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昭华女帝-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华兰应了一声,楚昭道:“我是不用内侍的,以后都是你们伺候我。要是有了合适的人只管和我说,成了亲要是想回来伺候我的就跟华兰一样,一心顾家的就回家去,我都由你们。我只想以真心换真心,都不要伤我的心。”
  谁也没有规定当皇帝的人就要孤家寡人,楚昭跟人开门见山地说,一眼掠过下面的人,个个都连忙表忠心。
  “陛下待奴婢们极好,奴婢都记在心里。”一个个都跪下了。
  楚昭道:“现在说的是你们的婚姻大事,别的再说。像阿巧阿燕她们是不想嫁,就想一辈子伺候我,我不强迫她们,你们可不能一个个都学她们,要是伺候我的宫女都不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我不许。”
  逗笑了一干侍女,楚昭道:“阴阳调和,自天地而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反正你们都是自小伺候我的,被人欺负了只管找我,我就算你们娘家人了。”
  “陛下待奴婢们的宽厚,奴婢们时时都记着。”就是她们的亲兄弟也没有说不问原由给她们撑腰的,楚昭待她们的好,时时都熨帖着她们的心。
  “你们伺候了我一场,我都记得,不仅是你们,跟了我的人,哪个我也不会亏待。要是你们心里没有人选,我看朝中单身的武将也不少,给你们挑几个。”有闲功夫了,楚昭也操心起身边人的终身大事了。
  三喜道:“陛下日理万机还担心奴婢们这点小事。”
  “终身大事可不是小事。而且我也没有多少的时间关心你们,你们心里有什么要求的不好跟我说就跟华兰说吧,华兰整理好了一块报上来。”楚昭也想到了她们未必能跟她说实话,指了一旁的华兰让她做代表。
  “陛下身边不能没有伺候的人,就算要选,也得一个个的来,成了亲之后要不要继续留在宫里,这也是要问清楚的。若是不留该提上来的人也要提上。”华兰比起楚昭的笑脸来,板着的一张脸话不多,让人瞧着心里直打鼓。
  被泼了一盆冷水的楚昭挥挥手道:“一起找省事,伺候我的人差了吗?没人伺候我自己有手有脚也饿不着,冷不到。”
  华兰道:“陛下的折子怎么办?”
  “他们不在,还在臣工,她们能分拣折子,臣工也可以。”楚昭眨着眼睛难得俏皮地说。
  “陛下既然说了可以,自然可以。”华兰又不是要跟楚昭吵架,楚昭连前朝的臣子都拉出来了,华兰还怎么继续说下去。
  楚昭笑了笑,志得意满,“你们都要自己给自己争气。我当这个女帝,未偿没有为天下的女人争口气的意思。要不要跟以前的女人一样依附男人而活,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而是要许许多多的女人冲破以前男人给我们设置的牢笼,只有冲破了,你们才可以继续走下一步。”
  “一直以来的女人都在家相夫教子,男人总觉得女人没用。可是女人真的是没用吗?底层的百姓,女人跟男人是一样的,一起支持着一个家,所以底层的百姓是很少纳妾的。反倒是自诩有能力的上层,士大夫,有几个不是娇妻美妾无数。他们要求女人对他们从一而终,自己却三妻四妾,何其不公。不公,还不许女人说话,不让女人吭声。为什么,因为这是男人和女人的战争,压住了女人,他们才能如愿地将女人当成玩物。”
  “你们想当男人的玩物吗?男人可以随意的将你们抛弃,但不管男人如何对你们,你们还是要对男人一心一意,奉若天神?”
  楚昭说着说着,脸色越发的凝重,也表露了她并没有在玩笑。
  所有人都被楚昭突然提起的话题给吓到了,楚昭半响没得到回答,她也不急。
  “只凭我一人,我能听到的,看到的,做到的太少。你们一直以来都是我的耳朵,眼睛,我的双手。我是怎么样做的,我和天下的男人争天下,我争到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了这个天下不是男人说了算,男人完全掌握的天下。女人不争,不是没有能力和男人去争,而是从来没有人想过。”楚昭既然说出来了,就打算要继续下去。
  姬氏是所有人中年龄最长的,“陛下想为天下的女人争口气。”
  “我已经在争了不是?”楚昭反问,“从我没有称帝开始,我就已经在女人争取了。冀州倾尽所有的男兵时,是女人守护着冀州的大街小巷。”
  “药厂,女部!还有太学武堂对娘子们的开放,哪一样我不是在争取。”楚昭一样样地说出她的安排,华兰吃惊地盯着楚昭,“陛下难道早就有提升女子身份的打算?”
  “不是提升女子的身份,朕希望将来有一天,女人和男人一样,都可以光明正大地站在朝堂之前,参与天下兴建之事。”楚昭此时的昭告,叫她们惊得说不出话来。
  “陛下要设女官?”姬氏颤颤地想要一个肯定的答案。
  “朕一定会设女官。眼下百废待兴,一年的科考,世家不参加,寒门之士所取太少了,十三州各地的空缺太多。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机会说到,目光已经看向了姬氏,楚昭道:“世家之中,类阿姬的夫人不少吧。阿姬觉得,比起一辈子沉迷在后院,看着别人拿了自己的东西挥霍,她们会不会捉住机会自己握住自己的东西。”
  怎么不会呢。姬氏原就是世家女,世家女的骄傲,没有人比她更清楚。
  “陛下是打算,是打算?”姬氏的唇很干,那些话一时说不出来。
  说不出没关系,意思楚昭都明白,“对,朕打算开女科,明年,朕就会下旨。在这之前,朕需要你们去说动各世家的女人。”
  “世家的男人们不是不愿意参加考试吗?朕就用世家的女人,女人从来不比男人差,只要给了她们机会,她们做得不会比任何的男人差。”
  楚昭笑着说,姬氏一个激灵,“但是,开女科一但公布,必惹争议。”
  “朕是怕争议的人吗?”楚昭轻挑眉地问,“从朕在冀州掌权,到称帝,再到今天,朕做的哪一件事不惹人争议,但是惹了争议又如何,朕哪一件想做的没有做成?”
  何其自傲,又何其的自信。姬氏更相信楚昭是早有准备。也是,楚昭刚刚提到的女部,冀州的防卫,桩桩都点明了楚昭早有这样的打算。
  “陛下让奴婢先去劝说,只怕消息将会外传。”姬氏想了一样,一但跟人说起,消息一定会传出去。
  楚昭道:“朕既然敢说出来就不怕人听到。”
  “大昭缺人是实事,朕为什么当得女帝?既然有女帝,为何就不能有女官?男人女人,只要是有本事,能安天下,朕都用,任人唯才,如是而矣,有何不妥?”楚昭的理由十分的冠冕堂皇,就是让人无从反驳。
  “陛下要的就是天下人都知道。眼下众人的心思都在陛下大婚之上,不管是谁都不会在此时此刻议起此事,正好让底下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传得越久,知道的人越多,就好像当初陛下登基时一样,都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目的。”
  华兰是管斥部的,又是世家女出身,眼界在养开了之后,更是收不回来。楚昭话一说出,她就能想到楚昭的目的。
  “对,朕就是让这件事先传得沸沸扬扬,在朕大婚之前,没有人会提议此事。毕竟天下的事再大,也没有朕的大婚更大。”楚昭笑得像是偷腥成功的猫儿。
  “让他们先吵一吵,华兰往里面再添把火,让十三州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冀州摩拳擦掌等了那么多年的小娘子们呐,必须会加把劲促成此事。”楚昭又提到了冀州,姬氏是对冀州不熟悉的,华兰熟悉啊!
  “早些年她们就问陛下什么时候能当上名正言顺的官了。”华兰巧笑了一句,楚昭道:“很快就会让她们得偿所愿。”
  姬氏是有些跟不上楚昭的思维,楚昭的安排并不仅仅只在眼前,而是比她预料的更多,那么,开女科一事,想必也没有什么问题。若是如此,姬氏捉紧了拳手,她也可以争一争。
第164章 诸相争议
  大婚之前,楚昭还埋了这样的伏笔,姬氏和华兰兵分两路去见了她们各自交好的朋友,还有不甘心的娘子们。果然一如她们所料,很快整个京城开始盛传,楚昭有意开女科。
  有意开女科!有意两个字很玄妙,话是从姬氏和华兰的嘴里透出去的,姬氏还罢,华兰掌的是楚昭的斥部,她的话就不是一般能传出来的,她既然传了,可能就大大增加。
  这个当口,楚昭大婚的日子越近,女科之事,确实不适合提了,因为此事若是提了,必是要大吵。
  不提,至少不能在朝堂上提。既然这样,那就在底下把意见都说了。楚昭当初刚称帝的时候,骂她的话又重三倒四的被扒了出来,
  自然也有人将《论帝》,当初楚昭在冀州召开的论女子可为帝否,各家的争论刊印所册,发往各州,甚至还张帖为寻常百姓讲解,是以里面的话,寻常的百姓都能说出一两句。
  “连女帝都能有,有女官又有什么奇怪的。”相比起楚昭刚刚称帝时动荡的九州,如今大昭的十三州听说要开女科,选女官,淡定了许多。
  谁当官其实对老百姓们来说的差别只在于这个官是不是好官,至于是男人女人,他们大昭都是女帝,女帝登基之后,他们过上了好日子,女官再来也没什么不能接受。
  百姓如此的反响在楚昭的预料之中,不过,老百姓没有那么多的闲功夫管谁当官,他们只要当官的不会剥削他们,他们可以吃饱穿暖,余下的一切都无所谓。
  百姓接受了,偏偏上层的士大夫,自称世家的人们都不人啊!
  不认就吵,哪怕事情没有最后公告,只是凭空猜测,事情由楚昭身边的人透出来,十有八九,现在不适合跟楚昭吵,那也不耽误他们把反对的想法说出来。
  就是七个相国也早从楚昭言语之间窥探了楚昭的心思,开女科之事,楚昭想不是一两天了,一时没有定,只是因为天下未定,不方便动。
  “陛下这想一出是一出的,我们几个要劝,怎么劝?”卫九最是无奈,他是大儒,在诸世家里头,他是被烦得最厉害的人,个个世家都往他家门口去,真是烦死了。
  “此事外面传得沸沸扬扬,陛下不是还没有提起此事吗?该提起了,陛下会和我们说的。”比起卫九的着急上火,齐淮已经习惯了楚昭想一出是一出,劝了卫九一句。
  “但是,话是从谁的口里传出来的。华兰,华兰是谁,我都知道她的身份,诸位会不知道?”直问齐淮,齐淮到冀州都比他早,揣着明白装糊涂,这么装行吗?
  行不行,齐淮道:“就算是华兰,也不能代表陛下,陛下尚未明说,那就是一切都有回旋的余地。而且,关乎国策的决定,陛下必问政事堂的意见,卫大人此时急,是不是急得太早了?”
  没有最后下令,事情就定不下来,既然定不下,着急上火做甚?
  卫九听着一顿,握着手道:“对,你说得对,事情只要没有明文张告,事情就有转机,陛下也不是一言独断的皇帝,若是诸公不同意,陛下哪怕有这样的打算,也一定会打消。”
  然后,看着余下的六人,鲁种先开口道:“真要开女科,我觉得挺好的。”
  卫九急道:“怎么会挺好呢。开了女科,以后男女混同一处,岂不惹人争议?”
  “明殿之上,大庭广众,如何惹人争议了?君子坦荡荡,小人行戚戚,只有那心里有鬼的人才会一天到晚的觉得这不对,那里不对。”鲁种话说得不客气,却是在理。
  “可是阴阳不分,岂不叫天下大乱?”卫九也是心急,怕好好的大昭朝被楚昭折腾得出了事。一片苦心,实不易。
  鲁种道:“开女科又不是让天下的女人都出来当官。开女科跟男科一样,都是要考的,只能有本事的人才有资格出仕。卫大人先说,女人都出来当官了,内宅何人来理,子女谁来教导。难道我们各人的夫人在家,就真的是手把手做事了?不过都是指派下人去做,治国与治家,都是一样的。”
  先一步把卫九要说的话给堵了,卫九给卡住了。
  吴用道:“先时陛下在冀州,各家的夫人参与太后主管的药厂事宜,夫人们管事,也没见说在家里的事给耽搁了。”
  又是一个帮着话说话的人!卫九瞪大了眼睛,姜参道:“这一年的科考,世家无人参加,寒门子弟确实太少,各州各县都缺人,男人既然供不上,用女人来顶不比没人管的好?”
  “可是,她们一介女流之辈,如何懂得治国平天下的法子?”卫九一时口快,话自然地脱口而出。
  “谁说女流之辈就不懂得治国平天下的法子了?陛下睿智,平天下,建大昭,何曾比男儿差?”萧其陈提醒了卫九一声,卫九惊觉失言。
  “我并没有说陛下不是之意。只是开女科之事,必须要慎重,此事关系千秋万世之基。”卫九也只是慎重。
  韦尚任道:“卫大人的担心我们都明白。自古以来没有女人当官的,但是,我们大昭原就异于历代之朝,可谓开后世之先河。能不能,总要做一做,若是女科不行,女官不合格,再劝陛下废了就是。”
  一看几乎都已经同意了女科之事卫九惊叹之余道:“你们这是,都已经同意了?”
  齐淮道:“此事利弊确如韦大人所说,一试方知,如同陛下初初登基之时,天下俱反,但是陛下如今将大昭朝治理得如何?”
  问到大昭朝如何,卫九无从反驳。大昭朝如今自然是好的,楚昭免了三年的税收,既是让民养息,也在致力推广农事。
  百姓的脸上那满脸的笑容,就是对大昭如何最好的回答。
  “我只怕陛下如此一来,惹下诸多争议,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卫九心中怕的更是此时的安宁都被打破,若是如此,刚刚安定的天下,百姓,又将要迎来新的灾难。
  “你是小看了我们陛下。”齐淮肯定地说,“陛下既然做事,必有准备。”
  楚昭都没管底下的议论,十月初五,刚回到齐家住了几日的齐冶被换上了大红的喜服,等着古往今来的第一女帝前来迎娶。
  身边伺候的侍卫,侍女之中,以阿兼为首,阿兼代表着钟氏和楚昭,肩负着看着齐冶,别让人跟他乱说话的责任,无时无刻不离齐冶左右。
  回家之后齐冶的父母想单独跟齐冶说几句话,被钟氏洗脑非常彻底的齐冶道:“我的事没有不能跟陛下说的,父亲母亲有什么要说的只管说,不必屏退左右。这些都是陛下安排将来伺候我的人。”
  除了阿兼之外,伺候齐冶的有四个侍卫,四个侍女,个个都是身怀绝学,一个个规矩也学得好。
  齐冶的母亲道:“那以前伺候你的人?”
  “都打发了吧,宫里的规矩多,既然是陛下和太后安排的人,最是懂规矩不过了。”齐冶笑得看起来十分的体贴。齐冶的母亲摇摇欲坠,有心问问儿子怎么一副凡事都听人话的模样,这不是着魔了吧。
  着什么魔啊,齐冶一直都是这样好吧!不过以前他会选择听不听他们的话,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有一样,不管做什么都听楚昭的。
  只能说,比起钟氏和楚昭来,齐夫人的段数太低了,养了二十多年的单纯儿子,竟然没让他认死了只听她的话,倒是被钟氏和楚昭做到了。
  “你在宫里好吗?”齐夫人颤颤地问了一句,齐冶高兴地点头道:“好啊,太后对我很好,陛下对我也很好。陛下说了,以后宫里的花花草草都交给我打理。”
  打理花花草草到底是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齐夫人很想捉住儿子的手说一句,把陛下的心捉住了,让陛下事事都听你的,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但是,阿兼在一边虽然低眉垂眉的,这话齐夫人也不敢说出来。
  “对了,父亲母亲,这些都是我回来的时候陛下赏赐给我的东西,你们看看都喜欢什么只管拿去。”齐冶很大方地把东西分派给父母。齐夫人看了一旁的礼物眼睛一亮,有心想说拿几样留着做传家宝。
  阿兼已经开口道:“这些都是陛下给郎君添妆的,郎君送给家人的东西在那处。”
  指了另一个地方,好吧,那是什么,那就是一些寻常的金银玉器,如何能跟齐冶指的相提并论。
  齐夫人道:“既是陛下赐给阿冶的东西,阿冶要如何安排都由阿冶。”
  伸手就要拿过一旁的东西,阿兼的声音再次响起,“离宫之前,御赐之物皆已登记造册,底单皇上那里也留了一份,夫人拿了去,怕要落得一个偷窃御赐之物的罪名。”
  言语不善,齐夫人大喝道:“大胆!”
  “奴婢胆不大,只是据实而说。陛下赐给未来皇后的东西,奴婢们就要帮着看护好,少了一个,奴婢们都担代不起。”阿兼不亢不卑地说来,齐夫人冲着齐冶道:“你就这么看着别人欺负你娘?”
  齐冶一脸纠结地道:“出宫之前,陛下和太后都吩咐了让我听阿兼嬷嬷的,我是要听陛下跟太后的,还是要听母亲的?”
  问得是真好啊!齐夫人满腹的火都被这一问,问得熄得干干净净。
  跟楚昭斗,她拿什么斗!那是天下男人都斗不过的一个主儿!
  “齐大人和夫人要是没有什么事的话就请回吧!”阿兼看不起齐家这夫妻俩,难怪楚昭从定下齐冶为后之后就把齐冶留在宫里,原来竟是防着这两位,
  “难道陛下有说我们连见见未来的皇后都不行吗?”齐夫人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里下逐客令,气得浑身直发抖地直问。
  阿兼低眉垂眉地道:“只是郎君累了,齐大人和夫人难道就不心疼郎君?”
  没有成为皇后之前,唤齐冶一声郎君并无不对,齐家的父母听到阿兼的话打量了齐冶一眼,果然齐冶在打着哈欠,果然是累了。
  齐夫人难掩脸上的尴尬,小声地道:“还那么早就累了,难不成进了宫还娇气了?”
  “陛下和太后都是注重养生的人,今日郎君离宫未曾小憩,疲惫得早些罢了。”阿兼为齐冶说话,叫齐夫人更尴尬。
  “既然阿冶累了,那我们先走了,明日再来看阿冶!”还是当男人的还要点脸,扯了齐夫人不由分说地离开了,阿兼的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轻蔑,齐家啊齐家,她永远都还记得当初钟氏与齐淮的事曝出之后,齐家人看钟氏,看钟家人的眼神。
  事隔多年,竟然还看到同样的场面,齐家的父母,对自己的儿子都不上心,也好意思借他来拿楚昭的东西,哪怕那些楚昭愿意给他们,阿兼也决定一点也不给他们。
  “嬷嬷,陛下离宫是说这些东西可以给父亲母亲的,你为什么又说不是?”齐家的夫妻走了,齐冶后知后觉地问。
  齐冶没有当众露阿兼的底,阿兼是挺高兴的。所以这会儿齐冶问,阿兼道:“与其给他们,还不如郎君自己留着,郎君给了他们,他们也不会念郎君的好。”
  最后一句真戳齐冶的心,“母亲还问了我一句在宫里好不好,父亲连问都没问我。”
  沉沉的伤心失落毫不掩饰,阿兼道:“没事,以后啊,郎君进了宫就拿太后和陛下当家人,太后和陛下都是心地善良的人,郎君待她们好,她们也会待郎君好的。”
  阿兼伺候了钟氏那么多年,楚昭又是她自小看大的。母女俩是一个性子,你对我好,我必也对你好!对她不好的,不在意的不会记在心上,若是越了度的,一时不动你,早晚有一天也会捉住机会弄死你。
  像齐冶这样单纯的人,只要没有人给他出歪主意,将来他在大明宫的日子就一定能过好。
  楚昭选的皇后,钟氏认下了,齐冶的地位就会稳如泰山。
  “阿兼嬷嬷,谢谢你!”齐冶笑着跟阿兼道谢,认认真真地道谢,阿兼露出了一个笑容,“郎君客气了,在齐家这些日子郎君都听奴婢的,能省许多麻烦。”
  “嗯,嬷嬷是陛下和太后派来的,我一定听嬷嬷的话!”
第165章 帝后大婚
  乖乖听话的人,自由聪明人为他挡去一切的麻烦,齐家的人,在齐冶回家的七天里,连单独跟齐冶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他们不是没想过将人引开,如何的引!阿兼是管事的嬷嬷,她离开了,自有别的侍女接上,四个侍女四个侍卫就算全被打发了出来,外面还有二等的侍女侍卫。
  将人引开的技俩又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七天的时间眨眼就过,他们就算一天换一个手段,也折腾不出什么新意来。
  齐冶的身边真没人了,干脆外面的禁卫直接不许任何人进齐冶的院子,门都被堵了,其他的窗啊路啊,统统没有。
  倒是楚昭听说了齐家为了单独跟齐冶说话闹得跟唱戏一样,天天让人盯着齐家,完了回来跟她说说,引得她开怀一笑。
  阿醒听完了道:“陛下明明不怕皇后跟齐家的人说什么,为什么非要拦着?”
  “我就是想让齐家的人心急不行吗?”楚昭把自己的恶趣味干脆地说出来,阿醒一听道:“这样一来,皇后以后跟娘家人哪还好得了!”
  “你怎么不说齐冶的父母那么多的儿子,偏偏推了他进宫参选,何尝不是当他是没有的份的,不过是谁也想到我竟然会选了齐冶而已。”
  “奴也没想到陛下竟然会选了这样的皇后!”阿醒也趁机说了自己满心的想法,楚昭笑道:“就是让你们所有人都想不到。”
  阿醒不说话了,自己奶大的孩子,从小就有主意,大了就更是了!
  “齐家的人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明白,他们想要从齐冶那里要任何东西都要是从我这里取的,他们敢耍我的人,越是耍,我就越不会给他们一点的机会。”楚昭如此幽幽地说来,阿醒一个激灵,“齐家的人真蠢,本末倒置!”
  “他们可觉得自己聪明着,以为这天下的人都蠢,就他们一家是聪明人。也包括齐淮!”楚昭提到齐淮,这让阿醒有些不明白了,“齐相有什么不对吗?”
  “不过是想试试我对齐冶的态度罢了,当然他也会希望我尽快诞下有着齐家血脉的皇子。”楚昭眨了眨眼睛如此说,阿醒道:“太后也希望陛下快点诞下皇子皇女。”
  笑了笑,楚昭没有再说,齐淮的希望跟钟氏的喜欢不能相提并论。
  看了七天的戏,等齐冶的皇后车驾出了齐府,经过丹凤门,楚昭在含元殿前迎着她的皇后,齐冶三拜与楚昭,楚昭问道:“回家好玩吗?”
  “不好玩。”提到回齐家,齐冶的声音很闷,“父亲母亲他们都怪怪的。”
  楚昭轻笑了,“没事,也就住这一回了,以后你都住大明宫。”
  齐冶眨了眨眼睛,“不用再回家了吗?不是还有三朝回门吗?”
  三朝回门,那是出家女的风俗,齐冶是真当自己是女人了,出嫁还有三朝回门的。
  “朕是皇帝,不用三朝回门。”楚昭扬了扬眉,哎哟,终于有一回用上皇帝的特权了。
  “咳咳!”帝后私语,武平之这个礼部尚书一边念着册封齐冶的诏书,一边用眼神意示楚昭别太过份,可惜楚昭没有接收到,武平之念诏的声音越来越大,楚昭还是跟齐冶小声地说着话,武平之急得都要上火了。还是姜参咳了那么一声,楚昭当初当了姜参那么多年的学生,每回出神的时候姜参就咳嗽提醒,多年养成的习惯,一听到,立刻就乖乖地收了声。
  武平之感激地看了姜参一眼,果然除了姜先生再没人能制得住他们的陛下。
  “门下,……钦此!”武平之最后的两个字落下,楚昭冲着齐冶道:“快跪下!”
  齐冶早练成了听话的技能,一听楚昭的话立刻就跪下了,那叫一个反应灵敏,武平之双手捧关诏书放到了齐冶的手里,齐冶果断看向楚昭,无声地询问,然后呢?
  然后,楚昭将齐冶扶起,让齐冶回身与她并立,武平之道:“叩拜皇后!”
  所有的文臣武将,但凡一听,看到的,看不到的,整个大明宫的人都随着武平之的话音落下,齐齐地跪下对齐冶一拜,“皇后万福!”
  齐冶长了那么大,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场面,一时都吓住了。
  “说平身!”楚昭倒是已经习惯了这些场面,提醒教了齐冶一声。齐冶声音颤颤地道:“平身!”
  明显的中气不足,妥妥的气弱!未曾见过齐冶的官员都不住心里犯嘀咕,楚昭竟然会选了这样一个皇后,不会是打算多选几个侧卿吧?
  楚昭倒不管他们如何猜测,“请陛下皇后同往长乐宫,拜见太后!”
  拜了祖宗,诏告天地臣民,接下来就该去拜见钟氏了。楚昭冲齐冶道:“皇后,走吧!”
  如今的他们,在天下臣民面前已经齐行了大婚,自是大昭朝最尊贵的夫妻了。楚昭唤了一声皇后,齐冶应了一声!
  楚昭在前,齐冶在后,前后差了一两步的,一同往长乐宫去。接下来的事就没有朝臣什么事了,自由礼部跟宗正去办。
  “陛下终于大婚了!”忧国忧民的韦尚任感慨了一句,姜参也是明显松了一口气。
  “若是陛下是郎君,诸公都不用这么忧愁。”萧其陈冒出这一句,“我倒是觉得陛下此时大婚正好。若是在立朝之前,只怕争议更多。”
  要是楚昭在没有当女帝之前大婚了,这个女帝能不能当还是其次,更别说有今天的大昭。
  “不说那些不存在的事,陛下大婚有三日的休息,三日之后的朝堂,诸位怎么看?”鲁种提醒了一句,本来心情很好的诸位都面露难色。
  怎么看?不过是把外面已经吵翻天的话引进朝堂而已,楚昭既然能由着外面吵,也会由着朝堂吵,至于什么时候才不让他们吵,就看楚昭有什么打算了。
  “事情没有过政事堂,大家吵吵挺好。”萧其陈微笑地说,诸公都扫了他一眼,也是,楚昭竟然没有提议,就是想让人吵,既然她都觉得朝堂吵吵的好,他们更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好!
  凡事说了出来总比闷在心里不说话要好!
  武平之与宗正楚蔚一同引着帝后完成最后一步,拜见太后!
  楚昭虽为君,跪天跪地跪父母,今日大婚,与皇后齐冶一同拜见太后,敬茶,钟氏露出了笑容,“日后都好好的。”
  钟氏只盼楚昭好好的。齐冶答应道:“臣妾一定听太后和陛下的吩咐!”
  改口改得一点压力都没有,倒是武平之跟楚蔚听得嘴角抽抽了。算了算了,陛下不是非一般的娘子,娶个皇后气弱点也好,免得吵得不可开交。
  只是一句自称而已,武平之让自己淡定,拜别之后,即到皇后的两仪殿。
  “请陛下皇后合卺交杯!”侍女端了两个瓢,楚昭拿过一个,齐冶也接过一个,两人同饮之,齐冶显然是很少喝酒,才入口就给呛得不成样,楚昭倒是面不改色。
  至于此,所有的礼数都完成了,乖乖的一个个都退了出去,屋里就剩下了楚昭和齐冶,齐冶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