不信任的。所以,面前有一个钓鱼的好手在,她当然得问上几招了。
    顾正清是真的喜欢钓鱼,一听到有福问自己,就结合了今天的天气和风向,将适合今天用的钓鱼小窍门,都说了出来。
    说完钓鱼的法子,顾正清又道:“把你们的鱼饵拿来,给我瞧瞧。”
    顾成信连忙悬挂在腰上的,装着蚯蚓的竹筒解下来,双手递给顾正清。
    顾正清虚着眼睛瞄了几眼,提高道:“这就是你们准备的鱼饵?就没有啦?”
    顾成信挠挠头,说道:“钓鱼不就是用蚯蚓就好了吗?”
    “外行!”顾正清点着顾成信的头重重的说道。
    顾成信将头一垂,闷闷的说道:“三叔公,我本来就是外行。”
    顾正清瞪顾成信一眼,刚要开口,有福就轻轻的摇了摇他的腿,说道:“三叔祖是内行不就好了吗?您就教教我们,告诉我们还缺了些什么嘛。”
    顾正清指着顾成信说:“听听,听听,还是得小有福会说话,哪像你,白长了这么多年。”说着,看向有福,和颜悦色的道:“这钓鱼啊,除了准备鱼饵之外,还得准备撒窝子的诱饵。”顿了顿,又问:“知道什么叫窝子吗?”
    “不知道。”有福摇头说道。
    顾正清依旧和颜悦色,看着有福说道:“你还是小娃娃,不知道也正常,三叔祖啊,这就说给你听。”
    “嗯嗯。”有福用力的点点头,一脸期待的看着顾正清。
    顾正清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这鱼啊,和咱们人一样,都不喜欢单个儿的待着,都是一大家子,一个宗族,一大村子人,聚集在一起。不管是河里的鱼也好,还是塘里的鱼也罢,那都是一群一群的,聚在一起,找食,玩耍。很少有鱼是单个儿行动的。”
    “我们钓鱼的人呢,就管这些鱼群聚在一起的地方,叫着窝子。又把将鱼群引诱到一处找食的法子,叫做撒窝子。”
    “撒窝子呢,得有撒窝子的饵,和你们准备的这蚯蚓可不一样,这蚯蚓是让鱼咬饵的,可撒窝子的饵,是为了将鱼群诱到一处,让它们犯馋的。”
    “既然是为了让它们犯馋,那就得既有味,又不会让它们吃饱。这个就有讲究咯,回头啊,三叔祖慢慢和你细说。今天啊,三叔祖先去帮你们做几个撒窝子的饵。”
    说着,顾正清又起身,回屋去捣鼓去了。
    不一会儿,就拿了几个像糠团子一样的东西出来。
    有福见着就好奇的问:“呀,三叔祖,这就是撒窝子的饵吗?怎么看着像糠团子?”
    顾正清笑呵呵的点头,说道:“可不就是糠团子么,不过啊,这也不全是糠团子。这个啊,是用细糠、小黄米、香油、剩饭,一起捏的,还加了三叔祖自己做的药粉。”说着,将糠团子往有福面前一递:“你闻闻,是不是有股子腥味儿?”
    有福接了糠团子轻轻嗅了嗅,马上就说:“噫……好腥哦。”
    顾正清哈哈一笑,说道:“可不就是要腥吗。只要有这股子腥味在,那鱼儿啊,一准围过来。到时候你们再钓鱼,那就好钓啦。”
    “太好啦!谢谢三叔祖!”有福笑逐颜开的捧着糠团子对顾正清说道。
    顾正清去找了个旧布袋子,将糠团子装好,递给顾成信,说道:“拿着,这么几个糠团子,你还想要几个小娃子拿啊?”
    顾成信一脸无辜……他这是招谁惹谁了?长大了,又不是他的错,三叔公他老人家,犯得着这样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吗?
    当然了,腹诽归腹诽,顾成信还是只得认命的接过装糠团子的布袋,说道:“谢谢三叔公。”
    有福、有墨、徐闲也一起说道:“谢谢三叔祖。”
    顾正清笑眯眯的朝着几个小的摇摇头,和颜悦色的说道:“谢什么啊,不过是几个糠团子,又不值当什么。等回头你们有时间了,就来三叔祖家,三叔祖啊,好好的给你们说说,这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鱼窝子要怎么做才好。到时候啊,三叔祖还教你们配药粉,这可是三叔祖的独门秘方哦,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
    说着,还看了顾成信一眼,仿佛在说,自己嘴里的一般人,是顾成信。
    顾成信一张脸,几乎变成了苦瓜样。
    几个小的见了,一起用眼神向顾成信表达了深深的同情。以及,幸灾乐祸。
    顾成信哭笑不得,只得用嘴型说出‘鱼竿’二字,提醒他们不要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
    他是不敢开口了,一开口,就要被三叔公训,简直是倒霉透了。
    俗话说得好,人算不如天算。
    虽然顾成信算到了自己开口借鱼竿要被三叔公训,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原来有福开口借鱼竿,他也是要被训的……
    他几乎是目瞪口呆的听着顾正清和颜悦色的对有福说完去替她拿鱼竿让她乖乖的等一下,就转头训自己借个鱼竿都要小孩子开口,没出息。
    “哈哈哈哈哈……”
    等顾正清回屋去给他们拿鱼竿之后,几个孩子再也忍不住,纷纷抱着肚子笑了起来。
    顾成信气得不行,一边注意屋里头顾正清的动静,一边拿眼睛瞪几个孩子,虚张声势的道:“回头再收拾你们。”
    然后,他就听到顾正清的声音在背后响起:“你要收拾谁啊?”
    顾成信狂汗,连忙说道:“没有没有,三叔公,您听岔了,哪能呢,都是我的侄儿侄女,我疼他们还来不及呢……”
    “最好是这样。”顾正清将选好的鱼竿塞顾成信手上,说道:“我可告诉你,你若是敢欺负他们,有你好看的。”
    说着,又和颜悦色的对几个小的说:“你们不要怕,若是你们四叔敢欺负你们,就告诉三叔祖,三叔祖帮你们收拾他。”
    直到出了顾正清家的院门好远,顾成信都还忍不住的擦汗,心有余悸的说道:“三叔公这脸,也变得太快了吧,翻书也没他变脸这么快的。”
    有福不知为何,居然莫名的升起一股惆怅,说道:“三叔祖他老人家,是人老了,寂寞。”
    说着,将头一扬,又道:“不过没关系,以后有时间,我们多来陪陪他就好了。”

  ☆、182。第182章 把钱交出去一半

也不知道是顾正清传授的小窍门确实管用,还是他做的窝子饵料着实够香,够吸引鱼群。
    又或者是有福运气实在太好?
    或者是几个因素都有?
    反正,不过短短一上午的时间,他们就是收获满满,居然钓了半鱼篓的鱼。尤其是有福,就举着鱼竿站那儿,然后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那半篓子鱼里头,居然有差不多一半,是她一个人钓的。这还是因为,她总把自己正在钓着的窝子让给其他三个人的缘故。
    临近中午的时候,顾成信就说:“不钓了,先收拾了东西回去,吃过午饭下午再来。”
    有福马上说道:“要背几只小板凳。”说着,还做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揉了揉腿。
    有墨马上把钓竿插地上,跑有福身边,蹲下去帮她捶腿。
    徐闲有样学样。
    顾成信只得认命的去收拾钓竿,又把盖着盖子的鱼篓子从河里提起来。
    回去之前,得先去把鱼卖掉一些。
    小河边上就有一个名叫小河村的村子。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就在这小河村去问,看看村里有没有人要买鱼的了。
    别说,他们运气还真不错。因为临近中午,大家都准备做午饭了,买上一条两条的鱼,做个鱼汤,中午给大人孩子添个汤菜,还是不少人愿意的。
    之所以说是添汤菜,是因为他们钓起来的鱼都不算大。大的三指宽,小的二指宽,只有有福,钓起来了两条巴掌大的鱼,最适合做汤。
    至于更小的,哪怕钓起来,也都被他们放回河里了。
    春夏不钓大肚子鱼(即将产卵),不钓不足二指的鱼。这是顾正清给他们说过的规矩,哪怕没人监督,他们也还是愿意守这个规矩的。
    巴掌大的鱼他们是不卖的,准备拿回去,一条给顾杨氏熬汤,一条给顾正清送过去。
    其他的鱼嘛,二指宽的两文钱一条,三文钱两条。三指宽的三文钱一条,五文钱两条。价格算得上是极便宜这么便宜的鱼,当然有不少人愿意,花个三五文,就能舔个鱼,谁不愿意啊。
    毕竟集上的鱼可比肉贵。而且,哪怕是现在农闲,这集市上也不是经常能见着有人卖鱼的。
    这立冬过后炖鱼最补了,加点胡椒进去,喝了寒冬腊月的时候,才不会那么怕冷。
    所以,基本上只要是他们问上门的,都是买了鱼的。最少,也会花个三文钱,买两条小的,给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还有人死活要买那两条大的,多给钱都行。还是他们说了这是想要拿回去,给家里头怀了孩子的妇人吃,那人才遗憾的选了四条三指宽的鱼。
    转了不到两刻钟,他们还没把这临河的小村子转完,半篓子鱼就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有福钓上来的那两条巴掌大的鱼,和一条二指宽,一条三指宽的鱼。
    几个人商量着回家,还没等他们走出村口,就有人赶上来,花了四文钱,把剩下的两条小鱼给买了去。
    怕再有人赶出来,几个人都加快了步子,几乎是小跑着离开小河村的。
    三个孩子一个少年跑得气喘吁吁的,直到视线里头再也看不见小河村了,才停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欢快的笑出声来。
    一边笑,有福还一边对顾成信说:“四叔,快把钱袋拿出来数一数,看看有多少钱了。”
    不等顾成信把钱袋拿出来,有墨就在一旁说道:“不用数了,刚刚我就算着的,一共是九十八文钱。”
    “欸?”徐闲和顾成信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只有有福几乎要蹦起来:“哇!三哥哥好厉害噢!”
    然后有墨就笑着摸摸有福的头。
    顾成信不信,说道:“不可能吧,卖了那么多,还有大有小,又不是一次性卖出去的,你能记得住?”
    有墨淡定的说道:“错不了,我记着呢。我们一共卖了二十三条三指宽的鱼,二十七条二指宽的鱼,因为两条两条的买更便宜,所以大家都是差不多大小的鱼两条两条的买的。最后那一大一小的两条鱼收的四文钱,加起来刚好是九十八文。”
    顾成信还是半信半疑,干脆掏了钱袋出来数。
    一数,他就服气了。不多不少刚刚好九十八问。
    有福仿佛是打了胜仗一般,一脸骄傲的抬起头,看着顾成信说道:“看吧,还是我三哥哥厉害,四叔你居然还不相信。”
    捧着那么多铜钱心里高兴,所以顾成信一点都不计较有福的语气,眉开眼笑的道:“是是是,有墨最厉害了。”说着,把钱往怀里揣,又道:“这我可得收好了,下午我们再来钓一下午的话,一准能买到一盒上好的手膏。”
    有福笑眯眯的补充:“还能买一支好看的木簪子。”
    顾成信也笑眯眯的说道:“嗯,还能给我们有福买两朵头花。”
    有福把头一偏:“我才不要呢,说好是给我未来四婶买礼物的,给我买算什么啊。”
    有墨含笑摸摸有福的头,说道:“以后三哥哥给你买。”
    “好啊。”有福高兴的点头。
    徐闲在一旁听了,连忙说道:“还有我,还有我,以后我也给你买。”
    有福本来想说不用他买的,结果一扭头,看到徐闲眼中的殷切,之前的话倒是有些不好出口了,便道:“嗯,谢谢你。”
    徐闲的神色一下子就舒展开来,笑意浮上脸庞。
    “哎呀!坏了!”顾成信却一拍脑袋,大声道。
    有福看向顾成信:“怎么了四叔?你怎么一惊一乍的?”
    顾成信苦着脸道:“咱们这鱼篓里,只得两条巴掌大的鱼了,半条小的都没有,回去肯定要惹他们怀疑的。”
    这倒是事实,钓一上午的鱼,一条没钓着,这很有可能。钓上来三五两条小的,那也有可能。或者说,几条小的,一条大的,那也说得过去。
    可这……谁会相信,就有那么巧,刚刚好一上午钓上来两条巴掌大的鱼啊?
    几个小的也反应过来,都有些面面相觑。
    有墨迟疑了片刻,说道:“要不然,我们交一半铜钱出去吧,或者,一小半也行。这样,他们应该就不会再怀疑了。”
    “好吧,也只能这么办了……”顾成信哭丧着脸把钱袋从怀里摸出来,心疼得直抽抽。

  ☆、183。第183章 一骨碌滚下了坡

“爹,我们钓完鱼就顺便在旁边的村子里,把那些鱼都卖掉了,这是卖鱼的钱。”一回家,顾成信就将之前分出来的钱捧到顾长庚面前。哪怕心里疼得直抽抽,也只能看着顾长庚‘强颜欢笑’着说道。
    顾长庚看着顾成信递过来的铜钱,微微有些发愣,没有马上伸手去接。顾成信眼中的心痛、不舍、甚至是心虚,他全都看在眼里,联想到最近自己这个小儿子时不时的就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毕竟,他像顾成信这么大的时候,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
    不过,顾长庚在这种事情上,并不迂腐。相反,他还很开明,很乐见其成。
    他也算是过来人了,深知这夫妻在成亲之前就能培养出一些感情有多么的重要。这有感情的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才有奔头,哪怕再难,喝水也是甜的。
    想着,他从顾成信手中接过铜钱,随后又分出来一半,递回给顾成信。
    原本自家阿爹把钱拿过去的时候,顾成信心就像被挖了一块一样,结果看他又递回来一半,也是一愣。
    满眼都是疑惑。
    见状,不等顾成信开口询问,顾长庚就道:“老四啊,你也不小了,一个大男人,手边几文钱都没有,像什么话?这些钱,你自己留着吧,别乱花就行。”
    顾成信更楞了,甚至还有些惭愧,忍不住就想向顾长庚坦白自己还瞒了一半钱的事情,把头一低,喏喏的开口:“爹……”
    顾长庚当然不会让顾成信把话说出来,所以,顾成信这边才开了个头,顾长庚就把他晾了,弯腰给三个孩子的手心一人塞了两枚铜钱,说道:“这两文钱,是阿爷奖励你们的,你们自己收着,小心别丢了。以后也一样,只要是你们自己赚回来的钱,阿爷都有奖励。回头村里要是来了货郎,你们看着有什么喜欢的,才好自己买。”
    “能买头花吗?”徐闲有些激动的捏着铜钱看着顾长庚问道。
    徐闲一个男娃子,买头花当然是给自家有福戴的,看他这么小就知道给有福买东西,顾长庚心里头也欣慰得很,面上的表情都不由自足的又柔和了几分,放轻声音道:“当然了,钱是你们自己的,你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太好了!”徐闲高兴的说道。说着,从怀里摸出来一条手绢,小心翼翼的把那两文铜钱包了,揣到怀里,还按了按。完了看着有福问:“有福,你想买什么?”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说着,有福也小心的把铜钱揣怀里。
    顾刘氏端了盆水从厨房出来倒,见了说道:“就这么揣着容易掉,下午啊,阿奶给你们一人缝一个小袋子,再缝条结实点的带子,你们把钱装里面挂在脖子上,藏在衣服里头,就不会丢了。”
    “嗯!谢谢阿奶。”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道谢。
    顾成信见状,故意道:“阿娘,那我呢?”
    “真是哪儿都有你!”顾长庚一个爆栗敲在顾成信额头上,说道:“不是还说带回来的鱼里头,有一条是要给你三叔公的吗?还不快给他老人家过去。”
    “哦,去就去嘛。”顾成信揉了揉被顾长庚敲的地方,又道:“可是爹,您能不能不打我头了?您刚刚都说了,我是个大男人了,您再这样,我多没面子啊……”
    “臭小子。”顾长庚忍不住笑骂,又道:“敲你两下怎么了?你长多大都是我儿子,还是最小的那个。别说是敲了,就是打你一顿,你又能怎么样?”
    当然不能怎么样……
    顾成信耷拉着脑袋,认命的拎着鱼给顾正清送去了。
    吃过午饭,几个孩子一丢掉筷子就想要去钓鱼,结果,却被顾长庚强压着,睡了午觉才能去。就算是这样,他们下午的收获也比上午多。当然,卖鱼得的钱也比上午更多。
    就算是又交了些给顾长庚,加上午的,顾成信兜里也有一百多将近两百文钱了。
    对于顾成信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
    隔天上午,他就迫不及待的,跑去镇上买了一盒最好的手膏,又买了一根木簪子,看着还剩下些钱,他又买了两包香瓜子。
    一包给钱家姑娘,一包留着给家里的人吃。
    吃过午饭,他就将头天晚上‘偷偷’留下来,拿木盆养在自己房间里的两条巴掌大的鱼悄悄带了出去,等着有福他们午睡‘醒’了,就带着几个孩子往钱家村去了。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自以为隐秘的行动,其实早就落在了全家人的眼里。
    钱家村离顾家村略微有些远,走平日里大家习惯走的路的话,要半个多时辰才能走到,顾成信怕离得久了被发现,就带了几个孩子走小道。
    小道虽然近,但是平日里很少有人走,路几乎被枯草枯藤什么的给封了,还好是冬天,要是夏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