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有福-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一舟毕竟年长,又不是直接得罪他们的人,这样跪在她面前……是想要她折寿吗?
    顾成仁和顾有书自然也让开了。
    沐正丰却一动不动,只是皱了眉头,冷冷的看着刘一舟问:“怎么?你还想要强拦本官不成?”
    (第四章)(没有了。)

  ☆、551。第551章 有价格低廉的陈粮

听到沐正丰嘴里的话,刘一舟根本不敢和他带着冷意的双目接触,只慌乱的摇着头,嘴里不住声的说道:“不敢,小人不敢,小人绝对不敢……”
    隔了一会儿,总算想起来他们到他这刘氏粮行来,应该是来买粮食的,而刘得往外面赶人的话,只能说明他们的钱不多,连忙小心翼翼的问:“几位可是来小人这粮行买粮的?”
    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刘一舟又说:“小人手上,正好有一批陈粮要出手,价格相对低廉,几位若是有兴趣,我们可以边吃边聊,边吃边聊。”
    “陈粮?价格低廉?”听到刘一舟说这个,有福倒是把先前受到的惊吓给丢开了,站在一边,看着刘一舟问:“不是霉变了的吧?”
    刘一舟摇头:“不是,绝对不是。”说着又补充道:“是大前年的粮食,当时入库的时候,晒得很干燥,我们刘氏的粮仓又都修得很好,全都是离着地面修的,绝对不可能霉变。只是因为是陈粮,口感要差一些,所以,价格才会低廉一些。”
    有福虽然是农家姑娘,也一直帮着家里头干活,但是她对这些,还是不太了解,当即看向顾成仁,轻唤:“三叔?”
    顾成仁懂有福的意思,当即点点头,说道:“粮食是好是坏,我一闻就能闻出来。”
    有福有些心动了。
    她并不是会趁火打劫的人,虽然想要给他们一个教训,没想过要借机要挟,好多占刘氏粮行的便宜。但是,如果真的有价格低廉的陈粮的话,哪怕只是便宜一两成,也能多买好几十担粮食。
    好不好吃另说,不饿肚子才是正理。
    当即看向沐正丰,轻唤:“沐大叔。”
    沐正丰当然明白有福的意思,而且,在刘一舟说出有价格低廉的陈粮的话的时候,他就知道,有福肯定是会动心的,当即微微点头,说道:“起来吧。”
    “是,多谢大人。”刘一舟轻轻舒了一口气,在刘天宝的帮助下站了起来,又小心翼翼的指着仍旧跪在门口的那些打手,问道:“依大人的意思,小人应该如何处置?”
    沐正丰淡淡的道:“自己看着办,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即可。”
    “是。”刘一舟恭敬的应了,又说:“其他人,每人罚三个月的月钱,以儆效尤。至于刘得……仍旧交由人牙子发卖。”当着自家儿子的面,刘一舟是不会说,要把刘得卖去什么地方的,不过他却已经在心中,确定好了刘得的去处。
    苦窑,或者矿山。
    说完自己的处置,刘一舟又看向沐正丰,依旧恭恭敬敬的问:“大人以为如何?”
    沐正丰淡淡的道:“随意。”
    刘一舟又松了一口气。
    这就是同意了。
    不过,究竟能不能‘摆平’这件事情,还得一会儿再看。
    聚仙楼是锦州府东城这一片最好的酒楼,每天客似云来,不到午时,除了掌柜的预留的几个包厢之外,其他包厢,已经早早的被定完了。
    好在刘一舟在锦州城尤其是东城这一片,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掌柜的给面子,特意给开了一个预留的包厢。
    也因为刘一舟在东城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看他小心翼翼的,把四个生面孔引进聚仙楼的时候,大家都不由得暗暗猜测,那几个人的身份。
    这些人眼睛毒。一眼就看出来那四个人当中,其中三个人不像是有什么来历的人,至于另外一个汉子,倒像是有些来头,不过身上带着煞气,比他们寻常所见的卫所的卫官和吃公门饭的人身上煞气还重,偏偏他那一身煞气之外,还有正气流露,不像是个恶人。
    但是奇怪的是,那个看上去有些来头,通身既带着煞气又带着正气的汉子,行走之间,似乎隐隐以那几人当中的一个小姑娘为先。偏偏那小姑娘好像无知无觉,对那身带煞气的汉子颇为恭敬不说,又对另外两个看上去像是个乡下人的汉子和少年很是亲近。
    看着,就有点奇奇怪怪的。
    不管其他人奇怪不奇怪,反正有福等人在刘一舟和店小二的引领下,迅速的穿过了聚仙楼一楼大堂,进了二楼靠里侧的包厢。
    聚仙楼临着锦州河,从包厢的窗户往外面看去,还能看到宽阔的锦州河水,许多的大船小船,在河面上穿梭,连缓缓流淌的锦州河,看着都都忙碌起来了。
    顾成仁不由得在心中感叹,若是乐途县有如此大河……不,哪怕比这河更小一些只要不干枯就行,若是有这样的河,他们何至于要来这锦州府买粮食。自家种的都够吃了。
    聚仙楼的小二在抑扬顿挫的报着菜名,报完又介绍自家的特色菜的主菜、配菜、大致做法,有福看顾成仁好像没有听进去,只是盯着窗外的河水发呆,便在一旁小声问他:“三叔,您在想什么?”
    顾成仁感叹着说道:“三叔在想若是我们县也有这样不干枯的河,那我们自家种稻子无论如何都够吃了,何至于这么辛苦的,要到这锦州府来买粮。”
    听到顾成仁的话,不止刘一舟,便是在一旁相陪的刘天宝,也是心中一动。
    等大家点好菜,小二退下去之后,刘天宝就忍不住开口询问:“施……这位大叔,你们买粮,不是为了倒卖,是为了自己吃的?”因为刘一舟就在一旁,刘天宝不想刺激他,施主二字还没完全出口,他就改了口。
    想着这刘天宝自称贫僧,又……总给人一种他随时准备劝着人向善的感觉,有福眼睛骨碌碌的一转,先拉了拉顾成仁的衣袖,示意他先别说话,然后才微微皱了眉头,先长长的叹一口气,然后才略微有些发愁的看向刘天宝,说道:“是啊……我们那里特别缺水,尤其是我们村子,除了几个堰塘之外,连一条小河沟都没有。稻田里头根本没有水。”
    “之前水稻长穗子的时候,我们村子里的堰塘都放干了,里头的水也不过刚够在村子里的稻田里头跑一遍。”
    刘天宝略微有些好奇的问:“什么叫跑一遍?”
    (第一章)

  ☆、552。第552章 在商言商的本能

听到刘天宝的话,有福看着刘天宝解释道:“就是所有的田都不蓄水,只让水在田里面过一遍,把水稻根润了,就继续打开缺口,往下面一块田放。”
    顿了顿,看刘天宝还是有些不解,便干脆换了一种说法,只道:“原本稻田里面是应该蓄着水,稻子才能长得好的,今年因为缺水,那谷穗比往年小了好多。”
    为了让刘天宝更好理解,有福一边说,一边还比划给刘天宝看:“您不知道,往年啊,我们哪儿田里的谷穗一般是这么长,今年只有这么长一点点了。”
    当然,长短之间的差别,稍微有一点点的夸张,但是有福也不算说谎,只是比得没那么准而已。
    说着又给刘天宝解释:“有多长的谷穗,才能长多少长的稻谷,今年我们哪儿的稻子减产是一定的了。”
    顾成仁在一旁补充道:“有谷穗也不一定能收,如果今年灌浆的时候再不下雨,那些谷穗里头,就会全是空壳,干田里头,颗粒无收也是有可能的。”
    “若本身就是水田,土地浸润,我们从河里面挑水到田里面去,能存得住一点,还能收一些。如果那田本身是干田的话,田里的裂缝都有一指宽,水倒进去就没了影子,是真的不可能有收成的。”
    顾成仁说的是实话。
    现在看着减产了,是说的同一时期和往年相比减产了,哪怕后面雨水再好,也会减产。并不是说就能看出来收成了。若是后面还是像之前一样不下雨,哪怕他们拼了命的,从小河里头挑水来浇田,那也是不够的。
    有福又在一旁插话:“之前我就说过,我们村子里旁边没有河,就算是挑水,也要到一两里之外的才能挑得到水。而且,那小河里的水还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到稻子灌浆呢。万一我们那一段的河水都干了,那可就啥都没有了。”
    有福和顾成仁把话说完,刘天宝就震惊了,难以置信的开口:“怎么西川还有这么缺水的地方?”
    刘天宝有这样的疑惑,那也是有些依据的。
    西川之所以被叫做西川,一是地处大齐西境,二则是境内江河无数,川流不息,两相结合,为西川。
    西川或许不是大齐境内产粮最多的地方,但却是产粮最稳定的地方。很久以前,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的‘天干三年,饿不死西川人’这句话,就是因为西川境内的这大大小小纵横交错如网的大江小河。
    西川水除了靠老天爷下雨之外,还有两靠。
    一靠西川以西的雪山,那雪山上面堆积了不知是数千年,还是数万年又或者是更久远的厚厚积雪,一到天旱就会加速融化,化雪为水,从雪山之巅流下来,汇聚成川,浇灌这西川大大小小的土地,其中以锦州府最为明显。
    西川水第二靠,靠的是地下暗河。谁也说不清楚,这西川境内有多少地下暗河。反正,在西川诸多江河的源头,水位一旦下落,地下水就会涌出来,汇入其中,使得西川江河不枯。
    偏偏乐途县这块地方,一没高山二没大河,地势却又整体的比旁的地方要高一些,高得不多,不过数丈到数十丈而已。就像是一片洼地里的小小隆起一般。因此,这西川的大小水网,便都绕过了乐途县这个小地方。
    听完有福的解释,刘天宝恍然大悟,眼中就升起了许多的同情。
    赶在刘天宝开口之前,刘一舟发朝着顾成仁问了:“敢问贵县可是名唤乐途?”
    “是。”顾成仁点点头,看向刘一舟:“刘老爷知道我们乐途县?”
    “自然知道。”刘一舟点点头,看着顾成仁,有些感叹的说道:“乐途县早年是出了名的下县、穷县,但是这几年却因栽桑养蚕,而忽然闻名于西川。”
    “我曾不止一次听友人说起,说乐途县出来的蚕丝,比之湖州也不逞多让,甚至还要略胜于湖州。只是被皇商沈家抢了先,这乐途县的蚕农都与他家结了契,那茧都只买给他家,所以旁人去也收不了蚕茧。”
    “如今的乐途县老百姓不缺钱,只是缺粮食。在你们乐途县的蚕桑出名之后,这乐途县的粮商,每年,都要从我刘氏粮行买许多的粮食。”
    “难怪啊,难怪你们可以未雨绸缪,抢在今年新谷收获之前,先来买粮。”
    “现在诸多粮商尚在观望,粮价虽然看涨,却涨得不算过份。若是今年真是直到那谷子灌浆都还不怎么下雨……那旁的地方还好说,你们乐途县的粮价,只怕会疯涨。”
    “而等粮食灌浆的时候再出来买粮已经是不行了,毕竟你们到时候应该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弄水,以保证田里头不会真的全是瘪壳吧?”
    “刘老爷所言甚是。”顾成仁看着刘一舟忍不住点头说道。
    有福却在心中暗暗说了一句‘这个老狐狸’。
    她先前不趁火打劫,要挟刘一舟以低价卖给他们粮食,是因为不齿那种行为。但是现在,她想方设法、旁敲侧击的,说他们乐途县老百姓的艰难,却是为了能低价买进粮食。
    换一种说法就是,她不愿意拿刀逼着刘一舟把粮食低价贱卖给他,但是,却会通过其他的大概算是‘生意’上的手段来为自己获得一个相对低廉的价格。
    谁知道,这刘一舟却在话里直接了当的,点明了‘乐途县人不缺钱’这一点。而且,他抢在刘天宝前面说话前点名这一点的用意也很明显,就是为了把有福心中的小九九给打乱的。
    在商言商,这几乎就是刘一舟身为一个商人的本能。
    以至于让他差点就忘记了,他自己在这聚仙楼设宴的本来目的,还是沐正丰咳嗽了一声,才让刘一舟回过神来跟着,他这额头上马上就冒出汗来了。
    连忙把话音一转,又道:“不过啊,再怎么说你们乐途县的老百姓手上有钱,那其实也都是辛苦钱,起早贪黑的干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
    (第二章)

  ☆、553。第553章 你不出家我就行善积德

有福当即点头,顺着竹竿子就往上爬了,说道:“可不是嘛。虽然说大家养蚕,是赚了些钱,可是真的很辛苦。”
    “您是不知道,那蚕小的时候还好,它们一到大蚕期,就是每天吃吃吃吃,吃吃吃,桑叶喂得老厚的,也一会儿功夫就吃完了。往往是刚刚把后面的蚕喂了,前面的就已经把桑叶吃光了。”
    “蚕簸还重,桑叶加蚕沙加蚕加上簸箕本身的重量,得有好几十斤。几十上百簸的蚕,端上端下的,一趟蚕喂下来,手都会疼得来发抖。”
    “我们除了摘桑叶,喂蚕还有地里的活要做,大龄期蚕又吃得多,每天喂蚕家里的长辈要喂到快子时,然后等卯时甚至是寅时的时候,又要起来喂了。”
    “还要撒白灰。一把白灰一簸蚕。从蚕稍微大一点开始,湿气重的时候,每天都要要撒白灰,就是湿气不重,至少也得两天撒一次灰。”
    “那东西可呛人了,撒灰的时候,不管谁在那屋里,喷嚏都不可能停得下来。也危险,若是不小心把白灰弄到眼睛里,处理不好的话,眼睛都得瞎。”
    刘天宝脸上的同情之色更甚了。
    其实有福说的,他听得都是半懂不懂的。他虽然总是想要出家,可实际上只是脑子里有那么一个念头萦绕不去而已。可实际上,在生活中他却依旧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少爷,并不能真正的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但是,有福说端蚕簸会端到手疼得发抖,说每天喂蚕要到子时卯时甚至寅时就要起来,说撒白灰的时候喷嚏会停不下来,说如果如果把白灰弄到眼睛里,处理不好的话,眼睛会瞎。这些他是听懂了的。所以,对于有福他们,便更加同情了。
    因为满心同情,刘天宝看向刘一舟,准备开口求情:“爹,他们太辛苦了……”
    不等刘天宝求情的话说出来,刘一舟就点头,感叹着说道:“是啊,太辛苦了。”
    “农人们都太辛苦了。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所以啊,阿爹每年收粮,从来不压农人们的价,哪怕他们卖得再少也一样。”
    “不过,乐途县的老百姓,还真是让人佩服不已,明明是老天爷不赏饭吃的辛苦地,却变成了一个远近驰名的富县,为了不过多的受到中间粮商的盘剥,不怕幸苦的到数百里之外的锦州府来买粮……乐途县的人,到都是些勤劳且不畏艰难又知变通的啊。”
    “就冲这个,我刘某人也不会收你们高价。”
    “这样吧……”刘一舟说道这里,停顿了好一会儿,心中到底还是有些不甘心的。
    商人逐利,若非迫不得已……
    刘一舟有些无奈的摇摇头,继续说道:“这样吧,那批陈粮……我就加些保管费和工人们的工钱,每担三百二十文吧。”
    有福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小声嘟囔:“八米二糠,糙米官价才四文一斗,中间粮商得赚钱,米店的老板得赚钱,还有伙计、雇工的工钱,店面的钱,这些全加一块儿算下来,我们老百姓去米店买的话,一担粮刚好是三百二十文。”
    “可我们这又没中间粮商,又没米店老板,也没伙计雇工,怎么也是三百二十文一担呢?”
    刘一舟嘴角抽了抽,说道:“小姑娘,今时不同往日,今年这年景不好,粮食的官价虽然不变,可市场上的价格,却是有变化的。不说你们乐途县的米价,哪怕是我们锦州府这米价,也是在往上涨的。不说别的,就说这糙米的价格,就已经涨到五、六文了。而且,如果不下雨的话,粮价还会再慢慢的往上涨的。”
    “我们去收粮,那价格,也是要给涨的。”
    ‘天干三年饿不死西川人’并不是收西川的粮食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只是说,受到的影响小,另外主要的产粮区锦州府,受到的影响更小,所以不会出现某些地方一样的,一旦天旱缺水,粮食就基本上没有收成的情况。
    饿不死是饿不死,但是这干饭稀饭还是有区别的。今年西川各地普遍的雨水不好,粮食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影响,所以哪怕是锦州府,这粮价也涨了两成以上。
    有福又小声嘟囔:“您先前自己都说了,您这是三年前的陈粮了,哪能和新粮一样啊。”
    刘一舟的语气就有些无奈了,说道:“在商言商,我们总是要随行就市的嘛,小姑娘,我可真没收你们高价了,已经是很优惠了。这价格的粮食,就是和我往来频繁的大客户,也拿不到的。”
    刘一舟话音一落,刘天宝就插话了:“爹,您这批粮食不是去年买的吗?当时您可把价格压得挺低的。”
    刘一舟嘴角狠狠一抽。
    他就不该带着刘天宝来……
    当然,其实刘天宝也不是他带着来的,刘天宝至从十岁之后,就开始吃素。而他们到这种地方来吃饭,这菜肴大多是荤腥的,哪怕是素菜,用沾了荤油的锅炒出来,也算不得是素。所以,以往刘天宝都是不跟着的。偏偏今天,有福问了他一句,他居然就跟来了。来了,就拆他的台……
    那小姑娘,不会是故意的吧?
    刘一舟想着,忍不住看了有福一眼。
    有福正在对刘一舟说话。
    “您看,刘少爷都说了,您这批粮食,是低价收来的,我也不求您按照收来的价格卖给我,因为您总归是要赚钱的,可您……也不能赚得太狠吧。”
    “我们乐途县的老百姓幸苦啊,每一文钱都浸透了汗水,得来不易,这花起来,没一文都心疼,都希望物超所值……我瞅着刘少爷都这般良善,这般通情达理,想来,刘老爷也一样。要不,您把这价格,再给我们让点?”
    “是啊爹。”刘天宝也附和着开了口:“你让点吧,乐途县的老百姓那么幸苦,您就当着是行善积德了。”
    原本刘一舟都打算松口了,结果听到行善积德几个字,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又把来聚仙楼的原因给忘记了,没好气的说道:“行善积德?我行善积德了,你就不嚷嚷着出家了吗?”
    “你若是不嚷嚷着出家了,我就行一回善,积一回德。”
    (第三章)

  ☆、554。第554章 为了能买更多的粮食

有福当即目光灼灼的看向刘天宝。
    刘天宝却尴尬了,讪讪的朝着刘一舟说道:“爹,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您现在行善积德,修的是您的来世啊,同我出家不出家,有什么关系……”
    原本刘天宝还想说自己本来就应该是佛门中人的,结果看刘一舟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了,这剩下的话,他倒是不敢再说出口了。
    刘一舟冷笑一声,说道:“眼瞅着我老刘家都要断绝香火了,我下到地下,都没脸见我老刘家的列祖列宗了,还有什么来生好图的?”
    刘天宝几乎要缩到桌子下面去了。
    有福眼睛骨碌碌一转,将头伸到刘一舟面前,压低声音问他:“刘老爷,您刘家香火不断,您就能给我们一个低价了?”
    刘一舟好奇的看了有福一眼,旋即点点头,说道:“若当真如此,那我……对了,你们要买多少粮食啊?”
    有福看看顾成仁。
    顾成仁便道:“就几百两银子,我们紧着银子买。”
    刘一舟刨根问底的道:“几百?”
    顾成仁说道:“六百七十两。”
    这一次他们出来,顾长庚是发了狠心,一共拿了一百两银子来买粮食,要不是想着明年有墨要去参加乡试,只怕他还会拿得更多出来。而其他人家,则是十到二十两不等,因为这次只是他们顾家村的人一起出来买粮食,所以其实钱并不是很多。
    刘一舟松了一口气,看着有福说道:“好,若是你真有办法让我刘家香火不断,那我,我就一文钱不赚你们的,还把保管的成本和人工的成本给你们抛开,只卖你们二百六十文一担的稻谷,如何?。”
    顿了顿,怕有福他们不信,说道:“这就是我去年收这批粮食时候的价格。粮食不比别的,有官价管着,除开特殊的年景之外,其实利润并不高,主要是靠走量,这个价格,我真是一文钱不赚了。”
    这已经比他们预期的,低了很多了。
    顾成仁脸上不自觉的,就露出了喜色。不过,同时,他又有些发愁。从一开始接触到刘家少爷,他就觉得,这位少爷不是个能轻易的就被说服的人,所以,他担心他们劝不了刘家少爷,白白的欢喜一场。
    有福可不管这个。
    看着刘天宝问:“刘少爷,您听见了吧?”
    刘天宝点点头,旋即却一脸歉意的说道:“施……小姑娘,很抱歉,虽然我也想帮你,但是,出家为僧乃是我毕生夙愿,我……可能没法帮你了。”
    有福可不管刘天宝怎么说,他只是看着刘天宝问:“刘少爷,您出家是为了修行吗?”
    “是,但是也不全是。”刘天宝点点头。
    有福摆摆手,说道:“只要是就行了。”说着顿了顿,又道:“您想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您能答应刘老爷,成亲生子,延续刘家香火,刘老爷就能多卖给我们五百担粮食。”
    “五百担啊,您知道五百担吗?”若真是遇到旱灾,我们县的粮食稻谷这一次大部分都颗粒无收,那五百担能救多少的人回来了,这可不就是修行吗?“
    “而且啊……”有福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看一眼刘一舟,说道:“若真是发生了旱灾,万一,我是说万一啊……万一有人因为家里头没有粮食活不下去了,您若是能让刘老爷施粥或者放粮,那您想想,您能救多少人啊。”
    “若有朝一日刘老爷那什么了……”说着,有福自己不好意思的咳了几声,才含含糊糊的继续道:“您做了刘家家主,无论是修桥铺路,还是救济穷人、乞儿,您想想,您又能救多少人呢?”
    “这可比您去出家当个和尚,每日里吃斋诵经,供奉佛祖菩萨什么的那个形式,立下的功德大得多了。”
    “您说呢?”
    刘天宝有些心动,但是又觉得有些不对。
    看着刘天宝不松口,有福叹一口气:“原来您刘少爷想出家,只是为了一个皈依的形式,而不是为了众生啊……您若是只为了这些表面功夫,又或者说,您其实只是不想尽为人子的责任,所以才想去出家逃避的?”
    刘天宝脸有些红,摇着头有些语无伦次的急急说道:“不,不是为了形式。也不是为了逃避为人子的责任……只是……我既然是……我本就是……”
    “总之,我不愿沉迷红尘。”
    有福马上说道:“那说明刘少爷您佛心不坚定。”
    “我没有……”刘天宝弱弱的反驳。
    “你有。”有福毫不客气的说道:“人都说心中有佛,万物皆佛,若您真是佛心坚定,在家和出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人家地藏王菩萨还说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呢,又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呢。人家地藏王菩萨连地狱都能入,您却连这红尘都不敢走,您就是出了家,也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
    “还有啊,您先前还说了那个什么什么王子舍身饲虎呢,人家王子为了救众生之一的老虎,连命都可以不要,您呢?不就是让您成个家,生个孩子吗……这都不肯。”
    “您也不想想,您若是点了头,能救多少人啊?您居然会不愿意。您还说我的行为不良善呢,我看看你才是假慈悲!”
    说着,干脆把衣袖一撩,露出手腕上的那串看上去毫不起眼的佛珠,朝着刘天宝晃了晃,说道:“您之前不是说我与佛有缘么?您说对了。可是,我不会出家的,因为我觉得,我不出家能帮到更多的人,我无愧于心,连佛祖也只会赞赏我。”
    为了能用同样的钱买到更多的粮食,有福也真是豁出去了,脑子转得飞快的,想到什么说什么,东拉西扯的胡诌着,同时在心里头什么神佛菩萨的乱求,希望自己总有一句话,能‘忽悠’到刘天宝。
    也不知道是有福求的那些神佛菩萨显了灵,还是她说的话打动了刘天宝,又或者是刘天宝被有福的那些话弄得有些不耐烦了……总之,看到有福手中那串佛珠之后,刘天宝忽然站了起来。
    (第四章)(今天没有了,以及,求帮捉虫)

  ☆、555。第555章 你倒是不错的人选

刘天宝站起来之后,快步走到有福面前,合十朝着有福一礼,说道:“原来如此,难怪施主身上有如此功德。贫僧……不,在下敬服”
    有福和刘一舟面上俱都是一喜,有福忙问:“刘少爷同意了?”
    刘天宝摇头:“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贫……在下虽然也有拯救众生之愿望,但……最大的心愿,却还是出家为生,侍奉佛祖左右。”
    刘一舟满脸的喜色瞬间变成颓然,指着刘天宝:“你,你怎么这么不听人劝啊……”
    有福却并不放弃,看着刘天宝继续说道:“那你完全可以结婚生子,给刘家留下后代并抚育他成人之后,再去出家啊。”
    刘一舟听到有福的话,倒也觉得可行。虽然他现在年纪算大的了,可若是能有孙辈……刘一舟心中忽然升起了无数的‘激情’:那他至少还能再活二十年!
    想着,刘一舟便插言道:“你既然是坚持要出家,我也不再坚持阻拦你了,就当是我上辈子做了孽,这辈子才会生下你这么个儿子吧。”
    刘天宝闻言,脸上露出些愧疚。
    刘一舟继续说道:“可你身上到底流着我老刘家的血,你总归要把血脉传承下去,才能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
    刘天宝神情间多了几分迟疑。
    有福见状,趁热打铁道:“刘少爷,您应该知道,佛家重因果,哪怕您真是什么高僧大德转世投生,一心一意要再入佛门,侍奉佛祖,那您,也得先了结因果再说吧。”
    “先前刘老爷也说了,你们刘家数代单传,您既然投生到刘家门下了,那就种下了因,您要给刘家遗下血脉,并且抚养他长大成人了,那才算是换了刘家这果。”
    刘一舟对刘天宝的冥顽不灵也有些恼了,又有些担心,便道:“不用他抚养成人,我老头子自会抚养。”
    有福就点点头,朝着刘天宝继续说道:“刘少爷您看,刘老爷只要您还刘家血脉,都不要您还这十多年的养育之恩了,这还是您赚了啊。”
    看刘天宝虽然迟疑,却还是没有下定决心一般,有福也急了,先趁着刘天宝不注意,朝着刘一舟使了个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才朝着刘天宝继续说道:“当然了,若是刘少爷您当真是下定了决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