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女帝-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语气中的势在必得,钟氏一笑,“好!”
  “报,陛下,楚荟一行被毒蛇包围,性命垂危,墨军已经将人救了出来!”帐来传来报声,楚昭扬声道:“做得好,传太医为他们查看身上有无伤口,确保他们的安全。”
  “诺!”楚昭念着那些人的安全,外面的人立刻去办。
  “楚荟啊楚荟,还真是跟楚茂如出一辙。”楚昭冷笑着,想到楚茂就甚是不喜,钟氏道:“用他来锻炼阿宸,用得好。”
  楚昭笑了笑,“现在还不够,还得再添把火。”
  密林寻常金矿的考验,随着楚荟不到半天的时间遇到蛇群而告一段落。再过了一天,另一分路的三人同样被带了出来。
  楚昭不让人带食物和水进去,他们只能在林中找食物跟水,三个人是被饿晕送出来的。
  如此一来,密林之中只剩下楚宸一行四人了。虽然没有了竞争对手,楚昭出这一题,比的也从来不人,而是对于自然的观察。
  “陛下,公主殿下已经寻到了金矿。”临近五天,眼看考核的最后时限就要到了,喜报传来,楚昭问道:“是谁找到的?”
  “是公主殿下。”传信的人肯定地告诉楚昭,楚昭道:“阿宸是如何确定金矿所在的?”
  “公主殿下说陛下曾经说过,金矿四周会异于寻常的山林,密林之中,只有一处是寸草不生的,公主殿下寻了一处山腰开挖,果然找到了金矿所在。”传信的人眉开眼笑地告诉楚昭。
  楚昭一拍脑门,“阿宸还是挺有运气的。”
  额,听了五天楚宸一行是如何跟山中的霸王们斗智斗勇,还要寻找他们四个人的食物跟水,就算是他们这些朝中重臣放进密林里也不见得比他们好上多少。楚昭竟然感慨说楚宸运气好。
  “陛下,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份。”萧其陈这位楚宸的先生忍不住为楚宸说上一句公道话。
  “谁说不是的。三分天意,七分人为,方为十全。”楚昭向来的运气也不错,正是运气不错,她才有的今天。所以,楚宸运气好地找到了金矿,总算是大功告成。
  “公主殿下他们什么时候能退出密林。”韦尚任问了一句。
  “半个时辰应该能出来。”估算了下路程,传信的人回答。
  “好了,辛苦了,下去休息吧。”当了几天的传话人,每隔两刻钟传一次,不容易。
  “臣告退!”传信之人与楚昭一拜,缓缓退了出来。楚昭侧过头问道:“诸位觉得朕设的这场考试如何?比起诸位的纸上谈兵,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不是更能体现我们一番辛苦,到底有用没用。”
  卫九道:“陛下设下密林考场以探金矿,意义非凡。只是下一回,为了考生的安全,还是选安全点的地方,难度可以更改,关卡也可以设得更多一些。”
  鲁种也帮忙说了一句,“卫公说得极是。毒蛇围困,若不是墨军救得及时,那三位学子是要葬身蛇腹的。”
  “那也是他们自己不小心。”楚昭补了一句,要不是他们杀蛇把蛇都惹急了,至于被团团包围吗?
  萧其陈道:“陛下开此先例,往后臣等必当借鉴,但密林这样的地方,还是少来为妙。”
  连向来最放得开的萧其陈都不同意楚昭的作法,看样子只能有此一次了。楚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行,那么阿宸五人算是通过了毕业考试,诸位没意见?”
  密林寻矿之不易,生死一线,以此来判断考试通过,当然没人有意见。
  楚昭道:“天班一毕业,从此天高任鸟飞了。”
  这般感慨,有人莫名,萧其陈却是明白的。早先楚昭就说过,会让楚宸出去外面见识见识,学有所成,楚宸再需要的不再是书上的知识,而是真正的看看这个世道,整个大昭。
  “姑姑,我成功了。”狼狈走出来的楚宸高兴地冲着楚昭,楚昭朝着竖起大拇指,“干得不错!”
  楚宸欢喜地扑入楚昭的怀里,楚昭抱着她,能在群狼虎饲下活下来,对心性,忍耐都是极大的锻炼。
  “休息几日,去做你一直想做的事吧。”楚昭挽过楚宸的发丝,轻声地说着,楚宸明白楚昭话中的意思,紧紧地抱住楚昭,“姑姑。”
  “记住这一场考试,为了你自己的目标,再难再苦也要坚持下去。”楚昭轻轻地拍着楚宸的背说。
  密林考试只有五人通过,楚宸、赵摇、萧衍、高明、鲁末。楚宸经过了太学,武堂,进了天班又通过了考试,接下来,楚昭打算让楚宸做什么了呢?
  所有人都在观望,楚昭不复众人所望,给楚宸开府,公主府,府邸在离大明宫最近的丹凤街,赏赐,没有!
  这让一众觉得楚昭对楚宸宠爱太过的人都十分诧异,开府怎么会没有赏赐呢?这不像是楚昭的风格。
  有人提问了,虽说楚宸不是楚昭的亲女,那也是端敬皇帝唯一的子嗣,大昭唯二的两位后嗣,亏待了楚宸,怕会给楚昭蒙上不好的名声。
  “诸位是不是忘了朕在开朝之时就说过,楚氏子孙,无功于国家,不赏不赐。阿宸是公主不假,大昭连女官都有了,阿宸有着公主的称号却不行利民之事,合适吗?”楚昭直问,叫人无可反驳。
  大昭迁都后论功行赏,当时楚昭是说过无功不赏的话,原本以为是为了堵住楚家一些不安份的人,敢情,楚昭说了是真打算那么干。
  但是,皇子还罢了,一个公主,你让人怎么建功立业?
  疑惑还没抛出来,楚宸已经给了他们答案。
  “生为大昭皇室,愿为陛下看看大昭的山河,见证大昭如何在陛下的冶理下繁荣昌盛。”楚宸留书出走了,外出游历。
  “陛下!”得知楚宸离京,不带侍卫,姜参有些担心,“陛下是不是该找公主殿下找回来,公主殿下想要外出游历,也该带上侍卫。”
  楚昭道:“她连天班的考试都通过了,还能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由着她去吧。”
  总有种楚宸外出游历是楚昭撺掇的感觉,姜参是经的事情多了,免不得凡事都想到楚昭的头上。
  “先生看着朕作甚,朕跟先生一样,也是看到这信才知道阿宸离开长安的。”知道楚宸什么时候离开的时间不等于说楚宸会离开长安的事她不知道,楚昭也不算对姜参说谎。
  “陛下就一点都不急?”姜参面对楚昭淡定的样子,那是急得跟什么一样。
  楚昭道:“心不在了,人怎么留。再说了,想要游历无非是想看看大昭究竟被诸位冶理得怎么样,朕觉得挺好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阿宸想出去走走,很好,很好!”
  “陛下真不知道公主要离开长安一事?”一听楚昭的话,姜参再次咬牙切齿地问楚昭。
  楚昭发誓道:“先生,朕真的不知道阿宸今天会离开长安的事。”
  楚宸从来没有说过什么时候离开长安,楚昭也没问,只让她把想带人的带上就走,所以,她没说谎。
  萧其陈看了楚昭一眼,他是听出了楚昭话里的漏洞,楚昭朝他眨了眨眼,知道了别说啊,姜参要是知道她玩文字游戏,不定得怎么念她。
  意思,萧其陈明白了,他也不想骗人,所以低下头,乖乖的不吭声。
  “唉……”楚宸怎么样也算是姜参半个徒弟,又是楚毅之唯一的骨血,姜参挂心楚宸这一走无可厚非。
  “先生,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别操心了。”比起姜参来,楚昭这当姑姑的实在心大,姜参劈头就训了楚昭,“都是陛下纵的……”
  楚昭……训就训吧,她老实听着。


第241章 敌军进犯

  “陛下!赵先生回来了!”楚宸离京,去向不明,姜参把楚昭训得头都抬不起来,一旁的萧其陈等人都装死像没看到。
  终于是有人来救她了,楚昭赶紧的站了起来,“快请,快请。”
  姜参一眼看过去,楚昭立刻知趣地道:“先生看,赵括回来就是等于给大昭国库带银子回来,这是大事,刻不容缓。”
  呵呵,姜参皮笑肉不笑的,楚昭赶紧的表示道:“先生是知道的,赵括开拓的这条商道成了,不仅带动大昭的经济,也将会影响全世界,弄清楚情况了是好事,好事。”
  姜参道:“此事交由礼部尚书与兵部尚书两位大人去办即可,陛下不是向来说事不必陛下躬亲吗?”
  完了,这是脱不开身了是。楚昭朝着姜参讨好地笑,“先生,你放心,等阿宸回来了,朕一定严加看管,绝不纵容。”
  姜参根本不等以后,而是问着楚昭,“陛下是不打算将公主殿下找回来?”
  “她要走,找回来了,下次她还走,有必要吗?再者,她已学有所成,也该给她个机会让她学以致用是吧。”楚昭当着楚宸的说客,努力地说服姜参打消把人找回来的念头。
  姜参吹胡子瞪眼睛的摆明了不听,打算给楚昭说说道理,门外再有人报,“陛下,烽火传警,烽火传警。”
  得,这回姜参如何还能捉着楚宸离京的事再说,楚昭伸手道:“何人进犯?”
  那传信的人赶紧的将信递了上来,“是扬州,扬州。”
  楚昭将信拿了过来,翻看立刻变了脸,“扬州烽火示警,高句丽进犯。”
  “战况如何?”既是高句丽进犯,打成什么样了?扬州的情形如何?
  “昨夜烽火示警,如今战况未明。去,叫华兰来,还有兵部尚书。”楚昭捏着纸条内容,赶紧的叫人来。
  齐淮面露诧异,“昨夜高句丽进犯,消息就能传到长安了?”
  这是在想什么马能那么快,扬州距离长安将近万里。楚昭道:“人马自然没有那么快的速度,狼烟传信,这有何难?”
  以烟雾的各种方式传递各自要说的话,当然比奔马相告要快。齐淮向来知道楚昭的墨军兵贵神速,敢情从报信开始,楚昭就已经占了先机。
  华兰是主管楚昭的斥部,各州的消息都瞒不过她。柴景既掌兵部,管天下兵马,扬州,还是楚景曾经打下的地盘。
  两人在门外碰面,相互颔首算是打了招呼,缓缓走入大殿,行大礼叩拜,“扬州告急,高句丽进犯。”
  华兰一听立刻道:“臣立刻命人核实扬州的情况。”
  “高句丽从扬州进犯,必走水路。”柴景一语道破高丽的攻势,舆图早就已经被摊开放在了地上,“若以水战,扬州的兵马如何?”
  扬州的主力并非墨军,而是曾经驻守扬州的兵马,念着扬家的世家们还算本份,楚昭给柴景留脸,安份的人让他们做着以前的事,不安份的早被楚昭一锅端了。
  “扬州兵马并不善水战。”柴景据实而告,楚昭目光一敛。
  “报,陛下,八百里加急,高句丽从水路攻打扬州,扬州已连失两城,扬州刺使请陛下派兵马救援。”正说着,坏消息已经传了过来,楚昭道:“高句丽是找死。”
  众人都听出了楚昭话中的怒意,柴景道:“请陛下立刻高冀州水军赶往扬州救援。”
  天下水军,无能出冀州那支,而那支水军只认楚昭。楚昭道:“诸位觉得此战迎战高句丽,何人出帅?”
  帅者,统领三军,不仅是水军,还有扬州的本土兵马,以及楚昭派往扬州驻守的墨军。
  “臣自请!”齐淮与柴景同时跪下,战功,他们都想要。大昭的太平,想得战功太难了,这个机会他们都不想放过。
  面对齐淮和柴景,楚昭在衡量,姜参等人也在思考,这一战谁去打更合适,论能力,齐淮与柴景不相上下,论资格,反倒是齐淮更胜一筹。但是扬州原是柴景的地方,论对扬州的熟悉,柴景更有优势。
  “陛下!”眼看楚昭没有下决定,立刻再有人催促地唤了一声,萧其陈道:“陛下,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扬州的情况已失两城,高句丽来得突然,大昭也该多做准备。”
  或许楚昭得天庇佑,自她称帝登基以来,大昭年年大丰收,又有两季的水稻种子广传于大昭,眼看的国库粮草充足,打,大昭是不怕任何人进犯的。
  “此事由萧卿去办理,不管谁去打,三军粮草,军械都要备好。”楚昭顺着萧其陈的话说,萧其陈一拜,“诺。”
  退了下去先把事情办好。齐淮与柴景再次同唤了一声陛下。
  楚昭扬手道:“两位爱卿为国为民之心,朕明白,朕没有下判断,因两位爱卿不相伯仲,还有扬州的局势不明。为帅者要统领三军,朕要想想究竟你们谁去更合适。”
  合适二字十分玄妙,楚昭如今衡量的是什么,没人能猜得透。
  只是高句丽进犯扬州,走的还是水路,确实打得大昭一个措手不及,因此高句丽连夺扬州的两城,如今还锲而不舍,明显有要夺下大昭江山之意。
  楚昭暂时未定三军统帅人选,很快大昭百姓都知道,高句丽进犯扬州,扬州已经失了两城。太平了几年,战争再起,众人山呼墨军夺回失城,必要将高句丽的人打得片甲不留。
  不得不说,楚昭率领的墨军在大昭百姓的心里形象极好,外族来犯,他们更相信墨军一定可以把他们赶出去。
  楚昭确实在等扬州的消息,扬州已失两城,那么高句丽的兵马如何?领军进犯的人是谁,又是怎么夺下了扬州的城池的。
  大明宫随着战起而一夜通明,第二日早朝,楚昭下诏命齐淮为征高丽句的大元帅,统领三军。
  柴景不可置信地看向楚昭,显然想不到楚昭竟然会选择让齐淮去。
  但是旨意已下,齐淮不日就要离开长安,率军前往扬州。
  “陛下,柴尚书求见。”对于楚昭下的旨意柴景想不明白,不明白就要问,退朝之后,柴景立刻求见。
  “让他进来吧。”楚昭如此开口,柴景的求见是预料中的事。
  “陛下!”柴景被引了进来,楚昭合上手中的折子,“都退下吧。”
  三珠四喜都退了出去,楚昭从上面走了下来,行至柴景的面前,“想问朕为什么派齐淮去扬州而不派你?”
  楚昭的风格向来都是这么直接,开门见山说出柴景的来意。
  “是,臣不明白,为什么陛下选择齐相而不是臣。”柴景看向楚昭,为人臣子,不明所以而言无可厚非,更别说,他与楚昭并不是单纯的君臣关系。
  “你就当是因为它。”楚昭举着被柴景戴上了情锁的手如此说,柴景皱着眉不明其意。
  “战场凶险,刀剑无眼,朕是过来人,突然觉得让卿身临险境,颇是不忍。”楚昭轻蹙着眉头说话,柴景一脸惊叹地看向楚昭。
  “说起来,朕还真是从来没有怕过谁死呢,怎么突然就怕了呢。”楚昭似是喃喃自语,那样完全不同的楚昭,同时也让柴景辨不清真假。
  “柴景啊柴景,这是你想要的吗?”楚昭的声音在柴景的耳边响起,柴景抬眼看向楚昭,楚昭清晰地吐字,“朕怕你死了,所以这场战让齐淮去,你留下,不好吗?”
  什么叫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此时此刻,柴景算是完全地明白了,然而,对于楚昭的话,柴景是半信半疑。
  柴景伸手想要搂过楚昭的腰,楚昭却突然变了一张脸,“你莫不是忘了,朕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尤其是男人。”
  宛如被人迎头泼了一大盆冷水,柴景身上尽是黑气,“这么多年,陛下难道还为臣守身如玉不成?”
  此言一出引得楚昭嗤笑,“柴景啊柴景,别拿你的想法来猜度朕。你管不住自己,不代表朕跟你一样。”
  话到这里,柴景已经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陛下与皇后一直相敬如宾。”
  “这与你有何干系?”楚昭只是平静地说出这个事实。“齐淮为帅出征,如果你愿意,你可以作为副帅,扬州是你曾经的地盘,朕要的是高句丽败退,如何?”
  副帅,柴景突然有些不明白楚昭究竟有什么打算。设立元帅,再设副帅,意义何在?
  “这个副帅,你是当还是不当?”楚昭再问,只要能上战场就有立功的机会,这是柴景想要的。
  “陛下不是说不想让臣上战场吗?为何又让臣当副帅?”柴景没忘刚刚楚昭用的理由,仔细观察楚昭的表情,等着楚昭的答案。
  楚昭道:“如果你不愿意,你可以不去。”
  避而不回柴景的问题,堵得柴景半死,柴景跪下道:“臣谢陛下成全!”
  “退下吧!”楚昭发话,柴景只好听话了退了出去,但是,楚昭之怪异已经烙在了柴景的心头,情锁,究竟有用还是没用。
  随后,楚昭再下诏书,任柴景为副帅,辅助齐淮共退高句丽,夺回扬州。对此,姜参皱着眉头提出了众人心中的困惑,“陛下为何让柴尚书任副帅。帅者,一人足以,正副之分,反倒易乱人心。”
  “人心呐!朕也在想,这一次高句丽为何轻易地夺下了扬州的两座城池。上一次跟高句丽的冲突之后,朕一直让墨军防备高句丽。独独扬州,非墨军驻守之地,恰恰就是这里出了事。”墨军没有完全接管扬州不假,因扬州当日是柴景带人归顺的,虽然楚昭当初借了楚愉之事杀鸡儆猴,除了当日的扬州刺使,也派了些墨军进入扬州。
  但是,扬州境内,依然还是以当地世家的兵力为主,墨军只能牵制,却没有如其他十二州一般,只认楚昭。
  “柴尚书在扬州颇有威望,有他跟着,能帮齐相一把。副帅,既是副,凡事当以齐相马首是瞻。”楚昭解释了她的用意,姜参道:“臣只是提心一军两帅,往日齐相与柴尚书虽无不和,若为人有心挑拔,反而坏事。”
  “朕倒是不担心他们会被人挑拨。这两位都是聪明人,知道朕要的是天下太平,除此之外,他们怎么争朕都不管。”姜参耳聪目明的捉住楚昭话中的一个字,争。
  “大昭建朝至此,战事不起,难得军功,若无军功者,武者何以立足。”楚昭的声音缓缓地响起,“齐相与柴尚书都是有心之人。”
  “陛下就不怕功高盖主?”姜参挣扎了半响说了这一句,楚昭道:“朕又不是不懂打仗,想要盖主,他们还没有那样的本事。”
  大昭的天下都是楚昭带兵打下来的,想要跟她打吗?楚昭无畏!
  “臣指的是后事,陛下的继任之君并没有如陛下一般君威甚重,彼时君弱臣强,当如何?”
  “为君者不能驭臣,为君之过也。”楚昭答了一句。
  “如果朕选下的继承人连区区的柴景跟齐淮都斗不过,这个江山被人所夺也是理所应当,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楚昭的话差点没把姜参给气死,有这么当皇帝的。
  “陛下慎言。”姜参黑着一张脸让楚昭注意点,楚昭扬了扬眉,“难道先生觉得我们能管十年、二十年的事,还能管得了百年、千年后的事?”
  言外之意是姜参管得太宽了,姜参被噎着了,“陛下明明能防患于未然,偏偏反其道而行,这是何意?”
  楚昭道:“先生的意思朕很清楚,但是,朕还是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朕觉得与其为后人扫尽障碍,倒不如将障碍早早地拿出来,趁着朕还在,他就算是跌倒了,朕还能把他扶起来了。”
  得,姜参算是明白了,楚昭原本想的就跟别人不一样,对于继承人的培养也不一样。
  “陛下,大皇子还小。”姜参又说了一句,楚昭点头道:“朕知道!”
  师徒俩大眼瞪小眼的,谁都不让着谁。最终还是姜参败下阵来。“臣是老了。”
  “先生是老当益壮,朕还想等将来阿满及冠了请先生做赞者。”楚昭哪能让姜参服了老啊!
  姜参轻轻一叹,“臣也想能活着长一点,大昭的江山,臣希望能看到更好的,更繁荣的。”
  “先生放心,一定会的!”楚昭极其笃定地说。


第242章 战事不停

  让人想不到的是,与高句丽一战会打得那么长。
  如楚昭所料,扬州内部原本就有问题,扬州的世家们各自为营,面对强敌来攻,没人迎战,方才致使扬州在高句丽攻城时,迅速丢失两城。
  事情来龙去脉很快传到楚昭的耳中,楚昭心中生怒,在齐淮带兵前往扬州时,给了齐淮下令,“若有不听军令者,斩!”
  军令如山!齐淮此去只为退高句丽,任何胆敢违令者,杀!
  但是,扬州的情况复杂,楚昭心知肚明,因此才会派了柴景去,偏偏柴景与齐淮同去,不仅没能帮上忙,反倒让齐淮无从下手。
  钟善已经带了水军从水路出,接二连三的重创高句丽的水军,却因扬州内部各自为政,不听调令,致使无法将高句丽的后马赶出大昭。
  说起来,钟善从跟了楚昭之后,从来没有打过那么憋屈的战,明明已经大胜在望,就因为不配合,一次又一次地让高句丽的兵马逃了。
  昭华七年生生耗了一年,高句丽兵马终于被赶出了扬州,战场移于城外。昭华八年,高句丽竟然策动扬州的周氏世家,里应外合,意图杀害齐淮、柴景、钟善三人,最终周氏有女以自焚示警,留言宁死不为叛国贼,令齐淮等三人逃过了死劫。
  随后齐淮带领兵马迅速将周家包围,所有参与通敌者,当场斩杀。
  与此同时,楚宸奉令入扬州,楚昭有令,从现在开始,扬州所有的军政大事,俱听楚宸,齐淮等人作为辅佐。
  楚宸这匹黑马杀了出来,不说齐淮吃了一惊,一开始本想通过与扬州世家关系占尽先机的柴景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诏令已下,扬州与长安隔得太远,有问题也问不到。
  当然,楚宸的身份一经公布出来,有人认出来了,这不是这两年跟高句丽杀得挺猛的女兵吗?竟然是大昭的公主?
  货真价实的公主,齐淮跟柴景甚至于钟善都能作证,一个是宰相,一个是六部尚书,还有一个是楚宸亲亲的表哥,楚宸的身份,还有谁能质疑?
  至此,与高句丽交战的一切事务交到了楚宸的手里,楚宸立刻将下令将扬州所有在这一年里延误军机,致令扬州将士惨死的将军全都捉了起来,斩!
  一上台就杀人,手段端是果断。齐淮劝道:“殿下,眼下与高句丽交战,还是以稳为主。”
  “从高句丽进犯大昭至今,齐公就是想着以稳为主,稳了就能把高句丽打出扬州。结果如何?大昭十几万的兵马,墨军,水军,全都押在扬州,到了现在,竟然才将高句丽赶出了扬州?墨军英勇是天下皆知,齐公扪心自问,高句丽的兵马比大昭的军队更英勇?高句丽的将帅比大昭的将帅更善谋善战?扬州是大昭的国土,高句丽远途跋涉,粮草供应比之大昭更甚?”楚宸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都是决定一场大战的根本问题。
  齐淮道:“墨军英勇,远非高句丽能比;臣虽不如陛下善谋善战,非不如高句丽之将帅;三军粮草供应,有陛下坐镇,天下百姓相助,扬州一地,从无断粮一事。”
  “那么,齐公可以告诉我,为什么跟高句丽这一仗,到现在都没能叫高句丽认输?”既然没有问题,一场仗却久战不决,是谁的问题?
  齐淮缄默,楚宸道:“外在没有问题,只能是内部的问题。既然之前齐公的做法不能解决与高句丽一战,就按我说的去做,任何后果,我一力承担。”
  表明了自己会担事,齐淮听着心里暗叹,楚家的女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楚宸啊,这是准备学楚昭?
  纵有如此念头,齐淮也不敢说出来,对于楚宸要做的事,他能做的是支持到底。楚昭已经专门传了信来提醒他,凡事辅佐楚宸,不能让楚宸有半点闪失。
  换而言之,楚宸要是有半点差池,接下来倒霉的该是齐淮了。
  楚宸在扬州大开杀界,比起当初楚昭借着楚愉之事只诛当时的扬州刺使,凡是这两年里延误军机者,皆诛之。
  一时间把扬州杀得风声鹤唳,引得各世家均是胆颤心惊。
  随后,楚宸设下一宴,将扬州所有手上还有兵马的人都请了来,虽然知道宴无好宴,却无一执帖者敢不去。
  “我奉陛下之令,执掌扬州的军政大事,往后还有赖诸公扶持。”楚宸一身汉服,十四岁的少女,正是如花的年纪,她极是会长,集尽了楚毅之与媚娘的所有优点,是个很好看的小娘子。
  若不是想到扬州这几日的血流成河,在座的郎君都想夸上楚宸一句。然而,只要一想到楚宸一声杀令下达,扬州这几日的情形,再好看的皮囊落在他们眼里都是索命的恶鬼。
  “初来乍到者当敬诸公一杯,诸公请。”楚宸巧笑嫣嫣地与他们敬酒,人都杀了一堆了才说初来乍到,怎么听着都让人发颤。
  所以,没人敢动酒杯,只有齐淮、柴景、钟善端了起来,一看其他该动的人不动,钟善这位家长挑了眉,“怎么,诸位觉得公主殿下敬的酒不好喝?”
  哪怕是,谁敢认了。纷纷端起了酒,钟善年岁渐长,又久战沙场,身上的血气重,他的不善之言一出,立刻就让人赶紧的端起了酒杯。
  “敬公主殿下一杯。”有人举了杯,其他人也是一前一后地说着。
  楚宸满意地一笑,“诸公请!”
  客客气气的模样,比起下杀令时候的恶魔样子,实在差别甚远。
  酒以一饮而尽,楚宸一眼略过下面的所有人,将他们的忐忑,害怕都看在眼里。习惯了楚昭的直白,楚宸也学了几分。
  “诸公不必多心,我请诸公赴宴,存的就是与诸公交好之意。我下令所杀的人,俱是延误军机者,诸公没做过,何以惧?”楚宸笑着说来,下面的人却集体的腹诽,做没做过似乎都是你一个说了算,这能让人不害怕吗?
  “不过,扬州因是当初柴尚书率领归附,非是陛下亲征而定天下,所以扬州与其他各州比起来,情况多有不如。比如各世家手中的兵马,依我所知,诸位手下的私兵不少。”楚宸轻轻地说来,诸位脑中同时浮现了一个念头,来了,终于是来了。
  楚宸继续道:“扬州各地的守卫多赖诸位,但是,在与高句丽交战里,墨军欲守卫扬州时,诸位却不肯,而是坚持以私兵守卫,也是因为这样,对于齐公与柴大人的军令,诸位选择性地听,或者只做一半……”
  “殿下,臣等绝无贻误军机之意!”楚宸的话还没说完,已经有人赶紧的表忠心了,楚宸摆了摆手道:“骆公不必心急,我并没有怪罪之意。只是,大昭政令,无处不达,独独扬州,至于今日,竟然还有大昭的宰相号令不动的军队,换了是你,你能继续容?”
  以己之心,度他人之心。谁也别揣着明白装糊涂,楚宸也不准备听这一套。
  下面的人面面相觑,楚宸的话实在是不好接。楚宸说出来也没有让他们接话的意思,她不过是借着这个话头把请这些人来的目的说出来而已。
  “眼下对扬州的情况,诸位有两种选择,其一,兵权上交,从此不能再养私兵,将来你们想续世家之荣光,还是从戎经商,大昭都会记得你们的大义,许你们一世荣华;其二,兵权不交,大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