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昭华女帝-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言外面来的是什么人,实在让他们一愣,姜参不再停留,走了出去,果然看到门口挤满了百姓。
  “出来了,出来了!那是姜先生,是我们大昭的宰相,那边,那边都是不支持陛下的世族们,大家伙,扔他们。”有人那么一喊,百姓们手里的鸡蛋菜啊,全都给扔了过去,两边走出来的人,待遇完全不一样,以韦佗为首的人们被鸡蛋菜叶弄了一身,说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滚出我们冀州去!”砸完鸡蛋菜叶之际,百姓们叫喊。
  “对,滚出冀州,不对,是滚出我们大昭,滚出大昭去!”
  有人补充了一句,是哦,楚昭已建大昭朝,如今该称大昭才是。
  “对,滚,滚出我们大昭,滚出去!”
  韦佗等人都要气疯了,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待遇,竟然被这一群他们看不起的贱民给砸了一身的鸡蛋菜叶,可恶,可恶之极。
  “把这些贱民给我们轰出去,轰出去!”韦佗指着百姓们面露狰狞。
  “贱民骂谁?”一个声音传来。
  “贱民,他们都是贱民,都是!”韦佗根本没有在意是谁问的话,顺口就那么答了,但是已经有人叫唤道:“陛下!”
  一声一声叠起唤着陛下,陛下!韦佗一个转身,只见楚昭一身墨衣自楼上走了下来,目如寒冰地看着他。
  “韦先生,朕敬你是名门之士,原对你多有企盼,没想到韦先生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贱民,何人为贱?难不成韦家生来就是高高在上?韦家的今时今日,都是天所赐?那么昔日韦氏自寒门而起,与前朝共建大好河山,因而令韦家崛起,你韦氏的祖宗,也是这么视百姓为贱的?”楚昭言之不善地问,并不需要韦佗的回答。
  “你身上穿的绫罗绸缎,脚下踩的靴子,肚里吃的米饭菜肉,哪一样不是这些百姓一针一线做出来,一滴汗一滴水浇灌而得的。你既觉得他们贱,吃着他们做的,种的东西的你,又是怎么样?”
  “陛下!”姜参唤了一声,不过是提醒楚昭给韦佗留点脸。
  楚昭敛了寒霜,转向下面同样叫她惊得反应不过来的百姓,“诸位,远来皆是客,他们都是朕请到冀州的客人,我们冀州的待客这道可不是这样的,否则你们与他们又有何异。”
  “朕既许了他们畅所欲言,待他们如你们亦是一样,但若指出朕之不是,对而改之,无则加勉,只有这样,将来朕才能带领百姓们过上更安乐稳定的日子。”楚昭张开双臂,“朕希望大昭无不可说之言,无论是谁,过当指出,功而赞之。畅所欲言,并不是只是一句空话。”
  “百姓无礼,对诸位先生有所误解,朕代他们向诸位赔罪了。”说完百姓之后,楚昭回头跟韦佗等人赔罪,韦佗被楚昭骂得无可反驳,站在他身后的人们呐,先是被百姓砸了一通,又被楚昭这样突然的出现吓了一通,再叫楚昭这样客客气气地赔罪,已经有人避开了。
  “早便听说陛下颇得民心,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原本反对楚昭的人呐,十数日的争论下来啊,已经有人动了心,再加上亲眼见到楚昭是如何得民心的。
  楚昭道:“百姓都是老实人,谁待他们好,待他们不好,他们心里都有数。”
  “诸君远道而来,是为楚昭,楚昭铭感五内,为帝王是顺民心,亦应时势。诸位数日争论,朕在上面从头听到现在,诸君言之,朕亦有一言。朕虽一介女流,可朕今日拥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你们不服朕称帝,除了朕之女子的身份,又有何可言?”
  “朕八岁随兄长出京,彼时冀州是灾民之地,朝中无人愿往,亦无人愿救百姓于难。那时楚家,兄长倾楚家之财,买粮食,收药材,朕记得那个时候除了阿娘的嫁妆,楚家穷得只剩几十两的银子,眼看两千的部曲都要养不起了,朕兴盐田以盐贩运兖州,豫州,这才撑过了难关。”
  “之后冀州以盐利而兴,得先朝皇帝之许,征部曲以备海盗。冀州之内,世家见楚家垄断盐利,与海盗勾结意趁阿兄不在渤海之际杀朕全家。那一年,朕十二岁,朕全歼了海盗,想必诸位都曾听过,那时相信没有几个吧。”
  “陛下当初杀海盗之时,我们都曾见过,若不是陛下早有先见之明,我们早就死在海盗手里了。”下面已经有经过那些事的百姓高兴地为楚昭作证。
  “还有后来全歼海盗呢,也是刺使大人不在的时候,陛下领部曲杀得海盗片甲不留。从那以后,为乱我们冀州的海盗都叫陛下杀光了,冀州再无海盗。”
  一连串的附和,冀州的世居之民,很是与荣有焉。
  楚昭道:“诸位记朕之功,亦不忘朕的兄长,朕很高兴。很多人会说,没有朕的兄长就没有朕的今日,说得一点都没有错。但在兄长被暗杀之后,朕所得的一切都是朕拼过来的。如果兄长在,这个帝位非兄长无疑,但是,朕与兄长亲手打下的江山,朕绝不可能拱手让给任何人。能从朕手里抢得江山的人,成王败寇,朕无话可说。但是,只凭诸君一张嘴皮子就想让朕当不成这个皇帝,诸位若有这样的本事,今天称为陛下的就是诸位,而不是朕了。”
  “古书从无女子不可为帝之说,朕想,古往今来还没有哪个皇帝能容你们这样指着鼻子骂的吧,朕虽为一介女流,却做到了男人做不到的事,难道朕还没有资格当这皇帝吗?”楚昭一眼看了过去,直叫一干人心惊不矣。
  一直都觉得哪里不对劲的人们,听到楚昭的话总算是明白了,敢情楚昭不仅是借他们扬名,更借他们显示她的气度。
  脸疼吗?疼得厉害,再疼那也得认了。
  “诸位近半旬的争论,朕已经命人抄录且印刷成书,取之为论帝。诸位精辟所言,朕将让人刻石录经,就放在这万书楼外,往后千秋万代,石不倒则各位之言亦随此石流芳百世,也不负诸位呕心沥血。”楚昭又再说话,刻石录经,那是多少儒士文人可遇不求之梦想啊!
  楚昭这么大的手笔啊,被人骂了还不要紧,还让人刻石录经,叫千秋万世都知道,如此心胸气度,谁能不服气啊!
  反正韦佗身后一半的人已经朝楚昭作一揖,“陛下心胸开阔,吾等愿为陛下效力。”
  这不得不说正是楚昭想要达到的另一个目的。
  “凡有才者,不论家世,身份,地位,查实三代无德行不恭者,凡过科考者均以录之。”楚昭指出她的用才之道,“昔日只论家世,不论人品德性,以至世家垄断,寒门之士,有能之人而无能为之。朕之大昭,将改这靡靡之风,凡有能之士,朕必用之。”
  “陛下圣明!”楚昭在此时放话,谁人听了不激动啊。一片称拜之声。
  高明再次出列道:“陛下,此楼新建,又为诸家争论这地,还请陛下为此楼命名。”
  刚刚建成的大楼没有命名却已经用在了决定大昭建立,甚至影响了未来大昭的走向之言论,高明迫不及待地想让楚昭取个好名字。
  楚昭回望这三层高的楼,“此楼,便取名为谨身楼吧。”
  “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本,见此楼而忆其身,身正乎?为人子身不正,负父母乎?为臣者身不正,负君乎?为官者身不正,负百姓乎?穷尽一生,不负天下不负卿,不负父母不负君。”
  楚昭之言,听得人更是心生澎湃啊,不负天下不负卿,那是为君臣之言,不负父亲不负君,是为子为臣所言。
  “万望诸君谨身,百年之后,问心而无愧!”楚昭与诸君而言。
  “请陛下提字!”高明早就准备好一应物甚,楚昭的话音而落,已经捧着匾走来,放在楚昭的面前,楚昭执笔,谨身楼三个字落成。
  都说字如其人,楚昭的字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楚昭今才不过十七岁的年纪,竟然写得这样的一手好字,可见她往日也是勤奋好学者。
  “诸位远道而来,若想留在冀州的只管留下,明年三月,朕即于冀州开考选仕,有心者可以报名参考,一经录取,必任贤而用。要走的就到万书楼里领行脚费,朕不强求。”楚昭该说的都说完了,还不忘表示她不会强人所难,想要留在冀州的就留,想走的那就走,她还会高高兴兴地送他们离开。
  “多谢陛下!”已经有人道谢。
  楚昭点了点头,一旁已经有人高喊,“陛下回宫!”
  “恭送陛下!”存在感涮完了,楚昭是大胜而归,但今日楚昭所言,一字一句均被记入史册,千百年后,提起这位昭华女帝,为君为臣者,无不竖起大拇指来,不仅佩服其胸襟,亦为其深谋远虑而折服。
  古往今来,唯有此君虽为女儿之身,却开言论之先河,大昭因此而建朝近千年,后世孙子,愿效其者反为奸人所用,痛失江山,却是后话。


第144章 亲征徐禹

  因楚昭称帝而起的争论,随着谨身楼成名,论帝广刷成书分发九州,又在万书楼前刻石立经而划上了句号。
  这下再也没有人攻击楚昭的性别了,要说最高兴的当然还是数大昭的官吏。
  毕竟之前吧,虽然过了心里那道坎,知道自己做得没有错,外面的人争说风云,还是让他们心里不舒服的。
  现在好了,再有人说楚昭女子身份这话呢,借出楚昭的话,古往今来,有哪个男人有楚昭这样的气度,任你们骂完了还给你刻石立经,要是有的你就只管提。反之没有的话,就别拿性别当攻击点,他们从的是明君,又不是跟的男人或是女人。
  荆州境内,听说了楚昭所做所为,鲁种对天长叹,“此子生为帝王,无能更改。”
  怎么改呢,楚昭得民心,又有兵,现在连不老实的世家被她这一手也弄得老实了一半,不服,不服的也只能暗暗收起满腹的心思来啊。
  楚昭那话也撂了,她登基称帝是顺民心顺时势,不服的只管抢,抢得走的就抢,抢不走的都给她老实。
  鲁种很是有心劝徐禹一句,要不他们归顺大昭算了吧,楚昭为人仁善,想必他们要是投降了,楚昭不仅不会要他们的命,还会给他们当官呢。
  可是徐禹一心让人研究炸药,根本没让鲁种有提这话的机会。
  没等楚昭派人来攻打,倒是扬州那边,柴景竟然派兵攻打荆州了。
  得,鲁种只好把所有的心思都给藏好了,赶紧给徐禹出谋划策。
  徐禹有一句话说得挺对的,他跟任何人打都是稳赢的份,这不佯败,将柴景引入了荆州,荆州啊,山高路远的,要是不熟的人进来了想出去就难了。
  随后柴景被困于荆州,很快跟扬州和徐州方面失去了联系,徐禹趁这会儿吧,大举进兵扬州,直打得扬州七零八落,扬州之人,无人能驭徐禹啊,所以,二话不说,立刻向楚昭求救啊,表示愿意归附,只求他们快点来救他们吧,徐禹那就是个疯子!
  早就想把徐州跟扬州拿到手里的大昭上下啊,捏着扬州的求救信暗乐。
  “谁人愿往扬州与徐禹对抗?”徐禹啊,真是个十足十的疯子,似乎,他们之中,并没有人能跟徐禹对抗的呢。
  不,不,不,有人的,徐禹那一条胳膊,还是这位给砍的。但是,昔日的楚昭能领兵亲自出征,如今贵为帝王了,以身犯险,不妥,不妥。
  “臣请命!”叫人想不到的是,齐淮第一个站了出来请命,楚昭看了他一眼,“你要多少兵马出战?”
  齐淮跪下道:“五万!”
  五万之兵啊,那是倾大昭半数之兵呐,楚昭在考虑,倒是郭千户站了出来,“陛下,兵马只听陛下的调遣,齐大人去了也没用。”
  这真是个令人心塞的事实,立冀州至今,兵权一直都握在他们兄妹手里,楚毅之去后,楚昭大权在握,无人可抵。
  “你去!随齐大人一起,听齐大人的调遣,记下了吗?”楚昭冲着郭千户说,郭千户一顿,随之跪下应道:“臣领命。”
  换句话说,楚昭让齐淮去,他可以将所有的作战计划说出来,郭千户代为转达,如此即可避免了不听号令的现象,又可以让齐淮得以对抗徐禹。
  楚昭冲着齐淮道:“你可知此行难?”
  她的兵只听她的,如果齐淮不能让郭千户心服口服的,此战若败,他们谁都讨不了好。
  “臣知道,臣愿往。”齐淮早就知道,这世上的事,想要做好会很难,再难,他也要做。
  至此,齐淮与郭千户带着五万兵马往扬州开拔,不想中途竟然遇到徐禹的埋伏,五万精兵俱被冲散,齐淮与郭千户均与柴景一般下落不明,大昭朝上下一惊。
  此事到此不小,五万兵马尚未出师已被打散,徐禹善战之名非是谣传,而是真真的。
  大昭朝得知齐淮等人出师失利时,楚昭挽起了袖子道:“太后监国,诸卿相辅,朕亲征。”
  能够想像楚昭会亲征,以为楚昭还是会如以前一样将国事尽代诸臣,此时提及太后才叫人想起来,是哦,楚家除了个楚昭,后头还有个养出她这么个女帝的娘哎。
  钟氏吧,存在感是极少,家中的夫人们与她交往更多,但是,楚昭将国事尽托于钟氏,话说合情合理,毕竟已经贴了近五万的大军首战告败,能跟徐禹一拼的只有楚昭,她不去,再贴个五万兵马,大昭就要告急了。
  楚昭一身墨衣战袍,钟氏带诸君为她践行,再见楚昭背后那同是一身黑衣的大军时,个个都分外老实。
  “国事尽托阿娘与诸卿了。”
  “等着陛下凯旋而归!”诸位敬酒,楚昭跨马而去,浩浩荡荡的大将进往扬州,徐禹欲图旧技重演,没想到往扬州而去的兵马是假。
  正当他高高兴兴地准备捉住楚昭报断臂之仇时,手下大喊,“陛下,陛下不好了,荆州被夺,百官被俘,我们的后路被断了。”
  靠,楚昭打仗向来都是那么直逼中心的,徐禹设伏有了一次,必有第二次,她干脆地抄了他老窝,看他还要怎么打。
  “楚昭,老子不信老子能一直败在你手上。打,给我把扬州夺下来。”徐禹真是气疯了,气疯了也莫可奈何,打啊要打。
  “陛下,楚昭的五万兵马已经让我们打散了,这一次她才带了五万兵来,我们是不是干脆一股作气,凭我们的十万之兵,活捉了楚昭,拿下了楚昭,那不比打下扬州更好?”
  有人提醒了徐禹一句,徐禹回过头一看,“对哎,楚昭,楚昭才五万兵马,我们有十万啊,干嘛要去打扬州,我们就该跟她来打一场硬仗才对。”
  “三军听令,回救百官,咱们要生擒楚昭,生擒!”一声一声洗脑般的叫喊,楚昭听说时,正跟鲁种在一块聊天呢。
  “徐禹一定会带上他所有的兵马回来跟我正面交战的,说句不好听的话的,我这一次出征只带了五万兵,原先齐淮带出来的五万兵马已经叫徐禹击散了,两倍之数徐禹不可能不回来跟我决一死战的。”鲁种突然就那么被楚昭擒住了,这会儿都没回过神来呢,听到楚昭的话,“你纵有精兵,五万要对十万也绝无胜算。”
  “那若是我赢了呢?”楚昭一笑,鲁种直指,“不知你哪里来的自信你会赢?”
  “先生不敢跟我打赌吗?若是我这一场我赢了,先生往后就一心一意辅助于我;反之我要是输了,就将先生双手奉于徐禹手里,如何?”楚昭笑笑地说,这位鲁种的来历楚昭是查得一清二楚,徐禹能有今天,其功不可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衡量了一下身边的人,正差这么一个老谋深算的主儿呢。收服了这位啊,后面的局面更好控制,所以楚昭可不是想尽办法地把人收拢过来。
  鲁种不知楚昭之心,但他跟了徐禹多年,徐禹待他不薄啊,做人绝不能忘恩负义。
  打这个赌吧,鲁种打量楚昭,“你笃定你会赢?”
  “你要是觉得我赢不了,那就跟我赌一赌啊!”作为刚出炉的皇帝,楚昭一般的时候都还是称我,反正如今在外,也没人管。
  “好,万望你一言九鼎。”若是徐禹十万兵都斗不过楚昭的五万兵马,趁早的认输了吧,徐禹是绝对再也不可争赢了楚昭。
  这么一想,鲁种就没有丝毫的犹豫了。
  而那头徐禹带着十万兵成回援,一路行至竟然没有发现楚昭的兵,是啊,一个都没有,不是说楚昭占领了城池了吗?兵都哪里去了。
  眼看城门就在前面了,徐禹拉住了马绳,“我怎么觉得不对劲。”
  “陛下,怎么一个兵都没有?不,不仅是兵,是一个人都没有。”
  终于是觉得不对劲了,但是,这种怪异从何而来更是弄不明白啊。
  而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原本紧闭的城门被打开了,一阵阵的声音传来,在一时无声之处分外的显得清晰,徐禹指着斥候道:“去,去看看前面是怎么回事?”
  开了城门之后又没动静了,徐禹急得要捉头啊,楚昭又在玩什么把戏?
  “徐禹,你率军回来不是要抢回你的皇城吗?如今城门开了,你怎么不进来?”斥候还没走过去呢,楚昭的声音传来,清晰地传入徐禹的耳中。
  徐禹看过去,只见楚昭站在城墙之上,身边没有一个人,就她自己。
  “楚昭,你又在玩什么把戏?”徐禹单手拉着马绳吼问了楚昭,楚昭笑道:“行军打阵,端看各自的本事,把戏不把戏的就不说了,谁赢了才是最重要的。”
  “你不是要攻城吗?我城门都打开了,你还不快进来,怎么,不敢吗?”楚昭冲着徐禹喊问了一句,徐禹吼道:“我有什么不敢的,你给我等着!”
  便要策马而去,还是身边的副将劝道:“陛下,慎防有诈啊。你忘了楚昭向来诡计多端,她敢开了城门,莫不是在城中设了伏,就等着我们进去,来个瓮中捉鳖。”
  一句话说得徐禹拉紧了马绳,“可是她才只有五万兵马。”
  “你别忘了楚昭手里有那炸药,若是将整座城一起炸了,她连五万兵马都用不上,就能要完我们的命。”
  再次被说得心里阵阵发凉啊!
  “依你所言,这城进不得?”徐禹也想到了,炸药的事,他让人研究了,但是稳定性太差了,做出来的不对,埋伏齐淮的五万兵时已经用完了,如今没有了。
  但是楚昭手里头这东西一定不少,真像副将说的,楚昭一人是为引他们进城,一但进了城就直接轰炸,他们得全军覆没。“陛下请看,不仅是兵,连一个寻常的百姓都没有走动,楚昭一定有所安排。”
  徐禹巡看四处,除了他们的人,就只有上面的楚昭一个人在,这样诡异的情形,如何叫人不心生怀疑。
  “怎么,徐禹,你不是说你敢进城,怎么不动了?”楚昭在城中再次高声询问。
  “楚昭,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你手里吃亏,你当我有那么傻,还会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哼,你想骗我进城,我偏不进去。”徐禹故作高傲地昂头说着。
  “哦,你是怕我在城中设伏啊!如今这城里就只有我一个,你确定你不进来?”楚昭扬了扬眉地询问,徐禹冷笑道:“想骗我,我才不上你的当。楚昭,我吃的亏都是你给,如今想把我一网打尽,门都没有。”
  楚昭摇了摇头,“你不信我?”
  “信你才是傻的!”徐禹冲她喊了一句,楚昭道:“你不进城是打算不要这城了?”
  徐禹冷笑道:“自然是要的,总有一天,我一定将你生擒活捉,报我断臂之仇,不过不是今日,你,给我等着。”
  冲着楚昭撂完了话,徐禹转头策马,楚昭的笑声从城中传来,“徐禹,将来有一天你一定会后悔的。”
  一句话叫徐禹催促马儿的动作一顿,副将道:“陛下,她就是想骗你进城,千万不能着了她的道啊!”
  徐禹回头看了楚昭一眼,长风吹指着楚昭的长发,虽然看不太清楚昭的面目,徐禹却可以想像她的模样,一准是等着他傻傻的跳进坑里去呢。
  “走!”徐禹掉转了马头,这一次不再回头,城上的楚昭呢,发出阵阵玲玲的笑声,“徐禹啊徐禹,这是你唯一可能翻身的机会,你竟然自己丢弃了,那就别怪我了。”
  徐禹还能隐隐听到这样的话,他催促马儿的动作更快了,他怕自己忍不住地冲进城去,这十万的兵马啊,是他最后的底牌,要是折在了这里,他就必败无疑,徐禹不能赌。
  想想与楚昭的几次交手,楚昭太奸诈了,她敢一个人留在城里,不可能没有埋伏,所以,他一定不能进城,一定不能进。
  徐禹策马远离,远在城上的楚昭见尘土飞扬,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徐禹的十万兵马,算是到城门前看了一圈又走了,勾起一抹笑容,一旁的鲁种被人请了出来,楚昭道:“你瞧,我就说了徐禹是不会进城,看看我有没有说错?”
  鲁种一脸的颓废,“你,你还有什么后招?”
  “先生如此足知多谋,难道就猜不出来?”


第145章 一统天下

  含笑地冲着鲁种,鲁种舌头打结地道:“柴景下落不明,齐淮率领的五万精马虽然被打散了,你到了荆州,一定跟他们联系上了。”
  楚昭点点头,“那你再猜,我为什么不让他进城呢?”
  “若不进城,十万大军可以驻扎又能够防守的地方只有一处。”鲁种何等聪明的人,荆州的地势,他比楚昭这个后来的人更熟悉。
  “扎好了口袋就等着他进去,先生,你说我跟你打的赌,是不是我赢定了?”鲁种活了那么大半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楚昭这样算无遗漏的人,她将徐禹的反应,后续的结果全都算得一丝不差。
  “能否留徐禹一人。”鲁种跪下了,这个一直没有说过一句软话的人,为了徐禹而跪下了,且落下了一滴泪。
  楚昭道:“我并无心取他的性命。很多人看来,他杀了我阿兄,但是,真正取我阿兄性命的人并不是他。冤有头,债有主,我要报仇,只会找真正的仇人。”
  这就是同意了留徐禹一命,似是应着楚昭的话,那端杀气震天,一场血战无可避免,合楚昭与扬州的所有兵力,围攻徐禹,这是大昭统一天下的最后一战,也是楚昭自建大昭之后亲临的最后一战。
  这一场势均力敌的一战,后世称为荆河大战,楚昭与柴景的大军真正地和徐禹的部下来了一场肉搏交战。
  出于对对手的尊敬,楚昭没有让人用炸药,箭、盾、刀、枪,如此而已。
  这场仗足足打了十天十夜,徐禹的十万人马不断在缩减,到最后,所剩不过几千兵,徐禹被逼至于高山之上,下面已经是血流成河。
  “楚昭,眼看你就在大胜了,你可敢见我最后一面。”高山上的徐禹大声叫喊着,重复地叫喊,叫下面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很快禀到楚昭那里,楚昭点了点头,“好,那就去见见他,叫上鲁先生。”
  “陛下!”听说楚昭要去,齐淮唤了一声,显得十分担心,楚昭看了他一眼,“齐卿,朕不是没上过战场。”
  楚昭已经抬脚往外走去,齐淮颇是无奈,楚昭虽为女流,却比男人强势。
  带着鲁种一块到了山底下,徐禹或是早叫人注意着,楚昭才到,徐禹在山上已经冲着楚昭打招呼,“来了,不错不错。”
  楚昭负手而立,“叫我来,你是要投降吗?”
  “别说傻话,我徐禹这一辈子就没想过要投降。说起来,我刚出来混就碰到了你,最后输在了你手里,也算是自你之始,由你而终了。”徐禹说着已经坐下,居高临下地冲着楚昭说话。
  “败在你的手上,楚昭,我徐禹败得不冤!”徐禹说着已经拔掉手里的酒壶,昂头喝了一口,楚昭道:“能和你成为对手也是我楚昭毕生之幸。”
  徐禹听得大笑,“我这辈子能跟你们兄妹俩对上,是幸亦是不幸,没有你,这天下必将是我的,就凭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这一点楚昭也认同,徐禹善战,他的兵比起世家那些乌合之众的部曲,军队,好得不要太多。“你纵得天下,也守不了天下。你恨世族,治国不可无人,如果你不对世族斩尽杀绝,我未必能那么快地赢了你。”
  “我跟你不一样。我从小就被人欺负着长大,你说的那些世家世族,那是我最恨的人,我曾经发过誓,总有一天我一定会把他们都杀光。我这辈子肆意快活,虽死不怨。”徐禹显然并不觉得自己做的哪里不对。
  “十年前,要是我能把你抢走了,想必我们的人生会完全不一样。”徐禹冲着楚昭笑呵呵地说。楚昭道:“你还想收我当小弟?”
  “我们从本质是一类的人,不过你比我会藏。”徐禹一眼看破楚昭,楚昭点点头,“对啊,我比你会藏,所以我们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徐禹大笑,“楚昭,你一定能当一个好皇帝!”
  这是对楚昭莫大的认可和肯定,楚昭笑而不语。
  “鲁先生相助一场,我但若去,先生可另择贤主,楚昭,是个能信得过的人。”跟楚昭说好了,徐禹没忘鲁种,这个帮他甚多的人。
  鲁种已经跪下了,“陛下,陛下切不可做傻事。”
  “先生,就像楚昭的说的,我们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注定,我想将世族们杀光,没能杀成,世族是容不下我的,他们容不下,与其受尽屈辱而死,倒不如,自我了结。”徐禹目光坚定,“楚昭,跟我的人,都是寻常百姓,我一死,只请你放过他们。我徐禹这辈子哪怕死了,也会记住你的恩。”
  “你放心,我并非滥杀之人。”楚昭早就已经想到徐禹战到了现在,战到了无兵可战,那是因为他不放弃,因为一但他放弃了,他只有一死。
  徐禹朝着楚昭竖起了大拇指,“下辈子要是早点认识你啊,我一定,一定老老实实地跟着你,哪怕当小兵也值得。”
  一脚踢起手中的佩剑,伸手一握,划过脖颈,徐禹双膝跪地,剑扎入地上,他身后的将士齐唤陛下,楚昭看着徐禹,“厚葬!”
  徐禹的一生极具传奇,不过是贫贱出身,却将大魏朝搅得天翻地覆,要不是他,楚昭想要趁乱而起,得这江山,至少要推迟十年。
  死者为大,哪怕徐禹屠杀世家,徐禹对于百姓体恤,颇得民心,楚昭让厚葬,鲁种朝楚昭一拜,“多谢陛下!”
  楚昭回头看了柴景,历经柴太尉之死,柴景似乎变得更成熟了,楚昭一眼看过去,柴景道:“徐禹屠杀世家,陛下将他厚葬,可曾想过世家之怒?”
  这么一提本楚昭才想起来,柴家闹得只剩柴太尉和柴景,正是徐禹所为。
  “人都死了,你们还想鞭尸不成?”楚昭反问,柴景道:“我柴氏一门,为他所屠,陛下顾念兄长之死不敢忘,更何况柴家死的是满门。”
  楚昭再问道:“你要鞭尸吗?”
  人都已经死了,还要如何?徐禹对世家的恨,也不是无缘无故,世家对百姓如何,柴景会不比她清楚。楚昭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